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
有机化学的实验设计
有机化学的实验设计实验一:合成苯甲酸苯酯介绍:本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合成苯甲酸苯酯,并通过分析产物的红外光谱进行鉴定。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苯甲酸、苯酚、无水醇、硫酸、氢氧化钠、分液漏斗等。
2. 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取一个干净干燥的圆底烧瓶,称取适量的苯甲酸和苯酚,按苯甲酸:苯酚的摩尔比例1:1放入烧瓶中。
3. 加入适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并搅拌均匀。
4. 将烧瓶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将无水醇缓慢加入,并持续搅拌。
5. 将混合物加热至反应温度,反应结束后,用水将烧瓶降温,停止搅拌。
6. 在通风橱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沉淀。
7. 将反应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分离有机相和水相。
8. 取出有机相,用无水钠硫酸脱水,过滤后得到一层沉淀。
9. 用苯作溶剂,将沉淀重溶,过滤除去杂质。
10. 浓缩溶液,用乙醇洗涤,过滤后得到苯甲酸苯酯产物。
结果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鉴定,观察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确保产物的纯度和结构的准确性。
实验二:合成柠檬酸铵介绍:本实验旨在通过反应合成柠檬酸铵,并通过观察产物的形态和化学性质进行鉴定。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柠檬酸、氨水、蒸馏水等。
2. 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取一个容量瓶,称取适量的柠檬酸,并加入蒸馏水进行溶解。
3. 慢慢加入氨水,观察产生的沉淀。
4. 将溶液搅拌均匀,并继续加入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不再增加。
5. 停止搅拌,静置一段时间,使产物充分沉淀。
6. 将上清液倒掉,用蒸馏水洗涤沉淀,使其更纯净。
7. 收集沉淀并放置通风橱中,使其干燥。
结果分析:观察柠檬酸铵的结晶形态和颜色,判断其纯度和化学性质。
实验三:酮醛互变反应介绍:本实验旨在通过酮醛互变反应合成一种目标产物,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鉴定。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酮、醛、酸催化剂等。
2. 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取一个干净的圆底烧瓶,称取适量的醛和酮,按摩尔比例放入烧瓶中。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引言有机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本文将对高中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实验一:酯化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酯化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将醇和酸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反应,我们成功合成了苯甲酸苯酯。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酯化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实验二:醇的鉴别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化学试剂的加入,通过氧化、酸碱中和等反应,观察醇的特性并进行鉴别。
通过判断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现象,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同醇的类型,如乙醇、异丙醇等。
实验三:醛和酮的还原反应通过将醛和酮与氧化还原试剂反应,我们能够观察到它们的还原特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醛容易被还原为相应的醇,而酮则不会发生还原反应。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加深了对醛和酮的认识,并提供了一种鉴别它们的方法。
实验四:醛和酮的氧化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醛和酮的氧化反应。
通过添加氧化剂,我们可以观察到醛和酮进一步氧化成羧酸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醛和酮在氧化反应中的变化规律,并且可以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质。
实验五:醇酸醛酮的鉴别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化学试剂的加入,观察醇酸醛酮的特性并进行鉴别。
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方法,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
总结通过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我们掌握了酯化反应、醇的鉴别、醛和酮的还原反应、醛和酮的氧化反应以及醇酸醛酮的鉴别等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
这些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更加深了我们对有机化学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课堂实验,不断探索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有机化学实验注意事项
有机化学实验注意事项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进行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1.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内容: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首先要仔细研读实验大纲和实验手册,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实验器材准备:确认所需实验器材的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工作,确保实验器材的干净和无杂质。
3)试剂检查:检查所需要的试剂是否足够,并检查实验室中的试剂标签是否清晰、准确。
2.实验室安全:1)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需要佩戴实验服、实验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2)操作前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仪器和设备应该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仪器故障导致事故。
3)操作前检查安全设备:实验室应配备相关的安全设备,如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灭火器等,操作前应检查这些设备的正常使用情况。
4)安全操作: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操作中出现危险行为,如随意闯入实验室、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
3.操作技巧:1)操作方法准确:有机化学实验中,许多试剂和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性,操作时需要准确地控制试剂用量和反应条件,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2)实验仪器使用正确:对于常见的实验仪器,如分液漏斗、转子蒸发器、回流装置等,需要熟悉其使用方法,并保证其状态良好。
3)溶液处理: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要避免将试剂溅到皮肤上,必要时应戴手套,触摸试剂时要尽量避免接触面积较大的部位。
4)废液处理:有机化学实验会产生大量的废液,这些废液可能带有有毒有害物质,应根据规定将其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5)慎用大气和水敏试剂:有机化学实验中常使用大气敏感和水敏试剂,如有机金属试剂、氢气等,操作时必须小心,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1)实验记录准确: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细节、观察结果和测定数值等,并及时进行实验原始数据的记录。
有机实验
实验一苯甲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理论联系实验掌握芳香烃通过氧化制备羧酸的原理和实验室操作,巩固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加热回流、热滤、抽滤、重结晶等操作技能,运用重结晶法提纯产物。
巩固测定熔点判断纯度。
二、实验原理CH3KM nO4HCOOH三、实验仪器与药品回流冷凝管、圆底烧瓶、循环水真空泵、磁力搅拌器,油浴加热,甲苯、KMnO4、浓盐酸、NaHSO3、刚果红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升降台1. 1.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水和2.7ml甲苯,放入搅拌磁子,放入到油裕浴锅里。
2. 2.装上回流冷凝管,开动磁力搅拌器,加热至沸腾。
3. 3.分批加入8.5克KMnO4,回流加热1.5-2h至回流液中无明显油珠为止。
4. 4.趁热抽滤。
(若滤液有颜色可加入NaHSO3固体至无色为止)。
5. 5.冷却至室温。
给滤液滴加1:1HCl,至酸性为止。
6. 6.抽滤、干燥、称重、计算初产率。
7.7.用水重结晶。
8.8.干燥后测熔点。
五、思考题1. 1.在氧化反应中,影响苯甲酸产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 2.氧化反应时,向反应中加NaHSO3的目的是什么?3. 3.甲苯用高锰酸钾氧化能否制得苯甲醛,为什么?硝基苯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1、 通过硝基苯的制备加深对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理解。
2、2、掌握液体干燥、减压蒸馏和机械搅拌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硝化反应是制备芳香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也是重要的亲电取代反应之一。
芳烃的硝化较容易进行,通常在浓硫酸存在下与浓硝酸作用,烃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相应的硝基化合物。
硫酸的作用是提供强酸性的介质,有利于硝酰阳离子(N +O 2)的生成,它是真正的亲电试剂,硝化反应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在较高的温度下由于硝酸的氧化作用往往导致原料的损失。
+HNO 3(浓)H 2OH 2SO 4NO 2+三、实验仪器与药品回流冷凝管、三口圆底烧瓶、恒压滴液漏斗、机械搅拌器,Y 型管,温度计,分液装漏斗,减压蒸馏装置,油浴加热;苯、浓硝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等。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介绍
实验一
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
二、课程
有机实验内容: 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校正 ;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 分馏 的具体要求进行实验。
造
造
素
造
1. 火灾 有机实验经常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数是易燃的,着火是有机实验中常见的事故。 预防着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烧杯或敞口容器不能装易燃物,火源与溶剂尽可能离开的远些。加热时, 要根据实验需求及易燃有机溶剂的特点选择热源,注意远离明火。 (2)要尽量避免易燃溶剂的气体外逸,若有外逸时要及时灭掉火源,立即排出 室内的有机蒸气。 (3)易燃及易挥发物,不得倒入废物缸内。大量的要专门回收;少量的可倒入 水槽用水冲走(与水有猛烈反应者除外)。 (4)实验室不允许存放大量易燃物,如乙醚、乙醇、苯等易燃液体,更不能放 置灯火附近。 火灾一旦发生,一定要保持沉着镇静。首先,要及时熄灭附近的火源(关闭 煤气),切断电源,立即移开附近的易燃物质。少量溶剂着火,只要不蔓延开来, 可任其烧完,小火可用湿布或黄砂盖熄。若锥形瓶内溶剂着火,可用石棉网或湿 布盖熄。火较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灭火器材。 注意:油浴和有机溶剂着火时绝对不能用水浇,因为这样一来反而会使浮在 水面上的火焰随着水流而蔓延;若衣服着火,切勿奔跑,应就近卧倒,用石棉布 等把着火部位包住或在地上滚动以灭火焰。
四 仪器 安装
五 实验报告的 书写及格式
本次课程结束 再 见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引言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我们通过合成、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技术和操作过程。
实验一:酯的合成与鉴定实验目的合成乙酸乙酯,并利用红外光谱鉴定产物。
实验步骤1.将醋酸乙烯酯和乙醇混合加热,观察反应过程,收集产生的气体。
2.过滤溶液,获得产物。
3.利用红外光谱鉴定合成的乙酸乙酯。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产物为乙酸乙酯,验证了反应的成功。
实验二:醛的氧化实验目的通过醛的氧化反应,获得羧酸。
实验步骤1.将乙醛与酸化钠溶液混合,进行氧化反应。
2.过滤溶液,获得产物。
3.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产物的酸度。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酸碱滴定测定,确认产物为醛的氧化产物,获得了羧酸。
实验三:酚的溴化反应实验目的对酚化合物进行溴化反应,观察其反应特性。
实验步骤1.将苯酚溶解于氯仿中,加入溴水,观察反应过程。
2.过滤溶液,收集产物并进行结晶。
3.进行产物的熔点测定。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熔点测定,确认获得了溴化酚的产物,证实了酚的溴化反应。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实践了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合成、鉴定技术,加深了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有机化学实验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中的操作,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参考文献•Smith, J. M. (2010).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Guide. Wiley.•Brown, E. G. (2007). Experimental Organic Chemistry. Cengage Learning.。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苯甲酸重结晶性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实验:将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烧杯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全溶后再加入少量的蒸馏水。
然后,使用短颈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滤出晶体。
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短颈漏斗思考:1、该实验为什么在粗苯甲酸全溶后,还要加少量蒸馏水?答: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
2、被溶解的粗苯甲酸为什么要趁热过滤?答:若待冷却后过滤,就会有苯甲酸提前结晶析出。
3、为什么滤液需在静置条件下缓慢结晶?答:静置条件是为了得到均匀而较大晶体。
4、冷却结晶时,是不是温度越低越好?答:因为温度过低,杂质也有可能会结晶出来。
二、烷烃的性质(1、燃烧2、取代3、高温分解)氯代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1、混合气体颜色变浅2、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3、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4、可能有晶体析出三、烯的性质(1、燃烧2、加成3、被氧化4、加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脱水剂、吸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基本有机化学实验
基本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涵盖了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纯化和表征等实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有机化学实验。
一、有机合成实验:
有机合成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通常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纯化等方面的技术。
在这个领域,常见的实验包括氢化反应、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和芳香烃的合成等。
二、有机分离实验:
有机分离实验是一种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法。
通常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包括蒸馏、萃取和结晶等方法。
三、有机分析实验:
有机分析实验是一种对有机化合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的实验方法。
通常包括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紫外光谱分析等技术。
四、有机反应动力学实验:
有机反应动力学实验是一种研究有机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的实验方法。
这个领域通常涉及到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总之,上述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几个实验,并且在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中都非常重要。
大学有机实验期末总结
大学有机实验期末总结引言有机实验是大学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实验课程之一。
通过有机实验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操作技巧,还能够提升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我在大学有机实验中的学习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实验操作技巧的提高在大学有机实验中,我通过反复的实验操作,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
比如,如何正确地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如何准确称量和计量化学品等。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前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的制定,以及实验后的实验结果的归纳和总结。
所有这些操作技巧的提高,使得我能够更好地进行有机实验,并且有效地完成实验任务。
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大学有机实验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验操作技巧,还加深了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中,我能够将书本上学到的有机化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比如,我通过实验学习了有机合成的方法和机理,了解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有机小分子的合成。
此外,通过实验,我还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鉴定方法,使得我能够更好地分析和鉴定有机化合物。
三、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提高在大学有机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这种合作,我学会了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这种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提高,将会对我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结论通过大学有机实验的学习,我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技巧,还加深了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我通过和他人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我相信,这些在大学有机实验中学到的技能和能力,将对我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1. 张丽英.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第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2. Caleb Willard,Paul J. Perfect,A. Dean Shultz,Manfred Wiesenberger. Organic Labratory Techniques. Jon Wiley & Sons, 2013.。
高考化学 实验专题四:有机实验
油水分离器
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通 入冷凝水,缓慢加热烧瓶。在反应过程中,随着加热回流,蒸 发后冷凝下来的有机液体和水在分水器中滞留分层,水并到下 层(反应前加入的)水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 水,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的高度不变,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 烧瓶中。 使用油水分离器的目的在于及时分离出水,(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提高有机物原料 利用率,同时可以减少抽滤所需时间等。
蒸馏装置
冷凝装置 接收装置
分馏
分馏实际上是多次蒸馏,其原理、装置和操作 与蒸馏类似,但分馏比蒸馏对物质的分离效果 好,效率高。相比蒸馏,分馏可分离沸点比较 接近(相差<30℃)的液体混合物。
刺形分馏柱用于精馏操作中,即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中。 优点:仪器装配简单,操作方便,残留在分馏柱中的液体少。
油水分离器中水层(或有机层)高低的变 化可以显示生成物水(或有机物)的量(或液 面),据此可以判断某些反应(如酯化反应等) 是否达到平衡。
萃取
向装有5%冰醋酸溶液的分液漏 斗中加入15mL乙醚进行萃取
分液漏斗的使用
①检漏:使用前,玻璃塞和活塞要配套,(活塞孔两边)涂抹凡士林; ②固定装料:将要萃取的水溶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塞紧塞子; ③振荡; ④放气:将漏斗的上口向下倾斜,下部的支管指向斜上方(朝无人处),拇指和食指旋开活塞放气(释 放漏斗内的压力); ⑤静置; ⑥分液:下层液体自活塞放出,将水溶液倒回分液漏斗,再用新的萃取剂进行萃取。(如此重复3~5次) ⑦合并:将所有的萃取液合并,加入过量的干燥剂干燥。
实验专题四: 有机实验
一、常见仪器
三颈烧瓶
三颈烧瓶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它有三个口,可以同时加入多种反应物,或 是加冷凝管。它的窄口是用来防止溶液溅出或是减少溶液蒸发。当溶液需要长时间的 反应或是加热回流时,将磁搅拌子配合使用加热搅拌器加以搅拌。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总结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一、试验目的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二、试验原理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四.试验步骤1、酒精的蒸馏(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2、微量法测沸点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六、思考题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
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的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的沸点,为什么?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最后一个气泡将要缩回内管的瞬间,此时管内的压强和外界相等,所以此时的温度即为该化合物的沸点。
七、装置问题:1)选择合适容量的仪器:液体量应与仪器配套,瓶内液体的体积量应不少于瓶体积的1/3,不多于2/3。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菁选6篇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菁选6篇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篇一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二、实验原理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2.沸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测定沸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1.尿素(熔点132.7℃左右)苯甲酸(熔点122.4℃左右)未知固体2.无水乙醇(沸点较低72℃左右)环己醇(沸点较高160℃左右)未知液体四、试剂用量规格五、仪器装置温度计玻璃管毛细管Thiele管等六、实验步骤及现象1.测定熔点步骤:1装样2加热(开始快,低于15摄氏度是慢,1-2度每分钟,快到-熔点时0.2-0.5摄氏度每分钟) 3记录2.熔点测定现象:1某温度开始萎缩,蹋落2之后有液滴出现3全熔3.沸点测定步骤:1装样(0.5cm左右)2加热(先快速加热,接近沸点时略慢,当有连续汽泡时停止加热,冷却)3记录(当最后一个气泡不冒出而缩进是为沸点)沸点测定现象:刚开始有气泡后来又连续气泡冒出,最后一个气泡不冒而缩进。
七、实验结果数据记录熔点测定结果数据记录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沸点测定数据记录表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八、实验讨论平行试验结果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实验结果比较准确,试验数据没有较大的偏差。
但在测量环乙醇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橡皮筋脱落,造成试验几次失败,经过重做实验最终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测量未知固体熔点时由于前一个测的是苯甲酸,熔点较高,而未知固体熔点较低,需要冷却30摄氏度以下才可进行实验,由于疏忽温度未下降30℃就进行了测量,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我们重新做了该实验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九、实验注意事项1、加热温度计不能用水冲。
2、第二次测量要等温度下降30摄氏度。
3、b型管不要洗。
4 、不要烫到手4、沸点管石蜡油回收。
5、沸点测定是不要加热太快,防止液体蒸发完。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基础有机合成实验:如酯化、醇醚化、醚化、醛缩酮化、亲核取代反应等。
2. 高级有机合成实验:如贝克曼重排反应、班尼斯特反应、沃尔夫-克佩反应、格氏反应等。
3. 有机物性质实验:如检测醇、醛酮、酸碱性等有机物的
性质。
4. 化学分离实验:如蒸馏、结晶、萃取、凝固点测定等。
5. 分析手段实验: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6. 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通过实验手段分析、确定有机化
合物的结构。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具体实验内容和难度会随不同大学和课程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高三化学重要的有机实验
有机实验专题:
练习:欲从溶有苯酚的醇中回收苯酚,有 下列操作: ① 蒸馏 ② 过滤 ③ 静置分 液 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 ⑤ 通入过量 的二氧化碳 ⑥ 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⑦ 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 ⑧ 加入硫酸 与NaBr共热,合理的步骤是( B ) A.④⑤③ C. ⑥①⑤② B. ⑥①⑤③ D. ⑧②⑤③
有机实验专题:
练习:将乙醛和乙酸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 B ) A.加热分馏。 B.先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 加入稀硫酸,蒸出乙酸。 C.加入碳酸钠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 D.利用银镜反应进行分离。
有机实验专题:
练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从铝粉、银粉的 混合物中提取贵重金属银的实验方案(如 图所示)
有机物提纯的三种常用方法: 一.洗气法: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某些杂质 气体,洗涤剂必须只能吸收杂质气体。 如实验室制取的乙炔中常混有H2S, 乙烯中常混有SO2等,为了提纯乙炔和乙 烯,通常可将其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 气瓶以除去H2S,SO2。又如要除去甲烷 中的乙烯或乙炔,可将其通入盛有溴水的 洗气瓶。
有机实验专题:
练习:可以将六种无色液体:C2H5OH、 AgNO3溶液,C2H5Br、KI溶液,C6H5OH 溶液,C6H6 区分开的试剂是( A ) A.FeCl3溶液 B.溴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NaOH溶液
有机实验专题:
练习:区别乙醛、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 法是( C )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振荡 B.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 C.加蒸馏水后振荡 D.加硝酸银溶液后振荡
水浴加热 3、反应条件: 光亮的银镜 4、反应现象: 5、注意点: (1)试管内壁洁净,(2)碱性环境。
重要的有机实验:
四、红色沉淀反应: 1、Cu(OH)2的新制:
有机实验教案5篇
有机实验教案5篇第一篇:有机实验教案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仪器的识别、安装蒸馏和回流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明白进入有机化学实验学习,必须阅读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的内容及安全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2、仪器的清点和玻璃仪器的清洗。
3、掌握实验室中用生石灰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
4、练习回流及蒸馏操作。
了解干燥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学时:8学时三、教学内容:1、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实验室的一般注意事项(2)火灾、爆炸、中毒及触电事故的预防(3)事故的处理和急救2、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和应用范围(1)玻璃仪器(见仪器库)(2)金属用具(P.9)(3)电学仪器及小型机电设备(P.9—10)(4)其它仪器设备(P.10—12)(5)有机实验常用装置回流装置蒸馏装置气体吸收装置搅拌装置仪器装置方法(在相关实验中介绍)(6)仪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P.18—19)1、2、3、仪器的清洗仪器的干燥塞子的配置(见图1.13)和钻孔(7)简单玻璃工操作(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已作训练,某些操作训练在相关实验中进行)(8)加热和冷却1、加热(水浴加热、油浴加热、沙浴加热、空气浴加热、电热套加热等)2、冷却(根据实验要求采用不同的冷却剂)(9)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1、实验预习(按照实验预习要求进行,并备一专用本,以备教师抽查)2、实验记录(应做到及时、准确、简明,不应追记、漏记和凭想象记。
实验记录本可与实验预习本公用,每次实验结束后连同实验产品交老师审查)3、实验报告(应按实验报告要求认真完成,备两个实验报告本轮流使用)(10)实验产率的计算(11)手册的查阅及有机化学文献简介蒸馏及回流操作一、仪器、药品圆底烧瓶 250毫升 1个球形冷凝管 20厘米 1个直形冷凝管 20厘米 1个吸滤瓶 250毫升 1个温度计150 ℃ 1支量筒 100毫升 1个接液管 1个干燥管(装无水氯化钙)1个乙醇(95%)工业 100毫升高锰酸钾少量生石灰(氧化钙)工业 20克二、实验步骤在250毫升的圆底烧瓶中,放入100毫升95%的乙醇20克生石灰,装上球形冷凝管,冷凝管的上端接一干燥管,通上冷凝水,用电加热套加热回流1.5小时。
有机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
有机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1.安全知识有机溶剂大都易燃,如乙醇、丙酮、苯等,特别是乙醚。
常用气体如氢气、乙炔等也易燃易爆。
常用药品如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烧碱及溴等有腐蚀性。
有毒药品也不少,如氰化钠、硝基苯和某些有机磷化合物等。
因此应十分注意安全操作。
引起火灾有两个条件:(1)爆炸混合物空气中混有易燃有机物蒸汽达到某一极限时,遇有明火即发生燃烧爆炸,称为爆炸极限,如乙醚及苯爆炸极限均很低,约为1~2%,闪点也很低,低于0℃。
(2)火种由于敲击、鞋钉磨擦、马达炭刷或电器开关等产生的火花。
若遇着火,应沉着,立即关闭煤气,切断电源,熄灭火种。
小火用湿布或石棉布扑灭;少量溶剂(如几ml)可任其烧完,转移附近易燃物质;大火须用灭火器。
四氯化碳灭火器高温时生成剧毒的光气,我国已禁止生产和使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以扑灭有机物及电器设备的着火。
炮沫灭火器为含发泡剂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将筒身倾倒,二者混合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成泡沫喷出,后处理较麻烦。
注意油浴和有机溶剂不能用水浇,衣服着火不能跑,应当就地打滚或用厚外衣包裹使之熄灭。
在做有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不能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②蒸馏乙醚要远离火源;③金属钠应浸在煤油中,反应后剩下的钠用乙醇处理,磷放在煤油中。
乙醚易生成过氧化物,蒸馏时应注意。
可用KI淀粉检验,用FeSO4防止过氧化物产生。
试剂烧伤可作如下处理:①酸量水洗,3~1%碳酸氢钠溶液洗,再水洗、消毒、擦干、涂烫伤油膏②碱量水洗,2%醋酸液洗,再水洗,其余同上。
③溴水洗,酒精擦至无溴液存在为止,其余同上。
④钠碱同。
试剂溅入眼内作如下处理:①酸量水洗,再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
②碱量水洗,再用1%硼酸溶液洗。
③溴同酸。
④玻璃用镊子移去玻璃,或在盆中用水洗,切勿用手揉动。
2.常用的溶剂处理(1)乙醚→无水乙醚加硫酸亚铁或亚硫酸氢钠溶液除去。
(2)乙醇→无水乙醇或绝对乙醇(3)苯→无水无噻吩苯用浓硫酸除噻吩,用无水CaCl2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工业乙醇的蒸馏蒸馏:将液体加热至沸,使液体变为气体,然后再将蒸气冷凝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作称为蒸馏。
蒸馏的基本原理:纯的液态物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确定的沸点,蒸馏操作就是基于能互溶又不形成共沸物的液态混合物之间沸点的显著差异而进行的分离纯化技术。
当液体混合物受热时,由于低沸点物质易挥发,首先被蒸出,而高沸点物质因不易挥发或挥发的少量气体易被冷凝而滞留在蒸馏瓶中,从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
蒸馏的实验装置图: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1.蒸馏操作应当先搭装置后从蒸馏头中投料。
加入液体是漏斗的下端应当远离支管口的方向,防止加液体时进入冷凝管。
2.沸石应在加热前加入,在蒸馏过程中,若发现未加沸石,则应先停止加热,稍冷(待液体温度下降至沸点以下)方可补加沸石。
3.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温度计水银球的上端应与蒸馏头侧管口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4.冷凝水的方向是从下往上通,使得冷却会更加完全。
5.蒸馏时液体不能蒸干,在被蒸馏液体剩余0.5至1mL时就应当停止蒸馏。
6.蒸馏完成的标志: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忽然下降或者上升即为蒸馏完成。
7.结束蒸馏操作时应先停止加热,移去热源,稍冷再关冷凝水。
拆仪器与搭仪器顺序相反。
(搭仪器的顺序应当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8.馏分的收集:一般准备两个干燥的接收瓶。
一个收集前馏分一个收集产物。
记下馏分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馏出时的温度,即该馏分的沸程。
需要收集不同沸点的馏分时,可更换接收瓶。
思考题与解答1、蒸馏有何应用?恒沸混合物能否用蒸馏法分离?答:蒸馏过程主要应用如下:(1)分离沸点有显著区别(相差30℃以上)的液体混合物。
(2)常量法测定沸点及判断液体的纯度。
(3)除去液体中所夹杂的不挥发性的物质。
(4)回收溶剂或因浓缩溶液的需要而蒸出部分的溶剂。
2、在蒸馏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液面上或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在蒸馏头侧管下限的水平线以上或以下,是否正确?为什么?答:都不正确。
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应与蒸馏头侧管口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在蒸馏时水银球完全被蒸气所包围,处于气液共存状态,才能准确测得沸点。
3、当加热至有馏出液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未通水,请问能否马上通水?如果不行,应该怎么办?答:不能马上通水,因为此时冷凝管温度较高,立刻通水可能会使冷凝管损坏。
应当先停止加热,移开热源,待冷凝管冷却再通冷凝水进行蒸馏操作。
4、蒸馏前加入沸石有何作用?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答:蒸馏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气化中心,防止液体过热暴沸,使沸腾保持平稳。
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决不能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因为这样往往会引起剧烈的暴沸泛液,也容易发生着火等事故。
应该待液体冷却至其沸点以下,再加入沸石为妥。
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因排出部分气体,冷却后孔隙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失效,不能继续使用,应加入新的沸石。
5、测得某种液体有固定的沸点,能否认为该液体是单纯物质?为什么?答:不能肯定该液体是单纯的物质。
因为恒沸混合物也具有固定的沸点。
而恒沸混合物不能算作是单纯物质。
实验二固体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测定熔点测定的实验原理:由蒸气压和温度曲线可知,固体的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速率较相应的液相大。
故在两曲线交点处,固液两相蒸气压一致,平衡共存,此时的温度T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温度高于T时,所有的固体全部转化为液体;温度低于T时,则由液体转变为固体;只有在温度T时固液两相能够平衡共存。
这就是纯晶体有机化合物有固定和敏锐熔点的道理。
因此,要精确测量熔点,就必须使熔化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两相平衡态,在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一定要慢,以每分钟上升1C为宜。
加热速度的控制:开始加热时,升温速度4~6℃/min.距熔点约10℃时,升温速度1~2℃/min.接近熔点时,升温速度0.2~0.3℃/min.以减少测定误差。
初熔温度时,样品开始塌落并呈现湿润。
全熔温度时,固体完全消失,全部液化。
晶体有机化合物的熔程即为初熔温度至全熔温度。
在显微镜的观察中,当结晶棱角开始变圆并有液体产生时为初溶,晶体完全液化为全溶。
熔点测定的注意事项:1、样品的高度为2,3mm,填装样品时要紧密堆实。
2、提勒管内的加热载体的浴液面高度应与b形管上侧管的上限平齐为宜。
3、将毛细管用小橡皮圈固定在温度计上,并使毛细管的装样品处位于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部,橡皮圈的位置要远离浴液面,以免橡皮圈被浴液溶胀或碳化,以致毛细管脱落。
4、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要置于提勒管两侧管的中间,且不能贴在提勒管管壁。
5、每个样品至少要测2~3次,至少要有两次重复的数据每一次测试都必须用新的点管另装样品,并待浴温冷至熔点以下约30℃左右再进行另一次测试。
6、若同时测定几个不同的已知样品,应按照先低后高的原则分别测定;测定未知熔点的样品,加热时,可采用先快后慢的操作方法。
思考题与解答1、1、测定熔点时,若遇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不洁净。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5)加热太快。
答:结果分别如下:(1)熔点管壁太厚,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
(2)熔点管不洁净,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熔程变宽。
2、为什么要求熔点的数据要有两个以上的重复?要达到此要求,操作上须注意些什么?答:为了减少误差。
要达到此要求,不可将已测样品冷却固化后再作第二次测定。
每次应更换新的样品管,重新测定。
3、两个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熔点和将它们按任何比例混合后测定的熔点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答:说明这两个样品是同一化合物。
4、易生华或易吸潮的化合物的熔点应如何测定?答:对于易生华或者易吸潮的化合物,可以在填装样品后将毛细管的另外一端也封住,这样化合物的熔点测定就比较不会受到影响。
5、熔点测定时如何控制加热速度?观察什么现象作为熔融过程的开始?什么现象作为熔融过程完成?答:上面已经有提到了。
6、哪些因素会影响熔点的测定?答:样品的装填密实程度,加热速度的的快慢控制,实验测量的次数7、测定熔点用的毛细管为什么要装填密实?这一操作对熔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答:样品装填不密实均匀和取样过多都将导致熔程不规则拖长,影响测定结果。
实验三重结晶重结晶的原理: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通常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反之则溶解度降低。
热饱和溶液,降低其温度,溶解度下降,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化合物及杂质的溶解度的不同,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重结晶适合提纯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物。
重结晶的操作过程:(1)选择适宜的溶剂(2)加热,制成饱和溶液(3)加活性炭,脱色(4)趁热过滤(5)冷却,结晶(6) 抽滤,洗涤(7)干燥重结晶中理想溶剂的条件:不与被提纯化合物起化学反应;在升高和降低温度时,被提纯化合物的溶解度应有显著差别;对杂质的溶解度在降低温度时很大或在升高温度时很小;能生成较好的结晶;溶剂沸点适中,容易挥发,易与结晶分离;廉价易得,毒性小。
重结晶的注意事项:1、重结晶过程中,如果选取的溶剂是水,可以直接在烧杯中进行一系列操作;如果选取的溶剂是有机试剂,那么重结晶的操作只能在圆底烧瓶中进行,防止有机试剂泄露。
2、溶剂的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最后的产量太低。
3、活性炭脱色时,要等原溶液稍降温后再加入,不可以在沸腾时加入活性炭。
4、热过滤的时候要先准备好仪器,操作要快。
(滤纸的折法)5、结晶的过程中滤液应当是静置自然冷却,不可骤冷。
这样可以得到较好的晶体,而且包藏杂质较少。
长时间不析出晶体时,可以用玻璃棒摩擦瓶壁,引入晶种。
6、洗涤时,要用和重结晶相同的冷溶剂,不能边抽边洗。
思考题与解答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各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1)选择适宜的溶剂;(2)将粗产物用所选溶剂加热溶解制成饱和或近饱和溶液;(3)加活性炭脱色;(4)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及活性炭;(5)冷却,析出晶体;(6)抽滤,洗涤晶体;(7)干燥晶体。
2、加热溶解粗产物时,为何先加入比计算量(根据溶解度数据)略少的溶剂,然后渐渐添加至恰好溶解,最后再加少量溶剂?答:能否获得较高的回收率,溶剂的用量是关键。
避免溶剂过量,可最大限度地回收晶体,减少晶体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加热溶解待重结晶产物时,应先加入比计算量略少的溶剂,然后渐渐添加溶剂至晶体恰好溶解时,而最后再多加少量溶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热过滤时溶剂挥发,温度下降,产生过饱和,在滤纸上析出晶体,造成损失。
溶剂大大过量,则晶体不能完全析出或不能析出,致使产品回收率降低。
3、用活性炭脱色为什么要在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答:若固体物质未完全溶解就加入活性炭,就无法观察到晶体是否溶解,即无法判断所加溶剂量是否合适。
而且此时活性炭还会吸附未溶解的晶体,导致产率降低。
溶液沸腾时加入活性炭,易暴沸。
4、将热溶液进行过滤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减少溶剂的挥发?如何减少其挥发?答:热过滤时如果溶剂挥发过多可能会使得被提纯化合物在滤纸上析出。
可以在漏斗上方盖上一个表面皿以减少其挥发。
5、布氏漏斗中的晶体为什么要用溶剂洗涤?洗涤时应注意哪些什么?答:因为晶体在冷的溶剂中溶解度较低。
洗涤一般洗一到两次,洗得太多会降低产率。
6、抽滤时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有什么不妥?答: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时,在漏斗中滤纸边缘会翘起产生缝隙,可能会使晶体或者滤液从此处流失,导致产量降低。
7、有机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时,最适合的溶剂应该具有哪些(条件)性质?答:上面提到了。
8、抽滤法过滤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答:滤纸的大小要与布氏漏斗内径差不多,要先用母液转移晶体后再用溶剂进行洗涤。
9、用有机溶剂和以水为溶剂进行重结晶时,在仪器装置和操作上有什么不同?答:上面有来着。
实验四乙酰苯胺的制备分馏原理:利用分馏柱使原先需要多次重复的蒸馏,一次得以完成的操作叫分馏。
分馏就是多次的蒸馏,原理与蒸馏相同。
液泛:在蒸馏或分馏过程中,加热速度过快使得上升的蒸气把液体顶在冷凝管中的现象叫做液泛。
分馏的速度应控制在1滴/2,3s,蒸馏的速度应控制在2,3滴/s。
思考题与解答1、在本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答:采取的措施有:(1)便宜、易得、毒性小的冰醋酸过量(2)分馏出反应中生成的水(3)加入锌粉以防止苯胺氧化(4)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防止醋酸过多蒸出及二取代产物的生成2、反应时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上的温度在100~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答:乙酸的沸点是118℃,若温度过高,乙酸会被蒸出,反应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