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的通知 粤环〔2012〕32号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全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全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0.05.19•【字号】粤环发[2010]54号•【施行日期】2010.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全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粤环发〔2010〕54号)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快推动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定本意见。
一、实行环保分区控制,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一)充分发挥环保规划引导作用。
认真组织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加快制定粤西、粤北地区环保规划,科学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
将环保规划作为经济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环境容量要求,加快制定基于不同生态功能区的配套环境政策,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指引,主动引导区域开发和重大建设活动。
坚持珠三角环境优先、东西两翼在发展中保护、山区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强化环保分区控制、分类指导,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环境配置。
强化政府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完善各级政府实施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和计划的评估机制。
(二)加快推进珠三角环保一体化。
推进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抓紧制定《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实施方案,将有关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地方和省直有关部门,引导珠三角重大产业合理布局。
加快构建珠三角环保一体化八大体系,建立水、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创新环境管理政策和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
(三)切实强化规划环评。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建立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将区域和产业规划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项目环评文件的重要依据,引导全省产业合理布局。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函【法规类别】选举法【发文字号】粤环函[2010]284号【发布部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发布日期】2010.03.19【实施日期】2010.03.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函(粤环函〔2010〕284号)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局、海洋渔业局、质监局: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9〕119号)的要求,我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二○一○年三月十九日(联系人及电话:黄国锋 87532163)附件《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二五”是我省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二五”环保规划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我省加快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9〕119号)的要求,省环境保护厅负责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局、海洋渔业局、质监局参与编制《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
为确保圆满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框架为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决定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规划编制技术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李清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副组长:李晖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林喜南省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成员:毕志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曾志权省财政厅副厅长涂高坤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刘锦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彭泽英省水利厅副厅长余俭娥省农业厅副厅长杨胜强省林业局防火副总指挥屈家树省海洋渔业局副局长林璨省质监局总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管理和沟通协调工作。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 后半期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 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3.10.23•【字号】•【施行日期】2013.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十二五”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环境保护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0月23日广东省“十二五”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为进一步做好“十二五”后半期我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减排任务,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到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2年减少5.7%、9.1%、10.5%、15.7%以上(本计划中,如无特别说明,“以上”、“以下”均包含本数)。
同时,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和重点减排项目要求。
二、主要任务(一)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量。
1.科学规划城镇化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
各地在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同时,要同步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水污染物减排进展滞后的粤东和粤北地区,要及早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有效控制城镇人口增长带来的水污染物新增量。
2.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总量前置审核制度。
对电力、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畜禽养殖等行业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实行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污总量等量替代或倍量替代,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在新建新增主要大气污染物项目时,珠三角地区所削减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须达到新建项目所需排放量指标的2倍以上,其他地区须达到1.5倍以上。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1.10.21•【字号】粤环[2011]110号•【施行日期】2011.10.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通知(粤环〔2011〕11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环境保护厅反映。
附件: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附件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污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十一五”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同时,我省着力抓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和政策减排,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环境状况保持基本稳定。
但“十二五”期间,我省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与形势依然严峻,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源能源消耗量将进一步增长,环境污染压力将进一步上升。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继续强化污染物减排,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和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环办〔2010〕97号),编制本规划。
一、编制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点,以结构减排为重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
(二)编制原则。
1、统筹衔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1.12.07•【字号】粤环[2011]122号•【施行日期】2011.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粤环〔2011〕122号)各地级以上市环保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中“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的要求,以及环境保护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修订)和《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通知》(粤环〔2011〕110号)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保障我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顺利完成,我厅编制了《广东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广东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二○一一年十二月七日附件广东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中“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的要求,以及环境保护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修订)和《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通知》(粤环〔2011〕110号)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保障我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作为落实总量减排责任、实现减排目标、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和制度保障。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2•【字号】粤府办[2012]14号•【施行日期】2012.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2〕14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完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477吨标准煤/万元(按2010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和2005年分别下降18%、31.4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70.1万吨、71.5万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12.0%、14.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0.39万吨、109.9万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13.3%、16.9%。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17•【字号】粤府函〔2012〕238号•【施行日期】2012.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2〕23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环境保护厅反映。
我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重点项目表另行印发。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8月17日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粤发〔2011〕26号)和《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2〕14号)等要求,大力推进我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总量控制目标和减排任务,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点,以重点减排项目为依托,科学测算、合理分配,强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监管减排,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部门分工和保障措施,确保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二、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到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170.1万吨以内,比2010年(193.3万吨)减少12.0%(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2.9%);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20.39万吨以内,比2010年(23.52万吨)减少13.3%(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3.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71.5万吨以内,比2010年(83.9万吨)减少14.8%;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09.9万吨以内,比2010年(132.3万吨)减少16.9%。
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发布时间:2012-3-28 10:04:4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前言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党和国家领导人密切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总体战略,《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纲要(2007~2020年)》、《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07〕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29号)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发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008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广东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全省共有1139个乡镇、22105个行政村、约6000多万农村人口,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历来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十一五”以来,在制定和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粤发〔2010〕10号)、《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粤办〔2009〕24号)、《关于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指导意见》(粤办发〔2010〕26号)等多份文件,对我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通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我省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示范创建、宜居城乡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污染防治等多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但与此同时,农村的典型环境问题依然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体制不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缺乏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污染源缺乏有效控制等矛盾凸现,农村环境保护总体形势严峻,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9•【字号】粤府函[2012]344号•【施行日期】2012.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通知(粤府函〔2012〕344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环境保护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11月29日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第一条为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以下简称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2〕238号)等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政府(以下统称各地政府)“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工作情况的考核。
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国家确定实施总量控制的四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第三条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对全省节能减排考核工作进行统一领导。
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厅、监察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厅、统计局等部门对各地政府污染减排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第四条省环境保护厅每年年初提出各地政府污染减排年度目标和重点工程建议,经省政府同意后下达,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
第五条各地政府要及时把省下达的污染减排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本地区各级政府和有关企业,并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项目和资金,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实现污染减排目标。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20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粤环[2011]50号【发布部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发布日期】2011.05.16【实施日期】2011.05.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粤环[2011]5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部门:《广东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我厅反映。
附件:广东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发布稿)二○一一年五月十六日附件广东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发布稿)二○一一年五月前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下称“POPs”)是一类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能够通过各种环境介质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包括二恶英、多氯联苯以及灭蚁灵等杀虫剂。
POPs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它们可在生态系统中累积,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破坏生殖和免疫系统,诱发癌症,导致畸形、基因突变和神经系统疾病等,且可在人体内滞留数代,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是国际社会为减少、消除和预防POPs 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共同签署的一项重要国际环境公约。
经我国政府签署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该公约于2004年11月11日正式对我国生效。
我国于2007年4月发布了《中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以下称“NIP”)。
NIP是一项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综合性国家环境保护实施计划,在NIP的贯彻和实施中,要求省级人民政府承担计划响应、实施监督、综合保障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职责与义务。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28•【字号】粤府办[2011]48号•【施行日期】2011.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11〕4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环境保护厅、发展改革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目录一、现状、机遇与挑战(一)“十一五”环保工作取得的成效(二)“十二五”环保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三、强化环境调控,促进绿色发展(一)分区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二)减排倒逼,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绿色提升,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四、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一)统筹管理,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二)联防联控,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三)全程监管,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四)提升能力,确保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五)强化管理,改善声环境质量五、加强农村生态保护,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一)城乡统筹,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平(二)试点示范,强化土壤环境保护(三)保育结合,构筑生态安全格局六、强化风险防控,确保环境安全(一)强化重点污染源风险防控(二)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三)加强环境风险应急管理七、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一)加强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二)提升环境执法监督能力(三)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四)提升环境信息化水平(五)加强环境宣教能力建设八、创新机制与政策,提升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水平(一)提高环保综合决策与协调能力(二)推进环保法规体系建设(三)健全环境经济激励机制(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推进环保产业发展(五)强化公众环保意识,发挥环保社会监督作用(六)加强环保合作交流九、实施重点工程,落实规划任务十、规划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分解落实任务(三)强化评估考核附表1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附表2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附表3农村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附表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重点工程附表5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附表6核与辐射安全保障重点工程附表7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附表8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工程一、现状、机遇与挑战(一)“十一五”环保工作取得的成效。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附件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二年四月目录前言 (1)一、现状与挑战 (2)(一)“十一五”固体废物管理工作进展 (2)(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6)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8)四、规划目标 (8)五、主要任务及措施 (9)(一)加快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9) (二)推广实用技术,尽快解决污泥处理处置出路 (10) (三)推进设施建设,确保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 (11) (四)建立回收网络,提升电子废物拆解处理水平 (12) (五)加强圈区管理,提高进口废物污染控制水平 (13) (六)加紧升级改造,取缔生活垃圾简易填埋方式 (13) (七)增加人员机构,加强固体废物管理能力建设 (14) 六、重点工程及能力建设项目 (14)(一)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14) (二)污泥处理工程 (15)I(三)电子废物处理工程 (15)(四)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工程 (15)(五)进口废物加工园区 (16)(六)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16)(七)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16)七、保障体系 (16)(一)政策保障 (16)(二)科技保障 (19)(三)资金保障 (19)(四)宣传保障 (21)(五)实施保障 (21)附表:规划的重点工程项目 (23)II前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因其含有有毒有害成分,若利用和处置不当,将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甚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是进一步巩固并推进污染减排的重要措施。
妥善利用、处置固体废物是防范环境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整体改善水、大气和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13•【字号】粤府办[2012]113号•【施行日期】2012.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12〕113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1月13日广东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目录一、现状与问题(一)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二)主要经验(三)存在问题(四)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目标三、主要任务(一)选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适用技术(二)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三)加大存量生活垃圾处理场(厂)治理力度(四)完善收运转运体系(五)推行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四、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二)资金筹措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保障(二)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三)强化政策保障六、相关术语附件1 广东省2011-2012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近期项目表附件2 广东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规划项目表附件3 广东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项目表附件4 广东省2016-2020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储备项目表附件5 广东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简易处理场(厂)治理项目表附件6 广东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封场项目表附件7 广东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转运站及运输车辆规划表附件8 广东省2011-2015年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项目表附件9 广东省2015年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核算表附件10 广东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规划投资表附件11 广东省2010年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项目布局图附件12 广东省2011-2012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在建项目布局图附件13 广东省2011-201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规划项目布局图为提高广东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23号)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细则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2.12.06•【字号】粤环[2012]84号•【施行日期】2012.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细则的通知(粤环〔2012〕84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粤府函〔2012〕344号),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2012年12月6日附件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细则为做好对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各地政府)“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以下简称污染减排)考核工作,根据《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粤府函〔2012〕344号),制定本细则。
一、考核的基本原则(一)科学客观原则。
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设置不同考核项目和权重,科学、全面、客观地考核各单位污染减排工作情况。
(二)公平公正原则。
严格考核程序,严肃考核纪律,考核结果向社会发布。
(三)突出重点原则。
全面评估考核各单位污染减排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同时重点考核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二、考核的主要内容各地政府污染减排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污染减排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污染减排基础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三个方面,共100分。
其中: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50分,污染减排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30分,污染减排基础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情况20分。
三、考核的程序(一)根据省与各地政府签订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责任书》和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下达给各地政府的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和工程任务,作为考核的依据。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分解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分解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22•【字号】粤府[2011]113号•【施行日期】2011.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复议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分解方案的通知(粤府〔2011〕113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指标必须从2010年的066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5年的0544吨标准煤/万元,降幅为18%.为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省政府对全省节能指标计划进行了分解,制定了《广东省“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分解方案》(以下简称《分解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完成《分解方案》确定的本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
二、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将《分解方案》确定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绩效考核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及有关重点企业。
要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层层抓好落实。
省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各地节能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密切跟踪《分解方案》执行情况。
三、“十二五”期间,省政府每年将对各地级以上市政府执行《分解方案》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对未按计划完成节能指标的市,严格落实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省政府将对《分解方案》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并于2015年进行期末考核。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1.11.11•【字号】粤环[2011]115号•【施行日期】2011.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通知(粤环〔2011〕11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重金属污染防治联席会议省直各成员单位: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通知》(见附件1)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通知2.省重金属污染防治联席会议省直各成员单位名单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附件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重金属污染防治联席会议省直各成员单位:近年来,我国铅蓄电池企业引发的血铅超标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与社会稳定。
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开展铅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工作。
截至2011年7月底,全省排查了191家铅蓄电池企业,161家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暂停生产或取缔关闭,铅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但由于长期以来,我省铅蓄电池行业准入门槛低、规划布局不合理、环评审批把关不严、企业违法排污等原因,环境安全隐患仍然比较突出。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紧开展铅等重金属污染集中整治,采用倒逼机制,彻底解决问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优胜劣汰、分类整治、规范发展、转型提升”的原则,严格准入、优化布局、狠抓整治、强化监管,通过产业整治与提升相结合、阶段性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新增先进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对全省铅蓄电池企业污染问题进行全面彻底整治,积极推动铅蓄电池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的通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的通知佚名【期刊名称】《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年(卷),期】2012(000)017【摘要】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我省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水平,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和省政府有关要求,我厅编制了《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总页数】16页(P8-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6【相关文献】1.关于废止《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锅炉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12年-2015年)的通知》的通知 [J], ;2.关于废止《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机动车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 [J], ;3.关于废止《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 [J], ;4.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第二阶段(2013年一201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的通知 [J],5.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2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二次修正)2004年1月14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七项法规中有关行政强制条款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7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等二十三项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条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处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已制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的,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国家未制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的,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定地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制定本辖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应当与区域环境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第七条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均有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责任,应当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综合利用固体废物,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广东省环境保护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环境保护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省环境信息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逐步构建先进完备的“数字环保”体系,实现“数字环保”战略目标,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探索广东地区环保新道路提供坚实保障。
为规范、有序地推进上述工作,特制定本纲要。
目录一、现状、机遇与挑战 (4)二、指导思想、目标及建设思路 (8)三、主要任务 (12)四、规划保障 (18)附录重点工程 (22)一、现状、机遇与挑战(一)“十一五”环境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环境保护信息化快速发展,全系统实施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应用建设为核心,以数据库建设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战略,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为提高综合管理与行政执法效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1.对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共识。
各级环境保护机构普遍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把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工作机构、充实队伍、加强协作、加大投入,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2.环境信息化标准和制度不断完善。
省环保厅确立了广东省环境保护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启动了标准化体系建设,先后研制并出台了一批技术标准和业务数据标准,为“十二五”时期广东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信息系统整合和规范奠定了基础。
各级环境保护机构逐步制定了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制度,大力推进信息化工程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3.网络基础设施形成规模。
广东省环境保护系统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务内网、业务专网、公众服务网的三网格局。
省环保厅到21个地级市的广东省环境保护网络全面联通,全系统有约60%的地级市实现了省一市(地)一县(区)环保局的三级联网。
网络设备配置档次及数量、网管水平、运行保障和效率都有了较大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的通知粤环〔2012〕32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我省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水平,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和省政府有关要求,我厅编制了《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前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因其含有有毒有害成分,若利用和处置不当,将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甚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是进一步巩固并推进污染减排的重要措施。
妥善利用、处置固体废物是防范环境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整体改善水、大气和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省市县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在法规和制度建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以及固体废物监督执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快速增长,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有毒有害危险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垃圾焚烧飞灰等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问题十分棘手。
另外,非法收集、转移、利用和处置固体废物的现象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呈多发态势,暴露出当前我省固体废物管理工作依然薄弱,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都明确提出要加强危险废物污染治理。
科学编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完善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实现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水平,对于防范固体废物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我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促进我省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与挑战(一)“十一五”固体废物管理工作进展“十一五”期间,我省固体废物管理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环境保护“三个转变”的要求,紧紧围绕保障环境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目标,在固体废物管理法规和制度建设、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以及固体废物监督执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固体废物管理法制体系日趋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省先后制定实施了《广东省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污染控制规范》、《广东省高危废物名录》、《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出台了《关于加强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等“1+6”配套政策、以及《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广州、深圳等市也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危险废物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初步建立了符合我省省情的固体废物管理法制体系。
二是摸清了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现状。
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更新测算,2010年全省固体废物产生量超过1 3亿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约1 16亿吨,工业危险废物218 18万吨,医疗废物6 86万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12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约262万吨,五种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量约1600万台,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为5 99万吨。
另据有关统计,2010年国家批准我省进口废五金企业138家,批准进口数量为437万吨;废塑料企业895家,批准进口数量为443万吨。
至2010年底,全省现有危险废物持证经营企业103家(不含医疗废物持证经营企业),年处理危险废物能力达到266 44万吨。
我省含铜废物、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较高,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难以综合利用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较低。
全省19个地级以上市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医疗废物年处理能力达到7万吨。
至2010年底,我省污泥处理能力为2850吨/日,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较低,处置方式较为单一,以填埋为主,且大多数填埋达不到无害化处置的要求。
至2010年底,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约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印染废水处理污泥、造纸废水处理污泥等产生量较大的严控废物无害处置率较低。
2010年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共回收处理“四机一脑”等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约341万台,处理方式主要以初级拆解为主,拆解后主要电子零部件和线路板等尚需进一步无害化处理。
三是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大幅提升。
至2010年底,全省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年处理能力达到266 44万吨,是2005年的2 4倍,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置示范中心和深圳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19个地级市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全省医疗废物年处理能力达到7 7万吨,比2005年增长37 3%;继肇庆四会进口废五金加工利用园区建成投产后,肇庆广宁、江门鹤山等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园区已基本建成。
四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秩序得以规范。
清理了一批固体废物管理中的过时制度,集中力量对南海、潮阳、清远等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突出区域进行重点整顿,对部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使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秩序得以规范。
五是强化了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监管。
先后开展了全省工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试点工作、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专项检查、危险废物产生源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甲型H1N1流感疫情期间加大了对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的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积极开展涉重金属的固体废物污染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排查,编制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着力解决涉重金属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
六是固体废物管理能力逐步得到加强。
广州、珠海、河源、惠州、茂名、肇庆、阳江、梅州等8市设立了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省废物管理中心列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得到加强。
初步完成了全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了可覆盖省、市、县(区)的三级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体系,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匮乏,影响我省的可持续发展。
原规划建设的广州和粤西、粤北三大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尚未建成,危险废物最终处置服务难以覆盖全省;各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建设长期停滞;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印染污泥、造纸污泥及垃圾焚烧飞灰等新的典型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缺乏,已严重影响我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水平不高,环境安全隐患未根本消除。
全省已建成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大多较简陋,有的甚至还在使用非典期间省里配置的应急设施;部分按规范建成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特别是焚烧炉,由于使用时间长,尾气排放已达不到原有设计标准。
由于运输和处置成本问题,我省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废物还没有实现统一收集、集中处置,有的混入生活垃圾填埋,处置水平还比较落后。
尽管我省工业固体废物已开拓了一定的综合利用途径,但整体综合利用体系尚不健全,区域、行业及企业间联合协作性还不强,缺乏有效组织协调和指导。
由于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不高,仍有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没有对其有用部分进行充分的综合利用,大大增加了处置的压力。
3、危险废物产生经营管理欠规范、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危险废物产生源单位规范化管理薄弱,产废单位对危险废物认识不足,内部管理不规范,部分企业贮存和自身处理处置设施不符合相关污染控制规范;瞒报、少报危险废物产生量,对废物重视经济价值而轻视无害化处置责任;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违规、超规模、超范围处理危险废物现象时有发生。
4、废弃电子电器回收体系不健全,处理能力明显不足。
我省已进入电子电器产品报废的高峰期,由于配套的政策不完善,废弃电子电器回收仍然无序,导致正规的拆解处理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目前我省虽有4家拆解技术和工艺较为成熟的处置单位,依赖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维持经营,但拆解处理技术水平不高,大部分电子废物仍在简单拆解,且存在二次废物处理不规范情况。
5、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数量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进口废物行政管理部门涉及环保、检验检疫、海关和外经贸等部门,联合执法存在一定困难。
同时,我省加工利用企业规模小、企业数多、布局分散,管理水平和污染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6、生活垃圾仍在简易填埋处理,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目前全省仍存在相当比例的生活垃圾简易填埋设施,生活垃圾甚至跨市倾倒在洼地、鱼塘、采石场等,对周围的大气、水体、土壤环境及景观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垃圾处理设施尤其是焚烧设施能否实现达标排放、二恶英等污染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十分关心,甚至是心存疑虑,导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乃至在建设过程中不断遭到附近居民的群体质询,引发的社会矛盾屡见不鲜。
7、固体废物管理队伍建设滞后,难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我省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目前省废物管理中心编制仅12人。
与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重庆市等固废中心30~40人的编制相比,管理人员紧缺问题突出。
此外,全省还有13个地级市没有设立专业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尤其是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五市固体废物日常监管任务繁重,人员配备明显不足;个别已成立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职责定位不清晰,导致与其它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未理顺。
(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面临的挑战。
一是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进展缓慢,固体废物处置水平总体偏低,推进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仍然任重道远。
在生活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危险废物、废弃电子电器、生活污水处理污泥等固体废物处置问题接踵而来,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我省“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多个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其中包括五大区域性危险废物综合处理处置中心、21个地级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21个地级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以及5大区域性电子废物集中拆解处理中心。
由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加上选址困难、收费政策不完善、经济效益难以保证等原因,导致地方扶持力度不足,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部分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还未能按进度完成规划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