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欢乐颂》 ︳人音版 (五线谱)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欢乐颂》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欢乐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5dd1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5.png)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欢乐颂》教案一.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富有激情和力量的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歌曲难度适中。
歌曲以歌颂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欢乐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唱歌技巧,能够独立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欢乐颂》,并理解歌曲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3.通过学习《欢乐颂》,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掌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讨论法等,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音响设备和音乐教材。
3.准备分组练习的道具和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欢乐颂》的歌词,引导学生欣赏歌词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欢乐颂》,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提高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讨论《欢乐颂》歌词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主题,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欢乐颂》的歌词意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向上。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欢乐颂》,并请家长监督签字。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欢乐颂》的歌词,标注重点节奏和音准,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欢乐颂》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欢乐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f5455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8.png)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欢乐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作品,后被贝多芬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
这首歌曲以宏大的音乐阵容,展现了人类对欢乐的追求和赞颂。
在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中,引入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但交响乐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作品来引导他们感受和理解。
此外,由于《欢乐颂》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符号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使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欣赏和分析,掌握《欢乐颂》的主要旋律和曲式结构。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欢乐颂》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符号的理解。
2.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主要旋律和曲式结构。
3.难点:对交响乐的欣赏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音乐符号和曲式结构。
2.示范法:教师演唱或播放录音,让学生跟随演唱。
3.分析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歌曲,理解歌曲的意义。
4.实践法:让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2.音频设备:音响、耳机。
3.视频设备:投影仪、电脑。
4.乐器:钢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欢乐颂》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欢乐颂》,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拓展(10分钟)教师分析《欢乐颂》的曲式结构,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组成。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7课《欢乐颂》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7课《欢乐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d25d3b6bec0975f565e23a.png)
《欢乐颂》教学课例实录【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欢乐颂》【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理解多元文化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感受与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上的表现,让学生参与音乐、表演音乐。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中的人声合唱主题乐段,在全世界流传甚广。
歌曲的结构为有再现的二段式,第二段重复一次,包含了多种演唱形式,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势辉煌,是人生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也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巅峰之作。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五年的课堂音乐欣赏训练,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可以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表现情感等要素进行较准确的分析。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欢乐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贝多芬在逆境中积极乐观,追求理想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主要采用了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练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并通过欣赏、学唱、分析、表现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从而净化心灵,以利于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知识与技能:准确演唱歌曲,领会演唱形式、节奏、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乐曲。
【教学重点】重点 1.复习辨别人声类别及演唱形式。
2.演唱并分析欢乐颂。
难点了解贝多芬生平及《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教学难点】1.歌曲中跨小节切分音的正确演唱。
2.分辨重唱部分各声部依次进入的顺序。
【教学策略】游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欣赏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课前音乐:师演唱歌曲。
2.复习人声分类。
3.复习演唱形式的种类。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提前复习与巩固人声的分类、演唱形式,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歌教学1.初听音乐:聆听合唱作品《欢乐颂》,在聆听感受音乐时,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演唱形式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2.复听音乐,检验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欢乐颂》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欢乐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d63b5a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f.png)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欢乐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后由贝多芬作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
这首歌曲以热情洋溢的旋律、宏伟的气势,展现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选择了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体验多声部合唱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技能、音乐欣赏和合唱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欢乐颂》,让学生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体验多声部合唱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欢乐颂》的音乐特点,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欢乐颂》,理解其音乐结构,分析其音乐风格,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欢乐颂》,理解其音乐结构,分析其音乐风格。
2.教学难点:多声部合唱的技巧,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欢乐颂》的音频、视频资料,直观地展示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欢乐颂》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
2.讲解:介绍《欢乐颂》的背景、作者、音乐结构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首歌曲。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欢乐颂》,注意纠正唱腔,教授合唱技巧。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5.展示:各小组轮流演唱《欢乐颂》,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欢乐颂-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欢乐颂-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883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5.png)
欢乐颂-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乐器乐队合奏的基本演奏技能和表现方法;
2.能够准确区分乐器演奏时的音高、音色和音量;
3.学会简单乐曲的演奏和表演。
二、教学内容
1.民乐器乐队基本乐器介绍;
2.民乐器乐队合奏的基本演奏技能和表现方法;
3.熟悉民乐器乐队常用的几首曲目,如《欢乐颂》等;
4.学习并演奏《欢乐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民乐器乐队基本乐器介绍;
2.民乐器乐队合奏的基本演奏技能和表现方法;
3.学习乐曲的节奏和音乐表达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播放西方交响乐和中国民乐比较,引导学生对中国民乐的优美和独特之处产生兴趣。
2. 学乐器
介绍中国民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等,讲解其演奏技巧及表现方法。
3. 合奏
分为乐队组合,引导学生通过听觉、视觉等感知方式对民乐器乐队的合奏进行理解,要求学生掌握乐曲的演奏技巧及舞台表现力。
4. 演奏《欢乐颂》
在巩固学习乐器基础上,学习和演奏民乐经典曲目——《欢乐颂》。
要求学生借助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深入了解并模仿各乐器的演奏技巧,最终在掌握基本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完成整曲演出。
五、作业布置
1.演奏乐曲《欢乐颂》。
六、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是否掌握了乐器演奏、表情、舞台表现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和基础技能判定其绩效,并根据成绩定期举行演出,让学生巩固和提高演奏技能。
七、教学后感
本课程着重介绍了中国民乐器乐队基本技能和表达方法,让学生带着对中国民乐的兴趣去了解民乐乐队,从而学会欣赏、理解并表达民乐之美。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欢乐颂》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欢乐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29fc7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b.png)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欢乐颂》教案一.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德国诗人席勒创作的一首诗,后被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
这首歌曲以热情洋溢的旋律和宏伟的气势,表达了人类对自由、欢乐的向往和赞美。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的《欢乐颂》教案旨在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欢乐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五线谱的识谱、音符的时值等。
但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和分析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欢乐颂》的曲谱,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欢乐颂》,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乐理知识:五线谱的识谱、音符的时值等。
2.歌曲演唱:音准、节奏、表情等。
3.古典音乐欣赏:对《欢乐颂》的结构、风格、演奏技巧等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欢乐颂》,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理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分析法:教师对《欢乐颂》进行结构、风格、演奏技巧等方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演唱和演奏水平。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
2.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等。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4.投影仪:用于展示乐谱、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欢乐颂》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贝多芬和席勒的背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欢乐颂》的乐谱,讲解五线谱的识谱知识和音符的时值。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乐谱,熟悉歌词和旋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句演唱《欢乐颂》,注意音准、节奏和表情。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欢乐颂》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欢乐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7eb291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c.png)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欢乐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后被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
这首歌曲以宏大的音乐气势,表现了人类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对人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美好祝愿。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首经典的《欢乐颂》,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的基础知识,对简单的音符、节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这首歌曲的复杂节奏、和声以及音乐表现力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理解其音乐内涵。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欢乐颂》。
3.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欢乐颂》,理解其音乐内涵。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和声以及音乐表现力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欢乐颂》的音乐特点。
2.运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
3.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欢乐颂》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4.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结构、和声,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内涵。
5.演唱展示:各小组进行演唱展示,评价彼此的演唱效果。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音乐特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欢乐颂》、创作者贝多芬、歌曲结构、节奏、和声等关键信息。
板书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演唱评价、课堂参与度评价、音乐知识掌握情况评价等方面。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7 欢乐颂 人音版(五线谱)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7 欢乐颂 人音版(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b3c6c49610a6f524ccbf85be.png)
他的一生,是艰难痛苦一生,是与残酷命运英勇搏斗的一生。生活的折磨使这位富有才华的音乐家的健康过早地受到摧残,青年时期患耳疾,后来双耳失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并且创作了许多反映英雄思想的不秀作品。也被后人称之为“乐圣”。
求学经历:他11岁时随乐队指挥学习作曲,后来又学习小提琴。在17随时跟随莫扎特学习作曲,刚开始的时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让他演奏音乐,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
痛苦经历:贝多芬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那时他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在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课题
欢乐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贝多芬,感受音乐《欢乐颂》,熟悉主题旋。
能力与方法
分段聆听作品,分析演唱形式,小组合作感受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聆听,让学生在音乐中受到心灵洗礼,传递正能量,用贝多芬的“平等、自由、博爱”的理想去感染和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重点:
了解贝多芬,熟悉主题旋律
难点:
贝多芬一生创作32首钢琴奏鸣曲,还有大量的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声乐作品,最让大家熟悉的还有他的九部交响曲,像《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今天老师也和同学们共同走进贝多芬的音乐,一同欣赏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欢乐颂》。
(二)初听音乐《欢乐颂》
1、提问:这部作品是用什么形式表现的?
四、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欢乐颂》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欢乐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2ee12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2.png)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欢乐颂》教案一.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德国诗人席勒创作的一首诗,后被贝多芬谱曲,成为《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
这首歌曲以宏伟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人类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将通过学习《欢乐颂》,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欢乐颂》的曲式结构较为复杂,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曲式结构,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欢乐颂》片段,理解其音乐内涵。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欢乐颂》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
2.教学难点:《欢乐颂》的合唱部分及音乐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等。
2.示范法:教师演唱《欢乐颂》,学生跟随演唱。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欢乐颂》的旋律、节奏等特点。
4.讨论法:分组讨论《欢乐颂》的音乐内涵,分享心得体会。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欢乐颂》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欢乐颂》的音频文件。
3.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欢乐颂》的音频文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魅力。
随后,简要介绍《欢乐颂》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欢乐颂》的乐谱,引导学生关注其曲式结构、旋律特点。
同时,分析《欢乐颂》的节奏、和声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内涵。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欢乐颂》片段,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节奏等。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适时停下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年级音乐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五线谱) 欢乐颂-市赛
![六年级音乐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五线谱) 欢乐颂-市赛](https://img.taocdn.com/s3/m/1acc7ce36bd97f192379e9bb.png)
7放飞梦想《欢乐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音乐活动中,知道了作品的演唱形式,并通过歌声表现乐曲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使学生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在世界乐坛地位和贡献,学习他的顽强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时代人类的博爱精神,培养学生乐观、勇敢的精神品质,逐步建立对亲人,对他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认识音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能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能描述音乐的情绪和对自己、对他人的表演做简单评价;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进行歌唱。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对博爱的理解和诠释。
教学难点:第三乐句最后一拍与第四乐句连线相加的时值,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控制音量。
教学活动:一、发声练习:师生礼仪问好歌,用正确的演唱姿势,良好的发声状态演唱唱,打开口腔,下巴放松,嘴角上扬,找到发声位置,快速呼吸。
二、情境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王国,我将继续带领大家在音乐的王国里畅游,不过此时音乐王国的大门正紧闭着,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完成考验任务叩开音乐王国的大门,你们准备好了吗?三、教学过程:1.音乐大考验一:“我”作曲,你来猜乐曲的名字?初听乐曲,学生试着猜猜歌曲的名字。
课件出示答案《欢乐颂》2.音乐大考验二:请用声势感受这首乐曲是几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4/4拍,强弱次强次弱)3.音乐大考验三: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热烈的、庄重的,欢乐的,充满爱的)4.音乐大考验四:请随着音乐唱出主题歌曲。
a.按节奏拍读歌词b.小声用“啦”哼唱旋律c.随琴有感情演唱四、音乐王国大门打开,让我们走近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1.出示贝多芬的图像,讲述关于《欢乐颂》演出时的故事。
2.介绍创作背景。
3.播放视频,观看交响乐合唱,体会演出现场的热烈氛围。
4.乐曲分析:乐曲中主题音乐出现几次?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主题出现了三次,采用了独唱、重唱、合唱的演唱形式)5.读一读记一记:出示贝多芬生平简历,了解伟大音乐家一生的成就以及他的坎坷遭遇。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欢乐颂》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欢乐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a3f8ec5acfa1c7ab00cc84.png)
《欢乐颂》一教学目标:1.欣赏《欢乐颂》,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对世界音乐的地位和贡献,理解《欢乐颂》的时代意义,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斗争的精神。
2.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了解乐曲的几种演唱形式。
三教学过程:导入:1.介绍贝多芬,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贝多芬传这本书吗?生:看过师:那请你来讲一讲看这本书的收获?生:这本书对我来说意义非常大……..师:讲的非常生动,好,请看大屏幕,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指挥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贝多芬的图像。
(图像介绍)这是酷爱艺术的贝多芬,崇尚英雄,信仰,共和,把自由平等博爱看作是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奋斗目标,他作有很多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英雄》、《命运》、等…..2.了解贝多芬作品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主要作品,(图像介绍)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最为著名的有: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贝多芬的英雄性格和斗争精神体现在他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毕生为之努力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1825年,第九交响曲第一次在维也纳演出,轰动全场,观众的热情如灿爆发,当演出结束贝多芬出场,观众们延续五次鼓掌欢呼,但是这个时候贝多芬已全聋,直到有人拉着他的手,他才感受到这个场面。
3.介绍第九交响曲第五页四欣赏合唱欢乐颂片段: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受全世界人敬仰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加音乐)我们主要欣赏第四乐章的主题部分——欢乐颂(放视频)1.出听这段主题给你什么感受(板书课题、拍子、作曲家)生:庄重、和谐、雄壮、很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生:我感觉人的心灵很圣洁、虔诚。
生:世界各地的人围在神旁欢乐舞蹈歌唱。
师:是的这段音乐体现了贝多芬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理想。
2.学习主题旋律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的旋律(1)请同学们先听,轻轻的哼唱旋律,“lu”(2)师:b下面我们听琴唱歌词,注意有连音线的地方。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欢乐颂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欢乐颂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aed1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0.png)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欢乐颂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欢乐颂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并掌握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欢乐颂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欣赏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欢乐颂音乐的曲目。
2. 学习演奏和合唱欢乐颂音乐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欢乐颂音乐教材。
2.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3. 乐器和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欢乐颂音乐的视频片段或演奏录音,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印象。
二、学习和欣赏欢乐颂音乐(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欢乐颂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2. 播放欢乐颂音乐的完整曲目,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乐器、旋律和节奏等元素。
三、学习演奏欢乐颂音乐(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欢乐颂音乐的乐谱和演奏技巧。
2. 分发乐器给学生,指导他们学习演奏欢乐颂音乐的部分乐段。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学习合唱欢乐颂音乐(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欢乐颂音乐的歌词和合唱技巧。
2. 分发歌词给学生,指导他们学习合唱欢乐颂音乐的部分歌段。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学习和演奏欢乐颂音乐的成果。
2.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才能。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和演奏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和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和演奏欢乐颂音乐时的参与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合奏和合唱录音,评估他们的音乐表演水平。
3.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提供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欢乐颂》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欢乐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e29c7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7.png)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下《欢乐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欢乐颂》是德国诗人席勒创作的一首诗,后来被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
这首歌曲以宏伟的旋律和激昂的情感,表达了人类对自由、平等和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在我国,这首歌曲被收入人音版音乐教材,供学生学习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欢乐颂》之前,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的基础知识,对简单的音符、节奏、拍子等有了初步了解。
但是,对于这首歌曲的复杂节奏、高难度音准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深厚情感,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欢乐颂》的曲谱,能够独立演唱这首歌曲。
2.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复杂,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歌曲中的高难度音准,需要学生反复练习。
3.歌曲所表达的深厚情感,需要学生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使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相互促进。
3.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4.利用多媒体教学法,播放相关视频、音频资料,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欢乐颂》的乐谱,五线谱和简谱两种版本。
2.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教学演示和伴奏。
3.准备相关视频、音频资料,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演出片段。
4.准备黑板、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欢乐颂》的创作背景,以及贝多芬的音乐成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视频或音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欢乐颂》的宏伟旋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分组进行练习。
对于难度较高的部分,教师可以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 欢乐颂 教案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 欢乐颂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e35f8ead02de80d5d84082.png)
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教学年级:六年级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欢乐颂》欣赏。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欢乐颂》,感受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从而让学生在音乐中受到心灵的洗礼。
2、学生初步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及经典不朽的伟大作品。
3、《欢乐颂》体现了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引领人类穿过痛苦走向光明,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欢乐颂》是对“自由、平等、和平、博爱”的赞颂。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欢乐颂》,熟记主题旋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演唱《欢乐颂》主题片段。
2、通过欣赏《欢乐颂》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后,拓展练习看与听,让学生辨别独唱、重唱与合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3、学习《欢乐颂》,让学生感悟“自由、平等、和平、博爱”的主题。
教学准备:钢琴、ppt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弹奏贝多芬——《欢乐颂》,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以聊天的方式自然导入。
(三)欣赏教学1、播放纯钢琴版《欢乐颂》,让学生感到旋律是如此的熟悉,并初步感到纯钢琴演绎出来的旋律是如此的唯美。
2、视听《欢乐颂》主题片段,引出音乐家贝多芬,并简介贝多芬的生平及经典不朽的伟大巨作。
3、欣赏德国民众演绎自己国家的经典巨作《欢乐颂》,可见贝多芬给后人留下了多么巨大的音乐财富。
4、简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并简介交响曲。
5、欣赏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及中央歌剧院的演唱家们对《欢乐颂》的精彩演绎,分别掌握声乐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合唱的意义。
6、拓展练习,先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并说出准确的声乐演唱形式,再加大难度,用音频考考学生,检验学生是否真正能够听辨出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
7、欣赏由中央交响乐团合唱团带来的无伴奏合唱《欢乐颂》,他们演唱时,带着热情、饱满的情绪演唱从而把歌曲展现得淋漓尽致。
《欢乐颂》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热情、饱满)8、全班同学随琴声,用“啦”模唱《欢乐颂》的主题片段。
用手势图解决难点节奏。
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欢乐颂》。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欢乐颂》 ︳人音版 (五线谱)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欢乐颂》 ︳人音版 (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8c8ead3076eeaeaad0f33053.png)
欣赏课《欢乐颂》教学内容:欣赏课《欢乐颂》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下册)学生一、设计思路:1、当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致爱丽丝》欢快的旋律响起。
2、欣赏完音乐,当学生们还沉浸优美的旋律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3个问题。
3、听辨旋律判断音乐作品。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试着分析《欢乐颂》的情绪。
5、进行学唱《欢乐颂》。
6、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唱《欢乐颂》来谈体会。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贝多芬以及他的音乐。
2、通过欣赏《欢乐颂》让学生体会到追求快乐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我们拒绝战争祈求和平。
3、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困难和挫折。
4、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来演唱《欢乐颂》,并且通过欣赏和演唱来进一步分析和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2、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法、演唱法。
3、教学用具:4、电钢琴、液晶投影仪,多媒体,三角铁,手铃等。
五、教学过程:在伴随着上课的铃声响起的时候,《致爱丽丝》那欢快的旋律在教室上空响起。
我们今天的课就在这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始了。
(欣赏《欢乐颂》)老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同学们一边欣赏这首曲子,一边思考3个问题:1、你们认为对于画家什么最重要?2、对于歌唱家什么最重要?3、对于音乐家什么最重要?我们就根据这不同的条件来猜猜看。
我们请3名同学来回答一下(可以抢答)学生:眼睛….师:好的,正确。
那么,第二个问题,谁知道答案?学生:嗓子……师:是的,歌唱家通过嗓子唱出美妙的音乐。
那第三个问题谁知道?生:手!生:嘴巴!生:耳朵!师:耳朵!非常正确!音乐家需要通过耳朵来聆听音乐,写出乐谱。
那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这首歌曲和这位音乐家的耳朵有关,并不是这位音乐家的耳朵有多大多灵敏,而是他的耳朵在他26岁那年,就已经停止工作了。
我们首先来听一段旋律,(播放命运旋律)大家来猜一下,这首曲子是谁的作品,你所了解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老师:有没有同学猜到?(示意学生举手)生:是贝多芬的《命运》师:很好,他就是伟大的音乐家,乐圣----贝多芬先生!那么大家知道命运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欢乐颂》 人音版 (五线谱)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欢乐颂》 人音版 (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2a468b1ec8d376eeafaa3153.png)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7放飞梦想《聆听欢乐颂》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与体验人世间的美好,激发学生歌颂爱心、培育爱心、关注人类团结的情怀。
2、在音乐拓展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用歌声表达音乐作品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音高准确、声部谐和。
教学准备:课件、音像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二、播放歌曲《贝多芬的悲伤》。
设问:音乐短片中描述的是哪位音乐大师?(贝多芬)设问:谁知道贝多芬是哪国人?(德国)[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
因此,本环节设计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师生之间的自然对话,巧妙地让学生进入教学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聆听欣赏,感受体验欣赏《欢乐颂》1.初听歌曲。
师: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生:欢快、热烈地。
2.复听歌曲。
师:认真聆听这首歌曲,找找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知识?生:附点音符、延音线。
3.演唱歌谱一遍。
4.朗读歌词。
师:介绍歌词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就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以音乐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充分体验蕴涵在音乐中的美感和丰富的情感,并产生情感共鸣。
此环节设计能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旋律分析,设计多种活动形式采用聆听、识谱、演唱、演奏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从音乐本身情绪的“通感”产生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突出音乐性。
同时教师点拨启发学生交流情感体验,将音乐知识巧妙渗透于实践活动中,有效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三、深入感悟,拓展延伸(一)四、1、低声部教授。
2、教师范唱歌曲。
设问:教师演唱歌曲有哪些变化?3、随琴视唱前两乐句歌谱。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7课《欢乐颂》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7课《欢乐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8582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f.png)
5.行为习惯: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表现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注听讲、积极参与、课后练习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反之,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音符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作品中,通过分析《欢乐颂》的五线谱,加深对五线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我认为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他们不仅掌握了《欢乐颂》的基本知识,还提高了五线谱识读和音乐欣赏能力。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也让我感到欣慰。
然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此外,课堂讨论环节有时显得过于热闹,个别学生可能没有充分参与到讨论中。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3.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的差异,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注重音乐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背景,培养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4.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表现对课程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资源准备
为确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下教学资源需提前准备: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六年级音乐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五线谱) 欢乐颂-全国一等奖
![六年级音乐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五线谱) 欢乐颂-全国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81fda8b52b160b4e777fcf9f.png)
《欢乐颂》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欢乐颂》,让学生体会追求快乐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
2、能够在欣赏中听辨曲谱的顺序,并且视唱曲谱。
3、掌握不在同一小结的切分音和重音。
教学重点:
用庄重而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对歌曲的感情和意义的理解以及位于两小节间的切分节奏时值的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段音乐,学生聆听并思考这段音乐的曲名和曲作者。
(《献给爱丽丝》贝多芬)
2、播放贝多芬生平简介视频。
3、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二、学唱《欢乐颂》
1、初听歌曲,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问题: 歌曲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绪?(欢快、热情、庄重)
2、教师做示范,用“la”轻声模唱,熟悉旋律。
3、视唱乐谱,分析音乐节奏、速度的特点。
问题:这首音乐的节奏、速度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首4/4拍的歌曲,大量运用了X X X X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
齐唱简谱,感受音乐节奏的强弱规律。
理解不在同一小结的切分音和重音。
4、随琴演唱《欢乐颂》,体会旋律和节奏的特点。
5、师生合唱歌曲,体验合唱的魅力与力量。
三、创作表演
1、将四拍子变成二拍子演唱,缩短时值,使歌曲更具有律动性。
2、我当小小指挥家。
四、课堂小结
贝多芬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乐创作和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怀着对贝多芬的歌颂之情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音乐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课《欢乐颂》
教学内容:欣赏课《欢乐颂》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下册)学生
一、设计思路:
1、当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致爱丽丝》欢快的旋律响起。
2、欣赏完音乐,当学生们还沉浸优美的旋律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3个问题。
3、听辨旋律判断音乐作品。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试着分析《欢乐颂》的情绪。
5、进行学唱《欢乐颂》。
6、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唱《欢乐颂》来谈体会。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贝多芬以及他的音乐。
2、通过欣赏《欢乐颂》让学生体会到追求快乐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我们拒绝战争祈求和平。
3、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困难和挫折。
4、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来演唱《欢乐颂》,并且通过欣赏和演唱来进一步分析和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2、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法、演唱法。
3、教学用具:
4、电钢琴、液晶投影仪,多媒体,三角铁,手铃等。
五、教学过程:
在伴随着上课的铃声响起的时候,《致爱丽丝》那欢快的旋律在教室上空响起。
我们今天的课就在这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始了。
(欣赏《欢乐颂》)
老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同学们一边欣赏这首曲子,一边思考3个问题:1、你们认为对于画家什么最重要?2、对于歌唱家什么最重要?3、对于音乐家什么最重要?我们就根据这不同的条件来猜猜看。
我们请3名同学来回答一下(可以抢答)
学生:眼睛….
师:好的,正确。
那么,第二个问题,谁知道答案?
学生:嗓子……
师:是的,歌唱家通过嗓子唱出美妙的音乐。
那第三个问题谁知道?生:手!
生:嘴巴!
生:耳朵!
师:耳朵!非常正确!音乐家需要通过耳朵来聆听音乐,写出乐谱。
那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这首歌曲和这位音乐家的耳朵有关,并不是这位
音乐家的耳朵有多大多灵敏,而是他的耳朵在他26岁那年,就已经停止工作了。
我们首先来听一段旋律,(播放命运旋律)大家来猜一下,这首曲子是谁的作品,你所了解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老师:有没有同学猜到?(示意学生举手)
生:是贝多芬的《命运》
师:很好,他就是伟大的音乐家,乐圣----贝多芬先生!那么大家知道命运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生:第五交响曲!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我们说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从他的童年说起,大家知道贝多芬有怎样的童年吗?
生:(摇头)
师:(展示贝多芬童年的油画像)贝多芬的童年可以说相当的不幸,他的妈妈是一位给皇帝做饭的厨师,性格温柔贤惠,父亲是一位给皇帝唱歌的男高音,性情粗暴,嗜酒如命,父亲希望把贝多芬培养成如莫扎特一样的音乐神童,所以经常过于苛刻的训练他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加之后来他的成长的封建社会环境下,使他的创作作品充满了反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代表性的作品有哪一些:
钢琴奏鸣曲刚才有同学说到的:悲怆、暴风雨、月光、热情等等钢琴协奏曲有1---5号作品以及小提琴协奏曲C\D\E调。
除了这些作品外,贝多芬还有9部交响曲,其中以第3英雄、第5命运、第6田园和第9合唱最为著名,接下来我们即将学习的就是
本节课的主题,他的第9部交响曲中的合唱部分《欢乐颂》!哪位同学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贝多芬这部曲子的意义?
生:朗读。
师:好的,谢谢你,声音很洪亮,请坐。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部巨著!那既然外国人可以把这首曲子唱的这么好听,我们能不能也唱的这样雄伟呢?
生:能!
师:好,有气势!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这首曲子吧!(播放歌曲,展示谱子)老师来弹琴,同学们来一起展示你们的歌喉!
师:有一个节奏我们唱的有点快,谁能找出来是哪里?
生:3︱3 3 4 5 ︱5 4 3 2 ︱,这一句那个3少唱了一拍。
师:噢,很好,这个3应该唱2拍!那我们来一起把这个小错误改正一下吧(师弹琴生来唱)
师:后人为了纪念贝多芬大师,把这首作品拍成了电影,老师截取了部分片段和大家一起分享,相传在这部交响曲完成之后,贝多芬亲自指挥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观众热烈鼓掌达5次之多,要知道当时的天皇出场,也仅仅才3次掌声,可见贝多芬大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怎么样?
生:非常高!
师:贝多芬那时已经是双耳全聋的了,所以在他指挥完这首曲子后,观众掌声如潮达5次,她却听不到,后来他的手语老师告诉他时,他转过身,看到了观众们狂热的掌声、欢呼声……!贝多芬这部作品旨
在告诉人们消除战争、消除隔阂,天下为公,四海之内街弟兄的涵义,那么我们六班也是一个小集体,我们都是姐妹兄弟,我们是不是也要团结一致,互敬互爱,相互帮助呢?
生:是!
师:那让我们全体起立,用你最友善的表情和动作送给你身边的同学,让我们一起高歌《欢乐颂》好吗?
生:起立。
分别和身边的同学表现出友善的微笑,高唱欢乐颂
师:请坐!同学们的旋律很准确,节奏很稳定,谢谢大家。
那么贝多芬的乐迷遍布全世界,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他的中国乐迷,为大家演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请大家分享。
(播放朗朗演奏会)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带着自己的热情来面对你的生活和学习,祝愿你们的每一天都开心快乐!好的,让我们在热情中结束今天的课吧,同学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
六、总结:
1、整体感觉良好,听觉训练的备唱要加大练习,教会学生运用音
乐调动情感,并把它表现出来;
2、学生少了些律动,应加入多点的互动,包括节奏和旋律。
3、教师范唱要准确无误
4、让学生学会听节奏
5、关掉音乐让学生感受没有听觉的世界设计不错,多让学生来说
出来自己的感受,应该让学生来说出来应该怎样的情绪来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