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大作业,西工大
系统工程。大作业,西工大
![系统工程。大作业,西工大](https://img.taocdn.com/s3/m/b00ef4ca89eb172ded63b734.png)
一:系统科学简介概述: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
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
分类: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
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定义: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对其定义和描述不一,但整体的系统工程思想是大致统一的。
大英百科全书(1974) :系统工程是一门把已有学科分支中的知识有效地组合起来用以解决综合化的工程技术。
●日本工业标准JIS8121(1967) :系统工程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目的,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
●美国的切斯纳 (1967) :虽然每个系统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特殊功能部分所组成,而这些功能部分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系,但是每一个系统都是完整的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有一定数量的目标。
系统工程则是按照各个目标进行权衡,全面求得最优解的方法,并使各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协调。
二:系统工程方法论在从事系统工程的研究中,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按照这样的方法,一般就可以了解一个系统,对于复杂的系统,按照这样的方法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不同的研究对象因特点各不相同,虽然具体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仍可提炼出一般方法即方法论。
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有:霍尔三维结构模式,切克兰德学习模式,检查表模式,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等。
三:系统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系统工程的目的是实现最优化问题,经过系统工程的发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将这个问题看作是一个系统,无论是工业上,农业上,交通,航天,软件工程乃至整个地球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在解决或者实现这样的系统时,我们归结出了一个用系统工程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运用方法论反馈四:系统工程在的应用实例1大学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实际调研和查阅资料情况,大学选择影响因素有一下四点主要因素:(1)录取可能性。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e2832f049649b6648d747cb.png)
用系统工程方法处理问题
3 以黑龙江为例采用时间预测函数对的经济 发展进行预测
(3)模型的定阶
以上是运行结果,同时计算不同阶的ARMA模型的FPE(final prediction error,最终预测误差),得到ARMA(0,2)模型中FPE=0.0102,此时的 FPE值最小,根据FPE原则,可以选用该模型。
(5)对2016年黑龙江省GDP进行预测 2015年黑龙江省GDP预测值15073.675(亿) 2015年黑龙江省GDP实际值15083(亿)预测误差0.06% 根据上述得到的数学模型对2016年进行预测,结果为15625(亿) 年增长率为3.4% 201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6.9%,而2016年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长率为 6.7%
感谢您的聆听!
主要技术 ISM 模型化与仿真技术与方法 优化方法与技术 预测技术与方法 评价技术与方法 决策技术与方法
用系统工程方法处理问题
2 经济发展的解释结构模型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简 称ISM方法)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结构模 型化技术的一种。 (1)它是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要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 验和知识以及计算机的帮助,最终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 (2)此模型以定性分析为主,属于结构模型,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 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 (3)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中, 也可用于方案的排序等。它的应用面十分广泛,从能源问题等国际性 问题到地区经济开发、企事业甚至个人范围的问题等。
大数据下的东北经济
目录
1
问题背景 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问题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b44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2.png)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一、系统工程简介系统工程的定义系统工程是一种系统性的、综合性的科学管理技术,通过研究和分析多种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协调、整合并最终实现系统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系统工程的特点系统工程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系统工程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性。
它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能够将它们整合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系统性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因此它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一个系统的各个方面。
•方法论和技术性系统工程的研究聚焦于方法论和技术性。
它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还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才能有效地处理问题。
•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系统工程最终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它必须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系统工程作业作业1某工厂正在设计一条新的生产线,包含以下三个部分:•零件加工•水平运输•组装请使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这条生产线进行设计,并说明该系统各个部分的关系。
答案该工厂的生产线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
其中,零件加工子系统、水平运输子系统、组装子系统都是独立的子系统,但又有着协同作用,因为一个子系统的输出将成为其他子系统的输入。
下面是每个子系统的详细描述:1.零件加工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是整个生产线的起点。
它负责将各个零件进行加工,制成成品。
主要工作包括:•设计制造方案,准备生产资料。
•将零件安装到设备上。
•进行加工,包括上下料、编程和加工。
2.水平运输子系统这个子系统负责将加工好的成品从零件加工子系统转移到组装子系统。
主要工作包括:•运输成品。
生产线中间可能有多个小环节,都需要使用水平运输来完成。
这需要有支持设备和机械。
•将成品从一个子系统转移到另一个子系统。
3.组装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接收来自水平运输子系统的成品,并将它们组装成最终产品。
主要工作包括:•设计制造方案,准备生产资料。
•将成品拼配为最终产品。
•进行最终加工,并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系统工程》课程(48)教案
![《系统工程》课程(48)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87687333687e21af45a9f8.png)
《系统工程》课程(48)教案第 1 次课3 学时授课老师章节名称第一章系统科学(SS)、系统(S)与系统工程(SE)1.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SS&SE)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并清楚系统科学所解决的“系统性问题”;2.初步了解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关系;3.能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系统性问题”进行分析;4.正确认识系统工程研究的问题是“系统性问题”;5.正确认识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系统。
教学方法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实验()上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普通教学()双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系统科学解决的问题----- “系统性问题”1.系统科学与传统科学的关系2.系统得概念难点:“系统性问题”的分析1.系统的构成三要素分析主要教学内容1. 系统科学研究的问题---“系统性问题”2. 系统科学研究的内容3.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关系4. 系统工程的概念5. 系统的概念课后要求课后作业和预(复)习内容:1.各小组给出一个“系统性问题”。
要求:善于发现你身边的关于教育、经济、大学城管理等社会热点问题;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诸如如何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综合素质教育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诚信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能够将纷杂的“问题”进行提炼,形成“系统性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1. 谭跃进. 系统工程原理[M].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3.2. 周德群. 系统工程概论[M]. 科学出版社, 2005.3. 孙东川. 系统工程引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4. 许国志. 系统科学[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4.5. 许国志.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6. 系统工程学报备注《系统工程》课程(48)教案第2 次课3 学时授课老师:唐幼纯章节名称第一章 系统科学、系统与系统工程2.系统与系统工程(S&SE )教学目的1.掌握系统工程的概念;2.认识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3.掌握系统的功能与特性;4.掌握系统的描述方法特别是集合描述法;5.掌握系统的解释结构模型(ISM) 方法构造系统。
系统工程作业
![系统工程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8addc788e9951e79b8927e8.png)
系统工程作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2014/4/7方案一:总长期计划:全面贯彻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进修,提升自己,在工作中也要时时向领导学习;好好表现自己,争取升职的机会。
分阶段方案:大学期间要主动学习,打牢地基,多参加学校活动增改善交流技巧,多翻阅不同类型的书。
关于英语和电脑的学习更要加强。
大三开始要为考研未雨绸缪,大三大四全身心投入到考研中。
研究生阶段要从更高角度规划自己的学习工作。
优化个人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心理管理。
时间运用充实有效,时时总结自己的知识体系,补充知识缺口。
工作&博士阶段要尽心尽责。
首先稳扎稳打,立足现有岗位求发展,积累相关经验,积累行业信息,努力在在三年内成为行家。
科研方面也要尽量做出更多成绩。
全身心工作阶段就是做好每一件大小事。
不停歇地学习创新。
60岁以后就多关注社会,多回报社会。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读书期间不要参与公司全职工作,只是做些兼职,全心全意读书,研究科研问题。
方案三: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硕士和博士阶段到国外留学。
(5)系统分析:方案一把我的计划分成这样的几个阶段,我认为是合理的,符合我自己的发展需要以及能帮助我实现更高价值的,但是,在人生的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这些阶段都是在一个相对比较狭窄的环境(中国)里,不利于眼界的开拓,也不利于思维的碰撞。
方案二虽然能够让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但是走马观花的兼职不能为我提供更好的工作经验,对于公司运行管理工作的全景未能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并且也存在“井底之蛙”的困境。
方案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井底之蛙”的困扰,而且出国留学对我的外语水平肯定有帮助,但是这种培养方式花费甚大。
(6)系统优化:通过上面的分析,方案一主要存在“井底之蛙”的困扰,关于科研时间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来解决方案二存在两个问题:工作经验不足;井底之蛙方案三存在一个最大问题:留学花费的利用率是否够高,即值不值得综上,结合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最优方案:方案一;次优方案:方案三;满意方案:方案二。
西工大16秋《系统工程》在线作业
![西工大16秋《系统工程》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e50e22aa8956bec0875e317.png)
奥鹏春西工大秋《系统工程》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道试题,共分。
). 请在以下列举的模型中找出不属于模拟模型的选项()。
. 地图. 城市规划模型. 电路图. 电路模拟机械运动正确答案:. 以下方法中,()组合的共同点是根据过去预测未来。
. 机理法,经验法. 拟合法,机理法. 拟合法,经验法. 机理法,图解法正确答案:. 以下列举的系统中()不属于大规模复杂系统。
. 学生选课系统. 经济计划管理系统. 信息分级处理系统. 区域经济开发系统正确答案:. 一般系统论是通过对各种不同系统进行科学理论研究而形成的关于适用于一切种类系统的学说。
其主要创始人是()。
. 普利高津. .切斯纳. .贝塔朗菲. 钱学森正确答案:.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是()。
. 系统分析技术. 系统评价. 系统仿真. 系统预测正确答案:西工大秋《系统工程》在线作业二、判断题(共道试题,共分。
). 如果有两个具有特定费用和效益的替代方案,尤其当某些效益不能转换为货币形式时,要评价它们的价值大小,通常可以按照追加效益和追回费用相比是否合算的原则进行处理。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 每项系统分析都需要比较多个备选方案,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保持原状则不可称其为一种方案。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 分析模型用数学关系式表达变量之间关系并可推导出数值结果。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是反馈理论。
由于反馈,使系统结构、变量之间形成回路。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 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由一般系统论、大系统理论、经济控制论、运筹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发展而形成的。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 排队系统研究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如何合理地解决顾客等待时间与服务台空闲时间的矛盾,使得系统服务质量与设备利用率到达较高的标准。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 所谓系统的状态,就是表示系统运行的特征属性的量。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 仅仅依靠流程图还不能定量地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而结构方程式就是用来定量分析系统动态行为的方程式。
西工大软件技术实验报告-大作业
![西工大软件技术实验报告-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c1bc74869eae009581bec22.png)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程序起初并不能运行,原因是缺少部件,在工程中引用与添加相应的部件之后程序便可运行。
2、在计算相应的金额与折扣时,出现错误,该错误还直接修改了数据库数据,原因是在计算部分的代码中,计算公式出现错误,相应的文本编号也混乱了,重新对应文本编号与修正公式,解决了该问题。
实验中所涉及的知识及技术:
1、文本框的双向作用(即输入与输出);
2、窗体的双重作用(容器与输出);
3、事件过程的编写;
4、输入输出的简单实现;
5、窗体、文本框、标签、命令按钮等基本控件的常用属性的动、静态设置等。
6、窗体间的切换方法
7、在界面上建立按钮控件数组。
8、按钮及其他属性的设置
9、各类型变量的的定义与使用
备注:
1)建立一个酒店管理所需的数据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若干基本表,并且打入相关数据。
2)分别采用Data控件、ADO控件、DAO对象、ADO对象连接数据库中的不同的记录集对象。
3)客人入住登记时由程序自动产生按入住客人入住的房型及预定入住天数收取入住押金额。
4)实施入住监控,当入住者超过预定入住期限,应产生报警信息,并采取相应提示追加入住押金的措施。
3、实验中发现label后的自带白色背景十分难看,想将其去掉,于是在询问了周围同学与查阅书籍后,发现属性栏中backstyle一项可以对其进行修改,而后修改成功。
4、在移动了所做的实验文件之后,由于路径的改变,会无法连接到数据库,此时只要重新将data的属性databasename修改至现有路径即可。
西南大学 系统工程 网上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 系统工程 网上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bc61b1c77da26925c5b08c.png)
1.答:系统的特性:(1)集合性。
集合性是指把具体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的集合。
系统的集合性表明,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所组成的。
(2)相关性。
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具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特定关系。
某一要素的发生变化则会影响其他要素的状态变化。
(3)层次性。
一般系统都要具有明显的一定的层次结构。
一个系统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而子系统还可以分为亚子系统,以至最终可以分解为要素,这样就可以构成具体有特定的空间层次结构。
(4)整体性。
系统整体性表明系统中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根据特定的同一性要求协调存在于系统整体中。
(5)功能性。
功能性是系统的基本特性之一,它表明系统具有的作用和效能。
系统的功能以系统和另一个系统的主要标志。
(6)环境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之间,它必然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2. 答:系统的分类:(1)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2)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3)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4)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5)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和复杂巨系统3. 答: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即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不断地向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结果使整个系统的有序性增加大于无序性的增加,在具备一定条件下,就能自发地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和新的组织,称为耗散结构。
以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形成、稳定、演化为内容的理论,叫做耗散结构理论。
4.答: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使人们对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发展战略等原则从朴素的、自发的应用,提高到科学、自觉地应用,把它们从经验提高到科学理论。
系统工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由一般系统论、大系统论、经济控制论、控制论、运筹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发展而形成的。
(1)系统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新兴科学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运动规律,由于他们从本质上都是研究系统的理论,所以统称为系统理论。
系统工程大作业资料讲解
![系统工程大作业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0221fb9bcd126fff6050b4d.png)
系统工程大作业系统工程大作业班级:工程1301姓名:韦天伦学号:201304060123基于ISM/AHP方法的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研究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 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力争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及时、充分地将其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 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要求, 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现实中,中国大学生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供给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去平衡。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0万增加到410万,是扩招前的四倍,而2009年更是达到了610万的新高度,然而用人岗位增加比例却远远小于此数目。
不仅在数量上,这种差距在结构和质量上也越来越明显,专业扎堆现象严重,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2007 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历史性地超过了495 万人, 随着大学扩招人数的激增, 一提到大学生就业难, 人们很容易把责怪的矛头对准近几年的高校扩招, 然而, 笔者认为, 高校扩招并不是大学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从高校扩招的目的来看扩招在于让更多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从长远来看, 扩招将会制造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将为中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但远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只是一个相对性暂时的难题。
二.解析递阶模型(ISM)的建立①相关因素的确定A 外部原因。
(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
(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
西南大学系统工程部分作业答案参考
![西南大学系统工程部分作业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621a80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79.png)
西南⼤学系统⼯程部分作业答案参考当前位置:系统⼯程综述⾃测练习⼀、单项选择题)1、霍尔的三维结构包括(A 时间维、逻辑维、空间维B 时间维、空间维、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C空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D答案:C) 2、系统⼯程应⽤过程中,所谓最优系统是指该系统达到( A 全部最优B 局部最优C 总体效果最优D 总体和局部最优邻接矩阵中答案:C3、系统⼯程⽅法论的特点有A 整体性、可⾏性、综合性和满意性B 整体性、关联性、综合性和满意性C 科学性、关联性、综合性和满意性D 整体性、关联性、综合性和完美性答案:B⼆、问答题1、理解国内外学术界和⼯程界对系统和系统⼯程的不同定义,分析这些定义的内涵和侧重点。
隐藏提⽰收集⼏种不同的定义(三种以上),分析每⼀个定义的描述,确定其内涵和外延,再进⾏⽐较。
2、系统⼯程与系统科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隐藏提⽰系统⼯程是系统科学的技术部分。
⼀⽅⾯,系统科学是系统⼯程的理论基础,为系统⼯程提供思想、理论和⽅法。
另⼀⽅⾯,系统⼯程的⼴泛实施⼜为系统科学提供了⼤量的素材,不断补充和完善系统科学。
⼀、单项选择题1、系统的构成要素⾄少有()个。
A 1B 2C 3D 4答案:A2、系统的特征有集合性、相关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
D 实践性答案:A3、钱学森的系统科学体系框架是由()构成。
A “三个层次三个桥梁”B “⼀个层次⼀个桥梁”C “⼀个层次三个桥梁”“三个层次⼀个桥梁”D答案:D4、按照系统的分类,计算机系统是⼀个()。
A ⾃然系统B 封闭系统C ⼈造系统D 实体系统答案:C5、系统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静态系统和()。
A 动态系统B 复合系统C ⼈造系统D 概念系统答案:A⼆、问答题1 、列举你⽣活或⼯作中的⼀件事物,思考以下问题:它是否构成⼀个系统?它由⼏个部分组成?它的各个部分是如何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整体的功能如何?提⽰它可以是⼀件实物(如⼿表),也可以是要做的⼀项⼯作(如⼯作计划),还可以是某些想法(如⼩发明)等等。
系统工程(第3章)
![系统工程(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8812fe5e804d2b160b4ec039.png)
MAA、MCC、MDD是降了阶的可达矩阵;MDC、MCA 是降了阶的可达矩阵; 是相互作用矩阵, 是相互作用矩阵,需进一步求解
五、有向连接图—结构模型的建立 有向连接图 结构模型的建立
• 可达集:要素 i 可以到达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 I 可达集:要素S 可以到达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 的可达集, 表示, 的可达集,用R(SI)表示,由可达矩阵中第 I 行中所 表示 由可达矩阵中第S 有矩阵元素为1的列所对应的要素集合 的列所对应的要素集合。 有矩阵元素为 的列所对应的要素集合。 • 前因集:将到达要素SI 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 的 前因集:将到达要素 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 前因集, 表示, 前因集, 用A(SI )表示,由可达矩阵中第 I 列中的 表示 由可达矩阵中第S 所有矩阵无素为1的行所对应的要素组成 的行所对应的要素组成。 所有矩阵无素为 的行所对应的要素组成。 • 最高级要素集:一个多级递阶结构的最高级要素集, 最高级要素集:一个多级递阶结构的最高级要素集, 是指没有比它再高级别的要素可以到达。 是指没有比它再高级别的要素可以到达。其可达集 R(SI)中只包含它本身的要素集 而前因集中 , 除包 中只包含它本身的要素集,而前因集中 中只包含它本身的要素集 而前因集中, 含要素S 本身外,还包括可以到达它下一级的要素。 含要素 I 本身外,还包括可以到达它下一级的要素。 • 若R(SI)=R(SI)∩A(SI ), 则SI 即为最高级要素集。 即为最高级要素集。 ,
缩减可达矩阵
• 在可达矩阵中存在两个节点相应的行、 在可达矩阵中存在两个节点相应的行、 列元素值分别完全相同, 列元素值分别完全相同,则说明这两个 节点构成回路集, 节点构成回路集,只要选择其中的一个 节点即可代表回路集中的其他节点, 节点即可代表回路集中的其他节点,这 样就可简化可达矩阵, 样就可简化可达矩阵,称为缩减可达矩 阵。
西工大大作业报告
![西工大大作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1f6818650e52ea55189863.png)
学院程序设计大作业目录1 摘要 (3)1.1设计题目 (3)1.2设计内容 (3)1.3开发工具 (3)1.4应用平台 (4)2 详细设计 (4)2.1程序结构 (4)2.2主要功能 (5)2.3函数实现 (5)2.4开发日志 (5)3 程序调试及运行 (6)3.1程序运行结果 (6)3.2程序使用说明 (8)3.3程序开发总结 (8)4 附件(源程序) (9)程 序 设 计 大 作 业1 摘要1.1 设计题目1、程序设计——《歌星大奖赛》;2、素数幻方;1.2 设计内容 1.2.1歌星大奖赛——1、 完成原有任务:在歌星大奖赛中,有十个评委为参赛选手打分,分数为1—100分。
选手最后得分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后其余八个数的平均分。
请编写一个程序实现。
2、在此基础上追加任务:同时对评委评分进行裁判,即在十个评委中找出最公平(即评分最接近平均分)和最不公平(即与平均分偏离最大)的评委。
3、 思考流程:在完成任务的目标下,限定得分域(score>=0||score<=100);输出评委号使分数明晰化;通过比较个评委所打分数与最终得分的偏离情况来对评委进行简单考核。
1.2.2素数幻方——求四阶的素数幻方。
即在一个4X4 的矩阵中,每一个格填 入一个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和两条对角线上的4 个数字所组成的四位数,均为可逆素数。
在实际编程中,采用了很多程序设计技巧,假如设置若干辅助数组,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缩短运行时间。
下面的程序运行效率是比较高的1.3 开发工具开发工具:Visual C++ 6.0 开发环境:Win32主要考虑合理性、公正性、便捷性程序设计大作业1.4 应用平台Windows 2000/XP/V ista 32位2 详细设计2.1 程序结构2.2.1歌星大奖赛——●首先,将一组评委打分记录到所定义数组内。
由题目中去掉最大值最小值的要求先假设当前的最大值max 为C语言整型数的最小值-32768 ;假设当前的最小值min为C 语言整型数的最大值32767。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c605862f01dc281e53af0e8.png)
系统工程期中作业4-6题方法:excel第一步: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如下图所示:第二步:把数据转化成散点图形式:第三步:初始值的计算,如下图E2所示,插入函数AVERACE,选择数据C3:C13,得到下图数据,F2,G2数值与E2相等,一次填入表格。
第四步:计算平滑系数,使用计算器和平滑系数的公式α=2/(11+1)=0.17,填入表格中。
第五步:计算一次平滑系数,首先计算E3,输入函数f x=D3*C3+(1-D3)*E2,回车得到如下图所示数据,然后一次填充E4:E13,选择仅填充格式。
第六步:计算二次平滑系数,首先计算F3,输入函数f x =D3*E3+(1-D3)*F2,回车得到如下图所示数据,然后一次填充F4:F13,选择仅填充格式。
第七步:计算三次平滑系数,首先计算G3,输入函数f x =D3*F3+(1-D3)*G2,回车得到如下图所示数据,然后一次填充G4:G13,选择仅填充格式。
整体表格数据如下图所示:将平滑数据和原始的粮食总产量数据转化成折线图的形式,如下图所示:第八步:计算非线性方程系数。
1、a的计算:函数公式f x=D13*D13*(E13-2*F13+G13)/(2*(1-D13)*(1-D13)),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2、b的计算:函数公式f x=D13*((6-5*D13)*E13-2*(5-4*D13)*F13+(4-3*D13)*G13)/(2*(1-D13)*(1-D13)),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3、c的计算:函数公式f x=3*E13-3*F13+G13,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综上所述,可得出非线性方程为:y11=0.00935T2+0.308097T+11.51887第九步,预测2005年的粮食总产量,函数公式f x=D14*(B17-B13)*(B17-B13)+D15*(B17-B13)+D16,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全部数据表格如下图所示:4-7题方法一:excel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如下图所示:计算步骤:选择公式——插入函数;1、相关系数的计算(选择函数:CORREL)2、截距的计算(选择函数INTERCEPT)3、斜率的计算(选择函数SLOPE)计算的数据相关表格如下图所示:方法二:matlab程序代码如下:xdata=[26.9 29.0 19.5 24.2 24.3 23.0 24.8 19.4 24.5 23.9 24.1 17.6]' ydata=[147 138 71 110 98 91 99 83 100 98 106 59]'b=polyfit(xdata,ydata,1)zdata=[26.9 29.0 19.5 24.2 24.3 23.0 24.8 19.4 24.5 23.9 24.1 17.6 22]' x=polyval(b,zdata)运行结果如下:综上所述,可得出线性方程为:y=7.0880x-66.0963当大豆鼓粒期土壤湿度为22%,大豆产量计算如下图所示数据:4-8题方法一:matlab程序代码如下:xdata=[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ydata=[14080000 14210000 15440000 17870000 21600000 26750000]'b=polyfit(xdata,ydata,3)zdata=[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y=polyval(b,zdata)运行结果如下:综上所示,根据六年的工业年产值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的2001-2005年的工业年产值依次为:0.3341*1080.4170*1080.5172*1080.6357*1080.7736*1080.9319*1081.1118*1081.3142*1081.5402*1081.7909*1082.0674*1082.3706*1082.7017*1083.0616*1083.4516*108方法二:excel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如下图所示:做三次曲线图及相应的2000-2015预测值:步骤:选定数据区域→图表向导→选择“XY散点图”→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平滑线散点图”→完成后进行适当格式设置→在图表中选中数据系列→右键单击数据系列→选择“添加趋势线”→在“类型”选项卡中选择相应相应趋势线(多项式,3次)→在“选项”选项卡中勾选“显示公式”→确定。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551bc9abcd126fff6050b93.png)
系统工程大作业班级:工程1301:韦天伦学号:3基于ISM/AHP方法的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研究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 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力争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及时、充分地将其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 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要求, 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现实中,中国大学生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供给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去平衡。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0万增加到410万,是扩招前的四倍,而2009年更是达到了610万的新高度,然而用人岗位增加比例却远远小于此数目。
不仅在数量上,这种差距在结构和质量上也越来越明显,专业扎堆现象严重,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2007 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历史性地超过了495 万人, 随着大学扩招人数的激增, 一提到大学生就业难, 人们很容易把责怪的矛头对准近几年的高校扩招, 然而, 笔者认为, 高校扩招并不是大学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从高校扩招的目的来看扩招在于让更多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从长远来看, 扩招将会制造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将为中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但远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只是一个相对性暂时的难题。
二.解析递阶模型(ISM)的建立①相关因素的确定A 外部原因。
(1)我国整体就业形势的严峻。
(2)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3)学校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4)社会和家人的观念。
B 外部原因(1)就业认知有偏差。
系统工程大作业
![系统工程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37242af1a37f111f1855b31.png)
系统工程课程大作业课题名称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评价体系小组成员余璇(2014202097)司小菲(2014202093)张雪艳(2014202098)黄利福(2014262050)武晓帅(2014262043)刘静文(2014202095)2015年1 月8日1 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开展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价,对高等教育适应形势、面向社会、加快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高等教育事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某些弊端,譬如教学评价制度不公平、不合理,并不能真正评价出教师工作的真实情况。
本文首先介绍了介绍了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和目前高等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目前高等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把因子分析法应用到高等教学评价中的观点。
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优劣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核心。
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或多或少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高等课堂教学有其自己的特点,将因子分析的方法应用于高等课堂教学评价中,对教学质量评价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几个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计算教师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高等教学评价中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有关的数据分析。
因子分析在高等教学评价中有很重要的应用,鉴于篇幅所限,本文对于因子分析在高等教学评价其它方面的应用只进行了理论性的论述,但对于以后深入研究因子分析在高等教学评价中其它方面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指标体系的构建2.1因子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广泛应用于顾客满意度定量测评中,一般情况下,可由最小二乘法求得模型参数的最优无偏估计。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影响因素的本质特征很难做到完全独立,它们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程度上近似于线性关系的内在联系,即多重共线性。
奥鹏南开大学 20秋学期(1609、1703)《系统工程》在线作业.doc
![奥鹏南开大学 20秋学期(1609、1703)《系统工程》在线作业.doc](https://img.taocdn.com/s3/m/d5057b0baf1ffc4ffe47ac98.png)
奥鹏南开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在线作业 11192553751.Hall三维结构中,根据总体方针和发展战略制定规划是()A.规划阶段B.设计阶段C.运行阶段D.更新阶段【参考答案】: A2.AHP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A.SimonB.ForresterC.SaatyD.Taylor【参考答案】: C3.在()中存在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但决策者或分析人员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科学理论等可预先估算出自然状态的概率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多目标决策【参考答案】: C4.下面属于人造系统的是()A.海洋系统B.大气系统C.水利系统D.生物系统【参考答案】: C5.()就是根据方案对于系统目标满足的程度,从多个备选方案中区分出最优方案、次优方案和满意方案送交决策者A.决策B.实施C.建模D.评价【参考答案】: D6.Hall三维结构时间维中的运行阶段是指()A.生产出系统的构件和整个系统B.对系统进行安装和调试C.系统按照预期目标运作和服务D.以新系统代替或改进旧系统【参考答案】: C7.我们需要分析原先估计的主观概率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才不会改变原先所选的最优方案,这种计算和分析称为()A.主成分分析B.灵敏度分析C.相关分析D.因子分析【参考答案】: B8.下面属于自然系统的是()A.矿藏系统B.生产系统C.管理系统D.水利系统【参考答案】: A9.系统动力学的提出者是()A.ForresterB.TaylorC.SimonD.Hall【参考答案】: A10.常用运筹学中的规划论就能解决的决策问题一般是()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多目标决策【参考答案】: A11.工业企业是一种()A.人造系统B.动态系统C.封闭系统D.开放系统【参考答案】: ABD12.地球仪从模型类别上属于()A.物理模型B.数学模型C.概念模型D.计算机模型【参考答案】: ABC13.以下关于硬系统方法论和软系统方法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HSM以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SSM更适合于解决社会经济问题B.HSM的核心是优化分析,SSM的核心是比较学习C.HSM更多的关注定量分析方法,SSM 更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D.软系统方法论要优于硬系统方法论【参考答案】: ABC14.系统动力学的特点包括()A.多变量B.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C.以仿真实验为基本手段D.可处理高阶次、多回路、非线性的动态复杂系统问题【参考答案】: ABCD15.系统工程方法的特点包括()A.实用性B.偏重定量C.厚实广泛的理论基础D.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容【参考答案】: ACD16.风险型决策的原则主要有()A.最大期望收益准则B.最小期望机会损失准则C.最大可能准则D.等概率原则【参考答案】: ABC17.不确定型决策的处理方法主要有()A.乐观法B.悲观法C.期望值法D.后悔值法【参考答案】: ABD18.系统结构的基本表达方式有()A.数学公式B.集合C.有向图D.矩阵【参考答案】: BCD19.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A.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多样B.系统通常由多维且不同质德要素构成C.一般为人机系统D.系统结构日益动态化【参考答案】: ABCD20.决策分析的过程包括()A.信息活动阶段B.设计活动阶段C.抉择活动阶段D.实施活动阶段【参考答案】: ABCD21.模型的表示方式可以是()A.文字B.符号C.实物D.数学公式【参考答案】: ABCD22.系统动力学的两个基本变量是()A.速率变量B.辅助变量C.因变量D.水准变量【参考答案】: AD23.AHP方法递阶层次结构中的三个层次是A.目标层B.方法层C.方案层D.准则层【参考答案】: ACD24.系统仿真的优点在于()A.对于带有随机因素的现实世界系统,仿真经常是唯一的可行的研究方式B.仿真与现实实验相比具有经济性和安全性C.仿真使人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研究长时间范围的系统D.系统仿真可以不用去考察现实系统【参考答案】: ABC25.以下关于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成分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B.各个主成分之间相互相关C.每个主成分的均值为0、其方差为协方差阵对应的特征值D.不同的主成分轴(载荷轴)之间相互正交【参考答案】: ACD26.模型是现实系统的替代物,它反映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相互作用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27.环境生态系统工程研究的是大气、大地、流域、森林和城市等生态系统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28.研制(分析)阶段是提出系统的研制方案(开发),制定生产计划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29.只有有向边进入而没有有向边离开的节点称作源点,只有有向边离开而没有有向边进入的节点称作汇点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0.明确问题的重点就是收集资料(考察、测量、调研、需求分析、市场预测)。
西北工业大学 程序设计大作业讲解
![西北工业大学 程序设计大作业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9710ce73186bceb19e8bbe3.png)
学院××××学院目录1 摘要 (3)1.1设计题目 (3)1.2设计内容 (3)1.3开发工具 (3)1.4应用平台 (3)2 详细设计 (3)2.1程序结构 (3)2.2主要功能 (4)2.3函数实现 (5)2.4开发日志 (7)3 程序调试及运行 (7)3.1程序运行结果 (7)3.2程序使用说明 (12)3.3程序开发总结 (12)4 附件(源程序) (12)1 摘要1.1 设计题目算法型大作业题目:编写七种排序算法的演示程序。
1.2 设计内容编写快速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函数,通过主函数调用以实现七种排序算法的演示。
1.3 开发工具Visual C++ 6.01.4 应用平台Windows 2000/XP/Vista 32位2 详细设计2.1 程序结构程序的整体结构与流程见下图所示。
程序运行时在主菜单中输入序号选择排序方法或选择结束程序,当进行某种排序方法后,在主函数中输入待排数据个数和待排数据,通过调用对应的排序函数实现排序并输出。
该排序结束后再次进入主函数,通过循环重复上述操作。
其中,主函数中将数组地址和待排序数据个数传递给排序函数,在排序函数中实现排序功能。
2.2 主要功能函数的功能为对快速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算法的演示。
主函数:程序运行时,可使运行者根据提醒输入相关操作,从而进入不同的排序方法或者退出。
快速排序函数:根据快速排序的算法,最后输出插入排序函数:根据插入排序的算法,最后输出选择排序函数:根据选择排序的算法,最后输出冒泡排序函数:根据冒泡排序的算法,最后输出堆排序函数:根据堆排序的算法,最后输出归并排序函数:根据归并排序的算法,最后输出基数排序函数:根据基数排序的算法,最后输出2.3 函数实现主函数:在主函数中对菜单输出,通过switch语句中的case分支选择所需要的排序方法;通过while循环使演示程序在运行时能够持续进行快速排序:快速排序(kuaisu)又被称做分区交换排序,这是一种平均性能非常好的排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系统科学简介
概述: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
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
分类: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
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定义: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对其定义和描述不一,但整体的系统工程思想是大致统一的。
大英百科全书(1974) :系统工程是一门把已有学科分支中的知识有效地组合起来用以解决综合化的工程技术。
●日本工业标准JIS8121(1967) :系统工程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
目的,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
●美国的切斯纳 (1967) :虽然每个系统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特殊功
能部分所组成,而这些功能部分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系,但是每一个系统都是完整的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有一定数量的目标。
系统工程则是按照各个目标进行权衡,全面求得最优解的方法,并使各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协调。
二:系统工程方法论
在从事系统工程的研究中,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工作方
法,按照这样的方法,一般就可以了解一个系统,对于复杂的系统,按照这样的方法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不同的研究对象因特点各不相同,虽然具体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仍可提炼出一般方法即方法论。
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有:霍尔三维结构模式,切克兰德学习模式,检查表模式,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等。
三:系统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系统工程的目的是实现最优化问题,经过系统工程的发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将这个问题看作是一个系统,无论是工业上,农业上,交通,航天,软件工程乃至整个地球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在解决或者实现这样的系统时,我们归结出了一个用系统工程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四:系统工程在的应用实例
1大学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实际调研和查阅资料情况,大学选择影响因素有一下四点主要因素:
(1)录取可能性。
因为每个人高考成绩都是固定的,我们不可能因为哪个学校是最好的我们就选哪个学校,这样的话清华、北大就要挤满了。
在我们知道自己的分数之后,我们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分数来确定我们最有希望报考哪个高校。
(2)就业前景。
我们上大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就业,一个学校的好坏优劣,就业率无疑是反应其学校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如果我们报考了一个学校,但是我们很难找到工作,或者很难找到优秀的工作,这无疑使我们十几年的求学努力所白费。
而一个学校的就业前景好也代表着我们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升值性。
(3)学校设备。
学校设备包括软性设备和硬性设备。
软性设备包括学校学习氛围,学校老师水准、学校文化底蕴;硬性设备主要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体育器材、科学研究室、图书馆、生活条件等。
这些内在以及外在的条件,组成了学校的软硬性设备。
只有一个学校的设备建设完善,才能更好的利于学习研究。
(4)地理位置。
评价一个大学的好坏,还要看一个学校的地理位置的情况。
因为大学生活学习和高中以及高中之前的学习有很大不同,在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更好的接触社会,学习各种社交技能。
而一个发达的城市,优良的地理位置,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便利。
地理位置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情况。
总之,大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发展前景。
影响一个学校的优劣的以上四种因素,我们很难单纯的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AHP方法来辅助选择。
2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
这里所谓“优先权重”是一种相对的量度,它表明各备择方案在某一特点的评价准则或子目标,标下优越程度的相对量度,以及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而言重要程度的相对量度。
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
其用法是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
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次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相关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
其核心思想可归纳为“先分解后综合”.
3大学选择AHP结构模型
某一大学生在高考之后取得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有四个他比较中意的学校可供选择,分别是北京邮电B1、上海财经B2、河北大学B3、中国矿业大学B4。
对其中最好的一所学校进行选择,建立大学选择AHP模型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前面对大学选择考虑的要素分析确定了影响选址的评价准则,构造出如图3-1所示的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目标层
准则层
大学
图4—1大学选择层次结构图 (2)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以上分析构造以选择最佳大学为准则的判断矩阵如表3—1所示。
表4-1 A -F 的判断矩阵
其中a ij表示元素i与元素j重要性的比值,含义:相对于四个因素之间重要性两两比较。
(3)相对重要度计算及其一致性检验
根据方根法求解,针对A-F的判断矩阵计算见表3-6所示:
由公式(3-1)可得:
λmax=1/4*(1.999/0.500+0.333/0.083+0.666/0.167+1.000/0.250)=4.010由公式(3-4)可得:CI=(4.010-4)/3=0.003
由公式(3-5)可得:CR=0.003/0.9=0.003<0.1
整理计算结果如下:
相对重要度:W10=[0.500,0.083,0.167,0.250]T,λmax=4.010,CI=0.003,CR=0.003<0.1
同理,计算其它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如下所示:
针对F1-B的判断矩阵计算的结果为:
W11=[0.034, 0.500, 0.108, 0.312]T,λmax=4.031,CI=0.010,CR=0.011<0.1
针对F2-B的判断矩阵计算的结果为:
W21=[0.035, 0.047, 0.112, 0.524]T,λmax=4.103,CI=0.034,CR=0.038<0.1
针对F3-B的判断矩阵计算的结果为:
W31=[0.410, 0.327, 0.136, 0.131]T,λmax=4.051,CI=0.017,CR=0.018<0.1
针对F4-B的判断矩阵计算的结果为:
W41=[0.361, 0.349, 0.210, 0.099]T,λmax=4.007,CI=0.002,CR=0.003<0.1
各个层次的指标符合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及方案选择
表6-7厂址选择层次总排序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位置B1的综合评价最好,其评价值为0.544,优于其它学校,所以该生选择北京邮电B1为最合适的选择。
该方法将定性的选择为选择合适的学校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也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以上四个学校的优劣的判定,数据的准确性是是最基本的,我们在进行分析时,数据绝对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准确,所以这种方法难免会存在一些缺点,但是,此种方法方便了我们定量分析此种复杂的问题,为我们的选择做出了一定的依据。
五:系统工程的展望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时代的需要必将推动系统工程飞速发展。
主要的发展方向有(1)信息系统工程得到飞速的发展,人类对于信息共享和协作的要求愈加迫切,建立数字地球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信息工程系统它将在更深层次上实现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有机融合,从而从更高的层次来集成已有和正在发展的理论、技术和数据,开拓一系列全新的研究、发展与应用领域。
(2)系统工程作为一门软科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上出现了从重视硬技术向重视软科学的变化。
人们从研究“物理”到研究“事理”,近来又开始探讨“人理”。
对系统的研究从研究“硬件”到研究“软件”,现在又开始探讨“斡件”,即协调硬件和软件的技术,还有人提出要探讨“人件”,即探讨人类活动系统。
(3)研究与完善系统工程的方法论。
系统工程至今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从严格的标准来看,
它是一门工程技术而不是一个学科,因此建立更完整更严密的系统工程的科学机构,将是今后系统工程工作者共同关心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