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测试题
高一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 之二虫又何知答案:D2. “吾日三省吾身”中“三省”的意思是:A. 每天反省三次B. 每天反省三件事C. 每天反省三次D. 每天反省三遍答案:C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应解释为:A. 说话B. 喜悦C. 说服D. 说服答案:B4. “温故而知新”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分别表示:A. 愤怒,郁闷B. 愤怒,启发C. 郁闷,启发D. 郁闷,郁闷答案:C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焉”字的用法是:A. 语气词,无实义B. 代词,指代“他们”C. 语气词,表示肯定D. 语气词,表示疑问答案:A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是”字应解释为:A. 这B. 正确C. 就是D. 表示判断答案:C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勿”字的意思是:A. 不要B. 忘记C. 忽视D. 忽略答案:A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和“殆”分别表示:A. 迷惑,危险B. 危险,迷惑C. 迷惑,迷惑D. 危险,危险答案:A1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坦荡荡”和“长戚戚”分别形容:A. 心胸宽广,心胸狭窄B. 心情愉快,心情忧郁C. 心胸宽广,心情忧郁D. 心情愉快,心胸狭窄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
答案:孔子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
答案:孟子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答案:易经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知”和“仁”分别指:答案:智慧,仁德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______思想。
高一语文必修一专项训练——课内文言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5、以下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今之众人..(很多人)6、以下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可怪也欤?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7、以下分析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比照,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比照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必修一文言文检测题
D.邻之厚,君之薄也。
6.找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C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夫晋,何厌之有?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7.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对的一项C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假如没有。
B.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贫穷困难。
D.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不过,表轻微的转折。
8.与例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 C例句: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9.与例句中划线“而”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C例句: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C.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0.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 A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又前而为歌曰。
11.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D例句: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A.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B.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C.樊於期乃前曰。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12.与例句中“请”意义相同的一项 A例句: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A.丹请先遣秦武阳!B.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C.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
13.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对的的一项 CB.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
C.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D.嘉为先言于秦王曰21.下列各句中,“于”字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A.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B.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C.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D.得复见将军于此。
22.找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DA.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完整word版)语文高中必修一文言文单元测试题
语文必修模块一文言文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著作,相传其作者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编年体)C.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新诗“新”在用白话写作,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再别康桥》《雨巷》都是新诗。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校的、记载战国策士谋臣的言论与活动的书。
全书33篇,分12策,分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尝为晋君赐.(恩惠)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礼物)B、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籍)C、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受)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乱易整,不武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子犯请击之.C、使毕使于.前燕王拜送于.庭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今意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沛公居山东..时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北收要害..之地5、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于事6、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太子迟.之B、群臣怪.之C、粪土..当年万户侯 D、以乱易.整7、选出语句形式不同的一项()A、以其无礼于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夫晋,何厌之有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8、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C、此天子气也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9、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失其所与,不知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皆白衣冠以送之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二、默写+断句(13分)10、根据文意,写出上下句(8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高三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检测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C.共.其乏困(供:供给)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2.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D.敢以烦执事..3.下列句子中,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吴广以为然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秦伯说,与郑人盟C.失其所与,不知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5.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以乱易正,不武。
C.敢以烦执事。
D.越国以鄙远。
6.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正,不武。
(被动句)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既东封郑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君知其难也D.失其所与,不知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沛公军.霸上军:驻扎B.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C.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存活,生存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刑人如恐不胜胜:尽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为王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急切D.项王按剑而跽曰跽:古人席地而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1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令将军与臣有郤1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素善留侯张良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⑤秋豪不敢有所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A.①⑦/②③⑤/⑧/④⑥⑨B.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C.①②⑤⑦/③⑧/④⑥⑨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1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箕踞以.骂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B.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将军岂.有意乎C.唯.大王命之/唯.见江心秋月白D.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沛公居山东..时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1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莫:没有B.然今卒.困于此卒:最终C.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同“避”D.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亡:损失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第1页共4页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第2页共4页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第3页 共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第4页 共4页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 沛公起如.厕(去,往) 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B .乃令张良留谢.(感谢) 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态) 大王来何操.(品德,品行)C .若属.皆且为所虏(辈,群)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亡.去不义(逃跑) D .度.我至军中(估计) 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 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 19.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D .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2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距关,勿内诸侯B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 .令将军与臣有郤D .杀人如不能举 21.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得复见将军于此 B .吾属今为之虏矣 C .竖子不足与谋 D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2.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B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 .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D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樊哙覆其盾于.地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 .客何为.者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或师焉 ,或不.焉 D .寿毕,请以.剑舞 籍何以.至此 24.下列两组句子中的“请”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请以剑舞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②臣请入,与之同命 ④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
高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必考的重要内容,对文言文加强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一、文言文翻译训练。
1.所谓修身在正其者,身有所忿愤。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2.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亦。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亦。
君子依孚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3.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
(1)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
无已,则有一焉:(2)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
则是可为也。
”译文:(1)(2)4.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译文:5.子曰:“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6.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7.子曰:“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曰:“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9、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1)“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1)(2)10.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译文:11.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译文:12.子张问仁于孔子。
济北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测试题 (1)
济北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测试题(一)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教授。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哪,何必。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惑而不从.师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吾从而..师之。
D.古之学者..必有师。
4.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A.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亦不下万人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不如登高之博.见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必有师 B、师者,所以C、非吾所谓..师之..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吾从而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舟遥遥以.轻扬②问征夫以.前路③乐琴书以.消忧④农人告余以.春及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C.①③相同,②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聊乘.化以归尽乘:顺应B.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C.奚惆怅而独悲奚:为什么D.策扶老以流憩策:拐杖9. 下面句子中“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生乎.吾前其皆出於此乎.?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而况石乎.D、汝识之乎.生乎.吾后10.下列句子中,加点“师”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题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基础知识运用(75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
B.山川相缪。
C.萦青缭白。
D.或师焉,或不焉。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举匏尊以相属。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自余为僇人。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外.与天际。
C.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顺流而东.。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未见其明.也。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上.食埃土。
6、与“萦青缭白”中“青”和“白”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故为之文.以志。
C.始指异.之。
D.其曲.中规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耻学于师.。
/孔子师.郯子。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惑而.不从师。
D.泣孤舟之.嫠妇./故为之.文以志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而登..师之。
B.攀援C.然后..不如师。
..知是山之特立。
D.是故弟子不必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则凡数州之土壤..生于吾乎。
..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日参省乎己。
..者。
D.君子博学10、与“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吾从而师之。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1、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觉而起,起而归。
必修上全册古文检测题带答案【部编版高一】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检测题带答案题型说明: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选择题知识点贯穿学过的所有古文。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教材古文目录:第10课一、劝学/荀子二、师说/韩愈第16课三、赤壁赋/苏轼四、登泰山记/姚鼐一、《劝学》/荀子A卷:夯实基础一、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卷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
有删节。
劝,。
《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荀子(约前313一前238),名,字,赵国人,(朝代)末期思想家。
②【君子】。
③【青,取之于蓝】。
青,。
蓝,。
④【青于蓝】。
⑤【中绳】。
⑥【輮】。
⑦【规】。
⑧【虽有槁暴】。
有,。
槁暴,。
稿,。
暴,。
⑨【挺】。
⑩【受绳】。
⑪【金】。
⑫【就砺】。
就,。
砺,。
⑬【参省乎己】。
参,。
省,。
乎,。
⑭【知】。
⑮【跂】。
⑯【见者远】。
⑰【疾】。
⑱【彰】。
⑲【假】。
⑳【舆马】。
㉑【利足】。
㉒【致】。
㉓【能水】。
㉔【绝】。
㉕【生非异】。
生,。
㉖【物】。
㉗【兴焉】。
兴,。
焉,。
㉘【神明】。
㉙【圣心】。
㉚【跬步】。
㉛【无以】。
㉜【骐骥】。
㉝【驽马十驾】。
驾,。
㉞【功在不舍】。
全,。
㉟【锲】。
㊱【镂】。
㊲【埃土】。
㊳【黄泉】。
㊴【一】。
㊵【六脆】。
㊶【螫】。
㊷【躁】。
二、重点句子翻译: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三、简答:1、本文题目“劝学”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本文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请就其中一点谈谈认识或体会。
必修一文言文测试训练参考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测试训练参考答案古诗文阅读2014-08-20 16:301、答案(1)“矣”句末语气词(2)“供”供给(3)“悦”高兴(4)“智”明智(5)“悦”高兴(6)“返”返回(7)“震”惧怕(8)“猝”突然(9)“环”环绕(10)“彩”彩色(11)“拒”把守“纳”接纳(12)“邀”邀请(13)“背”违背(14)“早”早早地(15)“隙”隔阂,嫌怨(16)“座”座位2、答案(1)有二心,从属二主(2)渡河(3)满足(4)仔细考虑(5)对待(6)赠送(7)并,列(8)希望(9)宽容、原谅(10)身子向上起(11)遭受(12)责备(13)推辞(14)估计、揣测(15)用酒肉招待宾客(16)劝说3、答案(1)出使的人。
(2)那人,指秦穆公。
(3)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走投无路。
(5)眼泪。
(6)礼品。
(7)袒露一只臂膀。
(8)儿女亲家,女方父母为婚,男方父母为姻。
(9)意外的变故。
(10)现在别人(指沛公)。
4、答案(1)把……当做边邑/目光短浅/边境/轻贱(2)损害/破旧的/疲劳,困乏(3)被/通“现”,显露/接见(4)不过、只是/回头看/拜访(5)驻扎,驻军/军队/军营(6)辞别/请罪,道歉/感谢/告诉,问(7)意图/料想/神情5、答案(1)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使动用法,使……灭亡(3)名词作动词,把……当做边邑(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侵损(5)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伤害(7)名词作状语,向西(8)名词作动词,上前(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10)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11)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12)名词作状语,用匣子(13)意动用法,以……为迟(14)意动用法,以……为奇怪(15)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16)形容词作动词,交好(17)名词作动词,登记(1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19)动词作名词,后继者(20)名词作状语,抄小路(21)名词作动词,取道(2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撞破6、答案(1)①助词,取独不译②助词,取独不译③助词,取独不译④代词,秦军⑤动词,到⑥词尾,不译⑦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2)①表承接②表承接③表转折,却④表并列⑤表顺接⑥表修饰,译为“地”7、答案(1)动词,做、干(2)动词,认为(3)动词,是(4)介词,替(5)介词,替(6)介词,替(7)介词,被(8)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9)介词,因为8、答案(1)判断句(2)状语后置句(3)宾语前置句(4)状语后置句(5)定语后置句(6)定语后置句(7)被动句(8)省略句,“与(之)俱去”(9)宾语前置句,“何操”即“操何”(10)宾语前置句,“在安”(11)被动句,“为”译为“被”9、答案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山东省济南市济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其次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
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
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
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力量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
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宠爱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
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进展起来的。
从文字的制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
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
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头来制造古文字的。
制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力量还比较薄弱。
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靠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
表现在文字的制造上,形与义亲密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
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力量达到肯定水平为基础的。
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力量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力量不行能制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力量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
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
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行分别,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
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
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受了肯定的概括过程。
没有概括过程,就不行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
这种概括力量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共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高一语文试题语文必修一试题文言文阅读一学科试卷
高一语文试题语文必修一试题文言文阅读一学科试卷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中语文,__()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一语文试题:语文必修一试题文言文阅读一,希望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高一语文试题:语文必修一试题文言文阅读一二、(第空2分,共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9.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以乱易整,不武武:英武10.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此则寡人之罪也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太后盛气而揖之D.焉用亡郑以陪邻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越国以鄙远的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B.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2.对文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去见秦君的主要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B.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围郑,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卫城池。
必修一文言文测试卷
必修一文言文测试卷班级:姓名:1.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以乱易整,不武。
(改变)B.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钱币)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错)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估计)2.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供其乏困(供: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3.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D.微斯人,吾谁与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5.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晋军函陵驻扎军队B.何厌之有厌倦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若毒之乎怨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地位低下D.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认为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D.荆轲知太子不忍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是寡人之过也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④皆白衣冠以送之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既东封郑B.越国以鄙远C.发尽上指冠D.函封之9.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A.以其无礼于晋B.秦军氾南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古之人不余欺也1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秦武阳色变振恐11.列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晋军函陵(驻军)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就)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C.而右手揕其胸(刺)既祖(临行祭路神)D.进兵北略地(夺取)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1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朝济而夕设版焉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③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北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测试题(一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教授。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哪,何必。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惑而不从.师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吾从而..师之。
D.古之学者..必有师。
4.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A.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亦不下万人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不如登高之博.见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必有师 B、师者,所以C、非吾所谓..师之..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吾从而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舟遥遥以.轻扬②问征夫以.前路③乐琴书以.消忧④农人告余以.春及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C.①③相同,②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聊乘.化以归尽乘:顺应B.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C.奚惆怅而独悲奚:为什么D.策扶老以流憩策:拐杖9. 下面句子中“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生乎.吾前其皆出於此乎.?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而况石乎.D、汝识之乎.生乎.吾后10.下列句子中,加点“师”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或师.焉,或不焉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1. 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而耻学於师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吾从而师之12.选出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做代词的一项(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失其所与,不知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其皆出于此乎?13.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A.焉用亡郑以陪邻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舟遥遥以轻扬14.选出与“子亦有不利焉”中的“焉”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A.焉用亡郑以陪邻B.将焉取之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师焉,或.不焉或,或者B.句读.之不知读,dòu,句中停顿C.官盛则近谀.谀,yú,阿谀奉承D.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16、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组是A、兵精粮多,足以立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B、乘犊车,从吏卒诸人持议,甚失孤望C、可烧而走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D、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操悉浮以沿江1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裹以.帷幕,上建旌旗②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③乃.取蒙冲斗舰十艘④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二.阅读文章完成题目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
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甚远。
”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
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征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
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
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
”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征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
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
”太宗曰:“于何事如此?”对曰:“即位之初,处元律师死罪,孙伏伽谏曰:…法不至死,无容滥加酷罚。
‟遂赐以兰陵公主园,直钱百万。
人或曰:…所言乃常事,而所赏太厚。
‟答曰:…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
‟此导之使言也。
徐州司户柳雄于隋资妄加阶级①。
人有告之者,陛下令其自首,不首与罪。
遂固言是实,竟不肯首。
大理推得其伪,将处雄死罪,少卿戴胄奏法止合徒。
陛下曰:…我已与其断当讫,但当与死罪。
‟胄曰:…陛下既不然,即付臣法司。
罪不合死,不可酷滥。
‟陛下作色遣杀,胄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
乃谓法司曰:…但能为我如此守法,岂畏滥有诛夷。
‟此则悦以从谏也。
往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大忤圣旨,陛下以为讪谤。
臣奏称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似讪谤。
于时虽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不平,难于受谏也。
”太宗曰:“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
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
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
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第五》①阶级:古时官位俸禄的等级。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来所行得失政化比:近来,最近B.应由德义所加.加:施与C.旋以德内无虞.虞:忧患D.我已与其断.当讫断:推断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旋以.海内无虞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B.见人谏,悦而.从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于.何事如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此导之.使言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唐太宗喜纳谏言的一组是①遂赐以兰陵公主园,直钱百万②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③胄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④但能为我如此守法,岂畏滥杀诛夷⑤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不平⑥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③⑥D.②④⑤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征认为当时的唐王朝功业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观初年。
唐太宗对此很不理解。
B.孙伏伽进谏,唐太宗虚心听取,并对他给予丰厚的奖赏,有人认为赏赐太重,但唐太宗认为事出有因,奖赏恰当。
C.戴胄为柳雄求情,在唐太宗大怒变了脸色要杀自己的时候,也仍然坚持主见,可以看出戴胄也是一个敢于直谏的人。
D.魏征分析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由极力倡导、闻谏言则喜到表面采纳实际上内心不满的变化,受到了太宗的赞扬。
三、(10分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
(4分②法不至死,无容滥加酷罚。
(2分③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
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
(4分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白(7分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6、,。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吾其还也。
9.,;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11.古之学者必有师。
,。
12.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13.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附:美文赏析凝视崇高微风阵阵,独倚窗前,看着繁星点缀的天空,看着窗外一道道参差斑驳的黑影,生出些许凉意。
正待回首,却猛然瞥见一株不知名的小花,在路灯淡淡的光晕下,朦朦胧胧看不真切,我却确信,她是仰着头的。
我凝视着她,带着崇高的敬意。
已是秋季,已到黑夜。
万物归于沉寂,在阳光下昂扬挺立的树已隐去它的身姿,灵动的鸟儿也开始沉睡。
然而,你却如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子,飘飘然降临此刻寂静的大地,在层层微弱的光晕下,静静地伫立。
你微扬着头,小小的柔弱的身躯却透出一股坚韧,你以令世人崇敬的姿态存活于世,骨子里的清丽与不同流俗注定让人无法忽视。
忽而想起了林徽因,那个如白莲般温婉又柔美的女子,以仙女般的姿态行走于红尘。
她淡然,似乎一切都入不了她的眼,进不了她的心;她冷静,似乎没有什么事能使她皱眉,使她丢掉微笑;她洒脱,在任何凄苦的环境中都能活出一种优雅,一种高贵。
有人认为她清丽、纯净,认定她是梦中期许的白莲;有人认为她自恃高贵,虚伪无情。
但于我而言,我赞许她崇高的人生,我视她为一杯清茶,清新淡雅,韵味十足。
我的眼光深深地把玩着那株骄傲的小花,此刻,花还是原本的花,却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她的周围,是无边无际的黑,周遭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但她没有与他们同流,她坚守着光亮,明媚而温暖。
偌大的贾府,汇聚了整个金陵城的优秀女子,其中有的可人,有的豪放,有的精明……可是,打动我最深的竟是那个体弱多病、生性敏感的黛玉。
提到她,想到的不仅是她的悲惨命运,而是真实。
真实的她并不完美,但却可贵,在在日渐没落的贾府,如泥淖般的社会,唯有她肆意地哭笑,唯有她绽放着最美的自己。
她是一块不小心坠落红尘的美玉,带着属于自己的瑕疵行走于世。
可正是这份天然的斑点,她才更加可贵。
黛玉是崇高的,是一种真实的崇高,崇高的真实。
所谓崇高,不是徒有伟岸的外形,也并非空有学识。
在我看来,崇高就是林徽因淡然洒脱的宁静,也是黛玉敢于展现自我的难能可贵,真实如一。
灯光下的小花在地上形成一道花影,她似乎又低下了头,凝视自己的影子。
她是否也和我一样,想起了那两个不同流俗的崇高女子呢?凝视崇高自古以来,南方以江南的秀美,犹如小家碧玉的形象深深烙进了人们的心里。
若不是南方的秋天,我也会认为南方的美,就是一种柔情、清丽的美。
鲁迅先生就在《朔国的雪》中写道:朔国的雪如沙,具有刚烈的性子,而南方的雪如土,具有黏性和柔性。
这南方似乎就用温婉二字定格在了世人的心中。
遥看窗外,秋天的脚步已经来临。
青翠的树叶走过了它人生中的春与夏,带着泛黄的色彩步入生命之秋。
就连不久前炙烤大地的太阳也变得温和起来。
忽而想起2010年的秋天,在离家两个月后,再回到家时,发现家门前的小树被秋天染成了红色而并非是往年的黄色。
红色的树叶冲淡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悲凉气息,相反地带给人们一丝祥和的欢庆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