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99例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99例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841eb0cf8c75fbfc67db245.png)
99例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本文通过对本院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护理防范对策,从而得出结论:通过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的培训和执行,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和病房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差错的发生。
标签: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对策护理不良事件通常指发生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安全相关,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不希望发生事件,包括患者在院期间发生的跌倒、伤害、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等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护理意外事件[1-2]。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伴有发生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精神科病房常发生自杀、自伤、互伤、外走、噎食、药物中毒、骨折等不良事件,护理安全不容忽视。
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化,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减少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显得极为重要[3]。
现通过对我院2014年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重视和鼓励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避免工作中的缺陷和错误发生,有效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有6个住院病区,开放床位550张。
现对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发生在住院病区的99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发生不良事件的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诊断标准。
事件伤害结果由我院根据不良事件分级,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潜在伤害:由于及时的介入行为,使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未发生;无伤害: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轻度伤害:事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轻微处理或观察;中度伤害: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重度伤害: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极重度伤害:永久性功能丧失或死亡。
1.2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99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记录表进行收集汇总,利用统计学频数、百分比描述一般资料并进行分析,对发生在精神科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频次、类别、原因、伤害程度等进行分析比较。
关于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
![关于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4d50a3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b.png)
关于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导言精神科患者的特殊病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护理风险也更为显著。
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如何识别和防范护理风险,是每一个精神科护士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精神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及对策,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减少患者的不良后果。
精神科护理中的风险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包括患者暴力行为、自伤行为、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等。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些风险进行详细介绍。
患者暴力行为患者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护理中最为常见、最危险的风险之一。
患者的暴力行为可能出现在任何时刻,包括患者的攻击、伤害护理人员、其他患者,以及破坏物品等。
暴力行为的出现会给护理人员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力,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自伤行为自伤行为是精神科患者中比较常见的表现,包括自残、自杀等。
自伤行为一旦出现,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会给家庭和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自伤行为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精神科护士要重视自伤行为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是精神科治疗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达到快速缓解精神症状的效果。
但是,药物治疗也存在很多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肝肾损害、血液系统副作用、过敏反应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的损害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精神科护理中的风险对策针对以上精神科护理中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降低风险,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预防暴力行为预防患者的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多措并举。
一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平和的态度,尽量避免刺激患者情绪;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有暴力倾向的患者,需要加强观察和防范,严格控制患者人数,确保安全。
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安全应急工具,如手铐、护具等。
预防自伤行为预防自伤行为需要护理人员采取具体的措施。
一方面,建立密切关注制度,加强患者的观察和监护;另一方面,对于极度自伤的患者,需要采取安全措施,如增加轮班观察、强制睡眠等。
精神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a1d423087c24028915fc3a6.png)
精神病患 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是 医疗 纠纷 的重 点 , 院精 住 神病患者在受幻觉 、 幻想 的支配下 容易发生 自杀 、 自伤 、 跑 逃 等紧急事件lJ 对我 院住 院患者 发生 的意外 事件 进行 总 l。现 结和分析 , 并提出相应的 防范对策 。
精 神 科 护 理 中 的 安 全 隐 患 及 防 范 对 策
孔 燕
( 上海市 民政第二精神卫生 中心 , 上海 浦东新区 2 11 ) 0 3 9
【 关键词 】 精神科; 安全隐患; 护理 di1 .9 9 i n 1 7 o:0 3 6  ̄. s .6 2—0 6 .0 0 1 .1 s 3 9 2 1 .2 19
21 0 0年 6月
中国民康 医学
Me M o r  ̄ o h n s e pe S He h  ̄c J u n fC ie e P o l Mt
Jn2 1 u .0 0
V0 . 2 SH M No. 2 12 1
第 2 2卷
下半月
第 1 2期
【 生管理 】 卫
不同程度降低老年 人 的机敏性 , 有些 患者还 服用 降糖药 物 ,
老 年 人 夜 尿 约 占 8 % , 繁 夜 尿 易 发 生 跌 倒 , 些 都 是 医 疗 0 频 这
20 0 6年 6月至 2 0 0 8年 6月人住我院 的 5 0例精神病 患 5 者发生意外 事件 8例 。其 中 , 自杀 1例 , 跑 2例 , 倒 4 逃 跌 例, 伤 1 。 烫 例
精神科护士发药差错归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精神科护士发药差错归因分析及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55c276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4.png)
精神科护士发药差错归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一、引言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的风险性和复杂性,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安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发药差错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为了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降低发药差错率,本文对精神科护士发药差错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二、发药差错归因分析1. 护理人员因素(1)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精神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工作量大,但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工作压力大,容易发生差错。
(2)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药物知识掌握不熟练,导致发药过程中出现差错。
(3)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端正,容易发生发药差错。
2. 护理管理因素(1)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精神科病房管理制度不完善,未建立完善的发药流程和核对制度,导致发药过程中出现差错。
(2)管理监督不到位:护理管理人员对发药环节的监督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发药差错。
3. 患者自身因素(1)患者病情复杂:精神科患者病情多变,部分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导致发药过程中难以准确执行医嘱。
(2)患者配合度低: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存在抵触情绪,不配合护士发药,导致发药差错。
4. 病区管理因素(1)病区环境混乱:病区环境混乱会影响护士发药时的注意力,增加发药差错风险。
(2)药物管理制度不健全:病区药物管理制度不健全,如药物存放不当、药物过期等,可能导致发药差错。
三、防范对策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加强药物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药物的认知程度。
2.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发药流程和核对制度,确保发药过程的准确性。
3.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责任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4. 加强管理监督: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发药环节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发药差错。
5. 优化病区环境:保持病区环境整洁、安静,为护士发药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问题及对策分析
![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6a2c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d.png)
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着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沟通困难和药物管理困难等问题。
素质不高的护理人员容易导致护理服务质量下降,沟通困难则影响了病患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药物管理困难可能导致用药不规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提高素质水平,加强团队协作,改善沟通方式,并建立完善的用药管理制度。
在未来,应该加大对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促进相关政策的完善,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老年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和沟通技巧,改善药物管理等方面来提升护理质量。
未来应该加大对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的支持,推动行业发展和改善服务水平。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问题、对策、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沟通困难、药物管理、素质、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精神病患者是指那些在晚年发生精神疾病的人群。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精神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对于他们的护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年精神病患者往往由于年龄大、身体虚弱等原因,对护理人员有着更高的护理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沟通困难、药物管理困难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质量,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质量,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1.2 研究意义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细心关怀的工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研究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仅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深入分析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为现有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老年精神病护理体系,为老年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加贴心和专业的护理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f9d501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e.png)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探讨精神科护理常常带有高风险性,且涉及到复杂的治疗方案。
拉慕洛证明了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至少高于普通病房;这些事件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福祉带来不良影响。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及如何制定对策以降低事件发生率。
原因:1. 护理标准缺乏在一些精神科病人的治疗中,护理标准缺乏所致的不良事件很常见。
医院管理者和护士可能从未受到过有效的培训和其工作职责,因此他们可能会在病人需求和承受负担的方面产生误解或者没有正确识别和对待病人的问题。
2. 人为因素精神病患者常常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让他们接受治疗护理变得更加复杂。
护理者机械性地执行自杀防范措施却忽视了病人的个体化需求,也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3. 不专业的护理行为在精神科护理现场,护理行为可能不专业,例如在药物管理方面不精细,没有进行良好的观察和监控病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并没有根据病人的特别需求制定治疗计划。
4. 不合理的应急处理当患者在急诊室、状态改变时或在某些困境中发生突发问题时,没有正常、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可能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对策:1. 增加护士的技能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精神科护士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实践机会来增加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从而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 制定标准化的护理计划标准化的护理计划可以使护士更好地理解和响应患者需求,减少出现差异化护理过程造成的问题。
3. 持续监察与进行性评估护士应定期监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和责任情况,共同设计和管理诊断和治疗方案;对出现意外情况,应迅速采取措施,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改善工作。
4. 为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制定针对不同情况的处理策略,和简单的执行自杀防范措施不同,要针对具体人员和情况采取需要的护理行为,也可以与其他工作人员协同合作,进行相关应急处理。
总之,通过协作和不断地尝试新方法来增加护士的就业技能,我们可以减少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保持病人的健康和福祉。
对精神科护理记录问题的分析与改进对策
![对精神科护理记录问题的分析与改进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009d35c3c1ec5da50e2700b.png)
3 改 进 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1强化法制意识 。定期组织护 理人 员学习一些法律法规 , .. 如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病历书写规 范》 、《 。增强护理人员对护 理记录在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中重要举证作用的认识,更加 自 觉遵 守记录 的真实性、及 时性 、准确性、完整性 32注重培训,提高 自身素质。加强医院内三基理论知识的 ,. 学 习,对存在 的共 性问题 组织 专家点评;对存在有 分歧 的闯题 进行讨论 ,商定拿 出标准 的书 写方案 ,严格执行 。对护理记录 书写好的人员提 出表扬 ,鼓励大家学习。 33 - 科学合理地安排班次,每周将夜班 、周休平均分配,不 . 连休,保证管床护士与 自己所管 的病人充分接触,全面系统地 收集 资料 ,总 结 性 地 记护 理记 录 。 34力 强医护的交流,避免记录不 符与相互矛盾 。护士在发 ._ 口 现 医生的记录与 自己的不 一致 时,主动 找医生合适 ,避免医护 记录相冲突。 . 35加大质量 管理力度 ,提 高护理记录质量。制定护理病历 .. 三级质量控制方案 ,质控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发现 问题及 、 时反馈 、指导 、改正 ,保证护理 记录的书写质量。
工作单位:2 0 2 江苏 南京 南京医科大学附■脑科 医院 10 9 工作地址:南京脑科医院,南京广 州路 2 4号 6
一
14 4一
在医疗 纠纷举 证中的重要作用。有的护理人员为 了页面的整洁 就用 刀片刮 除错 字或重新整页抄 写,尤其是对 一些关键 词句或 主要数字 的修 改,按照病历 书写规 范规定 ,一旦发 生医疗纠纷
即判 定 院 方 有错 【 】 4
1护 理 记 录 中 常见 的 问 题 。 .
1. . 首次护理记录不全面 。首次护理记录内容主要包括 患者 1 本 次 入 院时 的生 命 体 征 、时 间 、陪 同者 、住 院次 数 、入 院方 式 、 原因、主要病情 、入 院后 的表现 、治疗和护理情况 、需要 向下 班交待的病情观察和检查 、治疗 ,用药和护理重点等。对 以 上的内容 ,首次护理记录往往有缺项。护理体检不全面,也会 导致记录的缺项 ,如皮肤完整性交待不清 ,患者的牙齿 、手指、 脚趾等缺失未写清 。另外,部分护士由于缺少与医生及患者 家 属的沟通,对既往病史不了解,也会导致 首次护理记录不全 。 1 .班 班 记 录 不 全 。我 院 对 新 入 院患 者 3 天 内 必 须班 班 记 . 2 录,调查中发现 常有漏记 ,或者张 冠李戴现象 。中班 、夜班 的 护理记录中 ,过于简单,对于一些特殊治疗和护理措施未记录, 常常是程式化记录 ,如 “ 患者表现安静 、合作 、少语 、生活懒 散、夜眠佳”等 。 1. . 阶段性护理记录不及时。如一级护理每周 2次,二级护 3 理每周 1次,经常有过期现象或者怕过期先将护理记录写好 , 而 日期、时间未写,所 记录 内容与病情不符 。 1 . 理 记 录 连 续性 差 。对 病 情 的 动 态 观 察 、评 价 疗 效 、病 .护 4 情 的转归是护理记录 中一个主要 内容 。在治疗过程中 ,上一班 采取 的 治疗 护理措 施有 时需要 一段 时间 的观察才 能判断 其疗 效 ,因此 ,需要下一班次或连续数个班次记录患者的疗效。但 有部分护理记录有前因却没有后果,导致无法评 价疗效,对病 情的转归不能清楚把握。 1. . 护理记录没有体现 因人施护和因需施护 。精神科护理记 5 录应保持客观性 ,应及 时、准确 、客观 的描述患者 的行为 、情 感、感知觉、思维等内容,记录中应体现因人施护和 因需施护 , 而不能干人一面,千病一治 1. . 真实性存在缺陷。护理记录内容 简明扼要,医学术语应 6 用准确 ,字迹清楚端正 ,不得涂改 【 】 2 。在临床 工作中,护理 记录不够认真 ,常有不规 范的涂改,用手术刀片刮,橡皮擦 等, 文字书写不规范,错字、别字较 多,字迹潦草 ,签名不够 认真 致使无法辨认 ,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均用 “”来表示。有个 . 别护士不是通 过认真询 问病 史、细心观察病情等积 累资料 ,而 是转抄 医生的病历记录 ,更有个别护士随意捏造护理记录 ,造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eb0f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0.png)
不合作
患者可能不配合治疗和 护理,影响治疗效果。
药物副作用
精神科药物可能导致一 系列副作用,如头晕、
恶心等。
护理人员因素
01
02
03
04
沟通障碍
与患者沟通时,护理人员可能 存在语言或理解障碍。
专业能力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可能缺乏处理精 神科问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作压力
精神科护理工作量大,对护理 人员造成较大压力。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措施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 • 防范措施 • 安全护理实践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
患者自身因素
自杀风险
精神疾病患者存在自杀 倾向,需要密切关注和
预防。
攻击行为
部分患者可能对他人或 自己实施攻击行为,需
要采取相应措施。
职业暴露
护理人员可能面临暴力、感染 等职业风险。
医院管理因素
制度不完善
医院管理制度可能存在漏洞,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设施缺陷
医院设施可能不完善,如监控 、报警系统等。
人力资源不足
精神科护理人员可能配备不足 ,影响服务质量。
培训不足
医院可能缺乏对护理人员的专 业培训和安全教育。
02
防范措施
精神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bfd483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c.png)
精神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摘要:由于我国的不断发展于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等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由于精神疾病本身的特殊性,人们对护理研究寄予厚望,同时精神卫生保健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那么,如何识别这些隐藏的精神疾病呢,什么样的防范措施才是合理有效的呢。
调查精神卫生保健的一般安全性,制定适当的预防措施并培养精神卫生是医务工作者必须要做的。
落实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护理流程,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务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教育,其好处是通过消除隐蔽的风险,改善安全管理并减少精神卫生工作者有违反法律和双方利益的风险。
使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得到保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精神疾病;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大多数人,包括患有精神障碍的家庭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太短浅,很容易一味地干预病人的护理和治疗。
当今常用的封闭式护理安排中,精神病人将被送回家接受康复治疗。
精神症状的影响,如警觉和妄想,通常是由于干扰和伤害其他患者和护理人员而发生的。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护理隐患往往会导致无法及时纠正的不可逆转的后果。
以患者安全为出发点,实施综合防范,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健康的护理环境。
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制定消除隐患、保障保障的措施。
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1精神科常见的安全隐患尽管有许多医疗机构在治疗患者和心理治疗方面以及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日常生活和护理管理体系较为完善。
但由于患有精神疾病和各种紧急情况的患者的特殊性,护理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1.1.精神病患者的隐患。
医疗机构的精神病患者由于心理意识和特殊行为,精神疾病患者通常出现更为无法理解的行为。
因为医务人员无法为患者提供二十四小时的个性化护理,经常有自毁行为,给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
1.2.精神病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攻击。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8ce6f056c85ec3a86c2c50d.png)
对 各 种 处 置 室 的 门要 锁 好 。
任心不强 ,上班 心不在 焉 ,对病 人不 负责任 ,不认 真履 行
各班职责 ,不按要 求巡视 病房 ,在 日常的工作 中执 行工 作 流程不规范 ,存 在侥幸 心理 ;病 情观 察不细 致 ,病情 变 化
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 。 15 2 对 易 激 惹 病 人 护 理 人 员 接 触 方 法 不 当 、解 释 工 作 不 .. 到位而使病人易产生冲动行为 。 15 3 护 理人 员 在 人 员 少 、工 作 量 增 加 时 ,只 忙 于 一 些 繁 ..
人 、毁 物 、逃 跑 等 情 况 。 14 3 抗 精 神 病 药 物 副 作 用 而 导 致 噎 食 或 猝 死 等 。 ..
15 护 理 人 员 方 面 .
15 1 年 轻 护 理 人 员 安 全 意 识 欠 缺 ,防 范 措 施 不 到 位 ,责 ..
32 5 各班 护 士在 工 作 中 ,随 时检 查及 时 没 收。发现 门 .. 窗 、门锁等有 损 坏或 不牢 固 等危 险 因素 时 ,要 及时 维修 。
32 6 对 陪床家属进行 医院规章制度 的告知 ,严禁将 各种 .. 危险物品带入病 房 ,陪床 家属 的管理 有一定 难度 ,对我 们
的一些制度和要求不能理解和配合 ,需要我 们做大量耐心 、 细致的宣教工作。 3 2 7 对 外 出 活 动 的 病 人 ,进 入 病 房 时 要 进 行 安 全 检 查 , ..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8943183680203d8ce2f2478.png)
品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 没收 。③在 家属 探视 时, 实好探 视制 落
础设施存在 隐患 , 如厕所 、 洗澡 间地面湿滑 ,无扶手 , 厕所 隐蔽 , 洗澡水过热 , 开水 、 电路 、 开关 、 吊扇 等。家属 不合作 , 反 医院 违
象, 患者患病后 时刻 有调 岗或 下 岗的危 险 , 患者 感 觉被 社会 抛
安全管理 规定 , 自将危险物品交给患者 。 私
品、 品统一保管 。⑦加强对开 水的供 应管理 , 物 由夜班护 士烧好 弃 , 以在社会上立 足而采取 自杀 以解 脱 。② 受精 神症 状 的支 开水 , 难 调好 水温后再给患者饮用。 配 。受幻觉妄想 支配 突 然 出现 自杀 、 伤人 、 物 、 跑 等情 况 。 33 对患者做好护理 风 险评 估 新 人院患者 及时 了解患者 的 毁 逃 . ③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 可导致吞 咽困难 而出现 噎食 , 物副作 病情 , 药 评估患者 自杀 、 自伤 、 伤人 、 毁物 、 逃跑等行 为的严重程度 , 用产生患者猝死 等。 对有上述行为 者重 点监 护。并 每周对 各患 者进 行护 理 风险评
度, 对所带物品逐一检查 , 加强 对探视家属的宣教工作 。④各 并 班护士在 工作中 , 随时检查及时没收 。发现 门窗 、 门锁等有损坏
或不牢 固等危险因素时 , 要及 时维修 。对 各种处 置室 的门要锁 ①患者 情绪低 落产 生消 极意 念 好 。⑤对 陪床 家属进行 医院规章制度 的告知 ,严禁将各 种危险 及 自杀观念强烈 。家属对精 神疾病 知识 缺乏 , 为家里 有一个 物品带入病房 , 认 陪床家属 的管理有一定难度 , 对我们 的一些制度 1 2 突发事件 的难 以防范性 . 精神病患者是~个包袱 , 者住院期 间 , 患 家属从 不探 视 , 容易造 和要求不 能理解 和配 合 , 要我 们做大 量耐 心、 需 细致 的宣教 工 成患者心理压抑 , 产生被遗弃感 ; 社会上仍有歧视精 神病患者 现 作 。⑥对外 出活动 的患者 , 入病 房时要 进行安 全检 查 , 食 进 将
精神科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
![精神科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3be1f40e45c3b3567ec8bd9.png)
22 在病人 家属法律 意识普遍 增强 的情况 下 ,而我们有些 . 护理人员却没有重视这种现 实 ,自我 防范 意识不足 。
23 有 些 护 理 人 员 在 工 作 中不 严 格 执 行 护 理 技 术 规 范 和 各 .
损害 、障碍 、缺陷或 死之 … 。精神 科护 理工作 由于服 务对
对药不认真执行 查对 制度 ,把某 病人 的主 药错配 给另一 病
人 服用 。药房 配错药 ,护士对 不 出,本 院 曾有 护士 对不 出 配 错 药 而给 病 人 服 用 , 如 把 某 病 人 的 主 药 氯 丙 嗪 错 给 成 氯 氮平造成病人 昏迷不 醒 ,经转 院抢 救治疗才挽 回病人生命 , 结 果被患者家属告上 法庭要 求经 济赔偿 。②不严 格执 行护 理 常规 操作 ,如 不按 时巡视 病房 ,护 理人 员未尽 到监 护责 任 而造 成病 人 自伤 、自杀等 不 良后果 。这 些极易 产生 医疗
不真实 。护理工 作 中常有许 多不 可预测 的情况 发生 ,有 的
护 理 没 有 真 实 客 观 的记 录 。
l2 护理操作 中潜 在 的不安 全 因素 ① 药房 配错 药 药 房 _ 与病房工作 紧密相 连。摆药 时精力 不集 中 ,从主 观原 因来 说是没有全身心 投人工 作 ,客观 原 因是摆药 室工作 具有 重 复性 、操作 多、琐碎 繁忙 、电话 多 、干扰 。护 士到药 房
张 素 专
广 西 百 色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广 西 百色 530 30 0
【 摘
要】 :目的 :分析精 神科护理工作 中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方法 :对护理人员 进行安全 护理教育规 章制度及 职业道德教育 ,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他们的职业责任感 和慎独精神 ,落实环 节安 全管理措施 。结果 :加强 护 理 管理 可 以 明显 减 少 护 理 差 错 和 医 疗 护 理 纠 纷 的发 生 ,从 而 切 实 做 到 为 患 者 提 供 安 全 、放 心满 意 的优 质 服 务 。 【 关键词 】 :精神科护理 ;安全;管理
精神科护理潜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精神科护理潜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625413eee06eff9aef807e9.png)
堡 学与临床 2 1 年 7 02 月第 9 卷第 1 I bMe Ci, l 2 1 , o. , o 1 4期 d l J y 0 2 V 1 N . 4 a n u 9
精神 科 护 理潜 在 的 安全 问题 及 对 策
郑 琼 , 容△( 肖 重庆 市精神 卫 生 中心
一
安 全 隐 患 防 范 意 识 , 不 安 全 因素 带 给 患 者 的 伤 害 降 到最 小 。 使 12 精 神 科 护 理 现 状 目前 , 内没 有 精 神 科 的医 院 , 生 在 . 国 发
病 情 , 至 导 致 患 者 的 猝 死 , 就 使 意 外 事 件 的可 能 性 很 大 程 甚 这 度的提高 。
1 3 1 3 医 疗 设 备 和 医 院 设 施 医 疗 设 备 年 久 未 更 换 , 能 . . . 可 存 在 一 些 安 全 的隐 患 , 者 是 检 测 过 程 中 , 于 患 者 的 病 情 不 或 对 能 很 好 的 掌 握 和 认 识 , 都 将 直 接 导 致 诊 断 和护 理 过 程 中 的 一 这
性 也 是 最 大 的 。所 以 , 院 亟 需 解 决 该 问 题 , 于 精 神 科 护 理 医 对 工 作 也 应 该 加 大 力 度 , 存 在 的不 安 全 , 取 预 防措 施 , 定 科 对 采 制
就 容 易 产 生 意 外 事 件 。不 负 责 任 的 医 生 对 于 反 映 上 的 问 题 以 及 症 状 都 不 看 重 , 处 方 用 药 时 随 心 所 欲 , 能 会 加 重 患 者 的 下 可
所 周 知 , 神 精 通 后果 , 伤人 、 如 自伤 、 坏 设 施 以 及 逃 跑 等 情 况 , 就 使 得 如 果 破 这
护 理 人 员 存 在 一 点 失误 , 造 成 十 分 严 重 的后 果 , 至 生 命 危 将 甚 险 。所 以 , 理 安 全 是 患 者 生 命 健 康 安 全 的保 证 , 护 同时 , 保 护 确
精神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3d49ff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5.png)
精神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精神科是医疗保健服务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精神科实践中,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精神科患者可能是抑郁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症患者等,可能会有暴力行为。
那么,为了保证精神科的安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建立严格的安全检查机制,确保每一位患者在入院之前都要经过安全检查,以确保他们不携带暴力性武器或其他危险物品。
应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员工应该掌握精神科患者的安全知识,如识别患者可能出现的危险行为,及时应对危险情况。
应加强安全培训,让员工掌握一定的应急处置技能,以便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危险情况。
精神科的安全至关重要,要想确保精神科的安全,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安全检查机制、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精神科的安全保障。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对策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5de18adb14e852458fb5780.png)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对策1、加强有效监督精神科病区制订和完善各项病房管理规章制度,医护人员严格落实并执行,定时与不定时查房相结合,监管部门做好抽查,病区安装监控摄像观察患者的活动及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
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避免工作的随意性,杜绝或减少违规、违章现象发生。
24小时不问断的监护和陪护,医护人员严密监护患者,仔细询问,认真观察,精心护理并做好记录和交接班。
2、合理安排人力合理而充足的值班人力配备,是保障患者安全,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科室要根据病区患者情况、年龄、性别、能力合理排班,做到新老、男女、强弱结合,必要时增加护理人员,保证各个环节、地点都有护士随时在巡视。
3、做好安全管理精神科患者管理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需要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极强的风险防范意识。
培养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医疗护理行为必须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有人监督或无人监督,平常时间还是节假日,工作态度始终如一,尽职尽责,忠实地维护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和身心健康。
4、识别高危人群医护人员要在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康复期,全方位对重点对象进行评估、干预,并尽最大可能,尽快积极治疗并有效控制患者精神症状,发现苗头,及时遏制。
5、强化病房管理入院时对开放病房和封闭病房的选择须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的同意,如自知力存在,根据症状可选择开放病房,但要有监护人陪护,特别是抑郁情绪严重者。
病房内要严格对患者进行防范自伤或伤人行为,如避免病人从病区的任何地方坠下;避免接触电源;危险品的管理:刀具(力片、剪刀、水果刀等),尖锐器械,绳子,火柴,易碎的玻璃制品等等,入院时的安全检查是必须的,入院后每天例行的检查和巡视,特别是探视时;另外,病室的人员调配也有技巧,异病同室,同病异室,避免情绪传染。
6、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遵医行为。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应尽早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主动与其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提高遵医行为。
关于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
![关于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c8b658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3.png)
关于精神科护理风险及对策精神科护理是专门针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护理。
和其他疾病不同,心理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自身病情、药物作用等原因出现行为异常、激烈情绪波动等不安全行为。
这些不安全行为不仅威胁患者自身安全,还有可能对护理人员、其他患者或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护士必须高度警觉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风险。
一、精神科护理的风险1.患者自杀精神科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自杀的意图,而且往往在治疗初期和病情反复时易发生自杀事件。
此外,很多药物对患者的自杀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诱导作用。
2.暴力行为一些患者情绪激动、烦躁易怒,甚至有攻击别人的行为。
护士在接触这些患者时,要非常谨慎,避免引起患者攻击行为的引爆。
3.药物副作用长期用药容易产生依赖性,有的患者会反复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同时还会产生药物抗性和药物依赖。
二、精神科护理的对策1.建立安全意识对于精神科患者来说,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自我安全意识,特别是在接受治疗初期和病情反复时。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询问、观察等方式,加强患者对自我安全的认识和预防自杀的意识,以及强调患者生命的重要性。
2.制定防范措施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自杀行为和暴力行为,护士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例如对可能自杀的患者安排密切的观察和措施,减少患者的独处情况,强制监管。
对于可能产生暴力行为的患者,可以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携带安全警报器,以及加强对患者情绪的观察和控制。
3.采取药物辅助治疗药物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疾病症状,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同时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4.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对于精神科护士而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护士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加强对心理疾病患者的理解和认识,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以及掌握紧急救护措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精神科护理中的安全风险与复杂度较高,需要护士高度警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风险,保证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08bcc2fb227916888586d74d.png)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目的:研究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加强管理,降低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精神病患者,其中14例逃跑,10例摔倒骨折,18例门诊患者冲动毁物、伤人,4例肠梗阻,4例用药过量,引起恶性综合症,2例吞服体温计,2例上吊,这些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均可发现异常,及时的实施治疗及预防措施,以免事件更加恶化,让患者转危为安。
结果:通过对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
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良好治疗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标签:精神科护理安全对策1.1护理人员因素(1)缺乏法制观念,不重视护理文书书写工作。
一些护理人员缺乏法制观念,没有准确及时的记录护理操作,对患者的病情描述有隐瞒,书写字迹潦草,更有甚者进行涂改,一些护理人员书写文书千篇一律,无法将患者的病情特点记录下来,对医疗器械的处理不严格,可能对患者造成污染等。
(2)工作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
因精神科患者多数无理智,无法对自身的疾病正确认识,多数拒绝治疗和护理措施[1]。
因而,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没有认真观察患者有无异常情况,没有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在岗时睡觉,打错针、发错药等均可能引发事故。
(3)服务意识差,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护士在对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服务时,态度生硬,漫不经心,对于家属的疑问,没有及时给予解释,敷衍了事。
1.2患者自身因素(1)患者精神症状引起安全隐患。
一些患者由于存在病态思维,会出现异于常人的行为,可能会伤及自身、病友和医务工作者。
一些患者认为自身没有,拒绝住院治疗,出现逃跑行为,如未成功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方法。
(2)精神病患者思想顾虑的安全隐患。
一些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担心出院后家人不理,社会歧视等诸多顾虑,不能安全养病,趁机逃跑,或者出现自卑心理采取自杀手段。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5d42f14240c844768eaee7d.png)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摘要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危险品的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率。
关键词精神科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精神科护理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由于精神疾病的特点,意外事件的发生呈突发性和难以防范性,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
1 不安全因素1.1 危险物品存在的广泛性女病人的胸罩、男病人的剃须刀;指甲刀,裤带,食品易拉罐,餐具,长毛巾等。
1.2 基础设施的隐患厕所洗手间地面湿滑,无扶手,厕所隐蔽,开水、电路、开关等。
1.3 家属不合作、私自将危险物品交给病人。
1.4 护理人员方面1.4.1 年轻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欠缺,防范措施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上班心不在焉,对病人不负责任,不认真履行各班职责,不按要求巡视病房,工作流程不规范,病情观察不细致,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
1.4.2 对易激惹病人护理人员接触方法不当、解释工作不到位而使病人产生冲动行为。
1.4.3 对意外事件的发生缺乏预见性1.4.4 护理人员过于依赖家属,忽视监视。
2 管理对策2.1 安全管理的措施必须使各级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人的疏忽都会给病人带来安全隐患。
我院针对护理安全质量方面从在的薄弱环节,修订《精神科护理常规》、规范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等。
实行三级质控管理,加大对各个环节的监控和检查。
从管理上确保安全护理的落实。
2.2 做好危险物品的检查和管理2.2.1对新入院病人,严格检查其随身物品,杜绝危险物品流入病房。
2..2.2每天晨间护理时,认真查看病人的床头柜、床单元,对危险物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没收。
2.2.3各班护士在工作中,随时检查及时没收。
发现门窗、门锁等损坏或不牢固等危险因素时,要及时维修。
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396fffee45c3b3566ec8ba8.png)
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关键词】精神科精神科临床护理记录,既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又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且在法律上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因此,不认真记录或漏记、错记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引发医疗纠纷。
本文分析了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病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1 资料来源抽查2005年9~12月200份住院病历,主要查阅体温单、医嘱单、医嘱执行单、入院评估单和护理记录单。
2 存在问题见表1。
表1 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略)3 原因分析3.1 护士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书写的法律效力,没有认识到它是重要的法律依据,是澄清事实的有力武器,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证明中的重要作用[1]。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定: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蓝笔双划线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字迹[2]。
部分护理人员既往已经习惯于用小刀或橡皮涂刮,造成涂改现象多见。
尤其是一些关键词句或重要数据出现涂改或模糊,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失去其可信度。
护士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常常出现签名简化或由别人代签名现象。
或者未注册护士书写护理记录后,未由带教老师审阅、修改签名。
3.2 护理观察不严密,资料收集不全,记录不完整护理工作不到位,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严密,记录不严谨,致使医护记录不一致[3]。
精神病患者不同于一般的患者,他有他的特殊性,大部患者都是被家人或单位领导哄骗住院的,对疾病无自知力,不安心住院,也不会主动主诉躯体不适,故护理观察显得很重要。
护士不仅要观察他的精神症状、躯体症状,还要注意其心理状态、所服药物的副作用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如医生和护士对同一个忧郁症患者在记录上描述不一致,医生描述为“患者目前心情较好,能与其他病友交谈,接触时诉:我不想自杀,我想好好活着,以前的想法不对,现在我想通了,我会好好配合医生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 目上 护 士 签名 。
要求 , 护 士应提高 防范风险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消除护理安全隐患 。
1 护 理 安 全 问题
2 . 3强化护理 安全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护理人员在平
1 _ 1未 能认 真履行告知 义务 : 精神病患者 由于精神活动紊乱 ,常
没有病 ,经常拒绝接受治疗与护理。护士不想 方设法说服病人接受治 疗 ,或采取有效 的措施 ,而是因省事 ,以病人不合作为理由 ,昕之任
[ 2 ]张敬 悬 精神科 医护人 员心理健康 状况及有 关 因素调U 】 . 中国
1 . 4病 情 观 察 不 到 位
1 . 4 . 1 精神病人感冒 , 发热及其他躯体疾 患等不舒服 , 他们 一般不
会 主动告诉护理人员 ,主要靠护士的认真观察及检查 。如生命 体症 的 监测 、病人痛苦表情的观察。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则延误病情 。
1 . 4 . 2精神科患者的意外行 为往往具有实发性 ,冲动性 ,隐蔽性及 难 以预测等特点 。护士对病人 的病情观察不仔细 ,未及时发现患者的
2 . 4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安全 管理 , 安全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 过程 中, 严 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准确地执行医嘱 , 实施护理
计划的过程【 3 ] . 要求护士认真仔 细地检查护理文书 , 关键 内容要认真反 复核对 。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要求质控护士把好记录关 ,尽可能减少 护理记录错误 ,防止引起 纠纷 。 2 . 5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 施 ,奖优罚劣 ,以强化护士 的 责任心 。 3 1 J ' , 结
通 过本科护理 安全质量管理 小组对本科 安全问题 的分 析及采取 的相关 的防范措施 , 使 我科 的护理差错明显减少 , 在精神科病房 ,只
有加强护理人 员安全教育及 培训 ,严格遵 守各项规章 制度及操作 规 程 ,才能消除不安全 因素 ,减少护理差错 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 参考文献 】 [ 1 】何 秉松 l 开 】 法教科 书f M】 . 北京 :中国法制 出版社 ,1 9 9 3 3 4 — 3 3 5
患者做到心中有 数,定期组织护士学 习一些法律法规知识 ,如 《 医疗
事故处理条例 》 、 《 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 、 《 护士条例 》等,使护理人员
真正做到依法执业 ,以规范 自己的护理行为 ,从 而能够客观 、真实 、 及时地记录护理记录[ 2 1 .
1 . 2对交接班 不重视 :有部 分精神科 护士认 为精神病人一般 只有
2 . 1认真履行告知程序 :患者在入院时 ,告知家属及患者相关 的 注意事项 ,药物不 良反应 ,以及相关的治疗 与护理 ,对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 意外等如实 、反复地 向家属告知 ,以取得家属 的同意与支持 ,并
在《 知情 同意书 》上家属签名。以免发生纠纷时 ,有据可查。
2 . 2强化交接班意识 :强化护理人员 的法律意识 、责任意识 、质
要
2 0 1 5 ㈠ 墨 护理
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续 慧艳
( 山西省太原市精神病 医院 山西太原 0 3 0 0 4 5)
【 中图分类号 】 R1 5 6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3 2 — 5 2 8 1 ( 2 0 1 5 ) 2 - 1 2 0 — 0 1
精 神病患者在 思维紊乱 、心 理生理状态 异常的情况下 可出现 冲动 伤 人 、自伤 、自杀 、毁物 、外走 、跌倒 、噎食等意外 。任何护理不安全 因素,都可引起患者意外 ,因此 ,安全护理干预更是精神科护理的重
中之重,保证精神科患者的安全是对精神科护士护理工作 中最基本的
量意识 、 风险意识[ 1 ] 。 特别重视护理安全知识的教育 , 确保护理安全。 交接班时 ,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护士交接班的情况 ,组织护士不断学习
【 摘 要 】精神病 患者意 外事件的发生是 医疗纠纷的重点 ,住 院精神病患者在受幻觉、幻想的支配下容 易 发 生 自杀、 自 伤 、逃跑 等紧急事
律。本文就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安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 ;安全问题 ;对策
引言
2 防 范措 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 的全过程 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 的 规章制度允许范 围外的心理 、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 害 、障碍 、缺 陷 或死亡 。护士应具有安全护理的知识 ,警惕患者可能产生的一切心理 上 和生理上 的闲扰 , 避免不 良事件的发生 , 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异常表现 ,而不能采取有效 的防范措施 , 如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物 不良 反应较多 ,可发生流涎 、 低血压 、吞咽困难 、四肢震颤等不能反 应, 如果缺乏专业知识及敏锐的观察力 ,未及时观察 到病情变化 ,则 延误抢救 , 则 引起患者休克 ,窒息等意外事故,引发 医疗纠纷 。 1 . 5 医嘱执行不 到位 : 精神科病人往往是 自 知力缺乏 ,认为 自己
情感障碍 , 行为紊乱等症状 , 无躯体疾病 ,所以认 为病人 的交接班
作无所谓 , 由此造成交接班_ T作 疏忽大 意 , 而导致 病人出现意外事故 。
l - 3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有 自杀企 图的患
者未及时发现 , 发药时未检查患者的药物是否服下 , 使 患者将药物 聚 积后一次服下 ,使病人药物中毒 。
可发生许 多意想不 到的问题 。在患者人 院时 ,未能将 其病情 ,治疗风 险 ,疾病预后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告知家属 。如我科一名老年精神 分裂症患者 ,在病房走廊散步时 ,不小心摔倒 ,造成股骨经骨折 ,而 引发纠纷。
时的工作中 , 应具有高度的工作 责任心 ,严密观察病情 ,对一些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