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鱼游到了纸上”这个成语的意思及用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2)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勤奋、细致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掌握成语“鱼游到了纸上”的字面意思及实际用法。
(2)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2.2 教学难点(1)成语“鱼游到了纸上”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如何正确辨别和运用类似成语。
三、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成语。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成语“鱼游到了纸上”。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含义。
4.2 讲解成语(1)讲解成语“鱼游到了纸上”的字面意思。
(2)阐述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4.3 案例分析(1)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成语“鱼游到了纸上”的用法。
(2)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运用类似成语。
4.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成语“鱼游到了纸上”进行口头表达。
(2)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运用成语“鱼游到了纸上”写一段话,检验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2)布置查找相关成语的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正确性以及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进行评价。
6.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细致批改,关注学生对成语“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表达的准确性。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4785ea0116c175e0e4887.png)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鱼游到了纸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2、理解鱼游到纸上与游到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的关系。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具: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我: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二)研读画鱼过渡:这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鱼,青年是怎么画出来的?1、自由读课文,找出青年画鱼的句子。
2、交流: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生谈体会(1)、什么是工笔细描?读前半句,哪些词句能帮助我们弄懂它的意思?(2)、什么叫挥笔速写?用刚才的方法说。
(3)、课件出示金鱼图,简单解说:你看,像这样每一个鳞片、每一条鱼纹、每一片鳍都是画家一笔一笔细细刻画,这就是工笔细描,而像这样用简单的线条,快速地勾画出金鱼的样子、动态,这叫挥笔速写。
(4)指导朗读:游到纸上的鱼儿,就是这样画出来的。
(一起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带着你的想象读。
3、看到这样栩栩如生的鱼儿,一个女孩忍不住惊奇地叫起来,叫什么?(1)、出示哟,金鱼游到了纸上来啦!删去哟!好吗?为什么?读一读,比一比。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你来惊奇地读,女生惊奇地读,全班惊奇的读。
4、插入想象,说话、写话训练。
听到你们的惊叫,周围的游客纷纷围了过来,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天真可爱的小孩,有和蔼可亲的阿姨听!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议论着你听到了吗?他们在说什么?大胆说,在此基础上,模仿这种句式写下来。
(三)品读看鱼真是赞不绝口!当你知道他是个聋哑青年时,你脑海中冒出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我就是那个聋哑青年,你想问我什么?1、为什么画得好?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读课文,有几句找几句。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所描述的场景。
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鱼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4.3 课堂讲解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解释生词和难点。
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4.5 情感体验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所描述的场景。
4.6 课堂小结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强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五章: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让学生画一幅关于鱼的画,展示自己对鱼的认知和想象力。
第六章: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表现,反思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6.2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进行综合评价。
6.3 评价内容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热爱生活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和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教学难点:“鱼游到了我心里”句子意思。
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鱼儿离不开水,鱼在水里游。
今天我们学习27课《鱼游到了纸上》(板书)。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一)再读课文,布置自学:自学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二)检查自学:1.生字:罢、苟、唯、骄2.词意:赏心悦目、聚集、忘我、融为一体、一丝不苟(三)出示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1)理解“举止特别”“唯一”“忘我境界”“一丝不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
二、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梳理排序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指读。
)生:(一人读,再齐读。
)师:我们都知道鱼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时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笔来边读边作上记号。
生:自读课文。
(给学生5分钟自读课文的时间,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边读边做记号。
)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先说说哪些问题你没弄懂,如果小组内理解不了,等一会儿,老师发给你们胶片纸,把它写在上面,我们大家共同来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3篇)《鱼游到了纸上》篇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工笔细描”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第4和第7自然段。
3、体会聋哑青年画技的高超,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理解、感悟描写青年画鱼、看鱼的句子,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空白处,落实写话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创设情境:板书课题,读题。
2、存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提出的疑问,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文中找出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
2、检查反馈,教师导学: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⑵找出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指导朗读。
三、紧扣课题,体会“画技高超”1、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朗读,从一个“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2、引读:“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⑵这段话里你有不懂的地方吗?⑶再次朗读句子,说说你读懂到了什么?3、引导写话。
4、指名交流。
5、小结过渡。
四、品读“特别”,感受勤奋专注1、自由读读第3~4自然段,体会“特别”。
2、品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⑵从这句话里,你感觉青年有什么特别之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⑶其他人来到这美丽的玉泉是怎样看鱼的呢?⑷你觉得青年真的是呆呆地、静静地,而且是不说一句话吗?再读。
3、出示: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忘我”。
五、小结设疑1、小结。
2、设疑。
3、书写生字。
(机动)【板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爱看鱼聋哑青年忘我鱼画鱼《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2《鱼游到了纸上》是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5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5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略)布置、检查预习,正确读写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位青年人的初步印象,并说一说理由;也可按事情发展顺序,即作者对年轻人的认识(举止特别—画技高超—骄傲—令人敬佩)来进行交流。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由欣赏、误解到由衷敬佩的情感变化。
)第二课时一、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板书)同学们读一读课题,第一次读课题哪个字让你眼前一亮?生:“游”字、“纸上”……师:这个“游”字怎么就让你眼睛为之一亮呢?(为什么说金鱼游到了纸上?这话是谁说的?)二、第一次读书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1、师: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明确读书要求:“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生按读书要求读书、思考。
)3、师生交流:◆这句话是谁说的?(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抓住“惊奇”、“叫”。
◆当时你就在现场,听到女孩惊叫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挤过去,看到了那青年是4、学习青年画鱼的段落◆(出示画鱼的句子)自由地读读这一段话,你读出了青年的什么?“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一《鱼游到了纸上》是新教材六年制第九册的新增课文。
课文记叙的是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所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叙事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如果能把握好课文的脉络,顺着作者发现这位举止特别的聋哑青年及其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这条线,就能逐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悟出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就离不开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这样一个道理。
而这些典型材料恰恰源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只有平时留心观察和积累,写起文章来才能做到内容真实感人。
因此,教学本文,要先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写法。
可采用以下的步骤:一、整体入手了解全文每一篇文章拿到手上,都必须先大概了解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精学课文之前对全文有一个初步印象,扫清阅读中生字、新词的障碍,并理清作者思路,文章写作顺序。
所以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轮读或范读。
教师设问:课文讲了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主要人物是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紧扣课题理清主线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题就是统率全文的灵魂。
“鱼游到了纸上”正是青年刻苦练习、勤于观察的结果。
在弄清了这个句子的意思以后,从课文中再找一找与它类似的句子,比较每一次出现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再设问为什么鱼游到了纸上,使学生初步明确“游到纸上”和“先游到心里”的关系。
可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明二者的关系,这样为深入理解课文找到突破口,也为下面理解“从哪里看出游到了纸上”和“从哪里看出先游到了心里”作了铺垫。
三、精讲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感情变化为了让长文短教,就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重点词句,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在体会句子内涵的同时,使学生情感的闸门大开,心灵也会受到触动,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
几个重点句子处理方法如下:一句:“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优秀9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同学各方面的本领,从而使同学获得良好的进展。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为大家细心整理了《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优秀9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育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引导同学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认得了一位青年,还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吗?(生答)2、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位青年吗?今日我们就连续学习这一课。
(板书课题)3、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重要讲了什么?二、新授:1、现在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这位青年是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下面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什么呢?谁来读一读?“你认为这个青年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3、刚才我们的讨论特别热情。
谁先来说说?(一)生:我认为他是个喜爱看鱼的人,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实在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生:老是呆呆地静静地)2、“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3、你们能不能像青年那样呆呆地、静静地看着金鱼缸里游动的金鱼呢?4、你们体会到“呆呆地”、“静静地”是种怎样的神态?(专注、入神)5、看样子你们已经理解了“呆呆地”和“静静地”是什么神态了。
试试看能不能把这句读好,感受到青年看鱼的专注。
6、青年看鱼那么地专注,谁能来读一读吗?7、你读得不错,谁还能读得更好。
8、你读得真棒!青年认真看鱼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9、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全班齐读)(二)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青年喜爱看鱼?(生答)他告知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礼拜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成天,经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完整获奖版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认识“清澈见底、赏心悦目”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2.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青年人看鱼时的专注、绘画时的娴熟。
3.抓住课文空白处,让学生想象游鱼的动态进行练笔。
二、教学重点: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青年人看鱼时的专注、绘画时的娴熟。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游鱼的动态进行练笔。
四、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板书:鱼游到了纸上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能有一个词概括吗?师:同学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就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课文吧,相信你的疑问很快就解决了。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汇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认识词语,品读“看鱼专注”,体会“画技高超”1.出示三个词语,指名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三个词语讲了怎样的场景?2. 出示文中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指导读出悠闲自得的情感。
3.出示两个词语,指名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样的词语还有那些?这三个词语讲了怎样的场景?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语说说这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吗?出示这个句子,师: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体会。
4.师:书上哪里还写出了他老是一个人看鱼呢?(引读)(1)读完后,说一说你对青年的感受。
(2)交流感悟。
5.出示“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指名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两个词语讲了怎样的场景?①在句子中理解词语:师进行学习方法归纳: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是一个好方法。
②在图中理解词语:(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哪幅图是工笔细描,哪幅图是挥笔速写?指名答。
6.师:从这两个词中发现青年画鱼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你能运用下面的句式写一写青年笔下那些金鱼的动态吗?出示句式填空这位青年,有时工笔细描,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你瞧,一条金鱼在——,那一条金鱼在——,那边的一群金鱼在——,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鱼”1、同学们喜欢金鱼吗?有谁养过金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爱鱼的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感知“爱鱼”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的青年是怎么爱鱼的?2、学生交流后师小结。
(看鱼、画鱼)三、品析“画鱼”1、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默读课文,把青年怎么画鱼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
(1)“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屏幕出示)①理解“一丝不苟”。
a、“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青年画画那样认真,就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b、去掉“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读读这个句子,感受一下青年的认真。
②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a、我们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是中国画的两种画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种画法有什么不一样?b、我想请一个同学读这句话,老师来试试作画,其他同学边听边看,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c、说说老师刚才是怎么画金鱼的?理解“静静地”,青年静静地画什么?③指导读,齐读。
(2)“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①当青年画鱼的动态时,他还用得着去鱼缸边再看一看吗?为什么?②理解“融为一体”。
你怎么理解“融为一体”?与下文哪个句子相呼应?(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3、那位青年静静地画画,这才让小女孩发出惊叹:金鱼游到了……①找出小女孩夸奖他的句子。
(屏幕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②学学小女孩的夸奖,看谁学得最像。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篇)介绍本文档是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的一堂创意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的主题是“鱼游到了纸上”,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创作过程,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教学设计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方便学生和老师进行阅读和编辑。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艺术和创造的兴趣;2.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手工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内容1.鱼的形态解析;2.鱼的色彩和纹理设计;3.制作鱼的素材;4.鱼的拼贴与装饰;5.展示和分享。
教学步骤步骤一:鱼的形态解析(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态的鱼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鱼的形态特征,如身体的长度、形状、鳍的位置等。
学生可以借助素描纸和铅笔进行简单的素描练习。
步骤二:鱼的色彩和纹理设计(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种类的鱼在颜色和纹理上的差异,并讨论这些差异可能是如何帮助它们生存和寻找伴侣的。
学生可以用彩色铅笔或彩色纸,设计自己心目中的鱼类颜色和纹理图案。
步骤三:制作鱼的素材(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鱼的素材的方法,如使用剪纸、折纸、剪贴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鱼类形态、颜色和纹理,使用彩色纸和剪刀等工具,制作出鱼的身体、鳍和眼睛等部分的素材。
步骤四:鱼的拼贴与装饰(30分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造力,将之前制作的鱼的素材进行拼贴,创作出自己独特的鱼类形象。
学生可以使用胶水、彩色纸等材料进行装饰,增加鱼类的立体感和细节。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墙壁上,或者进行小组内的分享。
学生可以介绍自己的鱼类形象设计的灵感和创作过程,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3.对学生作品的整体评价和鼓励。
总结通过本次“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在视觉上享受自己的创作成果,还能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2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11 教学目标(1)熟悉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呆呆地、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育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3 教学预备:绿色班班通教学设备教学课件4 教学过程:(1)沟通谈话,导入新课①同学相互沟通去西湖旅游的经受同学们,今日我们和八班的同学互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老师了解到许多同学都喜爱旅游,那么你们去过西湖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班班通使用及分析:利用班班通,两个班的同学互动介绍自己去西湖时的旅游感受;这样可以较好地实现两个班同学的学问阅历的共享。
】②观赏西湖视频,感受西湖的漂亮刚才我们共享了两位同学的旅游感受,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走近西湖,去感受一下西湖的漂亮。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播放西湖风景视频,使同学在情境体验中了解西湖,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③提示课题杭州西湖是我国闻名的风景区,那里景色秀丽迷人,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在西湖的旁边,有一处漂亮的景点,叫玉泉,今日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玉泉池边。
(2)专心读题,大胆质疑①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同学会提出如下问题:a 鱼原本是游在水里的,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b 课文中讲的谁让鱼游到了纸上?c 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②带着这个疑问请大家来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字字洪亮,不错一字,不多一字,不漏一字。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初读检查,反馈质疑①出示本课生字词,认读,练写难点字花港绣花罢了厂徽聋哑细致a 指名读,齐读b 认真观看画线的生字,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你能提示大家写时要留意什么吗?c 老师范写,同学观看后练写一遍。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通用5篇)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通用5篇)《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2、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大家都知道,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鱼会游到纸上吗?课文中鱼游到纸上又是指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把课文读一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
二、“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说谁?这是个怎样的年轻人三、为什么说这位青年举止特别?举止特别的原因是什么(“举止”是行为动作的意思。
“举止特别”指一个人的行为动作独特,与众不同。
)四、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在朗读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子,以读促解,以解促读。
)(课文第七自然段中“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这说明他描画得细致入微。
“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这又说明他画得像,捕捉到鱼的动态了,所以出神入画。
这些都缘于那位青年专心致志地观察、一丝不苟地反复描画,才使得女孩那样惊奇,大家围观、赞叹、议论。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词你想到那些与它意思相近的词?)(“他老是一个人”如果把“老是”去掉还可以怎么说?大家赞叹着,除了用赞叹,还可以换什么词,为什么用赞叹,不用赞美,赞赏,称赞?)五、“先游到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纸上”与“鱼游到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谁能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或“只有┅┅才┅┅”把鱼游到心里和鱼游到纸上连成一句话?)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3篇),欢迎大家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1教材分析:本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
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我心里”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己读书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加法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事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突破重难点措施: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然后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细细地品读课文。
二、检查初读情况。
1.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我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读后正音齐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预习课文时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4.梳理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结合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有关的段落,抓住重点的词、句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然后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2.交流问题1:(1)我们理解“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先得知道“举止”指的是什么?(板书:青年)“举止特别”呢?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举止特别”?(结合交流板书:忘我境界)(2):“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看鱼)导语:从你们抓住的这些重点词、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写得多好啊!我们一齐读读,读时突出那些重点词、句,语速不要太快,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3)青年看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这幅图,说说还从哪儿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观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动作、神态;再看看周围人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课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课教学设计4篇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打算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A 案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亮一丝不苟厂徽聋哑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回忆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
〔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地。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似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通用14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通用14篇)《鱼游到了纸上》篇1【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的生字,能理解“一丝不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内容,体会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到了忘我的境界。
3、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流程】一、导课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鱼游到哪里?自由填。
2、补充课题:纸上,设疑。
3、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整体感知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徽与微,港(巳)巳为记忆难点,联系巳的运用。
2、解答:鱼游到纸上是什么意思?3、画鱼的人是谁?把描写他的有关句子都找出来。
说说对他留下了哪些印象?4、了解青年:预设:三方面:第一:他的外貌。
(可这一环节随机解决)第二:他是一位聋哑人。
(可这一环节随机解决)第三: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研读,深入探究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⑴顺着你们敏锐的感觉继续研究课文,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甚至是哪些标点,感受到青年的这些。
读书交流。
⑵体会青年忘我的爱鱼(看鱼、画鱼)境界。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看鱼:“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忘我地看鱼)抓住“呆呆地,静静地,老是”来体会。
“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忘我地看鱼)抓住“一整天”“每个星期天”。
适机语句叠加,深入体会。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起发想象:假如星期天,风和日丽,他就这样——假如这个星期天,寒风凌烈,他来吗,读──那么如果这个星期天,烈日炎炎,太阳炙烤着大地,他仍旧──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他都在看些什么,想些什么?画鱼:“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忘我地画鱼)抓住“一丝不苟”、“每个部位”。
优秀教案鱼游到了纸上(优秀2篇)

优秀教案鱼游到了纸上(优秀2篇)优秀教案《鱼游到了纸上》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专心致志,忘我学习的精神。
2、学会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赏心悦目唯一一丝不苟等词。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问、勤动笔积累材料的做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中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1、师生共同读课题。
启发激趣:鱼在什么地方游?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鱼游到纸上又究竟是怎么一个故事?2、学习本课学习要求。
3、明确自学程序与方法及本课时学习任务。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学生用掌握的整体理解课文的方法并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第一、二条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三、知一1、学生分段读课文,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学生汇报生字掌握情况3、学生汇报分段,归纳段意情况,教师点拔订正。
4、学生汇报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我在西湖玉泉遇到一个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画鱼的故事。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方法三(学习第一段)1、学法提示:(1)课文写我喜欢花港更喜欢玉泉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定这一自然段?(3)完成旁批中的问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教师个别辅导。
五、知二1、学生读第一段后述说。
这一段讲我常到西湖玉泉观鱼。
我更喜欢玉泉,是因为在玉泉观鱼池清澈见底、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看了心情舒畅。
作者写这一段这下文起了铺垫作用。
2、理解旁批中的问题。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六、练知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自检、教师点拔订正。
七、结学生质疑。
明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启上节刘课我们整体理解了课文,学了课文的第一段。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三、四、五条完成学习目标中的一、三、四点。
学生齐读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学习第二段)1、学生常规性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王妍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有关词句,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
3、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鱼对我们来说很熟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时我们再来读课题,看看会读出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来。
2、谁来说说,你读出了什么不一样的感觉?请你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课题。
其实,老师也挺纳闷,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那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疑问打开书127页,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品读感悟
赞鱼 1、“他笑了,笑的那么甜”同学们,他为什么笑了,知道吗?(因为他的画被别人赞赏)第一个赞扬他的人是谁?她是怎么赞扬的?(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来,咱们一起来夸夸他,那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齐读)
2、同学们,如果你当时就在场,听到一个小女孩这样的喊叫,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那如果小女孩的喊声是这样的:(出示句子: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谁来扮演小女孩这样惊叫一遍?听到这样的惊叫,你还会迫不及待地想挤过去看个究竟吗?
4、所以,真正吸引你过去的,只有一个字:游。
正是被小女孩的这个“游”字吸引,大家不由自主挤到青年身边,请同学们看,男女老少都围过来了,他们一定在对青年啧啧称赞,此时,我们仿佛听到了小朋友对他的画兴奋地称赞道----,,听到阿姨眉开眼笑地称赞说-----,听到老爷爷不住点头赞许说----,你还听到了哪些赞叹?
5、是呀,画的太好了,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齐读。
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抵不过这样一句话:-------齐读。
画鱼 1、听到这样的惊叫,我们纷纷挤到青年的身边,看到他是怎么画鱼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
2、谁来说说,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指名读。
3、这句中,有两个美术名词(变颜色):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什么是工笔细描?什么是挥笔速写呢?同学们能不能就从这句话中找出句子解释一下这两个词语?
4、老师想来做个小调查,学过画画的同学有哪些?学过工笔或者速写的有哪些?(你能跟同学说说它们的区别吗?或者:没关系,我们来看一个词:绣花,自己绣过花或者看过别人绣花的同学请举手,绣花是怎样绣的?像绣花一样画画,一丝不苟地画,说明画得很—细致,细致地画,画出细节就是工笔。
而速写,从这个“速“字咱们就可以看出画的时候速度—快,大致地画,画出大体形态就是速写。
5、老师这里有两幅画(出示图片),你能判断哪副是工笔,哪副是速写吗?
6、就这样,青年有时工笔细描,有时挥笔速写,画出了金鱼的各种动态,(出示插图)我们从青年的画中,看到了哪些动态?(插图旁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
7、各种游动的金鱼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无声无息却又意味深长的特写镜头,镜头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的身份有什么特别?透过这个镜头我们看到的是聋哑青年高超的画技,面对这个镜头,也有一个问题在老师的脑海中盘旋,不知同学们的心里有没有产生一个
问号?
8、是呀,老师脑海中盘旋的正是这个问题,如此高超的画技,一个聋哑青年,无法与人交流,无法拜师学艺,他是怎么练成如此高超的画技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聋哑青年为了画好鱼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记号。
看鱼 1、指名答。
(出示句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他常常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
2、指名读句子。
从这一句我们读到聋哑青年画好鱼的秘诀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读出来的?每个星期天都看,一看就是一整天,他在看什么?(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3、出示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在看什么?呆呆地看,静静地看,能用别的词形容一下青年看鱼的神态吗?(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4、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真的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每个星期天都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每个星期天都这么静静地看鱼吗?眼见为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插图和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1、正是这样的忘我,聋哑青年才练成了这样的功夫---(齐读:鱼游到了纸上)正是这样的忘我,才有了人们这样惊奇地称赞----(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2、现在,同学们明白了聋哑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纸上去的?
3、同学们,聋哑青年用他的勤奋,用他的专注,用他的忘我精神,让鱼先游到了他的心里,然后又游到了纸上,从而收获了“鱼在心上、心在鱼上”的美好境界。
同学们,让我们也用自己的勤奋、专注去收获属于我们的这样美好的境界吧!。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看鱼勤奋专注
青年
画鱼执着画技高超
作者:欣赏——误解——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