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优教学案(第1课时)
非洲湘教版优秀教案

非洲湘教版优秀教案教案标题:非洲湘教版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非洲湘教版教材,使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非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案内容: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非洲的自然风光、动植物、人文景观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25分钟)- 介绍非洲湘教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 分组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非洲国家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地理位置、人口、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调研,并整理成报告或展示形式。
3. 总结(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非洲国家的内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非洲的多样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对非洲文化保持开放的态度。
4.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非洲文化的认识和感想的作文,并鼓励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或阅读的相关书籍进行写作。
教学资源:1. 非洲湘教版教材2. 图片或视频展示非洲的自然风光、动植物、人文景观等3. 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教学评估: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非洲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3. 学生的作文质量和思想深度。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非洲文化展览或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非洲文化。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有关非洲的书籍、文章,拓宽视野。
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实境教学,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非洲。
以上是一份针对非洲湘教版教材的优秀教案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非洲》优教学案(第1课时)

《非洲》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P14页内容结合图9.25,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以及地形特点。
学习任务及自主学习法、导学法、读图分析法和小组讨论。
展示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读非洲地形、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A 湾,B 岛,E 海(2)写出代表的气候类型:D 气候(3)F、G两高原中,有非洲屋脊之称的是。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对比分析非洲地形图和欧洲地形图,总结非洲海岸线的特点,并对比分析两大洲海岸线有何区别?1.学生结合教材及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2.各小组总结得出结论。
3.师生进行讨论结果的梳理总结。
【达标检测】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该区域为()A.南非B.美洲C.拉丁美洲D.非洲2.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邻地中海B.东临大西洋,西邻印度洋C.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D.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3.图中D位于非洲最南端,是()A.合恩角B.索马里半岛C.火地岛D.好望角4.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 B C E 。
【拓展阅读】非洲各国的风俗禁忌1.打招呼的方式非洲可行的打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
”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
”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
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2.Negro和black是禁句美国黑人对Black一词并没有抗拒心理。
可是,一听到有人呼他Negro(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贩卖到美国做奴隶的黑人及其子孙),就勃然大怒。
非洲人对Ne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
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称呼非洲人,最好照他们的国籍来称呼。
非洲人一般说来国家意识相当强烈,直呼其国名。
3.African的称呼有特定对象称非洲黑人为African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 使学生掌握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
3. 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4. 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了解非洲的5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民族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非洲的自然地理风光、人文景观等。
2. 采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
3. 采用案例教学法,介绍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a. 地理位置:展示非洲大陆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b. 地形:通过多媒体展示非洲的地形特点,如高原、山脉等,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
c. 气候:介绍非洲的气候特点,如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等,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a. 国家:列举非洲的主要国家,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政治格局。
b. 民族:介绍非洲的主要民族,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民族多样性。
c. 文化:展示非洲的传统文化、艺术、宗教等,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独特文化。
5. 板书设计: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一、地理位置:东半球西部,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二、地形: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四、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54个国家和地区,民族多样性,独特的文化传统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非洲大陆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程度。
第一节《非洲》说课稿

第一节《非洲》说课稿课程内容本节课将介绍非洲这个大陆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学生将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人口、语言、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并对非洲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有一定的了解。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熟悉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了解非洲的人口分布和主要民族- 了解非洲的主要语言和宗教- 了解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了解非洲的文化特点和重要节日- 了解非洲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发展挑战教学策略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包括演示、讨论和小组活动。
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展示非洲的地理位置、风景和文化。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他们对非洲的了解和想法。
主要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非洲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对非洲的了解程度。
2. 介绍非洲: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非洲的地理位置和风景,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大致形状、周边海洋和主要山脉、河流等地理特征。
3. 人口和民族:通过图表和图片展示非洲的人口分布和主要民族,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多样性和多民族存在的情况。
4. 语言和宗教:介绍非洲的主要语言和宗教,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非洲的语言和宗教多样性。
5. 经济和文化:介绍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非洲的文化特点和重要节日。
6. 环境问题和发展挑战:讨论非洲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发展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非洲的环境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7.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对非洲的了解程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未来的研究和探索。
教学评估本节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学生口头回答问题:通过提问学生关于非洲的问题,检查学生对非洲的了解程度。
- 小组活动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和报告,分享有关非洲的特定主题的信息。
- 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非洲的理解。
参考资源- 图片:非洲地图、非洲风景图片等- 视频:非洲文化、自然风光等相关视频- 图表:非洲人口分布、民族图表等相关数据其他注意事项- 确保展示资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6.2 非洲学案第1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

6.2非洲学案第1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学习目标】1、知道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3、通过非洲地形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及分布。
【学习重难点】1、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及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教学方法】自主导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1、知道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3、通过非洲地形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及分布。
二、自学指导一读P15“非洲地图”,知道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分钟)1、找出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不难看出非洲大部分地区处于“五带”中的带,地跨两个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非洲大部分应该属于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非洲东临洋,西临洋,北隔及与欧洲相望,东北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陆上以为界。
教师纠错,总结三、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P16,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3分钟)1、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非洲是人故乡。
2、从15世纪起,殖民者相继侵入非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只有、和3个独立国家,其余都沦为等国家的殖民地。
目前非洲有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的大洲。
教师纠错,总结四、自学指导三读P16“非洲地形图”了解非洲的地形特点(4分钟)1、非洲大陆面积广大,被称为“”。
找出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2、非洲地势高,低。
非洲最高峰是,海拔米西北部为山脉,最大的盆地为,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为,非洲北部有世界最大的沙漠。
3、非洲海岸线,少、、海湾。
非洲最大的半岛是最大的岛屿是,最大的海湾是。
教师纠错,总结【课堂作业】1.关于非洲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跨赤道南北,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B.位于西半球,亚洲西南方C.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D.与亚洲的陆上界线是苏伊士运河2.非洲地势的特点是()A.南高北低B.东南高,西北低C.东北高,西南低D.东高西低3.非洲的最高峰是()A、珠穆朗玛峰B、乞力马扎罗山C、阿尔卑斯山D、雪峰山4.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最多的大洲是:()A.非洲B.亚洲C.欧洲D.南美洲5.号称“非洲屋脊”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东非高原C.埃塞俄比亚高原D.南非高原6.读“非洲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图中序号表示的地理事物填在横线上:①洋⑤沙漠④岛I 山K 山(2)将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地形区连线:A 南非高原B 刚果盆地C 东非高原D 埃塞俄比亚高原(3)其中字母E 海峡,F为海,G为湾,EFGH IKH为洲,它和非洲的分界线为(4)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课后作业】P17页活动1、2、3、4、5【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自学指导一1、热南北东 2、印度大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自学指导二1、黑种欧洲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英法 54 国家最多自学指导三1、高原高原大陆2、东南西北乞力马扎罗山5895 阿特拉斯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3、平直半岛岛屿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课堂作业】1-5BBBAC6.(1)大西洋撒哈拉马达加斯加阿特拉斯山乞力马扎罗(2)A –埃塞俄比亚高原B-东非高原C-南非高原D-刚果盆地(3)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几内亚湾亚洲苏伊士运河非洲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海湾。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
(2)掌握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3)了解非洲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能够理解非洲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3)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地理学习的热忱。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树立全球观念。
(3)培养学生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非洲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非洲大陆的位置、相邻大洋和海域。
(2)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气候、交通等的影响。
2. 非洲的人口与城市(1)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非洲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
3. 非洲的气候类型(1)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气候对非洲农业、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4. 非洲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1)非洲的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
(2)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5. 非洲的历史与文化(1)非洲的主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非洲的文化特色、民族风情及艺术表现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非洲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气候类型及自然资源。
(2)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历史与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1)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及其对农业、人类活动的影响。
(2)非洲的经济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非洲的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等实例。
(3)比较法:使学生理解非洲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非洲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非洲的地理、气候、人口等数据图表。
《非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先读图分析,经小组讨论后选代表上台展示并作答。
【教师活动】①巡回指导各组的读图分析过程;②板书小组积分的组号;③肯定学生的作答,为回答正确的学习小组积分。
【过渡】我们了解了整个非洲的地理位置,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
现在进入第二个环节:读图分析的非洲地形。
(2)环节二:分析非洲地形学生阅读课本14页非洲地形分布图,找到并圈出非洲的主要地形,说出非洲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设计意图】结合非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和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形图上颜色的辨别,搭设学习支架,注重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练习,培养学生看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PPT展示学习支架:【学生活动】①全体学生自主读图分析;②各小组学生上台展理资源观(沙漠并不意味着荒芜)和世界观(和平是发展的保障);④展示手抄报中的非洲之最,引导学生认识马达加斯加岛、乞力马扎罗山等非洲地理事物。
【板书】非洲树形思维导图的轮廓和关键词。
【过渡】希望非洲这样一个多灾多难、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能像我们的祖国一样,逐步走向繁荣昌盛。
至此,关于非洲的主要知识点我们就学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回顾本节主要的知识点。
4.课堂小结学生小组合作,绘制本节课的知识点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全节知识点;利用希沃白板和手机软件之间的交互功能,将学生当堂制作的手抄报呈现在白板上,现场讲解、评价、鼓励、肯定,充分把握学习的时效性和互动性;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PPT展示学习支架:【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
【教师活动】①巡回指导各组的思维导图绘制;②利用希沃白板和手机软件之间的交互功能,拍照上传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③评析学生的思维导图,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积分。
④展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现遗漏的知识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过渡】以上就是这节课,我们云上看世界中非洲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看三个小问题,看看同学们对非洲了解的怎么样。
《非洲》教学案(第1课时)

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非洲的位置及地形(1)了解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2)了解非洲的分区概况以及非洲主要人种的分布。
(3)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区及分布。
(1)非洲的地理位置。
(2)非洲的地形特征。
【板书】:一、非洲目标一: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了解非洲的分区概况及非洲人种的分布方法:趣味讲解法,读图分析法过程:(1)趣味讲解非洲的地理事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陆,在这片大陆上存在着一系列离奇的地理现象:在这片大陆上,有世界上最大最干旱的沙漠,也有大片大片的原始的湿热的热带雨林;有着世界上最长的壮观的大峡谷,也有着屹立在赤道旁的高耸入云的绮丽多姿的雪峰;这是一片干涸的土地,饥馑来临时遍地饿殍,这又是一片富饶的大陆,黄金,石油,金刚石遍地都是;这里是落后的标志,也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起源地。
那么非洲到底是怎样一片大陆呢,请同学们自己去了解吧,我们的课本中有你想要知道的知识)(2)读图6-16,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经度:西经20°~东经60°→在东半球的西部纬度: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3)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非洲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二战以前:除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很多国家成为殖民地。
非洲主要可分为:北非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北非以白种人为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的故乡) 【板书】:二、非洲的地理位置1.非洲的地理位置:2.国家最多的大洲:目标二:了解非洲的地形方法:读图分析法过程:(1)读图6-17,分析非洲的地形(对比欧洲的海岸轮廓,发现:非洲海岸线平直,少半岛,海湾和岛屿;由图中颜色分布,发现: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多在500~1000米,主要分布在东侧和东南侧,山脉分布在东南和西北边缘;地势特征:东南高,西北低)(2)具体地形的分析(主要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主要山脉:阿特拉斯山脉和德拉肯斯山脉;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最大盆地:刚果盆地;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最大半岛:索马里半岛;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裂谷:东非大裂谷)(3)阅读第16页资料,分析东非裂谷和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原因。
湘教版非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充分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位置、政治地图的演变及主要人种的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2、通过对地形图的判读,归纳出非洲的海陆轮廓的特征、地形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及分布。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非洲自然环境和亟待发展的经济进行进一步的认识,采取以“走进非洲”为主题,开展穿越热带丛林、撒哈拉沙漠探险等旅游探险活动,以合作、探究、讨论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展开教学,丰富课堂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高原为主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高原为主的地形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2009年1月20日,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正式宣誓就职美国第44任总统,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你知道他的祖籍是哪里吗?(非洲的肯尼亚)下面让我们开始我们的环球之旅而第二站——美丽的非洲[板书]一、国家最多的大洲1、非洲的地理位置[活动探究]读教材图1-16,①找出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看看地球的五带中,非洲主要属于哪个带;②找出非洲所临的海洋;③想一想非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讲解](1)纬度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穿过的非洲的中部,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北部,所以非洲地跨南北半球。
纬度范围约从38°N—36°S,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全称“阿非利加”洲。
“阿非利加”就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全洲3/4的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这样的纬度位置,气温都在20℃以上。
撒哈拉沙漠中的阿齐济耶,最高气温曾经达到58℃,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
炎热是非洲气候的重要特点,因此,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非洲的经度范围约从19°W—59°E,主要位于东半球的西部。
(2)海陆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非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非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摘要:本节教学设计是将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相结合,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展示,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同时,鼓励学生勇于展示成果、分享收获、提出疑惑、互助解答。
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与技能,在面对新环境、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加强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动性,提升认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多种能力和个人学科素养。
关键词:非洲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导入新课:播放一段非洲的视频剪辑,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个大洲吗?(非洲)那这一节就让我们来探寻这个充满魅力的非洲吧!【活动】第一印象展示学生作品《我眼中的非洲》,请用2-3个关键词说出你对非洲的第一印象。
【讲授】明确教学目标呈现本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根据第一节学习大洲的方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活动】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完成学案【任务1:非洲的地理位置】学习目标: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
(P13,图6-16 非洲国家和地区分布)读非洲轮廓图,在图中描绘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填注下列地理事物: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
(1)纬度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穿过非洲中部,____、__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
(填写纬线名称)(2)半球位置:非洲在_______(东或西)半球的西部,地跨______南北。
(3)海陆位置:非洲东临洋,西临洋,北隔海及海峡与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海,并以运河为陆上分界。
每个小组内部先讨论交流,自主完成学案。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展示成果、分享收获、提出疑惑、互助解答。
活动1:展示学生作品《我眼中的非洲》,请用2-3个关键词说出你对非洲的第一印象。
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
每个小组内部先讨论交流,自主完成学案。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展示成果、分享收获、提出疑惑、互助解答我们的收获:设计意图:一定要有震撼的效果,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动设计符合认知的规律,注重学生分享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以致用,运用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与技能,自主探究新问题。
《非洲(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非洲》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
2.通过地图,了解非洲的地形状况以及特色地形的形成。
3.熟记气候类型分布图,知道南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非洲的位置和范围。
2.非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非洲气候影响下的自然景观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提问:说起非洲,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生:大草原、狮子、撒哈拉沙漠、黑人……(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耳熟能详但却陌生的大洲(板书)非洲【新课展开】我们先来看非洲在世界上的位置——请迅速在世界地图中找到非洲。
(请学生在黑板上圈出来)师:前面我们学习亚洲时讲过,要学习一个区域,得先知道它在哪里,也就是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那么地理位置一般包括那几个位置?生: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师:很好,现在请结合课本的图片及文字,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
生1:非大部分地区处于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
(板书)一、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生2:在图中画出南北回归线以及赤道,即可判断非洲的纬度位置。
非洲大体上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少部分位于温带,无寒带。
师:没错,因此,非洲又被称为“热带大陆”。
(板书)2.纬度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地区师:描述一个区域的海陆位置,需要掌握其周围的地理事物分布。
请将地理事物填入非洲空白图中(请学生上黑板填图):印度洋、大西洋、苏伊士运河、亚洲、直布罗陀海峡、欧洲、几内亚湾、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师:我们以肥猪为中心,观察其不同方位的地理事物,即可描述其海陆位置了。
生3: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与边缘海几内亚湾;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红海,与亚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板书)3.海陆位置:东-印度洋西-大西洋北-欧洲东北-亚洲(过渡)了解完非洲的位置情况后,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它上面有什么,包括自然方面的和人文方面的。
非洲第一课时教案

非洲第一课时教案第一篇:非洲第一课时教案非洲第一课时教案非洲第一课时教案作者:万琳课题名称§1.2非洲(1)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教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策略和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教学媒体班班通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
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一.国家最多的大洲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经纬位置:最北在30ºN以北,最南在30ºS以南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ºE以东,最西在20ºW左右半球位置: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高原为主的地形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1.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初中地理《非洲(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第一课时)1、了解非洲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演变;2、通过非洲地形图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等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知识和记忆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二战非洲各国独立解放的介绍,进行维护和平发展的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提问总结、练习法。
【教学重点】地形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显示一望无际的沙漠景观,金字塔图片与黑色人种图片,解说:这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的景观图,这里也是该人种的故乡,它们都位于哪个大洲?(非洲)(由此引入到非洲地理的学习)(思路)插入“金字塔”等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达到由笼统到细节逐步展示大洲的全貌的目的;并且让学生们来总结自己心目中的“非洲”,这样不但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
二、讲授新课:(一)非洲的地理位置1、非洲名称的由来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非洲”的全称哪?“非洲”英文单词“A f r i ca”,音译为“阿非利加洲”,简称“非洲”,Africa 字面上有“阳光灼热”的意思。
【过渡】“阳光灼热”说明气候比较炎热,而炎热的气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吧。
2、非洲地理位置:[教师提示]一般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几方面来分析: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
(将全班学生分三大组,分别从三方面讨论非洲的地理位置)①经度位置:20°W——50°E,东半球②纬度位置:35°N——35°S,跨南北半球提示:观察“世界地图”,回答非洲境内有哪3条重要的纬线穿过?通过观察可以从图上找到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北部,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纬度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 教案

非洲教案非洲教案教学内容:非洲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2. 了解非洲的民族、宗教和语言等方面的情况;3. 了解非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4. 培养学生关注并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非洲的地理位置、民族和宗教;2. 非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
三、教学难点:非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利用地图向学生介绍非洲的位置,以及非洲北部、南部、东部、西部和中部的主要特点。
2. 呈现(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非洲的民族、宗教和语言等方面的情况,可以用图片、视频或简短的情况介绍。
3. 探究(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就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 非洲的经济发展主要有哪些特点?2) 非洲的文化传统有哪些特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并汇报。
4. 交流(1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学生之间交流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
5. 拓展(15分钟)教师以课堂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非洲的主要城市、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等,激发学生对非洲的兴趣。
6. 归纳(10分钟)教师对非洲的地理位置、民族和宗教、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进行归纳总结,并向学生强调尊重和关注不同文化和民族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对非洲的认识和感受,可以包括非洲地理位置、民族和宗教、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民族、宗教、语言以及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情况,增加了对非洲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以及非洲的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相对复杂,需要学生在探究和拓展环节进行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和拓展。
《非洲》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案例名称非洲(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科目地理教学对象初一提供者陈凌宇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内容分析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
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
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很简洁。
通过一张“非洲”地图让学生了解非洲的范围和位置。
对于重点内容一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课本通过“世界地图”和“非洲地形图”,让学生了解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并了解了非洲的地势特征。
在讲解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图。
二、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育)㈠知识目标:1、了解非洲的位置、范围、包括的国家及其分布。
2、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特征。
3、掌握非洲的地形和地势的概况。
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㈢教育目标:了解本区地形地势的主要知识内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初一年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
2.初一的学生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
3.模仿能力相当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反复的读图、找图,填图,训练学生的地理图片阅读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2.地理填充图册3.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4.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展示与非洲相关的图片,并播放南非世界杯主题曲1根据图来描述非洲的地理(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
阅读图片,找岀非洲地区的国家,并找岀主要国家埃及、南非的具体位置。
阅读图片,在地图上找岀非洲主要的地形区,并完成地理填充图册上相关的习题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懂得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非洲地区的国家。
了解非洲的主要地形区。
懂得阅读地形图和根据一个地区的地图来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展示非洲地形图,引导学生查找非洲主要的地形区,了解他们的相关概况。
阅读地形图,查找东非大裂谷、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并在图上找岀他们的位置等相关概况。
非洲第一课时教案

本单元第8课时
授课日期3月
课题
非洲(一)
课型
新授
学
习
目
标
1、了解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3、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区及分布。
重点难点
重点:1、非洲的地理位置;2、非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难点:非洲的地形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组间:以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
师生:老师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
1、非洲的地理位置,师生共同把有关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
2、在地图上指出二战前非洲三个独立的国家
3、在地图上指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
4、出示非洲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形特点
5、图示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的地图。讲解有关内容
一、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二、政治地图的变形特点
3、东非大裂谷和撒哈拉沙漠
通过本节学习,请你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 动
复备
激情
导入
自主
学习
图片展示非洲有关景观,让学生说出图示景观所在大洲,引入新课
1、出示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学
⑴非洲的地理位置
⑵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⑶找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
⑷总结出非洲地形特点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 动
复备
激情
互动
魅力
精讲
拓展
应用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不同,提出疑问由科代表或其他成员记录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案

《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微型课教案《非洲》微型课教学设计政史地组 XX年10月《非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非洲的地理位置;国家最多的大洲;高原为主的地形。
二、学生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新认识的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比较陌生,如何把握住?感兴趣是最主要的学习动力,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借助图像,以图激趣,既能加深学生对新课的印象,又使课堂教学过程自然流畅,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三、设计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设计《非洲》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图像与课文相结合,形成文图结合知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与学关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②通过对地形图及各种气候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区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①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非洲的地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
②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
3教学重点:运用地图,使学生掌握非洲的地理位置以及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①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中的地图、图片、图表,加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
②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
③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的学习方法、地理概念、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和相关问题。
六、课前准备:教师: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图,非洲地形图以,收集有关非洲的资源、图片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非洲的图文资料。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本、地图册八、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展示非洲相关的图片。
初中地理非洲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非洲教案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和语言特点。
2. 了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3. 掌握非洲的经济特点,包括农业、矿产资源、旅游业等。
4.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能够分析非洲的地理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和语言特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非洲的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非洲的经济特点的背后的原因。
教学准备:非洲地图、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非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提问学生对非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和语言特点。
2. 让学生结合教材插图,观察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非洲的基本情况。
2. 讲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分析其成因。
3. 讲解非洲的经济特点,包括农业、矿产资源、旅游业等,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插图,分析非洲的地理分布特点。
2.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有关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非洲的基本情况的掌握。
2. 提问学生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的理解。
二、课堂讲解1. 讲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
2. 讲解非洲的经济特点的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发展现状。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插图,分析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
2.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有关非洲的经济特点的问题。
四、总结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初中地理_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非洲》(第1课时)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地理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又是学习区域地理所必备的知识,而气候和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所以,本节内容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及其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简述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归纳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世界各大洲的气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关注世界气候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材的重难点确定为:重点:学会简述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归纳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
难点:掌握归纳总结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展示。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放映一段有关非洲美丽的热带草原录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展示交流精讲点拨非洲的地理位置读图识图:读6-16图,在图中描绘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西经20°,说说非洲的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
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穿过非洲中部,____、__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
(填写纬线名称)(2)半球位置:非洲在_______(东或西)半球的西部,地跨______南北。
(3)海陆位置:非洲东临____洋,西临____洋,北隔____海及____海峡与____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____海,并以____运河为陆上分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优教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阅读P14页内容结合图9.25,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以及
地形特点。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A 湾,B 岛,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
(2)写出代表的气候类型: D 气候
(3)F、G两高原中,有非洲屋脊之称的是 ______ 。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对比分析非洲地形图和欧洲地形图,总结非洲海岸线的特点,并对比分析两大洲海岸线有何区别?
1.学生结合教材及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2.各小组总结得出结论。
3•师生进行讨论结果的梳理总结。
【达标检测】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区域为()
A •南非B.美洲C.拉丁美洲 D •非洲
2•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北邻地中海
B •东临大西洋,西邻印度洋
C •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
D •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3.图中D位于非洲最南端,是()
A .合恩角
B .索马里半岛C.火地岛 D .好望角
4.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_________ B________ C ________ E ________ 。
【拓展阅读】
非洲各国的风俗禁忌
1.打招呼的方式
非洲可行的打招呼方式一一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
”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
”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
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
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2.Negro和black是禁句
美国黑人对Black 一词并没有抗拒心理。
可是,一听到有人呼他Negro (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贩卖到美国做奴隶的黑人及其子孙),就勃然大怒。
非洲人对Ne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
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称呼非洲人,最好照他们的国籍来称呼。
非洲人一般说来国家意识相当强
烈,直呼其国名。
3.African的称呼有特定对象
称非洲黑人为African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在非洲,所谓的African 并非泛指所有非洲人,而是指特定的一群人,那就是:南非共和国荷裔白人。
因此,那些非洲土著,碰到别人称他们为African,就露骨地表示厌恶。
4.莫拍落后镜头
任何国家都有肮脏透顶、穷人群集的地区,世界首富的美国,亦不例外。
若在那些脏乱地区兴致淋漓的拍照,跟你同行的当地人就会提出抗议,甚至不肯当你的向导。
5.莫瞪眼看对方
古时候的埃塞俄比亚,侍者是背对主人(或客人)来服务的。
埃塞俄比亚有个迷信,那就是:有人瞪看时,被瞪看的人不是灾祸必至,就是死神要找上他。
在这个国家,跟当地人交谈或碰面的时候,不能目不转睛地瞪看对方,这么做,对方一定大感不悦。
6.用力握手是善意的表示
在非洲,握手时如果握得有气无力,被称为是礼貌不周”握手而有气无力,表示虚与委蛇,毫无诚心,他们会生气的。
尤其在阿尔及利亚,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
他们认为,用力的程度跟对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最好握得他们手
都感到麻木叫痛。
7.女性只限于逛店购物
在阿尔及利亚,女性独行被列为禁例,唯有逛店购物的时候,才可以私自行动。
他们认为,一个女人独自乱走,是一种丧失品格”的行为。
身为淑女,绝不能干这种事。
当然,她们想独自进入餐厅、戏院也是免谈。
8.从事狩猎旅行时要严守规定
想要进行狩猎旅行,东非可说是最理想的地方。
狩猎旅行的禁忌颇多:①不能叽叽喳喳说话。
因为,动物的听觉敏锐异常。
②不能任意走出车外。
你以为安全无虑,其实,旁边就有猛兽在虎视眈眈,你却看不出来。
③不能任意点火,有人曾经点了烟之后,把火柴随意一丢,引起一场森林大火。
9.留下一点点
在尼日利亚的西部地方,有个特别的吃饭方式:不能吃得一份不剩,客人至少要留一片东西在碟子上。
更怪的是,他们把那一片东西留到第二天,才将它丢入垃圾箱。
他
们相信圣灵会来吃那一片东西。
在这个国家,千万不能为了菜的美味可口,把碟子上的肉或汤,吃得一干二净。
10.斗篷、白衣可以避险
在阿尔及利亚和几内亚,常常可以看到穿古时候那种白衣和斗篷的女性。
这些白衣、斗篷是贞节、纯洁的象征。
对这一身打扮的异性,当地人无不敬重有加。
女性如果以这种打扮到处走动,保证畅行无阻,又不会遭到任何危险。
11.镜头如枪口
非洲人普遍认为相机对准某物拍下镜头,某物的精气”就给吸收殆尽,此事自是非同小可。
人、房屋、家畜一律不准拍摄。
如想拍摄,之前最好向对方先打个招呼,获得同意之后再行动,以免被投石、被吊或挨一顿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