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作为一位真正的“经济学家”,一定要对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调控有着清晰的认识。
这些重要的主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是社会中普罗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那么,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又是什么呢?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它们并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呢?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手段对货币总量和质量进行调控,并通过调整经济活动而影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重要经济指标的主要手段。
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物价、维护社会经济稳定,而且还能够影响到居民储蓄、企业投资、进出口贸易等方面。
在货币政策中,货币供应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货币供应量反映了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和货币总量,通常包括银行存款和现金。
中央银行根据经济活动的发展状况以及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情况,制定货币政策目标,然后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经济稳定的目的。
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货币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维护货币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它的实现需要中央银行做到灵活、果断、深思熟虑和具有决策的权威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由于货币政策具有市场机制,因此它也必须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和依法意识。
货币政策的实践意义何在?货币政策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稳定以及保持物价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目前全球经济领域中,货币政策尤其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发挥作用日益凸显。
央行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实际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市场、实施现金流量统计、控制货币总量等手段,引导资本流向合理、合法的领域,促进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还可以控制通货膨胀,确保社会稳定。
第九章调控宏观经济《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农产品的价格维持制度
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要按照支持价格收购 农产品,保持农场主投资的积极性。
当经济兴旺时,政府会减少对农产品的购买, 甚至会抛售以往收购的农产品,限制了总需 求的扩张。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第九章 调控宏观经济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目标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手段 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 宏观调控的启示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一、宏观调控的产生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在1936年写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提出了有效 需求原理,建立了宏 观经济理论体系。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政府的转移支付
主要包括政府发放的失业救济金和其他各种福 利支出
当经济衰退时,政府转移支付增加,从而给总 需求注入新的力量
当经济兴旺时,政府转移支付减少,对经济的 总体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自动财政稳定器
定义: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抑制,经济自动而 即时地朝正确的方向变化,借以对总供给和总 需求产生一种稳定作用的因素,也称内在稳定 器。
它包括税收,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农产品的价格 维持制度。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税收
税收乘数: 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 变化量之间的比率。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9
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决策一、填空题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和_______ 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所谓“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货币政策目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4.金融危机主要指由___________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________的正常运行。
5.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但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其认识经历了( B )的演变。
A.无效—有效—无效B. 有效—无效—有效C.无效—有效D. 有效—无效2.( C )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币值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3.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是( C )。
A.货币供给量B.利率C.准备金D.汇率4.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以下( A )不是其特点。
A.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B.能够表现货币与信用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C.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D.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相关性高5.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 D )。
A.中国人民银行B.财政部C.全国人民代表委员会D.国务院三、多项选择题1.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以下( ABCDE )的变化。
A.总需求和总供给B.一般价格水平C.经济结构D.国际收支平衡E.经济增长速度2.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BDE )。
A.计划手段B.经济手段C.市场手段D.法律手段E.行政手段3.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E)。
A.政策目标B.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C. 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D. 政策传递机制E. 政策效果4.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 ABCDE )。
货币政策答案
第九章货币政策答案一、填空题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3.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4.通货紧缩5.自然失业6.通货膨胀7.菲利普斯曲线8.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9.准备金;基础货币10.货币供应量和利率11.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12.自存准备;法定准备13.买进;出让14.有价证券15.现券交易;回购交易16.回购交易17.消费信用控制18.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19.法定准备金政策20.公开市场业务21.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2.窗口指导;道义劝告23.凯恩斯24.货币25.流动性陷阱26.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 A 3. C 5. D 6. D 7. C 8. A 9. A 10. B 11. D 12. A 13. B14. B 15. C 16. D 17. C 18. C三、多项选择题1.ACDE 2.ABDE 3.AB 4.CD 5.ACE 6.AC 7.BCE 8.ABCE 9.ABCE 10.CE 11.ABCD 12.ABE 13.AC 14.BD四、是非判断题1. 错;2. 对;3. 错;4.对;5. 对;6. 错;7. 对;8. 错;9. 对;10. 错;11. 对;12. 错;13.对; 14. 错; 15. 对;16. 错;17.对; 18.错;19. 对;20.错;21.错;22. 对; 23. 错;24. 对;25. 对;五、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一般所说的货币政策目标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3.菲利普斯曲线: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关系: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币值稳定;而要维持币值稳定又必须以失业率若干程度的提高为代价;这一关系可以表现在菲利普斯曲线上,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5.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6.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7.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8.回购交易:是指卖买方在卖出买入证券的同时,与买卖方约定在将来某个时间、按照某个价格,买入卖出相同数量的同种证券的交易;卖出并约定将来买入的交易,称为正回购;买入并约定将来卖出的交易,称为逆回购;9.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它是对证券市场的贷款量实施控制的一项特殊措施;10.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就一般商业银行对客户新购买住房或商品用房贷款的限制措施;对不动产信用施以控制,实际上就是中央银行对不动产的贷款额度和分期付款的期限等规定的限制性措施;11.直接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从内部结构和数量两方面,根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业务加以直接干预的总称;比较重要的手段有信用分配、利率管制、流动性比率管制和直接干预等;12.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执行中央银行的政策;13.窗口指导:是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最多运用窗口指导手段的是日本中央银行,其最初目的是稳定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现实地进行操作开始,到其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15.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固然与货币当局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能力、与作为政策传导体的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政策的配合程度等方面有关,但也往往受制于货币政策自身传导机制是否顺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问题;就总体过程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16.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制定和操作货币政策所需要的时间;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并着手制定新政策,修正政策的实施方位或力度,操作政策工具,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17.外部时滞:是指实施货币政策的时滞,即从新政策制定到它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这是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外部时滞又可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六、简答题1.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具体含义;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1稳定币值;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2.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关系;答:货币政策的四个最终目标,都是国家经济政策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除此之外,各个目标之间都有矛盾,主要表现在:1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3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3.为什么要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其选择标准是什么答:在现实经济中,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往往难以直接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因此,在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还需要确定一些适宜的中介目标,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对这些中介目标施加作用或产生影响,再由中介变量的变动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来讲,作为一个性能良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符合以下4个标准:1相关性;2可测性;3可控性; 4抗干扰性;4.简述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优缺点;答: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优点:错误!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错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错误!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密;错误!不易混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效果;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也有缺点:首先,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不是绝对的,货币供应量既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化,也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变化,后者的受控因素非中央银行完全可控;其次,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存在时滞;第三,货币供应量还有货币层次选择的问题;析央行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及优缺点;答: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2调节货币供应量;优点:首先,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其次,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均等的; 缺点: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会通过银行信用的收缩和扩张产生放大作用,增加经济的波动,难以成为日常使用的政策工具;另外也可能使超额准备金比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造成金融不稳定;简析央行再贴现政策的影响机制、优点及其局限性;答: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产生四种影响;首先,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他们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其次,再贴现政策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和调整信贷结构;第三,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影响公众预期;第四,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即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再贴现政策最大的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但它同样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第一,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第二,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第三,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简述央行公开市场政策作用;答: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1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2影响利率水平;3影响利率结构;公开市场政策特点:1需要有较发达的证券市场,包括证券的数量和规模、适当的期限结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2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操作规模、时机以及实施步骤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 3具有较强的可逆性,万一发现错误可立即实施逆向操作进行纠正;4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5国内外资本的流动、国际收支的变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和行为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能抵消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8.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答: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2不动产信用控制3消费者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9.简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主要内容;答: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二是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的利率弹性;具体思路是:货币供给相对于需求而突然增加后,首先发生影响的是利率下降,后又促使投资增加;如果消费倾向为已知量,则通过乘数作用,又可促使国民产值增加;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述如下:Ms↑→r↓→I↑→E↑→Y↑上述表达式中,MS表示货币供给量;r表示利率;I表示投资;E表示总支出;Y 表示收入;在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关键环节是利率;10.简述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主要内容;答: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货币学派认为,若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货币市场均衡将会被打破;个人和公司发现他们持有的货币数量超过他们愿意持有水平,这种非均衡就引发了一轮资产替代,人们通过购买股票、债券、汽车、住宅等在内的非货币资产,减少了手中过多的货币,使非货币资产价格上升;简言之,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下:Ms↑→P↑→……→Y↑“……”表示可能存在但未被揭示的过程,也就是着名的“黑箱”理论;货币学派认为,实际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搞清全部传递机制,只要能证明货币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相关性就可以了;11.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和配合模式;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同点在于:这两类政策均由国家制定,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都是通过影响总需求来影响产出,以实现相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两类政策又存在区别:一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同;二是作用过程不同;三是政策工具不同;两者都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工具,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所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四种配合模式:1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2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3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配合;4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其中“双紧”和“双松”政策,反映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目标、侧重点保持一致;“一松一紧”的政策,反映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总体要求一致的前提下,政策目标侧重点不同;七、论述题试分析央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如何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答: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通过两条渠道影响货币供应量;第一条渠道是影响同业市场利率;第二条渠道是通过存款货币银行超额准备金的调整进行,然后通过资产和负债的扩张和收缩影响货币供应量;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首先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他们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其次,再贴现政策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和调整信贷结构;第三,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影响公众预期;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可直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超额储备,从而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2、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如何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解决这一问题答:在通货紧缩时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发展经济,抑制通货紧缩;相对宽松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包括: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降低再贴现率和放宽再贴现条件,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超额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再贴现率降低市场利率降低信贷规模扩张货币供应增加银行融资成本降低中央银行买入证券基础货币投放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成倍扩张;3、试述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歧;答: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必须通过利率来加以传导,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是利率,即:Ms↑→r↓→I↑→E↑→Y↑;其次,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货币政策的作用指间接的,它必须经过两个中间环节,如其中一个出问题,则货币政策将无效,强调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认为货币政策是不可靠的;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无需通过利率加以传导,而可直接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动,即:Ms↑→P↑→……→Y↑;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只能控制货币供应量,而不能控制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将直接导致名义收入的变动;5、简述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答: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作用是间接的,央行通过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不能直接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而只能通过控制某一中介目标,并通过这一中介目标的传导来间接地作用于实际经济活动,从而达到最终目标;一般地说,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对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等经济变量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而这些经济变量的变动将影响到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由于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将对实际的经济活动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因此,如货币政策操作得当,则其最终结果将是达到其预定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6、运用所学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理论,评析2007年以来两大我国政策的转变; 2007年,伴随经济连年快速增长,国民经济中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仍在发展,又出现流动性过剩、股市房市双膨胀和一般物价水平急速攀升等新问题;2007年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双防”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上涨转为全面上涨;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包括财政、货币等在内的多项紧缩措施,适时调控;2007年在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在2007年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其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类政策配合模式往往只能分别对自身能够直接影响的变量产生效应,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作用力度较弱,但政策效应比较稳定,且不带有很大惯性;2008年9月份,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来临,全球金融危机随之爆发,我国的金融界和实业界同样受到波及,国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出口急速下滑,企业产效率降低,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下降,房市、股市双双下跌,等等;11月9日,我国政府宣布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一致的,各中介变量均能按两类政策的共同机制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发生作用;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的作用力度较强,变量间的磨擦力小,一旦调整政策,能较快产生效应,并带有较强的惯性;这对于目前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来说,应该说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第九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
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政府开始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对市场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是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政府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从近代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看,货币政策在调节货币流通、稳定社会总供需平衡、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于货币政策的含义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其它宏观经济部门制定的所有与货币运动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而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经济运行的方针和措施。
本章的货币政策是指狭义的货币政策,实施的主体为中央银行。
狭义的货币政策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即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而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变化又引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变化,最后,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变化实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在这个运行过程中,中央银行需要对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变化不断进行监测和及时调整,才能达到最终的政策效果。
总之,货币政策诸要素构成了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环节都是构成货币政策运行的关键因素,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表示为: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一般应具备趋同性、长期性和驾驭性的特征。
趋同性表示最终目标同国民经济总体目标在大方向上应是一致的;长期性表示最终目标的达到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驾驭性则表示最终目标对整个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具有驾驭能力。
货币政策目标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形成的,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把的稳定币值(或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市场经济的兴起,企业和个人通过购买和销售商品和服务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
然而,市场经济也存在缺陷,如市场失灵、物价波动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达到经济的平稳运行。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直接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货币政策的实施在我国经济、金融政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影响货币供应量、改变货币市场利率、调节汇率、影响通货膨胀等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
由于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中央银行往往委托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去执行。
我国货币政策基于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维护财政平衡和维护金融稳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国货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贷款基准利率等等。
众所周知,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达到宏观调节的目的。
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调查的最常用的经济手段,但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存在一些限制,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协调性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各种渠道和机制的方式,传导至整个经济中去。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涉及到很多因素,如货币市场的分布、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等。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量的方式,使市场上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从而促进经济有效投资、创造就业和其他的宏观调节。
货币政策的协调性是指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变化是相互影响的,所以需要制定协调合理的货币政策。
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以达到最佳的宏观调节效果。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以达到经济平稳运行的目标。
同时,货币政策的实施还需要注意协调性、传导机制等因素,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会不断完善和优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版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政策
目录
货币政策概述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与挑战
01
CHAPTER
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信用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02
CHAPTER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中央银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信贷计划管理,通过控制信贷规模来调节经济。
改革开放初期的货币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货币政策逐渐转向市场化,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相结合,采取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不同经济形势。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维克塞尔、费雪、马歇尔等经济学家就围绕利率展开对经济和货币均衡过程的研究,其中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最有影响。
利率传导机制
信用传导机制的基本观点认为,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又影响到金融市场,引起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金融市场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9
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决策一、填空题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和_______ 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所谓“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货币政策目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4.金融危机主要指由___________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________的正常运行。
5.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但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其认识经历了( B )的演变。
A.无效—有效—无效B. 有效—无效—有效C.无效—有效D. 有效—无效2.( C )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币值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3.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是( C )。
A.货币供给量B.利率C.准备金D.汇率4.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以下( A )不是其特点。
A.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B.能够表现货币与信用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C.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D.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相关性高5.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 D )。
A.中国人民银行B.财政部C.全国人民代表委员会D.国务院三、多项选择题1.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以下( ABCDE )的变化。
A.总需求和总供给B.一般价格水平C.经济结构D.国际收支平衡E.经济增长速度2.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BDE )。
A.计划手段B.经济手段C.市场手段D.法律手段E.行政手段3.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E)。
A.政策目标B.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C. 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D. 政策传递机制E. 政策效果4.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 ABCDE )。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持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以及保障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货币政策。
简单来说,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因为过高的通货膨胀会削弱货币的购买力,扰乱经济秩序,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经济增长则是为了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实现充分就业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
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有助于维持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稳定地位,避免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控制利率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实施货币政策。
调整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当经济面临衰退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向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反之,当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压力时,中央银行则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收紧市场资金,抑制过度投资和消费,以稳定物价。
利率的控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降低利率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同时也会刺激消费者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利率则会抑制投资和消费,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
公开市场操作则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如国债等。
当中央银行买入有价证券时,会向市场投放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当卖出有价证券时,会从市场回笼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多方面的。
在经济衰退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复苏。
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
消费者也更愿意消费,因为借款成本降低,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活跃。
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与利率调控
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与利率调控货币政策是国家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和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调控工具。
利率调控则是在货币政策框架下,通过改变利率水平来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与利率调控的基本概念、实施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阐述它们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与作用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调控利率水平等手段来稳定价格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维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
货币政策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平衡经济的需求和供给,从而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缓解经济周期波动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2. 控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物价水平,进而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和程度。
通货膨胀过快会导致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而通货紧缩则可能引发经济萧条。
3. 促进就业创造:货币政策通过控制利率水平和资金成本,影响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行为,从而对就业和创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货币政策的实施方法货币政策的实施通常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完成。
常见的货币政策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收紧型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时,央行采取收紧型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企业和居民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以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2. 转型型货币政策:当经济出现结构性问题或经济转型的阶段,央行采取转型型货币政策,既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又要维持物价稳定,通过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3. 宽松型货币政策:当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产出缺口较大时,央行采取宽松型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同时,宏观调控也成为了政府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协调,才能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货币政策是国家行使货币主权的一项重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信贷政策、外汇政策等多种手段。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护货币的稳定性,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货币政策的执行者是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到物价水平的变化。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市场上的货币相对增多,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反之,当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上的货币相对减少,容易导致通货紧缩。
2、利率: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当利率降低时,借款成本相应减少,投资和消费意愿会增强;反之,当利率上升时,借款成本相应增加,投资和消费意愿会减弱。
3、信贷:货币政策通过调节信贷总量来促进或抑制经济活动。
信贷政策直接影响到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从而影响到经济的活力和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政策和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宏观调控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多种手段。
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具有不同的调节效应,可分别发挥各自的作用。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从而达到经济的平稳持续增长。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就业的增加。
通过控制经济总量、减轻社会负担等方式,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价格稳定:宏观调控还要保持价格的稳定。
利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防止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3、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是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确保就业和价格稳定的基础上,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增加国民收入和财富总量,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
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
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以达到控制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等目的的一种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则是指政府利用各种政策工具来指导和控制宏观经济发展,以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汇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调节经济。
在通货膨胀风险较大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等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
而在经济发展不平衡、通货紧缩危机或债务危机等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
而宏观经济调控则要综合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多种政策手段。
在短期内对经济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是财政政策,它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支出和公共债务水平等手段来调节经济。
而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政策则更为重要,它可以通过扶持产业和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实践中,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是相互依存的。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往往需要与政府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央银行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措施,来刺激经济,防止经济崩溃。
其中,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大规模购买国债等措施,来提供充足的货币流动性,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然而,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其中,最为重要的挑战之一是缺乏精确的经济测量工具。
由于经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只靠统计数据难以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测量。
此外,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政策可能会导致货币利率过高或通货膨胀过快,进而导致通胀预期增大,继而影响经济增长。
因此,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需要依赖创新的研究、新技术的运用和有效的监管机制。
例如,增加非金融领域的统计数据采集,加强跨国合作,完善市场化的监管机制等,以提高经济预测和宏观调控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经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时期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关系
新时期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关系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关系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一是在宏观调控中相互协作、优势互补。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各有特点,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根本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相互协作、优势互补。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政策时效,所以二者可以形成合力,共同对经济进展调控。
二是同是资金安排的渠道,都与货币流通亲密相关,二者的动身点都在于对资金流通中消失的对有悖于货币流通和市场供求的现象进展调控。
三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别通过调控流通中的货币量和采纳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与构造等手段实现对全社会总需求的影响。
二者都是主要通过实施扩张性或者紧缩性政策,调控总体经济供应和需求的关系,使之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但同时二者的调控范围存在差异,在流通领域中货币政策起主要作用,在安排领域中财政政策起主要作用。
四是货币政策具有鲜亮的总量特征,而财政政策的构造特征较为突出。
二者虽然都对总量和构造进展调整,但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货币政策具有更鲜亮的总量特征,中心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全国的货币供应总量。
财政政策具有更鲜亮的构造特征,财政政策可以调整不同地区、产业、企业甚至个人的收入水平①。
五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的目标则更为广泛。
无论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是宏观调控的根本政策,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收支平衡等都是二者调控的目标,但各有侧重。
其中,货币政策侧重于价格和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而财政政策起着调整产业构造、促进国民经济构造的合理化的作用。
在调整收入安排公正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一般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②。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
一是产业政策为货币政策的制定供应肯定程度的指引,起到方向性作用。
中心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把握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把产业政策的方向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二是货币政策为产业政策供应支持。
第九章 调控宏观经济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二、货币政策
(3)房地产信用控制。这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办理房地产之 类不动产抵押放款的一种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规定放款的最 高限额、最长期限及第一次付款与分期还款的最低金额等 。这种控制的目的在于防止房地产交易的投机性,借此稳定 货币与经济。
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用分期付款购买耐用品时第一次付款 的最低金额;规定用消费信贷购买商品的最长期限;规定可用 消费信贷购买耐用品的种类及对不同消费品规定不同的信 贷条件等。由于这种信用控制范围很宽,中央银行有时会失 去控制。
二、货币政策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这是指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借款购买 证券的数量,防止过度投机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 行限制的行为。
3.宏观调控能够解决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的问题
市场调节不可能为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目标提出指向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失业问 题是市场经济本身不能自发调节的。
4.宏观调控可以实现微观经营目标同宏观发展目标相统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活动是分散经营,其目标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因而它们的经济活动不可能自发地同宏观经济的发展目标及需要相统一。
一、财政政策
(2)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 变化量之间的比率。
设自发性的税收发生变化,其增量为ΔT。ΔY表示收入的 变动,KT为税收乘数。根据上述
Y=a+1I−+Gb−+bbtT0
一、财政政策
这一公式,税收变动前和变 动后的收入水平分别为:
教案 《金融学》——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吴小勇【教学目的】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业务特点及设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理解货币政策的概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原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中央银行的职能、业务特点、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货币政策效应。
【教学难点】货币政策传导【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央银行性质、职能与业务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㈠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㈡清算的需要㈢最后贷款人的需要——提供流动性㈣金融监管的需要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㈠单一型全国只设一家专门的中央银行。
如:中国、美国等。
⒈一元式;⒉二元式(中央级、地方级)㈡复合型中央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也行使商业银行职能。
如:计划体制下的人民银行。
㈢跨国型如:欧洲中央银行。
㈣准中央银行型如:新加坡、香港的金管局。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㈠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
㈡中央银行的职能⒈发行的银行⒉银行的银行①集中存款准备金;②最后贷款人;③组织全国的清算⒊国家的银行①代表国家制定、执行金融政策;②代理国库;③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概略表注:中央银行的三大业务是—负债、资产与清算业务。
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㈠含义中央银行独立性指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实际拥有的或法律赋予的自由程度。
㈡独立性问题的焦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集中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⒈中央银行应该对政府保持独立性;⒉中央银行独立性也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一产生就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体现政府的意图,从来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中央银行。
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呈强化趋势。
体现在: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和制定新的银行法。
六、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⒈不以盈利为目的⒉不经营普通金融业务⒊资产具有最大流动性⒋定期公布业务状况⒌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二节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通常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在货币供给、利率方面所采取的调控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根据形势变化,轮番突出。例:经济衰退时期,以经济增长和充分 就业为主要目标;经济高涨时期,以稳定物价和平衡国际收支作为主要 目标。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作用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也称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 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操作方法:rd影响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调节货币供应量。
假定:rd为20%,某商业银行持有10%超额准备。现rd提高到25%, 商业银行仍持有10%超额准备。商业银行必须卖掉部分债券或收回贷款 来弥补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足。购买债券和归还银行贷款的企业或个人也 随之减少在银行的存款,银行负债开始减少,直至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 需求止。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A 资产
(1)利率(2)货币供应量(3)汇率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种类
1、近期中间目标 (1)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构成。货币供 应量Ms=基础货币B×货币乘数m B的变化可通过乘数作用,引起Ms成倍变化。 ① 可测:基础货币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 ② 可控:现金:央行可直接控制;存款准备金:央行可通过再贴现 、再贷款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间接控制。 (2)超额准备金: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 超额准备金增加,意味着市场银根放松(rd降低); 超额准备金减少,意味着市场银根抽紧(rd提高)。
无忧PPT整理发布 ③ 调整的灵活性和伸缩性有限,不能频繁调整。
④ 无法影响利率的结构。且要求商业信用与贴现市场发达。
我国的再贴现政策 票据市场发育不健全; 贴现率及再贴现利率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再贴现业务 的开展;
再贴现的条件比较苛刻,手续较繁琐 。
无忧PPT整理发布
2、存款准备金政策
我国历次准备金率的调整
历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调整时间
系列1 无忧PPT整理发布
3、公开市场政策
操作方法: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和 利率水平,调节社会货币供给量。 买进有价证券 →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量↑ →短期利率↓
卖出有价证券 →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量↓ →短期利率↑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种类
2、货币政策的远期中间目标。
(1)利率:是内生变量,其变动既影响经济活动又受经济活动中其他变 量的影响。 ① 可测。 ② 可控。央行可控制基准利率影响金融市场利率 ③ 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2)货币供应量: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能直接影响总需求 水平,便于控制和操作。 ① 可测。在央行、商行的资产负债表内。 ② 可控。 ③ 相关。货币供应量扩张时,投资增加,产出增加,经济增长加快 (3)汇率。主要在实行经济、金融高度开放的小国采用,钉住某一个经 济实力强大国家的货币。例:在欧元区形成以前,荷兰中央银行将荷兰 无忧PPT整理发布 盾钉住德国马克。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央行控制不动产以外各种耐用消费品 的销售融资:规定最低首付数额、最长期限及消费信贷范围。 2、不动产信用控制。央行限制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 抵押贷款,以抑制或刺激房地产生产和消费。 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央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 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如规 定保证金限额,控制信贷资金需求,调节信贷供给结构。
法定存款准备金220 超额准备80 贷款、证券580 合计880 合计880
① 影响力强,力度大、速度快,效果 明显。 负债 ② 影响社会公众预期。 缺点:
存款880
① 对经济震动过大且缺乏弹性。
② 受制于超额准备金,易使中小银行 陷入流动性困境。
无忧PPT整理发布
历年存款准备金率
②集约型增长:以科技进步为前提,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
4. 国际收支平衡(equilibrium of balance of payments) 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或略有 无忧PPT整理发布 顺差或逆差。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 1、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货币工资与失业率反向变动。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理论有分歧 观点1:只有物价稳定才有利于经济增长; 观点2:适度的物价上涨能刺激经济增长;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只有世界各国都维持大致相同的物价水平,保持合理的汇率水平,物价 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才能同时实现。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经济增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贸易收支失衡 经济增长→投资需求增加→外资流入增加→资本项目顺差 (5)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就业增加→货币工资增加→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为减少逆差,采用紧缩性货币与财政政策→就业机会减少。
无忧PPT整理发布
货币政策的四要素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效果
无忧PPT整理发布
货币政策内容与结构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亦称为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 政策的操作而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历年存款准备金率
无忧PPT整理发布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我国在1984年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多次对 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此外,我国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无忧PPT整理发布
存款准备金率
20% 15% 10% 5% 0%
85年 1988年9月 1999年11月 2004年4月 2006年8月 2007年1月 2007年4月 2007年6月5 2007年9月 2007年11月 2008年1月 2008年4月 2008年6月 2008年9月
4、优惠利率。央行对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 门,如农业、出口工业等,制定较低的贴现率或放款利率,以 鼓励其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 5、预缴进口保证金。央行要求进口商预缴进口商品总值一 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多为国际收支赤字国采用。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金
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⑴Q项规则。美联储系统管制存款利率的规则,因其在各项 规则中顺序为Q,所以称为Q项规则。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市场 上某些金融产品的利率进行管制。 ⑵信用配额。中央银行规定各金融机构或某一类金融机构的 最高贷款额度,以此控制信用规模。 ⑶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即商业银行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 比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与负债的比率来限 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 ⑷直接限制。中央银行对业务活动不当的银行的信贷业务、 无忧PPT整理发布 放款范围等加以直接限制。如规定经营范围、拒绝再贴现、再 贷款等。
3、公开市场政策
优点:
① 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连续、经常操作,弹性大。
② 可灵活安排,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避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 策的震动效果。 ③ 有较强的可逆转性。 ④ 可迅速进行。
缺点:
① 需较发达的证券市场,中央银行要有强大的金融势力。
② 须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尤其是存款准备金制度。
第9章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内容构成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
第三节 国际收支与内外均衡的调节机制
无忧PPT整理发布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内容构成
一、货币政策含义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 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金融变量,进 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本质上是一种需求管理政策,以间接调 控为主,具有灵活和可微调的特性。
如: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从某商业银行买进100万元的政府债券。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政府债券100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准备金存款100
负债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100负债政府债券100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倘若它愿持有此项超额准备金, 无忧PPT整理发布 则货币供给量不受影响。如商业银行用增加的超额准备金去发放 贷款获取收益,会扩张信用,压低利率吸引借款人。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斜率为负的菲利浦斯曲线
由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浦斯提出
通货膨胀率 PC
0
u0
菲利浦斯曲线
失业率
无忧PPT整理发布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
2、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主要方法。 (1)突出重点,即在一个时期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优先目标, 而牺牲某一个或某几个目标。 (2)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求得货币政策两个目标之间 或多个目标之间的最佳组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整体优化。
充分就业:凡是需要就业者均可有一个适当的工作。一个国家的劳动力 能否充分就业,是衡量该国的各种资源是否达到充分利用、经济是否正 常发展的标志。
失业率: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的百分比。 3%,4%~5%,5%左右。 3.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经济增长:在一个国家内商品与劳务产出的增长及与其相结合的供给能 力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 ①粗放型增长:一时经济数量较快增长,但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 污染,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法定存款准备金200 超额准备100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B 资产
法定存款准备金200 超额准备100 无忧PPT整理发布 贷款、证券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