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对管的单个应用程序

合集下载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与设计程序)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与设计程序)

用AT89S51单片机制作红外电视遥控器一般红外电视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串行数据对38~40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

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

一般电视遥控器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红外遥控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

后16位为8位的操作码和8位的操作反码,用于核对数据是否接收准确。

根据红外编码的格式,发送数据前需要先发送9ms的起始码和4.5ms的结果码。

遥控串行数据编码波形如下图所示:接收方一般使用TL0038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接收解码,当TL0038接收到38kHz红外信号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

所以红外遥控器发送红外信号时,参考上面遥控串行数据编码波形图,在低电平处发送38kHz红外信号,高电平处则不发送红外信号。

单片机红外电视遥控器电路图如下:C51程序代码:#include <AT89X51.h>static bit OP; //红外发射管的亮灭static unsigned int count; //延时计数器static unsigned int endcount; //终止延时计数static unsigned char flag; //红外发送标志char iraddr1; //十六位地址的第一个字节char iraddr2; //十六位地址的第二个字节void SendIRdata(char p_irdata);void delay();void main(void){count = 0;flag = 0;OP = 0;P3_4 = 0;EA = 1; //允许CPU中断TMOD = 0x11; //设定时器0和1为16位模式1ET0 = 1; //定时器0中断允许TH0 = 0xFF;TL0 = 0xE6; //设定时值0为38K 也就是每隔26us中断一次TR0 = 1;//开始计数iraddr1=3;iraddr2=252;do{delay();SendIRdata(12);}while(1);}//定时器0中断处理void timeint(void) interrupt 1{TH0=0xFF;TL0=0xE6; //设定时值为38K 也就是每隔26us中断一次count++;if (flag==1){OP=~OP;}else{OP = 0;}P3_4 = OP;}void SendIRdata(char p_irdata){int i;char irdata=p_irdata;//发送9ms的起始码endcount=223;flag=1;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发送4.5ms的结果码endcount=117flag=0;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发送十六位地址的前八位irdata=iraddr1;for(i=0;i<8;i++){//先发送0.56ms的38KHZ红外波(即编码中0.56ms的低电平)endcount=10;flag=1;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停止发送红外信号(即编码中的高电平)if(irdata-(irdata/2)*2) //判断二进制数个位为1还是0 {endcount=41; //1为宽的高电平}else{endcount=15; //0为窄的高电平}flag=0;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irdata=irdata>>1;}//发送十六位地址的后八位irdata=iraddr2;for(i=0;i<8;i++){flag=1;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 if(irdata-(irdata/2)*2){endcount=41;}else{endcount=15;}flag=0;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 irdata=irdata>>1;}//发送八位数据irdata=p_irdata;for(i=0;i<8;i++){flag=1;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 if(irdata-(irdata/2)*2){endcount=41;}else{endcount=15;}flag=0;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 irdata=irdata>>1;}//发送八位数据的反码irdata=~p_irdata;for(i=0;i<8;i++){flag=1;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if(irdata-(irdata/2)*2){endcount=41;}else{endcount=15;}flag=0;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irdata=irdata>>1;}endcount=10;flag=1;count=0;do{}while(count<endcount);. flag=0;}void delay(){int i,j;for(i=0;i<400;i++){for(j=0;j<100;j++){}}}制作的实物如下图所示:1、引言红外通信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手段,其具有无污染、信息传输稳定、信息安全性高以及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并且可以在很多场合应用,如家电产品,工业控制、娱乐设施等领域。

红外成像技术在供热管道漏水检测中的应用

红外成像技术在供热管道漏水检测中的应用

红外成像技术在供热管道漏水检测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许多城市地区的冬季供暖问题暴露凸显,供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引发群体对立。

长期以来,城乡居民、物业管理者、供暖公司之间的对立冲突现象在各地也屡有发生,最后往往要依靠当地的社区自组织甚至是上级政府出面解决,这显然增加了自治组织的管理压力以及政府组织的行政效能。

要想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技术层面寻求多方保障,以更多的、更高效的、更节约的手段去处理。

关键词:红外成像;供热管道;漏水检测;应用引言红外成像技术是当前化工设备检测中的关键技术。

通用红外成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无损检测设备。

该技术可应用于化工设备检测,提高损伤检测效率,减少设备损伤。

1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原理依据力学相关理论知识,已知在物质分组运动过程中会出现红外线热辐射现象。

而红外线检测设备就是基于这一物理特性,接收物质热辐射信号,再运用成像技术将热辐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将被检测物质的各项数据信息呈现在显示屏,使人们能够快速、准确的了解被检测物质当前状态。

通过这一成像过程可以看出,红外探测设备、成像设备以及分析系统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关键要素。

从理论角度上看,凡是0℃以上的物质,均会发生热辐射现象,也可以将其视为热辐射源。

但是,如果这种物质内部存在某种质量缺陷,极易导致其内部热辐性质发生变化,或者出现某异常现象。

以在用压力管理为例,极有可能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管道壁厚发生变化,逐渐演变成腐蚀、焊缝焊接开裂等严重后果。

要想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提前防范,可以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对在用压力管道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即可得知压力管道内部是否存在质量缺陷,并有针对缺陷位置进行准确判断,以便于及时采用应对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防范油气泄漏、管道爆裂等事故的发生。

2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压力管道中的具体检测对象对于可见设备,热成像产品可以清楚地识别所有后视点处的热危险。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波长范围在0.75~1000微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波,对红外频谱的研究历来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原子与分子的红外光谱研究,帮助我们洞察它们的电子,振动,旋转的能级结构,并成为材料分析的重要工具。

对红外材料的性质,如吸收、发射、反射率、折射率、电光系数等参数的研究,为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验目的】1、 了解红外通信的原理及基本特性。

2、 了解部分材料的红外特性。

3、 了解红外发射管的伏安特性,电光转换特性。

4、 了解红外发射管的角度特性。

5、 了解红外接收管的伏安特性。

【实验原理】 1、红外通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为了避免信号互相干扰,提高通信质量与通信容量,通常用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用载波传输信号,在接收端再将需要的信号解调还原出来。

不管用什么方式调制,调制后的载波要占用一定的频带宽度,如音频信号要占用几千赫兹的带宽,模拟电视信号要占用8兆赫兹的带宽。

载波的频率间隔若小于信号带宽,则不同信号间要互相干扰。

能够用作无线电通信的频率资源非常有限,国际国内都对通信频率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通信容量与所用载波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目前微波波长能做到厘米量级,在开发应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时遇到了困难。

红外波长比微波短得多,用红外波作载波,其潜在的通信容量是微波通信无法比拟的,红外通信就是用红外波作载波的通信方式。

红外传输的介质可以是光纤或空间,本实验采用空间传输。

2、红外材料光在光学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材料的吸收,散射,会使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对于确定的介质,光的衰减dI 与材料的衰减系数α ,光强I ,传播距离dx 成正比:dI Idx α=- (1)对上式积分,可得:Lo I I e α-= (2)上式中L 为材料的厚度。

材料的衰减系数是由材料本身的结构及性质决定的,不同的波长衰减系数不同。

普通的光学材料由于在红外波段衰减较大,通常并不适用于红外波段。

红外加热管作用

红外加热管作用

红外加热管作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红外加热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对物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在这种技术中,红外线穿过空气直接作用于被加热物体的表面,使其迅速升温。

而红外加热管则是一种常用的红外加热设备,它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红外加热管通常由石英玻璃或金属制成,内部充满了惰性气体或钨丝等材料。

当电流通过红外加热管时,其中的钨丝会受到加热而发出强烈的红外线辐射,这些辐射能够快速穿透到被加热物体的表面,使其迅速升温。

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红外加热管具有加热速度快、能耗低、温度均匀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玻璃熔化、涂料干燥、塑料成型等领域。

红外加热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速加热过程:红外加热管能够迅速将热量传递给被加热物体的表面,使其迅速升温。

在工业生产中,往往需要对物体进行快速加热,而红外加热管正是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

2.节约能源:由于红外加热管的加热效率高,能够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因此相比传统的加热方式,它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

在当前提倡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红外加热管能够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能源开支。

3.提高产品质量:红外加热管能够实现对被加热物体表面的均匀加热,避免温度不均匀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在食品加工、塑料成型等领域,这种均匀加热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4.减少生产成本:由于红外加热管的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可以减少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够节约成本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5.提高工作环境安全性:红外加热管与传统的火焰加热相比,不存在明火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特别在一些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红外加热管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第二篇示例:红外加热管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进行加热的设备,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设备之一。

它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节能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电子制造、塑料加工、陶瓷生产等领域。

红外线对管寿命

红外线对管寿命

红外线对管寿命概述红外线对管是一种常见的光电器件,广泛应用于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遥控器等领域。

在使用红外线对管时,其寿命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红外线对管寿命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红外线对管红外线对管是一种能够感受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光电器件。

它由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组成,其中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红外线信号,红外线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线信号。

红外线对管的工作原理红外线对管工作原理如下: 1. 红外线接收端:当外部红外线入射到红外线接收器时,其内部的光敏传感器会接收到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

2. 红外线发射端:当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到电信号时,会将电信号转化为红外线信号,并发射出去。

红外线对管的寿命影响因素红外线对管的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1. 工作电流:红外线对管的工作电流直接影响其寿命。

通常情况下,工作电流与寿命成正比关系,过高的工作电流会缩短红外线对管的寿命。

2. 工作温度:红外线对管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若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加速器件老化,导致寿命缩短。

3. 使用环境:使用环境中的灰尘、湿气等因素也会对红外线对管的寿命造成影响。

长期处于灰尘较多或湿气较大的环境中,会降低器件的寿命。

4. 工作频率:红外线对管的工作频率也会对其寿命产生影响。

频率过高会加速组件老化。

延长红外线对管寿命的方法为了延长红外线对管的寿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控制工作电流:合理控制红外线对管的工作电流,避免过高的工作电流对器件造成损伤。

2. 控制工作温度:保持红外线对管的工作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器件老化。

3.优化使用环境:对于使用环境中的灰尘、湿气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定期清洁器件和控制湿度等。

4. 控制工作频率:避免过高的工作频率,以减缓器件老化速度。

红外线对管寿命测试方法为了确保红外线对管的质量和寿命,常常需要进行寿命测试。

红外通信原理和应用

红外通信原理和应用

第一章绪论§1.1 红外线公元1666年,艾萨克•牛顿发现光谱并测量出400nm〜700nm是可见光的波长。

1800年4月24日,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威廉•赫歇尔发表太阳光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还有一种不可见的延伸光谱,具有热效应。

他所使用的方法很简单,用一支温度计测量经过棱镜分光后的各色光线温度,由紫到红,发现温度逐渐增加。

当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份,温度仍持续上升,从而断定有红外线的存在。

红外线(Infrared Radiation),俗称红外光,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70 纳米至 1 毫米之间,在光谱上位于红色光外侧,具有很强热效应,并易于被物体吸收,通常被作为热源。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建议将红外线区分为三个类别⑴:即红外线一A( 700nm—1400nm)、红外线一B (1400—3000)和红外线一C (3 pm —1mm)。

我们平常所说的近、中、远红外是指ISO20473[2]关于红外线的分类,它将红外线分为近红外(NIR,波长0.78 —3ym)、中红外(MIR,波长3—50 p m、和远红外(FIR,波长50—1000p m) 0§1.2 通信基本原理§1.2.1 通信的基本概念我们现在所说的通信是指狭义的通信,即信息的传递。

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

然而,通信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2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1、通信系统的组成图1.1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图1.1显示的是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其中,发射系统是将信号变换为信道信号并发射,包括调制、放大、滤波等。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红外对管是一种常见的红外接收器件,广泛应用于红外遥控、红外测距、红外反射传感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

一、红外对管的基本原理红外对管是一种具有红外敏感元件的光电转换器件。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光的吸收和转换。

当红外光照射到红外对管上时,红外光被红外敏感元件吸收,并产生电流信号。

通过对这个电流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红外光的检测和测量。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主要包括信号检测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以及输出电路等部分。

1. 信号检测电路红外对管的信号检测电路主要用于检测红外光的存在与否。

它通常由一个光敏二极管和一个电阻组成。

当红外光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时,光敏二极管产生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电压信号可以检测到红外光的存在。

2. 放大电路红外对管输出的电流信号比较微弱,需要经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放大电路通常采用运放作为放大元件,通过调节运放的增益大小,可以实现对红外光信号的放大。

3. 滤波电路由于红外对管对其他频段的光也有一定的响应,为了减少干扰和提高检测精度,需要在电路中加入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件,如电容、电感等,来滤除非红外光信号。

4. 输出电路红外对管经过信号检测、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最终需要输出一个电压或电流信号。

输出电路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设计,如电压输出、电流输出或开关输出等。

三、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场景1. 红外遥控红外对管广泛应用于遥控器中,用于接收和解码遥控器发送的红外信号。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遥控器会发送一个特定的红外信号,红外对管接收到这个红外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解码电路解码后,可实现对电视、空调、音响等家电的遥控操作。

2. 红外测距红外对管还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距离。

通过发射红外光,并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可以计算出物体与红外对管的距离。

这种红外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门、机器人导航、智能驾驶等领域,实现对物体距离的快速测量和定位。

红外发射程序

红外发射程序

通常我们在做红外通信时,在大概的程序结构上,可分为发射,接收,处理(即显示,记录等),这里我只简单介绍下发射程序:关于红外通信,会用到红外遥控器协议,此类协议有多种,我们选用常用的NEC协议.关于NEC协议,我们需要知道以下几点:a.8位地址和8位命令长度b.为提高可靠性每次传输两遍地址(用户码)和命令(按键值)c.通过脉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实现信号的调制d.38Khz载波e.每位的周期为1.12ms或者2.25ms在发射中,我们要知道NEC的传输格式即”起始位(9ms高)+4.5ms低+地址+地址反码+命令+命令反码. 逻辑”1”为0.56ms高电平+1.69ms低电平,逻辑”0”为0.56ms高电平+0.56ms低电平.例证:根据按键的不同,需要发射不同的频率.按键扫描程序简单如下:KEYSCAN:BCF OPTION,7KEYSCAN_PB0:BTFSS PORTB,7;判断7是否松开GOTO LOOP_PB7CALL D ELAY1;去抖BTFSS PORTB,7GOTO LOOP_PB7BTFSC PORTB,0;判断0是否按下GOTO KEYSCAN_PB1CALL D ELAY1;去抖BTFSC PORTB,0GOTO KEYSCAN_PB1LOOP_PB0:BCF T2INTCON,T2IFBSF T2CON,T2ONBTFSS T2INTCON,T2IFGOTO $-1BCF TRISA,2CALL D ELAY_9MSBSF TRISA,2CALL D ELAY_4.5MSMOVLW B'00000001'MOVWF DATA1CALL S ENDCOMF DATA1,FCALL S ENDCOMF DATA1,FCALL S ENDCOMF DATA1,FCALL S ENDBCF TRISA,2CALL D ELAY_10MSKEYSCAN_PB1:BTFSS PORTB,0GOTO LOOP_PB0CALL D ELAY1BTFSS PORTB,0GOTO LOOP_PB0BTFSC PORTB,1GOTO KEYSCAN_PB2 CALL D ELAY1BTFSC PORTB,1 GOTO KEYSCAN_PB2 LOOP_PB1:BCF T2INTCON,T2IF BSF T2CON,T2ON BTFSS T2INTCON,T2IF GOTO $-1BCF TRISA,2CALL D ELAY_9MSBSF TRISA,2CALL D ELAY_4.5MS MOVLW B'00000010' MOVWF DATA1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BCF TRISA,2CALL D ELAY_10MSKEYSCAN_PB2:BTFSS PORTB,1 GOTO LOOP_PB1 CALL D ELAY1BTFSS PORTB,1 GOTO LOOP_PB1 BTFSC PORTB,2 GOTO KEYSCAN_PB3 CALL D ELAY1BTFSC PORTB,2 GOTO KEYSCAN_PB3 LOOP_PB2:BCF T2INTCON,T2IFBSF T2CON,T2ON BTFSS T2INTCON,T2IF GOTO $-1BCF TRISA,2CALL D ELAY_9MSBSF TRISA,2CALL D ELAY_4.5MS MOVLW B'00000100' MOVWF DATA1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BCF TRISA,2CALL D ELAY_10MSKEYSCAN_PB3:BTFSS PORTB,2 GOTO LOOP_PB2 CALL D ELAY1BTFSS PORTB,2 GOTO LOOP_PB2 BTFSC PORTB,3 GOTO KEYSCAN_PB4 CALL D ELAY1BTFSC PORTB,3 GOTO KEYSCAN_PB4 LOOP_PB3:BCF T2INTCON,T2IF BSF T2CON,T2ON BTFSS T2INTCON,T2IF GOTO $-1BCF TRISA,2CALL D ELAY_9MSBSF TRISA,2CALL D ELAY_4.5MSMOVLW B'00001000' MOVWF DATA1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BCF TRISA,2CALL D ELAY_10MSKEYSCAN_PB4:BTFSS PORTB,3 GOTO LOOP_PB3 CALL D ELAY1BTFSS PORTB,3 GOTO LOOP_PB3 BTFSC PORTB,4 GOTO KEYSCAN_PB5 CALL D ELAY1BTFSC PORTB,4 GOTO KEYSCAN_PB5 LOOP_PB4:BCF T2INTCON,T2IF BSF T2CON,T2ON BTFSS T2INTCON,T2IF GOTO $-1BCF TRISA,2CALL D ELAY_9MSBSF TRISA,2CALL D ELAY_4.5MS MOVLW B'00010000' MOVWF DATA1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BCF TRISA,2CALL D ELAY_10MSKEYSCAN_PB5:BTFSS PORTB,4 GOTO LOOP_PB4 CALL D ELAY1BTFSS PORTB,4 GOTO LOOP_PB4 BTFSC PORTB,5 GOTO KEYSCAN_PB6 CALL D ELAY1BTFSC PORTB,5 GOTO KEYSCAN_PB6 LOOP_PB5:BCF T2INTCON,T2IF BSF T2CON,T2ON BTFSS T2INTCON,T2IF GOTO $-1BCF TRISA,2CALL D ELAY_9MSBSF TRISA,2CALL D ELAY_4.5MS MOVLW B'00100000' MOVWF DATA1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BCF TRISA,2CALL D ELAY_10MSKEYSCAN_PB6:GOTO LOOP_PB5 CALL D ELAY1BTFSS PORTB,5 GOTO LOOP_PB5 BTFSC PORTB,6 GOTO KEYSCAN_PB7 CALL D ELAY1BTFSC PORTB,6 GOTO KEYSCAN_PB7 LOOP_PB6:BCF T2INTCON,T2IF BSF T2CON,T2ON BTFSS T2INTCON,T2IF GOTO $-1BCF TRISA,2CALL D ELAY_9MSBSF TRISA,2CALL D ELAY_4.5MS MOVLW B'01000000' MOVWF DATA1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COMF DATA1,F CALL S ENDBCF TRISA,2CALL D ELAY_10MSKEYSCAN_PB7;BTFSS PORTB,0 GOTO LOOP_PB0 CALL D ELAY1BTFSS PORTB,0 GOTO LOOP_PB0 BTFSC PORTB,7 GOTO KEYSCAN_PB0 CALL D ELAY1GOTO KEYSCAN_PB0LOOP_PB7:BCF T2INTCON,T2IFBSF T2CON,T2ONBTFSS T2INTCON,T2IFGOTO $-1BCF TRISA,2CALL D ELAY_9MSBSF TRISA,2CALL D ELAY_4.5MSMOVLW B'10000000'MOVWF DATA1CALL S ENDCOMF DATA1,FCALL S ENDCOMF DATA1,FCALL S ENDCOMF DATA1,FCALL S ENDBCF TRISA,2CALL D ELAY_10MS以上为发射主程序,其中调用的延时子程序,可自己计算编写,关于发射子程序SEND如下: SEND:BCF TRISA,2;打开PWM输出口CALL D ELAY_0.56MS;因为逻辑”0””1”的高电平都为0.56ms,所以我只需要考虑低电平的时间即可MOVLW D'8';数据位8位MOVWF COUNTNEXT: RRF DATA1,F;带位右移BTFSC DATA1,C;我们只需要判断C是否为0GOTO SEND1;不为0就发射高电平1BSF TRISA,2CALL D ELAY_0.56MS;为0发射地电平NEXT1: DECFSZ COUNT,FGOTO NEXTRETURNSEND1:BSF TRISA,2CALL D ELAY_1.69MSGOTO NEXT1在编码有8位地址+8位地址反码+8位数据+8位数据反码共32位时,采用这样的编程方法,可有效精简指令,提高CPU效率,更防止出错以上所说,如有不妥之处,望读者见谅。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讲义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讲义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波长范围在~1000微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波,对红外频谱的研究历来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原子与分子的红外光谱研究,帮助我们洞察它们的电子,振动,旋转的能级结构,并成为材料分析的重要工具。

对红外材料的性质,如吸收、发射、反射率、折射率、电光系数等参数的研究,为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验目的】1、 了解红外通信的原理及基本特性。

2、 了解部分材料的红外特性。

3、 了解红外发射管的伏安特性,电光转换特性。

4、 了解红外发射管的角度特性。

5、 了解红外接收管的伏安特性。

【实验原理】 1、红外通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为了避免信号互相干扰,提高通信质量与通信容量,通常用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用载波传输信号,在接收端再将需要的信号解调还原出来。

不管用什么方式调制,调制后的载波要占用一定的频带宽度,如音频信号要占用几千赫兹的带宽,模拟电视信号要占用8兆赫兹的带宽。

载波的频率间隔若小于信号带宽,则不同信号间要互相干扰。

能够用作无线电通信的频率资源非常有限,国际国内都对通信频率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通信容量与所用载波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目前微波波长能做到厘米量级,在开发应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时遇到了困难。

红外波长比微波短得多,用红外波作载波,其潜在的通信容量是微波通信无法比拟的,红外通信就是用红外波作载波的通信方式。

红外传输的介质可以是光纤或空间,本实验采用空间传输。

2、红外材料光在光学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材料的吸收,散射,会使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对于确定的介质,光的衰减dI 与材料的衰减系数α ,光强I ,传播距离dx 成正比:dI Idx α=- (1)对上式积分,可得:Lo I I e α-= (2)上式中L 为材料的厚度。

材料的衰减系数是由材料本身的结构及性质决定的,不同的波长衰减系数不同。

普通的光学材料由于在红外波段衰减较大,通常并不适用于红外波段。

单片机红外接收程序

单片机红外接收程序

/*************************************************************红外接收程序,数码管,蜂鸣器,led动作************************************************************/#include<reg52.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dula=P2^6; //数码管段选锁存sbit wela=P2^7; //数码管位选锁存sbit re=P2^4; //红外接收管输入引脚,可随意定义IO口sbit fmq=P2^3; //蜂鸣器uchar code tabledu[]={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uchar code tablewe[]={0xfe,0xfd,0xfb,0xf7,0xef,0xdf};uchar data3,data4,str[32]; //定义全局变量,data3是接收的第三个数据也就是用户码,data4是data3的反码,str[32]存放着32位的数据void delay(uint z){uchar x,y;for(x=z;x>0;x--)for(y=110;y>0;y--);}void delay600us(void) //延时600us{uchar a,b;for(b=61;b>0;b--)for(a=3;a>0;a--);}void delay1500us(void) //延时1500us{uchar a,b;for(b=197;b>0;b--)for(a=2;a>0;a--);}void delay3500us(void) //延时3500us{uchar a,b;for(b=18;b>0;b--)for(a=88;a>0;a--);}void delay8000us(void) //延时8000us{uchar a,b,c;for(c=1;c>0;c--)for(b=254;b>0;b--)for(a=13;a>0;a--);}start(void) //处理引导码{bit sflag=0; //引导码接收成功标志1S:while(re); //高电平等待while(~re) //引导码出现了进入循环{delay8000us();if(re==0)delay1500us(); else goto S; //不是引导码,重新等待if(re==1)delay3500us(); else goto S; //不是引导码,重新等待if(re==1){sflag=1; return sflag;break; //引导码接收成功,退出循环}else goto S; //不是引导码,重新等待}while(re); //跳过剩余的高电平while(~re); //跳过低电平delay600us(); //延时600us,准备判断高低电平,以确定是数据0还是1,因为0和1仅仅是高电平的时间不一样}receive_bit(void) //接收一位{if(re==1){while(re);while(~re);delay600us();return 1; //是数据1}else{while(~re);delay600us();return 0; //是数据0}}receive_string(void) //接收4个字节{uchar i;for(i=0;i<32;i++){str[i]=receive_bit();}return str[32];}conversion_data3(void) //提取出第三个字节{uchar i,n=7;data3=0;for(i=16;i<24;i++){data3=str[i]<<n|data3;n--;}return data3;}conversion_data4(void) //提取出第四个字节{uchar i,n=7;data4=0;for(i=24;i<32;i++){data4=str[i]<<n|data4;n--;}return data4;}judge(void) //判断第四字节是否是第三字节的反码{bit jflag;uchar a,b;a=conversion_data3();b=conversion_data4();if(a==~b)jflag=1; //是反码标志1else jflag=0;return jflag;}void smg_init(void) //数码管初始化{dula=1;P0=0x71;dula=0;wela=1;P0=tablewe[0];wela=0;}void smg_display(void) //判断第三个数码值,显示相应的按键值{switch(conversion_data3()){case 0xb4:P0=tabledu[0];break;//0case 0x98:P0=tabledu[1];break;//1case 0x8c:P0=tabledu[2];break;//2case 0xbd:P0=tabledu[3];break;//3case 0x88:P0=tabledu[4];break;//4case 0x9c:P0=tabledu[5];break;//5case 0xad:P0=tabledu[6];break;//6case 0xa1:P0=tabledu[7];break;//7case 0xa5:P0=tabledu[8];break;//8case 0xa9:P0=tabledu[9];break;//9default:break;}}void main(){smg_init();while(1){if(start()){receive_string();if(judge()==1){fmq=0;P1=conversion_data4();dula=1;smg_display();dula=0;fmq=1;}}delay(6000);delay(6000);delay(6000);}}。

红外对管的原理及应用

红外对管的原理及应用

红外对光管‎的原理及应‎用简介:红外线接收‎管是在LE‎D行业中命‎名的,是专门用来‎接收和感应‎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光线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与红外‎线发射管成‎套运用在产‎品设备当中‎。

详细可参阅‎:广州市光汇‎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说‎明。

特征与原理‎:红外线接收‎管是将红外‎线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它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特‎殊材料的P‎N结,和普通二极‎管相比,在结构上采‎取了大的改‎变,红外线接收‎管为了更多‎更大面积的‎接受入射光‎线,PN结面积‎尽量做的比‎较大,电极面积尽‎量减小,而且PN结‎的结深很浅‎,一般小于1‎微米。

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是在‎反向电压作‎用之下工作‎的。

没有光照时‎,反向电流很‎小(一般小于0‎.1微安),称为暗电流‎。

当有红外线‎光照时,携带能量的‎红外线光子‎进入PN结‎后,把能量传给‎共价键上的‎束缚电子,使部分电子‎挣脱共价键‎,从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简称:光生载流子‎)。

它们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参加漂移运‎动,使反向电流‎明显变大,光的强度越‎大,反向电流也‎越大。

这种特性称‎为“光电导”。

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在一‎般照度的光‎线照射下,所产生的电‎流叫光电流‎。

如果在外电‎路上接上负‎载,负载上就获‎得了电信号‎,而且这个电‎信号随着光‎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分类:红外线接收‎管有两种,一种是光电‎二极管,另一种是光‎电三极管。

光电二极管‎就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光电三极管‎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同时,也把电流放‎大了。

因此,光电三极管‎也分为两种‎,分别别是N‎P N型和P‎N P型。

作用:红外接收管‎的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在光控、红外线遥控‎、光探测、光纤通信、光电耦合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如何选择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光电信号‎的放大倍率‎,一般的有1‎000-1300 1300-1800 1800-2500,这些对灵敏‎度有决定作‎用。

红外收发对管电路

红外收发对管电路

红外收发对管1、红外收发对管是一种利用红外线的开关管,接受管在接受和不接受红外线时电阻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外围电路可以时输出产生明显的高低电平的变化,高低电平的变化输入单片机就可使之识别,从而实现智能控制。

我们使用的单片机是凌阳61板,经过我们试验,在输入电压小于1.5伏时单片机识别为低电平,在输入电压大于1.85 伏时单片机识别为高电平。

2、用途:蔽障、计数(记液体点滴的个数、记玻璃小球的个数、记小车轮子的转数)、寻迹3、红外发射接收电路:3 . 1输入信号采用38KHZ的调制波红外发射电路由电阻R2三极管Q2电阻R3与红外发射二极管D1构成,如图vcc接收电路由红外接收管和放大电路组成,如图2.2。

Q4接收到红外信号后,经过三极管Q1进行第一级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送入三极管Q3进行第二级放大,通过Rx就可以得到放大后的红外接收信号。

为了降低干扰,Tx 一般采用调制方式,这里,其波形如图 2.3图2.3 38KHZ调制波对应图2.3的调制波,如果VCC为5V,发射接收对管的有效距离(单片机可检测)大概为20cm如果VCC为3V,发射接收对管的有效距离(单片机可检测)大概为10cm3. 2直接采用直流电源本电路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安装方便,但距离比较近。

当阻挡了接收管接收红外线的强度时,产生一个低电平的脉冲信号,由于对管的发射口径较小,单光束发射,小球相对红外装置正交落下时,很容易检测处理。

使用此电路寻迹实现小车跟黑色轨道行驶,在行驶过程中不超出该线。

考虑到黑线和白纸组合,我们采用红外对管辨认路面的黑白两种不同状态。

由于红外对管对黑白色的感应比较明显,又不需要很高的精度,适用于简单的寻迹。

但外部影响比较大,所以须将接收头用黑皮套套上以提高信号的接受率。

该小车采用三对红外对管,通过他们送入单片机信号的不同,将其逻辑组合后向小车的各个电机发送启动信号,从而,驱动小车实现寻迹功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0款好用的手机红外线遥控器软件合集

10款好用的手机红外线遥控器软件合集

10款好用的手机红外线遥控器软件合集Android手机有个大受欢迎的功能之一是红外线扩充(IRBlaster)。

通过您智能手机上内置红外IR发射器或外置发射器,您可以可靠控制您的电视机、机顶盒、DVD 播放器、蓝牙光碟机、Roku、苹果电视、音响系统和像空调以及加热器这样的家用电器。

要使用这个功能,就需要一款强大红外遥控器软件,应用市场中红外线遥控器很多,很多网友不知道哪个好用。

在这里,我们精心整理10款最好的用的Android手机红外线遥控器app分享!注意:请确认手机内置红外遥控功能,未内置红外遥控功能的手机需要使用红外线发射器配件方可实现遥控功能。

1、遥控精灵《遥控精灵》家电遥控是通过红外信号传递实现的,使用本软件遥控家电需要手机支持红外遥控;无内置红外功能的手机需购买配件,或使用APP的wifi遥控功能控制联网设备,如互联网盒子、wifi智能插座、摄像头等。

最好的家电遥控APP,五千万用户推荐的手机万能遥控器软件,把空调、机顶盒、电视遥控器统统装进手机!2、AnyMote Smart Remote《AnyMote 手机遥控器AnyMote Smart Remote》是一款利用红外技术来将手机改造成遥控器的软件,它可以控制你的智能电视,同时还支持AIR手势操作。

3、遥控大师《遥控大师》史上最发烧的手机万能遥控器,手机一秒变智能遥控器,一部手机遥控所有家用电器!完美遥控电视机、机顶盒、空调、投影仪、网络盒子、DVD、电风扇等几乎所有家电;自动匹配全球电器产品库+ 强大DIY手动学习功能。

打开手机就可查看电视机上所有频道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单,点击节目名称就可以直接遥控机顶盒切换频道播放这个节目,所见即所控。

全球3000+频道最全面、最准确的一周电视节目预告。

内置智能导视遥控、模拟遥控、列表遥控等多种遥控模式。

4、遥控专家酷控《遥控专家》超好用手机遥控器。

完美遥控所有家电,超酷智能节目换台神器!一眼浏览全部节目,一秒快捷换台,所见即所控,换台就是准和爽。

红外发射管和光电三极管应用电路

红外发射管和光电三极管应用电路

红外发射管和光电三极管应用电路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红外发射管与光电三极管的应用电路详解在电子工程领域,红外发射管和光电三极管是两种常见的光电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遥控系统以及光传感器中。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波长X 围在0.75~1000微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波,对红外频谱的研究历来是根底研究的重要组成局部。

对原子与分子的红外光谱研究,帮助我们洞察它们的电子,振动,旋转的能级构造,并成为材料分析的重要工具。

对红外材料的性质,如吸收、发射、反射率、折射率、电光系数等参数的研究,为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奠定了根底。

【实验目的】1、 了解红外通信的原理及根本特性。

2、 了解局部材料的红外特性。

3、 了解红外发射管的伏安特性,电光转换特性。

4、 了解红外发射管的角度特性。

5、 了解红外接收管的伏安特性。

【实验原理】 1、红外通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为了防止信号互相干扰,提高通信质量与通信容量,通常用信号对载波进展调制,用载波传输信号,在接收端再将需要的信号解调复原出来。

不管用什么方式调制,调制后的载波要占用一定的频带宽度,如音频信号要占用几千赫兹的带宽,模拟电视信号要占用8兆赫兹的带宽。

载波的频率间隔假设小于信号带宽,那么不同信号间要互相干扰。

能够用作无线电通信的频率资源非常有限,国际国内都对通信频率进展统一规划和管理,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通信容量与所用载波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目前微波波长能做到厘米量级,在开发应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时遇到了困难。

红外波长比微波短得多,用红外波作载波,其潜在的通信容量是微波通信无法比较的,红外通信就是用红外波作载波的通信方式。

红外传输的介质可以是光纤或空间,本实验采用空间传输。

2、红外材料光在光学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材料的吸收,散射,会使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对于确定的介质,光的衰减dI 与材料的衰减系数α ,光强I ,传播距离dx 成正比:dI Idx α=- 〔1〕对上式积分,可得:Lo I I e α-= 〔2〕上式中L 为材料的厚度。

材料的衰减系数是由材料本身的构造及性质决定的,不同的波长衰减系数不同。

普通的光学材料由于在红外波段衰减较大,通常并不适用于红外波段。

红外收发管

红外收发管

红外收发管2篇红外收发管(一)红外收发管是一种关键的光电器件,它在无线通信、物联网、遥控器和电子设备连接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红外收发管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红外收发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收发管主要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射器通过电流的输入来产生红外光,而接收器则利用红外光的照射来产生电流。

当发射器接收到电流信号时,它会转换为红外光信号并发射出去。

而接收器则会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流信号。

这种光电转换的原理使得红外收发管能够实现无线通信和遥控等功能。

红外收发管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通信方面,红外收发管可以通过红外光信号传输数据,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物联网中,红外收发管可以将物体上的传感器数据通过红外光信号传输到互联网中,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

在遥控器方面,红外收发管广泛应用于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等设备中,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光信号来实现对设备的遥控操作。

除此之外,红外收发管还可以应用于安防系统、红外测温仪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收发管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红外收发管有望实现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同时,小型化和便携化也是红外收发管的发展方向之一。

此外,红外收发管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结合,例如激光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总的来说,红外收发管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器件,它在无线通信、物联网、遥控器和电子设备连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了解红外收发管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并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红外收发管(二)红外收发管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器件,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继续从红外收发管的制造技术、特点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红外收发管的制造技术。

红外收发管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材料准备、器件制备和封装测试等环节。

红外对管的原理及应用

红外对管的原理及应用

红外对光管的原理及应用简介:红外线接收管是在LED行业中命名的,是专门用来接收和感应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光线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与红外线发射管成套运用在产品设备当中。

详细可参阅:广州市光汇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说明。

特征与原理:红外线接收管是将红外线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它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特殊材料的PN结,和普通二极管相比,在结构上采取了大的改变,红外线接收管为了更多更大面积的接受入射光线,PN结面积尽量做的比较大,电极面积尽量减小,而且PN结的结深很浅,一般小于1微米。

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是在反向电压作用之下工作的。

没有光照时,反向电流很小(一般小于0.1微安),称为暗电流。

当有红外线光照时,携带能量的红外线光子进入PN结后,把能量传给共价键上的束缚电子,使部分电子挣脱共价键,从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简称:光生载流子)。

它们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参加漂移运动,使反向电流明显变大,光的强度越大,反向电流也越大。

这种特性称为“光电导”。

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在一般照度的光线照射下,所产生的电流叫光电流。

如果在外电路上接上负载,负载上就获得了电信号,而且这个电信号随着光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分类:红外线接收管有两种,一种是光电二极管,另一种是光电三极管。

光电二极管就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光电三极管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同时,也把电流放大了。

因此,光电三极管也分为两种,分别别是NPN型和PNP 型。

作用:红外接收管的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在光控、红外线遥控、光探测、光纤通信、光电耦合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如何选择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光电信号的放大倍率,一般的有1000-1300 1300-1800 1800-2500,这些对灵敏度有决定作用。

红外对管是红外线发射管与光敏接收管,或者红外线接收管,或者红外线接收头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候的总称。

红外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

Omnic红外软件使用指南

Omnic红外软件使用指南

Omnic软件使用指南Omnic软件使用指南1.Omnic与系统Omnic是Nicolet公司的在PC机使用最广泛的窗口软件平台上运行的红外软件,从开始在Windows3.1上运行的版本的1.0到目前的6.1a,现行的的操作系统Windows98/Me/NT/2000/XP都支持。

EZ-Omnic是简化的软件,一方面价格比较低,同时更加简明,容易掌握,虽然功能比较简单,仍可以满足先当部分用户的需求。

使用的仪器通讯接口有:LTP(并行口)或PCI卡,部分早一些的仪器使用ISA卡。

2.文件结构Omnic 6.0以上版本的缺省的文件分别存在于三个目录中:C:\My Documents\Omnic,在其子目录中分门别类地存放数据与参数等文件,如Spectra存光谱,Param中存设置参数,Quant存定量方法;C:\Program Files\Omnic,存有驱动与程序文件等,系统的卸载命令在它的子目录Uninstall中;C:\MyDocument\Omnic\Lib,存放谱库,包括购买和自建的谱库。

软件安装的应用程序除了Omnic外还有Bench Diagnostics,这是一个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进行判断的重要命令,能够检查从接口卡到仪器的各个重要部件。

它们与PDF文件一起置于Thermo Nicolet程序组中,3.启动Omnic软件使用下列方法之一启动Omnic 红外软件系统:1.在Windows98等的桌面上双击(或者)2.从Srart→Program→Thermo Nicolet→Omnic(或者从Srart→Program→Omnic5.0→ )3.其他,如Win98中的快捷方式启动。

4.Omnic显示面板:1.Omnic是一种与窗口软件充分兼容的软件,可以显示一个或多个显示窗口,当显示多个窗口时可以选择平铺(Tile)或层叠(Cascade)方式,但其中只有一个是活动窗口(被选中的)。

光谱图可以在窗口间拖动、复制与粘贴,而且可以把复制的光谱图直接粘贴到其他应用程序的文本文件中,为发表文章或书写报告带来方便。

红外报警软件使用说明书

红外报警软件使用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中心管理软件是基于Windows7 64位系统上运行的多用户多任务系统。

支持TCP/IP协议,实现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的数据服务,全面实现网络应用。

1.提供了美观友善的用户界面:(1).本系统采用了下拉式菜单,使每一步操作都很简单、清晰。

(2).提供万能通用查询,能根据输入的条件查询所需的信息。

(3).提供了智能化的输入界面。

(4).在使用中对所有可能想到的操作错误进行警告和提示,以避免误操作。

(5).窗口可缩放,为用户提供最佳浏览效果。

2.报警信息接收和发送处理1.支持USB串口连接2.支持接收GPRS网络信息(配合GPRS报警主机使用)3.支持对GPRS报警主机远程编程和日常操作控制。

3.电子地图及防区图1.使用在线百度地图,用户位置可以精确定位。

2.报警用户闪烁指示,报警位置一目了然。

3.多级防区图,可以有里面添加多个用户并可对其标出防区位置。

4.用户资料管理支持用户分组管理。

5.视频联动用户发生报警时,可通过用户添加到软件里的视频设备的网络地址,实时查看报警现场并对现场进行录象。

(目前只支持海康跟大华网络摄像机)第二章系统架构第三章客户端使用说明3.1插上USB加密狗USB加密狗第一次插上时会自动找驱动3.2运行服务端:双击“”图标,进入登录系统。

3.3客户端登录软件界面显示:登陆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口令,点击:“登录”按扭。

在第一次登录时,还需点属性设置一下,显示界面如下:登录方式:选择本机登陆使用在线地图:不选中远程服务器:不用设置电子地图:点选择,可以加载新的防区设备图快捷方式:默认3.4客户端软件主界面3.4.1用户资料建立与管理点击用户“资料管理”,点“新建”按扭,开始录入新的用户。

1、设备ID:输入6位数的用户编号。

2、合同编号:可根据需要填或不填。

3、客户名称:可以为人名或公司名称,方便查找。

4、客户地址:4、参照物:用户附近明显标志物,方便出警人员找到用户地址。

5、SIM卡号:串口连接不填6、联系人:填可联系的用户,以便报警后可直接联系用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对管的单个应用程序//===================================================================== ===============//文件名: Tx_Rx.c//功能描述: 红外发射接收驱动程序//维护记录: 2006年6月27 by hongyan.Feng//===================================================================== ===============#include "SPCE061A.h"unsigned int iFlag,iCouter=0; //iData用来保存读到接收管接收的数据,在没有接收到信号时为高电平unsigned int Rcounter=0;//===================================================================== ===============//语法格式: void Tx_Init(void)//功能描述: 发射端口初始化函数//入口参数: 无//出口参数: 无//维护记录: 2006年6月27 by hongyan.Feng//===================================================================== ===============void Tx_Init(void){*P_IOB_Dir |= 0x0100; //初始化IOB8为同相低电平输出口*P_IOB_Attrib |= 0x0100;*P_IOB_Data &= 0xfeff;}//===================================================================== ===============//语法格式: void Rx_Init(void)//功能描述: 接收端口初始化函数//入口参数: 无//出口参数: 无//维护记录: 2006年6月27 by hongyan.Feng//===================================================================== ===============void Rx_Init(void){*P_IOB_Dir &= 0x7fff; //初始化IOB15为带上拉电阻的输入口*P_IOB_Attrib &= 0x7fff;*P_IOB_Data |= 0x8000;}//===================================================================== ===============//语法格式: void INT_Init(void)//功能描述: 计数器及中断初始化函数//入口参数: 无//出口参数: 无//维护记录: 2006年6月27 by hongyan.Feng//===================================================================== ===============void INT_Init(void){*P_TimerA_Data = 0xff61; //设置TimerA,使IOB8输出38KHz的PWM 波形,供红外发射调制作*P_TimerA_Ctrl = 0x0036;*P_INT_Ctrl = 0x0010; //开1KHz中断__asm("int irq");}//===================================================================== ===============//语法格式: void RN_Tx(unsigned int ms,unsigned int lel)//功能描述: 红外发射管发射函数//入口参数: ms:发送多少ms的38KHz信号// lel:发送高电平或者低电平//出口参数: 无//维护记录: 2006年7月12 by hongyan.Feng//===================================================================== ===============void RN_Tx(unsigned int ms,unsigned int lel){unsigned int TFlag=1;if(lel == 1){*P_TimerA_Ctrl = 0x03f0; //开启计数器A的TAOUTwhile(TFlag) //发送数据{if(iCouter==ms){*P_TimerA_Ctrl = 0x0036; //关闭计数器AiCouter = 0; //清零TFlag = 0;}*P_Watchdog_Clear = 0x0001; //清看门狗}}if(lel == 0){*P_TimerA_Ctrl = 0x0036; //关闭计数器Awhile(TFlag){if(iCouter==ms){*P_TimerA_Ctrl = 0x03f0; //开启计数器A的TAOUTiCouter = 0;TFlag = 0;}*P_Watchdog_Clear = 0x0001;}}}//===================================================================== ===============//语法格式: void RN_Rx(void)//功能描述: 红外接收管接收函数//入口参数: 无//出口参数: 无//维护记录: 2006年7月12 by hongyan.Feng//===================================================================== ===============void RN_Rx(void){unsigned int iData;iData = *P_IOB_Data; //读接收数据iData &= 0x8000;*P_Watchdog_Clear = 0x0001;if(iData==0) //如果接收到0,表示接收到数据{Rcounter += 1; //接收数据计数器加1}}//===================================================================== ===============//文件名: PlayVoice.c//功能描述: 语音播放函数//维护记录: 2006年6月27 by hongyan.Feng//===================================================================== ===============#include "SPCE061A.h"#include "s480.h"//===================================================================== ===============//语法格式: void PlaySnd(unsigned int SndIndex)//功能描述: 指定段的语音播放函数//入口参数: SndIndex:播放的语音索引号,索引顺序在Resource.asm中定义//出口参数: 无//维护记录: 2006年6月27 by hongyan.Feng//===================================================================== ===============void PlaySnd(unsigned int SndIndex){SACM_S480_Initial(1); //初始化为自动播放SACM_S480_Play(SndIndex,1,3); //选择播放的段为第SndIndex 段,DAC1通道,声音可淡入淡出while((SACM_S480_Status()&0x0001)!=0) //判断是否播放完成{SACM_S480_ServiceLoop(); //没有播放完成,填充语音队列*P_Watchdog_Clear = 0x0001; //清看门狗}SACM_S480_Stop(); //语音播放停止}//===================================================================== ===============//语法格式: void PlaySnd(unsigned int SndIndex)//功能描述: 指定三位数据的语音播放函数//入口参数: iData:任意三位数据//出口参数: 无//维护记录: 2006年6月27 by hongyan.Feng//===================================================================== ===============void PlayData(unsigned int iData){unsigned bai,shi; //分别存放百和十的语音索引号unsigned int Bw,Sw,Gw; //分别存放百位\十位和个位数据bai = 11; //初始化百和十的语音索引号shi = 10;Bw = iData/100; //计算百位Sw = (iData%100)/10; //计算十位Gw = iData%10; //计算个位if(Bw!=0){PlaySnd(Bw); //播放百位,百位为0时,不播放PlaySnd(bai); //播放百}if(Sw!=0){PlaySnd(Sw); //如果十位不为0,播放十位PlaySnd(shi); //播放十}elseif((Bw!=0)) //如果百位不为0,十位为0,播放0PlaySnd(Sw);if(Gw!=0) //如果个位不为0,播放个位PlaySnd(Gw);elseif((Bw==0)&&(Sw==0)) //如果百位、十位、个位都为0,播放0PlaySnd(Gw);*P_Watchdog_Clear = 0x0001;}//===================================================================== =//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is the exclusive property of// Sunnnorth Technology Co. And shall not be distributed, reproduced,// or disclosed in whole in part without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C) COPYRIGHT 2003 SUNNORTH TECHNOLOGY CO.//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entire notice above must be reproduced on all authorized copies.//===================================================================== =//===================================================================== ===============//工程名: SensorsMd_IRTDemo.spj//功能描述: 避障,如果遇到障碍物,系统自动播放提示音//包含文件: main.c\Obstacle.c\PlayVoice.c\Tx_Rx.c// isr.asm\hardware.asm// SPCE061A.h// SPCE061A.inc//硬件连接: 用10pin排线连接IOB的高8位与传感器模组的J1//维护记录: 2006年6月30 v1.0 by hongyan.Feng//===================================================================== ===============//===================================================================== ===============//文件名: main.c//功能描述: 避障,如果遇到障碍物,系统自动播放提示音//维护记录: 2006年6月30 by hongyan.Feng//===================================================================== ===============#include "SPCE061A.h"extern void PlaySnd(unsigned int SndIndex); //键盘初始化函数,在Key.c 中定义extern unsigned int Obstacle(void); //避障函数,在Obstacle.c中定义//===================================================================== ===============//语法格式:int main(void)//功能描述: 主函数,避障,如果遇到障碍物,系统自动播放提示音//入口参数: 无//出口参数: 无//维护记录: 2006年6月30 by hongyan.Feng//===================================================================== ===============int main(void){unsigned Result=0;while(1){__asm("fiq off"); //关中断Result = Obstacle(); //避障if(Result == 0)PlaySnd(0); //遇到障碍物,退出播放提示音"撞人啦"*P_IOB_Data &= 0xefff;*P_Watchdog_Clear = 0x0001; //清看门狗}}//===================================================================== ===============//文件名: Obstacle.c//功能描述: 避障程序//维护记录: 2006年6月27 by hongyan.Feng//===================================================================== ===============#include "SPCE061A.h"extern void Tx_Init(void);extern void Rx_Init(void);extern void INT_Init(void);extern void RN_Tx(unsigned int ms,unsigned int lel);extern unsigned int Rcounter;//===================================================================== ===============//语法格式: void Obstacle(void)//功能描述: 避障函数,如果遇到障碍物,返回1,否则返回0//入口参数: 无//出口参数: 返回1,检测到障碍物;返回0,没有检测到障碍物//维护记录: 2006年6月27 by hongyan.Feng//===================================================================== ===============unsigned int Obstacle(void){unsigned int RFlag=0;Tx_Init(); //避障端口初始化Rx_Init();INT_Init(); //设置TimerA,使IOB8输出38KHz的PWM波形,供红外发射调制作;开1KHz中断//--------------下面的数据序列可以任意发送,发送什么样的数据可自行决定-------------------// RN_Tx(16,0); //发送起始位RN_Tx(3,1); //发送bit0RN_Tx(1,0);RN_Tx(3,1); //发送bit1RN_Tx(1,0);RN_Tx(1,1); //发送bit2RN_Tx(1,0);RN_Tx(1,1); //发送bit3RN_Tx(1,0);RN_Tx(3,1); //发送bit4RN_Tx(1,0);RN_Tx(1,1); //发送bit5RN_Tx(1,0);RN_Tx(1,1); //发送bit6RN_Tx(1,0);RN_Tx(1,1); //发送bit7RN_Tx(1,0);//---------------------------------------------------------------------------------------//if(Rcounter>16) //判断是否接收到发送数据,Rcounter在RN_Rx函数中改变{RFlag = 1; //如果接收到数据,接收到标志置1 }Rcounter = 0; //计数器清零*P_Watchdog_Clear = 0x0001;return RFlag; //返回接收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