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④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一家 一户为单位进行生产和经营,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 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现在的小农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系下的小农经济。
归纳总结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历史地位: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 心之一。 (2)生产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形态的基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推动精耕细 作技术发展的动力。
精耕细作与小农经济的发展
史料应用 材料一 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
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 广而饶财。 ——《盐铁论》 探究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何影响? 提示:(1)反映了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2)在这种经
济形态下,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生活十分艰苦;这种耕作方式 也严重破坏环境。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 相应变化,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 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 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 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 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封建土地私有制
的逐渐确立。
比较辨析比较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 系 (1)区别 ①小农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基 本单位的小规模的个体农民经济。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 耕的背景下,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 性、落后性、脆弱性等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栗的国家2.耕作方法: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商周:出现了青铜农具,常用工具仍是木耒耜、石锄、石犁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犁的演进: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西汉赵过: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犁壁(使铁犁可以朝一个方向翻土)汉朝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赵过:代田法,两汉一年一熟为主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宋朝:经济中心转移至江浙,江南出现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3.灌溉技术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利用水利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条件:铁犁牛耕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 封建土地私有制——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目的: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2.小农经济的利弊利: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土地,农具或耕畜),具有生产积极性,精耕细作弊:需要承担沉重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遇灾荒和瘟疫,会陷于贫困或破产。
前言: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一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中国就有了早期农业。
中国农业在先民的推动下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总结: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领先地位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历了由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土地国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演变,土地兼并与封建统治者限制土地兼并的斗争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
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经历了由产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5、下列结合错误的是: A.战国──铁农具 C.明清──风力水车
B.唐朝──高转筒车 D.汉朝──耦犁
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 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 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 ②不承担国家赋税 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情景 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先马 进钧 的发 灌明 溉翻 工车 具
——
翻 车
筒车
你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吗?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共 同 欣
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你耕田来我织布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你我好比鸳鸯鸟
2、小农经济的成因:
商 周 时 期
1、生产力 水平低下
1、铁农具出现,牛耕推广, 社会生产力提高(根本原因)
2、土地国有 制(井田制) 3、集体耕作 (千耦其耘)
春 秋 战 国
2、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土 地私有制确立(直接原因) 3、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耕作 (自耕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形成
3、封建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⑴耕作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垄作法到西 汉赵过的代田法 ⑵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旱地的 耕耙耱技术和南方水田的耕耙技术 ⑶耕作制度:从两汉的一年一熟到宋朝的江 南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灌溉: ⑴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根据材料,想一想,它说明了小农经济的 什么特点?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 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 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 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 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 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 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 鬻子孙以偿责者。
四、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主要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 2.主要组织方式——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主要生产特点—— 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 封建土地私有制
4. 思考:小农经济为何能存活了几 千年?
发展的有利因素: ★ ★ ★ ★ 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 政府的重农政策。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想一想,它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农耕。 ——《白虎通》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思考: 1、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的什么情况? 2、有什么方法可以证实?
思考: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变化?这一变化过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B
中国的传统农业在种植上有何特点? 种植特点:南稻北粟
分散性
封闭性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 活的基本单位,一般都是一家一户式,难 以抱团发展,很是分散.....农民种植的粮食 和纺织的布匹一般不多,但是基本能够满 足需求,要是要他们拿出去买,那时很少 见的....他们注重精耕细作,用的工具很简 单,一头牛,一副犁耙便可....这种状态下, 只要一有灾害,就很难生存了。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春秋时代的铁制农具
战国时代的铁农具
牛 尊
( 牛 鼻 穿 着 鼻 环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逐渐推 广:铁农具、牛耕 ⑵西汉——改进和进一步推广:耦 犁和犁壁
洲提了 早高方 了了便西 近耕翻汉 千作土的 年效碎耕 。 率土犁 。的。 这犁已 比壁安 欧,装
• 《汉书· 食货志》: 师古曰:“名田,占田也。各为立限, 不使富者过制,则贫弱之家可足也。”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商周 春秋战国 两汉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清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商周 春秋战国
石刀、石斧
耒耜、石锄、 石犁、青铜农 具 铁农具、牛耕 耦犁、犁壁
6.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传统耕作方式的形成时期 B.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和确立时期 C.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耕法 D.我国农业进入耜耕阶段
7.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是在: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8.明清时期,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出现多熟种植技术; ②培育、引进农作物新品种; ③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④出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先马 进钧 的发 灌明 溉翻 工车 具
——
翻 车
筒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儒家经典所反映的上古土地国有观念: 《诗经· 小雅· 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记· 王制》“古者……田里不鬻。” 《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 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 贫,和无寡,安无倾。” 《国语•齐语》“井田畴均,则民不憾。”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时期
工具名称
特点
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 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
战国 西 汉
铁犁 耦犁 耧车
二牛三人、一牛二人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 在一起 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 又轻巧
隋唐
曲辕犁
牛耕图
铁制农具 这种牛耕方式 俗称“二牛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的 “耦犁”。
发明于唐代的曲辕犁
汉代耧车的发明
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 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 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小农经济发展的地位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它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 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但是正由 于小农经济牢固的存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 和长期延续。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黄河流域(粟) 半坡遗址 长江流域(水稻) 河姆渡遗址
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
← 左图为 打制石器。 → 右图为 磨制石器。
骨 耜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
2、耕作技术进步 3、灌溉水平提高
请您思考
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 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 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 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 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 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 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 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第1课__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都江堰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曲辕犁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风力水车
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发展变化
①过程:
刀耕火种 牛耕 “耜耕”或“石器锄耕” 铁犁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 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②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
• 含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 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 大小奴隶主使用。 • 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 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 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世代享用,不得买卖 与转让,并向国王承担义务。(分封制) • 实质:土地国家所有制(土地私有制) • 影响:集体劳动下的奴隶与庶民被强迫劳动,不支 配劳动果实,当时工具简单,生产力低下,不利于 提高工效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三大农业起源中心比较
地区 种植业 畜养业
西亚
中南美洲 中国
小麦、大麦
玉米、甘薯 水稻、粟
绵羊、山羊
羊驼
狗、猪、鸡、 水牛
(二)原始农业
1、生产工具:石刀、石斧。 2、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3、农作物:稻、粟
(三)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
1、表现: 生产工具:耒耜、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生产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农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 等 2、影响:人民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3、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中西方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人教版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
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
技术措施。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2、精耕细作的表现
2、精耕细作的表现
春秋战 两汉 国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清
生产工 铁农具
具
和牛耕
耦犁(赵 过)、耧车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
神农氏塑像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这些神图农尝片百说草明了什 么?我国农业的起 源时间?形成了怎 样的种植结构?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起源
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 年左右 距今七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中国原 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 之一 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 家
生产目的
3.特点:
①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少有交换. ③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 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④脆弱性:土地兼并、苛捐杂税,自然灾害等天 灾人祸影响其发展。
4.评价:
• (1)进步性:
曲辕犁
耕作技 术
耕作制 度
垄作法
代田法 北方耕耙耱、 (赵过) 南方耕耙技术
一年一熟
稻麦轮作,一年 两熟、一年三熟
农业灌 溉
都江堰
漕渠、白 渠、龙首
渠
耕作方 式
铁犁牛耕 (出现)
改进推广
翻车
筒车 高转 风力 筒车 水车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农业的起源: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 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义》
农业生产的演变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耒耜 生活方式的改变: 商周 频繁迁徙——定居 木制、石器、青铜 掌握一定技术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的演进: 材质: 石、木、骨——青铜——铁 制作工艺:打制、磨制——冶炼、锻造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含义:
• 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 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 •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反映的实 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 质问题是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A、春秋时采用铁器和牛耕技术 B、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 C、私田数量急剧增加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第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早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概况;梳理与识 记传统农业在耕作工具、耕作技术、水利灌溉等 方面的成就;理解掌握小农经济的形成以及小农 经济下的农民。 2、过程与方法 查阅资料;情景模拟;探究问题;历史比较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 正确的发展观;认识到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 特点是与中国古代的国情相符合的。
•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 • 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 • 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促进精耕细作的 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发展 它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 • 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位 . • 赋役、徭役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自给自足,封闭落后
1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刀耕火种
河 姆 渡 石 斧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双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在原始社会即出现了农业生产,主要 农作物是粟和水稻。 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主要生产工具是木制、石制的耒、耜、锄、 犁等。 商周时期,“五谷”、“六畜”已经饲养 和种植。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日臻成熟。 (3)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4)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本课小结
1.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 长期居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
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
小农经济的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 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 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 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
小农经济的弱点 ①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 产。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③脆弱性: 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 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Ⅱ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的进步 2.耕作技术的发展 3.水利设施的发展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神3.《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 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 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 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 了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 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
春秋 铁 战国 犁 及以 牛 后
耕
两汉:一年 1.铁农具与牛耕( 春秋战国: 一熟。 耦犁、犁壁、耧车 垄作法 、曲辕犁、犁评) 西汉时: 宋朝以后: 代田法 江南地区稻 2.灌溉工具 麦轮作的一 魏晋南北朝: 曹魏: 翻车 耕耙耱技术 年两熟制, 甚至一年三 唐朝: 筒车 熟制。 宋朝: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特点: 可随意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耕作技术的进步──垄作法
垄作法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 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在低田里,将作物种 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高田种沟不种垄,有 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 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西汉赵过推行 的一种适应北方旱 作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 垄隔年代换﹐所以 称作代田法。
最早可追溯到距今 一万年左右
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已 相当发达
最早培植 水稻 和 粟 的国家
一、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A、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B、灌溉工具:
曹魏: 翻车 唐朝: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白渠
龙首渠
归纳:
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形成 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小农经济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存在了两千多年。
⑵产生原因: ① 生产工具因素: ②生产关系因素: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单位,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原创6: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探究:世界有三大农业起源中心西亚、中南美洲、 东亚原始农业的特点及主要成因。
特点:中国种植上呈北粟南稻格局;西亚则是 大小麦,中南美则是玉米、甘薯等;畜养上,中 国最早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以猪为主; 西亚则是羊,中南美则是羊驼。
成因:地势、气候差异,动植物结构和培植 技术因素。
2. 石器锄耕的商周农业: (1)生产工具:出现了 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 石锄、石犁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楚国等立国南方。 (2)秦朝统一后,通过灵渠加强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 化交流。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大规模开发,南北经 济趋于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4)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安史之乱的影响、江南 进一步开发等,使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江 南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6)元明清,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南方经济领 先北方的格局稳定下来,元朝出现“南粮北调”、明清江 南工商业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等。
◎认知核心:
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一)早期农业
1.刀耕火种的的原始农业
(1)起源: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 到距今 一万年 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已相当发 达。
(2)表现: ①生产工具:尊奉为农业始祖和“药王”的
神农 创制农具 耒耜 。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 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 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认知背景: 1.据右图找找反映古代
农民理想的词:
男耕女织、丰衣足食、五谷 丰登(麻-稻、黍、稷、麦、 菽)、六畜兴旺(马、牛、 羊、猪、狗、鸡)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 在一起
巧,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隋唐 曲辕犁 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
二牛三人
二牛二人
二牛一人
耧车
曲辕犁
耕 作 技 术 的 进 步
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 耕作技术:耕耙耱技术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鱼嘴” 伸入岷江中,使岷江 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 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坎பைடு நூலகம்井
坎儿井暗渠 维吾尔族少女在 坎儿井边汲水
三 国 翻 车
图《(水 )天明转 工 翻 开宋车 物应 》星 插
·
高转筒车图(元·王祯《农书》插图)
唐朝
筒车
思考:(1)商周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有
何特点?原因?
(2)春秋战国以来,有何变化?原因?
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②经营方法:农民有少量的生产资料,
原 始 农 业
关于原始农业起源的示意图
五谷丰登
黍
稷
麦
豆
稻
六畜兴旺
猪
马
牛
羊
狗
鸡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神农氏 又称炎帝,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 碳化稻谷 制耒耜,教民农作”成 (河姆渡遗址出土) 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
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
制造工具的材料
1
石 器
石、骨到铁
骨 器
2
铁器农具 始于春秋
精耕细作;
③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3、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需要 和交纳赋税 ④具有必要的积累和储蓄能力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小农经济由于规模小、 条件简陋,仅仅能够维持生 存,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 能力,所以抵御天灾人祸的 能力十分薄弱。
C、 ①②④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 犁耕技术的发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垄作法 代田法(赵过) ⑴耕作方法:
⑵耕作技术: 耕耙耱技术,魏晋到今天基本沿用 ⑶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 犁耕技术的演进 2. 耕作技术的发展
3. 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
10、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 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 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 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11、传说中的神农氏具有显赫的地位,这说明 了 A、原始社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农业在经济活动 中的重要作用 B、远古时代的人们缺乏科学常识,盲目崇拜 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3.特征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
4、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生活较为稳定,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为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
经营规模小
十分脆弱,每遇天灾人祸,面 临贫困、破产的威胁
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
“耜耕”或 “石器锄耕”
商周时期
出现青铜农具, 但少量使用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商周时期的集体耕作 (二)小农经济
1、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耦犁、犁壁 耧车 曲辕犁,犁评 (完善)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明清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 战国时期铁犁 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 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 头、铁镰刀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西汉赵过推行的 一种适应北方旱作 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 垄隔年代换﹐所以 称作代田法。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 前三世纪,是中 国战国时期秦国 蜀郡太守李冰及 其子率众修建的 一座大型水利工 程,是全世界至 今为止,年代最 久、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 程。2200多年来, 至今仍发挥巨大 效益,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㈠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1、起源: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采集经济
生产工具
2、表现:
种植经济)
农作物
耕作方式
耕作技术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耒耜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南稻北粟
粟、稻、黍、 少量青铜农具 , 排水、沤肥 石器锄耕 石器木器骨器 除草、治虫 稷、麦(五 商、周 谷)桑、麻 为主 3、意义: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等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第1课_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是世界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左右;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二、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1.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______ ____。
2.随着松土工具______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提升。
3.商周时期,出现了__ __农具,但木制的___ _和___ _、 __ __仍是人们实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金石并用)4.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__ ____和___ ___并将其逐渐推广。
5.西汉赵过推广了__ ____,到___ ___时,这种耕作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6.汉朝以后, ______ ____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7.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_____ _。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8.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到的变化。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形成的条件:①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的确立2、含义:小农经济以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贡赋,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1、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升,促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水准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升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升单位面积产量,促动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因素:①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水平,抗御天灾人祸的水平十分薄弱。
②发展条件不利,封建剥削的沉重,使中国农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依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求其生存。
③封建政府沉重剥削→农民起义,引发社会的动荡。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知识梳理(46页)
要点精讲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 并逐渐推广;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 并逐渐推广; 西汉时的耧车、耦犁与犁壁,在东汉时推 广到珠江流域;
耧车(汉代)
西汉耦犁形象图
这种牛耕方式 俗称“二牛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的 “耦犁”。
5、评价 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 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而形成 和确立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 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 日益发展,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
6、破产: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农民和手工业 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 【解析】C 根据所学知识,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①正确;根据材料“至 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得之坎儿井正是利用新疆天山、昆仑 山的冰雪融水而兴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③正确;从图中明显 可以看到坎儿井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④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坎儿井是 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另外根据所学知识在坎儿井之前还有著名的水利 工程如都江堰等。故选C项。
(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4)史籍记载,东汉南 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 连 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 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 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答案】C
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
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 B.石器锄耕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农业第一产业经济的基本结构:工业或第二产业商业第三产业(第三版教材P90)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农业耕作方式:包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农用动力、掌握的农业技术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中国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即:中国原始农业的产生)(1)中国原始农业的出现①出现的时间:距今1万年左右②中国原始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北方)粟、(南方)稻③中国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2)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①距今七八千年时已相当发达②发展的原因直接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进步(3)中国原始农业的世界地位①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②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稻的国家2、中国奴隶社会农业的发展(1)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
主要使用木制耒耜、石锄、石犁(即:主要耕作方式——“耜耕”或“石器锄耕”)(2)商周时期已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掌握开沟排水(灌溉)、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施肥)、治虫灭害等技术(3)西周时期的农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等[ 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大多已具备 ](4)商周农业发展的影响:a/ 使人们开始走向定居生活;b/ 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农具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出现了铁犁牛耕,使我国古代农业开始进入精耕细作时期。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1、农具的改进——铁犁牛耕的出现与发展(1)铁犁牛耕的出现时间——春秋战国时期(2)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铁农具和牛耕②两汉时期——改进和推广西汉赵过推广耦犁法(2牛3人)[ 西汉后期出现2牛1人的抬扛法]—→后来又安装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东汉时期推广到珠江流域③隋唐时期——完善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第1课。
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而中国又是世界上四大农业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以农立国的历史传统。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副食品,为手工业部门提供原料。
因此,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有利于我们对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形成整体认识。
(二)、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认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
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
(2)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3)学会自学探究,用历史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问题探究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采用学生自学探究、历史比较法等完成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表格来突破重点)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通过《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
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
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法设计
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学生难以理解。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问题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只在导入新课、疑难问题和重点问题适当采用讲述法外,其余放手让学生归纳总结。
为使教学过程更有形象性,更好地演示经济发展的过程,结合书本或上网查找相应的图片,以图示法演示,以便学生得到直观的印象。
(三)学法指导
自学释疑、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等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
鼓励学生主动表演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片段,从而引出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农业概况的兴趣。
(二)、推进新课
展示表格,让学生自学完成,从而突破本课重点。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种类
的丰富水利灌溉的发展
原始农业石刀、石斧刀耕火种水稻、粟
商周耒耜和石锄、石犁
(少量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
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粟、稻、黍、稷、
麦、桑、麻
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垄作法都江堰
两汉耦犁,出现犁壁代田法、一年一熟漕渠、白渠、
龙首渠
魏晋南北
朝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翻车
隋唐曲辕犁筒车
宋朝高转筒车
明清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风力水车
由于本课涉及的很多农业和技术距今年代久远,学生难以理解,故出示相关图片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问题探究: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是什么?(提示:从主要耕作方式、组织方式、生产特点等分析)
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提出具体问题,学生自学归纳
1、小农经济出现的时间:
2、小农经济出现的条件:
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问题探究] 如何评价小农经济:
(1)积极性: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2)局限性: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三)、本课小结:
由学生作知识小结,以便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2009·枣庄模拟)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图(二)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点评: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提高。
2(2008·广东实验中学热身)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点评:我国的土地有限,小农经济经营规模小,所以实行精耕细作是必然的选择。
3(2008·山东寿光现代二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4(2009·淄博模拟)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5.(2008·茂名高考模拟)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耕生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