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业3:财政政策(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三 满分答案
![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三 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dfd0761711cc7931b716dd.png)
视窗×loading...第三次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40道题)展开收起1.(2.5分)下列哪些不是财政政策的内容:A、公共工程支出B、政府购买C、转移支付D、公开市场业务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2.5分)下列哪些是浮定汇率制的特点A、有利于一国经济稳定B、减少国家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风险C、一国的中央银行不需要过多的外汇和黄金储备D、减少国际上的外汇投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2.5分)下面()是正确的A、人均实际GDP水平在国与国之间差异很大,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在国家之间很相似B、生产力和政府的政策联系并不紧密C、人均实际GDP水平是经济繁荣的标准指标,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的标准指标D、生产力可以用人均实际GDP来衡量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4.(2.5分)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等于1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5.(2.5分)下列()不包括在GDP里面A、不支付报酬的家庭清洁保养劳动B、律师和发型师提供的劳务;C、自己使用的房屋的估计租金;D、居住在美国的外国人的产出。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6.(2.5分)如果加拿大实行浮动汇率制,当美国的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涨时,A、加元将升值B、加元将贬值;C、加拿大银行将不得不购买外国货币D、加拿大银行将不得不卖出外国货币。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7.(2.5分)下列哪些不是固定汇率制的特点A、有利于一国经济稳定B、减少国家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风险C、一国的中央银行不需要过多的外汇和黄金储备D、减少国际上的外汇投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8.(2.5分)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A、无数个B、一个C、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D、一个或无数个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9.(2.5分)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有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间接税B、直接税C、净出口D、折旧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A、名义汇率的所有变动都产生于物价水平的变动B、有较高通货膨胀的国家的货币应该升值C、同样商品以不同货币的标价相同D、购买力平价低估了一个国家货币的价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fd1c8b2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f.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本人仅收藏整理如有错误还请自己查证!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选择题1、D2、C3、A4、C5、B6、B7、A8、E9、C 10、B11、A 12、B 13、E 14、B 15、C16、C 17、A 18、C 19、E 20、C21、C 22、B 23、D 24、D 25、A26、B 27、A二、填空题1. 国民生产总值2. 资本消耗折旧3. 居民厂商政府国际市场4. 用物品和劳务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5. 投资6. 储存不是用于目前消费的收入的行为7. 更新投资净投资8.居民的储蓄厂商的储蓄折旧费不分配的利润9. 增加值10.支出法三、名词解释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为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支书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2、当前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部分即收入减去消费如寸入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保存在手中的货币等都称为储蓄储蓄包括政府机构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及家庭储蓄三种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以国民原则来核算的国民收入它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四、计算题(1)按收入法计算GNP得GN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100+10+30+30=170(2)按支出法计算GNP得GN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90+60+30+(60-70)=170(亿元)(3)所得税-转移支付=30-5=25(亿元)所以政府预算赤字=政府支出-政府收入=30-25=5(亿元)(4)家庭将收入分配为消费、储蓄或税收因此收入=消费+储蓄+(税收-转移支付)所以储蓄=收入-消费-(税收-转移支付)=170-90-25=55(亿元)或者由等式(投资-储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出口-进口)=0得储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出口-进口)+投资=5+(60-70)+60=55(亿元)(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第二章国民收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入的均衡一、选择题1、D2、D3、B4、A5、A6、B7、D二、填空题1.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2. 越大右上方3.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4. 边际消费倾向5. 储蓄可支配收入6. 越多右上方7. 平均储蓄倾向8. 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9. 同反10.自发投资三、名词解释1、消费函数现代西方经济学所谓的消费函数是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唯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2、储蓄函数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由于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时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影响故储蓄函数又可定义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四、计算题(1)在C=120+0.75y中令C=1120得y=1333(2)从消费函数知MPC=0.75从而MPS=0.25(3)在C=120+0.75y中令y=3000得C=2370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B2、B3、C4、D5、A6、C7、D8、B9、B二、多项选择题1.AC三、填空题1. 消费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出口2. 储蓄政府税收进口3. 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1/(1-MPC)4. 具有5. 越大6. 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7. 1(1-MPC)MPC/(1-MPC)8. 平衡预算9. 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的距离10.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总支出曲线向下移动的距离四、计算题1、(1)由Y=C+I0得Y=8000(亿元)从而C=6500(亿元)S=1500(亿元)I=1500(亿元)(2)因为△I=250(亿元)K=1/(1-MPC)=1/(1-0.75)=4所以△Y=K*△I=4*250=1000(亿元)于是在新的均衡下收入为8000+1000=9000(亿元)相应地C=7250(亿元)S=1750(亿元)(3)若消费函数斜率增大即MPC增大则乘数亦增大反之相反2、(1)可支配收入:Yd=Y-Tn=Y-50消费C=30+0.8(Y-50)=30+0.8Y-40=0.8Y-10均衡收入:Y=C+I+G=0.8Y-10+60+50+50-0.05Y=0.75Y+150得Y=150/0.25 =600......均衡收入(2)净出口余额:NX=50-0.05Y =50-0.05×600=20(3)KI=1/(1-0.8+0.05)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4(4)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Y=C+I+G+NX=0.8Y-10+70+50+50-0.05Y=0.75Y+160 160得Y =150/0.25 =640......均衡收入净出口余额:NX=50-0.05Y=50-0.05×640=50-32=18(5)当净出口函数从NX=50-0.05Y变为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Y=C+I+G+X=0.8Y-10+60+50+40-0.05Y=0.75Y+140得Y=140/0.25 =560......均衡收入净出口余额NX=40-0.05Y=40-0.05×560=40-28=12(6)自发投资增加10使均衡收入增加40(640-600=40)自发净出口减少10(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使均衡收入减少额也是40(600-560=40)然而自发净出口变化对净出口余额的影响更大一些自发投资增加10时净出口余额只减少2(20-18=2)而自发净出口减少10时净出口余额减少8(20-12=8)五、论述题乘数也叫倍数宏观经济学中所运用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函数中由于某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投资乘数是指投资量变化数与国民收入变化数的比率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投资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发挥投资乘数作用有三个前提条件:(1)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为即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的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地发挥出来(2)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可以被利用(3)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第四章宏观财政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A5、B6、B7、A8、A9、B 10、A二、填空题1. 通货紧缩通货膨胀2. 财政支出财政收入3. 政府通过改变支出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4. 财政收入政策5. 累进的税收制度福利社会支出制度厂商和居民的储蓄6. 增加抑制减少阻碍7. 增加扩张减少收缩8. 直接税间接税公司收入税9. 赤字10. 当政府用增税的方法来偿还债务时人们为了逃避高税率而减少工作时间第五章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一、填空题1. 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2. 交换媒介计算单位价值储蓄延期支付的手段3. 把货币留在手中的偏好4. 交易预防投机交易余额预防余额投机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余额5. 国民收入利息率6. 作为货币单位的基础的商品7. 货币供给量8. 纸币硬币9.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10. 通货活期存款M1-A 可转让的提款单ATS第六章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一、填空题1.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2. 货币需求量利息率右下方3. 垂直4. 利息率5. 向右下降6. 投资支出利息率右下方7. 货币需求量对利息率变化反映的敏感程度8. 投资的利息弹性9. 货币数量的增加已不能降低利息率10. 价格水平货币数量二、单项选择题1、B2、C3、A4、D5、B6、D7、A8、D9、C第七章宏观货币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D2、B3、D4、C5、D6、A7、A8、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C三、简答题1、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活动准备金要求以及贴现率2、中央银行的两种主要负债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在流通中的通币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3、持有货币的三种主要动机是: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4、有许多货币的组成部分并不支付利息例如通货和活期存款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没有支付利息但放弃了用于其他金融资产时所能得到的利息收入当利息上升时持有货币的成本就增加了因此人们就要减少自己的货币持有量并用货币去购买其它金融资产以便获得更高的利率四、计算题(1)货币乘数时货币供给量(M)与货币基础(MB)的比率:mm=M/MB=5000亿/2022年亿=2.5(2)可以计算a=C/D,b=R/D并用第一题的公式计算货币乘数:a=C/D=1000亿/5000亿=0.2b=R/D=500亿/5000亿=0.1mm= 1+a/a+b = 1+0.2/0.2+0.1 = 1.2/0.3 = 4(3)题中已经给出b=R/D=0.1,但仍需计算a=C/D.从题中可以知道C的值但不知道D的值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b和R计算出D=R/b因此D=R/b=500亿/0.1=5000亿a=C/D=1500/5000=0.3mm=1+a/a+b=1+0.3/0.3+0.1=1.3/0.4=3第八章国民收入和货币的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A2、A3、B4、C5、A6、A7、C8、D9、C二、多项选择题1、ABD三、名词解释:1、IS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2、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说来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3、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偏好陷阱或流动性陷阱指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不再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降低的情况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流动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货币数量代表了货币的供给货币数量的多少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货币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利息率但是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低于这一点人们就不肯储蓄宁肯把货币保留在手中四、简答题1、计划的总支出是包括自发支出与引致支出在IS-LM模型分析中自发支出取决于利率引致支出取决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所以只有当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某一特定值的结合时所决定的计划的总支出才能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相等从而实现物品市场的均衡2、极端的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当存在流动性陷阱时人们在即定的利率时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所以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自发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向右方移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而利率不变由于财政政策所引起的自发支出增加不会引起利率上升所以也就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作用最大而且流动陷阱的情况在现实中是存在的第九章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B2、A3、A4、B5、B6、C7、C8、A9、D第十章失业和通货膨胀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B5、B6、D7、B二、多项选择题1、ACE2、ABC3、AC4、AB三、简答题:滞胀(或译停止膨胀)就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停滞(不增长甚至下降)与通货膨胀率加剧并存的状况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B5、A6、A7、C8、A9、A第十二、十三章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一、单项选择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题1、B2、A3、C4、C5、B6、B7、A8、C9、C 10、A11、D 12、C 13、D 14、A 15、B16、A 17、B 18、D二、简答题1、人均生产函数表明了在技术为既定的情况下人均产量如何随人均存量增加而增加如果资本积累率提高那么人均资本存量也就更迅速地提高这就意味着人均产量迅速增长即更高的增长率可以用沿着人均生产函数的变动来说明这一点2、有几种方法可以克服经济增长的障碍其中已被证明最成功的一种是较为自由的国际贸易的扩大香港、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通过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迅速地增加了人均收入获得国际贸易的好处3、在哈罗德- 多马模型G= S/V 中V=4G=7%从而S=G?V=7%×4=28%三、论述题1、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把凯恩斯理论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扩展为长期动态分析在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增长模型由于二者基本内容大致相同通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1)哈罗德模型哈罗德指出凯恩斯收入均衡论的局限性认为要保证经济长期均衡增长必须要求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率为分析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均衡条件哈罗德建立了经济增长模型假设条件有: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用于消费部分都用于投资②储蓄倾向不变储蓄由收入水平决定③社会生产中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两种要素的比例不变而且每单位产品消耗的生产要素也不变④技术水平不变边际资本系数等于平均资本系数即资本产量比率不变⑤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2)多马模型投资两重性:一方面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和国民收入即扩大了需求另一方面投资还增加了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即扩大了供给多马认为:通过增加投资解决失业问题就必须在下一时期增加更多的支出(需求)才能保证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及其潜在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观点把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合在一起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出发可得出以下三个观点①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当一定得合意储蓄率与合意得资本-产量比率决定的经济增长率是有保障的增长率时社会经济就能够实现稳定增长②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如果实际增长率与有保障的增长率不相等就会引起经济波动实际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一致是很少见的、偶然的所以社会经济必然要出现波动在收缩和扩张的交替中发展③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变化成为经济社会长期波动的原因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4)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它不仅在理论上是投资等于储蓄这一公式的长期化与动态化而且在分析中也沿用了凯恩斯主义的某些脱离现实的抽象心理概念例如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的有保证的增长率是资本家感到满意并准备继续下去的增长率这里所强调的仍然是资本家的心理预测即凯恩斯所说的资本边际效率这样就和凯恩斯同样把资本家的乐观或悲观的情绪扩大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关于短期与长期经济波动的分析和其他经济周期理论一样否认了波动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用一些抽象的技术经济关系来说明经济波动的产生哈罗德虽然也承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波动的必然性但他仍然相信资本主义是可以实现稳定的长期增长的他的整个分析正是为实现这种稳定增长而出谋划策当然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如果加以改造或使用不同的解释也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例如把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储蓄率(s)解释为积累率把产量-资本之比(1/c)解释为投资的经济效果即每单位增加的可以造成的产量的增加那么该模型的公式即可变为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率×投资的经济效果或G= s 1/c式中:投资的经济效果为资本-产出之比的倒数至少在理论上它的数值式可能被事先估算出来的在已知投资经济效果的情况下哈罗德-多马模型可以被认为是表明国民收入增长率和积累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公式。
宏观经济学作业测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e8bb3b8762caaedc33d41b.png)
第一次作业、选择题:1.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 )。
A.当年生产的一辆汽车; B .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C.某人去年收购而在今年专售给他人的汽车;D.一台报废的汽车。
2. 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 。
A. 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 农民生产的小麦;C. 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D. 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消耗的电。
3.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 ( )。
A. 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B. 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C. 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D. 政府的转移支付。
4. 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
A. 有形的产品;B. 无形的产品;C. 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自产的可用的农产品。
5. 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 。
A.个人购买的小汽车;B. 个人购买的游艇;C. 个人购买的服装;D.个人购买的住房。
6. 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 ) 。
A.国民收入;B. 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 个人可支配收入。
7. 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 ) 。
A. 间接税;B. 直接税;C. 折旧;D. 公司未分配利润。
8.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是:( ) 。
A. 间接税;B. 直接税;C. 折旧额D. 个人所得税。
9. 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 。
A.净出口;B. 折旧;C.转移支付;D. 国家债务。
10. 社会保障支出属于( ) 。
A.政府购买支出;B. 转移支付;C. 税收;D. 消费。
11. 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 。
A. 政府购买支出;B. 转移支出;C.税收;D. 消费。
12. 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 。
A. 租金收入;B. 福利支付;C. 工资;D. 利息。
13. 如果2006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28,2007 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34,那么,1988年的通胀率是( ) 。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2c97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e.png)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中的总体现象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就业水平、物资供求关系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2:GDP的定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通过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计算。
•产出法:根据产品的产出量和售价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产业增加值、商品增值税和净关税三个部分。
产业增加值是国内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所增加的价值,商品增值税是销售商品过程中增加的税费,净关税是进口商品关税减去出口商品的关税。
•收入法:根据国民收入的构成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因素。
•支出法:通过对整体需求的衡量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问题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哪些影响因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的贬值,影响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包括: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过高导致价格上涨。
当居民收入增加,需求上升,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的上升,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将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货币发行过多:当国家通过货币发行扩大经济增长,而没有相应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4.供给不足:当出现自然灾害、生产能力下降或政策限制等因素,会导致供给不足,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问题4:什么是经济增长?有哪些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总量的扩大。
华东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华东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9f908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4.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4,则边际储蓄倾向为0.6。
(√)2、根据储蓄函数的关系,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储蓄增加。
(√) (判断题)3、当总需求非常低,出现经济衰退时,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 (判断题)5、购买普通股票应该计入GDP。
(×) (判断题)二、单选题)6、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B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均无影响7、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 D )A、等于零B、大于自然失业率C、小于于自然失业率D、等于自然失业率8、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9、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C)来进行的。
A、政府支出;B、政府税收;C、发行公债;D、发行股票10、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就会(A)。
A、提高利息率;B、降低利息率;C、提高贴现率;D、降低贴现率11、在开放经济中,下列()项不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
(B)A、国际收支平衡;B、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C、经济均衡增长;D、消除通货膨胀。
12、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其他条件不变,会使LM曲线(C):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10k亿美元C、右移(10/k)亿美元;D、右移(k/10)亿美元13、下列因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引起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原因?(C) )A、银行贷款的扩张;B、预算赤字;C、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D、投资增加。
14、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80亿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B )。
《宏观经济学》试卷3及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试卷3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f471844580216fc710afd40.png)
A.居民消费支出C.政府税收3、若MPO0.6,则I增加100万(美元),A.40 万B. 60 万250万4、当消费函数为C=a+B y时,则APC(A.大于\1PCB.小于\1PC5、消费与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B.政府转移支付D.居民对债券的支出会使收入增加()C.150 万D.)C.等于\1PCD.不确定《宏观经济学》试卷3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A.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家务劳动D.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兀产品2、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A.相对收入假说B.绝对收入假说C.生命周期假说D.持久收入假说6、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很敏感,那么()A.IS曲线将变得更平坦B. IS曲线将变得更陡峭C. LM曲线将变得更陡悄D. LM曲线将变得更平坦7、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利息率将必定提咼C.收入的均衡水平将必定提高14、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A.工资刚性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B.利息率将必定下降D.收入的均衡水平将必定下降)B.总需求不足D.经济结构的调整A.投资大于储蓄,而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而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小于储蓄,而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而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8、在凯恩斯陷阱区域内,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A.最大B.最小C.帘数D.不确定9、根据TS-LM模型,在IS曲线和I』曲线的交点()A.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B.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C.y值和r值同时满足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D.以上都对10、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即定,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越大,则LM曲线()A.越平缓B.越陡峭C.是一条水平线D.不易确定11、在下述何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A.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部门支出的利率也有敏感性B.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也缺乏利率敏感性C.货币需求具有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没有敏感性D.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很有利率敏感性12、总需求曲线()A.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13、如果美联储减少货币供给,增加税收()15、凯恩斯学派认为经济周期产牛的原因为()A.政府宏观经济政策C.投资的变化B.技术进步D.自然灾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6、下列行为屮,属于经济学上的投资的是A.企业因产品滞销而导致的存货增加B.个人购买的新建住宅C.个人购买的高档汽车D.个人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E.个人购买的文物17、按支出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应当包括()A.工资B.消费C.投资D.政府购买E.净出口18、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推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A.增加政府支出B.减少政府支出C.减少税收D.增加税收E.发行货币19、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混合结果()A.利率下降B.利率上升C.收入下降D.收入增加E.利率不定20、宏观经济的FI标应包括()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平衡.D.经济增长E.国际收支平衡21、在经济萧条时期,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屮包括()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B.提高贴现率C.提高准备率D.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E.降低贴现率22、下列因素屮会使总需求曲线变得平坦的有()A.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敬感程度越小B.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敬感程度越大C.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敬感程度越大D.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敬感程度越小E.投资乘数越大A.B.C.D.边际消费倾向越大, 边际储蓄倾向越小, 边际税收倾向越大,边际进口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大 乘数就越小乘数就越小 乘数就越小E.三、A.发行货币B.对商业银监管行C.吸收公众存款D.负责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E.发放政策性优惠贷款24、 关于挤出效应的表述,正确的有()A. 是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私人投资减少的现象B.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IS 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小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IS 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大D. 挤出效应越大,则政府财政政策的效果越明显E.挤出效应越小,则政府财政政策的效果越明显25、 关于乘数的表述正确的有()边际进口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大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26、 GDP 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
华东理工大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业4:货币政策 答案版
![华东理工大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业4:货币政策 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e9dd560740be1e640e9a38.png)
作业四货币政策一.选择1.货币的供给(M1)大致等于(B)。
A.公众持有的通货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活期存款C.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D.公众持有的通货加银行存款2.若果货币收入流通速度是2,那么(D)。
A.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的2倍B.交易的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的1/2C.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始终是实际GDP增幅的2倍D.9.2万亿元的名义GDP需要4.6万亿元的货币供给3.(D)不影响货币需求。
A.一般物价水平B.银行利率水平C.公众支付习惯D.物价和劳务的相对价格4.如果我们知道,利率由3%提高到3.6%,货币需求减少了2%。
那么现在利率由8%提高到9.6%,我们预期货币需求会: CA。
减少2% B。
减少不到2% C。
减少超过2% D。
增加超过2%5.当一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货币当局可以通过(B)的方法减少货币供给。
A.降低法定准备金率B.提高贴现率C.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D.贷款给商业银行6.如果中央银行宣布减少货币供给量,实际却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根据理性预期理论,预期内(A)。
A.产出和价格都保持不变B.产出增加,价格下降C.产出减少,价格上升D.产出不变,价格降低7.通货膨胀可能产生收入效应的原因是: DA。
菜单成本 B。
鞋底成本 C。
计算的麻烦 D。
以上都对8.下列哪一项不是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后果,即社会成本?(A)A.实际工资降低B.皮鞋成本C.菜单成本D.资本利得增加而增加的税收9.一般而言,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要求实施(D)。
A.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B.固定不变的经济政策C.有欺骗性的经济政策D.无欺骗性的经济政策10.(C)不属于货币规则的例子。
A.央行每年根据通货膨胀率来决定货币的供给B.政府被要求每年平衡预算C.政府每个月根据公务员工作的努力程度确定其奖金D.央行每年自动增加2%的货币供应量11.根据粘性名义工资模型,当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低于预期时,(C)。
A.实际工资率大于目标工资率,失业率下降B.实际工资率小于目标工资率,失业率下降C.实际工资率大于目标工资率,失业率提高D.实际工资率小于目标工资率,失业率提高12.理性预期学派的就业理论认为(D)。
宏观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a9e1de4a7302768f993934.png)
简答题: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哪些》定义: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机制:(1)税收的自动变化(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经济波动幅度,并无法消除经济波动。
•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过热国民收入上升税收自动上调通过乘数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TR)经济繁荣失业率下降 TR自动减少通过乘数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不变价格)经济过热农产品价格不变(若按照市场经济应该上升)农民收入下降消费下降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2,两个国家合并GDP有何变化?3,3,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有什么优缺点?涵义:也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指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1)、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影响时滞。
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乘数难以准确确定、财政政策产生效果时需求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3)、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
原因:政府支出增加,会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投资减少;随着投资减少,人们的消费也会随之减少,挤出效应就产生了。
4,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分析: C= a+by , s=-a+(1-b)y增加储蓄会减少消费,消费减少有两种方式:a变小,储蓄线上移;b变小,储蓄线以A为圆心逆时针转动,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
增加储蓄或减少消费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导致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反之,减少储蓄或增加消费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d47c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7.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总表现,包括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
宏观经济学的目的是理解整个经济如何运作,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保持社会稳定。
2、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3、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包括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的产值,但不包括国外生产但在国内消费的产值。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4、GDP如何计算?GDP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计算:(1)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即贸易顺差); (2)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间接税; (3)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间接税+统计误差。
其中,第三个公式是最常用的GDP计算方法。
5、什么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国劳动力中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所占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的重要指标。
6、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即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价上涨的幅度。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物价稳定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7、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以及发行国债等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财政补贴、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等。
8、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贷款等。
9、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导致社会福利损失。
华东理工大学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完整
![华东理工大学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003fda2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0.png)
华东理⼯⼤学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完整第6章经济增长⼀、选择题1.⽣产函数Y=F(K,L)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规模收益不变( A )(zK,zL)=zY。
(zK,zL)=Y。
(K,L)=Y。
(K+1,L+1)—F(K,L)=12.如果⽣产数Y=F(K,L)规模收益不变,那么( D )(zK,zL)=zY。
(K/L,1)=Y/L。
=f(k),其中Y是⼈均产量,k 是⼈均资本。
D.以上全部。
3 以下关于资本的边际产量MPK的陈述,错误的是( C )= f(k+1)-f(k).会随着k的增加⽽减⼩。
C.如果资本很少,则MPK很⼩。
与⽣产函数y=(k)的斜率相等。
4.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 B )A.投资加上折旧。
B.投资减去折旧。
C.投资乘以折旧。
D.投资除以折旧。
5.如果资本平均持续50年,折旧率为( B )%,即每年。
%,即每年。
,即每年即每年2。
6.在⼀个没有⼈⼝增长的稳态⾥( D )A.⼈均资本量保持不变。
B.⼈均投资等于⼈均折旧。
C.⼈均储蓄等于⼈均折旧。
D.以上全部。
7 如果没有⼈⼝增长,⼈均资本的稳态⽔平将会上升,只要( C )A.⼈均投资量下降。
B.折旧率上升。
C.储蓄率上升。
D.以上全部。
8 如果y=k1/2,s=,折旧率δ=20%(即),⼈均资本存量的稳态⽔平等于( A )。
.。
9 在第8题描述的稳态下,⼈均储蓄量和⼈均投资量等于( A )A.0.8。
10 假设⼀个处于稳态的国家实施了提⾼储蓄率的政策。
达到新的稳态后( B )A.⼈均产量将⽐之前增长得更快。
B.⼈均产量将⽐之前⾼。
C.⼈均资本量和之前相同。
D以上全部正确。
11.资本的黄⾦律⽔平k*⾦表⽰的稳态中,下列哪项值最⾼( A )A.⼈均消费⽔平。
B.⼈均产量。
C.⼈均消费的增长率。
D. ⼈均产量的增长率。
12.不考虑⼈⼝增长,在资本的黄⾦律⽔平k*⾦处( B )(k*⾦)=δk*⾦。
=δ。
(k)达到最⼤值。
D 以上全部。
13.如果y=k1/2,δ=5%=,资本的黄⾦律⽔平k*⾦=100,那么与资本的黄⾦律⽔平相关的储蓄率是( D ) A.5%,即。
2020秋季华东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作业1
![2020秋季华东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95fdc3c116fc700aba68fc8e.png)
华东理工大学2020年秋季《宏观经济学》作业1一.单选题1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银行利率上升时()。
A、货币的交易需求下降B、货币的预防需求下降C、货币的投机需求下降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正确答案: C2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 T=250,则税收乘数等于()。
A、-1.5B、1.5C、4D、-4正确答案: D3在一个有家庭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工资、租金、利息、利润C、国民收入、对外要素收入净额正确答案: B4经济周期波动的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A、扩张、峰顶、衰退、谷底B、峰顶、衰退、谷底、扩张C、谷底、扩张、峰顶、衰退D、以上各项都对正确答案: D5公开市场业务就是()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A、社会公众B、证券公司C、中央银行D、政府财政部正确答案: C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7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 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80亿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
A、减少400亿B、增加80亿C、增加400亿D、不变正确答案: B8下列不属于经济学对于通货膨胀成因的观点的是()。
A、需求拉上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通货膨胀C、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D、周期性通货膨胀正确答案: D9下列哪项不能计入本国国内生产总值()A、国外公司在本国子公司所获得的收入B、本国企业在本国创造的经济效益C、本国企业在外国子公司的利润D、某外贸公司向国外出口产品,为国家创汇正确答案: C10在基本消费为正数的线形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等于零正确答案: A11当消费函数为C=a+b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小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正确答案: B12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正确答案: A13“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正确答案: C14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5d580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2.png)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一:简述财政政策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则通过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过热;中性财政政策旨在保持经济稳定,既不扩张也不紧缩。
问题二:解释什么是财政赤字,并讨论其可能的经济影响。
答案: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超过其收入,需要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来弥补差额。
财政赤字可能导致国家债务增加,长期可能对经济造成负担。
但短期内,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期间。
问题三:描述税收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税收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直接税、间接税和财产税。
直接税如所得税,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间接税如增值税,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财产税如房产税,影响资产的持有成本。
税收形式的不同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资产的配置。
问题四:解释财政联邦制的概念及其对政府支出分配的影响。
答案:财政联邦制是指不同层级的政府(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上的分权制度。
这种制度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特定需求和偏好来分配资源,但同时也需要协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以避免财政失衡。
问题五:讨论公共选择理论对理解政府行为的意义。
答案: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行为并非总是代表公共利益,而是由政治过程中的个体选择和利益集团的影响所决定。
这一理论强调了政治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和透明度的重要性,以及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衡。
结束语:通过解决这些财政学课后习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手段来实现其经济和社会目标。
这些习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为示例,具体答案应根据实际课程内容和教材来确定。
中级审计《财政政策分析》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中级审计《财政政策分析》章节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a2356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7.png)
中级审计《财政政策分析》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中级审计《财政政策分析》章节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政策本身具有自动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是指:A、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B、逆经济风向行事C、挤出效应D、蝴蝶效应【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财政政策本身具有自动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该题针对“财政政策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2、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与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这一特点体现的政府行为是: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财政支出D、政府支出【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购买性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虽然有所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与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
该题针对“财政支出”知识点进行考核3、在政府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进行的税负再分配是指:A、收税优惠B、税负转嫁C、税负分配D、税种选择【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税负转嫁是在政府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进行的税负再分配。
该题针对“财政收入”知识点进行考核4、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B、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C、财政政策的一般含义包括: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或抑制通货膨胀,调节各种经济结构D、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能体现国家宏观调控的过程【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
该题针对“财政收入”知识点进行考核5、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税收B、减少公共收费C、增加税收D、增加政府购买【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
中级宏观题答案
![中级宏观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d98e99b89680203d82517.png)
中级宏观经济学重点考题1、GDP的含义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最终”意味着计入GDP的产品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其目的是最终消费。
“一定时期”意味着GDP是现期生产的“市场价格”意味着最终产品和服务必须进入市场体系,才能通过价格体系反映在GDP中。
GDP指标的缺陷:只有交易过程中的价值创造,才被计入GDP指标。
区分最终与中间产品是困难的。
2、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包括两部分:(1)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分为货币的交易需求,货币的谨慎需求,它是国民收入的函数K(Y)(2)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它是利率的函数h(r)简答1、收入Y的三种观点(1)“绝对收入假说”,如果其它条件不变,随着当期收入的增加,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将会下降。
经验研究表明这与事实不符:在短期内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确实逐渐下降,在长期内,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却趋于稳定。
(2)“相对收入假说”随着当期收入的增加,家庭调高对收入档次的判断,进而提高消费水准,使得消费曲线上移,从而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可能比较稳定,即长期消费函数是原点发出的射线。
此外由于“棘轮效应”,家庭消费容易随着家庭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很难随着家庭收入减少而减少。
(3)“持久收入假说”:家庭消费的决定因素不是当期家庭收入而是“持久收入”2、边际消费倾向和评价消费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MPC:假定边际消费倾向是常数,MPC=b;根据“心里上的消费倾向”0<MPC<1, 且MPC’(Y)<0(2)平均消费倾向APC,基本公式:APC=C/Y=Ca/Y+b; 随着收入Y增加,APC逐渐下降,自主消费Ca大>0,所以APC>MPC.3、财富影响消费的机理(1)居民财富增加,直接导致消费需求提高;(2)更高的消费需求,引起更大的产出,进而增加居民财富(3)居民财富增加,也通过投资需求增加来推动产出继续增加和财富继续增加。
财政专业试题及答案
![财政专业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671b7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5.png)
财政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物价稳定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收入的来源?A. 税收B. 国债C. 国有资产收益D. 罚款答案:D3. 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和卫生的支出属于哪一类?A. 经济建设支出B. 社会福利支出C. 行政管理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B4. 财政赤字是指什么?A.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B.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C. 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D. 财政支出等于财政收入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税收政策B. 支出政策C. 货币政策D. 转移支付政策答案:C6. 财政分权是指什么?A. 地方政府拥有财政自主权B. 地方政府没有财政自主权C. 财政收入和支出都由中央政府控制D. 财政收入由中央政府控制,支出由地方政府控制答案:A7. 财政补贴的目的通常是什么?A. 增加政府收入B. 减少政府支出C. 调节市场供求关系D. 增加政府债务答案:C8. 财政预算的编制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真实性B. 完整性C. 平衡性D. 不可预见性答案:D9. 财政支出的效益性原则是指什么?A. 支出的合理性B. 支出的及时性C. 支出的效益最大化D. 支出的合法性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支出的分类?A. 经常性支出B. 资本性支出C. 债务性支出D. 非经常性支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财政政策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中性财政政策D. 积极财政政策答案:ABC2. 以下哪些属于财政收入的分类?A. 税收收入B. 非税收入C. 转移支付D. 债务收入答案:ABD3. 财政支出的效益性原则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支出的合理性B. 支出的及时性C. 支出的效益最大化D. 支出的合法性答案:AC4.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增加税收B. 发行国债C. 减少支出D. 增加转移支付答案:ABC5. 财政分权的优点包括以下哪些?A. 提高财政效率B.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 增加政府收入D. 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性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财政政策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三财政政策
作业要求:
1.自行打印题目,然后手写完成作业(不接受打印的答案!)。
2.自己独立完成,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3.完成后在12月17日的课间上交,过期不候,不接受补交。
不按时交就没有本次作业的
成绩。
姓名:
学号:
一.选择
1.政府的预算约束中,如果无政府负债,则应满足()。
A. G t+V t=T t+(M t-M t-1)/P
B.G t-V t=T t
C.G t=T t+V t
D.G t-V t=T t-(M t-M t-1)/P
2.根据EBC模型,政府购买的永久性增加导致()。
A,资本利用率增加 B.资本需求增加
C.资本供应降低
D.实际利率不变
3.在EBC模型中,政府购买的永久性降低将导致()。
A.消费的增加
B.实际工资率的增加
C.实际利率的增加
D.以上都对
4.在EBC模型中,()最可能是政府支出持久性减少的结果。
A.产出、价格和利率在短期都会增加
B.产出、价格和利率在长期都会减少
C.价格和利率在中期和长期减少,同时对产出在短期有负面影响
D.产出、价格和利率会长期保持不变
τ的增加将导致()。
5.如果政府支出不变,那么边际收入税率
w
A.正的收入效应
B.没有收入效应
C.负的收入效应
D.边际收入效应
τ升高,那么在EBC模型中()。
6.在短期内,如果边际资产税率
r
A.家庭现期消费比起未来消费将会降低
B.税后实际利率将会下降
C.现期投资将会升高
D.以上都对
升高,在市场出清模型中()。
7.在长期中,如果边际资产税率
r
A.资本存量和实际GDP增加
B.资本存量和实际GDP降低
C.资本存量增加,实际GDP降低
D.资本存量降低,实际GDP增加
8.政府支出增加的费用由对劳动边际收入征税而来,将增加劳动的供给量,如果()。
A负的替代效应大于正的收入效应 B.正的替代效应大于负的收入效应C.负的替代效应小于正的收入效应 D.正的替代效应小于负的收入效应
B是因为()。
9.家庭拥有的债务总额为g
t
A公众持有的私人债券总量为零 B.公众认为政府债券比私人债券风险小
C.公众认为私人债券比政府债券风险小
D.公众不持有私人债券
10.李嘉图等价告诉我们()。
A.债务融资仅仅是推迟了税收,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它等同于当前税收
B.政府赤字的增加如果没有同时伴随着政府支出的削减,将会导致储蓄的增加
C.虽然政府削减了当前的税收,但会增加将来的税收,因此居民在减税后会增加储蓄以应付未来的税收
D.以上都对
11.经济中存在着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12.若实行削减所得税率和增加实际国防开支,在短期内将导致()。
A.总供给减少,物价上涨
B.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C.总需求减少,从而减少国民收入
D.因政策相互矛盾而使结果不确定
13.凯恩斯模型中,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利率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14.“挤出效应”认为总需求水平将保持不变,因为()。
A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刺激将被没有预见到的个人投资的下降所抵消
B扩张的财政政策将推动利率上升,因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
C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政府税收的增加,而后者将减少消费
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15.供给学派主张税收激励的主要目的在于()。
A.降低总需求
B.降低总供给
C.降低总需求和总供给
D.增加潜在的实际国民收入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暂时性与持久性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2.分别解释劳动所得税率的降低和资产所得税率降低对经济的短期、长期影响。
3.简要解释李嘉图等价的基本逻辑及其政策含义?
4.政府采购同转移支付之间有什么经济上的差异?
τ对消费征税。
5.(消费税) 假设每年按不变的税率
c
(1)家庭的预算约束是什么?
τ的上升对劳动市场产生什么影响?所得结果怎样与教材中图13.5中所示的劳动所(2)
c
τ上升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税率
w
τ的上升对资本服务市场有何影响?所得结果怎样与教材中图13.6中所示的劳动所(3)
c
τ上升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税率
w
τ下降,但在未来的年份里保持不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化(4)现在假设在第一年
c
τ上升的影响?在哪些方面这些如何影响消费的选择?这种影响如何类似于资产收入税率
r
τ变动的影响?
影响不同于资产收入税率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