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盐酸吡格列酮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观察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304a94fa8956bec0875e30e.png)
L H/ F S H, T, F I NS w a s o b v i o u s l y d e c r e a s e d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 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 P<0 . 0 5 ) .
中 图分 类 号 : R7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l o 0 1 — 7 5 8 5 ( 2 O 1 4 ) 0 1 - 0 0 1 3 - 0 2
Ef ic f a c y o f Pr e t r e at me nt wi t h Co m bi ne d - u s e of Pi o g l i t a z on e a nd Me t f o r mi n i n Pat i e nt s wi t h PCOS- r e l a t e d I nf e r t i l i t y
t r e a t e d wi t h c o mb i n e d - u s e o f p i o g l i t a z o n e a n d me t f o r mi n p r e t r e a t me n t a n d f o l l o we d b y c l o mi p h e n e a n d h u ma n me n o p a —
combinedusepretreatmentpcospatientsinfertilitycanreducemoreefficacyinsulinresistancedecreaseserumlevelslhlhfshovulationkeywordspioglitazonemetformin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infertilityinsulinresistance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由于女性生殖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卵障碍性疾病是无排卵性不孕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病率约510在不孕患者中pcospcos临床表现呈高度异质性典型的临床症候群为月经紊乱不孕肥胖多毛等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及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对于pcos不孕的治疗方案很多争议也很使用克罗米芬clomifenecc人尿促性腺激素humanmenopausalgonadotropinhmg治疗cos不孕观察这一方案改善ir降黄体生成素lh及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lhfsh睾酮t水平促排卵等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4790a8af7ec4afe05a1df81.png)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吡格列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卵巢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愈6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0.6%;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卵巢缩小程度、卵泡数减少数量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是一种内分泌综合征。
该病多伴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等问题出现,如长期未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殖健康,严重时会引起出现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该病也是导致育龄期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原因之一[1],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4例,诊断标准:患者排卵减少或无排卵;经临床检查有高雄激素血症表现;经阴道超声检查卵巢内有直径2~9mm 的卵泡≥12个或卵巢体积大于10ml;以上符合两项能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除库欣综合征、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疾病、近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对胰岛素有影响的药物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7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为(26.9±3.2)岁;体质指数(28.1±2.9)kg/m2。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85904dd49649b6648d747ec.png)
多囊 卵巢综 合 征属 于妇女 内分 泌常见 疾病 。妇女 出现 多囊 卵 巢 综合 征 的临床 特点 :不进行 排卵 以及 血液 中雄 性激 素过 高 。现
1 . 3 统 计 学 处 理 :使 用 S P S S 1 3 . 0 对 各 项 资 料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各 项 参 数 以 均 数 ±标 准 差 (E  ̄ s)表 示 ,采 用 t 和x 检 验 , 以P< O . 0 5 为差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F — I n s 水 平 、H o ma — I R水平 出现 下 降 ,和 患 者 治 疗 前 进行 对 比 后 ,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停 止用药 6 个 月 以后 ,2 5 例 患者 月经 又发 生不 规律 的情 况 ,患 者体 内L H水平 、T 水平 、F P G
水 平 以及F — I n s 水平 又 出现上升 。详 见表2 。
表 1 多囊 卵巢 综 合征 患者 服 药治 疗前 后症 状 的改 善情 况对 比[ 例 ( %)】
mg 的吡格 列 酮 ,治疗 持 续6 个月 。对 患者 治疗 前后 以及 停 止用 药 5 个 月 以后 的血 清 中性 激 素 的水 平进 行检 测 ,对 患者 空 腹 的水 平
使用 激 素 类 药 物 以及 对 胰 岛素 产 生 抵 抗作 用 的 药 物 。多 囊 卵巢 综 合 征 的临 床标 准 :①很 少 排 卵 或 者 不排 卵 。② 血液 中的雄 性 激 素水 平 过 高 。③ 超 声 检查 发 现 患 者 一侧 或 两 侧 的卵 巢 部位 有
数 目在 1 2 个 以上 的卵 泡 。 诊断 符 合 以 上 两项 的 ,可 以确 诊 为 多 囊 卵 巢综 合 征 。 1 . 2 治疗 方 法 :患者 2 次/ d 口H  ̄ 5 o o mg 二 甲双 胍 ,1 次/ d 口服 1 5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076b3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6.png)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1. 引言1.1 背景肥胖型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患者除了胰岛素抵抗外,还常伴有明显的肥胖症状。
二甲双胍是目前一线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之一,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单药治疗的效果可能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加用其他药物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是两种新型的口服药物,能够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血糖生成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将西格列汀或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抵抗,并有助于体重的减轻。
本研究旨在比较加用西格列汀与加用吡格列酮两种治疗方案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药物选择,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势,寻找出对于这类患者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随着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减轻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决策依据,推动疾病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同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预计能够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因为这类患者往往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和合并症,治疗难度较大。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但有一部分患者对其单药治疗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加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提高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观察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d83fc512b160b4e767fcffc.png)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两 组患者 在月经 周期 或撤退 出血第 2 ~4 天 ,空腹 抽血
并检测L H、T 、F . I NS 水 平 ,计 算 HOMA— I R, 在 治 疗 的3 个
方法
选取 2 O 1 2 年3 月~2 0 l 4 年9 月我 院收 治的P C OS 伴I R患 者7 2 例 ,将 其 随机 分成 观 察 组 与对 照 组 ,各
3 6 例 。观 察 组 给 予 吡 格 列 酮 联 合 二 甲双 胍 片 治 疗 , 对 照 组 给 予 二 甲双 胍 治 疗 。 3 月 后 , 观 察 两 组 患 者 的
我 院收 治的P C OS 伴I R患 周期 后 ,在 月经周 期或 撤退 出血第2 ~4 天 ,空腹 抽血 按照
者7 2 例 ,将其 随机分 成观 察组 与对照 组 ,各3 6 例 。纳入标 上述指标进行复查 。 准:所有 患者均 明确诊 断 ( 应用鹿特丹 标准 )为P C OS 伴I R
1 . 4 统 计 学 方 法
( 指数大 于2 . 7 0 ),年龄2 0  ̄3 5 岁f 2 ] 。排除标准 :处于非妊
娠期 , 肾上腺皮 质增 生或 ’ 肾上 腺 肿 瘤 、 肝 肾 功 能 不 全 、糖 有 患 者 均 不 吸 烟 不 饮 酒 ,无 慢 性 疾 病 , 近 3 月 内未 使 用 任 何
1 . 2 方 法
P C OS 发 病 率 在 育 龄 期 女 性 中 高达 5 %~ 1 0 % , 多起 病 于 青 春 期 , 是 无 排 卵 性 不 孕 中 的 最 常 见 原 因 。近 年 来 , 资 料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免疫状态影响研究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免疫状态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e1b3e40975f46527d3e178.png)
将 两 组 患 者治 疗 前 及 治 疗 后 3个 月 的 血清 免 疫 球 篮 白 及 补体 水 平进 行检 测 及 比较 , 体 比较 结 果见 表 1 具 。
由表 1可 见 .治疗 前 丽 组 患 者 的血 清 免 疫 球 蛋 白及 补 体 水 平 比较 , > .5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治 疗 后 观 P均 00 , 而
t e e we e s g i c n i e e c s b tC4 o wo g o p a o s g i c n i e e e s P> . 5 h r r i n f a td f r n e . u ft r u s h d n i n f a t d f r n e . O 0 .Co c u i n i f i f n l s o :Th n l e c e i fu n e o i g i z n y r c l r e c mb n d wi to mi r i fp o lt o e h d o h o i o i e t me f r n f mmu e sa e o ib t s me l u s b g e h n t a fc n r ] a d h o n tt f d a e e li s i ig rt a h t o o to t g o p n tc n sg i c ty i r v h o y sa u fp t n s r u ,a d i a i n f a l mp o e t e b d tt s o a i t. i n e
均 ( 29 44 岁 , 程 1 — 08年 , 6 .+ .) 病 . 2. 3 平均 ( 19 50 年 。 组患 6 .± .) 两 者 在 年 龄 、 别 及 病 程 等 基本 资 料 方 面 进 行 比较 , 异 均无 性 差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50例中的应用比较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50例中的应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98e2819844769eae009ed77.png)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自2 0 1 2年 3月至 2 0 1 3年 3月收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二 甲双胍 和吡格列酮进行 治
p e p t i d e ,空腹 C肽 ) 、P—C P( p o s t p r a n d i l a 2 h C p e p t i d e ,餐 后两小时 C肽 ) ;同时采 用 葡萄 糖 氧 化法 测 量患 者 血糖 , 采用放射 免疫测定法对 患者 C肽和胰 岛素进行 测量 。H o ma
2 . 1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胰 岛素和 C一肽等指标 的变化
情况 两组患者 进行 治疗后 空腹及 食用 l O O g馒 头后 2 h内
静脉血浆血糖相 对服用 药物前 都有 明显 的降低 ,但 是两组
患者之 间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与患
1 . 3 观察 指标
・
9 2・ 中国 民族 民间医药
2 0 1 5年 8月第 2 4卷第 1 5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 2 0 1 5 , V o 1 . 2 4 , N o . 1 5
一
I R( 胰 岛素抵抗指数 ) = ( F P G×F—I n s )/ 2 2 . 5 ;H o ma p( 胰 岛素分泌指数 ) = 2 0× F—I n s /( F P G一3 . 5 ) 。 本观察数 据统计应用 S P S S 1 7 . 0软 件进
—
1 . 4 统计学分析
二 甲双胍 和 吡格 列 酮在 2型 糖 尿病 胰 岛素 抵抗 5 0例 中 的应 用 比较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882267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6.png)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的影响陈镇涛;王苓【摘要】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炎性因子水平,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c=6.51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指标降低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期刊名称】《广东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3页(P138-140)【关键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者】陈镇涛;王苓【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二甲双胍可降低大血管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但部分患者仅靠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并不理想[1]。
吡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而胰岛素增敏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反应,调节血脂和降低血糖等作用[2]。
为进一步探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作用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以2016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新诊断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与分组所纳入的94例受试者均为2016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未应用过任何降糖药物;6.5%<糖化血红蛋白(HbA1c)<9.5%;7.0 mmol/L<空腹血糖(FPG) <13.9 mmol/L;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dbc7ae7e009581b6ad9eb0d.png)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作者:王宏叶丹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20期[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 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500 mg,3次/d,连用l2周;观察组同时给予吡格列酮30 mg,1次/d,早餐前15 min服用,连用12周。
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内皮素(E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显效率达40.63%、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的显效率达31.25%、总有效率达71.88%,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观察组的FBG达(6.43±1.16)mmol/L,PBG达(9.24±1.38) mmol/L,HbA1c达(6.67±1.17)%。
对照组治疗12周后 FBG达(7.95±1.21) mmol/L,PBG达(10.89±1.52 )mmol/L, HbA1c达(7.29±1.02) %,两组上述指标分别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BG、PBG、HbA1c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ET含量为(83.12±12.64) ng/L,HOMA-IR(为2.29±0.12),对照组患者的ET含量为(89.23±11.35) ng/L,HOMA-IR 为(3.28±0.7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ET、HOMA-I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T2DM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值得推广和应用。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606121258f5f61fb63666c7.png)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目的:分析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
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HOMA-IR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
标签: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糖尿病是一种在临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据相关统计显示[1]已经有大约1.7亿人患有糖尿病。
在我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逐渐向西方人靠近,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据相关调查,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在9.7%左右[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分型之一,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在肥胖人群中较为多见,2型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可累及患者的眼部、血管、足等部位从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用以分析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的临床资料为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7.27±2.08)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疲乏无力、周身发胀和腹胀便秘等。
全部58例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2)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3)患者在近三个月内接受过手术;(4)患者存在着血液系统疾病。
将全部58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盐酸吡格列酮对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体重的影响
![盐酸吡格列酮对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体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46b620816fc700abb68fc59.png)
中外医疗 20 08 NO. 22 CHI NA FOREI GN MEDI CAL TREATMENT
本文探 讨了盐酸 吡格列 酮对肥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按照 WHO 诊断标准新诊断的门诊糖尿病人 2 0 例, 男 1 3 例, 女 7 例, 年龄41~60岁, 经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1周后, 空腹血糖仍大于7. 0mmol / L 且无典型合并症者。 1. 2 治疗方法
【收稿日期】2 008- 0 6- 05
注: 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P<0. 05, **P<0. 025, 空腹及餐后 2h 血糖均降 低, 空腹血糖 P>0. 05 无统计意义; 餐后 2 h 血糖 P<0. 025 有明显差异, 治疗后 体重指数下降, P<0. 0 5 有统计意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对血糖体重指数的影响, 结果显示, 盐酸吡格列酮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减少体重和降低血糖方面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 体重指数 盐酸吡格列酮
【中图分类号】R5 8 7 . 1
【文献标识 码】A
【文章编号】1 6 74 - 0 7 4 2 ( 20 0 8 ) 0 8 ( a) - 0 1 7 0 - 01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 血糖、体重指数结果见表 1。
表 1 盐酸吡 格列酮对肥 胖 2 型糖尿病 病人血糖和 体重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081d8bc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5.png)
第34卷第1期药物与临床2021年1月医学信息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onVol.34No.1Jan.2021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袁瑞打余亚莉2(1.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21;2.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妇四科,陕西西安710054)摘要:目的探究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胰岛素抵抗(IR冤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冤患者的临床疗效遥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IR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同等剂量的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甲状腺功能及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遥结果治疗后患者LH、PRL、T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P<0.05);而治疗前后患者FSH、E2、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0.05)。
治疗后患者FPG、FINS、PBG、PINS、TC、LDL-C及HOMA-IR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前后患者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P>0.05)遥治疗后患者TSH、ALT、AST、SCr、BUN及BMI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P<0.05)遥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能改善IR型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患者体內性激素水平,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并且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遥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曰胰岛素抵抗曰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lssn.1006-1959.2021.01.043文章编号:1006-1959(2021)01-0158-03Efficacy of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and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of Patients with Insulin-resistan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YUAN Rui',YU Ya-li2(1.Xi'an Medical University,Xi'an710021,Shaanxi,China;2.Subject Four,Department of Gynecology,Northwest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Xi'an710054,Sha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and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sulin resistance(IR)typ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and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IR type PCOS patients.Methods50patients with IR type PCOS treated in gynecological endocrine clinic from June2018to December2019in Northwest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fter12weeks of treatment with the same dose of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and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we observe the changes of sex hormone level,blood glucose,blood lipid,insulin resistance index,body mass index,thyroid function and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LH,PRL,and T of the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while the comparison of FSH,E2,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After treatment,the FPG,FINS,PBG,PINS,TC,LDL-C and HOMA-IR of the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HDL-C was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comparison of T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SH,ALT,AST,SCr,BUN and BMI of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 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and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can improve insulin resistance,increase insulin sensitivity,regulate the level of sex hormones in patients,correct the disorder of glycolipid metabolism with IR type PCOS,but also improve the thyroid function of patients,and have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of patients.Key words: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and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多病因、临床表现多样的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ema,HA)以及持续性无排卵为主要特征,常表现为肥胖、多毛、不孕、闭经、黑棘皮症、双侧卵巢囊性增大等[1]o PCOS发病率占育龄期妇女的5%~10%,是无排卵不孕症患者的的主要病因[2]o1980年Burghen GA等[3]首次提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参与PCOS的发病过程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PCOS也是一种以IR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运动康复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运动康复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605044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c.png)
现代生物医学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21 NO.7 APR2021• 1257 •doi: 10.13241 /ki.pmb.2021.07.012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运动康复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郑欣戚艳艳毕丽娜胡苏赵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68)摘要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运动康复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一般 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5例,按照干预方式分为药物组(40例)和联合组(45例),两组均给 予糖尿病教育和饮食指导,药物组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口服,联合组在药物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 个月后,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 白(HDL-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P细胞功能指数(HOMA-p)。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FPG、2hPG、HBAlc、FINS、H0MA-lR、TC、LDL-C、TG、FFA均较 干预前下降,HOMA-(3、HDL-C较干预前升高(P<0.05),联合组干预3个月后的BMI较干预前下降(PC0.05)。
干预3个月后,联 合组的BMI、2hPG、HBAlc、FINS、H0MA-IR、TC、LDL-C、TG、FFA均低于药物组(P<0.05)。
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运动康 复可改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具有额外的减重获益,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
关键词:运动康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血糖;血脂;胰岛功能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273(202丨)07-1257-04Effects of Pioglitazone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Islet Function in Overweight or Obese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ZHENG Xin,QI Yan-yany BILi-naf HU Su,ZHAO Dan(Department o f E ndocrine,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 Bo'ai hospital,Beijing, 10006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ioglitazone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islet function in overweight or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A total of85 type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who had poor blood glucose control under lifestyle intervent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drug group(40 cases)and combined group(45 cases)according to intervention methods.Both groups were given diabetes education and dietary guidance.The drug group was given pioglitazone metformin orally,and the combined group was given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the basis of drug group.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the body mass index(BMI),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2 hour post 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total cholesterol(TC),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triglyceride(TG),free fatty acid(FFA),glycated hemoglobin(HbAlc),and fasting insulin(FINS)were measured, and the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and p cell ftinction index(HOMA-p)were measured.Results: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FPG,2hPG,HBAlc,FINS,HOMA-IR,TC,LDL-C,TG and FF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and HOMA-p and HDL-C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BMI of the combined group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BMI,2hPG,HBAlc,FINS,HOMA-IR,TC,LDL-C,TG,FFA of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drug group(P<0.05). Conclusion:Pioglitazone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can improve the disorder of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overweight or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and has additional weight loss benefits,as well as improve the islet function of patients.Key words:Exercise rehabilitation;Pioglitazone;Metformin;Type2 diabetes mellitus;Overweight;Obesity;Glucose;Lipid;Islet function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R587.2 Document code:AArticle ID: 1673-6273(2021)07-1257-04*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C Z-2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2049)作者简介:郑欣(1969-),女,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运动康复,E-m a i l:z h e n g x i n c r r c@163.c o m(收稿日期:2020-08-27接受日期:2020-09-21)• 1258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21 NO.7 APR^021—IX-—刖目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t'其中肥胖及超 重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8.5%、12.8%%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超重人数占比分别约为24.3%、41.0%m。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桓国平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桓国平](https://img.taocdn.com/s3/m/6f788b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0.png)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桓国平发布时间:2023-06-19T00:59:18.1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桓国平[导读] 目的:主要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应用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诊治疗的1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84例患者仅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84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额外应用吡格列酮进行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然后观察两种用药方式取得的效果。
结果:从实际治疗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不仅在血糖控制效果方面更为突出,而且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也相对更少,两项指标存在明显性差异。
结论:在针对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治疗的过程中,适宜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的方式,通过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用药,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且拥有较高的安全性。
青海省格尔木市昆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16099摘要:目的:主要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应用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诊治疗的1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84例患者仅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84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额外应用吡格列酮进行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然后观察两种用药方式取得的效果。
结果:从实际治疗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不仅在血糖控制效果方面更为突出,而且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也相对更少,两项指标存在明显性差异。
结论:在针对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治疗的过程中,适宜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的方式,通过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用药,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且拥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糖尿病;药物;效果;不良反应糖尿病属于当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时间通过饮食、药物来控制血糖。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敏感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敏感](https://img.taocdn.com/s3/m/e893150bb7360b4c2e3f647e.png)
道 如下 。 1 资 料与方 法
1 . 1 资料 来源 选 取 2 0 1 4年 4月 ~ 2 0 1 5年 4月 我 院 收治 的 8 8例肥 胖 型多囊 卵巢综 合 征 患者 为研 究 对象 ,
将 其平 均分 为 两 组 。对 照 组 患 者 年龄 2 1~ 3 6岁 ,平 均 ( 2 7 . 3 4±9 . 3 5) 岁 ,患 病 时 间 2 ~7 年 ,平 均 ( 4 . 3 4 ±1 . 2 3 )年 ,体 重 指 数 ( B MI )2 5—3 4 k g / m ,
海 口) 5 7 0 3 1 1
1 0 0 1 - 4 4 1 1 ( 2 0 1 5 ) 3 1 - 5 4 1 6 - 0 3 ; d o i : 1 0 . 7 6 2 0 / z g f y b j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4 1 1 . 2 0 1 5 . 3 1 . 4 3
【 摘
要】 目的
分析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 肥胖 型多囊 卵巢综合征 的疗效及对 胰岛素 敏感性 和排 卵 的影 响。方法
选
取2 0 1 4年 4月 ~ 2 0 1 5年 4月该院收治的 8 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为研 究对象 ,以治疗 方法 为分组依据 进行分组 ,服 用二 甲双 胍治疗 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 4 4例) ,服用吡格列酮二 甲双胍治疗 的患者设 为观察组 ( 4 4例 ) 。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激素水平的改 变情况 、排卵和妊娠情况 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 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胰 岛素敏感指数 ( I s I ) 、卵泡刺激素 ( F S H) 、
~
疗 ,每 次 0 . 5 g ,每 天 3次 。观 察 组 患者 使用 吡格 列 酮二 甲双胍 ( 每片 含 吡格 列酮 1 5 m g和盐 酸二 甲双胍 5 0 0 mg ,杭 州 中 美 华 东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 批 号 : 1 5 0 1 4 2 2 0 1 4 )治疗 ,每 日2次 ,1 次 1片 。 1 . 2 . 2 指标 测 定 方法 所有 患 者 在治 疗 前 的 3~5 d 进行空 腹采 血 ,保 留血 清部 分 ,采 用 化学 发 光法 测 定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代谢水平的影响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代谢水平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027943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7.png)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代谢水平的影响梁娜;张政梅【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以及血糖、胰岛素、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2例、吡格列酮组21例及联合用药组23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治疗前后比较3组患者体重、体质指数、腰臀比、性激素水平、血糖及胰岛素代谢水平、血脂水平、月经周期改善率及痤疮评分.结果治疗前后,3组间体重、体质指数、腰臀比、TC、TG、HDL-C、LDL-C及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FBG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定量检查指数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吡格列酮组FBG依次降低,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HOMA-IR指数依次降低(均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总睾酮水平较前降低,且吡格列酮组总睾酮水平最高;仅联合用药组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高于治疗前,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FSH依次升高,仅二甲双胍组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月经周期改善率依次升高(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能更好地改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月经周期,但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其对PCOS患者的激素及血脂代谢调节并无优势.【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9(041)002【总页数】6页(P148-152,160)【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性激素;血糖代谢;血脂代谢;胰岛素【作者】梁娜;张政梅【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延安市 716000;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延安市 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b8c7a8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3.png)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观察黄素丽;李文峰【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7【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糖脂代谢水平以及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性激素、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LH、E2、T、FBG、P2hBG、FINS、LDL-C、TG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FSH、LH、E2、T、FBG、P2hBG、FINS、LDL-C、TG水平改善更显著,观察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成熟卵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促排卵天数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性激素水平,促进患者排卵,提高妊娠率,值得推广.【总页数】3页(P795-797)【作者】黄素丽;李文峰【作者单位】孝感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孝感432099;孝感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孝感432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5【相关文献】1.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及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J], 刘康燕;王彬;曾亮华2.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 [J], 于雪梅;冯萍;金慧英3.二甲双胍联合盐酸吡格列酮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J], 毛爱珺;马昌军;马丁4.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治疗依从性差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 [J], 狄建宁;虎峻瑞5.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观察 [J], 张婷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7d4a3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f.png)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比较彭丽艳;尹树旺;王立娜;韩秀青【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0(13)35【摘要】目的比较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分别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年龄18~40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60例。
2组均常规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口服,吡格列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片,二甲双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随访患者治疗后3、6个月妊娠率与流产率。
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BMI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二甲双胍组改善程度好于吡格列酮组(P<0.01);吡格列酮组HDL-C 改善程度好于二甲双胍组(P<0.01);2组TC、TG、LDL-C水平及2组治疗后3、6个月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吡格列酮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用时HDL-C水平明显改善,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用时BMI改善明显,故临床应根据患者诊断结果不同选择药物,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总页数】2页(P85-86)【作者】彭丽艳;尹树旺;王立娜;韩秀青【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相关文献】1.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并胰岛素抵抗效果比较2.炔雌醇环丙孕酮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3.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4.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5.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de250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c.png)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肥胖型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血糖升高、肥胖和代谢紊乱。
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口服降糖药物,但对于一些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添加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策略。
本文将探讨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均是较常用的二线口服降糖药物,分别属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二者均具有降糖、降重、减少循环血脂等作用。
二者都可作为添加治疗选项,但二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在临床上尚未有明确的比较。
本研究旨在比较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为了完成本次研究,我们招募了100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的患者。
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的治疗。
在治疗开始前,我们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在治疗的过程中,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以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经过3个月的治疗,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在西格列汀组中,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而体重也有所减轻。
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
在吡格列酮组中,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水平同样显著下降,而体重减轻的幅度甚至更大。
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也有所改善。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为满意,但对比之下,吡格列酮组的疗效似乎略优于西格列汀组。
除了疗效之外,我们还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在西格列汀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在吡格列酮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咽痛、咳嗽、鼻塞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 肺 癌完 全切 除术 后 复 发 风 险 的 预 测 价 值 I - J ] . 中 华
外科杂 志 , 2 0 1 5 , 5 3 ( 7 ) : 5 0 2 — 5 0 7 .
[ 2 ] 孙玉林. C 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 的几个重要 征像 E J ] . 中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二 甲双 胍 联 合 盐 酸 吡 格 列 酮 对 肥 胖 型 多 囊 卵 巢 综 合 征 ( P C O S ) 患 者 胰 岛 素 抵 抗 的 影 响 。方 法 : 选择 2 0 1 3年 6 月至 2 0 1 5年 6 月 四川 省 巴 中 市 中 心 医 院 内分 泌科 收 治 的 7 1 例P C O S患 者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根据体重 指数 ( B MI ) 分 为 非 肥 胖 组 ( , z 一3 4 ) 和肥胖组( =3 7 ) , 两 组 患者 均 给 予 二 甲双 胍 联 合 盐 酸 吡 格 列 酮 口服 治 疗 3 个 月 。 比较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 后 B MI 、 腰 臀 比( w HR ) 、 空腹血糖 ( F P G) 、 空腹胰岛素( F I Ns ) 、 胰 岛素抵抗指数 ( HOMA — I R ) 、 性激 素、 卵 泡 数 等 指 标 变 化 情 况 。结 果 : 治 疗前 , 肥胖组 B MI 、 W HR、 F P G、 F I NS 、HOMA— I R及 卵泡 数 目均明 显高 于非 肥胖组 ( 均 P<0 . 0 5 ) ; 治 疗 3个 月 后 , 肥 胖 组 B MI 、 F P G、 F I NS 、 HOMA — I R均 高 于 非 肥 胖 组 ( 均 P< O . 0 5 ) ; 两组患者治疗后游离睾酮 ( F T) 、 卵巢 面积 、 卵 泡 数 目均 显 著 低 于 治疗 前 ( 均 P<O . 0 5 ) , 肥胖组 F T治疗差值明显高于非肥胖 组 ( P<0 . 0 5 ) 。结论 : 二 甲双 胍 联 合 盐 酸 吡 格 列 酮 可 减 少 P C O S 患者的游离 F T和 B MI , 改 善 卵巢 多囊 样 变化 及 胰 岛 素抵 抗 , 且对肥胖型 P C OS患 者 的改 善 效 果 更 明显 。 关键词 肥胖症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二 甲双 胍 ; 盐 酸 吡格 列 酮 ; 胰 岛 素 抵 抗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9 3 o x( 2 o 1 6 ) 0 3 — 0 4 2 2 — 0 4
病 理 分 型研 究 [ J ] . 河 北 医学 , 2 0 1 4 , 2 0 ( 9 ) : 1 4 4 3 — 1 4 4 5 .
E 9 ] 强光亮 , 续
蕊, 刘
杰, 等. 术前 P E T — C T 对 I期 非 小
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 .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 9 ( 4 ) : 2 9 7 3 0 0 .
[ 3 ] 郑海平. 多排 螺旋 C T 技 术 在 诊 断 和 鉴 别 早 期 周 围型 小 肺癌 中的临床应 用 [ J ] . 现代 肿 瘤 医学 , 2 0 1 5 , 2 3 ( 2 2 ) :
33 19 — 3 321 .
[ 6 ] 易建红 , 苏 良辉 . 1 6层 螺 旋 C T 重 建 技 术 诊 断 周 围 型 小 肺癌临床价值分析[ J ] . 医学 影像 学 杂 志 , 2 0 1 3 , 2 3 ( 1 1 ) :
1 79 7 — 1 80 0.
[ 7 ] 陈爱萍 , 李 惠民 , 于
红, 等. 表 观 扩 散 系 数 与 非 小 细 胞
( 责 任 编辑 : 周幸锴)
广 西 医科 大 学 学 报
2 0 1 6 J u n ; 3 3 ( 3 )
二 甲双 胍 联合 盐 酸 吡格 列 酮对 肥胖 型 多囊 卵巢 综合 征 患者 胰 岛素 抵抗 的影 响研 究
毛爱 瑁 马 昌军 马 丁
( 四川 I 省 巴 中市 中心 医 院 内分 泌 科 巴 中 6 3 6 0 0 0 )
21( 3 ): 82 — 8 4.
[ 1 2 ]李兆勇 , 朱 刚明, 梁俊生 , 等. 周 围 型 小 肺 癌 的 MS C T 诊 断及与局灶性机化性 肺炎鉴别 [ J ] . 放射学 实践 , 2 0 1 5 ,
3 0 ( 7 ) : 7 4 1 — 7 4 5 .
[ 5 ] 段益利 , 李建彬 , 张英杰 , 等. 基于 P E T / C T 选 定 阈值 与 基于4 D- C T 呼气 末 时相 所 勾 画非 小 细胞 肺 癌原 发 肿 瘤
广 西 医科 大 学 学 报
2 0 1 6 J u 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P< O . 0 5 ) 。由此可 见 ,
靶 区 相关 性分 析 [ J ] . 中华放射 医学与 防护杂 志 , 2 0 1 5 ,
3 5 ( 8 ) : 5 9 0 — 5 9 3 .
国医 药 导 刊 , 2 0 1 3 , 1 5 ( 1 2 ): 1 9 3 1 - 1 9 3 4 .
, [ 1 0 1臧 若 川 , 高树庚 , 赫
捷, 等. 临床 T l a 期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淋巴结 转移 相 关 因 素分 析 [ J ] . 中华 肿 瘤杂 志 , 2 0 1 5 ,
[ 1 1 ]丁明建 , 王 闻哲 , 王孝 举 . Mi c r o R NA 在 肺 癌 中的 表 达 及 其临床意义 [ J ] . 中国临床 药 理学 杂 志, 2 0 1 3 , 2 9 ( 1 2 ) :
96 5 — 9 6 8.
[ 4 ] 黄梅香 , 梁艺华 , 任宁毅 , 等. 胃泌 素 释 放 肽 前 体 在 小 细 胞 肺 癌 诊 断 及 治 疗 中应 用 口] . 现 代 仪 器 与 医疗 , 2 0 1 5 ,
动态增 强 C T扫描诊断小肺癌具有无创 、 显像 清晰、 可 重 复 诊 断 。 经 本研 究显 示 , 动态增强 C T 可 提 高 小 肺 癌 征象 显 示 率 , 避 免误 诊 漏 诊 。在 诊 断过 程 中 , 应掌握影 像特点 , 熟 练应用 , 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 , 动态增强 C T 扫 描 诊 断 小 肺 癌 有 一 定 的 临 床
价值 , 值得推广应用 。
肺癌病理基础初探 _ J ] . 磁共振成像 , 2 0 1 4 , 5 ( 1 ) : 4 0 — 4 4 . [ 8 ] 领雪峰 , 韩采青. 周围型小 细胞肺癌 的 C T诊 断 与 临 床
参 考 文献 :
E l i 张玲红 , 吕冬 亮 , 祝 莹. 多层 螺旋 c T+ 多 平 面 重 建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