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第5章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自我测评
2020-2021学年生物新教材人教必修1学案:第5章第1节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含解析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酶的功能是由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1)概念: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细胞代谢的条件:需酶的催化。
(3)意义: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对照实验的设计(1)变量: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
①自变量: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
②因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
③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
(2)对照实验: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
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①对照组:一般不进行人为处理,处于自然状态下。
②实验组:需要对实验对象进行人为处理,控制自变量不同。
③空白对照:未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设置意义是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酶的作用机理: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而加快反应速率。
①表示无酶催化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是ad段。
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是cd段。
③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曲线是ac段。
二、酶的本质1.酶本质的探索历程(1)1716年,《康熙字典》收录了酶字,并将“酶”解释为“酒母也”。
“酒母”就是现在所说的酵母。
(2)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没有酵母菌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死亡并裂解后释放出来的物质。
(4)德国化学家毕希纳把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出的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优秀学案-精选教育文档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授课人:审核:高一生物组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教材导读】一、酶的发现及酶的本质探索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
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
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
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
在1773年前,人们普遍认为,动物对食物的消化只存在物理性消化,不存在化学性消化。
于是斯帕兰札尼进行了实验。
1、分析: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实验实验假设:自变量:。
因变量:。
实验结果:实验推论: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论::实验的巧妙之处:2、关于酶本质探索历程给你的启示:3、酶的本质:酶是产生的具有能力的机物。
二、化学反应的本质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是由一个个细胞来完成的,细胞代谢就是指细胞中一系列复杂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其中的化学变化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一)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1、键能:化学键断裂时所需的能量。
一种物质分子的键能越高,化学键越牢固,物质分子越稳定。
2、活化能: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较低,为“初态”。
在反应的任何一瞬间反应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态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这一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
2020-2021生物人教1学案: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生物新教材人教必修1学案:第5章第1节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含解析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
1。
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酶的功能是由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1)概念: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细胞代谢的条件:需酶的催化。
(3)意义: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对照实验的设计(1)变量: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
①自变量: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
②因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
③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
(2)对照实验: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
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①对照组:一般不进行人为处理,处于自然状态下.②实验组:需要对实验对象进行人为处理,控制自变量不同。
③空白对照:未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设置意义是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酶的作用机理: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而加快反应速率.①表示无酶催化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是ad段。
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是cd段。
③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曲线是ac段。
二、酶的本质1.酶本质的探索历程(1)1716年,《康熙字典》收录了酶字,并将“酶”解释为“酒母也"。
“酒母”就是现在所说的酵母。
(2)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没有酵母菌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死亡并裂解后释放出来的物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

第2课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酶的特性知识体系梳理一、酶的特性与一般催化剂相比,酶具有以下特性 1. 高效性一般而言,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比非催化反应的速率高 108~1020倍,比其他无机催化剂催化反应的速率高① 107~1013 倍。
2.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②一种或③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二肽酶可以催化任何两个氨基酸组成的④二肽的水解反应,但是不能催化多肽的水解。
3. 温和性由于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所以凡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强酸、强碱、高温、重金属盐、 X 射线、 紫外线等,都能使酶的⑤ 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酶完全失去活性而不可恢复。
所以,酶一般要求⑥ 比 较温和 的条件,比如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酸碱度等。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 温度与酶活性每种酶只能在⑦一定限度的温度范围内起作用。
酶表现最大活性时的温度叫作酶的⑧ 最适温 度。
低于最适温度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活性也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酶的催化效率为⑨ 接近于零 ,但是此时酶的活性⑩仍保留。
温度恢复到最适时,酶的活性逐步增加直至|:训最大。
高于最适温度时,随着温度的上升,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升高到一定限度时会因为变性而卜4 失去活性 。
此时即使再恢复到最适温度,酶的活性|期 无法恢复 。
2. pH 与酶活性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 pH 范围内起作用。
酶表现最大活性时的 pH 叫作酶的最适pH 。
稍高或稍低于最适pH ,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偏离最适pH 越远,酶活性就 越低。
过酸或过碱时酶本身会因为变性而口.失去活性 ,即使再恢复到最适 pH ,酶的活性固 也无法恢复。
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甩,加快-基础学习交流1. 什么叫酶的专一性?课程学习目标1. 举例说岀酶的特性。
2. 说出酶促反应的原理。
3. 通过实验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第一层圾3.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 在底物(反应物)浓度较低2. 温度对酶活性有何影响?3. p H 对酶活性有何影响?4.利用淀粉作为反应底物进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 ,能否利用菲林试剂来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了 ?为什么?重点难点探究知识点一:酶的专一性解读1. 什么是酶的活性?为什么酶的专一性能体现酶的多样性2.在适宜条件下,唾液淀粉酶能水解淀粉吗?能水解蔗糖吗?淀粉能被蔗糖水解酶水解吗?3. 若用淀粉酶水解淀粉作为实验组 ,蔗糖水解酶水解淀粉作为对照组,请将下表中有关实验现象补充完 整。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案用

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案编写人:段尚妮同组人:武相亚董志爱刘晓春教学重点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难点1.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本p78-86,完成填空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_______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是细胞生命活动的。
2.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过程和现象记录H2O2―→_______+_____新鲜肝脏中有较多的____________。
实验中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______倍。
(2)控制变量自变量:在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的变量。
因变量:随_________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无关变量:除_______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的可变因素。
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__________的实验单一变量原则:在对照实验中,除了____________外,其他变量都应当_________。
3.酶的作用原理(1)活化能:分子从______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________所需要的能量。
(2)原理: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________条件下______进行。
二.酶的本质酶的本质:大多数是,少数是。
三.酶的特性:酶具有性和性,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和对酶的活性都有影响。
课堂探究一、问题探讨1773年,斯帕兰札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
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
讨论1:斯帕兰札尼设计的实验巧妙之处在哪里?讨论2: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讨论3: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讨论4: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讨论5: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二、酶的发现及酶的本质阅读教材P81资料分析,讨论。
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教案

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教案第一篇: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教案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
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
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能力目标: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明实验探究的结果。
概述温度和pH影响酶的活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2、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明实验探究的结果。
三、教学难点:确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实验操作基础,这节课的三个实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课件制作、学生预习有关内容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酶的高效性的实验,导入新课。
提问:酶的催化效率如此高效,酶能否催化任意一个化学反应?(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酶的专一性教师演示“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学生边看边做此实验,仔细观察根据现象可知: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学案设计-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配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学习目标1.说出酶的特性。
2.学会设计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酶的特性的实验的设计。
难点:确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三、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_________,统称为细胞代谢。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清除对细胞_________的物质。
(2)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的_________。
活化能是指分子从_________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________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_________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
4.酶的特性: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酶的作用条件温和,但_________与_________等因素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答案:1.化学反应2.有害活化能常态活跃3.催化作用蛋白质RNA4.高效性专一性温度pH(二)合作探究1.我们知道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有酶的参与,那么,酶是否一定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呢?答案: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活细胞中的每一个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很多酶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但是有些酶要分泌到细胞外,如各种消化酶。
另外,人们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很多酶,如洗衣粉中的酶,都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
2.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淀粉可以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
但是,我们在吞咽食物时,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却不能继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这是为什么?答案:可以从酶的作用需要有适宜条件为突破口考虑此问题。
酶的活力受环境pH的影响,在一定的pH下,酶表现出最大活力,如果高于或低于此pH,酶的活力就会降低,通常把表现出酶最大活力的pH称为该酶适宜的pH。
各种酶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其特定的最适pH。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二生物《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案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自主学习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__________,统称为细胞代谢。
2.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FeCl3溶液中的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的__________酶,具有相同作用,但催化效率不同。
(2)方法步骤:(3)控制变量: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__________的因素称为变量。
自变量:__________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因变量:随着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无关变量:除__________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其他变量。
3.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降低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正是由于酶的__________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__________条件下快速进行。
(2)分子从__________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二、酶的本质酶是__________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________,其中绝大多数酶是__________。
三、酶的特性1.______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 倍意义:2.______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化学反应意义:3.需____的条件⎩⎪⎨⎪⎧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 的条件下进行的酶活性最高的温度称 ;酶活性最高的pH 称四、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1.实验原理:__________遇__________后,形成__________色复合物;__________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遇碘后不形成__________色复合物。
__________中含有__________酶,可以催化__________分解成水和氧。
(2021年整理)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

(完整)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的全部内容。
班级姓名第组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酶的特性。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3.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4.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二、学习重点:1.酶的特性的实验的设计。
2.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三、学习难点:1.确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2.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3.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四、学法指导预习课本第78—85页的内容,完成自主预习内容。
五、自主预习六、合作探究1。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现象及理论分析:⑴实验设计及现象分析试管号3%H2O2控制变量点燃的卫生香检测结果分析实验处理气泡多少12mL无助燃性22mL90℃水浴加热很少有助燃性32mL滴加3.5%FeCl32滴较多助燃性较强42mL滴加20%肝脏研磨液2滴很多助燃性更强(2)实验结论: .2.酶的专一性的探究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判定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索酶的专一性。
序号项目试管121注入可溶性淀粉 mL无2注入蔗糖溶液无 2 mL3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振荡mL振荡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4。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n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用盐酸或NaOH溶液调整出不同的pH(如5.5、6.0、6.5、7.0、7。
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学案人教版必修一

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2.举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3.概述酶的化学本质,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异同。
能力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重点、难点】 1.酶的作用和本质。
2.控制自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3.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4.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知识链接】本节课不仅有助于学生延伸对蛋白质功能、性质的理解,对理解细胞中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井然有序地进行,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重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基础知识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统称为细胞代谢。
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
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
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它一般设置组和组。
3.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原理:过氧化氢在或或的作用下都可分解成水和氧气。
H2O2酶分子数:Fe3+数=1:25万(2)实验过程和现象:(3)分析:1号和2号对照说明:_________ __能促进H2O2的分解速率。
1号和3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能促进H2O2的分解速率。
1号和4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能促进H2O2的分解速率。
3号和4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上述实验中试管就是对照组,试管是实验组。
4.分子从常态转变为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称为活化能。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一生物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酶的特性学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第二课时酶的特性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说明酶的特性2.进行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二、学习重难点重点:酶的特性难点: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三、预习内容1.酶的定义:产生的具有的,绝多数的酶是__________,少数酶是______。
2.酶的特性:①酶具有高效性: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________倍②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或者______化学反应。
3、酶的作用条件:①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的。
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和______,在最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______4、酶的保存条件: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会使酶的__________遭到破坏,使酶_________。
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__________稳定,在______________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所以,酶制剂适于在_________下保存。
5、动植物体内酶最适温度、pH①动物体内酶最适温度在__________,最适pH在________之间,但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______。
②植物体内最适温度在__________之间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目标:酶的特性重难点:设置探究酶专一性、最适温度和pH实验、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二、教学过程酶具有哪些特性?具有这些特性对于细胞来说有什么意义?[能力提升]如果给你淀粉酶、淀粉、蔗糖、蔗糖酶以及其它必须的材料用具,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吗?说出你的思路。
[探究]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淀粉→麦芽糖和葡萄糖→砖红色沉淀↓碘液↓碘液紫复合物不形成紫蓝色复合物序号项目 1 1, 2 2, 3 3,1 注入可溶性淀粉液保温5分钟\ 2ml \ \2 注入淀粉酶溶液保温5分钟\ 1ml \ \3 温度条件0℃60℃100℃4 相同温度下淀粉溶液淀粉酶混合保持温度3ml混合液3ml混合液3ml混合液5 碘液检验[合作探究] PH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编号项目试管编号1 2 31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ml 1ml 1ml2 注入蒸馏水1ml \ \3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1ml \4 注入盐酸\ \ 1ml5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2ml 2ml 1、振荡3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充分混合,然后将3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随堂自测 人民版必修1

2014高中生物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随堂自测人民版必修11.(2011·高考海南卷)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解析:选C。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本身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酶是蛋白质,催化反应结束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酶的活性与温度、pH有关,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分子的结构,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2.能水解脂肪酶的酶是( )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肽酶解析:选B。
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故只能由蛋白酶分解。
3.如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图中曲线表明酶的( )A.专一性B.高效性C.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D.催化需要适宜的pH解析:选B。
由图可知生成物的最终量是相等的,只是达到平衡的时间长短不同,加过氧化氢酶的最快,加Fe3+的次之,未加酶的最慢,故反映出酶的特性之一——高效性。
4.(2012·济南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解析:选C。
错选B项的原因是忽略了酶均具有高效性,验证酶的高效性,应以酶与无机催化剂比较,而不是不同种酶之间的比较。
错选D项的原因是没有审清D项探究问题的实质。
该选项是要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因此在分组时应设置为高于最适pH,最适pH和低于最适pH三组。
5.(2012·郑州高一检测)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据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若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B.若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C.若a、b、c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D.若a、b、c表示pH,则一定是a>b>c解析:选B。
第1节(学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自我测评

第1节(学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1783年,斯帕兰札尼在讨论鹰的消化作用时做了一个奇妙的试验,这个试验的奇妙之处在于()。
a.排解了鸟的胃中物理性消化的干扰b.证明白何种消化酶对食物起了消化作用c.证明白胃对于食物只有化学性消化d.证明白细胞代谢离不开消化酶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没有催化剂时过氧化氢不会分解成水和氧气b.过氧化氢和水一样无色无味,对细胞无害c.fe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d.从最终结果看,在有催化剂存在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会进行得更彻底3.在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的试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b.爱护过氧化氢酶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下列有关对比试验设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要设置对比组和试验组b.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c.无关变量要始终相同且相宜d.自变量要始终保持相同5.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的缘由是()。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能供应反应物能量c.转变了反应的途径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6.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率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简单进行7.有一种化学反应p+q=r,图中所示的实线表示在没有酶的时候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底物混合物中,图中能表示加入酶以后此反应进程的曲线是()。
a.ab.bc.cd.d8.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生物体内的酶在不断钝化、失活、更新② a+b→b+c+d可表示酶促分解过程③酶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催化效能④酶可提高反应速度而转变反应的平衡点⑤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力量的蛋白质⑥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④⑤⑥9.20世纪80年月初,cech 和altman分别发觉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自我测评编写:杨平三一、选择题1.1783年,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时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
A.排除了鸟的胃中物理性消化的干扰B.证明了何种消化酶对食物起了消化作用C.证明了胃对于食物只有化学性消化D.证明了细胞代谢离不开消化酶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没有催化剂时过氧化氢不会分解成水和氧气B.过氧化氢和水一样无色无味,对细胞无害C.Fe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D.从最终结果看,在有催化剂存在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会进行得更彻底3.在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的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 B.保护过氧化氢酶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下列有关对照实验设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B.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C.无关变量要始终相同且适宜 D.自变量要始终保持相同5.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的原因是()。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6.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率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7.有一种化学反应P+Q=R,图中所示的实线表示在没有酶的时候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底物混合物中,图中能表示加入酶以后此反应进程的曲线是()。
A.a B.b C.c D.d8.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生物体内的酶在不断钝化、失活、更新② A+B→B+C+D可表示酶促分解过程③酶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催化效能④酶可提高反应速度而改变反应的平衡点⑤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⑥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9.20世纪80年代初,Cech 和Altman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酶”是指某些()。
A.DNA B.RNA C.染色体 D.ATP10.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
11.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以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的酶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12.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将煮沸冷却的淀粉分别装入甲、乙两个试管各2 mL,接着又用量筒取2 mL新鲜唾液加入甲试管,又用该量筒(未作任何处理)取2 mL清水加入乙试管,振荡甲、乙两试管后放入37 ℃温水中10 min。
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令人不解的是甲、乙两试管中均不变蓝。
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对照A和B试管内发生的现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甲、乙两试管中均不变蓝,说明淀粉均未被彻底分解C.继续滴加碘液后,乙试管溶液应该变蓝D.温水中放置10 min时间太短,不足以说明问题13.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分子连接在一起构成的。
在人体消化道中,淀粉能通过酶的作用被水解,但纤维素不能被水解,其原因是()。
A.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B.纤维素水解的最适温度比淀粉高得多C.纤维素水解的最适酸碱度与淀粉水解的不同D.人体的消化道不够长14.将药物装入米纸(淀粉)做的胶囊中,可有效减轻某些口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显然具有专一性,胃中的蛋白酶不能消化淀粉B.唾液淀粉酶在胃液中活性丧失,不再起消化作用C.开水冲服使唾液和胃液稀释,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D.胶囊在口腔中经过的时间短,唾液淀粉酶来不及对胶囊起作用15.某些制糖厂用淀粉做原料进行工业制糖。
其技术基本要求是:调节温度来影响淀粉酶的活性。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的积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
下面关于X、Y、Z三点温度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X点代表T a、Y点代表T b B.X点代表T b、Y点代表T cC.Y点代表T b、Z点代表T c D.X点代表T a、Z点代表T c16.通常胃液的pH约为1.4左右,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 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17.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置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要保留更长的一段时间。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玉米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单糖B.沸水浸泡后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因为高温使分解甜味物质的酶失活C.该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D.新采摘的玉米果穗放入冰箱低温储藏不能延长甜味保留的时间18.有人做了这样一系列实验:第一组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立即冷却,然后取几只试管分别加入pH为3~9的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的溶液,30 ℃保温,均加入少量冷藏提取液。
第二组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
第三组重复第一组实验,只是把提取液进行80 ℃热处理。
然后绘成曲线如图54,分别表示一、二、三组结果的是()。
A.a、b、c B.c、b、a C.a、c、b D.b、a、c19.下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小麦淀粉酶在35 ℃时,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最高B.0 ℃和100 ℃时,酶的催化效率都降为0C.A图曲线表示从0~35 ℃过程中酶的催化效率可望恢复D.B图从100 ~35 ℃的过程中酶的活性也将直线上升20.下图曲线OABC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OA1B1C1一定是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对该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B.在B点反应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度的提高C.在A点限制该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D.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该酶,会使该酶促反应的速度大大加快二、非选择题21.请根据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甲表示,判断的理由是;(2)若图中的乙表示人类食物中的二糖,则丙、丁可能为,甲可能为;(3)某些特制的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血迹,该过程中相当于图中甲的是()。
A.蛋白质 B.蛋白酶 C.脂肪或脂肪酶 D.蛋白质氧化酶22.下图是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
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
实验过程如下:〔实验一〕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 mLH2O2溶液(如图A所示);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⑤每隔30 s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 min。
〔实验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他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1)上述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2)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的单位是mLO2/30 s。
23.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加入不同的物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1号和2号试管均能放出比3号试管更多的气泡,这说明了什么?(2)2号放出的气泡比1号又多又快,说明了什么?这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3)若2、3、4号试管是为了验证酶的某一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号试管设置得不科学,改进的方法是,改进的这一条件在该组实验中属于变量,在对照实验中对这种变量的控制要求是。
(4)若要证明酶的活性是否受pH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请补充:①5号试管应加入;②5号试管的温度应控制在℃;③你设置的5号试管与号试管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分别试探这两只试管口,根据出现的现象将得出相应的结论。
(5)若将3号试管放在90 ℃的水浴中加热,也能像2号试管那样冒出气泡又快又多,此时让2、3号做一组对照,你能得出哪些结论?24.在淀粉—琼脂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下图所示:将该实验装置放入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 h后,用碘液冲洗淀粉—琼脂块,其结果记录于下表。
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圆点D的颜色变化与圆点C一致,你的解释是;(2)你认为圆点C与哪一点比较能说明酶的专一性?;(3)圆点A应该呈现色,理由是;(4)上述实验装置要放入37 ℃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请你提出两个理由加以解释:①;②。
25.A、B、C三图依次表示某种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
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若增加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A图中画出反应速率变化的示意图;(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4)图C表示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植物淀粉酶(5)下图曲线中能反映出该酶在80 ℃渐变至0 ℃的环境中,剩余反应物的量与温度关系的是;(6)下图曲线能反映出该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A4.D5.D6.C7.C8.A9.B 10.B11.A 12.A 13.A 14.C 15.B 16.B 17.D 18.D 19.D 20.A二、非选择题21.(1)酶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不发生变化(2)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3)B22.(1)酶浓度(2)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见下表)23.(1)说明MnO2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2)说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MnO2高得多;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3)4 将4号试管温度改为37 ℃无关相同而适宜(4)①1 g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浸泡处理过的新鲜猪肝② 37 ③2、3(5)加热能使过氧化氢获得足够的自由能而分解,提高了反应速度;细胞内不能通过加热来加快反应速度,而每时每刻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顺利进行,可见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酶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加快了反应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