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一
中医规培常见病案题举例眼科病案
眼科病案病案一绿风内障病人吴某,女,58岁,一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眼胀痛,视力急剧下降,伴头痛,恶心呕吐6次,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予毛果芸香碱眼水,噻马洛尔眼水点左眼,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降眼压处理。
症状好转。
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诊求治。
现头痛目胀,无恶寒发热,恶心欲吐,视物模糊,饮食差,便干尿赤,夜寐欠安。
专科检查:Vod:0.25,Vos:指数/10cm,双外眼未及睑内翻、倒睫,右眼角膜清,前房浅,PAC<1/2CT,瞳孔直径约3mm,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朦胧,隐约见视盘边界清,C/D约0.3;左眼眼睑痉挛,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轻度水肿,KP(+),前房浅,Tyn(+),PAC<1/3CT,瞳孔直径约1.5mm,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看不进,双泪道冲洗通畅,无异常分泌物溢出。
眼压:右16mmHg,左28mmHg。
一、病历书写姓名:吴某性别:女年龄:58岁民族:汉族婚况:已婚出生地:苏州市职业:退休入院时间:2010-05-199:30发病节气:立夏记录时间:2010-05-199:30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病史确认并签字。
主诉:左眼胀痛,视力骤降伴头痛恶心呕吐1天。
现病史:患者一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眼胀痛,视力急剧下降,伴恶心呕吐6次,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予毛果芸香碱眼水,噻马洛尔眼水点左眼,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降眼压处理。
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诊求治,拟“左绿风内障”,“左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收住入院。
入院时:头痛,无恶寒发热,饮食正常,二便调,夜寐安。
舌红苔黄,脉弦。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其他情况:生于本地,否认地方病及流行病接触史,否认疫区接触史,否认冶游史,否认吸烟史,否认饮酒史,平素性情急躁,饮食无特殊偏嗜。
李玉宾《中医临证带教班1期》第5课病案一
李玉宾《中医临证带教班1期》第5课病案一病案一:罗某,女,13岁,上初一。
小孩一般来说没有太严重的问题,相对大人来讲简单很多。
现在的小孩绝大部分的问题都跟脾胃中焦有关系,百分之九十以上吧,都是脾胃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可能会兼有其他的兼证,比如肺气不足的会有鼻窦炎,性格偏内向的可能有点肝郁,睡觉不太好呀,有的这个孩子体质再差一点可能会肾气弱这方面的表现。
所以小孩相对来说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你就抓住中土脾胃,以脾胃为主,把这个主要问题处理好了,其他的兼顾稍微一带,一般的问题很快就会好。
一般12岁之前的孩子,气是比较干净的,比较单纯,青春期之后,慢慢就会有一些问题了。
因为小孩小,思想相对单纯一些,没有那么多事。
孩子大了,一般十七八以后慢慢事就多了,就会有一些情志上的问题。
一般来说普通的孩子,12岁以下,情志方面的问题不能说没有,比较少,一般都是单纯的简单的身体上的问题,相对好处理一些。
小孩跟大人相比,一个气本身就肝郁,再一个七情六欲方面的因素少。
所以从望诊的角度来讲,这个孩子的各方面都很清透,神和气两个层面都很清透,如果出现不清透的感觉,一般来说都是某一方面郁住了。
好,大家开始望诊,小罗可以再往前稍微做一点,让大家都看看你,望诊这方面可以先发表一下意见。
学员:我不太清楚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标准的象是一个什么样的,脸色稍微可以再红润一点。
老师:对,小孩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干净,应该是比较红润一些,跟大人来比会显得更嫩一些。
这次问题比较简单,大家该说的都说出来了。
通过小罗,我们可以了解下怎么望神,神气方面主要看什么呢?最主要是看清透与不清透,或者说明朗与不明朗。
大人这方面感觉就比较弱一些,小孩很容易感觉出来,稍微差一点,稍微好一点,变化是很明显的。
所以看小孩,尤其是几岁的孩子,稍微看一眼,甚至不用摸脉你就知道怎么回事,基本上有数的。
体质很好的孩子,神气光彩是很足的,脸上是那种亮亮的,红扑扑的,嫩嫩的那种光泽,就是很油润的那种感觉。
住院病案首页模板
住院病案首页模板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55岁。
住院号,XXX 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出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联系电话,XXXXXXXXX 家庭住址,XXXXXXXXXXXXX。
主诉。
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因XXXX原因入院,主要表现为XXXXX。
现病史。
患者XX年前出现XXXX症状,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近期XXXX症状加重,XXXXX。
既往史。
患者有XX年XX月前患有XXXX疾病史,曾在XX医院进行过XXXX手术。
平时有XXXX疾病史,长期服用XXXX药物。
个人史。
患者平时饮食习惯XXXX,作息规律,无不良嗜好。
家族史。
患者父母无相关遗传病史,兄弟姐妹中无类似疾病。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干燥。
生命体征,体温XX℃,脉搏XX次/分,呼吸频率XX次/分,血压XXX/XXmmHg。
头颅,头颅无畸形,无颅内外伤,无明显颅内压征象。
眼科,双眼结膜无充血,无明显眼底异常。
口腔,口唇无紫绀,口腔黏膜无苍白,无出血点。
呼吸系统,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
心脏听诊,心率齐,心音有力,无明显杂音。
腹部,腹部平坦,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
四肢,四肢无浮肿,无畸形,无压痛。
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XXXX。
血生化,XXXX。
2.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XXXX。
胸部X光,XXXX。
3. 其他检查。
XXXX,XXXX。
诊断。
XXXXX。
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XXXX。
2. 营养支持,XXXX。
3. 休息调理,XXXX。
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擅自更改剂量和频次。
2. 定期复查相关指标,观察病情变化。
3.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4.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有害气体。
5. 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出院指导。
1. 出院后继续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2. 遵循医生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病案1
第一部分病案一、阴阳五行㈠阴阳1001李某,女,53岁,家庭妇女,1969年9月18日初诊主诉:头痛、头晕、失眠9年。
病情:九年前因夫妻不和,情志不遂而发病。
病起时头痛剧烈,面红目赤,烦燥易怒,时与人争吵,夜不安眠,口苦,大便干结,尿黄灼热。
到医院测量血压为170/12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用西药治疗症状缓解,但未坚持服药。
近二年来,头晕头痛时作,痛势绵绵,头重脚轻,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心悸,夜寐多梦。
血压160/116mmHg。
舌象:舌质红、苔薄黄而干。
脉象:脉弦细而数。
思考讨论题:1、运用事物的阴阳属性理论,判断本例患者属阴证还属阳证,并列举症状或体征加以说明。
2、患者发病初期与目前的病证有何不同?试用阴阳消长理论进行分析阐明。
(摘自江西省中医药学校《中医教学病案》)1002张某,男,29岁,工人,1983年5月11日初诊。
主诉:咳嗽咳痰5年,腹胀、腹泻二个月。
病情:患“浸润性肺结核”五年。
平素咳嗽时作,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口燥,午后低热(37.8℃左右),颧红,手足心热,心烦,夜间时有盗汗,经抗痨治疗效果不佳。
近二个月以来,脘腹胀痞,不思饮食,腹泻日4-5次,低热而又怕冷,四肢不温,口干不欲饮,困倦乏力而卧床不起。
舌象:舌质红而少津,舌边有齿痕。
脉象:脉沉细数而无力。
思考讨论题:1、患者二月前是阴证还是阳证?是虚热还是实热?试用阴阳学说解释其发生机理。
2、患者近二月来病情发生了什么转变?请试用阴阳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其变化的机理。
(摘自《李元馨医集》)1003陈某,女,8岁,1979年8月16日就诊。
主诉:高热、咳嗽、气促2天;大汗肢冷1小时。
病史:14日晚开始咳嗽、咽痛,继而高热,体温40.2℃,持续不退,伴咳喘气粗,痰黄稠,面红,烦燥不安,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经X光拍片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收住院治疗后仍身热不退,咳喘不减。
今日上午9时;大汗淋漓,继而面色苍白,体温骤降(36.8℃),四肢厥冷,血压70/40mmHg。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病案一:慢性胃炎主诉患者李某,女性,45岁,主诉脘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三年。
现病史患者三年前开始出现脘腹不适感,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等症状,经常感觉胀气不顺,影响生活质量。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脾虚湿困型。
治疗方案1.调整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2.中药调理:益气健脾、祛湿化痰。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脘腹不适明显减轻,食欲有所增加,嗳气减少,大便规律。
病案二:失眠症主诉患者王某,男性,38岁,主诉失眠近半年,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白天疲倦。
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每晚入睡困难,常多梦、早醒,导致白天疲倦无力,工作效率下降。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心火亢盛型。
1.调整作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2.中药调理:清热安神、养心安神。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入睡时间缩短,多梦减少,早醒明显改善,白天疲倦感明显减轻。
病案三:痛经主诉患者张某,女性,22岁,主诉经期腹痛伴腰腿酸痛、情绪波动,持续三年。
现病史患者经期腹痛伴腰腿酸痛、情绪波动三年,每次月经来潮前后1-2天出现上述症状。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气血虚弱型。
治疗方案1.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2.中药调理:补气养血、理气止痛。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经期腹痛明显减轻,腰腿酸痛症状改善,情绪波动减轻。
病案四:慢性咳嗽主诉患者刘某,女性,60岁,主诉反复慢性咳嗽伴痰,咳嗽持续两年。
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开始出现咳嗽伴有痰,经常感觉喉部有异物阻塞,痰液为白色粘稠。
中医辨证:肺热痰壅型。
治疗方案1.忌烟酒刺激: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性食物。
2.中药调理: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咳嗽明显减轻,痰液变少,喉部异物感减轻。
病案五:一侧头痛主诉患者陈某,男性,50岁,主诉右侧头痛伴眩晕,持续三个月。
现病史患者三个月前开始出现右侧头痛,头痛部位固定在右侧头部,伴有眩晕、恶心。
李玉宾《中医临证带教班1期》第7课病案一
李玉宾《中医临证带教班1期》第7课病案一病案一:李某,女,40岁。
我们先望诊,从小孙这边开始,说一下望诊的感觉。
……我们把望诊总结一下,大家基本上都说出来了。
神气这方面呢,总体来讲,心态还是比较好的,40岁的人,20岁的心态。
这种情况,即便有问题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心态好的话气的郁结就不会太重,这是好的方面。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内经》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身体的阴气,相当于肾阴、肝阴,阴血这方面的东西自然就少了,再生能力就弱了,它消耗的多,补充的慢,少一些。
所以人一过了四十要注意养阴,不光是养阳,还注意养阴,注意休养。
那么她还是一个年轻人的心态,还把自己当一个年轻人在用,年轻的心态很好,但是身体毕竟有一个客观的规律,就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是要适当的收敛一些,前面大家都把这个问题说出来了。
从神气方面来讲,她神气比较足,但是气,就是面色稍微有点暗,这就是神足而气微浊。
神气是身体内在的五脏藏精所化现出来的,肾气足五脏的精气外出的就会比较多,面色会比较明亮。
气微浊就是脸上稍微暗一些,这一定是精亏了,阴精亏必然整个气机流通不畅,这是单纯从这个神气面色上来看。
从她说话的声音呢,刚才小徐说,说话有点鼻音,实际上不光是鼻音,而是她这个声音,因为女姓应该很柔和,声音应该是很软,而这个声音有点粗犷,很豪爽,有一点点磁性的感觉,也很好,这实际上是阴亏的一种表现。
就是你听女性的声音,越软的,或越偏柔偏细的,属于肾气还比较足。
这种听着比较豪爽一些,多少有那么一点类似沙哑,也不是沙哑,就好像粗一点,是肾气亏的一种表现。
另外,说话底气也比较足,声音比较大,语速稍微快一点。
这都是内在的精气往外散,说明她平时消耗比较多,休息还不够,处在有点超支的状态。
这肯定跟个性有关,为什么呢?你看穿着跟身体是一回事,不是分开的。
你看打扮得很精致是吧,很有精神,也很有讲究。
但是你发现没有,头发多少有点稀少,稍微细一些,这也是肾气亏的一个表现。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病案(一):患者XXX,男,43岁。
患者平素饮食不节,1周前因过食肥甘厚味后出现咳嗽,咳痰量多色白,晨起加重,痰出咳减,自服清热化痰止咳颗粒未缓解,咳嗽,咳痰日渐加重,咳痰粘稠,黄白相兼,粘稠难咯,伴胸闷气喘,气息粗促,胸部胀满而痛,口渴,神疲,纳差,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诊断:咳嗽(痰热郁肺)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主方:清金化痰汤。
药物:黄芩10g山栀10g桔梗10g麦冬10g桑白皮10g贝母10g知母10g栝蒌仁10g橘红10g茯苓10g甘草6g 病案(二):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阳黄(热重于湿)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药物:茵陈30g大黄10g栀子12g陈皮12g枳实10g茯苓15g病案(三):XXX,男,30岁,素体脾胃健壮,胃脘不适,纳差,四肢欠温,倦怠乏力。
1年前因冒雨后,满身浮肿,发热,小便晦气,经治疗后浮肿基本减退,症情缓解,但晨起仍有眼睑浮肿,乏力身困等症。
10天前,又因受湿,病情减轻,现症见:满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凸起不易规复。
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缺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诊断:水肿(脾阳虚衰阴水)治法:XXX健脾,化气行水。
诊断依据:患者在浮肿前有脾胃虚弱之症,1年前患过水肿(阳水)又复感湿邪致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故诊为水肿属脾阳虚衰的阴水。
患者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司,又复感湿邪,引动内湿,内外合邪水湿内停,致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故全身浮肿,小便短少;阳气不足,湿浊沉着,故下肢肿甚,按之凹陷;脾虚运化无力,故脘腹胀闷,纳少便溏,脾虚则面色不华;阳不温煦故神倦肢冷;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是脾阳虚哀,水湿内聚之征。
主方:实脾饮加味药物:干姜5g/附子5g(先煎)/草果仁10g/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5g/大腹皮15g/木瓜10g/木香10g/厚朴9g/黄苠30g/姜枣为引病案(四):患者主因重复水肿20年来诊,现症晤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凸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惨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迟有力。
中医师承病案40篇范文
中医师承病案40篇范文病案一:感冒(风寒证)张某,男,25岁。
初诊:昨日外出受寒后,今晨起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辩证:此为风寒之邪外袭肌表。
寒性收引,卫阳被遏则恶寒;正邪交争则发热;寒邪凝滞,营卫不通,故无汗、头痛身疼;肺开窍于鼻,风寒犯肺,肺气失宣,则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皆为风寒在表之象。
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0g、前胡10g、川芎6g、枳壳10g、茯苓10g、桔梗10g、甘草6g。
嘱其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服药后宜避风覆被取汗,但以微微汗出为宜。
二诊:患者服上方一剂后,微微汗出,恶寒、头痛身疼等症减轻,体温已趋正常,仍有轻度鼻塞流涕,咳嗽。
原方去羌活、独活,加苏叶10g、杏仁10g,再进一剂。
三诊:诸症悉除,病愈。
病案二:咳嗽(风热犯肺证)李某,女,32岁。
初诊:咳嗽三天,咳声嘶哑,咳痰不爽,痰黄黏稠,伴有发热恶风,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辩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卫失和则发热恶风、头痛;热邪熏灼肺系,则咳声嘶哑;风热煎灼津液为痰,故咳痰不爽、痰黄黏稠;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皆为风热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桑菊饮加减。
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连翘10g、薄荷6g(后下)、桔梗10g、芦根15g、甘草6g、前胡10g、浙贝母10g。
煎服法同前。
并嘱其饮食清淡,多饮水,避免劳累。
二诊:服上方两剂后,发热恶风、头痛等症消失,咳嗽减轻,痰量减少,色转白。
上方去薄荷,加瓜蒌皮10g,继服两剂。
三诊:咳嗽基本停止,仅有少量白痰,舌尖稍红,苔薄白。
再以沙参麦冬汤加减调养三日而愈。
病案三:胃痛(寒邪客胃证)赵某,男,40岁。
初诊:胃脘疼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腰肌劳损病案一例
方药
黄芪50党参30白术20当归30枸杞30杜仲20淫羊藿25骨碎补20香附15川芎15乳香10没药10威灵仙30土鳖虫20仙鹤草50怀牛膝40全蝎2(吞)
药后,1剂痛减,3剂症状消失,半月后基本痊愈。
本病为腰肌,韧带的慢性损伤,脾主肌肉,故以黄芪,党参,白术补脾以强壮腰肌,肝主筋,故以当归,枸杞养肝血以濡养受损韧带,腰为肾之府,今腰痛必有肾虚,脉证符合肾阳不足,故以杜仲,淫羊藿,骨碎补,牛膝补肾以壮腰,举重伤腰,恶血归之,故以乳没,土鳖虫,威灵仙,全蝎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气能行血,行气助活血,故以香附,川芎行气,仙鹤草善治脱力劳伤,对于此病更为适宜,同时淫羊藿,威灵仙,川芎又能祛风湿,止痹痛,牛膝又能引经。
李,男,61岁,农民。
腰痛,时轻时重11年。
病人年轻时从事体力劳动,11年前出现腰痛症状,劳累后,或阴天及寒冷时加重,经CT,血沉,类风湿因子,抗O,尿检等检查未见异常,被诊断为腰肌劳损,曾口服布洛芬等药,可暂时止痛,近日因天气转冷,腰痛加重,欲求中药治疗。现病人面白,精神佳,两侧腰肌有压痛,肌肉紧张,曲腿实验阴性,下肢无浮肿,腰痛夜间重,舌暗红苔白,脉尺沉涩。
我治疗此病近百例,近期远期疗效皆优,若遇下列情况需临证加减:肾虚严重或伴骨质增生加狗脊,续断,鹿角胶或龟板胶,兼风湿加独活,木瓜,路路通,伴寒湿加附子,肉桂,苍术,淤血重见刺痛者加三七,红花,痰淤闭阻经络加地龙,白僵蚕,疼痛顽固剧烈加蜈蚣,细辛,元胡,等等,灵活变通。
上述中药及剂量纯属经验之谈,经得起考验。
中医病案大全
中医病案大全一、感冒病例一:李某,男,25岁,2022年3月5日初诊。
患者自述近日气温下降,感受风寒,出现头痛、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
诊查见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属风寒感冒。
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0g,柴胡10g,桔梗10g,茯苓10g,甘草5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病例二:张某,女,30岁,2022年4月10日初诊。
患者自述近日工作压力大,劳累过度,感受风热之邪,出现发热、头痛、咳嗽、喉痛、口渴等症状。
诊查见面色潮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属风热感冒。
治则: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桔梗10g,薄荷10g(后下),竹叶10g桑叶10g牛蒡子10g淡豆豉10g甘草5g。
3剂,水煎服3」每日剂,分早晚2次服用。
二、咳嗽病例一:王某,男,45岁,2022年5月5日初诊。
患者自述近日因气候变化,感受风寒之邪,出现咳嗽、痰多、色白、喉间哮鸣等症状。
诊查见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外感咳嗽「痰湿内蕴「治则「散寒化湿「止咳平喘「方一「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5g麻黄10g细辛5g生姜10g甘草10g大枣10枚(擘)紫菀10g款冬花10g五味子10g(单包)3剂「水煎服「每日剂「分早晚2次服用「病例二:赵某「女「35岁「2022年6月10日初诊「患者自述近日因气候干燥「感受风热之邪「出现咳嗽「痰黄粘稠「不易咳出「伴有发热「喉痛等症状「诊查见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内伤咳嗽「痰热蕴肺「治则「清热解表「止咳化痰、「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10g杏仁15g石膏30g(先煎)知母15g瓜蒌皮仁各15g桔梗10g甘草5g鱼腥草30g(单包)3剂「水煎服「每日剂3」分早晚2次服用。
病案
治疗,一周来体温仍保持在 39℃以上,病势危笃,邀余会诊,加服中药治疗。 现状:体温 39.9℃,神志欠清,喘促,鼻翼煽动,三凹症明显,吸氧两日,大便稀泄,
治疗而愈。近六天来又反复高烧时恶寒,伴全身关节酸痛,肌肉痛并有皮疹,体格检查: T:38.5℃,咽充血,扁桃体二肿大,双肺呼吸音粗,面部及四肢皮肤见少量散在小皮疹和效 出血点。实验室检查:WBC:22*109/L,N:89%,ESR:60mm/h,血培养(培养三天),表皮葡萄 球菌(+)。
西医诊断:1、扁桃体炎;2、败血症。 中医诊断:小儿发热(邪留少阳)。 9 月 1 日一诊: 患儿发热多日,面色和唇红,舌苔白厚,脉弦,是湿邪留恋少阳之症,先以和解法。 处方:柴胡 10g,青蒿 12g,胡黄连 8g,黄苓 10g,银花 12g,连翘 15g,大白 12g,秦 九 10g,丹皮 12g,青芍 12g。 9 月 6 日二诊: 上方加减共服 6 剂,高热退,时低热,夜间重,面黄,纳差,舌苔白厚,中黄,舌红降, 脉濡数,仍胃中仍有湿滞,并固久病伤阴,出现阴虚之象。 处方:鳖甲 15g(先煎),银紫胡 8g,胡芝连 8g,青蒿 12g,骨皮 12g,玄参 15g,丹皮 12g,白芍 12g,炙甘草 5g,焦麦芽 12g,鸡内金 10g,焦谷芽 12g。 三诊: 上方共服六付,体温正常,但面色青白无泽,舌苔厚腻,舌质红,脉弦滑数,为病后阴 虚未复,胃中仍有湿滞之象,拟方如前加减。 处方:白芍 15g,当归 9g,生地 15g,玄参 15g,丹皮 12g,炒谷麦芽各 12g,鸡肉金 9g,太子参 15g, 曲 12g。 六付上方治疗后,体温一直正常,关节不痛,无皮疹出现,血常规,血 ,血培养正常 病愈。 按语:此列为阴虚痼疾并有新感湿滞而致发热,治疗以先治疗新感,后治痼疾,用化滞 去湿治其新感,养阴清热治其本,第一方以此化滞去湿为主,第二三方以养阴为主,青蒿有 疏解少阳之功,鳖甲能治至阴之邪,故二者以搜邪外出,骨皮退有汗之骨蒸,凡阴虚发热之 早期用之皆效,在用养阴药的同时要注忌健脾胃,其一是因脾胃为后天之本,健脾胃是扶正 祛邪。其二是因用养阴药后恐柔腻伤脾胃,故方中常佐鸡肉金,麦谷芽等健脾药,此处方中 须适当利用,血分药,如丹皮之类以清血 之热,故皮疹出血点已显示有补血之象。
临床病案一则-便秘(功能性便秘)
临床病案一则-便秘(功能性便秘)现病史:患者反复便秘10余年,平素大便5-7日一行,色黄干结,伴有腹胀,排便后减轻,无腹痛发热,无粘液脓血,无恶心呕吐,无返酸,无嗳气,曾服用“杜秘克、麻仁软胶囊”等通便药物,初始效果可,大便2-3日一行,色黄软,长期服用后效果不佳,大便仍是4-5日一行,色黄干结,无腹痛,无粘液脓血。
半月来,便秘进一步加重,数日未行,予“开塞露、甘油灌肠”后,10日内行大便2次,色黄干结,努挣汗出,伴有腹胀,乏力,气短,口干,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夜间手心汗出。
小便调,纳寐可,平素易感冒,10年来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既往:有高血压6年余,否认糖尿病、冠心病、慢支等内科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查体:腹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见肠型,墨菲征(-),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锁骨上未见肿大淋巴结。
舌红,苔薄有裂纹,脉沉细。
实验室检查:(2014.4.12曙光医院)肠镜示:直肠结肠未见明显异常。
(2013.5.10曙光医院)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肿瘤指标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便秘气阴两虚证西医诊断:功能性便秘分析:患者为老年女性,年过七旬,脏腑亏虚,津血不足,气虚推动无力,阴虚肠道失于濡养。
气虚为肺脾功能受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虽有便意,临厕须竭力努挣;肺卫不固,腠理疏松,故挣则汗出短气,感冒频频;脾虚则健运无权,化源不足,故见乏力,久病及肾,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见腰膝酸软,肝肾同源,肝阴虚则见视物模糊,久病则气阴两虚,津液匮乏,肠道推动无力,故便秘日益加重。
故先润肠通腑,兼顾益气养阴。
治法:健脾益气,补益肝肾。
火麻仁30g 杏仁9g 白芍9g 枳实15g厚朴9g 生大黄(后下)9g 炙黄芪9g 生白术30g桑椹子30g 决明子30g 柏子仁15g 桃仁9g北沙参15g×7剂2012年5月24日复诊:大便较前改善,服药一周,3日内行大便2次,色黄稍软,量少,后未行大便。
病案
感冒【病案1】-----感冒1、杨某某,男,19岁,学生。
1996年4月17日初诊。
主诉:畏寒、发热、头痛3天。
病史:4月14日冷水淋浴后,开始鼻塞流清涕,头身疼痛。
今起病情加重,恶寒发热,无汗,头身酸痛,咳嗽痰多清稀,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小便清,大便尚可。
检查:体温38.5℃,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诊断:中医:感冒(风寒)。
西医:感冒。
1、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2克、防风10克、云苓12克、川芎6克、白芷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2剂,水煎服。
上方服药2剂,汗出,身疼减轻,继服1剂,痊愈。
[按]该例患者,冷水淋浴感受寒邪,寒邪袭表,卫阳被遏,邪正相争出现上述风寒表证,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予荆防败毒散,汗出邪退病愈。
【病案2】------感冒2、刘某某,女,40岁,干部。
1997年2月8日初诊。
主诉:鼻塞、流涕4天,发热、头痛2天。
病史:2月4日上班时因天气突变而衣着单薄感寒,自感恶寒,鼻塞流清涕,稍咳,喷嚏,头稍痛,因工作繁忙未介意。
昨起发热汗出,微恶寒,头胀痛,鼻塞流浊涕,口渴喜欲,咽喉疼痛,咳嗽咯黄稠痰,小便黄。
检查:体温40.2度。
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点。
舌苔薄黄,脉浮数。
2、诊断:中医:感冒(风热)。
西医:上感。
治法:辛凉解表,清宣肺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竹叶10克、牛蒡子10克、瓜蒌12克、薄荷6克、贝母10克、条芩10克、板蓝根30克、射干10克、桔梗10克、芦根10克、甘草6克。
3剂,水煎服。
服药3剂后诸症消失而痊愈。
[按]此例外感风热乃由外感风寒,留连日久,郁里化热所致。
治宜辛凉解表、清宣肺热,方药予银翘散加减,因热甚加条芩、板蓝根清热,咽喉肿痛加射干利咽解毒,痰黄稠加瓜蒌清热化痰,方药对症,故服药后症状消失。
【病案3】-----感冒3、张某某,男,26岁,学生,1997年7月17日初诊。
临床病案一则-便秘(功能性便秘)
临床病案一则-便秘(功能性便秘)发表时间:2014-07-31T16:02:43.2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1期供稿《医药前沿》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杨燕燕[导读] 既往:有高血压6年余,否认糖尿病、冠心病、慢支等内科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杨燕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200021)【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376-01 王××,女,76岁,2014年3月17日初诊主诉:反复便秘10余年,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者反复便秘10余年,平素大便5-7日一行,色黄干结,伴有腹胀,排便后减轻,无腹痛发热,无粘液脓血,无恶心呕吐,无返酸,无嗳气,曾服用“杜秘克、麻仁软胶囊”等通便药物,初始效果可,大便2-3日一行,色黄软,长期服用后效果不佳,大便仍是4-5日一行,色黄干结,无腹痛,无粘液脓血。
半月来,便秘进一步加重,数日未行,予“开塞露、甘油灌肠”后,10日内行大便2次,色黄干结,努挣汗出,伴有腹胀,乏力,气短,口干,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夜间手心汗出。
小便调,纳寐可,平素易感冒,10年来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既往:有高血压6年余,否认糖尿病、冠心病、慢支等内科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查体:腹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见肠型,墨菲征(-),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锁骨上未见肿大淋巴结。
舌红,苔薄有裂纹,脉沉细。
实验室检查:(2014.4.12曙光医院)肠镜示:直肠结肠未见明显异常。
(2013.5.10曙光医院)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肿瘤指标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便秘气阴两虚证西医诊断:功能性便秘分析:患者为老年女性,年过七旬,脏腑亏虚,津血不足,气虚推动无力,阴虚肠道失于濡养。
气虚为肺脾功能受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虽有便意,临厕须竭力努挣;肺卫不固,腠理疏松,故挣则汗出短气,感冒频频;脾虚则健运无权,化源不足,故见乏力,久病及肾,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见腰膝酸软,肝肾同源,肝阴虚则见视物模糊,久病则气阴两虚,津液匮乏,肠道推动无力,故便秘日益加重。
病案一例
辅助检查
• 无破裂斑块影,血流达TIMI 3级。证实就是 冠状动脉痉挛,痉挛解除,血管再通。
辅助检查
• 不久后,患者心电图明显改善(图3)。进 一步辅助检查显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阴 性;超声心动图检查亦未见明显异常(图4 )。
辅助检查(图3)
辅助检查(图4:超声心动图检 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思路
• 患者胸闷伴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变 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应激性心肌病 、室壁瘤、早期复极综合征及Brugada综合 征都可有上述表现,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思路
• 该患者疼痛特点符合心绞痛表现;心电图 仅可见Ⅱ、Ⅲ、aVF导联ST段轻度抬高及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未见其他明显异 常;急性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结果为阴性 ,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溶栓治 疗后患者心电图未见明显改善,急诊经皮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未见明显冠状动脉闭塞 ,提示存在冠状动脉痉挛。这些均提示患 者
诊断思路
• 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急性心肌梗死,而属于不稳定型心绞 痛(变异型心绞痛)。
初步诊断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经皮冠状动 脉造影术 • 心律失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诊疗经过
• 该患者属于冠状动脉痉挛引发的不稳定型 心绞痛,而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机制与冠 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血管平滑肌收缩反 应性增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炎症反应及血液粘稠度和血液动力学改变 有关。尼可地尔一方面具有钾离子通道开 放作用,可扩张微小冠状动脉、增加冠状 动脉血流,模拟缺血预适应、保护心肌; 另一方面
既往史及其他
•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近期感染、 慢性风湿疾病,否认吸烟、饮酒史。月经 规律。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病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案一
刘某某,女,40岁
主诉:鼻塞,流涕4天,发热,头痛2天
病史:前日上班时因天气突变而衣着单薄感寒,自感恶寒,鼻塞流清涕,稍咳,喷嚏,头稍痛,因工作繁忙为介意。
昨起发热汗出,微恶寒,头胀痛,鼻塞流浊涕,口渴喜饮,咽喉疼痛,咳嗽咯黄稠痰,小便黄。
辩证:此例外感风热乃由外感风寒,迁连日久,郁里化热所致
诊断:表证(风寒入里化热)
治法:辛凉解表,清宣肺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竹叶10g,牛蒡子10g,薄荷6g,瓜蒌
12g,贝母10g,条芩10g,板蓝根10g,射干10g,桔梗10g,芦根10g,甘草6g,水煎服热甚加条芩、板蓝根清热,咽喉肿痛加射干,利咽解毒,痰黄稠加贝母、瓜蒌清热化痰
病案二
宋某某,男,25岁,2009年9月4日初诊主诉:前日起上腹部疼痛,昨日下午开始移至右下腹,今晨疼痛加剧,体温38.4℃,右下腹阑尾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白细胞总数1185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西医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诊查见右少腹疼痛颇剧,拒按,畏寒发热,大便不畅,脉弦滑,苔薄腻,舌边有紫暗
辩证:邪毒内结,溃而成脓,肠痈之疾
治法:当以大黄牡丹汤泻之
处方:生大黄4.5g(后下)、丹皮9g、赤芍9g、桃仁12g、甘草3g、败酱草18g、红藤12g、地丁9g、忍冬藤12g
二诊:服药一剂,大便不畅,寒热以退,腹痛亦减。
原方药再服三剂,诸症消失,白细胞检查亦恢复正常
病案三
周某,男,35岁。
主诉:病者患咳嗽有年,时作时止,近届秋凉,因起居不慎,外感风寒,咳嗽大发。
曾去某西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服止咳药一周,效不显转求中医。
证见气喘咳嗽,痰多而稠,难以咯出,心烦,口渴欲饮,苔薄白微黄,六脉浮数。
辩证:病系外感咳嗽,初因凉风外袭,现已伏热内蒸,寒邪包热,壅阻肺经,故喘而咳嗽,虽外无大热而里热甚炽
诊断:气喘(风寒袭肺,寒郁化热)
治法:外散寒邪,内清郁热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24g、甘草3g、竹茹3g、化橘红6g、川贝母6g(分三次吞服)三剂。
每日一剂,水煎服
病案四
王某,男,3岁
主诉:患儿昨晚起发热,体温38.6℃,伴咳嗽,喷嚏,流涕,大便干,小便黄。
诊查:全身皮肤遍起红疹,舍边尖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辩证:温邪犯肺,肺气不宣,郁热波及营血,外发成疹
诊断:麻疹初起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透疹
方药:银翘散加减
银花10g、连翘10g、薄荷5g、豆豉6g、牛蒡子10g、桔梗5g、竹叶6g、芦根15g、浮萍6g
按语
风温发疹多因热邪内郁,侵入营血所致。
本例系风温之邪侵袭肺卫,热蕴肌肤,肺卫失宣,故发热咳嗽喷嚏。
表邪不解,热入血络,外发皮肤而见遍体红疹。
根据《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及疹当清透”的原则,治以辛凉解表,宣肺透疹。
方中牛蒡子、薄荷、桔梗、浮萍辛凉宣肺透疹,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豆豉、竹叶透胸中烦热,配芦根清热生津
病案五
刘某,女,18岁
主诉:腹泻3年,加重3天
病史:3年来,患者每遇精神抑郁及作腹痛泄泻。
3天前因期末考试紧张,出现腹泻,大便日行3-5次,便前腹痛肠鸣,觉有气攻冲,泻后痛止,食食欲不振,胸胁作胀,月经或前或后,行经腹胀痛。
查:体瘦,面色无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泄泻(肝气乘脾)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痛泻药方合四逆汤加减
柴胡15g、白芍15g、枳实12g、陈皮15g、白术15g、防风12g、茯苓15g、甘草6g 患者因考试紧张,导致肝失疏泄乘脾所致。
肝郁气滞,故见腹痛肠鸣、胸胁作胀;肝失疏泄,气血不和,故见月经紊乱,行经腹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故见泄泻;泻后气机暂通,故泻后痛减;气血生化不足,故见体瘦,面色无华。
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弦均为肝郁脾虚之征。
治疗本案,以抑木扶土为法,方中痛泻药方加减以疏肝健脾。
诸药相合,补脾和和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睥健肝和。
痛泻自止
病案六
陈某,男,57岁
主诉:便秘半年余
病史:半年前始患便秘,5-6天大便一次,痛苦非常。
自服番泻叶维持大便2天一次,但一停服,便又不通。
自觉口咽干燥,小便次数增多。
舌质淡红,两手关脉浮大有利
诊断:脾约
治法:清热润肠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
麻子仁20g、杏仁10g、白芍10g、枳实10g、厚朴10g、川军10g。
上药服3剂,小便
次数减少,大便亦通,日行1次,但便时不畅快。
后将原方大黄改为15g,又服3剂,大便正常。
以后每隔10余日服此方3-6剂,半年而逾
按语
本病例为较典型的脾约之证。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伤寒论》)大便硬,小便数,二者互为因果,所以治疗重在通便,燥热一去,大便调畅,则小便次数自然减少,是不治小便而治小便也
病案七
杨某,男,19岁,学生
主诉:畏寒,发热,头痛3天
病史:2月14日冷水淋浴后,开始鼻塞流清涕,头身疼痛。
今起病情加重,恶寒发热,无汗,头身酸痛,咳嗽痰多清稀,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小便清,大便尚可
诊断:中医:感冒(风寒)
西医:感冒
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房败毒散加减。
荆芥12g、防风10g、茯苓12g、川芎6g、白芷10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0g、前胡10g、枳壳10g。
桔梗10g、甘草6g。
2剂。
水煎服
按语
该例患者,冷水淋浴感受寒邪,寒邪袭表,卫阳被遏,邪正相争出现上述表证,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予荆防败毒散,汗出邪退病愈
病案八
李某,男,63岁。
2001.11.19初诊
主诉:近半年来胸胁肩背作痛,走窜不定,时作时休;胃脘胀满,嗳气颇多,自觉有气上冲,今年7月曾在某解放军医院做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
经B超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诊查:舌苔黄,脉沉小
辩证:肝气横逆,木土不和
治法:疏肝理气,行气消胀
方药:四逆散加味
柴胡10g、枳壳10g、郁金10g、白芍12g、甘草10g、青陈皮各8g、香橼8g、厚朴10g、栀子10g、旋复花10g、代赭石10g、半夏10g、全瓜蒌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