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级指标配棉要求简析

合集下载

感官检验棉花颜色级的几点看法

感官检验棉花颜色级的几点看法

感官检验棉花颜色级的几点看法棉花颜色级是根据棉花黄色深度和反射率综合确定的,依据黄色深度确定棉花类型,依据反射率确定棉花颜色级别。

感官检验棉花颜色级就是对照棉花实物标准,并结合棉花颜色级文字描述,依据反射率和黄色深度,综合确定棉花颜色级。

自2013年9月1日正式实施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以来,通过半年多的实践,笔者认为要保证感官检验棉花颜色级的准确性,需掌握以下几点:对正确理解棉花颜色级文字描述的含义棉花颜色级文字描述分两部分,一是颜色特征,主要描述棉花颜色在人大脑中的综合反映;二是对应的籽棉形态,主要帮助检验人员了解皮棉对应的籽棉来源和成分,便于检验人员正确判定棉花颜色级。

官从文字描述可以看出,白棉给人的色感主要表现为“白”,如洁白、乳白和灰白,是棉花生长发育期未受病虫害、干旱、洪涝等自然因素影响或影响极小的棉花,包括正常的早期棉、中期棉、未受霜冻的晚期棉和个别早中期僵瓣棉。

白棉一级乳白或洁白,特别明亮,有油亮、晶亮感觉。

主要是早中期的优质白棉,棉瓣肥大,也有少量一般白棉。

二级乳白或洁白,明亮,给人明亮轻快的感觉。

主要是早中期好白棉,棉瓣大,也有少量雨锈棉和部分一般白棉。

三级白或乳白,稍亮,丝光稍有不明显,部分棉花开始出现呆白或灰暗感觉。

主要是早中期一般白棉和晚期好白棉,棉瓣大小都有,也有少量雨锈棉。

四级色白略有浅灰,无丝光,整体有发灰的感觉。

主要是早中期失去光泽的白棉。

五级色灰白或灰暗。

主要是受到较重污染的一般白棉。

如灰尘污染、烟熏污染等,这些污染纤维的突出表现是发灰发暗,但不发黄或发黄极少。

淡点污棉主要表现为“白中带黄”,如乳白带浅黄、乳白带阴黄、灰白带阴黄,是白棉中混有少量淡黄色的纤维,出现淡黄色的纤维斑点,即白棉中混入了少量僵瓣棉、病虫害棉和污染发黄的纤维,或白棉因存储条件不当、存储时间较长变黄、霉变。

淡点污棉一级表现为乳白带浅黄,稍有丝光,给人黄亮的感觉。

主要是白棉中混入了雨锈棉或少量僵瓣棉。

棉花质量要求和经济技术指标

棉花质量要求和经济技术指标

棉花质量要求和经济技术指标一、棉花质量要求1. 品级 GB1103一1999规定棉花根据其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棉花品级分为七级,即一至七级,三级为品级标准级,七级以下为级外棉。

根据品级条件和品级条件参考指标,制作品级实物标准。

品级实物标准分基本标准和纺制标准。

皮辊棉、锯齿棉纺制标准是评定棉花品级的依据,各级实物标准都是底线。

黄棉、灰棉、拔杆剥桃棉,由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基本标准副本的品级程度制作参考棉样,最高品级不高于四级。

2. 长度棉花纤维长度以1mm为级距,分为25 mm,包括25.9 mm及以下,26 mm,包括26.0~26.9 mm;27 mm,包括27.0~27.9 mm;28 mm,包括28.0~28.9 mm;29 mm,包括29.0~29.9 mm;30 mm,包括30.0~30.9 mm;31 mm,包括31.0 mm及以上。

28 mm为长度标准级。

五级棉花长于27 mm,按27 mm计;六、七级棉花均按25 mm 计。

3. 马克隆值马克隆值分为三个级,即A、B、C级。

B级为马克隆值标准级。

马克隆分级范围为:3.7~4.2之间为A级;3.5~3.6或4.3~4.9之间为B级;3.4及以下或5.0及以上为C级。

4. 回潮率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5%。

5.含杂率棉花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

6.危害性杂物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

采摘、交售棉花,禁止使用化纤编织袋等非棉布口袋,禁止使用有色的或非棉线、绳扎口。

收购、加工皮棉时,发现混有异性纤维、色纤维及其他危害性杂物的,必须挑拣干净。

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得混入危害性杂物。

二、棉花加工经济技术指标1.轧花(1) 皮棉品级、长度籽棉经过轧花所出的皮棉,其品级、长度应对照国家标准严格检验,不低于原收购籽棉试轧衣分时的品级、长度。

棉花品级以品级实物标准结合品级条件决定;棉花长度检验用手扯尺量法测定。

对棉花新标准主体颜色级的理解

对棉花新标准主体颜色级的理解

对棉花新标准主体颜色级的理解
一、颜色级定义
棉花新标准中的颜色级是指棉花的外观颜色特征,按照黄度、反射率和色调值进行分类。

颜色级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棉花的商业价值和纺织加工效果。

二、颜色级分类
根据棉花新标准,颜色级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共四类,每类又分为五个级别,从一级到四级黄度逐渐增加,四级为最黄。

三、颜色级与质量的关系
颜色级与棉花的质量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颜色级越高的棉花,其品质越好,价格也越高。

这是因为颜色级高的棉花通常具有更好的纤维长度、强度和细度,更适合纺织加工。

而颜色级低的棉花则可能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杂质多、色泽差等。

四、颜色级评定方法
颜色级的评定主要采用人工评级和仪器测试两种方法。

人工评级主要依赖于评级人员的视觉判断,这种方法主观性较大,但可以充分利用人的经验。

仪器测试则是通过专业的测色仪器对棉花的颜色进行客观测量,这种方法更加准确和客观。

五、颜色级对纺织的影响
颜色级对纺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质量:颜色级高的棉花可以纺出更高质量的纱线,提高纺织品的品质。

生产效率:颜色级一致的棉花可以减少配棉的次数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市场需求:不同的颜色级对应不同的市场需求,符合市场需求的颜色级可以提高棉花的销售价格。

环保要求:一些深色系的棉花可能含有更多的染料残留,不符合环保要求,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

总之,颜色级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棉花生产和纺织加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棉花生产和贸易中,需要加强对颜色级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棉花的品质和纺织品的品质。

浅谈棉花品质等级与颜色等级的相关性知识

浅谈棉花品质等级与颜色等级的相关性知识

浅谈棉花品质等级与颜色等级的相关性知识本文由澳歌联合职业装小编编辑一般认为,棉纤维品级的“品”代表品质,“级”代表级别。

品级高低是代表棉纤维品质优劣和级别高低的一项综合指标,同时也标志着棉纤维有着不同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

评定品级的三条件是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及轧工质量。

棉纤维颜色级:棉纤维颜色的类型和级别。

类型依据黄色深度确定,级别依据明暗程度确定。

棉纤维的色泽优劣直接影响着棉纤维品级和棉纤维颜色级的高低。

棉花的色泽是指棉花的颜色和光泽,它既是棉纤维外表的物理现象反映,又与纤维的内在质量有关。

色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棉花的内在品质,是棉花品级的主要评定条件之一,是棉纤维颜色级评定的唯一条件。

棉花的颜色是棉样对不同波长光的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反射,由于吸收和反射改变了原来的光谱成分,使人视网膜上的三种感色细胞接受的刺激与日光不同,产生了各种色觉。

棉花的光泽是棉纤维的光学性能反映,棉纤维对光线的反射,反射光的强弱决定着棉花光泽的强弱。

棉花的颜色与品种、土壤、气候有关,同时与棉花的成熟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早中期的棉花成熟好晚期棉花成熟差,从棉花生长过程来讲,早中期的棉花其棉壳及棉籽表皮所含单宁少,晚期棉花其棉壳及棉籽表皮所含单宁多。

而棉纤维的颜色和单宁的多少有关,棉壳及棉籽表皮所含单宁越多棉纤维的颜色越深,所以我们在检验棉花时,看到早中期棉花颜色是洁白或乳白,晚期棉花颜色是阴黄、阴红。

棉花的光泽是在棉花自然生长中形成的,它与棉纤维断面形状关系极大,纤维断面越接近圆形,其光泽越好,棉纤维断面越接近圆形其胞壁中淀积的纤维素越多,而且纤维结构中的结晶程度增强,结晶区域增多,大分子排列的取向度增强,因此它的成熟就好,强力高。

棉纤维的光泽与天然转曲多少有关,天然转曲较多,纤维表面形成凸起的球面可以增强光线的反射能力,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感官反映则较光亮。

棉纤维表面的蜡质层也是反射光泽的因素之一。

不成熟纤维蜡质层不均匀并且较厚,反射光不足。

浅谈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

浅谈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

浅谈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浅谈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摘要:笔者以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宣贯教材及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为理论基础,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走访了解,对影响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更加准确严谨地判定棉花颜色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棉花;颜色级;判定;影响因素1 引言棉花颜色级标准是依据黄色深度确定棉花类型,依据反射率确定棉花颜色级别的衡量标准。

棉花颜色级检验有两种方法:一是仪器检验法,二是感官检验法。

仪器测试通过HVI测试仪对棉花质量进行快速检验,以校准色板为溯源依据,测试棉花的Rd、+b值,根据颜色分级图定出颜色级;感官检验棉花颜色级则是对照棉花实物标准,并结合棉花颜色级文字描述,依据反射率和黄色深度,综合确定棉花颜色级。

2 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在日常检验中,检验员往往遇到感官检验与HVI检验结果不一致或检验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检验但目光比对仍有较大偏差的情况出现。

本文就针对以上问题对影响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因素做如下分析。

2.1 感官检验中的影响因素在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判断,笼统地说涉及色彩物理学、光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

同时还牵涉到检验员视觉和精神状态的相互关系。

2.1.1 棉花颜色分级室状况按照GB/T 13786标准,棉花颜色分级室应满足墙壁N8.5为好,天花板白色,地板约N7.5为宜,分级台以灰色为好。

在逐样检验颜色级过程中,室内光照度应在(750±100)xl范围内,光线应广泛地漫射。

在使用过程中,正确维护照明设备,以保证恰当的均匀的照明。

避免同一加工批棉花因光照强度的变化,判定结果出现大量同一类型但不同级别广泛分布的判定结果。

2.1.2 轧花工艺和轧花设备的影响新标准体系下,轧工质量分为好、中、差三个级别。

日常检验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各加工厂设备配备参差不齐,轧花设备规格、型号和选配轧花工艺也多种多样,造成籽棉采摘过程中过多的棉叶等杂质在轧花工艺中未及时清除。

浅谈棉花颜色级与品级的关系

浅谈棉花颜色级与品级的关系

浅谈棉花颜色级与品级的关系作者:赵凤友来源:《中国纤检》2011年第13期摘要:根据三年全国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统计了品级指标在颜色图上的分布,分析了棉花颜色级和品级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既有基本的共同点又有评判内容方法上的区别,基本的共同点是均反映了棉花质量,而且关系是相辅相成,不是根本上的对立的分级体系;区别就是表现了棉花质量评判内容及方法的不同。

最后通过分析二者的关系得出结论:颜色图划分基本方向是符合人眼观察棉花颜色的。

关键词:颜色级;品级;关系目前我国棉花质量评价体系,是以感官检验为主,以仪器检验为辅的“品级检验体系”,是GB 1103—72棉花标准的核心,棉花标准虽然经历了1999年、2007年两次修改,但都没有触及这一检验体系的核心指标——品级。

品级指标不是棉花本身固有的特性,是由成熟程度、色泽、轧工质量三项指标经检验员大脑综合而成的指标,而这综合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而正是这一特点带来了它的先天不足,一是溯源性差,二是无法从感官过渡到仪器检验,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来说是致命的缺陷。

棉花颜色级正是针对品级指标这些不足和缺陷而建立的,颜色级基本含义依据棉花颜色划分的级别,具体就是棉花样品的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测试值在棉花颜色图上的位置所对应的级别。

目前按颜色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4种类型,共15个颜色级。

颜色级的特点就是溯源性强、覆盖面广、仪器可测试性高。

所以使用棉花颜色级指标取代品级,就可以保证颜色级的最终溯源性,顺利地过渡到仪器检验,从而实现科学性、普遍性、权威性检验。

目前国际上棉花分级所采用模式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棉花颜色分级体系,而且美国的棉花分级标准和方法在世界上居于主导地位,标准也称之为“万国标准”。

美国研究棉花颜色分级体系起步早,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开始对棉花颜色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美国棉花颜色图。

此后,又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对其他特征图进行修改,颜色分级体系也比较全面,颜色图的划分也比较成熟。

棉花颜色分级标准今年开始试点

棉花颜色分级标准今年开始试点

棉花颜色分级标准今年开始试点作者:晓婷来源:《中国纤检》2011年第11期推行棉花颜色分级检验,既是改革棉花品级指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棉花质量检验体制由感官检验向仪器化检验全面过渡的关键。

但由于改革品级指标涉及面广,改革难度大,迫切需要尽快试点,研究解决品级指标向颜色级指标过渡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采用颜色分级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和棉花贸易结算体系,以满足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

在5月6日召开的棉花颜色级检验试点工作动员会上,布置了2011年度棉花颜色级检验试点内容:一是在棉花收购环节,探索采用颜色级进行收购检验、结算和分类存放的新模式。

棉花加工企业依据颜色级实物标准对小锯齿试轧皮棉进行颜色级感官检验,按照颜色级检验结果进行贸易结算,并按照颜色级和长度进行分级分垛。

二是在棉花加工环节,探索依据颜色级生产加工的生产工艺和应用颜色级作为重要指标的贸易结算体系。

棉花加工企业按照颜色分级的要求指导生产加工和内部质量控制,按照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要求,逐包取样并送指定专业纤检机构进行公证检验,按照公证检验结果进行贸易。

三是在公证检验环节,产地专业纤检机构依据《棉花颜色分级检验技术规范》对试点棉花加工企业送检样品逐样进行公证检验,出具公证检验证书。

销地专业纤检机构对试点纺织企业购进的非试点加工企业生产的国产锯齿细绒棉,按配棉批申报公证检验,经中纤局审核批准后依据《棉花颜色级检验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并出具公证检验证书。

各级专业纤检机构依据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和颜色图开展颜色分级感官检验和仪器化检验比对试验,进一步完善我国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和颜色图。

各级专业纤检机构要加强对试点加工企业加工的成包皮棉的流向跟踪。

四是在棉纺织环节,试点纺织企业对从棉花加工试点企业购买的棉花按照颜色级进行贸易结算,依据颜色级结果进行纺织配棉生产,探索颜色分级指导纺织配棉的新方式。

对做好颜色级棉花新标准的认识

对做好颜色级棉花新标准的认识
瞩 目。
力 度
1 . 发 挥政 府 的职 能作 用 。
按照部 门分工的原则 , 使农业技术推广站 、 棉花 收购加工企业 、 纺织企业、 期货各涉棉部 门充分认识 到 新标 准 对 于 企 业 自身 的影 响及 重要 性 , 督 促 其尽
快 了解 、 掌 握 和 深 刻理 解 新 标 准 。只有 各 方 真 正从 思 想 上加 以足 够 重 视 , 切 实 提 高 棉 花标 准 和 质 量 意
存放 。同时收购人员要 向棉农宣传“ 四分” ( 分摘 、 分 晒、 分存 、 分售) 工作 的重 要 性和 异性 纤维 的危 害性 ,
严格 执行 “ 一 试五定 ” 检验规程 , 不 允 许 收 购 超 水 棉 。 收 购人 员 要 从 源头 上 把 好 收购 质 量 关 , 杜 绝 扰 乱 市场 经济 秩序 的行 为发 生 。
训, 逐 项 落 实 。尤 其 是 颜 色 级 新标 准 , 更要 认 真 学 习 。因 为颜 色 级 作 为新 生 事 物 , 当前 全社 会 对 其 的 关பைடு நூலகம்注 程 度 已上 升 到 了一 个 前 所 未有 的高 度 , 而 纤 检 机构 作 为新 标 准 的重要 实施 者 , 肩 负 着棉 花检 验 、 质 量 监督 和行 政 执 法 的综 合 职 能 , 其 工作 质量 也 备 受
对 做 好 颜 色级 棉 花新 标 准 的认 识
王 金 凤
[ 奎 屯市纤维检验所 , 新疆 奎 屯 8 3 3 2 0 0 ]
新棉花标准 已于 2 0 1 3 年9 月 1日正 式 实施 , 这
方 法 与 国 际标 准 全 面接 轨 、 提 升 我 国棉 花 质量 及 制
是 我 国棉 花发 展 史 上 具 有 里程 碑 意 义 的 大事 , 标 志 着 我 国棉花 检 验全 面 步人 了仪 器化 检 验发 展 的新 时

浅谈棉花颜色级指标在配棉中的应用

浅谈棉花颜色级指标在配棉中的应用

浅谈棉花颜色级指标在配棉中的应用作者:陈兆顺来源:《中国纤检》2014年第11期新棉花标准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用颜色级分级体系取代品级指标,推出了全新的满足仪器化检验要求的颜色级指标,颜色级指标在纺织配棉中对色差控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纺织企业在配棉时对原棉色泽差异的控制可以减少色差的产生。

主体颜色级和混合棉颜色级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标准规定,主体颜色级“按批检验时,占有80%及以上的颜色级,其余颜色级仅与其相邻,且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

主体颜色级的规定对棉花组批以及纺织配棉中的混合棉颜色级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

主体颜色级中强调其余颜色级仅与其相邻,决定了一批棉花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指标在颜色分级图上呈现为片状分布。

这样可以确保混合棉颜色级在颜色分级图上呈连续片状分布,一批棉花中的其余颜色级与另一批棉花其余颜色级重叠的可能性增大,减少混合棉颜色级在颜色分级图中呈散射状分布,提高混合棉颜色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混合棉颜色级对棉纱色差的影响在纺织配棉中,配棉需根据纺纱品种不同的质量要求,将不同特性指标的原棉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混合棉。

棉纱色差的产生主要是原棉成熟度差异过大引起的颜色和吸色率的差异,在混棉时混棉不匀出现的染色差异。

而原棉成熟度是棉花质量的一项内在综合性指标,与原棉的反射率(Rd)、马克隆值有着密切的关系,成熟度正常的棉花,精亮而有光泽,吸色性能好,织物染色均匀。

混合棉颜色级根据配棉成分中各组合批棉花的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值的平均值表示,要保持混合棉主体颜色级的稳定,就要控制配棉过程中每次接批棉花的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的极值和混合棉的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值的变异系数(CV)。

混合棉中主体颜色级的稳定,相对较小的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值的极差,是控制棉纱色差的关键指标之一。

浅谈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

浅谈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

浅谈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摘要:笔者以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宣贯教材及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为理论基础,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走访了解,对影响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更加准确严谨地判定棉花颜色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棉花;颜色级;判定;影响因素1 引言棉花颜色级标准是依据黄色深度确定棉花类型,依据反射率确定棉花颜色级别的衡量标准。

棉花颜色级检验有两种方法:一是仪器检验法,二是感官检验法。

仪器测试通过HVI测试仪对棉花质量进行快速检验,以校准色板为溯源依据,测试棉花的Rd、+b值,根据颜色分级图定出颜色级;感官检验棉花颜色级则是对照棉花实物标准,并结合棉花颜色级文字描述,依据反射率和黄色深度,综合确定棉花颜色级。

2 颜色级判定的影响因素在日常检验中,检验员往往遇到感官检验与HVI检验结果不一致或检验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检验但目光比对仍有较大偏差的情况出现。

本文就针对以上问题对影响棉花颜色级判定的因素做如下分析。

2.1 感官检验中的影响因素在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判断,笼统地说涉及色彩物理学、光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

同时还牵涉到检验员视觉和精神状态的相互关系。

2.1.1 棉花颜色分级室状况按照GB/T 13786标准,棉花颜色分级室应满足墙壁N8.5为好,天花板白色,地板约N7.5为宜,分级台以灰色为好。

在逐样检验颜色级过程中,室内光照度应在(750±100)xl范围内,光线应广泛地漫射。

在使用过程中,正确维护照明设备,以保证恰当的均匀的照明。

避免同一加工批棉花因光照强度的变化,判定结果出现大量同一类型但不同级别广泛分布的判定结果。

2.1.2 轧花工艺和轧花设备的影响新标准体系下,轧工质量分为好、中、差三个级别。

日常检验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各加工厂设备配备参差不齐,轧花设备规格、型号和选配轧花工艺也多种多样,造成籽棉采摘过程中过多的棉叶等杂质在轧花工艺中未及时清除。

正确理解棉花新标准中的“主体颜色级”

正确理解棉花新标准中的“主体颜色级”

正确理解棉花新标准中的“主体颜色级”作者:吴晓红来源:《中国纤检》2013年第17期颜色级是GB 1103.1—2012《棉花第一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的新增术语。

颜色级是指棉花颜色的类型和级别,类型依据黄色深度确定,级别依据明暗程度确定。

主体颜色级针对了我国棉花检验中“按批检验”的检验形式,也是标准中的新增术语。

棉花是农产品,品质一致性较差,在同一批棉花中,包与包之间有差异,各包棉花的质量也不一定相同,在当前我国棉花检验中,对成包皮棉的检验有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两种检验形式。

标准规定对逐包检验的棉花要每一包都出具颜色级检验结果。

而对按批检验的棉花,规定按批出具检验结果。

按批检验是抽取棉包批量的10%进行检验,而一批棉花中会有不同颜色级的棉花存在,为了保证成批棉花颜色级的一致性,设定了主体颜色级的概念,从而确定一批棉花有无主体颜色级,以及确定哪一级才是主体颜色级的情况。

对新标准中“主体颜色级”定义的正确解读在标准中主体颜色级的定义是:按批检验时,占有80%及以上的颜色级,其余颜色级仅与其相邻,且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

本次标准修订的重大改革就是锯齿加工细绒棉采用颜色级检验体系,品级检验及其品级概念从此成为棉花检验的历史。

颜色级及其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是新生事物,对从事棉花行业工作的人们来说接受这个新生事物尚需一个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初学者来说,“颜色级”这个定义解释容易给人两个歧义:一是“……其余颜色级仅与其相邻,且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这句容易被解读为“其余颜色级的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从而被误解为一批棉花中可以有3个类型的颜色级(主体颜色级和其余的2个颜色级)。

正确理解应该是“有主体颜色级的一批棉花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且包括主体颜色级在内”。

二是“……且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这句出现在主体颜色级的定义解释中,容易被解读为修饰的对象是“主体颜色级”,从而误解为一批棉花中主体颜色级可以包括2个类型。

探讨仪器化检测棉花颜色级指标

探讨仪器化检测棉花颜色级指标

探讨仪器化检测棉花颜色级指标近年来,棉花贸易和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对棉花颜色级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检测结果受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大、检测效率低等。

因此,采用仪器化检测棉花颜色级指标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将探讨仪器化检测棉花颜色级指标的优势、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建议和展望。

一、仪器化检测棉花颜色级指标的优势1.减少人员主观性影响由于传统检测方法是由人工进行,其结果往往受到人员主观性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而仪器化检测可以减少人员主观性的干扰,提高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2.提高检测效率传统检测方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而仪器化检测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和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当然,不同仪器的检测频率和速度都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合的仪器。

3.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仪器化检测可以在数码显示屏上直接输出检测结果,避免由于人的视力或心理误差而导致的结果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仪器化检测棉花颜色级指标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仪器可用于棉花颜色级的检测,例如我国的激光多元分析仪、美国的X-Rite眼动系统等。

这些仪器均可以实现自动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同时,国家棉花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也已经开始用仪器化检测棉花颜色级,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形成了规范的检测流程和标准。

三、仪器化检测棉花颜色级指标存在的问题1.高成本目前,仪器化检测仍存在一定的成本问题,不仅仪器本身价格昂贵,而且仪器维护保养费用也较高。

这使得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仪器化检测的费用,进而影响棉花颜色级指标的推广和普及。

2.检测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仪器化检测精度和结果可靠性虽然比传统检测方法有所提高,但是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环境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仪器的状态,从而影响检测精度。

3.实际操作困难仪器化检测需要特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且操作难度较高。

缺乏操作技能的人员很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

颜色级指标配棉要求分析

颜色级指标配棉要求分析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f i n i s h e d p r o d u c t s . Th i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a n d s t u d i e s e mp h a s e s o f c o t t o n c o l l o c a t i o n wo r k a n d n e w r e q u i r e me n t s f o r p r o d u c t i o n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u n d e r t h e n e w
( Ch i n a Ya r n Ne t wo r k,H a n g z h o u 3 1 1 2 0 3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Co t t o n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r a w ma t e r i a l i n t e x t i l e i n d u s t r y . Ne w s t a n d a r d f o r c o t t o n i s t h e o r i g i n a l a n d b a s i c t e c h n i c a l ma n u a l d o c u me n t f o r i mp r o v i n g y a r n q u a l i t y, b o o s t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l e v e l o f s p i n n i n g e n t e r p r i s e s ,r e d u c i n g c O S t o f r a w ma t e r i a l s a n d i n c r e a s i n g c o s t

浅谈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浅谈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

浅谈颜色级与品级的区别要更好地掌握颜色级检验,我们就要掌握颜色级与品级的一些本质上的区别,以帮助我们理解颜色级检验。

首先,品级具有一些弊端。

一是品级实物标准的色泽特征未能覆盖所有棉花颜色的范围。

品级仅覆盖了棉花色谱的很小一部分,其他颜色范围的棉花品级就只能靠文字规定和检验员的经验来综合了。

二是品级检验体系中有多套实物标准,各省份根据自己的实际惰况制作各省份的实物标准,使得全国各地同一品级的棉花色泽特征并不完全相同。

而颜色级检验体系中全国只有一套标准。

三是品级检验要求是成熟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三条件结合,但如何结合不明确,三条件各自的权重随条件变化、检验员很难掌握。

由于综合定级难度大、部分经验不足的检验员仅按黄度分级。

四是品级对纺织企业配棉指导作用逐渐减小。

随着各项物理指标测试技术的发展、纺织配棉基本侧重于各项指标的应用。

品级所能代表的综合品质,被各项测试指标取代,配棉时、品级本身已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把品级当做色泽指标来应用,就不如直接测试颜色指标更准确。

五是品级不能仪器化检验。

其次,颜色级检验与品级检验有概念上的区别。

“品级检验”是人通过眼看手模感觉棉花色泽、成熟度、轧工质量给出一个综合的评判结果,在“品级检验体系”中品级就代表了棉花品质: “颜色级检验”,颜色级并不完全代表棉花品质,仅表示颜色状况,要加上一系列的物理指标(如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等),综合评判才能表示棉花综合品质,颜色级与品级在体现棉花品质上有较大的区别。

但由于色泽在品级检验中占有很大比例、品级和颜色级检验概念极易混淆,特别是对我们长期从事品级检验人员来说、理解颜色级必须时刻牢记它们概念上的区别。

棉花品级不分类型,而颜色级将棉花分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四个类型,因此棉花的品级与颜色级二者之间不可能一一对应,也无法进行转换。

从总体上说,颜色级高的棉花品级也高,颜色级低的棉花品级也低。

颜色级高的棉花,品级没有太低的;颜色级低的棉花,品级没有太高的。

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探讨

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探讨

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探讨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探讨摘要:棉花颜色级分级体系是棉花质量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重点分析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的特点、手法以及与仪器检验准确率的判别进行全面综合论述,最后提出提升颜色级感官检验技术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对策.棉花颜色等级测试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仪器测试;一种方法是感官进行测试。

仪器校准的调色板为溯源依据基础,主要测试棉花Rd和+b 值,可按颜色分类图设置颜色等级;感官测试基于反射和黄色,基于全面的物理标准确定颜色级别。

在理论上,两种测试方法的结果应是一致的,符合率也应该是能够达到较高比例。

但这两种方法有时差异极大,形成这种现象造成因很多,要解决此问题需要探讨影响仪器和感官测试的各种因素,并对它们影响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1.棉花颜色级感官检验的特点1.1感官检验可过滤干扰因素棉花试样的色泽测量基于试样的复合表面,换句话说,色泽测量值代表了试样色泽构成中的纤维色泽、含杂数量色泽种类、表面粗糙度或光滑度的平均值。

也就是说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检验结果。

但执行感官检验的主体是人,他们可根据自己的检测经验灵活掌握,可以过滤掉一些因素的干扰,例如叶屑多、形态粗糙等,而仪器的测试系统是固定不变的,任何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其测试值。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感官检验可以过滤掉一些干扰因素是针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检验员来说的,对于一些水平不高的检验员反而受干扰因素的影响更大,检验偏差更容易扩大。

1.2感官检验灵敏度高于仪器检验,但水平需参照物多年来分级人员的眼睛被认为是测量颜色的首要工具。

即使在今天,这仍是应用广泛的判断棉花颜色的主要方式。

然而人的主观判断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当人的眼睛对微小的颜色差别都很敏感时,并不适合判定颜色的绝对水平。

就像一个人已经出门了,并打算买一些与家里墙壁相同颜色的涂料,但是却没有带上一点样品或想要颜色的样照,买到的东西与可能与自己的需求有较大差别。

颜色级指标配棉要求简析

颜色级指标配棉要求简析

颜色级指标配棉要求简析王士心(中国纱线网网友)摘要:通过对国家新标准GB 1103.1—2012中关于颜色级的分析,探讨了新标准下对配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对配棉方案的内在质量指标和颜色差异的控制措施,通过实例介绍了配棉质量控制程序,提供了混棉参考指标。

关键词:配棉;颜色级;黄度;纺纱均匀指数;内在质量指标;色差棉花国家新标准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已经于2013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标准的显著特是以颜色级取代了使用近40年的品级指标,实现了颜色级指标的仪器化检验。

新标准的实施对棉纺企业的配棉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GB 1103.1-2012的分析1.1 新老标准的对比分析要用好棉花新标准,就必须对新旧标准的主要区别,新标准的主要特点和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和学习。

新老标准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 细绒棉新老标准对比分析1.2 GB 1103.1-2012的颜色级划分在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标准中,锯齿加工细绒棉依据黄度(+b)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和黄染棉4种类型。

依据明暗程度(Rd ),白棉分5个级别,淡点污棉分3个级别,淡黄染棉分3个级别,黄染棉分2个级别,共13个级别。

白棉三级为颜色级标准级。

仪器检验颜色级时,按黄度(+b)和反射率(Rd)的值,在棉花颜色分级图中对应的类型线和等级线所划分的区域确定颜色级。

颜色级用两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是级别,第二位是类型。

颜色级代号见表1。

表2 锯齿加工细绒棉的颜色级划分在棉花颜色分级图上(见图1),横向坐标为黄度(+b)值,表示饱和度;纵向坐标为反射率(Rd),表示亮度(明暗程度)。

高等级靠近图的顶部,低等级靠近图的底部,灰色靠近左下部,有染污和黄染的靠近右部。

图1 锯齿加工细绒棉颜色分级图在图1中,棉花分级线具有一定的边界条件,其边界可以分别用细绒棉分类分级线方程式来表达,并可以根据分类分级线方程式计算出每个颜色级的区间范围,这样任意一个颜色级都可以通过黄度(+b)和反射率(Rd)的值进行标定。

棉花颜色级和轧工质量的评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棉花颜色级和轧工质量的评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棉花颜色级和轧工质量的评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布音其其克【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2页(P57-58)【作者】布音其其克【作者单位】伊犁州纤维检验所【正文语种】中文遵守颜色级和轧工质量的感官检验规则1.颜色级感官检验及评定方法。

依据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棉花颜色级共包括4种类型、13个级别。

依据棉花黄色深度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4种类型。

依据明暗程度将白棉分为5个级别,淡点污棉分3个级别,淡黄染棉分3个级别,黄染棉分2个级别,共13个颜色级。

在新疆的北疆,正常年份生产的以白棉2、3级为主,4级和5级少见,中晚期会出现少量各种僵瓣棉、雨锈棉、轻霜棉、污染棉,少量出现因温度、湿度、品种、微生物等因素影响变异的淡点污棉、淡黄染棉和黄染棉,黄染棉为极少数。

在进行感官检验前,为保证棉花质量控制,检验需在棉花分级室进行,满足GB/T 13786标准要求的光照条件。

检验时,检验员应使用规范的操作手法,正确握持棉样,整理出一个平整的平面,手抓紧两端适当弯曲平面,使棉样表面密度和实物标准表面密度相似,肉眼对照比对并结合文字描述,确定颜色级。

检验员在评定时,首先依据黄色深度判断类型,再按照明暗程度确定级别。

遵循“棉样在同一类型中,同样亮度的,越黄等级越高;同样黄度的,亮度越高等级越高”的标准。

一个成熟的感官检验员首先能够正确理解颜色级文字描述的含义,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色特征图,了解每个棉样颜色级的Rd、+b范围,拿到一个棉样,首先定性色泽特征,头脑中再反映出图中位置和级别以及可能的其他级别,再对照实物标准确定颜色级。

2.轧工质量感官检验及评定方法棉花的轧工质量是指籽棉经过加工后,皮棉呈现的外观形态粗糙及所含疵点种类的程度,分好、中、差三档,分别用P1、P2、P3表示。

外观形态包含棉层清晰度和粗糙度。

清晰度主要和皮棉短纤维率相关,竖向排列纤维多,表面给人毛茸感,清晰度降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色级指标配棉要求简析王士心(中国纱线网网友)摘要:通过对国家新标准GB 1103.1—2012中关于颜色级的分析,探讨了新标准下对配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对配棉方案的内在质量指标和颜色差异的控制措施,通过实例介绍了配棉质量控制程序,提供了混棉参考指标。

关键词:配棉;颜色级;黄度;纺纱均匀指数;内在质量指标;色差棉花国家新标准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已经于2013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标准的显著特是以颜色级取代了使用近40年的品级指标,实现了颜色级指标的仪器化检验。

新标准的实施对棉纺企业的配棉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GB 1103.1-2012的分析1.1 新老标准的对比分析要用好棉花新标准,就必须对新旧标准的主要区别,新标准的主要特点和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和学习。

新老标准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 细绒棉新老标准对比分析1.2 GB 1103.1-2012的颜色级划分在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标准中,锯齿加工细绒棉依据黄度(+b)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和黄染棉4种类型。

依据明暗程度(Rd ),白棉分5个级别,淡点污棉分3个级别,淡黄染棉分3个级别,黄染棉分2个级别,共13个级别。

白棉三级为颜色级标准级。

仪器检验颜色级时,按黄度(+b)和反射率(Rd)的值,在棉花颜色分级图中对应的类型线和等级线所划分的区域确定颜色级。

颜色级用两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是级别,第二位是类型。

颜色级代号见表1。

表2 锯齿加工细绒棉的颜色级划分在棉花颜色分级图上(见图1),横向坐标为黄度(+b)值,表示饱和度;纵向坐标为反射率(Rd),表示亮度(明暗程度)。

高等级靠近图的顶部,低等级靠近图的底部,灰色靠近左下部,有染污和黄染的靠近右部。

图1 锯齿加工细绒棉颜色分级图在图1中,棉花分级线具有一定的边界条件,其边界可以分别用细绒棉分类分级线方程式来表达,并可以根据分类分级线方程式计算出每个颜色级的区间范围,这样任意一个颜色级都可以通过黄度(+b)和反射率(Rd)的值进行标定。

1.3 原料的纺纱性能表征HVI数据众多,主要有棉纤维上半部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这些指标之间相互影响,配棉时必须综合考虑。

上半部长度:棉纤维长度是原棉最重要的内在质量指标之一。

纤维长度长,纤维之间接触机会多,纤维间抱合力增加,成纱强力高,特别是在纺细特纱时,纤维长度对成纱强力的影响更显著。

整齐度指数: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表示纤维长度分布均匀或整齐的程度,对纱线的条干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纱线的强度和原棉的制成率也有影响。

断裂比强度:当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大时,必然是纤维密度小或强力高,对成纱强力有利,同时因纤维不易断裂,落棉少,制成率高,有利于降低用棉量。

马克隆值:马克隆值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实际上是纤维细度与成熟度对成纱质量的综合影响。

对同一原棉品种,马克隆值过高时,纤维过成熟,纤维天然转曲较少,纺同样号纱时,纱线截面内纤维根数减少,纤维抱合力较差,成纱强力较低。

马克隆值过低的棉纤维容易产生有害疵点,染色性差,断头率高,成纱强力同样较低。

纺纱均匀性指数:纺纱均匀性指数(SCI)是反映纤维连续可纺性的指标。

SCI 指数由一个公式来计算,可实现对配棉方案进行成纱质量的预测或仿真。

纺纱均匀性指数与原棉各主要指标的关系:SCI=-414.67+2.90 Str-9.32 Mic+1.94 Len+4.74 Unf+0.65 Rd+0.36(+b)其中:Str----纤维断裂比强度(cN/tex);Mic----马克隆值;Len----上半部平均长度(mm);Unf----长度整齐度(%);Rd----反射率(%);(+b)----黄色深度(%)。

如果选用英寸(Inches)为Len(上半部平均长度)的度量单位,Len的系数应为49.17。

SCI值越大,成纱强力和连续可纺性越好。

2 棉花新标准下对配棉的要求棉纺企业的配棉是根据产品质量要求按一定比例将不同性能指标的原棉进行组合的工作,在采用新标准的情况下,如何按新标准的要求进行合理配棉,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特别是利用新标准的颜色级来控制产品出现色差问题,是棉纺企业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从纺纱均匀性指数SCI的表达式中可以看出,表征原棉内在质量指标的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这四项指标主要影响成纱内在质量指标,包括成纱强度、条干等,而表征原棉外观质量指标(即色泽级)的反射率、黄色深度这两项指标主要影响成纱的色泽特征。

2.1 成纱内在质量指标的配棉控制控制成纱内在质量指标的一致性,主要应从控制配棉成分的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这四项指标入手,稳定接批混棉这四项指标的稳定性。

为方便配棉稳定性的定量考核,可以将这四项指标分别进行分级,并对每一个级别赋予相对应的权重,见表3。

表3 原棉内在质量指标分级表半部平均长度差异小于2mm,长度整齐度差异小于2%,断裂比强度差异小于2cN/tex,马克隆值差异小于0.2。

同时,还可以利用模糊数学去对配棉中的每一批原棉进行内在技术等级的定量评定,然后根据每一批原棉的混用比例加权平均计算出混棉的平均内在技术等级,从而对配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

比如,一批原料的质量指标为:上半部平均长度28.1mm,长度整齐度81.3%,断裂比强度29.1cN/tex,马克隆值3.72,那么这批原料的综合内在技术等级评定过程可以按表4的计算过程进行评定。

表4 原棉内在质量指标定量评定表从表4的计算评定过程可以看出,该批原料的综合内在质量指标可定量评定为1.9925,用同样的评定方法,可以将配棉中的各批原料分别评定,然后按照各批原料的混用比例进行加权平均,获得混棉的综合内在质量指标,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棉纱,其配棉成分的综合内在质量指标应基本稳定,如果差异较大,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就不能保证一致性和稳定性。

2.2成纱色差的配棉控制在棉纺企业中,因配棉调整或原料接批造成纱线出现色差的情况并不少见,那么在新标准下如何杜绝因配棉问题造成的纱线色差呢?我们知道反映原棉色泽特征是黄度(+b)和反射率(Rd)这两个指标,由于不同颜色级的原棉混合后,各批原棉的颜色并不“相溶”,仍保留原颜色,因而如果混棉中各批原料的黄度(+b)、反射率(Rd)差异过大而且混合不均匀就很容易造成纱线的色差,其中因配棉的黄度(+b)差异过大产生的成纱色差在感官上就可以发现;而因配棉的反射率(Rd)差异过大产生的成纱色差在荧光灯源下也可以发现。

因而为防止因混棉成分组合不合理而产生的色差,需对混棉颜色级进行控制和评价。

2.2.1 控制成纱色差的配棉原则(1)混棉中最好确定一个主体颜色级,其它颜色级最好是与主体颜色级相邻的颜色级,同一个配棉成分中的颜色级跨度不宜过大。

颜色级类别跨度最好不要超过3个,级别跨度最好不要超过4个。

(2)接批原料的黄度(+b)、反射率(Rd)与原批号原料的指标不能偏离过大。

原则上要用同类型、同级别的原料进行接批。

(3)混棉中各批原料的黄度(+b)变异系数应小于8.0%、反射率(Rd)变异系数应小于6.0%。

2.2.2 混棉颜色级的评价和确认步骤(1)运用重量加权平均公式,计算混棉的重量加权平均黄度(+b)和反射率(Rd)值。

(2)计算混棉黄度(+b)和反射率(Rd)变异系数。

(3)根据计算结果评价配棉方案的优劣,评价配棉方案的可行性。

(4)必要时对配棉成分进行调整,重新计算黄度(+b)和反射率(Rd)变异系数并评价配棉方案。

(5)确认混棉方案。

(6)制定排包图交车间执行配棉方案。

3 应用实例表5是某公司一个产品的配棉方案,从表中可以看出,配棉中各批原棉的内在质量指标一致性较好,黄度(+b)变异系数7.28%,反射率(Rd)变异系数1.95%,计算综合内在技术品级稳定在2.0左右,因此这个配棉方案是可行的。

表5 某公司某品种配棉方案现在,该公司序号为4的这批原棉库存量偏少,需要减少用量,替补进序号为7的一批原棉,调整后的配棉方案见表6。

表6 某公司某品种调整后的配棉方案批原料马克隆值、黄度(+b)和计算综合内在技术品级偏离原配棉成分的加权平均值较大,造成它们的变异系数变大,特别是黄度(+b)偏离原配棉成分加权平均值达到2.74,造成黄度(+b)变异系数达到12.10%,如果该配棉生产的纱线与原配棉生产的纱线在后工序混织,将有可能造成布面色差、横档问题,因此该混棉方案不宜作为原配棉方案的接批方案使用。

如果因原料供应问题只能使用该配棉方案投入生产,建议与原配棉方案进行分批管理,销售时向客户交代清楚,以防止出现索赔问题。

4 结语在新的棉花质量评判标准下,棉纺企业的配棉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根据纺纱品种不同的质量要求合理选配原棉,合理制定和优化配棉方案,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混棉的黄度(+b)变异系数、反射率(Rd)变异系数等指标来预防产品出现色差等质量问题,尽可能减少客户投诉,降低企业的产品质量风险。

参考文献[1]邱兆宝,等.原棉技术品级评价模型在配棉中的应用研究[J].棉纺织技术, 2009, (10).[2]徐伯俊,等.原棉性能与成纱质量的综合评判[J].北京纺织, 2001, (12).[3]徐跃红,严培嘉.大容量棉花检测指标体系下配棉技术探讨[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0, (2).[4]张丽娟, 等.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模型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 2006,39(6).[5]于加勇,丁晓娟.棉纤维长度整齐度与成纱质量的关系[J].棉纺织技术, 2007,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