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课件06

合集下载

绪论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件 共55页PPT资料

绪论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件 共55页PPT资料

20 世纪展现了交通科技与创新的最大变革。
从飞机的发明到民用航空业的暴发性增长; 从汽车的大量生产到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 从标准集装箱的发明到海洋货运的兴起; 从日本第一条新干线的开通到目前四处延伸
的欧洲高速铁路网的运营。
二、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
2.1 水路运输
运量大 运输成本低 通过能力大,占地少,投资省 速度慢 风险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
水路运输的特征——成本低
除运河以外内河航道都是利用天然江河 加以整治,修建必要的导航设备和港口 码头等就可通航;
海运航道是大自然的产物,一般不需要 人工整治,且海运航线往往可以取两港 口间的最短距离。
一般说来,河运的平均运输成本比铁路 略低,而海运成本则远比铁路为低,这 是水路运输的一个突出优点。
学习目的
了解现代化运输的种类及其作用 分析不同运输方式优缺点及其使用条件 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组织 建立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观 念
绪论
本章结构
1. 交通运输及其种类 2. 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 3.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 交通运输的发展
一、 交通运输及其种类
1.1 交通运输的含义
开始的。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必备条件。。
物流和商流的关系? 商流是前提,物流是基础。。
交通运输创造的是商品的价值?还是使用 价值?
货运是物质生产活动,为社会创造价值 客运是服务行为,不直接产生社会财富
1.3 运输方式的种类
现代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 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 各有其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与使用范围。 新型交通工具不断产生。如磁浮列车。
二、现代交通运输的特征
2.2 铁路运输
运量较大 速度较快 运输成本低 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小 环境污染小 运输适宜类型

《交通工程》课件

《交通工程》课件

道路建设
规划、设计和施工道路基础设施项目。
交通仿真
利用计算机模拟交通流,评估交通系统的性 能。
交通工程的重要性
1 城市发展
2 经济繁荣
良好的交通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高效的交通运输促进商品和人员的流动。
3 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和管理交通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交通工程的发展历程
1
2 0世纪初
交通工程开始形成学科体系。
课程总结和展望
1 知识总结
回顾交通工程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
2 未来发展
探讨智能交通系统、可持续交通等领域的前沿研究。
《交通工程》PPT课件
交通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设施设计 等方面。
课程介绍
1 内容丰富
全面介绍交通工程的 基本概念、原理和应 用。
2 实践导向
结合真实案例,帮助 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 于实际工作。
3 互动授课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 研究,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交通工程定义
2
2 0世纪中叶
运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交通规划和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1 世纪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
交通工程的应用案例
公共交通
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交通管理中心
集中监控和调度城市交通,提供实时交通信 息。
交通影响评估
评估交通项目对周边交通状况的影响。
自行车基础设施
建设自行车道网络,鼓励低碳出行。
交通流理论
研究车辆、行人等在交通网络中的运动规 律。
交通安全
研究交通事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保障道 路交通安全。

施工安全-道路交通工程安全生产PPT课件

施工安全-道路交通工程安全生产PPT课件

提高工程质量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安全生产能够促进施工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程质量,
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信誉
03
企业重视安全生产能够提升自身形象和社会信誉,增强市场竞
争力。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国家法律法规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条例》等,对道路交通工程安全 生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特点
道路交通工程安全生产涉及面广,包括道路、桥梁、隧道、交通设施等多个方 面;同时,由于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安全生产管理难度较大,需要采取多种 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01
安全生产是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能
够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科学的安全风险控制方案
详细描述
在某桥梁施工过程中,项目组制定了科学的安全风险控制方案。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如智能监控系 统、自动化预警装置等,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 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与启示
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道路交通工程建设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 机遇。未来,安全生产管理将更加注重 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如利用大 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 时监控和预警,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VS
展望
在未来,道路交通工程安全生产将更加注 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管理,以应对日益复 杂和多变的建设环境。同时,随着社会对 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提高,相关法律法规 和标准将不断完善,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 严格的指导和保障。

《交通工程学》PPT课件

《交通工程学》PPT课件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建筑精选课件
1
授课教师: 曹从咏 教授 联系电话: 13651620735 E-mail:jy108@
建筑精选课件
2
教学学时安排
学 时 数:48(3学分) 授课学时:48 作 业:4次 讨 论:3次
建筑精选课件
建筑精选课件
12
定期学术期刊
《土木工程学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54年创刊;
《中国公路学报》,中国公路学会(长安大学), 1988年;
《公路交通科技》,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交通运输工程》,中国交通运输学会。
著名学术研究人员
J.G. Wardrop, M. Beckman, G.F. Newell, R. Herman, Ben Akiva, B. D. Greensheilds, C.F. Daganzo, Y. Sheffi, F. V.Webster, Lezuko, R. Allsop, M.G.H. Bell, A.D. May, H.Mahmassani, C.F. Yager, T.Sasaki(佐佐木纲), M.Koshi(越正毅), Y.Iida(饭田恭敬), …...
3
内容安排
第1章 绪论
第2章 交通特性
第3章 交通调查
第4章 道路交通流理论
第5章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第6章 道路交通规划
建筑精选课件
4
内容安排
第7章 交通安全 第8章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第9章 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 第10章 道路交通与环境保护
建筑精选课件
5
教学方法及学习要求
主要教学方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自学为辅。

交通工程学课件(完整版)-

交通工程学课件(完整版)-

§1-4 我国的交通工程 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我国的交通现状
1. 综合运输 2. 公路交通 3. 城市交通
二.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及面临的任务
1.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 2.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1)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①城市交通规划中规划化的交通调查内容、方法研究; ②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规范化的研究; ③城市交通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 ④城市交通网络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⑤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技术的研究; 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⑦城市交通规划快速反应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⑧现代先进科学方法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用的研究。
(3) 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 究
①区域交通控制软件系统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②区域交通控制系统设备与配套技术的研究; ③高等级公路情报采集与信息传输、监控技术的研究; ④高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体制、理论方法
与设施的研究; ⑤高等级公路立交规划设计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4) 交通流理论方面基础研究
hs
V 3.6
ht
式中:V――汽车行驶速度(km/h)。
§2-2 交通量特性
一. 交通量的定义
交通量 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
某一段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按交通类型分, 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一 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方向的 车辆数。
1.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AADT
1 365
365
KN L
K Q Vs
式中:K――车流密度(辆/km);
N――单车道路段内的车辆数(辆);

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

第一章交通工程学称为“5E”科学,包括执法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工程engineering、环境environment和能源energy;1930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的成立是交通工程学诞生的标志;1979年张秋回国讲学,创办了交通工程专业;第二章驾驶员的行车过程就是感知、判断决策和操纵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道路中的人包括:乘客、行人、驾驶员;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行人交通常用的基本参数为步频、步幅和步速;汽车的动力性能通常用三个指标来评定,即汽车的最高车速Vmax,汽车的加速度或加速时间t,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Imax;第三章交通量指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交通体的数量;平均日交通量ADT、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第30小时交通量是指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序号第30的那个小时交通量;美国和日本取第30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交通量的空间分布:㈠地域分布:各省市,地区间交通量分布差异明显;㈡城乡分布:城区→近郊→远郊→乡村㈢方向分布方向分布系数Kd=重行车方向交通量÷双向总交通量100%,<Kd<;㈣车道分布:行车道大于超车道,中间车道大于两侧车道;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称为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K月,表达式如下:K月=AADT÷MADT=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一日内以小时计的交通量的最高值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流量比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全天交通量的比值,反映高峰小时流量的集中程度;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推算的高峰小时流率的比值称为高峰小时系数PHF;PHF=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流率,PHFt=高峰小时交通量÷t时段内统计所得最高交通量60/t<1统计交通量的方法有人工计数法、流动车法、摄像法和自动计数法;车道条数=Qd2÷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Qd=AADT K时Kd第四章区间车速:车辆驶过某段路程的长度与所用的总时间之比;区间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车速的特征参数:中位车速、85%车速和15%车速;地点车速调查样本要求:观测的车辆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少于30辆;测量行驶时间和行程时间的方法:牌照法、流动车法和跟车法;第五章交通密度是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间所存在的车辆数;交通密度调查方法:出入量法、摄影法和道路占有率的检测和调查第六章固定延误是指由交通控制、交通标志、交通管理等引起的延误;行程延误是指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实际时间与计算时间之差;P86图6-3,其中虚线表示累计到达的车辆数;实线为离开的累计车辆数,两曲线之间的水平间隔就是某辆车通过瓶颈路段所需的时间,垂直间隔则为某段时间受阻车辆数;两曲线围成的面积是所有受阻车辆通过瓶颈路段所需的总时间,记为Da;第七章交通量、速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Q=N÷t=NVs÷L=KVs;五个特征变量:临界速度Vm、临界密度Km、阻塞密度Kj、自由流速度、最大交通量Qm; 第八章泊松分布,当交通量不大且没有交通信号干扰时,基本可以用泊松分布拟合观测数据;当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时,车头时距则服从负指数分布;反之结论也成立;非自由行驶状态的逐一跟驰车辆有以下的行驶特性:制约性、延迟性和传递性;排队论是研究系统由于随机因素的干扰而出现排队现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对于整个系统而言,系统中的顾客既包括排队等候服务的顾客也包括正接受服务的顾客; 排队系统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即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引入以下记号:M代表负指数分布或泊松输入,D代表确定型输入或服务,Ek为厄兰分布;第九章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理想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对通行能力研究则通常采用“15min”作为分析时段;交通流可分为连续性交通流连续流和间断性交通流间断流;服务水平A,车流为自由流;服务水平B,车流处于稳定流的较好部分;服务水平C,车流处于稳定流范围的中间部分;服务水平D,车流处于稳定交通流的较差部分;服务水平E,车流常处于不稳定流状态;服务水平F,车流处于强制流状态;最大服务交通量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服务水平下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的最大能力;高速公路一般由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和匝道三部分组成,包括匝道—主连接处及匝道—相连公路连接处;次要道路上的车辆每小时能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数量为:Q次=Q主e^-qt0÷1-e-qt0环形交叉口类型:常规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直径大于25m、小型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直径小于25m和微型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直径一般小于4m;第十章起讫点调查,又称OD调查,包括客流调查、车流调查和货流调查;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区域划分越小,工作量越大⑴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尽量使其一致;⑵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⑶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以便能利用行政区现成的统计资料;⑷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内质心可取为路网中的节点;⑸分区数量适当,分区中人口以1-2万人为宜,靠市中心分区面积小些,靠市郊的面积大些; 公路网:方格形、放射形、带形和放射环形;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警告标志: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色图案;禁令标志:圆形或顶角朝下的等边三角形,其颜色多为白底、红圈、黑图案;指示标志: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其颜色为蓝底、白色图案;计算题8-11车流在一跳双向6车道的公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v为80km/h;路上有座4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940辆/h;高峰时车流量为4200辆/h单向;在过渡段的车辆降至22km/h;这样持续了;然后车流量减到1956辆/h单向;⑴试估计内桥前的车辆平均排队长度;⑵估计整个过程的阻塞时间;解⑴计算排队长度桥前高峰时车流量为4200辆/h单向,其V/C比约为4200÷﹙1940×3﹚﹚,交通流能保持畅通行驶,车道内没有堵塞现象,因此桥前来车的交通流密度k1为:k1=q1/v1=4200÷80=53辆/km在过渡段,由于该处只能通过1940×2=3880辆/h,而现在却有4200辆/h的交通需求强度,故在过渡段出现拥挤,过渡段的交通流密度k2为:k2=q2/v2=3880÷22=177辆/km 得:vm=﹙q2-q1﹚/﹙k2-k1﹚=﹣﹙3880-4200﹚/﹙177-53﹚=﹣/h表明此处出现排队反向波,其波速为/h;因距离为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且开始时刻排队长度为0,末的排队长度为×,此过程中排队长度均匀发生变化,故此处的平均排队长度为:L=﹙0×+×﹚÷2=⑵计算阻塞时间高峰过去后,排队即开始消散,但阻塞仍要维持一段时间,因此阻塞时间应为排队形成时间即高峰时间与排队消散时间之和;排队消散时间t′:已知高峰后的车流量q3=1956辆/h<3880辆/h,表明通行能力已有富裕,排队开始消散;排队车辆数为:﹙q2-q1﹚×=﹙4200-3880﹚×=541辆消散能力为:q3﹣q2=1956-3880=﹣1924辆/h则排队消散时间:t′=﹙q2-q1﹚×/|q3-q2|=541÷1924=阻塞时间t:t=t′+=。

交通工程专业讲座

交通工程专业讲座

交通工程专业讲座1. 引言交通工程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关乎人们的交通出行、城市规划以及交通运输等方面。

在这次讲座中,我们将深入介绍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和生活的重要性。

2. 交通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交通工程是指通过研究交通系统的运行规律,以及交通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等,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工程学科。

交通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交通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许多挑战,推动了交通工程学科的兴起。

3. 交通工程的研究领域交通工程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和地区的交通需求,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交通发展规划,包括道路网规划、交通枢纽规划等。

3.2 交通设计交通设计主要涉及道路、桥梁、交叉口等交通设施的设计,以及交通信号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3.3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包括交通流量控制、交通事故预防和管理、交通监控等方面的研究与实施。

3.4 交通模拟与优化交通模拟与优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模拟交通系统的运行方式,为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4. 交通工程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交通工程对于社会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它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

同时,交通工程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工程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的交通工程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可持续性,例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交通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的发展等。

5. 结论交通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工程学科,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出行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交通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交通出行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工程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的交通工程将更加智能化和可持续。

交通工程学课件

交通工程学课件

如图4.11所示,当C=0.50 时,间距值的摆动衰减很快;当 C=0.80时,其罢动逐渐减小;C=1.57时,摆动停止衰减 ,其间距基本稳定;当C=1.60 时,摆动幅度逐渐增大 。可见,C=1.57为线性跟驰模型中车头间距从稳定到非 稳定的临界值。 渐近稳定:一列处于跟驰状态的车队仅当C<0.5时,才是 渐近稳定的。 与局部稳定相比较,这里C=0.50时,车头间距的摆动衰减 很快。头车运行中的扰动是以 1/λ(s/辆)的速率沿车队向后传播。当C>0.5时,将以增大变 动幅度传播,增大了车辆间的干扰,当干扰的幅度增大 到使车间距小于一个车长时,则发生追尾事故。图4.12 显示了一列有8辆车的车队,可知,前车改变运行状态后,后车也 要改变。但前后车运行状态的改变不是同步的,而是 延迟的。这是由于驾驶员对于前车运行状态的改变要 有一个反应的过程,这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感觉阶段——前车运行状态的改变被察觉; 认识阶段——对这一改变加以认识; 判断阶段—— 对本车将要采取的措施做出判断; 执行阶段—— 由大脑到手脚的操纵动作。 这四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假设反应时间 为△t,前车在t时刻的动作,后车要经过△t在(△t+t)时 刻才能作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是延迟性。
1.制约性 在一队汽车中,后车跟随前车运行,出于对旅行时间的考 虑,驾驶员总不愿意落后很多,而是紧随前车前进,这 就是“紧随要求”。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跟驶车辆要满 足两个条件:一是后车的车速不能长时间大于前车的车 速只能在前车速度附近摆动,否则会发生碰撞,这是“ 车速条件”;二是前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即前车刹车时,两车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从而有足够的 时间供后车驾驶员做出反应,采取制动措施,这是“间 距条件”。显然,车速高时,制动距离长,安全距离也 应加大。紧随要求、车速条件和间距条件构成了一队汽 车跟驰行驶的制约性,即前车的车速制约着后车的车速 和两车间距。

交通工程学最终版-专业PPT文档

交通工程学最终版-专业PPT文档

时间 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 映。时间知觉依托季节的变换、太阳的升落等参照系 而产生。除了依托自然现象形成的时间知觉,人体自 身还存在生物钟,也是时间知觉产生的表现。生物钟 的形成与人体节律密切相关。驾驶人体力、智力和情 绪节律的研,不但有利于时间知觉规律的掌握,也有 利于合理利用节律,减少驾驶人不利心理状态行车带 来事故隐患。
复杂线形组合易造成判断困难、感知错误,在平曲线 及纵坡变化点反应不及时,造成操作失误。
针对以上问题,高速公路设计时,应避免长 直线的单调性和小半径曲线的离心力,顺畅衔 接直线、缓和曲线和曲线段;避免山区高速公 路的长大下坡路段;避免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和 凹形竖曲线底部设置小半径平曲线,道路线形 设计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并因地制宜,结合驾 驶人心理进行合理设计。
感觉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 属性。驾驶人认识周围环境就是从最简单的心 理活动(感觉)开始的。而根据隧道环境的特殊 性,影响隧道驾驶安全的感觉主要为外部感觉 中的视觉、 听觉和内部感觉中的运动感觉、平 衡感觉,嗅觉、 触觉及内脏感觉对驾驶人的影 响较小。
交通参与
人是交通系统的主体和构成要素,从交通参与者 角度研究交通心理,主要是研究驾驶人的交通心理、 交通参与人(行人及非机动车驾车人) 的社会心理和 交通安全以及交通事故的心理因素。
1.驾驶人的感觉能力、反应能力、情绪性格等与其 驾驶技能的关系。
2.道路交通复杂度、驾驶人生理心理状态及疲劳对 驾驶人反应时间的影响。
观察法
观察法主要是对已有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以 找出事物产生的规律。 观察法根据被观察者知情情况分为自然观察法 和控制观察法两种。 在被观察者完全不知情的自然条件下观察、记 录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表现的方法称为自然观察 法。 在限定条件下观察交通参与者的特定表现的方 法为控制观察法。

最新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课件

最新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课件
《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大纲全面介绍了交通运输工程学的核心内容和教学要求。课程首先概述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历史发展及智能运输系统的简介。随后,深入探讨了物流工程、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各个子系统的基本知识、设备设施、运输组织以及发展趋势。此外,还涵盖了综合运输与多式联运、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内容。在运输技术基础方面,课程着重讲解了交通运输设备、运载工具运用基础、交通港站与枢纽等关键知识点。同时,对运输行业管理、运输企业管理等实务操作层面也有详尽的阐述。通过学习本课程坚实基础。

交通工程学道路通行能力课件

交通工程学道路通行能力课件
34
四、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信号交叉口的运行特征 : 交叉口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相交的区域,车辆由此通过,并转换方 向,其运行路线必须相互交织或交叉, 由色灯信号控制指挥车辆前 进、停止或转向,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减速、制动、停车或启动、加速、 转向,同时还由于红灯周期性地定时出现,所以必然要导致停车等候 和时间损失。 在交叉口范围内各种车辆混合行驶,转弯时相互穿插,当自行车高峰 时,机动车差不多处于非机动车的包围之中,要实现方向转换是困难 的。
354W W 3 QM—交织段上最大通1行能W力(辆/h);
l—交织段长度(m)l ;
W—交织段宽度(m);
e—环交入口引道平均宽度:
e=(e1+e2)/2 (m) ;
P—交织段内交织车辆与全部车辆之比(%)。
27
三、环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根据经验检验,一般设计通行能力应为沃尔卓普公式计算最大值的 80%,因此沃尔卓普公式应修改为:
8
二、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的分类 较长路段畅通无阻的连续行驶车流的通行能力,一般称为路段通行能 力,它是所有道路交通系统都必须考虑的; 在有横向干扰条件下,时通时断、不连续车流的通行能力,如具有平 面信号交叉口的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合流、分流或交叉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如各类匝道收费口及其 附近连接段的通行能力; 交织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如立体交叉的各类匝道、常规环道上车 流的通行能力。
6
管制条件:是指道路管制设施装备的类型、管理体制的层次,交通信 号的位置、种类、配时等影响通行能力的关键性管制条件,其它还有 停车让路标志、车道使用限制,转弯禁限等措施。 其它条件:有气候、温度、地形、风力、心理等因素。但其中直接影 响通行能力数值的主要因素有:车行道宽度及侧向净空,车行道数量、 交通组成、驾驶员特性、道路纵坡、横向干扰与视距等。

交通工程学 第一至二章 课件

交通工程学  第一至二章 课件
2020/12/11
(3) 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 究
①区域交通控制软件系统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②区域交通控制系统设备与配套技术的研究; ③高等级公路情报采集与信息传输、监控技术的研究
; ④高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体制、理论方法
与设施的研究; ⑤高等级公路立交规划设计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交通工程学 第一至二章 课件
2020/12/11
1. 20世纪40年代交通工程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刚建立时,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下的定义是 :交通工程学是道路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 道路规划、几何设计、交通管理和道路网、终点 站、毗邻区域用地与各种交通方式的关系,以便 使客货运输安全、有效和方便。
成年人比较重视交通安全, 注意根据环境高速步伐和视 线,儿童喜欢任意穿梭
大致相当
工作、事务性出行,注意力 比较集意文明 走路和交通安全
心情闲遐时注意力容易分散, 紧张时比较集中
街景丰富时注意力分散,单 调时集中
工作、事务性出行,步 行速度较快,生活性出 行较慢
心情闲遐时速度正常, 心情紧张、烦恼时速度 较快
街景丰富时速度放慢, 单调时速度加快
成年人步行时个人空间为 0.9~2.5m2/人,儿童个人空间要 求比较小,老年人则要求比较大
男性大、女性小
受教育程度高的一人一般要求高, 为自己,也为别人。反之,则要 求低,也不太顾及他人 心情闲遐时个人空间要求正常, 心情紧张时要求较小,烦恼时要 求较大 街景丰富时个人空间小,单调时 个人空间大
2020/12/11
(1)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①城市交通规划中规划化的交通调查内容、方法研究; ②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规范化的研究; ③城市交通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 ④城市交通网络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⑤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技术的研究; 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⑦城市交通规划快速反应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⑧现代先进科学方法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用的研究。

大学交通工程课件6第六章 延误

大学交通工程课件6第六章 延误

§6.3路段行车延误的调查方法
一、跟车法 1、所需设备和人员 试验车,秒表,观测员,记录员,驾驶员 2、调查方法 当车辆驶过调查地点时,观测员启动第一 只秒表,记录沿途经过各控制点时间。当车辆 停止或被迫缓行时,观测员启动第二只秒表, 测量延误持续的时间,并记录地点和原因。
§6.3路段行车延误的调查方法
§6.1延误的基本定义
5、引道延误 车辆在引道上实际消耗的时间与车辆畅行行 驶通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之差成为引道延误。 车辆因前方信号或已有车辆而开始减速行驶之 断面至停车线的距离叫引道延误段。 6、控制延误 控制设施引起的延误,如信号交叉口。
§6.2行车延误的影响因素
1、驾驶员和行人; 2、车辆影响; 3、道路条件; 4、交通条件; 5、交通负荷; 6、交通管理和控制。
《交通工程学》
第六章 延误§6.1延误的基定义延误是由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和控制设施等 因素引起的运行时间损失,以秒或分钟计。 分为: 1、固定延误 由于交通控制、交通标志、管理等引起的延误 叫固定延误。 2、行程延误 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实际时间与计算时间之差
§6.1延误的基本定义
3、停车延误 车辆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产生的 延误。 4、排队延误 车辆排队时间与不拥挤条件下车辆以平均车 速通过该路段的时间差即,第一辆车从第一次 通车到通过停车线的时间。
Ⅰ断面 Ⅱ断面 ( 引 道 延 误 ) 停车线
§6.4交叉口延误的调查方法
2、停车时间法 点样本法调查方法: 1名观测员持秒表,按一定的间隔报时; 1名观测员接到通知后清点停在停车线后的车辆 1名观测员清点经过停车通过停车线的车辆数和 不经过停车同过停车线的车辆数;
§6.5延误资料的应用
1、评价道路的拥挤程度 2、评价服务质量 3、探求延误的发展趋势 4、改建道路和交叉口的依据 5、前后对比研究 6、运输规划 7、经济分析 8、交通规划、管制

交通工程学(电子课件)第6章 延误

交通工程学(电子课件)第6章 延误

6.1 延误
引 道 延 误
车辆在引道上实际消耗时间与车辆畅行行驶越 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之差。 引道延误段:在入口引道上,从车辆因前方信 号或已有排队车辆而开始减速行驶之断面至停车线 的距离。 是控制设施引起的延误,对信号交叉口而言是车 辆通过交叉口的实际行程时间和车辆以畅行速度通过 交叉口时间之差;控制延误包括车辆在交叉口范围内 的停车延误和加减-速损失时间。
调查方法
–测定从交叉口前某一点至交叉口之后某 一点的行程时间,各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 减去这段行程的车辆畅行行驶时间就是交 叉口的延误,分为试验车法、车牌照法等。
行程 时间法
–分为点样本法和分间断航空摄影法等。
停车 时间法
6.3 交叉口延误调查方法
车牌照法
表6-3
通过记录一定车辆的牌照号码、特征和通过交 叉口延误调查段两端的时刻,进而获得在交叉口实 际耗误
驾驶员和行人
交通管理 与控制 车辆
行车延误 的影响因素
交通负荷 交通条件 道路条件
6.2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跟车法 用跟车法调查行车延误,可同时获得行驶时 间、行驶车速、行程时间、行程车速和延误时间 等完整资料。
两名观测员,两块秒表。 一人读表,一人记录。车辆驶过调查起点时,观测员启动第一 只秒表记录沿路程经过各控制点时间。当车辆停止或被迫缓行 时,观测员启动第二只秒表,测量每一次延误持续时间。记录 员记录延误时间、地点和原因。车辆恢复正常行驶时,观测员 将第二只秒表及时回零。最后,车辆驶过调查路线终点时,停 止第一只秒表,并记录运行的总时间。
( SK ) 2 N E2
S——样本标准差,单位为s,通常取S=10-20s;
E——容许误差,s,通常取E=2-5s; K——与所要求置信度相应的常数; N——调查的最小车辆数。

交通工程学-资料

交通工程学-资料

交通特性(人、车、路、交通流);
交通调查(Q、K、V、D、C、OD、时空分布特性、停车、 环境…);
交通流理论(概率论、流体力学理论、排队论、跟驰理 论和交通动力学方法…) ;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方式、公交车辆、公交线 路规划理论…) ;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交通管理与控制理论与方法;
•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并处500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 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6个月 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
•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 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 车。
制动反应时间 制动作用时间
制动持续时间






制动
续行

时间Βιβλιοθήκη 时间应时间
11
第二章 交通特性分析
人--车--路的交通特性
人的交通特性 车的交通特性 道路的交通特性
交通流特性
交通量(Q)特性 速度(V)特性 密度(K)特性
交通流基本特性的相互关系
12
• 交通量的表达
–平均交通量—交通量的随机性= • 常用的平均交通量
高峰小时交通量 PHtF(t时段内统计所得通最量高 ) 6交 0
t
高峰小时交通量
PHF15
(15mi统 n 计所得最高交通 6量 0 )
15
(5)高峰小时系数(PHF)的意义
25
四、交通量的构成特性
交通量构成指交通量中各种交通工具(机动车、 非机动车、客车、货车;大、中、小客货车;公交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交叉口调查(交叉口类型及控制方式等) (5)停车设施调查(停车场的位置、形式、面积、容量等)
(6)交通管制设施状况
6.2 基础信息调查
3.交通实况调查
(1)OD调查 (2)货物源流调查 (3)公交运营调查 (4)对外交通调查
6.2 基础信息调查
(1)起讫点调查 ■概念
OD调查,Origin(起点)和Destination(终点)的缩写。
X (i, j ) Ai B j Ti U j f d ij Ai B j U j f d ij j B j Bi Ti f d ij i
1 1


d ij
6.3 交通需求预测
2.出行分布预测
②平均增长系数法
T i, j t i, j E i F j / 2
式中 ,E(i — )i 区 出 行 发 生 的 增 长 系 数 F(j) —j 区出行吸引的增长系数
按上式计算的 OD矩阵,往往各交通区的 吸引总量、发生总量不 能满足增长后的平衡条 件: n n i区的预测发生总量 T ( i , j ) i区的现状发生总量 t ( i , j ) i区的发生增长系数 E ( i ) j 1 j 1
出行目的:上班、上学、回程、公务、购物、文体、访友、 看病、其他
6.3 交通需求预测
1.出行生成预测
(2)类别生成 ■ 基本单元
家庭人口数、收入水平、且由家庭
访问调查资料计算每一类的平均生成率;而后, 用位于该区的各种类别的家庭数乘以相应相应类 别的平均出行率;求和。
n n j区的预测吸引总量 T ( i , j ) j区的现状吸引总量 t ( i , j ) j区的吸引增长系数 F ( j ) i 1 i 1
6.3 交通需求预测
2.出行分布预测
需重新确定修正增长系 数,并进行迭代计算, 直至E ' (i),F' (j)接近1.
E ' (i )
(3)是获得交通运输工作最佳效益的方法
(4)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短视性和盲目性,降低浪费。
6.1 概述
三、交通规划的分类
就范围来讲:有区域和城市之分 就内容来讲:有综合和专项之分
从规划的阶段和层面来看:
战略规划(超远期或远景期规划)——方向性规划。 中长期规划——主要项目规划。 近期治理规划
6.3 交通需求预测
2.出行分布预测
2.出行分布预测
■目的:根据现状OD分布量及各区的经济增长、土地开
发而形成交通量的增长,来推算各区之间将来的交通分布。 确定将来区与区之间的交通流量。
■方法:应用现状OD表来推算将来的OD表,这叫“增长率”
法,常见的有均衡增长率法、平均增长法、福雷特法等数
种;从现在OD表选出一个重力模型,把这个重力模型作为 推将来OD表的基础,这叫“重力模型”法;
d ij — 交通区i j的交通阻抗
— 模型参数
6.3 交通需求预测
3.交通方式划分预测
■方式划分就是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建立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依据是观测到的交通方式划分、
居民出行特征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营特性。
■影响出行者对交通方式的因素有很多,如交通方式的可靠性、
舒适性和安全性、方便性,出行者的社会经济特征等。
6.1 概述
四、交通规划的过程(内容)
1.组织准备:建立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 2.制订目标:旅客和货物移动具有适当的可达性、环境平衡
3.收集数据:收集各方面大量的数据
4.分析预测:对未来交通需求进行预测 5.制订方案:对未来交通网络提出若干方案 6.评价和选择: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7.连续规划:交通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
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
主讲:曹从咏 教授
6.1 概述
一、基本概念
1.交通规划的概念
从交通角度来讲,交通规划是交通工程学的组成部分,旨在 确定交通建设的发展目标,并设计达到这些目标的策略、过程
和方案。
定义:确定交通目标,并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具体来说,交通规划就是指经过调查分析,对未来交通系统 的需求进行预测,为规划时期内的交通系统提供综合布局,统 筹规划和系统评价,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全过程。
■南京市交通规划所建立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所考虑的因素
6.3 交通需求预测
2.出行分布预测
式中,t k i, j — 第k次迭代时的O D矩阵元素 E(i),F(j) — 调整系数 E k (i, j )
t i, j
k j k k 1 t ( i , j ) E ( j) j k t i, j i k k 1 t ( i , j ) F ( j) i n n
i 1 j 1
n
6.3 交通需求预测
2.出行分布预测
② 双约束重力模型
X ij — 交通区i j的O D量 Ti — 交通区i的发生量, Ti X j ij U j — j交通区的吸引量,U j X i ij Ai , B j — 运算参数 f d ij — 交通阻抗函数,可取f d ij
■ 目前国内外实际规划时倾向于用重力模型法。
6.3 交通需求预测
2.出行分布预测
2.出行分布预测
■目的:根据现状OD分布量及各区的经济增长、土地开
发而形成交通量的增长,来推算各区之间将来的交通分布。 确定将来区与区之间的交通流量。
■方法:应用现状OD表来推算将来的OD表,这叫“增长率”
法,常见的有均衡增长率法、平均增长法、福雷特法等数
6.2 基础信息调查
(2)城市道路流量调查 ■道路机动车流量 ■交叉口机动车流量 ■道路自行车流量 ■交叉口自行车流量
■核查线流量
(3)公交运营及线路流量调查 (4)货物源流调查
6.3 交通需求预测
一.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城市经济发展预测 ■城市人口发展预测 ■劳动力资源及就业岗位数预测 ■学生人数及就学岗位预测
j k 1 k 1 t ( i , j ) F ( j) j n
t 2 (i, j )
t k 1 i, j E k 1 i F k 1 j t k 1 i, j
i k 1 k 1 t ( i , j ) E ( j) i n
种;从现在OD表选出一个重力模型,把这个重力模型作为 推将来OD表的基础,这叫“重力模型”法;
■ 目前国内外实际规划时倾向于用重力模型法。
6.3 交通需求预测
2.出行分布预测
(1)增长系数法
①常增长系数法
T i, j t i, j G 式中,T i, j — 未来出行量( OD量) t i, j — 现状OD量, G — 增长系数
6.3 交通需求预测
二.交通发展需求预测
国际上常用的是“四阶段”模型: ■ 出行生成: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料的分析,预测各交通
区的出行发生量和出行吸引量。
■ 出行分布:将各交通小区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换算 成各交通区之间的OD分布矩阵。 ■ 方式划分:确定出行量中各交通方式所占的比例。 ■ 交通分配:把各出行方式的OD矩阵分配到具体的交 通网络上。
●促进土地利用和运输设施按期
望的方向发展
■保障充分的系统安全性
■提供充分的系统可靠性
●减少社会纠纷,促进地区经济、
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减少污染
6.2 基础信息调查
1.城市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调查 2.城市土地使用调查 3.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 4.城市流动人口出行OD调查 5.机动车出行OD调查调查 6.城市道路流量调查 7.道路交通设施调查 8.公交运营及线路客流量调查 9.货物源流调查 1、社会经济调查 2、交通设施及服务能力调查 3、交通实况调查
6.3 交通需求预测
1.出行生成预测
所谓出行生成,就是从土地使用到出行这一过程中的一 种过渡产物。 预测的目的是建立分区产生的交通量与分区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特征等变量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各分区所产生 的交通量。 出行产生和出行吸引是出行生成量的两种度量方式。前 者的影响因素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后者以土地使用 的形态为主。故需分别进行预测。 1)回归分析
6.1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交通规划是一个整体性、全局性的问题,涉及 因素众多,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技术、艺术和经验的组合。 2.交通规划的特征年 规划期限 规划的目标年 规划的基年 规划的特征 年 规划范围
6.1 概述
二、目的和意义
交通规划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个合理的交通系统,以便 为未来的各种用地模式服务。 意义? (1)它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前期工作 (2)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T (i, j )
j 1
n
t (i, j ) E (i)
j 1
n
F ' ( j)
T (i, j )
i 1
n
t (i, j ) F ( j )
i 1
n
6.3 交通需求预测
2.出行分布预测
③Fratar法:考虑了交通区之间的吸引强度
t k (i, j ) t1 (i, j ) t1 i, j t2 i, j 2 t k 1 i, j E k 1 i F k 1 j t k 1 i, j
6.1 概述
四、交通规划的过程(内容)
概述 社会经济及交通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及交通发展预测
规划方案 实施序列安排 效果评价 问题与建议
6.1 概述
四、交通规划的过程(内容)
旅客和货物移动具有适当的可达性 环境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