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 用数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生活中的数学:数的应用教案

生活中的数学:数的应用教案

[教案] 生活中的数学:数的应用教案目标:1. 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 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的实用性;3. 给予学生机会通过实际的操作去体验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一、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简单的计算加减乘除到复杂的统计学和微积分,数学涉及到几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

我们在密切协作和预测飞机航行中,使用数学;设计电路和编写计算机程序时,使用数学;在建筑、金融和医学行业中,使用数学。

事实上,数学被认为是我们世界的一项基本语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我们需要测量房间的面积和长度、用数学公式计算食品的配方、计算每月的营销费用等。

2.数学在技术和工程中的应用在技术和工程领域中,数学被广泛运用,如在建筑物和工厂的构造设计中、计算机网络的编程、控制系统的设置、发现和设计新药、市场的分析、物流和产品设计等等。

3.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社会科学也需要对数学有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经济学中,经济学家需要分析市场趋势和成本结构,以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收益和成本;在政府学中,政府人员需要分析选举数据,以便预测选举结果和运用有助于合理公正决策的投票规则。

二、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数学的实用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1. 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程序和编程语言,了解数学在计算机编程中的作用;2. 让学生尝试在现实中计算,比如根据房间面积和平方英尺的计算来决定需要多少地板、墙和天花板材料;3. 联系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和科技公司,让学生了解数学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开始一个职业生涯。

三、教学活动和细节安排1. 班内小组合作,交换对于数学的观点。

2. 分别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来分享。

3. 辅导教师将建立互动问题,去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3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持实践、认真学习数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请同学们讲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找零、排队等。

3. 分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组内讨论如何用数学解决一个具体的日常生活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 整合讨论(10分钟)•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解决方案,其他组可以提出改进建议或对方的方法。

5. 拓展练习(15分钟)•发放作业册中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更多类似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用数学解决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际例子分析–小组讨论与分享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六、作业布置•完成作业册中相关练习题,独立思考如何用数学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应用的认识和掌握。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用数学》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基础数学知识应用教案模板

基础数学知识应用教案模板

基础数学知识应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在本课中,学生将能够:1. 认识到基础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理解和应用一些基础数学概念和原理;3.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中所需的数学计算方法。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 投影仪- 黑板/白板- 教材- 计算器2. 教学资源:- 实例图片或物品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课的主题,提问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应用。

2. 课堂讲解(20分钟)- 介绍基础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例如在商业、科学、金融、日常生活等领域。

- 通过实例图片或物品展示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知识讲解(30分钟)- 简要复习一些基础数学概念和原理,如四则运算、比例、百分数等。

- 通过课堂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明确这些概念和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式。

4. 教学实践(40分钟)- 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数学应用练习,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购物打折计算、制定家庭预算、测量、时间计算等等。

-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5. 总结(10分钟)- 回顾本课所学的基础数学知识应用,并与实际问题相联系。

- 强调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数学应用题作业,鼓励学生每天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题和课堂表现来评价他们对基础数学知识应用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口头回答问题、书面作业、小组探究活动等。

五、延伸拓展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其他实际问题,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数学的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竞赛、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

六、板书设计(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七、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学数学用数学教案

小学学数学用数学教案

小学学数学用数学教案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的概念2. 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方法3. 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加法操作示范的实物道具2. 准备数字卡片和计算器方便教学教学步骤:1. 介绍加法的概念(5分钟)- 通过实物道具或图片示范加法运算,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 引导学生讨论加法的用途和重要性。

2. 加法操作练习(10分钟)- 准备数字卡片,将两个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

- 通过口算和逻辑思维,让学生自己完成加法计算。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一起讨论和解答问题。

3. 计算器实践(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台计算器。

- 通过计算器的使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练习。

- 引导学生探讨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观察计算器上的加法运算符号。

4. 练习和巩固(10分钟)- 放置一些加法题目卡片在桌上,让学生进行练习。

- 教师在旁边辅导和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帮助。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加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及时纠正错误观念。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学生能够通过实物道具、数字卡片和计算器等工具进行加法运算,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的反思环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自我修正能力的提高。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的用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练习用题卡。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秋天到了。

天那么高,那么蓝。

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生:想。

师:好!我们出发。

(课件:美丽的郊外)师:看,多美的乡村风光,美丽的草地、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丰收的果树,多美啊!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出示课题:用数学)生:能。

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第一幅图并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汇报: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蝶,又来了2个(课件演示)。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课件出示大括号)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生大胆地发言,对说出大括号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课件出示:?个)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

?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

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分小组讨论研究一下,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研究后把答案写在本子上。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生:我们小组的列式是:4+2=6,草地上一共有6人。

师:谁有问题要问?生: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生:原来有4人,又来了2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把4和2合并在一起用加法来计算。

生:4和2可以组成6,所以4+2=6。

师:同学们真聪明。

我太佩服你们了。

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0《用数学》习题课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0《用数学》习题课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0《用数学》习题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简单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根据题目内容,提出问题。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简单的加减法求解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

2.学生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四、教学准备1.课件:针对该习题课设计好的PPT。

2.教具:简单的计算器、学生课桌上的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日常生活并提出问题。

2.让学生讨论如何用数学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通过PPT介绍本节课的内容: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2.举例说明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

第三步:练习(20分钟)1.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提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

2.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第四步:总结(5分钟)1.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提出鼓励和建议。

2.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围绕“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展开教学,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实际操作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1.指定学生每天针对一个日常生活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并写下解决思路。

2.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应用数学解决周围的问题。

以上是本节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_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和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数对确定位置的概念掌握较为薄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匡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情分析:1. 学生的数学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概念、数的比较和排序等内容,对于数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含糊。

2.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会影响他们对于数对确定位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促进他们对于数对确定位置的认知发展。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预度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设计中,需要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预。

二、教材分析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对确定位置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的教材进行教学。

在进行教材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教材的编写和结构:选择教材时,需要关注教材的编写方式和结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教材应该具有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概念。

2. 教材的教学资源:教材中是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图片、实物、游戏等,以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教材的适合性:选择教材时,需要考虑教材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

教材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能够引起学生的思量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对于数对确定位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总结和评价,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0《用数学》习题课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0《用数学》习题课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0《用数学》习题课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用数学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定详细的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具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带好课本和写字工具,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举例介绍如何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习新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用数学》一课的相关知识点,讲解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操练训练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拓展延伸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拓展数学视野。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五、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

六、课堂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认真批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下次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这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学》的相关知识,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用数学——能穿几串》教学设计

1.《用数学——能穿几串》教学设计

《用数学——能穿几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7页例7、“做一做”和练习十相关内容。

【课时安排】第1课时【公开课级别】澄海区性新教材公开课【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增加的内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教材第一次出现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的多样性和最优化思想,同时为以后学习表内除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活泼,课堂乐于发言参与,表现欲、求知欲较强,课堂学习习惯和小组合作学习水平有一定基础,原来已经掌握分一分、圈一圈、数一数和数的组成等知识,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借助情境,采用圈一圈、数的组成和数一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初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学思考: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策略多样化思想和最优化思想,懂得检验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协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身边的数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能穿几串”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计算机、PPT。

【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流程设计二、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铺垫预计时间5 分钟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1.数数:〔课件出示〕大家数得真好。

上面这些数你能说出它的组成吗?(能)小小火车谁来开。

2.数的组成:(1)〔课件出示〕:(指定一小组开火车)(2)小结:同学们说得真棒。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小游戏。

谁想到台上参加?3.猜一猜:(1)由老师指定12名同学到台上来。

(2)现在我们把12名同学,每5人分成一组,猜一猜能够分几组?(指名学生猜)(3)套圈验证: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12名同学,每5名同学分成一组,能分2组,还剩2名同学)(4)小结:刚才我们用圈一圈的方法验证了12名同学,每5名分成一组,能分2组,还剩2名同学。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学生回答: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讨论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说 Nhomakorabea自己在班上的位置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说一说。
揭示课题,让学生进入状态
让学生初步掌握行和列
巩固练习
初步掌握数对
巩固练习
并明确: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教材第19页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桌互相指一指。
说明: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2.引导: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其他同学的位置吗?(举例王艳、赵雪,周明位置等)
(二)认识数对
1.引导: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
2.质疑: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
(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三)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竖排一列左一右
横排一行前一后
数对(列,行)
教学反思
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2以内的数的排序。

2.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掌握2以内的数的排序。

- 难点:观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一份2.9《用数学》教材 2. 教具:点读笔、数字卡片、贝壳等 3. 教学PPT准备
##四、教学过程 ### 1. 热身老师用数字卡片展示1、2两个数让学生辨认,引导学生数数,数完后提问:1和2哪个更大?
2. 导入新知识
1.引导学生,在教材上找到第9页。

用点读笔指导学生听录音,模仿
读课文。

2.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内容,找出其中涉及到的数字。

3.让学生观察图片,看清每个物品上的数字。

3. 操练
1.让学生将教材中物品按照数量排序,老师可提供点拨。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角色扮演,模拟买菜情景,训练学生自然数的应
用。

4. 拓展
1.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到两种物品,分别写上数字1和2,组织学生根据
数的大小站在对应的物品旁边。

2.张贴数字1和2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有关数量的事
物,并数量写数字牌对应的物品下面。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2以内的数的排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同学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应练习。

2. 观察家庭中的用品,用数字卡片标记1和2分别代表的事物,形成一个小数学角。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作业,掌握好这次课的内容。

幼儿数学应用教案设计

幼儿数学应用教案设计

幼儿数学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能:1. 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2. 能够理解并应用数字1-10进行简单的数学操作;3. 培养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各两张;2. 数学符号卡片:加号、减号、等于号各一张;3. 幼儿绘图纸:每位幼儿一张;4. 彩色笔或蜡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通过唱歌、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复习数字1-10。

同时,可以用卡片展示数字,并请幼儿一起读写。

2. 概念引入教师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蔬菜、水果等,让幼儿数出其中的数量,并用数字卡片表示。

例如,教师拿出两个苹果,用卡片上的数字2表示,并让幼儿模仿。

3. 数字操作游戏教师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进行数字操作的练习。

例如,教师拿出3个苹果和2个梨,用数字卡片表示,然后让幼儿选取正确的数学符号卡片并进行操作。

如:“3个苹果 + 2个梨= ?”,鼓励幼儿用手上的数字卡片表示答案。

4. 创作绘画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绘图纸和彩色笔或蜡笔。

然后,教师提供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幼儿用绘图纸上的数字和符号进行解答并画出结果。

例如,教师提问:“如果有5颗星星,再加上3颗星星,一共有多少颗星星?”幼儿可以用绘图纸上的数字和符号画出计算过程,并填写答案。

5. 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幼儿一起复习书写数字1-10。

6. 小结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内容进行实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幼儿在观察数字、进行数学操作和绘画表达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数学应用场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说课稿)《用数学》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用数学》说课稿

用数学说课稿教材分析:这一节的内容包括8,9的生疏,有关8,9的加减法以及8,9加减法的应用三局部,共5课时"用数学"是第三课时,其内容分为三局部:一是通过同一情境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同学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是让同学学会看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找到适宜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三.让同学能看图提出简洁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内容对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肯定的挑战性,另外,咯市还通过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来对同学进行宠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教育设计理念和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表达"敬重同学,留意开展"的教学理念.它留意培育和开展同学的思维力量,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条金,使同学思维活泼,爱好盎然.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同学能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算出结果.在教学中还应让同学查找问号的数量时侧重通过计算的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所以本节的设计意图是在指导同学找出求"一共有几个蘑菇"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有几只小象休息"用减法解决.让同学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求局部用减法,再通过加减法两个题目的比照,引导同学总结出口诀:求总数,用加法,局部相加是答案;求局部,用减法.总数减另局部是答案.再让同学运用这个口诀,看图提数学问题,层层递进,让同学逐步理解接受.针对以上的教学设想,却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让同学进一步把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培育和提高同学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3能依据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4能依据图画提出至少三个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程序:依据这节课的教材学问结构及学校生认知规律和开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敬重同学,留意开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支配为:一、创设情境,引新设疑1(播放录音)(出示电脑画面,有声音出: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伴侣哈利,小伴侣们,今日我要带你们去欢快的森林玩一玩!,提问:①你们知道哈利要带我们去哪里玩吗(欢快的森林)老师板书题目:欢快的森林②你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有秀丽的树木,可爱的小动物……)老师教育同学要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爱护小动物二、合作探究,体验发觉1,引导同学体验加法的含义电脑出示动态蘑菇园,导入:哈利首先要带我们去欢快蘑菇园听小蘑菇们唱歌问题①:通过观看,你看到现在在唱歌的是几个蘑菇呢〔通过观看,现在有6朵蘑菇在唱歌〕师:你再听听,〔有声音出:真好听,真好听,我们也想来一起唱.-------进入两朵小蘑菇〕问题②:谁来帮哈利算一算:现在一共有几朵蘑菇在唱歌了呢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①沟通算法:6+2=8,一共有8朵蘑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 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   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用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用数学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观察清单上的商品和价格,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 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计算清单上的总价。

(2) 教师出示另一张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运用减法计算找零。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实践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2) 学生汇报解答过程和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总结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与家长分享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用数学2. 板书内容:(1) 用数学的概念(2)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购物清单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过程。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数学第一册《用数学》教案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第一册《用数学》教案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用数学》教案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数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极为抽象和理论的学科,很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然而,实际上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无论是测量时间、计算工资、购物找零,还是在科学研究、经济统计、工程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生活技能。

教案二的主要内容为: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数学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认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例如,图书馆借阅、餐饮消费、交通出行、金融投资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如时间换算、百分比计算、图形分析、概率预测等。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索,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二、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关键,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包括排列组合、贪心策略、动态规划、模拟算法等,每种方法在不同场景下都有着特殊的应用优势。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题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测量单位的转换、几何图形的求面积、距离和角度的计算、百分数的应用等,让他们直观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与方法。

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外,还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引导学生学习桥牌、数独、围棋等思维游戏,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推理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积极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各种实际操作和场景模拟,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逐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识别能力,让学生建立数学应用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深入研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数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数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2.学习使用加号“+”表示加法运算;3.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加号“+”;2.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学符号“+”;2.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教师备好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具;3.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等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前几课学过的内容,复习加号“+”的使用方法;•引入本节课的新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学习新知识1.教师用黑板示范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例如:2+3=5;2.让学生跟读题目,学生自己动手写出计算结果;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帮助理解加法运算的过程。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进行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2.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3.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错。

4. 拓展知识1.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2.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尝试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3.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有趣的加法问题。

六、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

七、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加法运算的理解;•鼓励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总结学生掌握程度,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即为本节课《用数学》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谢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听懂、认读并书写数词2、9,掌握用数学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用逻辑和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读数词2、9,用数学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难点: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实物的数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新知(15分钟)•本节课学习数词2、9的认读和书写,进行趣味性学习。

•给出几个生活场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其中的数量关系。

3. 操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结合生活场景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在一对一指导学生的同时,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数学描述。

4. 拓展应用(10分钟)•给出更复杂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拓展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做小结,强调数词2、9的认读和书写,以及用数学描述事物的能力。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完成《用数学》相关练习册练习题。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的事物。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数词2、9的认读和书写还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通过生活化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用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用数学》教学设计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1课时用数学【教学内容】:教材P57及练习十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情境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新。

出示大森林图。

师:快乐的大森林里都有些什么?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出示蘑菇图。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问:小问号问我们什么?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6+2=8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一起去小鹿们在干什么吧!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出示:小鹿图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个合适的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

教师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3.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准备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你能完整的把这幅图说一说吗?问:要求还剩几只小鹿,怎样列式呢?(板书:9-3=6)师:你是怎样想的?4.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5.联系生活,整体感知。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设学

小学数学教案设学

小学数学教案设学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小学生常见的两位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仪,小学数学教科书,笔,纸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知识:通过投影仪呈现一道两位数的加法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法的规律。

2. 讲解加法规则:通过示范计算两位数的加法,重点讲解进位规则,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3. 练习加法: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加法练习,可以提供一些加法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4. 引入减法知识:通过投影仪呈现一道两位数的减法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减法的规律。

5. 讲解减法规则:通过示范计算两位数的减法,重点讲解借位规则,让学生理解借位的概念。

6. 练习减法: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减法练习,可以提供一些减法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7. 总结复习:复习加减法规则,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加深理解。

8. 课堂作业:布置加减法计算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意示范的步骤清晰明了,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数学用数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数学用数学》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三部分综合应用的第一课时。

教材在编排上,通过题材多样的大情景图(例3),引导学生用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巩固口算。

在解题要求上,从根据题意直接计算,到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在计算。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爱说、爱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

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多动脑、动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为有了半年的学习基础,学生一般都能结合情景图理解题意,进行计算。

只是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可能有点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活动,培养他们用数学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16-9= 16-6= 12-9= 11-6= 12-8= 16-7=
14-5= 17-8= 15-9= 15-7= 18-9= 13-5=
2、创设情境导入,提问:我们班级在校住宿的同学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并列出算式。

(1)在校住宿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9+6=15(人)
(2)在校住宿的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9-6=3(人)
(3)在校住宿的女生比男生少几人?
9-6=3(人)
3、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学数学用数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百度搜索】
(/view/ef1d128171fe910ef12df87c.html?from=rec&pos=1& weight=204&lastweight=129&count=5)(第3张)
(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有很多小朋友在做游戏,有的在丢手绢、有的在捉迷藏、有
的在踢球。

(2)出示课件。

【百度搜索】
(/view/ef1d128171fe910ef12df87c.html?from=rec&pos=1& weight=204&lastweight=129&count=5)(第5张)
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引导学生完成)
A、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B、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几人?男同学和女同学相差几人?
8-6=2(人)
(3)出示课件【百度搜索】
(/view/ef1d128171fe910ef12df87c.html?from=rec&pos=1& weight=204&lastweight=129&count=5)(第4张)
13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学生自主完成)
13-6=7(人)
(4)小组合作完成。

出示课件。

【百度搜索】
(/view/ef1d128171fe910ef12df87c.html?from=rec&pos=1& weight=204&lastweight=129&count=5)(第6张)
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

已经有了两个已知条件,小组合作先补充问题再解答。

学生:还差几人没有来?
16-9=7(人)
(5)小组讨论、交流。

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2、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出示课件【百度搜索】
(/view/ef1d128171fe910ef12df87c.html?from=rec&pos=1& weight=204&lastweight=129&count=5)(第7张)
(1)观察画面。

谁能说说画面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

有15只小鹿,水里还有鱼。

(进行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的德育渗透。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A、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列式计算。

学生:还剩几只小鸟?
17-8=9(只)
B、草地上有15只小鹿,现在你还能提出问题吗?(说明:要具备两个已知条件,才能解答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观看画面找出另一个条件提出问题。

学生: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下几只?
15-9=6(只)
学生: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几只后还剩下6只,跑了几只?
15-6=9(只)
C、仔细看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下几条?
13-7=6(条)
学生: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一些,还有6条,游走了几条小鱼?
13-6=7(条)
三、课堂练习
1、想一想,算一算。

(练习四第1题)
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左边有7只小兔,右边有8只小兔,一共有15只小兔;小黑兔6只,小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小兔。

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A、左边有7只小兔,右边有8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
一共有15只小兔,左边有7只,右边有几只?
一共有15只小兔,右边有8只,左边有几只?
B、小黑兔有6只,小白兔有9只,一共有几只小兔?
一共有15只小兔,小黑兔6只,小白兔有几只?
一共有15只小兔,小白兔9只,小黑兔有几只?
2、猜一猜,算一算。

(练习四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让学生说。

A、每人写15个大字,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
B、每人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字,他还要写几个字?
3、数学应用。

A、团团有12元钱,买本子花了一部分,还剩7元,团团买本子花了几元钱?
B、鸡蛋和鸭蛋一共有16个,其中鸡蛋有9个,鸭蛋有几个?
C、方方有6枝铅笔,圆圆有8枝铅笔,他们一共有几只铅笔?
根据已知条件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4、思维训练
A、一辆公共汽车,到第一站后下车14人,还剩16人,到第二站又下车9人,这时车上还有几人?
B、商店原有15箱苹果,卖了5箱,又新进来7箱,这时苹果比原来少了,对吗?
四、课堂总结
1、交流: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2、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梳理本课的知识。

板书设计:
学数学用数学
8+6=14(人)8-6=2(人)
13-6=7(人)16-9=7(人)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教学踢足球那部分,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叫起来一名同学,他提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