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谈马克思自由观演变

合集下载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论文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论文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论文第一篇: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论文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也是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的阐述,我们可以领会到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而编造出来的幻想,是掩蔽显示关系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从批判鲍威尔、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教育来代替革命实践的幻想出发,由此批判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整个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包括:一:社会存在是一切意识形态和观念的基础和来源。

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史,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革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二:意识形态是人们的生活过程的反映.也是完全独立的。

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中。

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意识形态没有绝对独立的历史。

一定的意识形态一定与当时的工业关系和交往关系有必然的联系.思辨的唯心主义者热衷于脱离现实生活来讨论精神或宗教自身的发展.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四:意识形态具有滞后性。

它落后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五:意识形态具有隐蔽性。

是统治阶级利益的反映。

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总是歪曲人类史。

我们需要真正的认识历史,就需要看到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即社会存在。

所以我们必须确立历史辩证法的观念。

六:意识形态将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终结。

而破解这种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处理是革命实践。

无产阶级是革命实践的主体。

只有革命实践活动才能摧毁意识形态的基础,并且扬弃意识形态的本身。

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上,理论批判是重要的,这种批判必须立足于现实。

学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启示

学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启示

学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启示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分析和批判性研究,其中包含了许多对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个人思维方式的洞察与启示。

通过深入学习这部著作,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推动社会进步。

以下是学习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些启示。

首先,马克思提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并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观念或理论构建,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这种观点启示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对这种影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批判。

我们不能一味地接受现有的意识形态,而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审视并辨析各种意识形态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其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充满矛盾的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雇佣劳动与资本积累的对立,贫富不均和剥削等社会问题也是其固有的矛盾。

这一观点使我们认识到社会发展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还指出,社会意识的形成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财产制度等,它们对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一启示告诉我们,要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改变,而需要深入审视和改变社会的经济基础。

只有改变经济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

此外,马克思的理论还启示我们要关注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条件。

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历史的背景来进行思考和研究。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社会的历史进程,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的演进。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把握社会的历史变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最后,马克思的著作还启示我们要追求社会的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类被剥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真正的自由,而追求社会主义则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揭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基于分工的角度,从分工前、分工后到分工消灭后,一步步来论述到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

这一思想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论文关键词:分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内涵的论述角度1.出现分工前。

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人依赖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而生活,人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本身发生关系。

人类必须相互依赖才能生存,人类和每个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因而这种状态还谈不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出现分工后。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

”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

”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一大进步,人类在物质与精神及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方面第一次获得了全面发展。

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中介作用的分析,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现实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

3.消灭分工后。

“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要消灭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分工的消灭。

我们也曾指出,只有交往和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普遍的程度,以致私有制和分工变成了它们的桎梏的时候,分工才会消灭。

我们还曾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

”分工的消灭成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的实现条件。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是“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突出强调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的革命作用。

人是认识与实践的主体,自然和人类社会被极大地客体化为人类主体意识的物质形态。

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认识为中心,通过对什么是“自由”、是什么使人不得“自由”、如何实现“自由”等三个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作一大致梳理。

标签:自由;非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1]。

因此,作为人所欲求的现实存在方式的“自由”,对它的考察和追求应该放到社会关系当中,而不应做纯粹抽象思辨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正是从人所处于其中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去考察自由并提出自己的自由观以及实现自由的方案的。

而以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认识为中心则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作一个大致的梳理。

一、什么是“自由”?人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追求的最高理想。

但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自由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不同的,其内涵是“联合体”中的自由。

在联合体中,“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

”[2]“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

”[3]这也就是说,人们与自己生活的世界实现了统一,外在世界不再是压迫人的力量,原先外在于人的自发积累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联合体中由共同力量同时也由个人力量支配,个人在这种支配的基础上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美国思想家麦克米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对这种处于新的交往形式中的人有一段恰切的描述,他认为“他的意识由一个属于‘他的’世界塑造,他透过一个已经是他的世界为中介,自行形成他本身的意识。

”[4]总之,联合体中的自由就是人的自主,人成为自身的现实存在的主人。

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一种消极自由,从形式上来说,它是一种封闭的自由,强调自身与外界的对立,从而要求避免外界的干涉;而从实质上来说,它由于脱离了对人的现实生活条件的考量而成为一种抽象的自由。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心得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 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 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 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 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 做了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

分工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分工越发达, 说明生产力越发达。

分工起初是以家庭中的自然产生的分工和社会分裂为单独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 同时出现的还有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

这就产生了所有制。

所以, 分工和私有制其实是同义语, 分工是就活动而言的, 而私有制是活动产品而言的。

因此, 在一个民族内部, 分工的发展, 会引起民族内部成员的差别与分化, 导致所有制的出现, 最终有的人占有了生产资料, 成为统治阶级;有的人被迫依附于生产资料占有者, 成为被统治阶级。

分工的不同阶段, 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文章阐述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的特点, 通过分析他们特点, 马克思得出结论, 认为: 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 发生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而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是现实中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 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

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 也就是说,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 这种力量压迫着人, 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对宗教的批判结束以后,马克 动力,可以说,资本主义的“发家史”
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生产关 思就开始确立此岸的世界,即对政治解 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与恩格斯看到了资
系运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逐渐超越。 放的关注和对意识形态或精神解放的关 本主义光鲜外表下隐匿的不公平,看到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是一次性 照”[2]。马克思与恩格斯一针见血,直 了不被重视的贫苦人的生活,他们要为
“现实的人”,不是单个的孤立存
人们之所以会对精神产生绝对崇拜,
态》一书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 在物,而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为人的各 亦或是对宗教、神等超自然“观念物”
阐述了物质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项活动提供场所,人始终处于现实社会 产生绝对信奉,分不清谁是创造者,谁
的决定作用,分析旧的分工和私有制这 关系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意识能动进 是衍生物,从而被精神控制,原因有两点:
加强
度融合;更加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 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各
当前,仍有部分国民主流文化信仰 进政策。另一方面,实施中国“走出去” 国中的力量支撑。有机知识分子,作为社
相对薄弱,中华民族缺乏对自身文化的 的文化战略,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大 会和国家的“纽带”这一关键部分,更应
认同,这与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是离 国形象得到不断提高。最后,全面从严 该积极主动的教育和组织人民群众,学习
会主义的本质、社会认同感、社会主义 整个社会群众。最后,必须强调道德价
[2] 安东尼·奥葛兰西 . 狱中札记 [M].
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传播也必然会造成困 值的作用。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判断和 曹雷雨等,译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难。在社会生活领域,人们只追求物质 道德责任感,提高人的道德修行能力, 2000:116.

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2

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2

三、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1、以彻底消灭私有制为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指出:“但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灭,人们将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

”[4] “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

”[5]这些观点都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是为了彻底消灭私有制,这是过去一切社会所没有的,也不可能做到的。

过去的社会变革总是以一种新的私有制代替旧的私有制。

2、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每个人之间都是为完全消灭阶级而结成的自由联合体。

马、恩在文中使用了“联合起来的个人”、“各个人之间”、“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 [6]等等这样的词句来反映表述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已经完全消灭了阶级,每个人再也不是作为阶级的成员而存在,而是作为个人存在;而作为个人,他又不是孤立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由联合的关系。

在文中是这样指出的:“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 [7] “它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种存在状况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此的交往的产物。

”[8] “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

”[9]可以看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没有阶级身份上差别,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自愿地加入联合体,但这种联合体是没有阶级党派之分的。

3、共产主义具有经济属性。

马、恩指出,“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在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10]他们在这里强调了,建立共产主义具有经济的性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基础的,否则,它便是空想的不现实的。

这里他们把共产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批判空想共产主义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观后感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探险。

起初,我只是怀着对经典的敬畏之心翻开了它,却没想到被卷入了一个充满深邃思考和激烈论辩的世界。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那个时代的奔走呼号,为了揭示社会的本质和人类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他们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并非是简单的否定和指责,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剖析,试图将那些隐藏在华丽辞藻背后的虚伪和空洞暴露在阳光之下。

书中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阐述,让我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平日里所坚信的那些观念、价值和信仰,并非是从天而降的神秘启示,而是深深地扎根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产方式之中。

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是独立而自由的,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

但现在我明白了,即使是我认为最独特、最个性化的思考,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社会的大框架所塑造。

比如说,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拥有财富、地位和权力就是成功的标志。

我们拼命地追求这些东西,以为这是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

但仔细想想,这种对于成功的标准难道不是社会灌输给我们的吗?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价值体系让我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

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和快乐,只是盲目地跟随大流,去追求那些被定义好的“成功”。

还有关于分工的论述,也让我感触颇深。

在现代社会中,分工越来越精细,每个人都像是大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钉,只负责自己那一小块的工作。

这种分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让人变得越来越片面和异化。

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工厂实习的经历。

那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安装零件、检测产品、打包发货。

他们的工作单调而枯燥,几乎没有任何创造性和自主性。

每天下班后,他们都显得疲惫不堪,眼神中失去了光彩。

当时的我只是觉得这是工作的辛苦所致,但现在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我明白了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分工的过度细化使得人们失去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把握,也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和意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 年所撰写的重要著作。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从借鉴到成熟的重要转折点,它体现的原始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当时流行的德国哲学和以这种哲学为基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批判,指出所有这些观点都没有超出以黑格尔抽象哲学为代表的德意志思想体系,即所谓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而且实质上都是以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和历史运动的历史唯心主义为依据的。

该书在批判中立论,通过共同钻研见解和对先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在之前大约10 年左右的时间内,黑格尔哲学及作为其后继者之一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一直是马克思观照、把握和理解世界的背景和参照。

从深受其影响到最后与之决裂,最终马克思的思想走上了独立化发展的道路。

纵观全书,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就理论内容而言,具有独立的价值,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这章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据此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在书中,马、恩尽管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已阐明得非常清楚,并提出和运用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这些范畴来系统阐释地历史唯物主义一些基本原理。

在关于对世界历史发展与“全球化”方面,马、恩根据考察和论证,提出了他们关于世界历史未来发展的初步设想和理论。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创造的交通工具和世界市场,使地域性的生产力成为一种国际化的生产力,为生产力的保存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

只有当交往已成为世界历史交往和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观后感在翻开《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之前,我对它的期待是复杂的。

既好奇它能带给我怎样深邃的思考,又担心自己会在那些晦涩的理论中迷失。

然而,当真正深入其中,我发现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思想世界,一个充满着对社会、历史和人类本质深刻洞察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中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这一观点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我过去对社会现象理解的黑暗角落。

以前,我常常会困惑于为什么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观念,为什么不同的社会阶层会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现在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源于人们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源于他们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

就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来说吧。

我有一个朋友,小李,他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收入微薄。

小李从小就深知生活的艰辛,所以他的梦想就是努力学习,将来能够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改变家庭的命运。

而我另一个朋友,小王,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衣食无忧,接受着最好的教育。

小王的梦想则是追求自己的艺术爱好,成为一名知名的画家,对于物质的追求并不是他首要考虑的问题。

小李和小王截然不同的梦想和追求,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有不同的性格或者天赋,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决定了他们的意识和观念。

小李生活的压力让他更加注重物质的保障和生活的稳定,而小王优越的家庭条件则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自我实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强调了分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分工的发展会导致私有制的产生,进而引发阶级的分化和对立。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现代社会的职场分工。

在一个公司里,有管理层、技术人员、普通员工等等不同的岗位。

管理层掌握着决策权和资源分配权,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和地位;而普通员工则只能从事一些重复性、基础性的工作,收入相对较低。

这种分工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分化。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主义作者:曹宣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42-01古往今来,追不上时代脚步的人不少,他们有的因为技不如人,有的因为浑浑噩噩,最后到底被时代淘汰。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鲜明阐述了“弱肉强食”的道理,这个道理虽然残酷,却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吹毛数睫、肤见谫识,是中国古代形容薄见短视的成语,而这中国古时的大道理同样在西方重大变革中得到体现。

美德二国能够抢夺英国工业先锋的位置,率先领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得益于他们的远见卓识。

活在时代中的人很多,或随波逐流,或乘势起飞,而跨时代而活的人少之又少。

人类是智慧的,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卡尔·马克思对世界直接、深远而强有力的影响,将其多年评选为BBC最伟大的人物。

卡尔·马克思是超越时代的人,他固执执拗又尖锐深刻,诉说着时代的真谛。

时光缓缓流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阐述随着哲学开展日益经典与成熟。

不同于早期哲学对人与大自然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焦点放在人与社会身上,更多考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我们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系统地读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思考是极具创新的。

在经历过长久探索后,我们知道了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是生产方式,而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辟阐释。

把“历史观”拆开看,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对历史的观点、看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观是马克思的唯物历史观,读懂它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唯物史观的根本范畴。

“范畴”一词不再是汉语中的“领域”“区间”之意,而具有了哲学概念。

是的,“范畴”的本质是概念的意思,它普遍而高级,运用于万物。

为人类创造价值的生产力、人们因生产过程互相交往而形成的生产关系,或称交往形式、以及市民阶层活跃的经济基础等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基本范畴。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辨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辨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辨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辨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确立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重要文本的解读,辨析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运用。

马克思在这一文本中提出了他独特的意识形态观,即将意识形态视为社会存在的表达和反映。

他认为,意识形态并不是超越社会存在的自在思维或独立产物,而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实践。

本文主要从意识形态的定义、特征和作用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思考。

首先,马克思给出了对意识形态的定义。

他指出,意识形态是一种关于社会的观念、信仰和价值观的体系,这种体系不仅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的头脑里的,更是通过交流和实践在社会中相互传播和共享的。

这一定义强调了意识形态的社会性,即意识形态并非个人独有,而是通过社会交往和传播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

其次,马克思论述了意识形态的特征。

他认为,意识形态具有虚幻性、抽象性和片面性等特征。

虚幻性表明意识形态并非客观真理,而是一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想象和观念。

抽象性意味着意识形态总是以抽象的形式存在,而抽象本身是对具体的社会现实的简化和概括。

片面性则反映出意识形态往往只关注社会关系和利益的某一方面,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存在和影响。

然后,马克思分析了意识形态的作用。

他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中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和主导地位而创造和宣传的一种观念体系。

意识形态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价值观和行为来改变社会的发展轨迹。

统治阶级利用意识形态来强化自身统治地位,维护阶级利益,同时也通过意识形态来分化和控制被统治阶级,使其保持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状态。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有所体现,也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辨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再释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

再释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

再释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誉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马克思对自然的理解和观察是其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着自然的演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展开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的论述,分别是马克思的物质观、历史观、政治观和科学观。

一、马克思的物质观马克思的自然观以物质观为基础,他认为自然的存在是由物质构成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分析,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物质财富和人类财富的区别和联系。

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通过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得工人阶级只有劳动力是可以卖出去的,这种分离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工人阶级的财富是虚拟的。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是互相排斥的原子,这些不同的个体之间通过各自的私人利益互相竞争,形成一种利益关系,但也是有限的、片面的和虚假的的。

换句话说,现代社会的财富的真正共同特点是它对人们的实际物质生活所产生的效果,而不是仅仅被认为是符号或象征。

二、马克思的历史观历史是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的自然观也想要强调这个方面。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历史进程是以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

生产力越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就会越好。

这个历史进程也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程度得到了全面提高,而这也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指出,每一个人都是世界历史的“某演员”,每个个体对于社会总体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

三、马克思的政治观马克思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还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色彩。

他认为,资本家占有了生产资料,而劳动者只有劳动力自身。

由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管理工作重点就不是集体或者协作,而是通过薪水和利润的关系来控制劳动者。

因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不公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斗争自己的利益。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思想作者:陈靖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5期【摘; 要】自由是马克思一贯理论的主题和毕生的价值追求。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的一本重要著作,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自由思想。

与前人、前时期的自由观不同的是,在这本书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系统、理论化的阐明了自己的自由观,科学地提出了实现自由的路径。

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观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自由引言自古以来,人类关于自由的探讨和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唯心还是唯物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都在不断的提出自己关于自由的思考。

同样,自由也是马克思一贯的理论主题和终生的价值追求,自由的理想蕴含在马克思一生的著作中。

自由是人类一直追寻的社会状态。

但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在历史观上,人们长期饱受唯心主义的思想束缚,一直都没能形成科学的自由观。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最终运用唯物史观对自由进行了科学、系统、理论化的阐释。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系统论述唯物史观的成熟著作,其中蕴涵了马克思对自由思想的深入思考。

1.《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自由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对自由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研究,还是比较模糊的。

中学时期的到的自由观和博士论文时期的意志自由观,是马克思受到启蒙思想家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后从人的道德、意志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的,是属于意识范畴的,是理想的、抽象的。

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关注到了现实,从批判专制势力出发,形成了自由民主思想,但这一阶段,马克思的自由思想还是比较浅显的、初步的,没有系统、理论化的研究,更没有探索如何科学的实现自由。

经过前期的一些初步思考和研究,在《莱茵报》后期及以后一段时间里,马克思认识到只从理论出发研究自由问题是不可能的,要从具体的分析中发现和解决自由问题,对国家与社会诉诸现实的改造。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后感说实话,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书可真是费了我一番功夫。

这可不是那种能轻轻松松就读懂、读透的书。

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迷雾的森林,到处都是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但我告诉自己,别退缩,得硬着头皮读下去。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真的是太深刻了。

他们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比如说,现在大家都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

有人天天晒美食,有人秀恩爱,有人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这看似是个人的意识和选择,但其实背后是受到了整个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大家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而这种展示,又反过来影响着其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再说说工作吧。

我们每天为了生计奔波,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往往不是完全由我们的个人兴趣和理想决定的。

更多的时候,是社会的需求、经济的形势在左右着我们的选择。

就像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画画,梦想是成为一名自由画家。

可现实是,他找不到稳定的能支持他纯画画的工作,最后不得不去做一份跟画画毫无关系的办公室工作,只为了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你看,这就是社会存在对个人意识和选择的制约。

书中还提到了分工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

他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做着极其细分的工作。

这种分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让工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的一部分,失去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面了解和掌控。

而且,长期从事单一的、枯燥的工作,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还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

这让我联想到了社会上的贫富差距现象。

富有的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能够为自己和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而贫困的人则往往在为了基本的生活需求苦苦挣扎,他们的子女可能也因为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而难以改变命运。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观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观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观一、不自由现象探析(一)分工与私有制的产生分工和私有制都是社会压迫的根源,在《形态》中,分工被划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又继续被划分为自发的分工和自愿的分工。

自然分工是根据人类生理结构的不同作出的分工,比如由于男女体力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中就出现了男人外出打猎,女人生火做饭的自然形成的分工。

自发地分工是社会强加到人身上的,人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

在这个范围内,人彻底失去自由,分工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力量,始终强制性地驱使人服从,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分工发展引起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的到来使得人出现异化,这是一种与真实生活相异化的扭曲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分工是生产和消费,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等由不同的个人来承担,个人不能跨出这个范围进行实践活动,人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之内。

只有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下午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

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工作,完全可以在任何部门从事生产,人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有序的状态。

(二)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原始社会时期,个体服从部落首领,在首领的带领下聚集在一起,使用工具获得食物。

封建社会时期,社会是一个严密的“三纲五常”体系,子女服从于父亲,妻子服从丈夫,大臣服从于天子。

在原始社会及封建社会中,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对立关系并不明显,个体只是社会中的一个原子,个体完全属于社会。

在这种服从的关系下,自由只属于集体,而个体处于束缚之下,完全没有人身的自由。

随着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个体逐渐从集体中独立出来,出现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即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之间的对立。

为了维护特护少数人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的统治,这个阶级往往采取一种与特殊利益相脱离的国家的形式,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它与个人特殊利益相冲突和反抗。

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和含义

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和含义

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和含义摘要:马克思自由观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多层次性。

马克思自由观的思想随着他思考的深入而不断演变,最后发展到《资本论》时期才日渐成熟。

成熟时期马克思的自由观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具体的分析资本主义的自由和共产主义的自由,把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理想。

关键词:自由生产方式现实劳动科学含义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理论研究阶段,他对自由的探讨有不同的角度和看法。

从《博士论文》到《资本论》,马克思自由观不断深化和走向成熟。

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十分重视自我意识,认为它具有最高的神性,自我意识是哲学精神的体现,所以,马克思要求在现实中和定在中实现自由,反对在脱离现实的抽象个别上研究自由。

这个时期的马克思把自由和宗教对立起来,因为马克思认为自由是理性所固有的,宗教是无理性的表现。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认为自由是精神的本性,精神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思想自由是精神的无限丰富性决定的,他认为自由的出版物是精神自由的最好体现。

这个时期马克思诉诸国家和法,希望国家能够实现思想自由和出版自由。

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马克思依旧把自由看成是精神的本性,但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法哲学,不再诉诸国家和法而是批判国家和法。

这个时期,马克思虽然从精神出发去论证自由,但并不满足抽象的思想自由,而是强调现实的自由,强调理性的批评和自由的统一。

总的来看,马克思的自由观在这个时候还处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下,他强调的自由基本属于政治自由范畴,带有一定的空想性质。

到《德法年鉴》,马克思认识到资产阶级讲的自由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是为私有制服务的,他不再以思想自由和政治自由作为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而是主张人类革命、人类解放。

只有个人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实现了个人的本质,成为类存在物,只有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为社会力量,不把社会力量跟自己分开,人类的解放才算完成。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在本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中,我有幸阅读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起初阅读时有很多不懂之处,通过研读原著、查找解读资料,终于对这本书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这本著作一共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哲学观点。

这本著作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历史”、“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等主要观点以及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这就清楚的阐明了本书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我觉得单单这一句话对于我这种并不是特别了解哲学知识的人有理解上的困难。

于是我从根本概念上出发想找到能够阐明这个观点的例子,“社会存在”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知识等。

“社会意识”是指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是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根据概念便可以举出例子来印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观点,例如唐代国力强盛,人们以胖为美因为他们认为丰腴的体态体现了“盛唐气象”。

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肥胖会引 - 1 -发许多疾病,而且现代的服饰普遍修身,如果胖了穿起来就缺乏美感,因此现代的审美眼光是以匀称为美。

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例子。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根据概念便不难理解为何“生产方式决定历史”了,采用先进的技术,则能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推进历史的进程,经济发展稳定了,人们就会安居乐业,政治才能稳定,整个国家才有强盛可言。

远古时代,先祖们只能用简陋的石器工具进行生产活动,生产的物质往往不能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那时的人因为不懂火的运用,因此只能吃生食,这样会造成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谈马克思自由观演变
“自由”,本意指的是从被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受动中解放出来。

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始终,而自由的每一程度上的获取都彰显着人的地位、能力及人的主体性,因而自由问题也就作为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对待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进入了以人为主要关注对象的哲学家们的视域。

对自由问题的认识虽始于古希腊时期,却一直未能得出一个被人们所共同接受的结论,自由成了哲学上的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直到马克思那儿才开始被慢慢解开。

一、马克思自由思想回顾
马克思对于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可以追溯到1838年的《博士论文》时期,他通过对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引发出对人的伦理思考。

他将自我意识看作历史的主体,从而自由被看作是自我意识以偏斜运动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这意味着马克思此时是在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原则下思考自由问题的。

不同的是,他又将自由与定在相联系,指出在定在之光中发亮才是自由的真正实现,这一点构成了马克思自由思想的闪光之处,也为他之后科学自由观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在批判国民经济学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自由问题的思考。

他发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不自由面,看到了私有制及人的本质力量——劳动——的异化和人的自由缺失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此为根据,马克思试图为消除人的异化和不自由现象找寻一条现实的途径。

但他此时深受黑格尔思辨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并未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他从人的完美本质的理论悬设出发,割裂了人的物质生活与人的自由本质的统一关系,从而将自由的获得看成是一个抽象的人的本质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否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与生活在人实现自由的过程中的重大意义,他对自由的理解在这个时候尚不够合法。

马克思自由思想进入成熟阶段的第一部代表性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此时的马克思终于看清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最终物质根源,从而发现了生产力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发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意识三者间的辩证关系,找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终于迈出了解开人类自由之谜的关键性一步。

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自由观
青年黑格尔派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当作死狗一样从前门抛进了垃圾堆里,却又偷偷地从后门把它的碎片给捡了回来并理直气壮地用这些碎片去反对碎片的整体,得出了一系列貌似能“震撼世界”实际却荒谬可笑的结论,马克思就是在对他们的自由思想提出质疑和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阐释他自己的自由观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开篇就点中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要害——一切批判、它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承袭着黑格尔的哲学前提即存在论上的思维内在性原则,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自由观无论以何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都不过是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再一次重复。

他们的自由观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出发,颠倒了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它不仅不能起到指导改造世界的作用,甚至不能正确地解释世界。

这种哲学尽管采取了一些新的形式,却仍在使用并巩固着黑格尔的哲学前提,根本就是“最大的保守派”。

三、从思维内在性走向人的现实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采取先破后立的方式,先系统表述了自己的自由思想——首先打破青年黑格尔派自由观的前提,再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哲学的出发点:“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出发点即主体被规定
为“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马克思是从以下3个方面来阐释人的现实性的:1,人是感性存在的个人而非精神存在着的人,他是自然的一部分,有其产生发展的自然基础及由此产生的人的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2,人又是在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的个人,是实践着的个人。

3,个人是处于一定的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个人。

四、阻碍人的自由发展的现实因素——革命的对象
人类要自由,就必先革命,革命的对象即是人类自由的界限。

综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来看,约束和奴役人的力量既来自于自然,也来自于社会,人的不自由是自然限制和社会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人对自然必然性的认识不够充分,人类能力的发展也非常有限,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陌生和人与人交往的狭隘,这就使得自然成为对人而言的异己力量,处处限制着人的活动与发展。

自然对人的压迫在生产极不发达、社会结构极其简单的部落所有制时期尤为严重,之后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支配、驾驭自然的能力的增强,自然因素的作用日渐消减,而社会因素的限制力则渐渐凸显,成为限制自由的最大阻碍。

马克思正是基于对各种社会形态的分析,指出私有制、阶级的压迫及虚幻的共同体对个人的独立、异化的劳动及其产品对人的压迫、人对物的屈从及生产力对人的独立、分工等成为制约个人自由的几大社会因素。

五、共产主义——自由的实现形式
基于上述第四点的论述,个人的自由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减小人在自然面前的盲目性及由此产生的自然力量对人的活动的限制;要求人们对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共同占有;要求阶级压迫、阶级对个人个性压抑的消除和社会成员的共同自由发展;要求消除异化,使人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和产品,驾驭由自身活动所共
同创造的生产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力量;它还要求消灭分工,使人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工作,全面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及实现自己的个性。

而这一切又只有通过共产主义才能实现。

只有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才能有各个人的自由。

这一方面由人的本质决定,另一方面由共产主义性质决定。

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

这种社会性从横向上看表现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从纵向上看则表现为:后一代人的肉体存在和社会关系都取决于他们从前一代人那儿所继承下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使得个人的发展与各个人的发展之间是统一的关系,只有联合起来的个人才能发展,才能取得自由。

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其自身性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目标的全部实现,具有着实现个人自由的一切条件。

主要表现在:
1,共产主义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各个人提供自由发展的物质前提。

2,共产主义有世界性的交往。

它消除了单个人的民族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使单个人的活动扩大成为世界性的活动。

3,共产主义有合理的交往形式。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消除了私有制和劳动限制的自由个体之间的自由交往。

4,共产主义消灭了私有制,有最普遍的占有。

5,共产主义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共产主义所要消灭的只是分工的旧有性质而非分工本身。

在共产主义的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共产主义所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人所具有的一切才能都充分发挥出来,使人能自觉自愿的做自己喜欢的能够做的事。

因此,只有在共产主义这样一个“自由联合体”中,各个人才真正联合在一起,每个人才能全面、自由地发展,才能成为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主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因此,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自由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