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经典模板 (35)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套的各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
从近6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研究与编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小数修订后教材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共40页PPT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变化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变化2024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即将和我们见面,下面笔者针对新教材中的一些变化进行了整理,以便老师们在新的学期能够改变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1. 教学观念的重塑:新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修订,强调“三有”(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学生)和“三会”(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教学理念。
这有助于重塑教学观念,积极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为要义的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
并且在新版本教材中,始终站在儿童的视角进行改变素材,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2. 教材内容与结构的调整:教材结构进行了调整,内容进行了精简和调整,更加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将认识图形(一)、(二)等变成认识立体图形、认识平面图形等,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将认识钟表删除,放入到综合实践中去学习;将图形与几何中的认识立体图形与6-10的认识与加减进行了位置调换,这样学习完1-5的认识和加减法,就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学习6-10,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再如增加10的再认识这一节课,从计数单位以及位置值再次让学生学习10,体现了数认识与运算一致性,能更好的认识11-20.比如在减法的认识中,老的版本教材是将4个圆卡放在一个方框内,然后用虚圆圈圈出一个,表示减少一个,得到4-1=3,是一种静态表现,不太利于学生理解减法本质。
而在2024版新教材中,去掉了方框图,同时增加了一个小箭头和大箭头,小箭头表示的是去掉一个,大箭头表示去掉一个的结构,让静态的图变成动态的图,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在做中学,学中悟。
另外将原来的解决问题“图中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改成了“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更加注重对问题分析的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以下简称实验教材)经修订后形成的一套新教材。
实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以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实验教材从2001年秋季开始使用,经过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实验使用证明,这是一套我国城乡广大地区普遍适用的小学数学教材。
从2011年7月开始,实验教材的编写者根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对实验教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于2013年3月全部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查,并已于2012年秋季开始陆续替换实验教材。
修订后的教材,既具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同时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细致改进计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册教材的教学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部分是笔算的教学内容。
在新世纪之初启动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中的笔算内容是被削弱的部分。
与以往的数学教学相比,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实验稿)》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
本套教材的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较好的体现《标准(实验稿)》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例如,加大笔算教学的步子,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帮助学生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体会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等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1~6年级)介绍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1~6年级)介绍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有关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长期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多套教材,在这一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社坚持“为基础教育铺路架桥,向新世纪献一流教材”的办社宗旨,又为大家奉献了一套崭新的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设计思想,研究和编写的思路;②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是如何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的。
③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
使大家对这套实验教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便于在实验教学更好地使用新教材。
教材的研究和编写人员由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大学教授、特级教师、教研人员和长期从事教材研究编写工作的编辑人员组成教材编委会。
(编委会成员在教材的后边写有。
)编委会主任是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刘意竹,副主任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卫国和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主任卢江。
教材编委会聘请了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丁尔升教授、著名学者郑毓信教授和老一辈小学数学教材专家李润泉编审为顾问。
教材主编是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员、编审卢江和副研究员、副编审杨刚(小学数学研究会的秘书长)。
很多富有经验的教研员、特级教师、小数专家目前正参与教材的研究编写。
实验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在实验教材的研究编写中,我们注意坚持两个基本原则:1.在努力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1)创新,就是教材的编写要以《标准》为依据,尽量体现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呈现方式上努力展现新的面貌。
修订教材总体介绍

册别
单元
估算教学内容 近似数、整百整千的估算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估算解决问题,根据问题调整估算策略 三年级上册 测量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小数乘法 多边形的面积 估测距离 约等号、估算解决问题 估算解决问题 结合笔算教学估算 结合笔算教学估算 口算和估算结合 综合应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估测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估算解决问题,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1)估算教学的起点后移
(2)改变了估算教学的主要载体(由算到用)
(3)估算教学的分布更为广泛 (4)加强估算方法多样化和估算策略的渗透
2014/10/13 22
(1)估算教学的起点后移
原来在二上“100以内
的加法和减法(二)”开
始教学,体现不出估算的 作用。现移至二下“万以
内数的认识”,利用整百、
,另设一单元“比”。
⑥将六上“百分数”单元分成两段教学,六上安排“百分
数(一)”,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等;六下安排“百分数 (二)”教学有关百分数的应用,如利率、纳税等。 2014/10/13 4
2.图形与几何(五点变化)
①平面图形的认识:在一下安排了直观认识平行四
边形,在三上的“四边形”不再单独安排平行四 边形的认识,而是安排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性的
2014/10/13 2
一、整体编排:调整结构和顺序
2014/10/13
3
1.数与代数(六点变化)
①在二下增加“混合运算”单元; ②将“有余数的除法”从三上移至二下; ③将“倍的认识”二年级移至三上且独立为一个单元; ④将六上“分数乘法”中的“倒数的认识”移至“分数除法”中。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019年精选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2012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已开始执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使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教材。
所有的初中和小学教师,以及教研员们需要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并投入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中。
那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推出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与原来的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相比,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与要求的变化和教材实验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教材修订研究,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和教材的结构进行了调整,这样就使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
例如:“数与代数”部分,在二年级下册增加“混合运算”单元;将“有余数的除法”迁移至“万以内数认识”之前(从三(上)移至二(下));将“倍的认识”后移至三年级上册并且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等。
“图形与几何”部分,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时安排认识平行四边形;在三年级的“四边形”单元不再安排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而是安排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性的认识;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后,接着让学生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观察物体”的教学安排了三个层次,分别安排在二、四、五年级等。
“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学段降低教学要求,每一学年只安排一个小单元的统计教学;第二学段才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
“可能性”的教学后移至五年级。
“综合与实践”部分,调整或重新设计了部分主题活动,加强了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了对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将“数字编码”从“数学广角”的内容改变为“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重新设计“我们的校园”等主题活动。
修订后的教材,数学知识的出现、教学的顺序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2014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介绍

例2:一下“找规律”
例3:一上 “20以内的
进位加法”
例4:一下“100以内数的认识”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① 新编了一些“整理和复习”
例1:一上:“1— 5的认识和加减法
例2:四上:“大数的认 识
②通过整理是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例3
2.提供丰富的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和经验”的机会。
例1:一上“1120各数的认识”
例2:一下“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
例3:二下“有
余数的除法”
不仅包括实际问题,还可以包括纯数学问题。
实际问题
例4:五上“小数乘法” 例5:五下“ 长方体和正方体”
10/22/2014
纯数学问题
例6:四下“三
角形”
例7:六上“圆”
5.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
教育的要求。
4. 使教材的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
读性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 配合恰当,装帧精美。形成一套学生喜 欢的教材。
(三)教材修订的依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要求。
2.实验教材10年实验研究和使用经验的总结 成果。
3.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实验教材提出的
现数学的价值,体现时代精神与科技
进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使教材的结构更为合理,符合学生
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减轻学生课业
负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和会用数学
的信心,获得数学的“四基”,初步
形成“四能”。
3.使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 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与学生自主学习的 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 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 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根据实验教材使用中 获得的对教材编排的意见和建
苑
数学 窑
课改纵横窑专题透析
有感于野 我 们 该 怎 么 做钥 冶
野 统计与概率冶部分袁第一学段降低教学要求袁每一学年 只安 排 一个 小单元 的统计 教学 曰第二 学段 才让 学生系统 学 习统 计 图表知识 袁形 成数 据 整理 和去解决问题遥野 可能性冶的教学 后移至 五年级遥
野 综合与实践冶部分袁调整或重新设计了 部分主题活动 袁 加强了 活动 的综合 性和实 践性 袁加强 了对 探索 解决 问题方 法的引导袁渗透 数学 思想方法遥例如袁将野 数字编码冶从野 数学 广角冶的内容 改变 为野 综 合与实 践冶主 题活动 曰重新 设计野 我 们的 校 园冶等主 题活动 遥
那么 袁人 民教 育 出 版 社 新推 出的叶 义 务 教 育 教科 书 数 学 (一耀六年级 )曳 与原 来的课程 标准 小学数学 实验教 材相 比袁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钥 下面作一简要介绍遥
一尧教 材 的结 构发 生了 一 定的 变化 袁教学 内容 的 编排更 为科 学合 理 袁符 合学 生学 习数学的 认知 规 律 袁有 利于学 生 对 数学 知识 的 理解 遥
修订后的教材袁数学知识的出现尧教学的 顺序更具逻辑 性袁更 符 合学 生 学习 数学的 认知 规律 遥
二尧系统处理野 解决问题冶袁为实现野 解决 问题冶的课程 目 标提 供教学 思路 尧发 展线 索和 可 操作的 案 例 遥
从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调研中我们发现袁 教师在如 何通 过数学教学 培养小学生野 四能冶方面存在着 许多的问题或困 惑遥 为此袁本次教材修订袁将培养学生的野 四能冶落到实处作 为重要 修订内容之 一遥 目前在修订后教材中的体现是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介绍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套的各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
从近5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研究与编写,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本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以《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的。
注意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
与原通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相比较,本册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探索规律”“统计”五个单元的新的教学内容。
“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新的关于图形与空间关系的内容;“认识时间”是逐步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内容;“探索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数学问题兴趣的内容;“统计”是“统计与概率”正式教学的开始。
人教版教科书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解读

人教版教科书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解读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以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编写的一套材。
本文主要介绍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编写特点。
首先,这一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研究认数和计算的开始,也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还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符号“=”“>”“<”,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体会研究数学的乐趣,提高研究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最后,这一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数学。
学生研究数学不仅需要理解和建构,还需要通过练加深理解并形成基本技能。
本教材编写和修订注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案例和设计内容的呈现形式,同时注重精心编排练,通过科学合理的练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形成技能,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的目标,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逐步发展数学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为后续知识的研究做铺垫。
例如,在练中加入“凑十”和“10加几、10减几”的练,为后面研究“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准备。
小数修订后教材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共40页文档

小数修订后教材介绍《义务教育教科 书数学(1~6年级)》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之易安 Nhomakorabea。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小数修订后教材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共40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小数修订后教材介绍《义务教育教科 书数学(1~6年级)》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2013年改后人教版教材数学1-6年级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教材修订情况介绍一、修订后教材的变化情况(一)整套教材的主要变化1. 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根据《课程标准》内容与要求的变化和教材实验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教材修订研究,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和教材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使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
修订后的教材,数学知识的出现、教学的顺序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顺序。
例如:(1)数与代数——◎在二年级下册增加“混合运算”单元;◎将“有余数的除法”迁移至“万以内数认识”之前(从三上移至二下);◎将“倍的认识”后移至三年级上册并且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等等。
(2)图形与几何——①图形的认识:◎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时,安排了认识平行四边形;而在三上的“四边形”不再单独安排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而是安排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性的认识。
◎角的认识,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后,接着让学生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
②观察物体的教学安排了三个层次,分别安排在二上、四下、五下。
③图形的运动:对“图形的变换”降低了要求。
(3)统计与概率——①第一学段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
只分别在一下、二下、三下安排统计的教学。
一下:让学生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了解分类计数的思想,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
二下: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三下:让学生学习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的作用。
②第二学段才开始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
③“可能性”的教学后移,安排在五年级上册。
(4)综合与实践——调整或重新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努力体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
每册只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加强了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加强了对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至六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这套实验教材于2001年9月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10年多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经过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实验使用证明,这是一套我国广大城乡地区普遍适用的小学数学教材。
一、本套实验教材的实验与使用情况
2001年有8个省的8个国家级实验区,山东、重庆、辽宁等省市的4个志愿参加的实验区以及河南省的部分学校使用了这套实验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室对首轮实验区进行了每年2次的教材培训,受训小学数学教师约2万人次。利用每次教材培训的机会,我们在国家级实验区召开座谈会,了解实验教材的使 1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卢江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至六年级)的总体情况,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有关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套教材实验版的实验与使用总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