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合集下载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农作物品种(l)中国就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和粟的国家。

(2)西周时期,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有。

3.耕作方法和技术(l)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2)商周时期:懂开沟排洪,除草树苗,迳新制肥料,治虫灭害。

(3)春秋战国:采用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垄作法。

(4)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西汉:实行二牛三人耦犁耕法;赵过推行代田法。

(6)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构成,南方水田也使用田耙技术。

3.耕作工具(1)刀耕火种:①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

②用石犁翻土播种。

③神农氏创制耒耜。

(2)石器钩耕:①商周时发生青铜农具农具,但很少采用。

②木制耒耜和石钩、石犁仍就是关键工具。

(3)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②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③东汉:使用藕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④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4.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甜居多。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①战国:都江堰。

②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①曹魏:翻车。

②唐朝:筒车。

③宋朝: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④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6.经营方式(l)集体劳作:①原因:工具破旧,生产力水平很低。

②整体表现: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③条件:农民有一定土地、农具或耕蓄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精耕细作。

④困难:经营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⑤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社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栗的国家2.耕作方法: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商周:出现了青铜农具,常用工具仍是木耒耜、石锄、石犁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犁的演进: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西汉赵过: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犁壁(使铁犁可以朝一个方向翻土)汉朝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赵过:代田法,两汉一年一熟为主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宋朝:经济中心转移至江浙,江南出现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3.灌溉技术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利用水利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条件:铁犁牛耕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 封建土地私有制——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目的: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2.小农经济的利弊利: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土地,农具或耕畜),具有生产积极性,精耕细作弊:需要承担沉重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遇灾荒和瘟疫,会陷于贫困或破产。

前言: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一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中国就有了早期农业。

中国农业在先民的推动下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总结: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领先地位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历了由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土地国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演变,土地兼并与封建统治者限制土地兼并的斗争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

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经历了由产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5、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6、“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 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五谷:




稷(谷子)
黍(黄米)
六畜:






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 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 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7、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精耕 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③“男耕女织”式的 经营方式④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①③④
B
8、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 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主,主要是因为
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 影响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 出土)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水稻和粟的国家。
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
铁制农具
战 国 铁 农 具
发明于唐代的曲辕犁

原创2: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原创2: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④生活方式 开始走向定居
4.意义及特点:
(1)意义: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2)特点: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②植主畜辅
5.农业生产的根本动力
耕作工具,耕作技术进步
农业生产的发展
生活方式的变化:由频繁迁徙到开始定居
我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灌溉水平的提高
时期 战国 汉朝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工程或工具 都江堰 漕渠、白渠、龙首渠 改进翻车 创制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水旱从人”的都江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史记》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 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 程。 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写诗赞道:“始知李 太守,伯禹亦不如”。
2.精耕细作的体现
(1)耕作工具:铁犁牛耕的发展
时期
工具名称
战国
铁犁
特点
只能松土破土,构造简单
西汉
(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 主要耕作方式)
耦犁 犁壁 耧车
二牛三人、二牛一人,有很大进步,但不够灵活 可朝同个方向松土,比欧洲早了近千年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
隋唐
曲辕犁(完善)
可调节犁耕的深浅,简便灵巧
耕耙耱技术
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 耱,在南方是耕耙技术。
耕是指耕地;耙是指把土块弄碎;耱是用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 平整土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精品课件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精品课件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耕作制度的变化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 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 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评价:积极性:促进农产品亩产量提高,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农具的革新和Βιβλιοθήκη 变原始社会 ——夏商周打制石器
春秋战国开始
汉曲柄锄
青 铜 铲
骨器 (1) 材质:
石、 木 骨(原始社
会)
磨制石器
汉 代 (夏商周) (春秋战国开始) 铁 镰 汉代铁铧 战国铁口犁
青铜
铁器
农具的革新和演变
二 牛 抬 扛 耦 犁
( )
一 牛 挽 犁 (2)动力的变化: 人力——畜力(牛)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 战国时期铁犁 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 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 头、铁镰刀 东汉· 牛耕图画像石 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3、特点:
①分散性: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稳定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封闭性: 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 ④脆弱性: 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 的影响。 ⑤落后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 的社会心理状态。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③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④封建王朝主要财源;
⑤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消极:封建地主沉重剥削,农民赋税负担重,小农经济 十分脆弱;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 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 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工程或工具 都江堰 漕运、白渠、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翻车的模型
筒车
这是一幅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 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 江用于灌溉。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条件 2、小农经济的特点 3、小农经济的优劣及评价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条件 (1)生产力水平:铁器和牛耕 (2)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3)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小农经济的特点
分散性
小 ①单位: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农 ②结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经 ③目标:生产主要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 济 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特 ④生产:精耕细作 封闭性

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农业社会的基础







豆(菽)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精耕细作涵义:
❖ 字典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1)借用牛力耕田。 (2)生产工具和
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汉代发明犁壁,还出 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代出现曲辕犁;明清 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 (3)水利工程 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使人们不断克服 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 (4)自 耕农经济: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 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 动力。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A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3、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 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D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D.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春秋战国
铁制农具
牛耕
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二牛抬杠的牛耕画像石
唐代
曲辕犁
耕作技术的进步:
垄作法(春秋战国) 代田法(西汉) 耕耙耱技术(魏晋南北朝) 轮作制度
代 田 法
耕耙耱技术
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战国:都江堰 西汉:漕渠、白渠、龙首渠
(坎儿井)
时水 无旱 荒从 年人 ,, 谓不 之知 天饥 府馑
②耕作技术:
开沟排水 除草培土 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③作物种类: 五谷







六畜
猪 羊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1. 农业的起源 2. 商周时期的农业
古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中国 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阅读思考: 概括指出古代农业生产
工具发展进步的主要表现。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小农经济的评价: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 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 配。因此他们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营规模很小,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 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的发展。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必背知识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必背知识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一)原始社会1.农作物:水稻、粟2.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3.耕作方法:刀耕火种4.土地的经营方式:集体耕作5.土地的所有制度:氏族公有6.人民生活:频繁迁徙(二)商周时期1.农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2.生产工具:耒耜、石锄、石犁、青铜农具3.耕作方法:石器锄耕、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4.土地的经营方式:集体耕作5.土地的所有制度:井田制6.人民生活:走向定居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精耕细作的含义: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二)精耕细作的表现:1.生产工具的革新2.耕作技术的进步3.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南宋时期,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4.农业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2)农业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二)小农经济产生的时间:春秋战国(三)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1.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力的发展);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政府的扶持“重农抑商”。

(四)小农经济的特点:1.以一家一户为单位;2.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精耕细作。

(五)小农经济的缺陷:1.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的小规模生产。

(分散性、保守性)2.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封闭性)3.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

(脆弱性)4.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落后性)(六)小农经济的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经济基础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小农经济虽然脆弱,但其再生性很强,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并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高一历史必修1教案】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教学目标掌握中国农业的起源、主要耕作技术、主要耕作方式。

理解从神话时代到铁器时代农业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了解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远古人类使用的农具,讲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的农业生产情况,引出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二)讲授新课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教师提问学生:早期农业生产出现在什么时期?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结论:原始社会时期。

(2)教师提问学生:早期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结论:刀耕火种。

(3)教师提问学生:刀耕火种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结论: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单,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限。

(4)教师提问学生:什么原因促使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结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种类的丰富。

农业的独立发展(1)教师提问学生: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结论:生产力的发展。

(2)教师提问学生: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表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结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种类的丰富。

(3)教师提问学生:农作物种类的丰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结论:两汉时期,种植作物品种丰富。

(4)教师提问学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结论: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耕地面积小,农作物种类单一,耕作技术落后,劳动效率低下。

耦犁和牛耕的出现(1)教师提问学生:什么是耦犁和牛耕?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结论:耦犁是一种双牛牵引的犁,适用于深耕土地;牛耕是一种畜力耕作方式,逐渐取代人力耕作。

(2)教师提问学生:耦犁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结论: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1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刀耕火种
河 姆 渡 石 斧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双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在原始社会即出现了农业生产,主要 农作物是粟和水稻。 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主要生产工具是木制、石制的耒、耜、锄、 犁等。 商周时期,“五谷”、“六畜”已经饲养 和种植。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日臻成熟。 (3)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4)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本课小结
1.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 长期居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
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
小农经济的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 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 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 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
小农经济的弱点 ①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 产。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③脆弱性: 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 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Ⅱ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的进步 2.耕作技术的发展 3.水利设施的发展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神3.《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 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 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 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 了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 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原创6: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原创6: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探究:世界有三大农业起源中心西亚、中南美洲、 东亚原始农业的特点及主要成因。
特点:中国种植上呈北粟南稻格局;西亚则是 大小麦,中南美则是玉米、甘薯等;畜养上,中 国最早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以猪为主; 西亚则是羊,中南美则是羊驼。
成因:地势、气候差异,动植物结构和培植 技术因素。
2. 石器锄耕的商周农业: (1)生产工具:出现了 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 石锄、石犁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楚国等立国南方。 (2)秦朝统一后,通过灵渠加强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 化交流。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大规模开发,南北经 济趋于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4)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安史之乱的影响、江南 进一步开发等,使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江 南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6)元明清,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南方经济领 先北方的格局稳定下来,元朝出现“南粮北调”、明清江 南工商业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等。
◎认知核心:
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一)早期农业
1.刀耕火种的的原始农业
(1)起源: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 到距今 一万年 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已相当发 达。
(2)表现: ①生产工具:尊奉为农业始祖和“药王”的
神农 创制农具 耒耜 。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 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 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认知背景: 1.据右图找找反映古代
农民理想的词:
男耕女织、丰衣足食、五谷 丰登(麻-稻、黍、稷、麦、 菽)、六畜兴旺(马、牛、 羊、猪、狗、鸡)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自学单第一课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自学单第一课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自学单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学习重点1.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学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主学习】仔细认真阅读课文并解答下列问题1、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主要耕作方法,主要耕作工具及发展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耕作方法,技术,制度,及不同时期工具1. 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 耕作技术的进步:(1)耕作方法:(2)耕作技术:(3)耕作制度:3. 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2)灌溉工具: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 商周时期:2. 小农经济:(1)形成时间:(2)原因:(3)基本特点:①②③(4)地位:(5)评价:①积极作用:②局限性(脆弱性):【合作探究】1.牛郎织女是一个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其中,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这一天(七夕)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下图就是牛郎织女曾经在人间恩恩爱爱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你能从中得出有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信息?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自学单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二、学习重点1.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三、学习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自主学习】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汉武帝以后:煮盐、治铁、铸钱等收归官办。

2.特点:由官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3.表现:(1)冶铸业:①冶铜业: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铜器。

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4)困难:经营规模小;封建剥削重;十分脆弱。
(5)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础模式。
一、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及其表现 1.变化历程: (1)刀耕火种和耜耕反映了远古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但
相比之下,耜耕比刀耕火种有了一定进步。
(2)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人们懂得灌溉、施肥等生产 技术,但由于青铜农具昂贵,只有少量用于农业生产。
唐的曲辕犁等。 (2)耕作技术:如垄作法、代田法等;适时耕种,注意施肥、 保墒和灌溉等;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改进和推广等。
(3)耕作制度:汉朝时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逐渐
形成稳定的一年两熟制、一年三熟制等。 (4)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交流。 (5)水利工程的修建。
【针对练习】
1.(2011 年广东茂名二模文综)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
具有生产积极性。
(3)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 位面积产量。 (4)历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 植小农经济。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男耕女织。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 济基础。 (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具有较强的稳 定性。 (4)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太湖地区农业史》
◆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 明清时期农耕技术停滞不 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 主题思想 前甚至出现退步 业的发展 联系教材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 的特点。 问题探究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耕作 技术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1.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 2.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原因: 答案提示 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 本较高。

教学设计6: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学设计6: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分析比较、直观演示、归纳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就是和农业的发展分不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精工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难点: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单元引言分析本单元导语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具有世界领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特点。

其中,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古代中国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部分构成,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农业。

3.古代中国商业是不断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商业交易空间、时间的逐步扩大。

4.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这种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则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

导入:播放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视频片断,提问导入。

推进新课: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问题探究1:阅读教材第4页本课的引言由学生讲述神农氏的传说,然后说明神话传说往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实际生活,问:1)、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的什么情况?2)、能不能以此就得出结论?3)、用什么方法可以加以证实?(想一想: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了解过去的历史?)这样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筒 车 ( 水 力 )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 千匝万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唐《调笑令》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原因:
1.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2.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 (2)时间: 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 传统农业: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 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 现代农业:一般指近代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 化,它首先发于西欧。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 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 之中。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 (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 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6分) • 【答案】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 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 广农业经验。(4分,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 • 原因:人多地少;(2分)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 导地位;(2分)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 (2分)
小农经济的评价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 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 展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 导地位。 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 经济的进步;但由于小农经济牢固的存 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 续。
小农经济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 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 生产的基本模式。 2,形成条件(1)铁力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小农经济的特点: 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 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落后性: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劳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和压榨都容 易导致破产 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 4,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单位产量的提高; 农民拥有一 定生产资料; 重农抑商政策 5,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单,缺乏必要的积 累和储备能力; 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 抵御天灾人祸能 力脆弱 6,积极评价:自耕农生活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 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课件7: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7: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犁的演进
时期
演进
影响
春秋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战国 并将其逐渐推广
效率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
来又出现了犁壁
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
汉代
②到东汉时耦犁已推广 的主要耕作方式
到珠江流域
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 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
隋唐
这种犁安装了犁评
宋朝以后 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 效率
地方形成了一年三熟制
3.农业灌溉的发展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时期的漕渠、 白渠和龙首渠。 (2)灌溉工具:曹魏时期的翻车、唐朝时期的筒车、宋 朝时期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
形成原因 推广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①生产单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 ②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
基本特征 赋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技术特色:精耕细作
历史地位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自主思考 为什么古代中国封建政府大都推行重农政策? 提示: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自 我恢复和发展能力,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为 封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 要承担者,他们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与发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原始农业 (1)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2)耕作技术: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2.商周农业 (1)耕作技术 ①生产工具:很少使用青铜农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仍是重要工具。 ②生产技术: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 虫灭害。 (2)作物品种:西周时期,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3)社会影响:人们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4)历史地位:农业已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 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江堰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_______、汉朝的漕
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筒车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_____;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 车。 (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图文探究
上图展示了哪种耕作方法?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
这种耕作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思考探究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 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 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有何特 点? 提示:小农经济。特点: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 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小农户个体经营),自给自足。
归纳综合
(1)模式和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 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或火耕)——“石器锄 耕”(或“耜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3)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4)地位: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 建社会统治的基础。
思考探究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
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了哪种耕作
方式?
提示:反映了早期农业生产出现时的“刀耕火
种”。
知识点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的进步 牛耕 (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_____并将 其逐渐推广。 耦犁 (2)西汉:赵过推广_____,后来又出现犁壁,使 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 (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 域。 曲辕犁 (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_______,安装了犁评。 铁犁牛耕 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_________成为我国传 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材料3:下图是某高一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 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
【思考探究】
(1)材料1中范围的应用?说明了
什么问题?
(3)据材料3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与农业有关的 研究主题是什么?
【探究思路】 一要注意理解“恶金试诸壤土”, 二要注意分析材料2“一女”“耕者”,思考“恶 金”的应用,三要分析材料3中的图片,确定研究 主题:传统农耕方式的演变。 【答案提示】 (1)“恶金”是指铁。 (2)妇女、农民日常生产和生活必备用品和出行用 品。说明战国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已在 农业生产中居主导地位。 (3)主题:中国传统农耕方式的演变。
2.商周时期
(1)生产工具: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木
耒耜 制的________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
生产的重要工具。
(2)经验积累: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
肥料 用杂草沤制________,治虫灭害。
(3)农作物: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 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 农作物多已具备。 (4)社会生活: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 定居 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______。 3.影响: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 农业社会 了中国古代_________的基础。
2.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人们也懂得灌溉、 施肥等生产技术,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得 到发展。但是,由于青铜农具的昂贵,在农业生 产中的使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且范围日益扩 大,牛耕出现且逐步推广;同时,施肥与灌溉有 了新的发展,地力大大提高。这些反映了春秋战 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
3.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 法——垄作法。 代田法 (2)西汉:赵过推行_________。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4.耕作制度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 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灌溉技术
提示:代田法,最早出现在西汉。代田法是一种合
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
知识点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条件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
个体农耕 到__________的变化。
(2)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 会生产力。 (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 一家一户 (1)组织形式:以____________为单位男耕女织的 小农经济。 (2)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 交纳赋税 要和____________。 精耕 (3)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的____ 细作 _______作出了贡献。 3.作用 土地 (1)积极: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______、 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2)局限:经营规模很小,徭役沉重,十分脆弱。
课堂探究讲义
【探究核心问题】 一、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特点的主要表现 1.农具不断改进:春秋战国的铁犁,没有犁壁, 不能翻土作垄;西汉发明耦犁,后又出现犁壁; 隋唐时期的曲辕犁既简便又轻巧,已相当完善。 2.耕作技术不断提高:从垄作法到代田法再到 耕耙耱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耕作制度日趋合理有效:从一年一熟制到一 年两熟制再到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 用率。
4.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改良土壤,进行适时耕种。 5.进一步挖掘地力: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产量。 6.重视农业灌溉:各种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在历 代层出不穷。 二、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 展水平的变化 1.“火耕”和“耜耕”反映了远古社会生产力水平 的低下。在这样的耕作方式下,土地利用率很低, 人们的生活很艰苦。但相比之下,“耜耕”比“火 耕”有了一定进步。
针对训练2“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 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 门。”——《华阳国志》。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 评价( ) B.漕渠 D.坎儿井
A.都江堰 C.白渠
解析:选A。从材料内容“蜀沃野千里”判断应是 李冰修筑的都江堰。
【探究史料研习】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材料1: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夷斤, 试诸壤土。 ——(春秋)左丘明《国语· 齐语》 材料2: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 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 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 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战国)《管子· 海王》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程标准
教材研读学案 第1课 课堂探究讲义
速效提能演练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材研读学案
知识点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原始农业 (1)兴起:距今一万年左右出现,距今七八千年时 已相当发达。 水稻 (2)表现:最早培植_______和粟,主要耕作方法是 刀耕火种 __________。 (3)影响: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经常迁徙。
综合考查我国古代的农业灌溉
例2 (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所示坎儿井
(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 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 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西北坎儿井出现于西汉时期,利用地 势坡降变化,蓄积引用山脉冰雪融水,是西北人 民的独特创造。我国古代灌溉农业发展较早,春 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都江堰、郑国渠等著名水利 灌溉工程,②表述错误。 【答案】 C
【探究热点考向】 以全新的视角考查耕作技术的提高
例1
(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 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C.尚未推广牛耕
B.注重精耕细作 D.雇佣关系盛行
【解析】 选项 A B 结论 理由 × 开始使用铁器是春秋战国时期 使用四齿钉耙耕作说明注重精 √ 耕细作 × 汉代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 × 雇佣关系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C D
【答案】
B
针对训练1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一检测)“锄 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 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 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是(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解析:选D。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锄禾”“封 建社会”,据此判断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铁 犁 牛 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