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货币政策(答案)
第9章货币政策工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
政策工具 中介目标 最终目标
其他工具 法定准备率
操作目标
中介目标 保持币值稳定
基础货币 再贷款 利率
货币供应量
同业拆借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
信用总量
促进经济增长
动态准备金政策
汪洋,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研究
本章小结
1. 从准备全市场的供求分析中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美联储进行公开市场购买或者降低法定准备金 率时,联邦基金利率就会下跌。美联储进行公 开市场出售或者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联邦基金 利率就会上升。变动贴现率同样会影响联邦从 金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控制货币供给的主要工 具,因为其主动权在于美联储,而且灵活、易 于对冲和可以迅速实施。
Rs=非借入存款准备金(NBR)+借入准备金(BR)
联邦基 金利率
存款准备金数量 R
图18-1 准备金市场的均衡
• 从美联储借款的成本主要是贴现率(id),从其他银行借入 联邦基金是对从美联储借款的一种替代。 • 如果联邦基金利率iff低于贴现率id,则银行将不会向美联储 借款,即BR=0;Rs=NBR,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线(图18-1 ) • 如果iff上升至id,银行就愿意按照id尽可能多地借入资金,然 后在联邦市场上以更高的利率iff借出。其结果就是,在id这 里,供给曲线将变得很平坦(无限弹性),如图18-1所示。 • 市场均衡 • 当存款准备金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即Rs=Rd时,市场均 衡产生。
内容: (1)调整再贴现率 (2)规定再贴现资格(申请贴现的金融机构、票据种类) 作用机制: (1)总量调整 调整再贴现率→改变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成本,从而…… 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借款意愿→影响准备金数量→影响贷款供给 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影响贷款利率→影响企业贷款需求
国际金融概论(第三版)第9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章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汇率制度有两种基本类型:和。
2.外汇管制的对象分为对的管制、对的管制和对的管制。
3.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等对国际结算、、借贷、转移、及等实行的限制性措施。
4. 经济开放度反应一国与的联系程度,可用占GDP比例来反映。
5.本币低估出口进口,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
6.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金融项目可兑换。
7.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途径主要是和。
8.管理浮动又称,自由浮动又称。
9.汇率稳定和维持是在得以实现的。
10.汇率政策主要包括:和。
二、判断题1.复汇率是国家实行外汇管制的一种措施。
()2.外汇管制法规生效的范围一般以本国领土为界限。
()3.本币低估会使本国的进口物资价格变得相对低廉。
()4.我国在2010年12月1日起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下可自由兑换,从而使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
()5. 非冲销干预不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变化( )6. 我国目前资本项目仍然是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 )7. 外汇留成比例属于公开的复汇率。
()8.实行强制结售汇与“第8条款国”规定并不冲突。
()9.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下3%幅度内浮动。
()10.汇率制度选择无需考虑经济体量规模大小。
()三、单项选择题1.现行人民币汇率采用()制度。
A.固定汇率 B.钉住美元 C.联合浮动汇率 D.有管理的浮动汇率2.一国外汇市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视为复汇率。
A.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存在差异 B.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存在差异并超过2%C.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存在差异并超过1% D.官方牌价与黑市牌价长期背离3.港币采用的汇率确定方属于()。
A.固定汇率制 B. 有限弹性浮动汇率制 C. 联系汇率制 D. 联合浮动汇率制4. 所谓外汇管制就是对外汇交易实行一定的限制,各国实行外汇管制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资金外逃 B.限制非法贸易 C.奖出限入D.平衡国际收支、限制汇价5.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
宏观经济学第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3.挤出效应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A.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B. 减少政府支出,引起消费支出下降C. 增加政府支出,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 货币供给增加,引起消费支出增加4.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陡峭B.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5.货币供给变动如果对均衡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是因为()A.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支出系数小C.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6.下列()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杨长江《国际金融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圣
第九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一、重要概念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答: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分析短期内财政、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力的主要工具。
这一模型以标准的IS-LM模型为基础,纳入了国际收支因素,以小型开放国家为分析对象,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
分析前提:①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这意味着产出完全由总需求水平确定。
另外,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之间不存在区别。
②即使在长期,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
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完全依据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调整。
③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者风险中立。
分析结论:在资金完全流动的条件下,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而财政政策非常有效;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非常有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2.三元悖论答:如图,稳定的汇率制度、资金的完全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就如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政府不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而只能在选择其中两个的同时放弃另外一个,这便被称为“三元悖论”,上述表述这个关系的三角形便被称为“克鲁格曼三角”。
例如,如果要同时达到资金自由流动、稳定的汇率制度这两项目标,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必然就实现不了;如果要在实现资金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维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只有在放弃固定汇率制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如果要在固定汇率制下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效力,那么就必须对国际资金流动进行管制。
3.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答:分析一国经济,在中长期时,必须考虑到价格调整问题,因此,需要运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来进行分析。
也就是,一国经济的均衡必须同时考虑到总需求和总供给两部分,它们同时决定了一国的总产出和一般价格水平,如图9-12所示。
根据这一模型,财政、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在中长期内不能改变最终的实际产出,因此可以说都是无效的。
图9-12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二、思考题1.什么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如何理解它在国际金融学中的地位?答:(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分析短期内财政、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力的主要工具。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督-第二节:货币政策体系(三)
新增再贷款主要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扩大县域和“三农”信贷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年初调整再贷款分类,设立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类别,包括支农再贷款和新设的支小再贷款,并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主要发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作用,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和棚改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存款准备金政策使用频率较高
2.再贴现与再贷款:
(1)再贴现
2008年以来,为有效发挥再贴现促进结构调整、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再贴现管理:
适当增加再贴现转授权窗口,以便于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法人申请办理再贴现;
适当扩大再贴现的对象和机构范围,城乡信用社、存款类外资金融机构法人、存款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均可申请再贴现;
C.投资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部大
D.投资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都小
【答案】B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
1.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定位: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2)三种功能:测度功能、传导功能、缓冲功能
(3)选择标准:
内生性:必须是反映货币均衡状况或均衡水平的内生变量。是内涵要求。
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既有利于央行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例题:单选】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这种交易行为称为( )。
蒋先玲货币金融学习题册 第九章 货币政策
第九章货币政策一、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 再贴现率4.公开市场操作二、单项选择1.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 ) 是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
A.基础货币B.货币供应量C.利率D.长期利率2.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 )A.利率B.汇率C.货币供应量D.通货膨胀绿3 . 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政良的最终目标总( )A.经济增长B. 稳定物价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4. 部分国家在20世纪末采的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以调节( )为主要操作手段的货币政策方法被称为奉勒规则:A.货币供应量B.短期利率C.长期利率D.高能货币5.一下属于货币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范明畴之内的是( )A.周期性失业B. 偶然失业C.自愿失业D.摩擦性失业6.在下列控制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A.再贴现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信贷规模控制D.法定准备金率7.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 )A.大额可转让存教单B.银行承兑汇票C金融债券D.国库券8.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利率B.法定存款准备金 C货币供应量 D. 基础货币9.对经济运行影响强烈而不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信用配额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存款准备金政策10.为了增加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应该(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11.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B.公开市场操作C.再贴现政策D.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12.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 )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13.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磋商等方式,指导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达到信用控制的目的。
9第九章-货币政策(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编著)第3版ppt课件可编辑)精选全文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一)中介目标的含义及其选择标准
2、选择标准 可测性: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能够迅速获取 可控性: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相关性:两者之间必须存在密切、稳定和统计数量上的相关性
体保持稳定,不发生明显的波动,也就是要求既要防止物价上涨,又要 防止物价下跌。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控制在一定范 围内,以防止通货膨胀。从各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来看,一般要求物 价上涨率应控制在5%以下,以2%~3%为宜。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 都能在较合理的条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理 中央银行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途径发挥作用: ①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余额,从而调控其信用规模。 ②通过影响存款乘数,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中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其政策效果表现在: ①通过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即使调整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 动; ②即使法定准备金率不变,也会限制了存款机构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③即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如提 高法定准备金率将冻结一部分超额准备金。
货币供应量代表了一定时期的有效需求总量和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对最 终目标有直接影响,由此其与最终目标直接相关。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三)远期中介目标
《金融学》习题(第9-10章)
第九章《金融学》货币需求习题集一、单选题1、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费雪D、庇古2、从现金交易说中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发现,货币需求与利率()。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3、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B、现金余额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4、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只持有债券5、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A、预防动机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C、交易动机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6、按照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流通速度和实际货币需求呈()变动关系。
A、正方向B、反方向C、正反方向都可能D、不相关7、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公共权力动机8、以下()不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货币口径扩大到各类银行存款,且大部分是有收益的。
C、其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指“永久性收入”。
D、作为货币替代物的资产不止一种,重要的利率也不止一种。
9、包括费雪在内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物价具有完全灵活性,只要有过剩劳动力,工资就会(),促使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增加就业率。
A、增加;增加B、增加;下降C、下降;增加D、下降;下降10、预防性货币需求和交易性货币需求一样除了受收入影响外,也要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与利率方向成()变化关系。
A、正方向B、反方向C、正反方向都可能D、不相关二、多选题1、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支付动机D、投机动机2、弗里德曼将货币以外的财富储藏资产分为()。
A、债券B、股票C、商品D、收藏品3、关于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1、原始存款2、超额准备金3、基础货币4、货币乘数5、M1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1.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A.流通中的现金量B.流通中的存款量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A.银行贷款B.财政支出C.企业收入D.个人收入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的振荡5.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A.上升 B.下降C.不变D.不确定7.基础货币是由( )提供的A.投资基金 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 D.财政部8.派生存款是由()创造的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证券公司D.投资公司9.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财政借款10.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A.超额存款比率B.现金漏损率C.定期存款比率D.财政性存款比率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1、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则基础货币增加。
2、当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买卖外汇时,常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动。
3、一般地说,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则货币供应量一定扩张。
4、若中央银行在市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第九章 金融学 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1、原始存款2、超额准备金3、基础货币4、货币乘数5、M1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1.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A.流通中的现金量B.流通中的存款量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A.银行贷款B.财政支出C.企业收入D.个人收入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的振荡5.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A.上升 B.下降C.不变D.不确定7.基础货币是由( )提供的A.投资基金 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 D.财政部8.派生存款是由()创造的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证券公司D.投资公司9.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财政借款10.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A.超额存款比率B.现金漏损率C.定期存款比率D.财政性存款比率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1、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则基础货币增加。
2、当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买卖外汇时,常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动。
3、一般地说,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则货币供应量一定扩张。
4、若中央银行在市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教案 《金融学》——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吴小勇【教学目的】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业务特点及设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理解货币政策的概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原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职能、业务特点、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货币政策效应。
【教学难点】货币政策传导【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央银行性质、职能与业务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㈠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㈡清算的需要㈢最后贷款人的需要——提供流动性㈣金融监管的需要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㈠单一型全国只设一家专门的中央银行。
如:中国、美国等。
⒈一元式;⒉二元式(中央级、地方级)㈡复合型中央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也行使商业银行职能。
如:计划体制下的人民银行。
㈢跨国型如:欧洲中央银行。
㈣准中央银行型如:新加坡、香港的金管局。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㈠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
㈡中央银行的职能⒈发行的银行⒉银行的银行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全国的清算⒊国家的银行①代表国家制定、执行金融政策;②代理国库;③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概略表注:中央银行的三大业务是—负债、资产与清算业务。
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㈠含义中央银行独立性指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实际拥有的或法律赋予的自由程度。
㈡独立性问题的焦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集中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⒈中央银行应该对政府保持独立性;⒉中央银行独立性也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一产生就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体现政府的意图,从来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中央银行。
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呈强化趋势。
体现在: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和制定新的银行法。
六、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⒈不以盈利为目的⒉不经营普通金融业务⒊资产具有最大流动性⒋定期公布业务状况⒌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二节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通常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在货币供给、利率方面所采取的调控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货币政策(答案)一、填空题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3.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4.通货紧缩5.自然失业6.通货膨胀7.菲利普斯曲线8.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9.准备金;基础货币10.货币供应量和利率11.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12.自存准备;法定准备13.买进;出让14.有价证券15.现券交易;回购交易16.回购交易17.消费信用控制18.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19.法定准备金政策20.公开市场业务21.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2.窗口指导;道义劝告23.凯恩斯24.货币25.流动性陷阱26.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 A2.C3. C4.C5. D6. D7. C8. A9. A 10. B 11. D 12. A 13. B 14.B 15.C 16.D 17. C 18. C三、多项选择题1.ACDE 2.ABDE 3.AB 4.CD 5.ACE 6.AC 7.BCE 8.ABCE 9.ABCE 10.CE 11.ABCD 12.ABE 13.AC 14.BD四、是非判断题1. 错;2. 对;3. 错;4.对;5. 对;6. 错;7. 对;8. 错;9. 对;10. 错;11. 对;12. 错;13.对; 14. 错; 15. 对;16. 错;17.对; 18.错;19. 对;20.错;21.错;22. 对;23. 错;24. 对;25. 对。
五、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一般所说的货币政策目标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3.菲利普斯曲线: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关系: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币值稳定;而要维持币值稳定又必须以失业率若干程度的提高为代价。
这一关系可以表现在菲利普斯曲线上,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5.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6.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7.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8.回购交易:是指卖(买)方在卖出(买入)证券的同时,与买(卖)方约定在将来某个时间、按照某个价格,买入(卖出)相同数量的同种证券的交易。
卖出并约定将来买入的交易,称为正回购;买入并约定将来卖出的交易,称为逆回购。
9.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它是对证券市场的贷款量实施控制的一项特殊措施。
10.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就一般商业银行对客户新购买住房或商品用房贷款的限制措施。
对不动产信用施以控制,实际上就是中央银行对不动产的贷款额度和分期付款的期限等规定的限制性措施。
11.直接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从内部结构和数量两方面,根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业务加以直接干预的总称。
比较重要的手段有信用分配、利率管制、流动性比率管制和直接干预等。
12.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执行中央银行的政策。
13.窗口指导:是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
最多运用窗口指导手段的是日本中央银行,其最初目的是稳定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1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现实地进行操作开始,到其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15.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固然与货币当局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能力、与作为政策传导体的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政策的配合程度等方面有关,但也往往受制于货币政策自身传导机制是否顺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问题。
就总体过程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16.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制定和操作货币政策所需要的时间。
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并着手制定新政策,修正政策的实施方位或力度,操作政策工具,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内部时滞又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
17.外部时滞:是指实施货币政策的时滞,即从新政策制定到它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这是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
外部时滞又可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六、简答题1.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具体含义。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1)稳定币值;(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2.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关系。
答:货币政策的四个最终目标,都是国家经济政策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除此之外,各个目标之间都有矛盾,主要表现在:(1)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3)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3.为什么要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其选择标准是什么?答:在现实经济中,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往往难以直接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因此,在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还需要确定一些适宜的中介目标,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对这些中介目标施加作用或产生影响,再由中介变量的变动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般来讲,作为一个性能良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符合以下4个标准:(1)相关性。
(2)可测性。
(3)可控性。
(4)抗干扰性。
4.简述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答: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优点:○1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2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3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密;○4不易混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效果。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也有缺点:首先,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不是绝对的,货币供应量既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化,也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变化,后者的受控因素非中央银行完全可控。
其次,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存在时滞。
第三,货币供应量还有货币层次选择的问题。
析央行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及优缺点。
答: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2)调节货币供应量。
优点:首先,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
其次,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均等的。
缺点: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会通过银行信用的收缩和扩张产生放大作用,增加经济的波动,难以成为日常使用的政策工具。
另外也可能使超额准备金比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造成金融不稳定。
简析央行再贴现政策的影响机制、优点及其局限性。
答: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产生四种影响。
首先,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他们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
其次,再贴现政策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和调整信贷结构。
第三,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影响公众预期。
第四,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即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再贴现政策最大的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但它同样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第一,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第二,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第三,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
简述央行公开市场政策作用。
答: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1)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
(2)影响利率水平。
(3)影响利率结构。
公开市场政策特点:(1)需要有较发达的证券市场,包括证券的数量和规模、适当的期限结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2)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操作规模、时机以及实施步骤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
(3)具有较强的可逆性,万一发现错误可立即实施逆向操作进行纠正。
(4)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
(5)国内外资本的流动、国际收支的变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和行为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能抵消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
8.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答: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主要有:(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2)不动产信用控制(3)消费者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9.简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主要内容。
答: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二是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的利率弹性。
具体思路是:货币供给相对于需求而突然增加后,首先发生影响的是利率下降,后又促使投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