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第4课 蜀道难(共93张PPT)
合集下载
李白诗《蜀道难》 课件 (共148张PPT)

诗文鉴赏
之 难噫 ,吁
难嚱
于,
上 青 天
危 乎 高
啊!多么险峻,多么高! 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
哉 ! 蜀
道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 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 绝,无路可通; “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 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 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 惊天动地的大事。
③ ④去: ⑦湍:急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问你此番入蜀西游什么时侯回来? 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鸟 跟着雄鸟在林间环绕飞翔。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 哀愁充满空山
听蜀 此道 凋之 朱难 颜, !难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把守 人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 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同“非”
守关的如果不可靠,就会变成当道的豺狼。
(2)“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 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 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 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 读最后两句。
蚕
丛
及
鱼
开凫 国,
何
蚕丛和鱼凫这两个蜀国的先王,他们 茫
建国的年代是多么遥远。
然
。
可西 以当 横太 绝白 峨有 嵋鸟 颠道 。,
的西 鸟边 才挡 可着 以太 横白 渡山 峨, 嵋只 山有 顶鸟 。道
优质课件人教版高中(必修三) 语文 第2单元 第4课-蜀道难(共59张PPT)

2、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六龙回日 冲波逆折 黄鹤飞不过 猿猱愁 攀援 3、从行人的角度 写蜀道之难。 青泥河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 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第一部分)
一 整 体 叹 概 (五丁开山故事、作用) 括 高 , 六龙回日(神话)群山挡日 虚实结合 面 的 而 蜀道高峻 万仞深渊,急浪回旋 描 黄鹤不得过 难 正侧面写高 猿猱愁攀援 映衬夸张 写 行 点 青泥岭山路九曲,行旅艰难
形容山路难行的词语。
• 形容山路:羊肠小道 崎岖小道 蜿蜒盘旋 崎岖颠簸 崎岖不平 山路弯弯 山高路陡 怪石嶙峋 山高路远 • 形容山峰:重峦叠嶂 峰峦叠嶂 奇峰罗列 • 奇峰突兀 奇峰耸立 峰峦雄伟 • 危峰兀立 山峦起伏 峰峦突兀 • 高耸万丈 千峰万仞 孤峰突起 • 形容悬崖 :悬崖峭壁 悬崖绝壁 • 形容山险:崇山峻岭 连绵起伏 山势陡峭 山势险峻 壁立千仞 高山深涧 下临无地 • 下临无际
黄鹤之飞 尚不得过,猿 猱欲度愁攀援。
•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 岩峦。 • 扪参历井仰 胁息,以手 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 时还?畏途巉岩 不可攀。但见悲 鸟号古木,雄飞,使人 听此凋朱 颜!
连峰去天 不盈尺,枯松 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 豗,砯崖转石 万壑雷。其险 也如此,嗟尔 远道之人胡为 乎来哉!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 1、狭义的指汉以来可以入乐的诗,具 体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两种;
2、广义的乐府还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 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 的作品。例如《蜀道难》等。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 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 全长450公里,入川经 广元、剑阁、梓潼、绵 阳、德阳等地。沿线地 势险要,山峦叠翠,风 光峻丽,关隘众多,唐 代李白有“蜀道难,难 于上青天”的形容。
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蜀道难》优秀课件(共65张PPT)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7.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为什么
诵读提示: 乐府诗大多具 有咏叹的意味。这 首诗言蜀道之险, 咏叹的意味很浓。 诵读时必须把握这 个基调,才能再现 诗中的意境。
第一节
1、文章反复咏叹的是哪个句子? 共出现了几次?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共出现了三次。
一唱三叹。
噫吁嚱,危呼高哉!
2.雄飞雌从绕林间
使动用法, 3.使人听此凋朱颜 使……凋谢 满 4.连峰去天不盈尺 离
5.枯松倒挂倚绝壁 6.飞湍瀑流争喧豗
靠 急流
7.砯崖转石万壑雷 拟声词用如动词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挡(把守)
释 义
2.所守或匪亲
同“非” 互文见义
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4.锦城虽云乐
虽然 深深 尚且
5.侧身西望长咨嗟
2、第一段哪些是叙述的句子,哪 些是描写的句子?
叙述: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叙述内容: ①蜀道长期闭塞的历史 ②蜀道之地理阻隔 ③蜀道的由来
描写: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描写内容:蜀道山势的险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 之回川。 神话故事:“六龙回日” 。上下对 举说明蜀道难行,写出了山势之高, 绵延接天。 可谓阔大雄奇。
1.噫吁戏,危乎高哉
高
不与秦塞通人烟
山川险要的地方
释 义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比
3.西当太白有鸟道
挡
4.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沟通相连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猿猱欲度愁攀援 7.青泥何盘盘
使动用法, 使……回转; 越过
屏住呼吸
多么 摸着 经历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4课《蜀道难》课件 (共25张PPT)

明确:作者充分运用了点面结合、以虚衬实以 及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想像的丰富和奇特。 点面结合:“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 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 的情况。以虚衬实:“六龙回日”的传说、黄鹤、 猿猱都是虚写,以此来衬托实写——蜀道的高危。 夸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等。
7. 第二段可分为几层意思?
明确:分为两层。第一层:(问 君西游……使人听此凋朱颜)描写 蜀道景物的凄清。第二层:(连峰 去天……胡为乎来哉!)描绘蜀道 山水的险恶。
8. “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 ?
明确:“君”可பைடு நூலகம்是虚拟的, 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 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 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
第二单元
蜀 道 难
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 诗的行文脉络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 的艺术特色
2.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 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 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 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 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 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 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 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 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 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本 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 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 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 力。
7. 第二段可分为几层意思?
明确:分为两层。第一层:(问 君西游……使人听此凋朱颜)描写 蜀道景物的凄清。第二层:(连峰 去天……胡为乎来哉!)描绘蜀道 山水的险恶。
8. “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 ?
明确:“君”可பைடு நூலகம்是虚拟的, 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 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 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
第二单元
蜀 道 难
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 诗的行文脉络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 的艺术特色
2.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 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 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 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 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 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 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 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 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 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本 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 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 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 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4 蜀道难(共38张PPT)

注意字音
• 噫吁嚱(yixūxi) 鱼凫(fú) 秦塞(sai) 萦绕(yí ng) 石栈(zhàn) • 猿猱(náo) 参(shēn) 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 • 飞湍(tuan) 咨嗟(zījiē) 喧豗(huī) • 砯崖(png) 崔嵬(wéi) 吮血(shǔn)
诵读提示
•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 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 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 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 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 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 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 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 之意。
解释词义
• • • • • • • • • • • • • 噫吁曦 :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 的最高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诵读提示
•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 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 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 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 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4《蜀道难》ppt教学课件.pptx

重难探究
HONGNANTANJIU
读写拓展
UXIETUOZHAN
加点字 读音
鱼凫.
fú
猿猱.
náo
巉.岩
chán
砯.崖转石 pīng
吮.血
shǔn
-9-
4 蜀道难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首页
X Z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TANJIU
读写拓展
UXIETUOZHAN
-11-
4 蜀道难
首页
X Z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TANJIU
读写拓展
UXIE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不与秦塞通人烟(介词,和) 则与斗卮酒(动词,给) (3)与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动词,交往) 失其所与,不知(动词,结交) 尔来四万八千岁(代词,那,指开国之初)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代词,你,你们) (4)尔 无他,但手熟尔(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非死则徙尔(语气词,表示肯定)
重难探究
HONGNANTANJIU
读写拓展
UXIETUOZHAN
关于这首诗写作的背景,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 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 意。”又据孟棨《本事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叹之余 称李白为“谪仙”。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而作。诗 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泛指所 有“西游”之人。在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 山川,告诫人们不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 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后来的“安史之乱”足见作者政治预见的正确。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教学课件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
关切时局安危,同情下层人民,蔑
权贵。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 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 新自然。
李白的诗歌艺术风格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浪漫 主义,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 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豪放的语言、瑰丽神 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诗风豪放飘逸。 杜甫有诗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赵翼诗评“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 章啄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 不可羁勒之势”。
一 叹 高 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 感情基调。
蜀道来历
五丁开山故 事作用?
1、渲染神话色 彩,引人入胜 2、开辟蜀道的 艰难
蜀道高峻
第一段,诗人写蜀道的雄奇险峻主要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五丁开山 ①神话传说 六龙回日 增加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一 叹高 (难
危 行)
蜀道来历
蜀道高峻
二叹 惊 险 景物凄清 ——以“何时还” 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照应 剑阁险要 三叹 险 要
(申 戒) 杀人惨景 ——以“早还家” 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唐代有一位诗人,自小就聪明伶俐,颇显诗才。 在他七八岁时的一个春天,他父亲和他一起对诗, 想试一试孩子的才华。父亲起头吟道:“春风送暖 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母亲在旁先联了一句: “火烧杏林红霞落”。话音刚落,机灵的儿子便指 着院中盛开的李花,朗声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听了拍手叫绝,连夸儿子有诗才。他觉得儿子 这句诗的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而且李花洁白如雪, 很有情味,于是给儿子起名叫“ ”。
蜀道难
唐· 李白
关切时局安危,同情下层人民,蔑
权贵。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 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 新自然。
李白的诗歌艺术风格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浪漫 主义,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 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豪放的语言、瑰丽神 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诗风豪放飘逸。 杜甫有诗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赵翼诗评“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 章啄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 不可羁勒之势”。
一 叹 高 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 感情基调。
蜀道来历
五丁开山故 事作用?
1、渲染神话色 彩,引人入胜 2、开辟蜀道的 艰难
蜀道高峻
第一段,诗人写蜀道的雄奇险峻主要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五丁开山 ①神话传说 六龙回日 增加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一 叹高 (难
危 行)
蜀道来历
蜀道高峻
二叹 惊 险 景物凄清 ——以“何时还” 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照应 剑阁险要 三叹 险 要
(申 戒) 杀人惨景 ——以“早还家” 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唐代有一位诗人,自小就聪明伶俐,颇显诗才。 在他七八岁时的一个春天,他父亲和他一起对诗, 想试一试孩子的才华。父亲起头吟道:“春风送暖 百花开,迎春绽金他先来”。母亲在旁先联了一句: “火烧杏林红霞落”。话音刚落,机灵的儿子便指 着院中盛开的李花,朗声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听了拍手叫绝,连夸儿子有诗才。他觉得儿子 这句诗的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而且李花洁白如雪, 很有情味,于是给儿子起名叫“ ”。
蜀道难
唐· 李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23张PPT)优秀课件

背景知识
李白怀着“ 济世救民 ”的远大抱负应召来到 长安,可是有志不得伸,满腔抱负顷刻化 为乌有。李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 《蜀道难》,借此曲折地表达人生道路的 艰难。
蜀道难
唐·李白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句贯穿全文。
蜀道之难,难在哪里?
蜀 蜀道之 高
道 难
蜀道之 险
轻 两千朝
舟 岸里辞
已 猿江白早
过 万 重 山
声 啼 不 住
陵 一 日 还
帝 彩 云 间
发 白 帝 城
。,。,
疑飞遥日
是流看照 望
银直瀑香 庐
河下布炉 落三挂生 九千前紫
山 瀑 布
天尺川烟
不桃忽李
及花闻白
汪 伦
潭 水
岸 上
乘 舟
赠 汪 伦
送深踏将
我千歌欲
情尺声行
。 ,。,
笔 落 惊 风 雨, 诗 成 泣 鬼 神。
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其诗 歌成就是唐诗的颠峰,但也有人说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 人。李白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 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 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 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背景知识
李白虽少有大志,但终不得仕。 天宝元年,已经41岁的李白被玄宗 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玄宗后期 的朝政被李林甫集团把持,贤能之 臣多遭排挤和打击。
9 、世界这么大,一样米养百样人,你无法要求所有人的三观都同你吻合,唯一的方法,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心理上的无坚不摧才能保护你 ,不被那些自私又狭隘的人所伤害。
11 、这个世界从不缺乏有才能的人,但缺少有精神的人。生活是没有路标的单程轮回,固守心的航向,需要非凡的勇气。以微笑驾驭人生之 舟,愿你收获一路精彩! 13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大意,一定要把事情考虑周密以后才能做。 5 、人往往是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可是为时已晚,即使是哭干眼泪也换不回曾经的拥有。多少人都是这样的感叹: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 时已无可挽回。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4课《蜀道难》课件 语文课件PPT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本 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 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 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 力。
唐朝,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 ,入蜀的人乐不思 返,而没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 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
11. 这一段说了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剑阁 峥嵘……化为狼与豺)写剑阁的险 恶。第二层:(朝避猛虎……不如 早还家)写战祸的惨烈。
12. “不如早还家”和文பைடு நூலகம்中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
13. 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所说的 剑阁的险要和蜀中的战祸之烈,又与 开头、句中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 ,以此收束全文,可以使读者兴无穷 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内容概括无 余。
第二层:(上有……以手抚 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
5.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有何作用?
明确:引用此神话表现了人与自 然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 烈愿望,赞扬了开山的勇力,点染了 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6. “上有六龙回日……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 句中,作者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 险峻?
第二单元
蜀 道 难
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 诗的行文脉络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 的艺术特色
2.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 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 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 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 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 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 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 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 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 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3《4.蜀道难》ppt(23张PPT)

教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还没有真正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诗歌这一含蓄细腻以情感见长的文体,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景,激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
学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蜀道,倚崇山峻岭而立,伴河湖峡谷而行。这条道路险峻、高耸、崎岖、百转,曾被无数诗人称颂。有这么一位诗人,他临山而望,踏歌纵酒,对月言情,挥毫洒墨把满腹的壮烈和柔情都写进他所爱的盛世山河,写就一副惊艳的长曲,其名为——“蜀道难”。而他也因此一诗,被时人赞为“谪仙”。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蜀道之难的探索,细细品味李白的《蜀道难》
教学过程
课堂安排了四次诵读: 1、个别学生堂上朗读,读后师生议论不足之处。2、老师范读,学生圈点矫正。3、全体学生齐读。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疏通诗意,圈出难点,合作交流。 直接而感性的阅读 ,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语言感受。通过循序渐进的诵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进一步感受李白诗歌浪漫奇特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本环节主要用启发法、讨论法、点拨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技巧。 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讨论解疑.把提出的问题交给学生解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且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在这个环节要给予正确的点拨。
教学过程
3、拓展延伸:作者写《蜀道难》,有无深刻的寓意? 关于本诗寓意,历来有如下三种说法:一、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二、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三、为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 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对以上三说曾予批驳,且自创新说云:“……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风人之义远矣。必求一人一时之事以实之,不几失之凿乎?”对此说,你持何态度?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还没有真正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诗歌这一含蓄细腻以情感见长的文体,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景,激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
学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蜀道,倚崇山峻岭而立,伴河湖峡谷而行。这条道路险峻、高耸、崎岖、百转,曾被无数诗人称颂。有这么一位诗人,他临山而望,踏歌纵酒,对月言情,挥毫洒墨把满腹的壮烈和柔情都写进他所爱的盛世山河,写就一副惊艳的长曲,其名为——“蜀道难”。而他也因此一诗,被时人赞为“谪仙”。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蜀道之难的探索,细细品味李白的《蜀道难》
教学过程
课堂安排了四次诵读: 1、个别学生堂上朗读,读后师生议论不足之处。2、老师范读,学生圈点矫正。3、全体学生齐读。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疏通诗意,圈出难点,合作交流。 直接而感性的阅读 ,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语言感受。通过循序渐进的诵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进一步感受李白诗歌浪漫奇特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本环节主要用启发法、讨论法、点拨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技巧。 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讨论解疑.把提出的问题交给学生解决,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且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在这个环节要给予正确的点拨。
教学过程
3、拓展延伸:作者写《蜀道难》,有无深刻的寓意? 关于本诗寓意,历来有如下三种说法:一、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二、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三、为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 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对以上三说曾予批驳,且自创新说云:“……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风人之义远矣。必求一人一时之事以实之,不几失之凿乎?”对此说,你持何态度?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蜀道难》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4
整理版课件
5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
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 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运用 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感情倾注到所描写的对 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 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和不平。他鞭挞封 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皮日休说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 表”,表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 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 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6.猿猱欲度愁攀援 越过 为…….发愁
7.青泥何盘盘
多么
整理版课件
20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 即使猿猴想要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 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可以摸到参星、井星,叫人仰首屏息, 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然深深地长叹。
直插霄汉。连山绝
险,独路如门,素
有“剑门天下雄”
之说。
整理版课件
3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 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 (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 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 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
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从二十 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 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 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 受权贵谗毁,仅三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 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 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 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 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道北起陕西汉 中宁强县,南到四川 成都,全长450公里, 入川经广元、剑阁、 梓潼、绵阳、德阳等 地。沿线地势险要, 山峦叠翠,风光峻丽, 关隘众多,唐代李白 有“蜀道难,难于上 青天”的形容。
• 沿蜀道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主 要有古栈道、三国古战场遗迹、武 则天庙皇泽寺、唐宋石刻千佛岩、 剑门关、古驿道翠云廊、七曲山大 庙、李白故里等。
主旨句重复三次,构 成诗歌的主旋律,其 作用是
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始 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有一唱三叹之效。
“一唱三叹”
一叹
叹蜀道之高
(惊讶)
(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二叹
叹蜀道之险(畏惧、发愁) 叹蜀中战祸之烈
(激愤、无可奈何)
(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三叹
(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天宝十四年(755 年)冬,安禄山叛乱, 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 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 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 灭,李白受牵连,被判 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 境内),中途遇赦放还, 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 江)、宣城(今安徽宣 城)等地。代宗宝应元 年(公元762年),病死 于安徽当涂县。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 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一、作者简介
•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在我 国文学史上,被称 为“诗仙”。 祖籍 陇西成纪(今甘肃 秦安)。
二、作者生平
•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 今还是个谜,但有人考 证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 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 吉斯坦境内),又有人 传说他与唐皇室属于同 一世系,但这些都未得 到确凿证实。李白五岁 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第一段
1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 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 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 (sài)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 (zhàn)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 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 步九折萦(yí ng)岩峦。扪(mén)参(shēn) 历井仰胁(xié)息(xī), 以手抚膺(yīng)坐 长叹。
李白个性特点
李白是盛唐时期的 诗人,其诗歌成就是唐 诗的颠峰,但也有人说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 来的天才诗人。李白非 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 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 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 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 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 神风貌。
李白的诗歌艺术风格
•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风豪放飘逸。 • 有杜甫诗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 鬼神”,赵翼诗评“飘然而来,忽 然而去,不屑于雕章啄句,亦不劳 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不可羁 勒之势”。
古 栈 道
古栈道
30
古栈道
古 栈 道
剑门关,是蜀 道上最重要的关 隘。这里山脉东 西横亘百余公里, 72峰绵延起伏, 形若利剑,直插 霄汉。连山绝险, 独路如门,素有 “剑门天下雄” 之说。
万 夫 莫 开
一 夫 当 关
读通诗意
诗中哪些诗句点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 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 望长咨嗟!
难
蜀道难结构图解
一叹蜀道之难
叹高 蜀 道 难
蜀道的来历 蜀道的高峻
蜀道自古难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蜀 道 之 难
叹险
二叹蜀道之难 蜀道环境凄凉 蜀道上山水险恶
蜀道自古可畏 劝阻友人
叹战祸之烈
三叹蜀道之难 剑阁险要 险象环生 早还家 告诫友人
难 于 上 青 天
再读通诗意
文中三处主旨句分别从哪 个角度突出了蜀道难?或者 说,诗人在诗中咏叹蜀道难 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 开始了广泛漫游,南 到洞庭湘江,东至吴、 越,寓居在安陆(今 湖北省安陆县)。 •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 交朋友、社会名流, 从而得到引荐,一举 登上高位,去实现 “济天下”“安社稷” 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 一事无成。
• 天宝初年,由人推荐, 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 供奉翰林。这是李白一 生最得意的时期。不久, 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 三、四年间(公元 744 或745年),被赐金放 还,排挤出京。此后, 他在江、淮一带盘桓, 思想极度烦闷。
《蜀道难》——古乐府旧题
•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 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 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 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 歌,简称为乐府。后 代拟乐府写的诗歌虽 不入乐,但也称为乐 府或拟乐府。
《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属于 相和歌词的瑟调曲,《乐府古题要 解》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 垒之阻。”这只歌曲的内容就是歌 咏蜀道的艰难、行旅的辛苦,李白 《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而作。
第4 课
蜀道难
作者:李 白
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分 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 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 塞诗作,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韩愈、白居易,白居易的叙事诗 《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蜀地
•天无三日晴 •路无三尺平 •人无三两银
太白山 青泥岭
长安
难
北 西 南
秦岭剑阁 大巴山 巫 青 成 山 蜀 都 藏 中 高 原 云贵高原 山 东 脉
长江
21
古 栈 道 遗 址
栈道为无路可通之处,人工凿壁插以木枋, 上铺木板而成的古代悬空通道。远望仿佛悬空小 阁,故称栈阁。充分反映了古蜀道之险绝艰难与 古人坚韧顽强的毅力。
乐府诗《蜀道难》是 李白的成名作。诗人初到 长安造访贺知章,以此诗示, 贺看后赞叹不已,说:“公 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 精耶?”“子谪仙人也。” 后世称李白为“谪仙”。
《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 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 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 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 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 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 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 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 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 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