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梯方向)实施性教学计划
09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执行计划表
![09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执行计划表](https://img.taocdn.com/s3/m/bfe16665f5335a8102d220d4.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一、概述1、专业名称及含义1.1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1.2 专业含义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涵盖的职业(工种)为装配钳工、机修钳工、维修钳工、电机装配工(维修电工)2、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且身体健康,反应灵敏,无色盲、色弱。
3、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自动化流水线操作、机械安装与维修及电气维修的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培养和提高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本职工作的劳动者。
2、能识读、绘制机械制图、电气原理线路图,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机械装配与维修和电气检测及故障排除。
3、熟悉机电行业工艺管理流程,了解企业管理及生产组织,具有组织和指导初级工人作业的能力。
4、掌握机电一体化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所需的文化基础、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本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了解现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5、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掌握一的体育基本知识及体育锻炼技能,使学生有健康的体魄。
6、本专业毕业时,可获得我院毕业证书,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专业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课程设置(二)能力结构1、电工基本技能:2、普通机床的操作能力;3、普通机床的电气维修能力:4、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5、数控机床的编程能力:6、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技能:7、专业技能达到高级电工操作水平,并考取高级电工技能等级证书。
3.3、能力结构具有编制和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具有CAD/CAM软件运用能力。
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机床设备的能力。
具有管理、维护机床电器设备的能力。
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制数控机床加高技能型序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fdffa482b160b4e767fcf83.png)
专业编码:《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级工教学计划一、概述1、专业名称及含义1.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1.2专业含义本专业主要培养研究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
2、招生对象技工学校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学生、或已获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身体健康,且反映灵敏,无色盲、弱视。
3、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1、掌握多种加工技术,其中一个以上工种达到高级工水平,能够完成典型、复杂零件进行的工艺分析、生产加工,能够对生产加工中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2、掌握电气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3、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可获得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证书,经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关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教学原则1、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职业定向的特殊要求,突出技工学校的教学特点,力求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与岗位要求相适应.2、在教学中充分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3、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爱岗敬业精神,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有创新思维,有创新及创业能力。
4、充分采用高科技手段,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模拟实习教学,使用生产型机械和电气类设备进行生产操作加工的实习教学。
四、课程设置公共课使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编教材,本专业公共课课时安排如下:1、公共课2、专业课程设置六、教学计划综合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表拟设高级工专业任课教师配备计划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拟设高级工专业实习场所、实习设备情况表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270c2aef121dd36a32d8260.png)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制造业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机械、电子、控制、信息、检测、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毕业后能从事机械制造业领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作。
二、培养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掌握机械制造业领域中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4、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阅读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
5、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层次、专业类别、学习形式及学制
1、层次、专业类别:专科理工
2、学习形式:夜大
3、学制: 两年半
四、主要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数控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六、教学进程表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专业类别:理工学历层次:专科学习形式:夜大修业年限2.5年。
机电教学实施方案
![机电教学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81f5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8.png)
机电教学实施方案一、前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开展机电教学至关重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就机电教学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机电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机械原理和电气知识,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机械和电气设备的维修和调试。
2.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机电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设计和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技术创新的热情。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机电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机械原理。
包括机械结构、传动原理、机械加工等内容,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
2. 电气知识。
包括电路原理、电气设备维修、PLC编程等内容,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气知识的实际应用。
3. 机电一体化设计。
引导学生进行小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和制作,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要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项目驱动教学。
引入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机电一体化设计和制作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
1. 实践操作评估。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来评估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 项目成果评估。
对学生的机电一体化设计和制作项目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完成度等方面。
《 机电一体化 》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专科).
![《 机电一体化 》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专科).](https://img.taocdn.com/s3/m/849cbf2ef78a6529647d5388.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专科)一、学制(一)招收对象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较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机电技术人才。
三、业务规格(一)业务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行业,从事车间或技术部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工程设计、电控线路设计,机床电控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工作。
(二)岗位知识结构1、掌握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金属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和计算机操作基础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常规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一般专用设备设计应具备的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液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等专业知识;3、掌握各种普通机床管理与维护以及电控线路设计应具备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床电器控制、电器测量等专业知识;4、掌握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工件应具备的电机与电力拖动、数控机床与编程等专业知识;5、熟悉车间、工厂管理的知识。
(三)岗位能力结构1、具有编制和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2、具有选用、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3、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机床设备的能力;4、具有管理、维护机床电器设备和设计电控线路的能力5、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程序的能力以及基本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6、具有模具的基本设计和制造能力;7、具有分析解决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岗位素质结构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2、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人生观、价值观正确;3、心理健康,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坚强的意志,勇于开拓;4、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善于交际;5、具有现代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fc97223453610661ed9f4fc.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弹性),修满140学分培养层次:中级工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制冷、电梯制造业、维保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和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制冷、电梯安装、维修技术的应用型技术工人。
三、培养方案本专业毕业生将培养成能从事制冷设备和电梯设备的生产、安装、维修、操作、维护、保养,也可从事制冷设备和电梯设备销售、经营等工作的中级技能人才。
(一)知识结构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基本知识;3.掌握扎实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制冷技术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电梯安装、维修的基础知识和技能;5.掌握制冷设备安装、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能力结构1.具有熟练使用电工仪器、仪表的能力;2.具有熟练使用制冷维修工具的能力;3.电路图和制冷系统图的识图能力;4.具有安装电梯和维修电梯一般故障的能力;5. 具有安装制冷设备和维修制冷设备一般故障的能力;(三)素质要求1.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具备从事制冷、电梯安装、维修方面工作的基本业务素质。
3.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4.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职业能力要求1.获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中级制冷工证书、中级电梯工证书。
2.获得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制冷和电梯特种作业上岗证。
※“一专多能”,可以参加第二证培训,鼓励获得中级维修电工、焊工证书。
四、主要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本专业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2360学时,课程分为五种类型:公共课平台:政治、体育、数学、语文、就业指导、心理健康、音乐、计算机基础、英语等。
专业基础模块: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机械知识、机修钳工工艺、制图(机械类)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及大纲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及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cab0336b4daa58da0114aa4.png)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及大纲
一、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能够深刻领会并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人文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面向机电行业,从事机电等工作岗位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能力:
本工种学员主要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知识,通过学习,学员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子技术、公差配等知识。
2、具有机械识图能力、具有机械零件设计能力、具有编制和实
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CAD/CAM软件运用能力、具有使用普通机床进行机械加工能力、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3、具有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机床电器设备的能力、具有按
照工艺要求编程和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有机床电器设备的维护能力。
三、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中级电工资格证与上岗证、制图员证、焊工证、数控车工证、数控铣工证、数控设备维修证等。
四、主要课程
(一)理论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绘图软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伺服系统与变频器、特种加工、机电设备安装、机床电器控制与PLC、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机床故障分析维修、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二)集中实践课程
社会实践、金工实习、电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训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0c3bce25ef7ba0d4a733b58.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概述: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学制:三年
层次:专科
招生面向:理科
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学习形式:全日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高级机电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利用、市场营销以及生产第一线的机电产品的规划购置、评估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更新改造等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所取证书及就业方向
所取证书:本专业在学生毕业时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校企合作陕鼓集团(风机,气轮机公司)及相应的企业,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机械、轻工、交通、化工、冶金、农业等领域的生产及加工过程自动化设备与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及检修。
机电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568122ead02de80d4d840a4.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一年半在校学习,一年半到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实习)。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具有从事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在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与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安装、调试、经营与维修人员。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一般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工作,其主要业务范围是: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管理和操作机电设备从事生产等工作,也可从事与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设计一般安装或修理的工艺装备和零件测绘。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一) 知识结构1. 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3. 掌握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调试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4. 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
5. 具有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初步知识。
6. 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7. 具有初步的设备技术经济分析及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结构1. 具备机修钳工、维修电工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具有一般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
3. 具备测绘并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部件的能力。
4. 具有对设备设计、安装图纸进行工艺性审查的初步能力。
5. 具有实施与编制常用机电设备维修或安装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6. 具备常用机电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维修、保养的能力。
7. 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设备管理的基本能力。
8. 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及读图、制图能力。
9. 具备正确使用手册、标准和与本专业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10. 具有借助工具书查阅设备说明书及本专业一般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程1. 德育(196学时)(1)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34dce3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5.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中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要求。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建设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机械加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操作、保养与维护的中级技能人才。
1、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机械类普通工艺学及基本操作技能,初步掌握职业标准中规定的数控机床加工等高科技机械设备使用的中级操作技能;能够对本工种使用的主要设备进行调试和保养,熟悉安全生产知识,养成文明生产习惯。
3、专业理论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与所学专业(工种)操作技能相适应的理论知识,熟悉数控机床等常用高科技机械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护和调整方法,会查阅有关技术手册;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具有配合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4、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使学生掌握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5、身心健康了解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状态。
三、周数分配本计划适用校企合作,招收初中毕业学生,学制3年。
总周数156周,其中理论教学60周,实习教学72周,入学、毕业教育各1周,考试4周,公益劳动和机动4周,假期14周。
四、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公学年学期序号周数231政治1一1223323二423523三623课时合计290共课35789101112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工业企业管理机械制图计算机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论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钳工工艺学与技能训练车工工工艺学与技能训练电工工艺学与技能训练可编程序控制器机电控制系统传感器企业顶岗实习职业指导每周理论课学时数总计226424周2周18462422周2周18224644周4周182664周4周4186464241602040808010080406012060060054030专业课1314151617181920选修课综合实践212223242523周23周1五、课程设置与要求1、政治通过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世界观和人生观、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88a3b58960590c69fc37688.png)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高职专科)一、学制(一)招收对象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较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机电技术人才。
三、业务规格(一)业务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行业,从事车间或技术部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工程设计、电控线路设计,机床电控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工作。
(二)岗位知识结构1、掌握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金属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和计算机操作基础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常规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一般专用设备设计应具备的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液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等专业知识;3、掌握各种普通机床管理与维护以及电控线路设计应具备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床电器控制、电器测量等专业知识;4、掌握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工件应具备的电机与电力拖动、数控机床与编程等专业知识;5、熟悉车间、工厂管理的知识。
(三)岗位能力结构1、具有编制和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2、具有选用、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3、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机床设备的能力;4、具有管理、维护机床电器设备和设计电控线路的能力5、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程序的能力以及基本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6、具有模具的基本设计和制造能力;7、具有分析解决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岗位素质结构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心理健康,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坚强的意志,勇于开拓;4、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交际;5、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
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7d2ebffa58da0116d174927.png)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2009年修订)一、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二、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学习年限三年四、培养目标与规格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一定的“三创”能力,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修、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并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1、职业素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3)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4)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5)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6)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7)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2、职业能力目标(1)具备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修、营销与管理的能力。
(2)具备绘制和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3)具备查阅标准和手册的初步能力,有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图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4)具备一定的PLC程序设计和PLC应用能力。
(5)具有一定机械加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和先进质量管理能力。
(6)具备操作机电设备的能力。
(7)具备基本专业英文阅读能力。
(8)具备使用常用专业软件的能力。
(9)能进行计算机常规操作。
(10)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等诊断机电设备故障并修复。
3、职业知识(1)掌握机械加工中常用工具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能。
(2)了解一般机电设备的结构。
(3)了解机电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
(4)掌握机电产品营销知识。
(5)具备初步创业知识。
《机电一体化》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ff801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5.png)
《机电一体化》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课程性质《机电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机学生电一体化的系统知识,将所学“机”和“电”的知识和技能融合使用,凭借着对常用的机电一体化的操作、调试和维护,全面提高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的前叙课程是:机械制图、电机拆装维修、机床电气控制、PLC可编程技术、单片机技术,机电一体化课程是将综合应用上述课程的知识,让学生科学地建立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和结构,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操作、调试、维护方法,培养机电一体化岗位素质,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做准备。
二、课程设计思路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企业机电岗位群,岗位人员持有电工上岗证和维修电工证书。
机电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之一是对机电一体化的安装、调试和操作,常用的仪表有万用表、钳表、兆欧表、示波器等,常用的工具有电烙铁、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剪线钳、验电笔等。
完成岗位工作任务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一体化三年制中职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集合了机械知识、电力电子知识、自动控制知识于一体的课程。
课程从工作过程分析出发,根据企业机电岗位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使课程的目标、内容、设计和评价贴近真实的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
工作项目是课程实施的载体,《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工作项目的内容选取应当具备以下特点:选用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工作项目中应当使用岗位常用的工具、有操作规范的训练;工作项目应当尽量使用机电一体化各种常用的器件,例如:电机、变频器;工作项目中应当包含典型机电一体化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各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机电一体化》本课程开设一学期,教学课时数为80学时,4学分。
三、课程培养目标通过对常见典型机电一体化的分析、安装、调试和操作等活动,使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学习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装调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群职业素养。
机电一体化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ec8fd1ea8114431b90dd8cc.png)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教学计划(专业代码:580201)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具有机械加工设备的应用能力,具有数控设备的操作和编程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能力。
可从事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和管理、机电产品的质量检测以及售后服务、机电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1、德育和体育方面: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专业业务方面: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机械设计及制造、电子、计算机、设备控制等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掌握数控机床初级操作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机械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较强的机械应用能力;(4)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遵照“重视基础,强化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以及创造实际动手的各种条件,培养应用型机械类综合人才。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a96e43143323968011c9264.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相同、相近专业毕业生。
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方向)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学生应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劳动,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具有本专业高等技术人员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编程及加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铁路数控装备(或工业数控、模具设计及制造)的应用、维修、改造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学创新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自觉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健康的审美意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美具有一定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5.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使用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加工编程、技术改造、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及CAD/CAM应用、车间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案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工学、模拟与数字电路、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有液压与气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机电设备、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电机与电控、PLC应用、铁路数控装备、铁路数控检测设备、铁路装备的数控改装、CAD/CAM、特种加工、数控机床故障与维修、模具CAD、模具制造与调试、供电及电力拖动、计算机图形学、微机原理、现代制造技术。
(一)知识结构(见附表一)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哲学、政治经济学等。
机电一体化教学规划
![机电一体化教学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ddea460bb4cf7ec4bfed094.png)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控机床已是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采用经济型数控系统对普通机床数控改造,尤其适合我国机床拥有量大、生产规模小的具体国情。
《电气时代》、《机械工人》、《电气应用》等多家杂志为满足广大企业技术改造发展生产的需要,多次联合举办学习班,为企业提供权威、经济、可行、实用的技术指导,改造费用为新购置费用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鉴于此,对我们本科生来说,进行一次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尤为重要!该课程设计的目的与内容如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同时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训练,其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电一体化指纹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2)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设计及接口电路诉设计方法,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使总体设计和零部件设计的能力;(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内容(1)采用微机(包括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主要考虑计算机的选择或单片机动性构成电路的选用,接口电路,软件编制。
(2)选用驱动控制电路,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主要考虑电机的选拔馺驱动力矩的计算,控制电机电路的设计。
(3)精密执行机构的设计。
主要考虑数控机床工作台传动装置的设计问题;要弄清机构或机械执行的主要功能(如传递运动、动力、位置控制、微调、精密定位或高速运转等),进行力(力矩)、负载功率、惯性(转动惯量)、加(减)速控制和误差计算,提出装配图和零件加工图,提出对电机驱动和计算机控制要求。
(4)采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要求。
(5)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目录设计任务书 (4)数控改造的重要性 (6)系统总体方案的分析与拟订 (8)机床传动部分的改造 (10)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20)系统微机部分改造设计 (27)微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7)设计小结 (40)参考文献 (41)第一章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将CA6140普通卧式车床改造成用AT89S51单片机控制的经济型数控车床。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98f046ebe1e650e52ea99be.png)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工程师的初步训练,适合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
二、培养目标:1、系统地掌握机械制图、力学、机械制造工艺等机械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技术、微机应用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有一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综合能力。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有一定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三、学制:2.5年四、办学形式:业余五、学生类别:大学专科六、主要课程内容介绍1、机械制图:点、线、面、体的投影,轴测图画法,工程制图的的国家标准,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图。
2、工程力学:力的基本概念,杆件受力分析,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强度、刚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计算。
3、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半导体二级管和三级管,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
4、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内容:联接件中的螺栓、键、过盈联接的设计,传动件中的齿轮、蜗轮、链、皮带的设计;轴系零件中的轴、滑动油承、弹簧的设计。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具有运用标准、手册、图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5、机械制造工艺学主要内容: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定、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典型零件加工方法,工艺尺寸链解算,机械装配方法,以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机械制造工艺方面工作的能力。
6、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方法、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设计。
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8e20a4cfe4733687f21aa04.png)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要求: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的技术人员。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3年。
三、职业岗位及规格要求(一)职业岗位:①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的安装、调试运行与检修人员;②机电设备的机械部件安装、调试与检修人员;③机电设备的整机设计、安装与销售人员。
(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①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思想品德。
②具有一定文化修养③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④具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⑤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⑥具有团队的协作精神⑦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2.能力要求①具有基础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②具有较强的电路识图和电路分析能力③具有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及维护能力④具有机电设备的机械设计能力⑤具有对常用机电设备线路安装检修的能力⑥具有触电急救的能力⑦具有机电设备的机械安装、调试和检修的能力⑧具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检修的能力3.知识要求①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②会正确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③会运用外语知识,借助必要的工具书能够阅读一些技术文件和设备使用说明书④能够对机电设备的液压或气压传动部分进行设计、安装、维护与故障诊断⑤能够对一些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进行安装和故障诊断⑥能够对PLC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安装、维护和故障诊断四、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本专业共开设23门课程,总学时为2280学时,其中文化课9门,共480学时,专业理论课9门,共900学时,实习实践课6门,共921学时。
五、主要课程介绍及要求:(一)文化基础课1、德育课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心理、礼仪、法律、职业道德、职业生涯与规划、就业指导、政治经济学哲学与人生、安全等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和认识社会、选择和设计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就业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受企业欢迎的从业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梯方向)人才培养计划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二〇〇九年五月一、学制及招生对象(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二)学习年限:3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电梯方向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机电技术基础知识及电梯的结构、原理、设计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电梯的安装与调试、维修与检验,能进行电梯生产车间的组织与质量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电梯的营销与营销管理等与电梯技术相关的工作,以及其它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和技术服务等相关的工作。
三、业务规格1. 专业岗位毕业生主要面向电梯行业从事第一线生产、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其工作范围是:(1)电梯的制造、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2)电梯的质量检测及控制;(3)生产现场的组织管理与质量管理工作;(4)电梯的销售、售后服务;(5)其它机电产品的生产和技术服务等相关的工作。
2. 知识结构(1)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坚定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法律、社交、美育,以及市场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知识,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和国防知识,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2)具有国家大学英语CET2级水平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掌握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高级技术人才必需的数学计算、计算机、实验、测试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4)掌握与基础技能相适应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动等方面的知识。
(5)掌握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器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等电子工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6)掌握电梯的结构、原理、设计基础知识,及电梯的检验、质量管理等知识。
3. 能力结构(1)具有一般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使用、调试与维护的能力;(2)对一般通用机电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维修、改装的能力;(3)具有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进行机械绘图与电子绘图的能力;(4)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具有产品质量控制和分析能力;(5)具有分析解决生产现场一般性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生产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6)具有基础的电梯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能力。
(7)具有一定的自适应和自发展能力,能不断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先进技术。
四、教学模块及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一)基本素质与公共基础模块本模块理论教学部分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二)》、《形势与政策》、《廉洁修身》、《体育》、《高等数学》、《高职英语》、《公文写作》等课程。
实践教学部分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大学生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活动》、《就业与创业指导》。
本模块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认识能力能满足后续课程学习和以后工作的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二)本课程围绕“人我论、责任论、品德论、理想论、价值论、素质论、人格论”等内容教学实践,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健全人格;同时讲授法学基础理论,宪法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宪法和一些主要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在实践中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二)本课程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三大法宝、发展道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懂得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规律;讲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初级阶段及其路线纲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使学生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运用其基本立场、观点和分析问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形势与政策本课程结合当前时事政治,讲授党和国家现阶段基本路线和政策、中心工作,使学生认清当前形势,了解政府相关政策。
4、廉洁修身本课程结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形势,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健全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廉洁修身。
5、体育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执行。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并培养1~2项体育爱好,使之终身受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6、高等数学本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和应用一元微积分知识。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函数、极限连续、导数与积分、微分方程等内容。
7、高职英语本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与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8、公文写作本课程以实用为主,以毕业生毕业求职和以后工作常见的公文为主,主要讲授简历、合同、报告、汇报、请示、总结等方面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写作规范化。
9、入学教育与军训通过基本的军事训练,培养学生服从协作、刻苦坚强的精神和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集体观念。
通过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院的规章制度,了解专业背景和所学专业。
还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
10、大学生健康教育通过专家报告,医务人员讲课和教师辅导等活动,使学会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健康的心理。
11、大学生实践活动本教学环节通过学生暑期三下乡、去企业实习等活动,在实践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树立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水平、专业理论素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12、就业与创业指导本教学环节通过专家讲课,优秀毕业生报告,使学生正确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应职应聘的基本技巧。
(二)机械绘图与电子绘图技能模块本模块开设的课程有《机械制图与AutoCAD》、《电子CAD》等课程。
开设的实践教学有《制图综合实训》、《电路设计与电子CAD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
本模块的作用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机械及电子的识图、绘图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机械制图与AutoCAD主要讲授基本的作图方法和正投影理论、视图的表达方式,零件图和装配图等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中的应用,重点讲解AutoCAD软件的常用命令以及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制机械平面图和三维图,使学生能熟练掌握AutoCAD软件并绘制二维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2、电子CAD本课程主要讲授PROTEL99SE的绘图环境及文件管理,PROTEL99SE的原理图设计基本步骤,电路原理图设计及绘制,各种报表生成过程,元件库编辑器及元件封装编辑器等内容,使学生在学会电子技术基础上能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与绘制电路,并从中学会电子技术设计过程。
(三)机械设计与制造技能模块本模块开设的课程有《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开设的实践教学有《金工实习》、《液压与气动技术实习》,本模块为学生打下必备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提供知识和技能支持。
1、机械基础本课程主要包括极限与配合、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平面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等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机械的功能、动作及使用一般机械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2、液压与气动技术主要讲授液压与气动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液压与气动的主要元器件及选型、液压与气动典型回路的组成和原理、典型液压系统分析。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分析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液压系统设计,对液压与气动系统进行维护。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技能模块本模块开设的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与应用》。
实践教学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机电控制技术实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实训》、《电工上岗证》。
本模块为学生从事机电设备的使用、维修、安装、调试,及机电技术的应用开发等岗位提供知识和技能支持。
1、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磁学基础、电动机、常用电动机控制电路、供电与安全用电、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集成逻辑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电工电子技术典型应用介绍等。
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主要讲授自动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综合应用,以及信号采集、转换与处理技术,使学生了解自动检测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各种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各种检测放大电路。
使学生掌握该器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学会根据对象正确选择传感器及检测电路。
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选择传感器,并能设计简单的检测系统。
3、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本课程主要讲授常用低压电器、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典型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程序设计与应用系统设计等内容。
全力培养学生分析与设计控制电路和PLC控制系统的能力。
4、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主要讲授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与串行口的原理及设定、单片机的简单扩展及接口技术,以及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单片机编程技术,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并根据需要进行软件编程。
5、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部件、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定性分析、拉普拉斯变换、系统的数学模型、频率特性、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瞬态响应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等。
本课程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分析以适度够用为限。
在讲清基本概念的前提下,注重介绍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以求帮助学生学会应用控制理论来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
6、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与应用主要讲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系统、检测系统、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电液控制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的生产系统等。
(五)电梯专业技术应用技能模块本模块开设的课程有《电梯的结构、原理、设计》、《电梯安装调试与工程管理》、《电梯检验与维修保养》、《电梯生产与质量管理》、《电梯营销与营销管理》。
实践教学包括《顶岗实习》。
本模块为学生从事电梯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电梯生产车间的组织与质量管理,以及电梯的营销与营销管理等工作提供知识和技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