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认识平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认识平行 3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认识平行 3
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认识平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实验,呈现平行的概念,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行。
2. 认识平行的性质,了解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
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彩色草纸、直尺、铅笔等。
学生:本课程需要充分展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由教师展示图形,并请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2. 呈现(10分钟)
教师展示两条平行线,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性质。
随后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如:“为什么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等。
3. 实验(20分钟)
教师分别向学生解释平行线的性质,并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平行面光源下的情况。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回答。
4. 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内容,回答学生的疑问,提出可以从中研究到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让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
课后作业
完成相应练册上的练,深刻理解和消化今天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通过实验和自我解析,充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环境中的关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图形认知和观察能力。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更多地调整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设计不同内容层次的教案,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平行|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平行|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
2.能够在图形上判断是否平行。
3.能够利用平行关系求解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点1.学会平行的定义和符号表示法。
2.能够在图形上判断是否平行。
三、教学难点1.能够利用平行关系求解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了解平行的相关知识,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引入平行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放在教室里的两个黑板相对的排列方式,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看起来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两块黑板是不是平行的?”等等,从而引出平行的概念。
2.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定义和图示,并讲解平行的定义和符号表示法。
第二步:讲解平行的性质1.让学生看图形及其标记,让他们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了解平行的性质。
2.对于一些单个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原理后通过练习进行实操。
3.在此环节中重点强调平行线所产生的相邻内角、对内角等概念。
第三步:练习1.提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图形中判断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并强调解题方法。
2.帮助学生理解练习中出现的难点,并引导他们完整理解应用。
第四步:巩固知识1.总结刚才所学的知识,巩固学习效果。
2.引导学生对平行知识的应用进行讨论。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
2.完成课后作业题。
3.复习有关平行线和角度实际应用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发现学生对于平行线的定义和符号表示法有了很好的理解,但是在练习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判断上的困难。
在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图形,让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同时,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在练习和作业中,通过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分享,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此次教学,我认为我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通过一系列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四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平行线的初步认识
【四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平行线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平行线并能指出两条平行线;
2、掌握绘制平行线的方法;
3、学习简单的平行线应用题;
4、发扬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掌握绘制平行线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平行线并指出两条平行线;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直观呈现两条平行线的定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平行线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能基础下演绎出平行线的定义。
2.例题演示
(1) 请观察以下横线,它们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示例图1]
(2) 的线条中,哪两条是平行线呢?请自行判断。
[示例图2]
3.拓展练习
(1) 在课桌上画两条平行线。
(2) 请画一组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图,并标明哪些线条是平行线。
(3) 下图中哪些线条是平行线,哪些线条是相交线?用示例图的方式表示。
[示例图3]
4.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平行线的概念。
在练习中,我们掌握了绘制平行线的方法,并学会了简单的应用题。
学会了一个新知识后,我们一定要勇于探究,发扬探究精神,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五、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配备画图工具,如直尺或者平行尺等,以更好地加深对平行线的记忆与理解。
在课外,也可设计一些动手练习,以增强对平行线的掌握程度。
同时,在平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和数学分析能力,以提高数学成绩。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9:认识平行线-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9:认识平行线-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平行线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2.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师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3.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5.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平行线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平行线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2. 在练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平行线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第一课时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相交线,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平行。首先呢我 们来看在生活实例当中所出现的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说明: 平行的概念包括三个缺一不可的 条件。 1.它们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2.它们必须不相交。 两条线段或射线平行,是指 两条线段或射线所在的直线
A
B
a
C
事实上,若直线a//b,则直线a上任意 一点到直线b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 离就叫做a与b之间的距离。
M
N
Q
b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 离处处相等。
三、平行线的画法:
平移法 已知直线a,怎样画另一条直线b,使它和直 线a平行。
b
1.靠线:让三角板的一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尺靠:用另一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 3.移尺:将三角板沿着直尺的边移动 4.画线:沿三角板的一边画线
平行。
3.它们必须都是直线。
平行线的表示:
图形 符号 读法
A
C
B
AB//CD
D
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 或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
a
b
a//b
直线a平行于直线b,或直 线a与直线b平行。
二、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如图,直线a//b,A,B为直线a上的任意两点。 请用三角尺分别画出点A和点B到直线b的垂线段AM,BN, 并观察度量AM,BN,看看他们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a
观察与思考:
1.如果在直线a外任意取一点C,你能过C点画出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吗? 这样的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和已知直线平行。
2.从以上画平行线的过程可知,只要哪对角相等,就可使a//b?指出 这样的角。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平行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平行
教学内容:认识平行线及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并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
2. 能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能够区分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四边形。
3. 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及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判断线段是否平行;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图片或示意图
2. 相关的练习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1. 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并判断两条线段是否平行。
2. 引导学生思考平行线的定义,并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二、学习新知识
1. 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在同一平面内,且不相交,就称这两条线段为平行线。
2. 通过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讨论其特点。
三、巩固练习
1. 让学生进行判断线段是否平行的练习题。
2. 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与其他四边形进行比较。
四、拓展应用
1.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和活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2.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堂练习和作业。
五、总结归纳
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点。
2.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点,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巩固,让学生能够熟练判断线段是否平行,并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在教学
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平行与垂直》ppt课件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
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课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
堂 概
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 垂足。
念
小
结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第二课时 垂线的画法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
1.边线重合 2.移动靠点 3.画线标记
课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
堂 概
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
垂足。 3.画垂线步骤:一边线重合,二移动靠点,三画线标记。
念 4.经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1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小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
结
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6.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线垂直的所有线段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第一课时 认识平行与垂直
不 相 交
不 相 交
?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 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 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 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左边这组相交直线组成的每 个角都是直角
两条直线相交成 直角,就说这两条直 线互相垂直,其中一 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 线的垂线,这两条直 线的交点叫作垂足。
念 4.经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1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小
结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第三课时 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
A a
b
(1)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
量一量所画线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A 垂直线段最短。
5.1.1 认识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5.1.1 认识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行线的定义,知道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2)能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能够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平行线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以及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正确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能够画出平行线。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直尺、圆规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平行线。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平行线,并简要说明理由。
2. 探究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有哪些基本性质?(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教师总结并板书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 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1)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识别平行线和垂直线。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照答案,自我评价。
4. 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1)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2)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动手画出平行线。
(3)学生分享画平行线的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照答案,自我评价。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识别和画平行线的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认识平行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平行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认识平行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平行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平行线的定义
2. 平行线的性质
3. 平行线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铁路轨道、田径跑道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中的线条有何共同点,从而引入平行线的概念。
(二)讲解新知
1.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三)实践活动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几组平行线,并测量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以验证平行线的性质。
(四)巩固练习
设计一系列与平行线相关的题目,如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找出与已知线平行的线等,以此来检验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和应用。
(五)总结回顾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四、教学评价: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平行线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以上就是“认识平行數學教案設計”的大致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认识平行的教案
认识平行的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
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保障。
今天小编编辑为大家准备了有关“认识平行的教案”的内容,请您仔细品味本页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认识平行的教案篇1一、说教学理念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2、今天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学习上的后续发展。
二、说教材1、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
本单元正是向学生介绍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空间知识,同时为学生将来学习几何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相交的概念问题及“做”平行线的问题。
基于这点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做一组任意平行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和创造性。
情感目标:①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②能根据现实生活中平行所散发出来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为: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难点是:能借助工具做一组任意平行线;“同一平面”的理解和延伸。
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教学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情境、实践探索与合作等要素,形成本课的教学策略。
运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情境回归生活,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学习生活化;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合作探索,使学生能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初步认识;在拓展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特质的初步抽象化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新课程理念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分成三大版块:㈠创设情境,理解平行;㈡利用平行,发现创造;㈢拓展探究,总结提高㈠中我将其分成三步:1、创设情境,初步发现;2、教具演示,拓展概念;3、分类比较,升华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平行与垂直》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平行与垂直》说课稿精品文档人教版四年级《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说教材《平行与垂直》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进一步研究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
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与垂直的原型。
学生的头脑里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
本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垂直的概念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窥察分类、讨论验证、归纳应用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看法及想象能力,渗透分类的数学头脑。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触感染平行与垂直于生活,造就学生协作探究的研究意识。
2016精品文档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关系的界定前提是同一平面内。
教学准备: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长方体等。
3、说教法与学法1.说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协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构建知识为主线,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出发,由生活情境引入,通过想象情境、动手画图、探究分类、协作交换、联系生活等活动使学生系统深入地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和应用分类、窥察、讨论等方法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间隔,从而揭示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最后加以巩固、进步应用。
在全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触感染到了数学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首要采用窥察发觉、协作交换、理论操作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亲身履历学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获得广泛的活动经历,建立研究数学的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1认识平行-苏教版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1认识平行-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定义,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平行线的概念。
2.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3. 学会画平行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平行线。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平行线,教师点评并总结。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平行线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平行线的定义。
(3)教师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验证。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如何画平行线,学生认真观察并模仿。
(2)学生独立画平行线,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注意事项:1. 本节课教学时间为1课时。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和表达能力。
4. 课后作业要适量,注重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反思要真实、具体,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的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5.3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学生独立回忆,思考并回答问题。
)【承上启下。
】2、师: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各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合作交流一1、画两条平行线a//b,然后画一条截线c与a、b相交,标出如图的角. 度量所形成的8个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下表:(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角∠1 ∠2 ∠3 ∠4度数角∠5 ∠6 ∠7 ∠8度数2、观察、猜想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有什么关系?生回答可以用度量的方法或剪切的方法来验证。
(多媒体展示)3、如果改变截线的位置,你发现的结论还成立吗?(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思考问题)4、如果两直线不平行,上述结论还成立吗?变式1:已知条件不变,求∠3,∠4的度数? 变式2:已知∠3 =∠4,∠1=47°,求∠2的度数? 四、走进生活1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A =100°, ∠B =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时,通过实例,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 ,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服务于实际生活。
】五、巩固提升 六、总结升华、反思提升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填写下表:2.运用平行线性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4.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或疑惑? 归纳:性质:线的关系←角的关系判定:角的关系→线的关系【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知识梳理,巩固教学目标。
】A BCD七、板书设计:5.3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认识平行评课稿5篇
[必备]认识平行评课稿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评课稿,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平行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平行评课稿1本节课杨老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围一围、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特点:一、设计活动,激发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杨提老师供给学生许多不同的学具,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具制作平行四边形,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
通过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方格纸上画一画,小棒摆一摆探索发现“对边相等”这一特征。
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2.独立思考,探索发现本节课的教学,杨老师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
教学为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也实现了这个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杨老师教给他们的。
杨老师先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
杨老师鼓励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去学习。
仔细地观察,自由地表述,培养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小组间的活动太少,有少数孩子参与度不高,或者比较被动,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有少数孩子一直没有举手发言。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杨老师将继续探索,寻求解决方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二之《认识平行》:平面图形中的平行线
教师要求:四年级数学教案二之《认识平行》教学目标:1. 了解平面图形中的平行线的概念;2. 能够辨别和画出平面图形中的平行线;3. 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平面图形卡片3. 粘贴纸,尺子,笔等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学生已知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内容的主题。
2. 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平行线,请学生来讨论这两条线条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发现线条之间的轨迹相互平行。
3. 教师可现场画出一些平面图形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中各种线条的相互关系。
二、讲解(30分钟)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些平面图形,并介绍平行线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2. 引导学生学习画平行线的方法和学习测量平行线距离的方法。
三、实践操作(40分钟)1.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和掌握本节课内容。
教师分发各种平面图形卡片,让学生用笔和尺子等教学用具来绘制平行线条。
2. 引导学生继续实践,让学生通过绘制图形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
2. 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示意图,让学生来齐心协力讨论图形中各种线条之间的关系。
五、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练习题,检测学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不仅仅具有理论讲解,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行线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教学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能够较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内容,同时也有了一些实践操作的能力的提升。
平行与相交教案
《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平行与相交》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难点:对“同一平面内”的正确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直尺等。
开场白: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王老师,欢迎大家来到有趣的数学课堂(双手摊开向前,表示欢迎),很开心将要跟你们渡过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那上课之前,我先来说一下我们这节课的课堂要求。
1、2、3、4。
师:能不能做到?生:能。
师:那好,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了直线的特点,那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直线具有怎样的特点?生: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师:是的,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直线没有端点,并且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看来同学们对之前学习的内容掌握的非常牢固。
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也能认真听讲,好不好?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是怎样上下学的?生回答:爸爸妈妈开车、电动车、步行.......师:同学们,不管我们是怎样上下学,我们都要经过一条条繁华的大街,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修建了许多的交通设施,还画有许多的交通标志,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情景图)其实在这些交通设施及标志中也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生: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好,那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你能不能帮助老师把这6组直线按照它们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二、合作探索1、小组交流师:为了帮助同学们观察,老师将这六组直线画了下来,并给他们编上了号。
认识平行教案
认识平行教案目录:1. 引言2. 什么是平行教案3. 如何编写平行教案4. 平行教案的优势5. 平行教案的应用领域6. 总结1. 引言在教育领域,教案是教师为了课程教学的需要而准备的一种教学计划。
而平行教案则是指在多个教师或者教学团队中,为了同一学年级或者同一科目的学生所编写的教案。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平行教案以及如何编写和应用平行教案。
2. 什么是平行教案平行教案是为一群学生而编写的教学计划,这群学生通常在同一个学年级或者同一个科目下。
平行教案旨在保证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师或者教学团队中受到相同的教育。
平行教案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具备统一的准备和实施方案。
通过平行教案,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经验,减少教学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3. 如何编写平行教案编写平行教案的关键是保持一致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编写平行教案的一些建议:3.1 确定教学目标:在编写平行教案之前,教师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标准相一致。
3.2 选择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们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确定。
教师们可以共享资源和经验,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教材和资源。
3.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们应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教师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4 定义评估方式: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们应确定适合的评估方式,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4. 平行教案的优势平行教案有许多优势,包括:4.1 统一教学:平行教案使教师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一致性,确保学生都能接受到相同的教育。
这有助于减少教学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共享资源:平行教案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
教师们可以从彼此的经验中学习,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认识平行
第一课时认识平行
【教学内容】教材第39到41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使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
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让学生选两支最长的铅笔,摆一摆,摆出不同的位置关系
老师注意观察,并画出各种情况(图略)
设疑:有一种情况,我实在是画不出来,知道是哪种吗?
找一个这种情况的演示(两个平面)
指出:我们前面研究的这些情况都是在同一个平面的,而这种情况是在不同平面内的。
我们小学里研究的是在同一平面内。
板书:同一平面
2、看画的各种情况,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分一分
说说你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成了几类?
(相交和不相交)
重点讲解暂时没相交的情况:
我们把这些线都看成直线,想象一下,它们可以继续延长后的情况。
发现,它其实还是相交的。
而另外一种情况,再怎么延长,都是不相交的。
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3、继续摆一摆:
还是利用2支铅笔,摆出不同位置的平行线
4、生活中的平行线:
注意阅读书上的图片,找到其中或是平行或是相交的关系,说一说。
在你身边,有这样的平行线吗?也来指一指,说一说。
5、判断:
想想做做第1题。
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重点说一说第4组的判断方法
可能会有学生说到:延长后,上面会相交,所以它不是平行线
也有可能会有学生说:平行线在不同的位置宽窄应该是一样的,它看上去上面窄下面宽,所以不是平行线。
6、结合上面的话题,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张长方形纸照下面的方法对折两次,再打开
这几条折痕互相平行吗?量出每条折痕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7、想想做做第3题: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
二、画平行线
1、学生尝试画
画在自备本上,交流
(1)利用本子上的平行线画
(2)利用直尺的两条平行的边画
指出: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现成的平行线在画
(3)先随意画一条,再“平移”,得到另一条直线,就是它的平
行线
可能会有学生指出:在平移的过程中,只要有抖动,那平行线画出来就不准了
讨论:那怎样才能使平移的时候尺不乱抖呢?
引导学生发现书上p.40中间的画法
强调:先要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边,用其中的一条画线,另一条紧贴着直尺,沿直尺移动,这样就不会有偏差了,移到一个合适的一个合适的位置,再画出另一条边,这样得到了一组平行线。
2、学生练习画
(1)完成试一试
(2)经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三、练习:
1、学生在自备本上互相出题画平行线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指出:其实平行线也就是通过平移后得到的直线。
所以这张图里对应的边之间都是平行的。
:
通过分类,使学生了解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存在着不同的位置关系,通过对两种位置关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