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 (2)

合集下载

虽有嘉肴八下课文原文

虽有嘉肴八下课文原文

虽有嘉肴八下课文原文: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即使有美味的佳肴,不去品芸,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在学习之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就会知道不能理解的地方。

知道不足,这样之后就更好的反省己道困难,这样之后就能自我激励。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礼记)原文

虽有嘉肴(礼记)原文

虽有嘉肴(礼记)原文
《虽有嘉肴》原文及
原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相长也。

《兑命》曰:「学,敩,教也】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

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

是这个意思。

1。

20 虽有嘉肴

20 虽有嘉肴

语言特点
1、对仗工整。 2、有较强的逻辑性。
拓展延伸
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怎样 去做到“教学相长”?
1、首先要学,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 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将 “教”和“学”分离开来,但是,通 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教”和 “学”其实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 所以,今后大家也要改变自己的看法,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
《礼记 》
背景资料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资料汇编。该书的 编者是西汉理学家戴圣,他编选的49篇本又叫《小戴礼 记》。 《礼记》主要讲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 ,是古 代教育史上比较有价值的教育论著。 课文节选自《礼记· 学记》(《礼记集解》),是中 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 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 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 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预习检查
嘉肴( yáo ) 兑命( yuè ) 自强( qiǎng ) 学学半( xiào )
教学相长(zhǎng)
诵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通假字,通 表示推测语气。 “说”。 大概,恐怕。 装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 的就是……吧。”
美味的菜。 (味道)甘美 好处

《礼记》二则 知识点超全笔记 练习题含答案版

《礼记》二则 知识点超全笔记 练习题含答案版

《礼记》二则笔记一、虽有嘉肴(一)文学常识《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的一段。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二)单字译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美味的肉食不味美最好的道理好处所以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困惑自我反思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自我勉励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同“敩”,教导表示推测《兑命》上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三)一字多义“学”同“敩”,教导其其此之谓乎:副词,表示推测学习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四)通假字:学学半:通"敩"(xiao)",教导。

(五)课文背诵本文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六)课文问题1.《虽有嘉肴》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教学相长。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虽有嘉肴》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文章的论证思路?①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③最后引用《兑命》“学学半”进一步补充论证。

二、大道之行也(一)单字译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施行是公共的推举培养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礼记虽有嘉肴》原文及译文

《礼记虽有嘉肴》原文及译文

《礼记虽有嘉肴》原文及译文《虽有嘉肴》《礼记》一则
虽有佳肴①,弗食,不知其旨②也。

虽有至道③,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④。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⑤;知困,然后能自强⑥也。

故曰;教学相长⑦也。

《兑命》⑧曰:学学半⑨,其此之谓乎⑩?
【注释】
①佳:美好的。

肴:带骨头的肉。

②旨:甘美的味道。

③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

④困:困惑,理解不透。

⑤自反:反躬自省。

⑥强:勉励。

⑦相:相互。

长:促进,提高。

⑧兑(yuè)命,即说(yuè)命,《尚书》的一个篇名。

⑨学学半,前一学音xiào,指教人。

后一学字音xué,指向人学。

⑩其,表委婉的语气词。

此,这个,作谓的宾语。

意思是:大概是说这种情况吧。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如果不品尝,就不能知道它的味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会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知道了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继续努力。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的过程一半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知识点总结归纳1 / 3《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常考知识盘点1.资料链接 (1)《礼记》《礼记》,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

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

《礼记》按照所述内容分为四类:记礼节条文;阐述周礼的意义;解释《仪礼》之专篇;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背景材料《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文章中心概括《虽有嘉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道理。

3.写作特点(1)运用类比手法。

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比“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通假字 《兑.(yuè)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①虽.有嘉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②不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 今义:主旨 ③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穷苦,艰难 ④然后能自强.也 古义:竭力,尽力 今义:健壮的,有力的 ⑤教学相长.也今义:增长 (3①学:学.学半(动词,教导) 学学.半(动词,学习) ②其: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其.此之谓乎(副词,表示推测) (4)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形容词 不知其旨.也 旨:原意为甘美,文中指甘美的 ①形容词作名词 不知其善.也 善:原意为好的,文中指好处 (5)重要句子翻译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八年级下册语文《虽有嘉肴》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现象及戴圣介绍

八年级下册语文《虽有嘉肴》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现象及戴圣介绍

《虽有嘉肴》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现象及戴圣介绍虽有嘉肴戴圣〔两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翻译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注释虽:即使。

嘉肴:美味的菜。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是故:所以。

困:困惑。

自反:反省自己。

自强:自我勉励。

强:勉励。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表示推测。

之:是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此”。

文言现象通假字(兑)命(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古代皇帝发布的政令。

(学)学半(通“敩”(xiào)“),教导。

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4.然后能自强也(古义:勉励;今义:健壮的,有力的)5.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戴圣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古文《虽有佳肴》原文、注释及译文

古文《虽有佳肴》原文、注释及译文

古文《虽有佳肴》原文、注释及译文
古文《虽有佳肴》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文《虽有佳肴》注释:
嘉肴:美味的菜。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是故:所以。

困:不通,理解不了。

自反:自我反思。

强:勉励。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学xi ào 学xu é
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导的意思。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表示推测。

古文《虽有佳肴》译文:
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

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

是这个意思。

八下语文文言文《虽有嘉肴》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文言文《虽有嘉肴》精选题含答案

《虽有嘉肴》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不知其旨.也旨:__________(2)学.学半学:__________(3)讲信修.睦修:__________(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____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乙]文所表述的儒家大同社会的核心是“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4、请根据[甲][乙]两文中的划线句简要概括两篇短文句式的共同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分)(1)味美(2)同“教”,教导(3)培养(4)以……为亲2、(6分)(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八下语文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八下语文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注释:1、虽:即使。

2、嘉肴:美味的菜。

嘉,好、美。

肴,用鱼、肉做的菜。

3、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4、是故:所以。

5、困:不通,理解不了。

6、自反:反省自己。

7、自强:自我勉励。

8、强:勉励。

9、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0、《兑命》:《尚书》中的一篇。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11、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12、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表示推测。

《虽有嘉肴》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人教版八下22.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下22.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试时间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新星城西学校2018-2019学年度初二语文练习二十三 《虽有嘉肴》 知识点整理 2019-4-29 一、【原文】 虽有嘉肴,弗f ú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ji āo 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知困,然后能自强.qi áng 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yuè命》曰学.(xi ...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二、【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ji āo 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yuè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三、【注释】 ①本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r ú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zuàn 的。

②嘉肴:嘉:美好。

肴:带骨头的肉。

③旨:味美。

④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困:困惑。

⑥自反:自我反思。

⑦自强:自我勉励。

⑧善:好。

⑨学(xiào)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学(xiào):同“敩”,教导。

⑩其:表示推测。

11. 是故:因此,所以。

12.《兑.命》yuè,同“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四、出自本文的成语:教学相长、 五、问答: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答:“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然后能自强也(古义:勉励;今义:健壮的,有力的)
5.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完整版)《虽有嘉肴》教案(2)

(完整版)《虽有嘉肴》教案(2)

《虽有嘉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

能力目标:3.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情感态度目标:4.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文句,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古人常读四书五经,今天我们也来学学五经之一《礼记》中的一段短文《虽有嘉肴》。

二. 走进新课1.师简单介绍《学记》《礼记》《虽有嘉肴》节选《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学习课文(接下来我们按四边教学法来学习这篇短文)(一)读----达到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熟读成诵的目标。

(1)听录音师播放录音前提出要求:要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并要求在停顿处划出节奏。

(2)生齐读读后师再点评。

对以下几个字的读音予以纠正或强调。

自强.( qiǎng)教学相长.( zhǎng,增长、提高之意,不读cháng)《兑.命》(yuè,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学.学半(xiào ,教)(3)师范读(要求生依然注意字音和停顿)(4)生示范读(要求生听时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文言字词的圈出来,为下一环节铺垫)(二)译——达到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的目标(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听和读,我们应该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接下来我们一起完成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文章的任务。

)①解释重点文言字词(出示小黑板)叫学生来回答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师在大黑板上板书粗体字的意思,以示强调。

让学生记准重点字词的意思,为以后的文言文阅读打下基础)(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不;甘美)(2)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3)不知其善.(好处)(4)是故..(所以)(5)知困.(不通,理解不了)(6)自反..(自我勉励,强,勉励)..(反省自己)(7)自强(8)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9)学.学.半(教;学习)(刚才我们掌握了重点字词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翻译短文,我们把任务分一分,每个大组负责一句。

礼记二则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归纳整理一、课文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二、注释虽:即使。

嘉肴:美味的菜肴。

旨:味美。

至:到达了极点。

是故:因此。

困:困惑。

自反:自我反思。

自强:自己督促自己。

三、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知道了(自己的)欠缺,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己督促自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四、文言知识:(一)、相关资料《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二)、通假字《兑命》曰“兑”同“说”《兑命》曰“学学半”同“敩”,教导(三)、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即使2、不能知其旨也:美味3、教然后知困:困惑4、教学相长也:促进(四)、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名词用作形容词,甘美2、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五)、一词多义1、学学学半:音xiào,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2、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可能不知其旨也:代词,它(六)、文言句式1.判断句弗食,不知其旨也。

2.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五、探究归纳1.开头写嘉肴的作用是什么?以嘉肴喻至道,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说明“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通俗易懂。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写出了“学”“教”之后的结果,为下面的观点作铺垫。

《虽有嘉肴》知识点

 《虽有嘉肴》知识点

《虽有嘉肴》知识点一.作品链接(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作者)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时期)间儒家(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

二.积累下面的文言字词。

(1)虽.有嘉肴:即使。

(2)不知其旨.也:味美。

(3)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到达极点。

(4)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

(6)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三.古今异义(1)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旨意。

)(2)然后能自强.也(古义:勉励;今义:强大,强盛。

)(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四.特殊句式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此”前置,原顺序应为“其谓此乎”。

五.重点句子翻译。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会知道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5.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

””《兑命》中说道:“教导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 8.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六、问题探究1.本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比喻:如开头以“味美”比喻“道善”,论说只有学习才能懂得“道”的好坏。

引用:如结尾,作者为了说明教学相长的道理,引用了《尚书·说命》篇中的话,以此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2.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

虽有佳肴精全答案

虽有佳肴精全答案

虽有嘉肴练习精全答案1、字音字形Jiā( 嘉 )肴 yuè( 兑 )命不知其zhǐ( 旨 )弗.食 ( fú ) 自强.(qiǎng ) 学.学半(xiào )2、一词多义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习)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人不知.而不愠(了解)不知.其善也(知道)不知其.旨也。

(代词,代指嘉肴/ )其.此之谓乎(表揣测的语气词)3、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4、古今异义(1)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今义:意义,目的(2)教学相长.也古义:增长,促进今义:生,辈分高,长度(3)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4)虽.有到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5、词类活用弗食.,不知其旨也。

(名词用作动词,吃)6、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学记》或(《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朝代)戴圣(人名)编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即使②弗.食不③不知其旨.也甘美④不知其善.也好,妙⑤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⑥虽有至.道达到极点⑦教学相长.促进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⑨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⑩.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⑾然后能自强.勉励⑿学.学半教其.此之谓乎大概,表示推测8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虽有嘉肴原文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翻译

虽有嘉肴原文翻译《虽有嘉肴》出自《礼记》。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虽有嘉肴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虽有嘉肴原文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

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注释(1)本节选自《学礼》。

(2)肴:带骨头的肉。

(3)旨:甘美的味道。

(4)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

(5)困:不通。

(6)自反:反躬自省。

(7)强(qiang):勉励。

(8)学(xiao)学半:意思是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虽有嘉肴翻译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虽有嘉肴读解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

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

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虽有嘉肴 (2)

虽有嘉肴 (2)
_解__释__仪__礼_,记录 孔子和弟子 等的问 答,记述 修身作人的准则 。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 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 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文学常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 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 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以“意义”法划分句子节 奏。
【学考考点】: 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 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 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 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 ,即对“礼”的解释。
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 今义: 增长)
然后知不足(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语:气词,表顺)承,
(3)词类活用
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可不译
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4)一词多义:
学学半( 学学半(
向教别人学) ) 习
其此之谓乎( 表示推)测
不知其旨也(
它的)
(5)文言句式
弗食,不知其旨也。
“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 “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 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
推理”。(用“佳肴”作喻,由浅入深, 引出要证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再次强化重点文句: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也不知道菜
味道的甘美;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所以,学习了,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
足;教人,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 的地方。
活动四、熟读背诵
任务: 当堂背诵课文(2分钟)
要求: 1、全体起立背诵,背过以后自动坐下。 2、由3、4、5组的3号同学指定同学背诵。
评价: 背过同学个人加1分,纠正字音、节奏个人
加1分。
合作探究会思考,有力量!
活动五、把握主旨 (2分钟)
任务:
我从中领会的道理是
,获得的启示是

要求: 小组讨论后举手展示,做到大胆、大声、大方。
我积累,我成长!
《论语》中有关学习方法的语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礼记》

读准字音
读一读,很准确!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
兑命( yuè ) 学学半( xiào)
教学相长(zhǎng)
预习反馈 测一测,我能行!
活动一、字词检测
任务: 字词检测
活动六、课外延伸(4分钟)
任务:
翻译下面文字,理解其中阐述的道理。
要求:
先独立思考2分钟,然后小组交流,从6号开始,一人翻译一句。举手发言。
评价:
积极举手发言个人加1分, 翻译基本正确小组加2分,正确阐述道理小组加1分。
《礼记·学记》 ①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
国君②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 此之谓乎!
评价: 大胆发言个人加1分,分析正确小组加2分。
温馨提示:
1、靠近开端或结尾。 2、有时有标志性词语。 3、能概括文章主旨。
你从中领会了什么道理?
脉络梳理
虽 有
弗食,不知其旨 知不足 自反
教 学
嘉 肴
弗学,不知其善 知 困 自强
相 长
课堂反思
吾日三省!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 是没掌握的?
拓展提升
评价:
读准字音、节奏个人加1分,读出情感、 韵味个人加2分。
任务1: 翻译并讨论
翻译原则: 逐字译文,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补调换选。
活动三、疏通文意(5分钟)
要求:
1、小组成员结合课下注释先自己翻译,用铅笔圈出不理解的 词语。
2、2分钟后小组讨论,由1号开始一人翻译一句,组长将组内 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写在纸上。
• 【注释】 ①第2节选自《学礼》。②君:统治。 ③念终始:始终想着。
拓展提升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 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所以, 古代称王之人,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 教育、学习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 中说:“自始至终常常想着学习。”大概说 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同学提问并回答,大家记录正确解释。
评价:
提问有价值小组加1分,回答正确个人加1分。
任务2: 解释词语
要求: 老师点号,点到同学抢答并纠正。
评价: 声音洪亮,第一个抢答正确的小组加1分,纠正的
同学个人加1分。
课堂即检使测争一争,我能赢!
(1)虽有嘉肴。
好处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故曰:教学相长也。
要求: 全体同学在纸上听写5个词,组长收齐,一
二组交换看卷,每人看一份,然后组长收齐交换 改一遍。三四组,五六组,七八组同样要求。 评价:
全对的同学个人加1分,小组加1分。
我朗读,如流水潺潺……
活动二、朗读课文
任务:
听录音朗读课文1遍,集体朗读1遍,自由 朗读2遍,个人展示。 要求:
1、举手展示,做到大胆、大声、大方。 2、认真倾听,做好点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