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韩国语敬语的差异

合集下载

汉语和韩语的文化比较(中国的敬语和韩国的敬语比较,可以写论文的)

汉语和韩语的文化比较(中国的敬语和韩国的敬语比较,可以写论文的)

【摘要】汉语、韩语中的敬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们认可的行为准则、社会习惯、思维模式、道德标准等。

本文从敬语的表达方式、使用状况、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对汉语、韩语的敬语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发现儒家思想是两种语言敬语形成的根本原因,两种语言都可以用词汇手段表敬语,在敬语使用的环境、目的、原则上大致相同,只是韩语敬语的系统性更强,表达方式更加多样,敬语使用的条件更为严格。

这些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汉语、韩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对促进中、韩两国人民交流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敬语;汉语;韩语;谦敬文引言所谓敬语,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表达说话者对他人尊敬之意的特殊语言形式,即含恭敬口吻的一系列用语。

敬语作为礼貌语言之一,广泛运用于称呼、客套应酬和书信写作等各种交际场合和交际活动中。

我国是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产生了既丰富多彩又繁芜复杂的敬语。

敬语的运用就是交际活动的双方把自己与对方分别放在己低人高的不同等级上,即《礼记·曲礼》所谓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从而显示出“抑己扬人”的礼貌原则。

韩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韩语是敬语系统非常发达、完备的一种语言。

在交际中,韩国人使用敬语时根据不同的情景有严格的区别,全社会遵守统一的敬语使用规则。

这些规则有些表现在词汇的选择上,有些表现在惯用语句的使用上,还有些则通过语言形态的变化表现出来。

近几年来,“韩流”文化风靡亚洲,而且自中韩建交以来,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交流也日益密切。

在华外国留学生当中,韩国学生人数居第一位。

熟悉汉语、韩语敬语的使用情况,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韩文化,方便交流。

根据中国期刊网搜索的结果,从1979年到2007年,与敬语相关的研究论文有329篇,其中大部分是对日语敬语、中日敬语异同的研究,对汉语、韩语敬语系统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

而在汉语、韩语敬语对比研究方面可以说几乎是空白状态。

敬语在具有鲜明东方文明特点的中韩两国语言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显然这种研究现状与具有丰富敬语的两种语言极其不对称。

关于中韩敬语的比较研究

关于中韩敬语的比较研究

297文|蔡 红关于中韩敬语的比较研究摘要:作为一个文明社会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敬语在中国的中文中和韩国的韩语中都有所体现。

中文和韩语不属于同类型的语言,所以,中文和韩语的敬语有着其共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地方。

中文的敬语用了大量的敬谦词来体现,因为它的敬语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方面,而韩语则不相同,其表现形式既有词汇还有词尾和格助词。

总的来说韩语的敬语比中文的敬语更加的全面和发达,主要是因为多的这些表现形式在发展中渐渐的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敬语体系。

换个角度来讲,敬语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促进当前的精神文明的建设。

中文与韩语中的敬语既是传承了两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

关键词:中韩;敬语;比较;研究中国和韩国虽然都是东亚国家,一衣带水的邻国,但是两国间不管是经济生活还是文化生活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我们从两国的敬语进行一个比较。

一、中文、韩语中敬语的产生以及发展1、中文敬语的产生及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在人类文明的最早阶段就出现了敬谦词。

在甲骨卜辞中殷商社会中已经使用了敬谦词。

例如“壬戌卜,今日王视下?”这个卜辞中的“王”字就是敬词。

我们可以认为在3500多年前的甲骨卜辞中就出现了敬谦词的起源。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阶级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敬谦词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尤其是在春秋时期,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大肆的宣扬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敬谦词的一个飞速发展,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等级制度成为了君主专政的强而有力的重要武器,从语言的角度上来说上层建筑也必须从语言上有所展现。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等级制度森严,对于尊卑贵贱、君臣之分的用词都有规范,非常的分明。

但是过度的强调分会给统治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于是又使用了“和”来进行“分”的补充,缓解了极端。

这样的社会需求就需要对自己进行恰当的贬低,使用谦词。

于是完整的中文敬语体系就逐步形成了,如君王对自己自谦我“孤、孤王、寡人”等,百姓等对君王的尊称“皇上、天子、大王”等,这些都是封建社会这种特殊社会形态下的产物,到近代,封建社会被推翻了,在一定时期内将孔孟之道、敬语等被视为是落后的东西,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西方文明的不断渗透,平等的观念成为社会的主要思潮,于是在敬语系统中明显带着阶级色彩的一些词语逐渐退出了历史的五条。

汉语和韩语的文化比较(中国的敬语和韩国的敬语比较,可以写论文的)

汉语和韩语的文化比较(中国的敬语和韩国的敬语比较,可以写论文的)

ㄴㄴ—ㄴ(话)
ㄴㄴ—ㄴㄴ(脸)
ㄴㄴ/ㄴㄴ—ㄴㄴ(年龄)
ㄴ—ㄴ(家)
ㄴㄴ/ㄴ—ㄴㄴ(牙齿)
ㄴㄴ—ㄴㄴ(子女)
ㄴㄴ/ㄴㄴㄴ—ㄴㄴ(儿子)
ㄴㄴ/ㄴㄴ—ㄴ(女儿)
ㄴㄴ—ㄴ(疾病) ㄴㄴ—ㄴ(酒)
ㄴㄴ—ㄴㄴ(生日)
ㄴㄴ/ㄴㄴ/ㄴㄴ/ㄴㄴ—ㄴㄴ(名字)
ㄴㄴㄴ/ㄴㄴㄴ—ㄴㄴㄴ(父亲)
ㄴㄴㄴ/ㄴㄴㄴ—ㄴㄴㄴ(母亲)
可以比较灵活地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但这并不是说不论什么职务名词都可以在后面加“-ㄴ”。像
“ㄴㄴㄴ(总统)”,后面就只能够接“ㄴㄴ(阁下)”。
除在职务名词后添加接尾词外,还可以在表示亲属的名词后加“-ㄴ”,例如:
ㄴ—ㄴㄴ(兄)
ㄴㄴ—ㄴㄴ(姐)
ㄴㄴ—ㄴㄴㄴㄴ(哥)
ㄴㄴㄴㄴ—ㄴㄴㄴㄴ(嫂子)
ㄴㄴㄴ—ㄴㄴㄴ(母亲)
在应尊敬的对象后添加接尾词(又称后接词缀)“-
ㄴ”,是韩语敬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首先,韩语可以在表职务的名词后加接尾词“-ㄴ”,例如:
ㄴㄴ—ㄴㄴㄴ(科长)
ㄴㄴ—ㄴㄴㄴ(部长)
ㄴㄴ—ㄴㄴㄴ(老师/先生)
ㄴㄴ—ㄴㄴㄴ(工程师)
ㄴㄴ—ㄴㄴㄴ(长官)
虽然在表职务名词后添加接尾词“-ㄴ”
【 摘要 】汉语、韩语中的敬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们认可的行为准则、社
会习惯、思维模式、道德标准等。本文从敬语的表达方式、使用状况、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对汉语、韩语
的敬语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儒家思想是两种语言敬语形成的根本原因,两种语言都可以用词汇手
段表敬语,在敬语使用的环境、目的、原则上大致相同,只是韩语敬语的系统性更强,表达方式更加多
这些敬语词汇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
① ㄴㄴ ㄴㄴㄴ ㄴㄴㄴ ㄴㄴㄴ?

关于中文与韩文的同异比较(修改版)

关于中文与韩文的同异比较(修改版)

关于中文与韩文的同异比较韩语诞生的历史渊源>>>>>>韩国语(한국어,Korean)简称韩语,是韩国的官方语言,于1443年,由世宗大王发明。

相对于朝鲜的地理位置而言,韩国首都首尔(原名汉城)就是自1392年以来的李氏朝鲜首都,所以韩国的“标准韩国语”更接近朝鲜半岛分裂前的官方标准语言。

朝鲜人在15世纪以前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采用汉字来纪录他们的语言。

谚文(即韩文或朝鲜文)创制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没有代替汉字成为书写朝鲜语的文字。

到了20世纪初,由于受到日本语的影响,韩文开始与汉字并书,并且此时的“韩汉混写文”成为了书写朝鲜语的主要方式。

朝鲜半岛独立以后,南北韩政府基于民族性的考量先后开始废除朝鲜语文中的汉字,主张单用韩文书写纪录朝鲜语(即纯韩文)。

朝鲜自1946年即开始限制汉字的使用,到1949年彻底废除了汉字;韩国于1948年规定不得于政府公文中使用汉字,到1968年则进一步明令禁止使用汉字。

而中国的朝鲜族社会也于1953年开始废除了汉字,单用韩文书写纪录朝鲜语。

朝鲜文字的创制以及使用状况1443年,李氏朝鲜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贤殿郑麟趾等学士,根据朝鲜语的音韵结构以及中国音韵学创制了专门纪录朝鲜语音韵的文字。

当时这种文字的名字叫做“谚文(或彦文)”,但是颁布这种文字的时候,却称之为“训民正音”,于是这个名称逐渐的普及开来。

到了二十世纪初,该文字的另一种名称“한글”(hangeul)开始出现。

在朝鲜语里“한”是“大”的意思、“글”是“文”的意思,所以“한글”可以被理解为“大字”或“伟大的文字”。

而在华语学术界,一般用音义结合的方式来翻译这个词。

“한(han)”音译做“韩”,“글”则意译做“文”,“한글”就被翻译做“韩文”,而不翻译为“大字”或“伟大的文字”。

关于创制这种文字的动机,人们可以从《训民正音》序章上获得答案:“国之语音。

异乎中国。

与文字不相流通。

中国和韩国的社交礼仪有何不同?

中国和韩国的社交礼仪有何不同?

中国和韩国的社交礼仪有何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人们的社交礼仪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亚文化圈内的两个重要代表国家,其社交礼仪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列举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称呼礼仪在中国,人们有着非常复杂的称呼礼仪,这是出于中国重视人际关系的文化传统的一种表现。

比如,老师可以称呼学生为“同学”,但学生不能用“同学”来称呼老师,而应该用“老师”这样更恰当的称呼。

同龄之间也有要求称呼的不同,例如男女之间“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称呼,虽然与实际年龄无关,但在朋友之间应尽量遵守这些约定俗成的礼仪规矩。

而在韩国,社交礼仪中对称呼也十分讲究。

通常,称呼应该尊称对方。

对于最年长一代的人,应该用“尊称”或“长者称呼”;对于比自己稍年长的人,要用“长辈称呼”;对于相近年龄的人,要用“同辈称呼”。

此外,韩国人在称呼别人的时候,还会考虑到性别、职称等因素,以适当地表达尊重。

二、用餐礼仪在中韩两国中,用餐礼仪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

在中国,人们在餐桌上注重和谐,注意礼仪,宴请客人时要注意种类多样、颜色搭配合理、品尝顺序合理,主人要送客人到门口,并道别等,表现出中国人的细腻、周到和用心。

而在韩国,用餐礼仪也非常重要。

在用餐时,起先应该墨水涂嘴、井水涂手,以表清洁卫生;其次是应该用筷子、勺子等正确的餐具;接着是为了表示表达感谢,必须把筷子、勺子放回桌子上,不能直接把餐具放在碗中,表示对厨师表示不尊重;最后,吃完后,要用纸巾擦嘴,并用语言表示感谢。

三、交流礼仪在日常的交流中,中国和韩国的社交礼仪也有所差异。

在中国,尤其是在正式场合,人们的交流要注重尊重他人,谦让自己。

比如,两人见面时,应主动问候对方,问候礼貌;对于与自己地位相似的人,应该主动表示尊敬,避免冷淡和孤傲;在交流时,应尽量控制情绪,不要大声呼喊、有粗鄙行为等。

而在韩国,交流礼仪同样非常注重,例如,在与长辈或者公共场合交流时要用“礼貌语”,显示出尊重和敬意;交流时要注意审慎,克制语言,独立思考,越少用口头语言越好。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韩文化差异对比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一、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一)语言属系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

如“买”4.音节构造(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6.声调(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韩国语敬语法和汉语敬语法的分类与比较

韩国语敬语法和汉语敬语法的分类与比较

韩国语敬语法和汉语敬语法的分类与比较姜艳艳韩国语的敬语法纷繁复杂,这给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带来了很多困难。

在素有“东方礼仪之邦”之称的韩国,成为有礼貌、有教养的人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使用敬语。

因此,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让中国学生了解韩国语敬语法的体系和用法、并能恰当地加以运用是现在以中国人为对象的韩国语教师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与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于中国学生的韩国语敬语教学方法。

希望它能够为韩国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也能够为学习韩国语的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1.韩国语敬语法的分类1.1.敬语的概念所谓敬语,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表示对对方尊敬的一种语言现象。

通过说话人所使用的敬语,我们可以间接地分析出说话人与听话者双方的身份、年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如何。

韩国语敬语法根据其作用的对象不同,主要分为主体敬语法、客体敬语法和听者敬语法三大类。

1.2 主体敬语法所谓主体敬语法就是对句子中行为主体的尊敬,如:“아버지께서허리가아프시다.”(爸爸腰疼。

)在韩国语中,当主语比说话人年长或社会地位高时,应该在谓词词干后添加“-(으)시”来表示对主语的尊敬,反之则不需要添加“-(으)시”。

如:a. 할머님께서연세가많으시다. (奶奶年岁已高。

)b. 동생이만화책을좋아한다. (弟弟喜欢漫画书。

)这两个句子就是典型例子,即说话人根据主语是否需要尊敬,来选择谓词词干后是否需要添加“-(으)시”。

但是,有些用作谓词的词有自己单独的尊敬形式。

因此,当表示对主语的尊敬时,不能简单地在这样一些词后面添加“-(으)시”,而应该将它们变成自己单独的尊敬形式。

如:“죽다-돌아가시다, 자다-주무시다, 먹다(마시다)-들다-드시다-잡수시다, 있다-계시다”c. 할아버지께서벌써자셨어요. (爷爷已经睡了。

)d. 할아버지께서벌써주무셨어요. (爷爷已经睡了。

)例句d是正确的,而c却可以看做是错误的句子。

韩国语敬语法和汉语敬语法的分类与比较

韩国语敬语法和汉语敬语法的分类与比较

韩国语敬语法和汉语敬语法的分类与比较姜艳艳韩国语的敬语法纷繁复杂,这给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带来了很多困难。

在素有“东方礼仪之邦”之称的韩国,成为有礼貌、有教养的人的基本条件就是正确地使用敬语。

因此,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让中国学生了解韩国语敬语法的体系和用法、并能恰当地加以运用是现在以中国人为对象的韩国语教师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与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于中国学生的韩国语敬语教学方法。

希望它能够为韩国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也能够为学习韩国语的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1.韩国语敬语法的分类1.1.敬语的概念所谓敬语,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表示对对方尊敬的一种语言现象。

通过说话人所使用的敬语,我们可以间接地分析出说话人与听话者双方的身份、年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如何。

韩国语敬语法根据其作用的对象不同,主要分为主体敬语法、客体敬语法和听者敬语法三大类。

1.2 主体敬语法所谓主体敬语法就是对句子中行为主体的尊敬,如:“아버지께서허리가아프시다.”(爸爸腰疼。

)在韩国语中,当主语比说话人年长或社会地位高时,应该在谓词词干后添加“-(으)시”来表示对主语的尊敬,反之则不需要添加“-(으)시”。

如:a. 할머님께서연세가많으시다. (奶奶年岁已高。

)b. 동생이만화책을좋아한다. (弟弟喜欢漫画书。

)这两个句子就是典型例子,即说话人根据主语是否需要尊敬,来选择谓词词干后是否需要添加“-(으)시”。

但是,有些用作谓词的词有自己单独的尊敬形式。

因此,当表示对主语的尊敬时,不能简单地在这样一些词后面添加“-(으)시”,而应该将它们变成自己单独的尊敬形式。

如:“죽다-돌아가시다, 자다-주무시다, 먹다(마시다)-들다-드시다-잡수시다, 있다-계시다”c. 할아버지께서벌써자셨어요. (爷爷已经睡了。

)d. 할아버지께서벌써주무셨어요. (爷爷已经睡了。

)例句d是正确的,而c却可以看做是错误的句子。

韩汉语语法主要不同点

韩汉语语法主要不同点

汉语语法主要不同点的若干基本常识1.汉语的词没有词尾变法,主要依靠词序来表示句子中各个词之间的关系,即每个词在句中的地位和语法功能。

而韩国语则依靠词尾来表示每个词在句中的地位和语法功能。

如:汉语“我去”,“人多”,这些句中的主语是“我”,“人”。

但是韩国语表示主语时,必须加表示主语的格词尾“가(이)”。

即“내가간다”,“사람이많다”。

同样,表示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时都有一定的词尾变化。

这一点与汉语大不相同。

2.汉语有时是通过一些介词来表示各个词之间的语法关系的,这时介词是加在词的前边的,但韩国语则用词尾来表示各个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而词尾都必须加在词的后边。

以汉语的介词用法为例:我们在大田开会译成韩国语则为:우리는대전시에서회의를합니다.3.汉语的词序一般是宾语在谓语的后边,而韩馘语则是宾语在前,谓语在句子的最后。

即:主语——宾语——谓语,如:我在图书馆看书。

译成韩国语则为:나는도서관에서잭을앍는다.4.韩国语在口语中根据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辈分、上下级、年龄、性别关系,表现出严格的礼节关系。

不掌握阶称关系就会造成失礼,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

如:表示尊敬对方时说:“오늘가십니까?”表示与对方对等关系是说:“오늘가오?”而当听话者是少年儿童时则用:“오늘가니?”等。

5.韩国语主要用词尾变化来表现说话者对听话者所表明的意图、方式。

如“읽다”(读)的四种方式如下:陈述式:책을읽습니다. 读书疑问式:책을읽습니까? 读书吗?命令式:책을읽으십시오. 请读书吧。

共动式:채을읽읍시다. 咱们一起读书吧。

每一种式的词尾,叫做“形”。

以上四种方式的词尾分别叫做“陈述形”、“疑问形”、“命令形”、“共动形”。

浅谈中韩敬语异同

浅谈中韩敬语异同
文化与艺术
浅谈中韩敬语异同
吴 睿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摘 要: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关系密切交流频繁。汉韩语言均十分注重尊敬的表达,韩语助词以及词尾十分发达的特点,使得韩语在表达 尊敬时除了变换词汇以外还可以更改助词与词尾。汉语与韩语还可以通过委婉表达,抛弃单刀直入的方式,达到尊敬对方的目的。 关键词:中韩敬语;敬词;谦词;委婉表达
参考文献: [1]崔守景.韩汉语言中敬语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吴睿(1结语 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表达对听者或者对需要尊敬的第三者 的尊敬,汉语与韩语均发展出发达的敬语体系。韩语中有大量的 汉字词,在词汇上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很多汉语中的敬词谦词在 韩语中也表示相同的含义。汉语与韩语都会通过委婉的方式来 表达尊敬。不同的是,汉语大多通过词汇来表达尊敬,而韩语会 通过词汇、助词、语法来表达尊敬。
一、汉韩敬语对比 (一)韩语敬语表达方式
韩语在表达敬语时主要有三种方式:主体尊敬、客体尊敬
以及听者尊敬。主要通过助词和词尾的变化来体现,是不同于汉
语的地方。
(1)主体尊敬。表示对行动发出者也就是句子主语的尊敬, 可以使用主格助词“께서”,称谓上添加“님”、“씨”等后缀,以及 使用谓词的尊敬说法,比如“먹다-잡수다”。当谓词无固有的敬 语时,可以添加尊敬非语末词尾“-시/-으시”来表达对句子主体
非格式体 “해”体 如:가
“해”体 如:가
(二)敬词与谦词
韩语与汉语中均存在使用表达尊敬含义的词汇的现象,可
以分为谦词与敬词。
1.谦词:对自己或者自己有关的事物表示谦虚的言语
汉语
代词:在下、愚兄、老朽、不才、老夫、老身、晚生、鄙人、晚辈等。 名词:敝处、贱名、寒舍、拙笔、拙见、拙著、拙议、愚见、鄙言等。 动词:请问、敢问、敢请、敢烦、敢劳等。

中韩语言差异_中韩语言表达差异论文

中韩语言差异_中韩语言表达差异论文

中韩语言差异_中韩语言表达差异论文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以下是中韩语言表达差异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韩国受到中国文化很深远的影响,在语言表达上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同中有异,本文列举了中韩某些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并从文化角度分析这一现象隐含的民族心理因素。

关键词:亲属称谓外来词黏着语敬语中韩是近邻,韩国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无论在文字、思想、伦理道德,还是在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带有浓厚的中国古文化的印迹。

近代以来,韩国又受到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从而形成了颇有特色的文化现象。

本文试从中韩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两方面加以分析。

中韩词汇的差异韩语虽然从外形看像方块字,但实质却是拼音文字,只是用不同笔画代表不同音符。

其词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汉字词、韩语固有词和其他外来词。

其中汉字词所占比例最大,大概有70%,韩语固有词约占20%,其他外来词(主要从英语中借用)约占10%。

韩语对外来词的借用采取完全音译的方式。

比如餐厅(restaurant)、桌子(table)、钢琴(piano)、互联网(internet)等在韩语中读起来就是英语的发音,或者说是韩国式的英语发音。

比较看来,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也引进了不少外来词,但在浩瀚的汉语词汇中仅仅占据了很小的比例。

而且,外来词要进入汉语的词汇系统,要接受汉语的语音、语法和构词规则等各方面的改造,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

只有很少的词采取完全音译的方式,比如比基尼(bikini)、克隆(clone)等。

汉语对外来词的翻译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半音半意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水上芭蕾(water ballet),音意兼顾如google被翻译成谷歌,借译如超人(superman)、绿卡(green card)等。

对汉字词的大量借用是韩语的一大特色。

由于汉字词占了韩语词汇的绝大部分,而且很多词汇从发音到意义都与汉字一样。

浅谈汉韩表达差异及相关翻译技巧

浅谈汉韩表达差异及相关翻译技巧

浅谈汉韩表达差异及相关翻译技巧发表时间:2018-09-18T10:02:42.063Z 来源:《知识-力量》1月中作者:冯丹丹[导读] 汉韩翻译过程中,除了少数可以实现一对一翻译,存在着大量无法一一对应的情况。

本文以现代汉语和韩国语为研究对象,以语言学知识为基(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00)汉韩翻译过程中,除了少数可以实现一对一翻译,存在着大量无法一一对应的情况。

本文以现代汉语和韩国语为研究对象,以语言学知识为基础,对汉韩翻译过程中,韩语汉字词的使用方法,句子成分的转换,语言习惯表达差异等进行探讨,并为汉韩两国语言学习者提供翻译相关的帮助。

一、汉字词的误用及翻译所谓汉字词,即起源于汉字的朝鲜词汇。

在韩语单词中,来源于中文的汉字词占到60%以上,这给韩语学习带来了一定便利,但也因此产生了不少易错点。

因为有些汉字词和中文单词一一对应,有些汉字词则并非如此,甚至意思相差甚远,如果盲目使用汉字词,会出现文章词不达意,语义混乱的情况,正确使用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因而显得格外重要。

(1)使用已被时代淘汰,造成理解困难的汉字词例1:封建制度与近代社会根本不相容봉건사회의제도는근대사회와전혀상용하지않는다.(×)봉건사회의제도는근대사회와전혀어울리지않는다.(O)从字面上看,汉字词“상용”是汉语词汇“相容”的对应表达,但在韩国语中已经极少见到”상용”一词。

相反,与汉语词汇“相容”经常对应的则是韩国语中的固有词“어울리다”(合适,融合)。

例2:你知道在中国发生的事吗?중국에서발생했던일을알지?(×)중국에서있었던일을알지?(O)汉字词“발생하다”与汉语词汇“发生”的意义相似,但在表达句子含义的时候如果直接套用该汉字词则让句子显得表达不准确,通常我们可以用“있었던일(曾经有过的事)”来代替。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必拘泥于直译的形式,应该站在最贴近源语言意义的角度进行对译,不管是汉字词还是固有词,都应尽量选取使用率较高的词汇。

中韩问候语比较研究

中韩问候语比较研究

中韩问候语比较研究随着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了解和掌握中韩问候语成为了扩大人际关系网络、增进跨文化理解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通过对中韩问候语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异同点和特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认识。

中韩问候语概述问候语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问候时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文化背景下人们交往时的礼节和习惯。

在跨文化交流中,问候语的差异尤为明显,直接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

中韩问候语的差异1、语言结构中韩两国语言结构不同,因此问候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

例如,汉语中的问候语“你好”、“早上好”等,在韩语中相应的表达为“안녕하세요”、“좋은아침입니다”。

虽然两者都用于日常问候,但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大相径庭。

2、文化背景中韩两国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体现在问候语中。

例如,汉语中的“吃了吗?”、“去哪儿啊?”等家常话,在韩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

相反,韩国人注重礼节,初次见面时常用“만나서반갑습니다”表示高兴的认识。

3、社交习惯中韩两国社交习惯的差异也在问候语中得到体现。

例如,韩国人在长辈或上级面前,会使用更加尊敬的语言表达方式。

而在中国,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未来研究中韩问候语的展望随着中韩两国交流的不断深入,未来对于中韩问候语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值得:1、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

因此,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中韩问候语中的礼貌原则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2、语言政策与文化交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语言政策成为了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未来可以中韩两国在语言政策方面的互动与合作,以及这种合作如何促进两国文化交融,增进相互理解。

3、历史与文化研究通过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韩两国问候语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两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为未来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论述韩国语的特征及韩国语词汇语法与汉语词汇语法的区别

论述韩国语的特征及韩国语词汇语法与汉语词汇语法的区别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年级2013级专业朝鲜语姓名李建林学号2013418013考核科目韩国语词汇语法课程号051021 课序号01 课程类别选修考核方式论文成绩评卷教师论述韩国语的特征下面我将从整体和具体两个方面来介绍韩国语的特征。

从整体上看一、小语种。

韩国语使用人数约八千万人,是世界上使用人口位居第十五位的语种,是的的确确的小语种。

使用的人群在韩国朝鲜和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及海外韩侨。

二、韩国语也有方言,大体可分为6种方言,西北方言(平安道方言)、东北方言(咸镜道方言)、西南方言(全罗道方言)、东南方言(庆尚道方言)、中部方言、济州岛方。

除济州岛方言有较大出入外,其他方言之间的差别不大。

主要表现在语气,语音,语调和极个别的表达。

下面我将从韩国语字、词、句来详细介绍韩国语的特征。

一、字——表音文字,构字法,音节。

(1)表音文字:表音文字区别于表意文字就是在相同的篇幅来传递的信息相对较少,不如表意文字例如汉字的表达能力强。

韩国语一共有40个字母,辅音19个,元音21个。

韩国语是拼音文字,每个字要2到4个字母组成。

表音文字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你不认识某个单词或某个句子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将其读出来,但是对其意思这就不好说了。

正因为表音文字有这一特点,韩国文盲得人很少,所以联合国将降低文盲率最高的奖项,颁给了韩国。

(2)构字法:说完字母就要说说结构,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拼写出韩语。

韩文结构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和上下左右混合结构,通常由2至4个字母组成。

(3)音节:区别于汉语,韩国语音节具有较为丰富的收音,音节可以分为开音节和闭音节,以元音收尾的称为开音节,以辅音收尾的称为闭音节。

我们通常将闭音节收尾的辅音称为“收音”,韩国语中收音多达二十七种,但实际发音只有七种,正因为如此才给韩语学习者在书写时带来了麻烦,不知道选哪个收音。

因此,多记,多练多写,多涉猎,就能克服这一困难我在记韩语单词的时候就经常犯这样的错还有就是왜외웨发wai的音,에애发ai的音,얘예发iai的音,很相似经常会发生拼写错误。

中韩礼仪差异

中韩礼仪差异

中韩礼仪差异篇一:中韩文化差异对比中韩文化差异对比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一、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一)语言属系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

如“买”4.音节构造(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6.声调(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2)韩国语的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和音节之间。

因此,有些词虽然发音相同,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浅析汉韩敬语比较研究

浅析汉韩敬语比较研究

浅析汉韩敬语比较研究作者:崔原瑞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09期【摘要】: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都属于东亚,而且是相邻的,但是两国之间在文化方面还是生活习俗方面都有不小的差别。

我在这篇文章当中浅析比较汉韩语言当中的敬语,让大家进一步了解韩语和汉语两种语言。

【关键词】:韩语汉语敬语对比引言汉语和韩语两种语言当中敬语都非常的发达,而且敬语形态和用法上也有所不同。

所以对初学者带来一定的混乱,甚至实际运用当中如果说错,会出现尴尬的场面。

语言是人类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我们是利用语言来交流情感。

有时候因我们的一句话让对方哭让对方笑,所以语言在我们的生活里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要对语言进行研究,并且要做到实际生活当中善于使用。

本文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两种语言,从两国语言当中的敬语进行比较,让更多的人了解敬语,尽量减少生活当中因说话不注意引起的误会。

一、韩汉敬语概念比较1.韩国语敬语的概念敬语是说话的人按照自己的人际关系挑选合适的语言来说话。

说话的人根据话题和听者的等级、辈分关系来挑选合适的用语叫“敬语法”。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敬语是为了尊敬某人或者不尊敬某人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识别这些人的上下关系而表达尊敬某人的目的的语言。

有时候初次见面的人互相尊敬而使用。

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问你吃饭了吗?我们对长辈或领导会说“식사하셨어요?”如果是晚辈或者下级我们会说“밥먹어?”。

2.汉语敬语的概念汉语中的敬语是为了表达对听话人的尊敬而使用的语言手段。

例如称呼对方的时候说“您”。

历史資料上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的敬语是非常发达、丰富,但是到了现代变得越来越少。

这是因为,中国经历了很多次的改朝换代,古代的敬语很多都消失了,现代汉语中敬语没有特别的语法系统存在。

二、韩国语和汉语的敬语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1.韩国语敬语使用韩国语会根据说话的对象、环境等不同,敬语的使用上有所不同。

主要分为主体敬语法,客体敬语法,听者敬语法。

韩中日常会面招呼语对比

韩中日常会面招呼语对比

韩中日常会面招呼语对比孟刚(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2)摘要:招呼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社会生活中维持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中两国同属儒教文化圈,因此其招呼语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但两国文化与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其招呼语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因此,本文将对比韩中两国日常会面招呼语,分析两国日常会面招呼语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招呼语语言现象文化因素1. 引言日常会面招呼语是指在日常生活会面时经常使用的已格式化的招呼语。

日常会面招呼语包含着民族文化或社会因素,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为人们所接受并广泛使用。

本文主要以서정수(1998)的分类标准为基准,对韩中日常会面招呼语进行分类对比。

本文为叙述方便用K代表韩国语,C代表汉语。

2. 韩中日常会面招呼语对比(1)一般会面招呼语[1]K1. 안녕히주무셨습니까?K2. 안녕하십니까?C. 早上好![1K1]是以前早晨起床后,地位较低的家人或关系较近的亲戚向地位较高的人打招呼时使用的招呼语。

但现在向父母或地位较高的人打招呼时很少使用。

此类招呼语一般用于家人之间,是早晨起床后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使用的招呼语。

此外[1K2]也是早上经常使用的招呼语。

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打招呼时使用的招呼语,朋友之间或地位高的人向地位低的人打招呼时一般用“안녕”。

当然,“안녕하십니까?”并不是仅仅用于早晨的招呼语。

这种招呼语体现出了韩国人对生命的忧虑与担心。

这是因为历史上韩国人一直饱受战争之苦,在中国大陆上崛起的强国和日本等总是出兵韩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了6.25战争,之后又爆发了5.16军事革命。

所以韩国人心中一直笼罩着不安与忧虑。

因此“안녕하십니까”是问候对方是否安好的意思。

即双方见面时询问对方睡得怎么样或是否安好,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

[1C]是中国人早上起床后见面后使用的招呼语。

但向地位较高的人打招呼时需加上相应的称呼。

我们认为“早上好”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招呼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유영
20111328
韩国语与汉语敬语的差异
韩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儒教国家,素有“东方礼仪之邦”之称。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韩国深受儒教思想的影响,积淀了重视地位、辈分、老幼之别的尊卑有序思想。

随着社会交际的日益扩大,想了解韩国的人越来越多。

敬语与礼节是韩国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然而,韩国的敬语与礼节纷繁复杂,难以掌握。

韩语是与汉语不同类型的语言,具有本身独特的语言形式,韩语属于黏着语。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有发达的敬语形式。

在韩语中不能直接对长辈说“你几岁了?”“?”而应该说“您高寿”“?”。

不能对老人直接问年龄,就是不能拿对平辈或下辈的问话来问老人而对老人一定要使用尊敬表现的敬语。

这就说明韩语受敬语因素的限制。

敬语在交际中起很大的作用。

韩国语是表现力很丰富的一种语言。

韩国语在口语中根据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辈分、上下级、年龄、性别关系等,表现出严格的理解关系。

不掌握阶称关系就会造成失礼,产生不良影响。

初学韩国语者往往对韩国语助词和敬语学不好,这是因为与汉语相比,韩国语的助词和敬语很发达。

韩国语依靠助词来表示每个词在句中的地位和语法功能;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敬语的使用方法也不一样;在韩国语里,有关语言活动的人物根据年龄大小、地位或身份高低、以及参与对话的人物之间的熟悉程度,对话环境的正式化程度与尊敬的表达方式以及程度就不一样。

敬语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的语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和韩国语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

因此,汉语和韩国语的敬语系统有其共性和异性。

汉语敬语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用大量的敬谦词来表现;而韩国语的表现方式比较独特,除词汇手段外,还可以用丰富的格助词和词尾表现出来。

韩国语的敬语之所以比汉语发达,全在于用这些独特的表现形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敬语体系。

这是韩国语的一大特色。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敬语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素养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当代精神文明建设。

汉韩敬语不仅传承了中国和韩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各自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敬语语法层面上,汉韩敬语的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异。

汉语敬语的语法手段比较匮乏,仅靠句型、语气以及重复的方式来表现;而韩国语用其丰富的附加成分来表示。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汉语和韩国语的语言类型不同。

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形态;韩国语属于黏着语,形态丰富。

希望通过汉韩敬语的对比研究,不但可以完善我们自身的汉语交际能力,而且能够对现代韩国语敬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