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课件(分)_第六章 写作教学(可编辑)
写作PPT授课课件

基础巩固练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 下列声音: ①工厂车间机器刺耳的轰鸣声 ②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 ⑤飞机起飞时的声音 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C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⑤
基础巩固练
2.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D )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 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 C.深夜,人们正要入睡,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写作实践
回想这次有趣的经历,我都忍不住赞美自己。看,我一 个女孩子也学会修自行车啦! 为自己点赞,充满趣味。
这次修车经历大大激发了我动手操作的兴趣,我想今后 还是要多锻炼自己的各种生活能力,我对未来迎接新的挑战 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从修车的经历中感悟到面对生活应有的态度,升华主题。
写作实践
点拨
这篇文章的作者抓住修自行车的过程来写,详写 了发现问题、自己修车的原因以及装配过程,略写了 其他过程。在叙述修车顺序时,注意用关键词、过渡句 等保持前后语句的连贯性。结尾写大功告成时的喜悦 和自豪感,使叙述的事件得以深化,中心得到突出。全 文叙事清楚,脉络分明,是一篇佳作。
HK版 八年级上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课时 噪声的防治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噪声;空气 4 dB;不能
答案呈现
7 人耳 10 见习题
2D
5D
8C
3C
6 声源;传播过程 9 B
基础巩固练
8.[中考·山东潍坊]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 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 写作《语言简明》课件(42张PPT)

写作指导
1.“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 (1)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选择词语时,避免使用冷僻的词语 、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2)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要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 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使用,让别人能准 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二是编写小童话。三是将所写之物拟人化, 让它自述。四是写梦幻,夜晚的梦、白日梦, 来表达一种愿望。写作想象类作文,也要重 视情感的倾诉和语言的表达。通过丰富的想 象,展示自我的追求和美好的心灵。
写作指导
2.构思成文。可以想象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 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 有益的,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威胁和灾难。要 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像《带上她的眼睛》那 样,设置一些悬念和伏笔就更好了。
④前后对比,突出了“智慧手环”的非凡功能。
佳作示范
之后几节课,我都表现得异常出色:化学课上,我能把实验 现象和公式背得滚瓜烂熟;英语课上,我把单词读得准确无误 ;语文课上,我妙笔生花,竟然写出了一万多字的作文……⑤ 每一个老师都惊讶极了,成绩一向一塌糊涂的我今天竟然如 此出类拔萃,同学们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⑥
佳作示范
今天,我戴着“智慧手环”走进教室。老师刚在黑板 上写下一道高难度数学题,我就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黑板前 ,不假思索,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串长长的算式。 ②同学们的眼睛一下睁圆了,个个嘴巴张得能装下个鸡蛋 :“这么难的题,连班长这个数学天才都不会,考试从未及 格过的明明竟然做对了?简直不可思议!”③
佳作示范
第二节课是地理课。这是我以前最害怕上的课了。 ④但是今天,我好像吃错药了,课上异常兴奋,也不再打瞌睡 了。再难的题都是“小菜一碟”,老师的每一个问题我都 能对答如流,我甚至闭着眼睛就能点出地球仪上每个国家 的位置。从未表扬过我的老师第一次向我伸出了大拇指 :“明明今天表现真好!”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件

通过写作和表达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多媒体语文教学、开展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图像、视频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扩大学生的交 流面,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 多方参与
学校与家庭、政府、社 会组织等多方参与,通 力合作,共同促进学生 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课堂互动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能力训练
通过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 文水平,让学生在全面的基础上更好地应对 未来的挑战。
讲好中学语文课堂故事
1
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注重通过语文故事、语文名篇等方式引导学 生感受人生。
2
精心编辑教材
阅读活动组织
组织学生参加有趣的阅读 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 阅读分享会等,激发学生 阅读兴趣,并加强学生读 书的体验感。
重视语文语言运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
强化语言基础
加强语文知识基础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
2
重视阅读能力训练
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思维。
3
注重写作和表达能力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法》PPT 课件
欢迎使用我们精心制作的《中学语文教学法》PPT课件。本课件旨在帮助教 师们更好地掌握中学语文教学法,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同时也让学生们 更爱学习语文。
中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分析
1
行动型学习者
学习语言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因此需要设计更多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 兴趣。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写作指导学习改写课件(共30张)

点评:人称的变化在改写中有一定的难度,容易改成与原 文几乎一样。但本文的改写很有特点,从第三人称改写成了第 一人称。从杨志的角度叙述和描写故事,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理 解,有适当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杨志失掉生辰纲后的心理描 写,表现了杨志的自责与后悔,符合原著的形象。故事情节重 新安排了详略,详写路上天气的炎热及手下人的不满,详写吴 用智取的过程,结构合理。没有改变原作的中心和人物形象, 只是叙述的故事角度有变化,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一 篇很成功的改写文章。
于是他们便冲上去买酒,有人还给了我一瓢,我接下来喝 了。这时我看他们一个个都头重脚轻栽倒在地上,心里暗叫:
不好,中计了。但再想站起来,已经不可能了。看见那群“商 人”,一个个笑着,我真是懊悔,没让他们继续走,还有那些不 听我话的人,为什么不听我话,又一次任务失败了,回去怎么交 代……不一会我眼前一片黝黑,什么也不知道了。醒来后,周围 一个人也没有,生辰纲果然不见了,无奈之下,我只能逃走,却 不知何处是终点……
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 南部 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点评:作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改写,主要内容和文章寓意 都没有改变。在叙述时,六要素交代得很清楚,文章结构也清楚 明了。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愚公和智叟两 人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三、改写前后文章风格保持一致 改写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再创作,而不是另起炉灶,因此,改写
后既要与原著保持一致,又要与自己改写的文章风格前后一致。无 论是语言风格还是叙事角度,都要前后统一。
尤其是改变语体的改写,不能一会是文言文,一会又是白话文。 改变人称的文章不能第一、第二人称混用,要保持改写全文前后一 致。改变叙事角度的文章故事情节不能随便颠倒顺序,甚至删减故 事情节,或忽略次要人物。改写前后一定要通读、修改,保持改写 前后文章风格一致。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讲解课件(共30张)

(2)审清关键词的内涵。有些题目,其关键词有比喻义,审题时就要学会由“实”而“虚”,写
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如作文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明白“钥
匙”的含义。“钥匙”在这里很显然不是指真的开门的钥匙,而应该是指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
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
确立写作中李心永,强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
法的过程。审题不好,就会跑题,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立意
立意是确立文意。立意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 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得多。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题,就是指文章的中 心思想和文章的中心论点及基本观点。立意大于主题,包含主题思想。在下笔之前应该确立好 主题,是褒扬还是贬斥,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提倡还是反对,是赞颂还是鞭挞,无论写什么内 容都应该表明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态度。
李永强
审题立意——命题作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重点分析“题眼墨”剑。飘“雨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
李永强
(1)审清题目中的修liyo饰ng词qi语ang、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作用,
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如作文题《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就是应着重突出的内容。
推荐文题—— 缕缕书香 伴我成长 故乡的味道 中国好味道 语文的味道 不经意的美丽
Hale Waihona Puke 月是故乡明 家的味道 微笑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 生活 真好
审题立意——材料作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向上的姿态
质朴宁静的姿态
中学语文作文写作指导教育教学教育专题讲授PPT课件

记叙文写作指导
时间:20XX年
主讲人:王老师
记叙文
1
窗外的雨 渐渐的 放慢了 脚步, 节奏越 来越缓 慢。我 其实是 不太喜 欢下雨 的,因 为我觉 得雨会 影响我 心情, 而阳光 会让我 的心感 到明朗 。 窗外的雨 渐渐的 放慢了 脚步, 节奏越 来越缓 慢。我 其实是 不太喜 欢下雨 的,因 为我觉 得雨会 影响我 心情, 而阳光 会让我 的心感 到明朗 。 窗外的雨 渐渐的 放慢了 脚步, 节奏越 来越缓 慢。我 其实是 不太喜 欢下雨 的,因 为我觉 得雨会 影响我 心情, 而阳光 会让我 的心感 到明朗 。
窗外的雨 渐渐的 放慢了 脚步, 节奏越 来越缓 慢。我 其实是 不太喜 欢下雨 的,因 为我觉 得雨会 影响我 心情, 而阳光 会让我 的心感 到明朗 。
窗外的雨 渐渐的 放慢了 脚步, 节奏越 来越缓 慢。我 其实是 不太喜 欢下雨 的,因 为我觉 得雨会 影响我 心情, 而阳光 会让我 的心感 到明朗 。
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要求
▲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是要求在写作中能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
窗外的雨 渐渐的 放慢了 脚步, 节奏越 来越缓 慢。我 其实是 不太喜 欢下雨 的,因 为我觉 得雨会 影响我 心情, 而阳光 会让我 的心感 到明朗 。
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 窗外的雨渐渐的放慢了脚步,节奏越来越缓慢。我其实是不太喜欢下雨的,因为我觉得雨会影响我心情,而阳光会让我的心感到明朗。
评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 至爱的亲人离开自己,作者心中的悔痛之情奔涌 而出,流于笔端的是一份赤子之情。作者用第二 人称的手法直接倾诉藏在内心深处的话语,感人 至深。一个个零碎的生活片段连缀成了父子情深 的动人画面,本文最大的优点莫过于一个“情”字, 语言含蓄委婉,意蕴深长。
初中作文指导:记叙性散文写作方法指导PPT课件

莫里哀的喜剧《暴发户》中,有个商人叫 儒尔当的,他听说自己的一句话“尼哥,给我 把拖鞋和睡帽拿来”就是散文时,不禁得意地 “天哪,我说散文说了四十年了,自己还 可见,世人对散文的理解是多么地浅浮! 要写好散文,首先需刻骨铭心的是一个散 文写作观念——作者自己的情感体验,是散文 的唯一写作内容和对象。有了散文的“神”— —感情体验,再组织好其“形”——细节,就 可以写好散文了。
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 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 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 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 出正确的音阶来,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 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 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 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 ________________ 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 ______
(联想一:作者写此文时,人已经离开昆明, 故而是联想。) (想念昆明的雨,自有想念的道理。)
中学语文教学法PPT

如何达成:
制定计划,明确要求; 分类分级,科学安排; 求质定量,具体落实。
6
第三章 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又称语文课程标准,是由教育行政部 门颁发的用以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语文教 材的依据,是实施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南,是评估中学语文 教学质量的标准。
语文学科诞生的标志(大纲的前身/雏形)
知识:客观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系统反映。 智力: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特点的有机结合。 能力:成功地完成一定活动的方法及其所必须的心理特征,语文
能力指听说读写活动。
15
相关考点(二)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统一而非同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核, 是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二者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
思维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分析与综合(基础),抽 象与概括(发展)。
17
相关考点(四)
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动作思维(直觉行动思维),3岁前,最多能说1000个词,主要是常
见的人与物的名称;甚至会看图听故事,但情景性强,连贯 性差。 形象思维,3—6岁,凭借事物的形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 括;能说2500—3000个词,口语初步具有顺序性、完整性和 逻辑性的特点。 形式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小学,依靠概念,通过判断、推理来 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掌握3700常用字,听说读写能 力,内部语言能力得到初步发展。 辩证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初中过渡、高中形成,凭借辩证概 念,按照辩证逻辑规律进行思维;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发展阶 段,同时能与辩证思维互补。
高中语文教材则立足于人的发展,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质;突出文学教育,调整课文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更加注重教师素质 的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法写作教学课件

六、写作训练的方式
一.口头作文训练方式
如:讲提纲、谈写法、报告新 闻、叙述故事、谈论感想、介 绍事物、即席发言、组织讨论、 会议发言、复述课文、口述作 文等。
(二)单项写作训练方式
如:写摘记、找材料、写 审题、写结构提纲等。
如:环境描写(景物描 写、、场面描写)人物描 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 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给实物材料作文
七、写作训 练的模式
一.我国: 指导——示例——练习 观察——分析——表达(刘胐胐、高原) “语言——思维”训练模式(章熊) 分格作文训练(常青) 文体递进训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
文—文学作品)
中国香港:“命 题—写作提示”引 导式训练
中国台湾:“范 文——作文”以读 带写、读写结合训 练
03
写作是社会及生活的需要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 观点。
单击此处添 加正文。
一、写作教学的目标
涵养品性 表达情感
训练思维 优化语言
反思生活 积淀文化
二、写作教学的内容
一.传授写作知识(理论)
如:文章学的知识、写作学的 知识、文体论的知识、文学理 论等。
附:写作规律
如:观察的习惯、积累的 习惯、构思的习惯、列纲 的习惯、发表的习惯、修 改的习惯、交流的习惯等
4、学习写作技艺
如:伏笔、悬念、蓄势、 巧合、误会、照应、铺垫、 急转、象征、寓意等
三、写作教学的原则
1
2
3
4
主体性原则
动力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
教练性原则
5
6
7
8
开放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
七年级作文专项指导PPT课件第六单元写作_描写要生动 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第一、二课时12一、导语落叶(好的描写,就是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人物、动物、事件、景物等的具体状态,使人读了如亲见亲闻,如亲临其景。
“生动”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它需要在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多方面观察、描绘,准确用词、句式选择和修辞运用中达到要求。
二、写作导引)描写的方法写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要使自己所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可采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景物)、社会环境猫写。
场面描写。
按描写的角度和表现手法,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与侧面描写,静态与动态描写,白描和细描。
练习,比较下面AB两句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景物描写;前者虽涉及景物,但只是简单的状态介绍,后者则从形象、色彩等多方面进行感性的叙述,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二)描写要生动首先,无论描写的对象是人、动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如《邓稼先》一文,就抓住了邓稼先“忠厚平实”的性格特点,已经谈过了。
不光写人要这样,写其他事物也是如此。
例如《华南虎》里,虽然只写了老虎的背面,但从“凝结着浓浓的鲜血”的趾爪,从墙上带血的抓痕,作者写出了老虎的“悲愤”,也就抓住了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景物的特点,如形状、声音、数量、颜色、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绿的,他们挺直了身体,威武地站在山坡上。
秋姑娘又来到了果园里。
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紫里透红的大葡萄,它们相互掩映着自己的身体,太阳出来了,照射在葡萄上就像一颗颗透明的紫色宝石。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件:第六单元写作指导(共13张PPT)

怎样写好议论文
技巧指导
议论文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文体,也是中考考查频率 很高的文体之一。要写出令阅卷老师满意的考场议论文 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 论点要正确、鲜明、新颖
论点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要表现一个正确的道
理,要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不能发表一些荒谬的见解,
误导读者;论点要旗帜鲜明,不能似是而非、吞吞吐吐, 一篇文章中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不能有多个中心论点; 论点要新颖,要言人所未能言,发人所未能发,给人以 新的感受、新的启迪。
例文赏析
题目:请自拟题字。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完全可以写成议论文。内容上可以是面 对挫折的态度、战胜挫折的方法、害怕挫折的后果,还可 以写挫折教育的刻不容缓,写挫折与成功的辩证关系……
从论证方法上看,可选用与挫折相关的历史故事,引用与
挫折相关的名人名言,多角度地论证论点。
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不仅应闪现出理性的光芒,还
应该展现出语言的魅力。一是语言应严谨。世上少有绝 对的真理,所以我们在阐发议论时应注意分寸,留有余 地,慎用“绝对”“一定”“凡是”等武断的词语,使
技巧指导
行文周密严谨、无懈可击。二是语言应生动。可以讲一 个有趣的故事,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引一句精彩的名言, 来一句幽默的调侃,用一组整齐的排比,写出语言的形 象之美、灵动之美、气势之美。三是语言应有情。可对 正面人物进行热情的赞美,可对反面人物进行辛辣的讽 刺,可做出诚恳的规劝,可发出真诚的呼吁……总之, 应在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真挚的感情,表达自己鲜明的爱 憎,给读者以深切的感染。 若能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所写的议论文就能以理服 人,以情感人,以美娱人,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就能像火 炬一样照亮读者的心房。
只有这样,才能把挫折变成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写作教学绪论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内容,理解学科特点,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2、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实践安排、平时讲演、考试要求等相关问题。
二、问题要点第一节什么是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在各门公共课、专业课教学基础上,为培养学生语文教学的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为未来语文教师提供语文教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他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使他们具有从事语文教学的兴趣、信念和不断改革教学的意识。
掌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正是我们学习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的最重要的目的。
教学实践不断发展,我们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我们更应当学会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这是我们学习语文教学法的深一层的目的。
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的学科人类有了语言,就有了语文教育。
语言的口口相授,文字诞生后的学习。
二十世纪初的语文分科,语文课程的诞生。
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开设的《教育学》中有“各科教授法”一章,其中也有“国文教授法”。
这说明语文课程/教学研究最初是孕育于教育学之中的。
后逐渐形成一门学科。
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心血的结晶,是我国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一代一代宝贵经验的积累。
认识语文教学规律,要着眼于两个方面:语文教学的外部联系和语文教学的内部联系。
新一轮新课程改革中推出的《语文课程标准》要认真解读。
二、中学语文教学法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学科教学法中“法”的两层含义:一是方法论的含义;一是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方式、技能、技巧。
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三、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形成历史(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早期开设的《教育学》中有“各科教授法”一章,其中也有“国文教授法”。
(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语文(当时称“国文”)教学研究之始,多称“教授法”(三)、“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1919年,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的陶行知倡导把“各科教授法”改变为“各科教学法”,以便把研究的对象由单独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
(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施行要点》中,规定各系都要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课,于是语文教材研究和语文教法研究被列为师范院校中文系科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小学的“国语”和“国文”统一称为“语文”,师范院校就相应地开设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
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中,继续采用“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课程名称。
(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1978年,•国家教育部委托12院校编写统一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语文教学法教材,根据编写组的建议,定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并在1981年召开的“全国师范院校专科专业会议”上得到了肯定。
这个时期所研究的“法”,其内涵已不再限于基本上属于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而是指原理、原则、法则等,从研究具体教材教法的基础上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
所以进入80年代,就有《语文教学原理》、《语文教学论》等著作问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拓展,教学原理、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都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重视学科教育研究。
苏联自70年代以后,各高等师范院校相继开设了各科学科教育学。
美国1986年制订的关于师范教育改革规划的文件《明天的教师》中说:“第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专门学科的教育学。
”我国教育界也响亮提出:我们不但要有自己的普通教育学,还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
”并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学科教育学研讨会,1990年在大连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1991年在厦门召开了第三次研讨会。
以后几乎年年召开,规模和内容也不断发展和深入。
《语文教育学》著作也陆续出版。
(七)、“语文课程/教学论”时期(1997年至今)“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学科建设,是与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与一般课程/教学论的发展相适应的。
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传入的教育学中,教学论包含课程论——大教学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西方传入的教育学中,课程论包含教学论——大课程论。
而在国内外的教育学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模式。
20世纪末,我国许多教育家们主张课程论与教学论经过整合,达到统一。
课程论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是什么”、“怎么教学”,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目标与过程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在确定教育类博士学位点和硕士学位点时,把各学科的课程论、教学论(或称学科教育学),都纳入到“课程/教学论”中,各学科的课程/教学论(语文、数学、英语等)都作为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
这种定名肯定了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理论,可以说,“课程/教学论”就是课程/教学统一论。
这种定名也为各学科的课程、教学、教育研究类学科的定名提供了依据,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类课程都可以据此定名,例如“语文课程/教学论”。
三、语文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其一,张鸿苓等人构建的语文教育学体系。
总论性质。
涵盖绪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研究对象、历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结构、研究方法)、语文教育系统、语文教育与学生发展、语文教育目标、语文教学过程、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材等内容。
分论各项教学内容:听说教学、说话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知识教学、语文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开发、语文习惯的培养。
总论教学形式、手段、方法、语文课堂教学,课外语文活动,语文教学手段,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评估。
其二,饶杰腾建立的语文学科教育学体系。
其三,杨道麟构建的语文教育学体系。
其四,王家政、欧小松等建构的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的体系。
从教实践能力: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学对象,中学语文教学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的见习、试教和实习。
教学内容方法: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学语文常识教学、中学语文课外活动。
教育理论观念:语文教育观念论,语文素质教育论,语文教育发展论。
其五,曹明海等建构的语文教育学体系。
语文教育的原理: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育目标、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要素、语文学习心得、语文审美教育、语文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论:语文教学方法概述、阅读教学法、写作教学法、听说教学法、活动课教学法、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学备课、语文教学研究。
一、学习目标:树立写作教学新理念,明确写作教学目标;把握写作训练的方式方法;了解写作教学的过程。
二、问题要点写作、写作学、写作教学是既相关又不同的概念。
写作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以文字有序地表达思维成果的活动过程,是人们对世界和自我认识的表达和传播。
写作学是以人类的写作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写作行为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文章的构成、写作主体和写作过程等内容。
写作教学则是按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使学生养成写作习惯,形成写作素养的教学活动。
写作教学要将写作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写作教学实践,同时,侧重探讨其自身的教学规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效率诸问题。
中学的写作教学,也称“作文教学”。
20世纪90年代前称“作文教学”,后来的大纲以及2001年、2003年的两个课程标准称写作、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写作教学的理念和目标中学的写作与成人写作、文学创作有共通之处,但又有所区别。
中学的写作是一种练习性的写作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写作尝试,具有基础训练的性质。
面向的是中学生这一群体,对其写作有特定的范围和要求。
中学的写作侧重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实用文,能写篇幅较短、文字简要的短文。
一、写作教学的理念写作教学的理念,即对写作教学的基本认识或价值取向。
是在继承写作教学传统,吸收写作教学的经验,对写作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形成的。
写作教学理念的确立,使人在观念和行动上都有正确的方向。
(一)两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阐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和建议:“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
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写作评价: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
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
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