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短文两篇》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完整版)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练习题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七、对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八、填空: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 ,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
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④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⑤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九、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 ,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 ,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
十、用原文语句回答: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情趣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和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这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二、《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参考答案]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
“何陋之有”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最后一句,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美好的品行,应努力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健康的书籍,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三、《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参考答案]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像世人那样追名逐利,而是能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出淤泥而不染”寓意处于污浊的环境中,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依然能洁身自好、保持自我。
四、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提示]先熟读,再背诵。
默写时,字迹要工整,注意易错字。
五、“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友人惭,下车引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课后习题答案
新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的答案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边一、1.2.略3.⑴将“兴旺〞改为“开展〞⑴将“附和〞改为“赞成〞二、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地,“山〞指的是重重困难。
隐含的道理是:理想的完成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给予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也在冷冷嘲笑我痴心妄想、稚嫩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大海比喻理想,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困难奋斗,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辛万苦,困难奋斗才会完成理想。
3.诗人坚信理想可以完成,这个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奋斗,使心灵永远不再枯干,充满活力。
4.黄山位于皖南地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
〔原文以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圆一百二十公里与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为重要。
〕三、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心(飞鸟集)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 1.略2.莫顿•亨特美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克服困难爬下悬崖的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战胜小困难,终将战胜大的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3.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参考答案第1页4.⑴把“根本上〞删去〔或将“铲除〞改为“排除〞〕⑴在“朗诵〞后加“表演〞5.C A B二、1.57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费城我和小伙伴们、父亲天气闷热而且大家玩弹子游戏玩厌了我困在悬崖上,伙伴们走光了在爸爸的引导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悬崖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交代事情的起因。
3.略〔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法〕第3课短文两篇一、1.略2.小思香港(承教小记)席慕容画家作家(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七里香)(有一首歌)等3.先抑后扬为了生命连续,必须好好活着。
4.⑴删掉“我们选〞⑴删去“原因〞或“等原因造成的〞二、1.⑴秋天一到,蝉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但这短暂的生命完成了生命的连续,因而那烦人的鸣声是可以宽恕的。
人教版七上语文《短文两篇》精品系列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ABC测试卷练习(A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雏形(chú) 丰硕(shuò) 累累(lèi) 冉冉(rán)B.贪婪(lán) 孵化(fū) 堕落(duò) 具体而微(wēi)C.点缀(zhì) 沉甸甸(diān) 污浊(zhuó) 繁弦急管(xuón)D.牙龈(yín) 飞尘(chéng) 姊妹(zǐ) 玲珑剔透(tī)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 )B.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
( )C.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 )D.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 )3.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贪婪:贪得无厌,不知足。
低回:留恋。
B.雏形:事物的初步形式。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C.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回味无穷:味道丰富,没有穷尽。
D.稀疏:不稠密。
俗子:鄙俗的人。
4.对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②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③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④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A.比喻、比喻、拟人、排比B.比喻、拟人、拟人、排比C.夸张、比喻、拟人、排比D.比喻、拟人、夸张、排比5.对“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忧愁的是不能回归原始森林;快乐的是可以欣赏繁华的都市风景。
B.忧愁的是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所作所为;快乐的是终有一个小男孩早起陪伴我们。
C.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染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天天都能迎接太阳。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第7课 短文两篇2
7 短文两篇练习一.语言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堕.落(duò)坠.落(zhuì)B、污浊.(zhú)腐蚀.(shì)C、点缀.(zhuì)辍学(chuò)D、皱.纹(zhòu)雏.形(chú)2、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神圣的事业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B、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C、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3.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2)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
(3)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4.仿照句式再续写一个句子。
有多少个“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 有多少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5.《第一次真好》中说“第一次感觉真奇妙”,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二.课内阅读。
(一)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
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
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6.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
(1)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2)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七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短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短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短两篇班级姓名行道树1用心熟记下列词语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红灯绿酒(亦作灯红酒绿)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2填空题(1)本给我们介绍了;用了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自述。
第3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最后一句行道树告诉我们;第5自然段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最自豪的时刻是。
(2)在中找出描写痛苦的词语、、、。
3解释下面词语在中的含义(1)玲珑剔透(2)具体而微4简答题(1)《行道树》第3自然段里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2)“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这份痛苦带怎样的深沉?(3)行道树的这份深沉与痛苦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4)《第一次真好》第1段中的“景色”并不见得很美,为什么“我”却把它比喻成一幅秋日风情画?(可摘引中原句回答)(5)第4段中“我和孩子们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中的“眼巴巴”写出“我”和孩子们的什么心情?(答案不得超过10个字)(6)第5段中“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在中是指哪一次?(答案不超过10个字)(7)在中详细提到的第一次的经验有哪些?(8)“第一次”给奇妙的感觉是什么?(可摘引中语句回答)(9)在中想要告诉我们什么?(10)下面两个句子意思相同,但第①句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①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自己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喷气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②第一次去露营、自己动手做饭、坐火车、坐喷气机、看见雪、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11)《行道树》中“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既然“别人都不迎接”,为什么“我们”去了?(12)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矛盾?不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略2(1)行道树的奉献精神拟人行道树的痛苦是它自己选择的行道树生长的环境它是忧愁而快乐的树清晨(2)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忧愁堕落3(1)形容鸟蛋精巧细致、清楚澄澈的样子。
第7课短文两篇随堂练习人教新课标七级上
7.短文两篇基础知识1 .给加点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雏.形点缀.姊.妹苦熬.牙yí贪lánduò落污zhuó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玲珑剔透:②具体而微:3.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并在小方格中加上标点。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A.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B.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C.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D.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阅读理解阅读《行道树》,回答问题。
4.本文用了第几人称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特点?5.说说第②段中“堕落”一词在文章里的意思。
6.本文赞颂了行道树的什么崇高精神?7.第③段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个哲理句的理解。
8.读了这篇文章,你会联想到生活中哪一种人?请具体说说。
拓展运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小院吟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
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
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
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
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
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
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
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第7课 短文两篇
7 短文两篇练习一、基础训练.1.将词语补充完整。
(1)繁( )急管 (2)( )( )升起 (3)玲珑( )透 (4)( )灯( )酒(5)不可( )灭 (6)沉( )( ) (7)具体而( ) (8)眼(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具体而微:②玲珑剔透:③不可磨灭:④回味无穷:3、造句。
(1)丰硕:(2)当……时候,……都是……,……都是……4、《行道树》中说“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又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5、在你的人生中,有多少个第一次值得你回味,试写出一个。
(提示:简单概括,写出感想)二、能力训练.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5题。
美丽一次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
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
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
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
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尤其让人们惋叹的是,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工夫,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依米花的生长和蝉的生命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
它们只是大自然万千家庭中极为弱小的一员,可是它们却以其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昭告:生命一次,美丽一次。
一次,便足矣!一次的青春,一次的成功,一次的勇往直前,一次的轰轰烈烈,一次的无悔人生。
一次,仅仅一次,却需要长时间坚韧不拔的进取和历尽艰辛的跋涉,它甚至需要耗尽一个人一世的光阴、毕生的精力!人生的路途比依米花的一生漫长,可是,在这段漫漫求索的艰辛历程中,我们并非一定会比依米花做得更好。
1、文中的“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指的是什么?2、文中的“独特的生命方式”指的是什么方式?3、概括文章的主旨。
4、品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三、应用创新。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6题。
暗香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短文两篇》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课前5分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贪婪.____ 堕.落____ 点缀._____ 自豪._____ 冉冉..____ 苦熬._____ 玲珑剔.透_____ 雏.形______ 丰硕._____ 稀疏.______答案:lán duò zhuì haó rǎnrǎn á tī chú shuò2、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贪婪:贪得无厌,不知足。
点缀:可以衬托或装饰。
B、堕落:①沉沦、流落。
②指思想行为趋于下流。
文中是第一种含义。
C、冉冉:形容事情慢慢变化。
累累:连续不断。
D、低回:迂回曲折。
引申为情感或思绪。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解析: A、B、D三项都正确;C项词语解释不全面。
冉冉:形容事情慢慢变化或移动。
累累:连续不断;连接成串。
答案:C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2)我们(行道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解析:做此类题要抓住句中有典型特征的词语,以便来辨析修辞方法。
(1)题中六次出现“第一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2)题中“玩凉凉的云”是拟人。
答案:(1)排比(2)拟人4、文学(文体)常识填空。
(1)《行道树》作者是台湾女作家__________(2)《第一次真好》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3)从文学体裁看,这两篇文章都属于________答案:(1)张晓风(2)《无言歌》周素珊(3)散文课中10分钟1、下列每个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找出来,并改正。
(1)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的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映象?(2)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呱独里。
但我们苦翱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
七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
7.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 duò落()2. 点zhuì()3. 贪lán()4. 苦áo()5. 丰shuò()6. tī透()7. chú形()8. fū化()二、解释下列词语。
1.繁弦急管:2.红灯酒绿:3.具体而微:三、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行道树。
四、阅读课文《第一次真好》并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1)俗子:(2)低回:2.第(1)段中的“景色”并不见得很美,为什么“我”却要把它比喻成一幅秋日风情画?3. 第(4)段中“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中的“眼巴巴”写出我和孩子们什么心情?4. 下面两个句子意思相同,但第(1)句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1)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2)第一次去露营、动手做饭、坐火车、坐飞机、看见雪、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原因:5. 第(5)段中“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在文中是指哪一次?(答案不超过10个字)6.“第一次”给作者奇妙的感觉是什么?(可摘引文中语句回答)7. 作者在文中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五、阅读《非走不可的弯路》,完成练习。
在青青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了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路走不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1)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一、双基测评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并指出这些词在作用上的共同之处。
当然;山上有的是______的花、______的树;有的是______的岩石、______的风、_____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着迷。
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比较下面两句话;哪一句好?为什么?(1)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2)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绵;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答:3. 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1)一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的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什么。
(2)这是梦境;啊!这是在海角孤岛上的奇幻梦境。
--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答:4. 《空山鸟语》最后说“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蝈蝈》“整个白天……自言自语地说。
”一部分;完成5-7题。
5.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6. “它咬破笼子;逃走了。
”真的是如此吗?说说你的理解。
7. 《蝈蝈》一文表达了怎样的寓意?二. 能力迁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1)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2)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包;而是头脑长瘤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 习题精选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短文两篇》习题精选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卑微()收敛()聒噪()宽恕()一丝不苟()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零落颤动继续贝壳B.沙粒嘈杂精致观察C.图样钱币淘洗痕迹D.脆弱短暂把玩透名3.解词卑微:收敛:宽恕:一丝不苟:4.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蝉》和《贝壳》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由事物感悟出。
(2)《蝉》和《贝壳》两篇文章得出的感悟分别是:《蝉》:。
《贝壳》:。
5.文中说:“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写一句你知道的名人名言,要求与本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致。
答:6.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的三个词语,词语的顺序可以不分先后,字数在20——30个,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想像雾倾听(1)表现“欢快”:(2)表现“忧愁”: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贝壳席慕容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
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1.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限15字之内回答)(2分)为贝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三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20字以内回答)(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作业本第7课《短文两篇》的答案
语文作业本第7课《短文两篇》的答案短文两篇包括《行道树》(张晓风)和《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这篇
文章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为方便大家
学习,以下是分享语文作业本的答案,希望对你有用!
7短文两篇
1、yinlanfichaochuran
2、略
3、①存在是点缀。
②我们是树。
③装饰是烟尘。
4甲略
5、新鲜、刺激
6。
第一次看到结实累累的抽子树,表现了心头的喜悦与新奇。
第一
次看到刚出生的小鸟,表现了对新生命的期待。
7。
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生命也愈益多姿多彩。
8。
变大或者变小:这是人们在行走时对树的感觉,当你走近时,树就
显得高大了,反之,则变得矮小了。
幸运:因为它没有像别的树那样夭折,所以是幸运的;但失去了树林,只有孤独的树,这恰恰反映了人类的愚蠢
与不幸。
9甲此题答案可以多样,合理即可,如:将欢快的虫与死亡的树作对比,突出树的不幸;使人产生联想,暗示人类的无知行为将导致家园的毁灭,使自己无处栖身。
11、《行道树》采用拟人化的构思,托物言志;本文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借树的形象表现自己的思考、忧虑。
12、略。
【初中语文】初一语文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初一语文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短文两篇练习题及答案[学法导引]本文涵盖两篇文言文,整体表现的都就是古人对大自然的积极探索。
《夸父逐日》就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文中巨人夸父勇于与太阳接力赛,最终口渴而死去,他的手杖化成桃林。
这个美妙的神话整体表现了夸父极其的英雄气概,充分反映了古代人民勇于探索,勇于打败小自然的猛烈心愿和不屈不挠意志。
《两小儿辩日》就是Lizier《列子》的一则短文,写下两小儿为太阳的离人远近争论不休,博学多识的孔子竟也无法行事的故事,以此表明人懂的东西总是非常有限的,而却无穷尽,同时,还充分反映了古人为重新认识自然、探究客观事物而独立思考、大胆批评的精神。
时,要先借助工具书及文下的注释疏通字词,弄清文义,再进一步反复诵读,深入思考,把握神话故事的表现手法,及两则短文给予我们的启迪。
另外,《夸父逐日》,还要注意体会其言简意丰、想像奇特的特点;《两小儿辩日》,要注意领悟其用对话表达人物情态性格、以及在对话中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语言交错使用的灵活写法。
[典题例析]例题一、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解析:表面认为,夸父追日的犯罪行为就是以失利收场,但上古时代的神话就是人类用以抒发打败自然心愿的一种手段,此类神话的着眼点并不是最终的胜败,而是以此去整体表现那种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答疑时可以从此抓起分析。
参考答案: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
例题二、从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救赎?解析:本题可从多角度思考,①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可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尽的;还可说明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的问题,能实事求是,表现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者风范;②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可认识到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还可认识到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
【七年级】短文两篇达标测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短文两篇达标测试题(带答案)宁阳实验中学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题中国“两篇散文”第7卷第1单元1题a一、把带下划线的单词拼音卑微()收敛()颤动()聒噪()宽恕()一丝不苟()二、释义卑微:汇聚:宽恕:三、文学常识(1)《蝉》选自作者是,本名,地区作家。
(2)《贝壳》的作者来自台湾。
散文集里有诗集。
四、虞世南的《蝉》,完成1~3题。
蝉虞世南悬挂饮清露,鸣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三个方面描述了蝉的特征。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这首诗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B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谦逊的克制的颤抖吵闹的原谅的细心的二、蝉声响亮而高远,古往今来,那“知了,知了”的鸣唱,曾使情感丰富而细腻的诗人们写下了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请你写出你知道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蝉》和《贝壳》两篇文章得出的感悟分别是: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壳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蝉文中有一句话,是全文的眼睛,谈谈对它的理解。
(3)《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C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谦逊的克制的颤抖吵闹的原谅的细心的二、结合课文,理解语句的含义1.“夕阳下,当你想起秋风的颜色时,你会原谅那烦人的噪音。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编练习第7课《散文诗二首》(word文档有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编练习--第7课《散文诗二首》==本文档为word格式有参考答案,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 祷.告() 嗅.觉()罗摩衍.那() 并蒂.() 姊.妹()莲蓬.() 菡萏..() 攲.斜()荫蔽.() 徘徊..() 烦闷.()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偷偷地) 沐.浴(洗澡)B.攲.斜(倾斜) 观摩.(研究、切磋)C.祷.告(向天神求助) 妄.想(荒诞不合理)D.无端.(原因,起因) 至.爱(最)4.《金色花》中,“我”变成金色花后与妈妈有几次嬉戏?5.说说你对《荷叶·母亲》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理解。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编练习--第7课《散文诗二首》参考答案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nì) 祷.告(dǎo) 嗅.觉(xiù)罗摩衍.那(yǎn) 并蒂.(dì) 姊.妹(zǐ)莲蓬.(péng) 菡萏..(hàn dàn) 攲.斜(qī)荫蔽.(bì) 徘徊..(pái huái) 烦闷.(mèn)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臭—嗅)(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荫—阴)(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篷—蓬)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匿.笑(偷偷地) 沐.浴(洗澡)B.攲.斜(倾斜) 观摩.(研究、切磋)C.祷.告(向天神求助) 妄.想(荒诞不合理)D.无端.(原因,起因) 至.爱(最)(解析:“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课前5分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贪婪.____ 堕.落____ 点缀._____ 自豪._____ 冉冉..____ 苦熬._____ 玲珑剔.透_____ 雏.形______ 丰硕._____ 稀疏.______答案:lán duò zhuì haó rǎnrǎn á tī chú shuò2、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贪婪:贪得无厌,不知足。
点缀:可以衬托或装饰。
B、堕落:①沉沦、流落。
②指思想行为趋于下流。
文中是第一种含义。
C、冉冉:形容事情慢慢变化。
累累:连续不断。
D、低回:迂回曲折。
引申为情感或思绪。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解析: A、B、D三项都正确;C项词语解释不全面。
冉冉:形容事情慢慢变化或移动。
累累:连续不断;连接成串。
答案:C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2)我们(行道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解析:做此类题要抓住句中有典型特征的词语,以便来辨析修辞方法。
(1)题中六次出现“第一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2)题中“玩凉凉的云”是拟人。
答案:(1)排比(2)拟人4、文学(文体)常识填空。
(1)《行道树》作者是台湾女作家__________(2)《第一次真好》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3)从文学体裁看,这两篇文章都属于________答案:(1)张晓风(2)《无言歌》周素珊(3)散文课中10分钟1、下列每个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找出来,并改正。
(1)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的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映象?(2)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呱独里。
但我们苦翱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
解析:做此类题要熟悉课文内容,正确掌握字的书写,不要和同音字或形似字相混淆。
如(1)中“的”应写成“得”;“映”应写成“印”。
(2)“呱”应写成“孤”,“翱”应写成“熬”。
答案:(1)得印(2)孤熬2、请根据句意填写下半句。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根据句意填写句子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寻找合适的词语填空。
答案:示例:就没有生活。
3、《第一次真好》第一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为什么不说“风景画”或“风光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句子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对于这类题目,可以查工具书作为辅助手段,即使这些词语并不陌生,但了解词与词之间的微小差别对解题也有帮助。
答案:“风情”指风土人情;“风景”指一定区域内可能观赏的景象。
“风光”指风景景象,在文中,作者所见柚子树生长南国,很有地方风土特色,这柚子树旁又有人家,更见人情,所以,文中用“风情画”更恰当。
4、这篇文章中,“行道树”的象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明确文中“行道树”的象征意义,从文中对它的描述来分析。
它甘愿在城市的飞尘中,制造清新,奉献绿荫,毫无怨言。
答案:行道树比喻无私奉献者5、文章的题目说“第一次真好”,读完全文,你觉得“第一次”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文章题目的恰当,对修饰语“第一次”的深层理解,说出好在哪里,畅谈自己的见解。
答案:好在奇妙,好在新鲜而刺激,好在回味无穷。
志鸿乐园感想小A说:听说你最近曲美国考察了一次,感受不少吧?小B:是啊,感受太多了。
感受最大的是人家的文化水平太高了。
小A:何以见得呢?小B:人家大人、小孩都会说英语。
课后30分钟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贪婪.(lán )堕.落(duò)点缀.(zhuì)玲珑剔.透(tī)B、牙龈.(gēn)姊.妹(zǐ)污浊.(cóng )繁弦.急管(xuán)C、苦熬.(áo)雏.形(chú)丰硕.(shuò)具体而微.(wēi)D、冉.冉(rán)稀疏.(shū)烟囱.(chóng)红灯绿.酒(lǜ)解析: A、C两项注音全正确;D项中有一处错误,“囱”应读“cōng”;B项中有三处错误,“龈”应读“yín”;“浊”应读“zhuó”;“弦”应读“xián”。
答案:B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2)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
(3)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解析:此题考查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行解释。
答案:(1)比喻印象、痕迹、事迹、事实、道理等永远不会消失。
(2)未定型,最初的样子。
(3)从回忆中得到无穷的体会。
3、从例句以外的23个大写英文字中任选1个,发挥想像,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连接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道题考查我们仿写句子能力。
发挥想像,从大写英文字母本身看,按照例句的形式,任选另外23个字母,写一个句子。
如:O是一轮太阳,是朝气。
答案:示例: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S是曲线,是优美。
4、选出句中画线词语感情发生变化的一项()A、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B、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C、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D、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愿你珍重第一次。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感情色彩是否发生了变化。
“神圣”、“自豪”、“多姿多彩”是褒义词,没有发生变化。
“堕落”的用法与我们的语感不相和。
下文明明是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那怎么说“堕落”呢?“堕落”有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这里指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风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
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
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5、理解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行道树认识到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荫,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它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
它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
总之,它们是痛苦的。
然而,它们认识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它们甘愿自我牺牲,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这种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个人的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答案:我们的事业需要我们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及以苦为乐的精神。
6、选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反复阅读文章,体会文章运用对比表现手法,并能理解其作用。
与夜生活的人们相比,更突出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答案:对比。
如:行道树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城市的对比。
突出表现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7、“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这句话中“忧愁”与“快乐”矛盾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要在深层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准确概括,如探究“忧愁什么”“快乐什么”,一定要联系上文内容具体理解。
行道树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答案:“忧愁”与“快乐”不矛盾。
“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带来清新和浓阴,迎接早晨的太阳和光明。
8、我们应当学习行道树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是探究文中行道树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并理解其表现的精神。
答案:学习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9、对“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理解文中句子,要联系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悲凉的点缀”,明确行道树处于“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这个特殊环境。
答案:“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车辆,烟囱不断地制造烟尘,污染空气,但城市的居民习惯于这种现状,人们对行道树制造的清新不珍惜,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实在令人感到悲凉,感到担忧。
在这种环境中,行道树只是一种点缀,改变不了严重的污染现象。
(二)阅读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窗前的洋槐①几年前,我的办公室窗前有一棵洋槐,有三四层楼那么高,想必是很久以前就生长在那里的。
因为我在参与办公楼竣工验收时就发现那棵树的存在,当时心想,自己千万别分着那间被树冠遮挡了光线的办公室,又阴又暗又缺乏视野。
②不幸的是,我偏巧分在那间办公室,为此我沮丧了好一阵子,我曾建议将那棵碍眼的树砍掉,终因不被重视而未实现。
③第一个春天,杨柳都已泛绿且日益繁茂了,这棵洋槐还光秃秃灰蒙蒙一副冬天的面孔,几根枯枝很 A (顽固、顽强、顽皮)地向上张扬着。
或许是心理缘故,我实在不欣赏它的姿态。
那一阵子我曾窃喜,它不会发芽一定是枯死了,于是我设想它有两种死法:树龄太长根须老化,或者盖办公楼挖地基时伤了它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