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因分析鱼骨图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ppt课件

01
尿液检查
通过尿液的常规检查,观察尿液中的白细 胞、细菌数量等指标,初步判断是否存在 感染。
02
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尿路系 统是否存在结石、梗阻等异常情况,有助 于确定感染的原因和部位。
03
细菌培养
通过尿液的细菌培养,确定感染的病原菌 种类,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诊断依据:说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依据
导尿管更换
定期更换导尿管,避免细菌在导尿管上积累,引发感染。
预防策略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不必要的导尿管使用,尽早拔除 导尿管等。
用药指导:说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
• 遵循医生处方
• 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不得自行更改药物种类或剂量。
• 了解药物副作用
• 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应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便及时调整药物使用。
01 保持导尿管清洁 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导尿管外部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02 定期清洁尿道口 每日使用适当的消毒液清洁尿道口,减少细菌滋生。
03 合理应用抗生素 根据医生建议,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症状。
04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尿路,减少细菌滞留。
心理支持:说明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心理支持重要性
败血症
严重尿路感染时,细菌可能进入 血液,引发败血症,危及生命。
并发症处理:介绍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 预防措施
• 保持尿道口清洁,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引流袋,减少细菌滋生。
• 药物治疗
• 对于已经发生的感染,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手术治疗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共57张PPT)

核心策略2
只要允许,应尽早拔出尿管
–术后24小时内拔出尿管,如有其他指征方可继续留置尿管
核心策略3
• 使用无菌技术和无菌设备进行插管操作
➢插管前后手卫生 ➢使用无菌手套,无菌布、
➢无菌棉球、使用抗菌剂或
灭菌溶液擦拭尿道周围, 专掌握留置导
• 我国ICU内尿管平均使用率为86%
• 40-50%的病人没有留置尿管的指征
不适当的导尿管使用
• 重症监护外的尿量监测 • 尿失禁 • 病态肥胖症 • 行动不便 • 意识错乱或痴呆
• 病人要求
获取尿液标本
• 不鼓励用导尿的方法收集标本
• 如果病人无法排尿或尿失禁考虑采用尿管
留置尿管的适应征
1.各种下尿路梗阻所致的尿潴留
《ICU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3年第17 期《医药前沿》刘仕莲
减少导尿管使用的辅助方法
• 膀胱扫描:可检查患者是否有尿潴留,可避免尿管 的置入
• 安全套导尿管:有皮肤溃烂风险的男性尿失禁患者 (如压迫性溃疡),可考虑使用安全套导尿管。
• 尿路感染 • 对尿道和膀胱的机械损伤 • 行动障碍 (限制患者行动)*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CAUTI常见病原菌
• 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 • 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 • Proteus spp.(变形杆菌) • Enterococcus spp.(肠球菌) • Pseudomonas spp.(铜绿假单胞菌) • Enterobacter spp.(肠杆菌) • Serratia spp.(粘质沙雷菌) • Candida spp.(念珠菌)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演示课件

降低导管相关性尿路 感染的发生率,改善 患者预后
提高医务人员对导管 相关性尿路感染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尿路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尿路感染是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其中,上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属于下尿路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汇报人:XXX 2024-01-22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 •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学 •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 •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治疗和预防 •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并发症和预后 • 总结和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导管相关性尿路 感染的发生率、危险 因素和预防措施
病原体的侵入途径和传播方式
侵入途径
病原体主要通过污染的导尿管或 尿道外口进入泌尿系统。
传播方式
病原体可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 播或空气传播等方式在患者之间 或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传播。
病原体的耐药性和治疗策略
耐药性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许多病原体对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治疗难度增加。
治疗策略
针对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加强支持治 疗,提高患者免疫力。对于严重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或采用其 他治疗手段如手术治疗等。
治疗。
膀胱刺激症状
留置导管可能刺激膀胱壁,引起 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 措施包括调整导管位置、使用抗 炎药物,同时保持患者充足的水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一、基本资料:我院ICU自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共78人留置尿管,共发生院内尿路感染1例。
二、原因分析:三、整改措施:1.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置管时(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置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精品课件

诊断标准
无症状性菌尿症 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
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 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 ≥105cfu/ml
最新 PPT
CAUTI预后
大部分CAUTI病例临床上呈良性经过。通 常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在导尿管拔除后 即可自然痊愈。
合 ❖ 长期体位限制(骨盆骨折) ❖ 终末期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最新 PPT
导尿管的合理使用
术前留置导尿指征(IB) ❖ 行泌尿系统手术或泌尿生殖系统相关手术 ❖ 手术持续时间长 ❖ 手术期间有大量补液或使用利尿剂 ❖ 手术期间需检测尿量
最新 PPT
导尿管的合理使用
非留置导尿指征(IB) ❖ 尿失禁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代替日常护理 ❖ 能自行排空膀胱的患者收集尿液培养或其他
最新 PPT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 患者方面: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 力和其他健康状况
❖ 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 :导尿管留置时间、导 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 临床使用等
最新 PPT
感染途径
最新 PPT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
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 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 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 结合尿培养。
最新 PPT
导尿管的合理使用
导尿管材质 ❖ 抗生素涂层导尿管(IB) ❖ 亲水性导尿管(间歇导尿患者)(II) ❖ 硅胶导管(长期导尿易发生阻塞患者)(II) 进一步研究(III) 1.尿道内支架 2.耻骨上插管 3.导尿管阀门
最新 PPT
导尿管的合理使用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课件

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抗生素使用指南 ,确保合理用药。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 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其他疾病
积极预防和治疗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 以免影响免疫力和增加感染风险。
临床表现
发热
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 症状。
膀胱刺激征
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是 CAUTI的典型表现。
尿液异常
尿液浑浊、异味、血尿等尿液异常 现象。
02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
保持导管清洁
定期清洗和消毒导管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确保导 管表面无细菌和污垢,降低感染风险 。
定期更换导管
根据导管的材质和使用情况,定期更 换导管,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细菌滋生 和感染。
定期更换导管
定期检查导管状况
在每次使用前,检查导管的完整 性、无破损和老化现象,如有异 常及时更换。
遵循更换周期
根据导管的材质和使用指南,遵 循规定的更换周期,确保导管的 性能和安全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滥用会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感染的反复发作 。
避免长时间憋尿。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
对康复的影响。
家庭护理指导
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在家庭中如何进行日 常护理,如保持会阴部清洁、
干燥,勤换内裤等。
饮食调理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多饮 水,增加尿量,以冲刷尿道, 减少细菌滋生。
病情监测
指导患者如何监测病情变化, 如观察排尿情况、记录排尿日 记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PPT演示课件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尿路感染的 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
护意识。
抗菌药物的使用
遵循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
足量、足疗程使用,避免滥用和错用。
注意抗菌药物的副作用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可在导尿管留置期间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风 险。
查显示尿路病变改善或消失,则可认为治疗有效。
预后判断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 治疗是否及时和有效等。一般来说,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治愈,但如 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能导致感染反复发作或加重,影响预后。因此,对于导尿管相
关尿路感染的患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抗菌药物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需密 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0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 诊疗与治疗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患 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 膀胱刺激症状,或腰部疼痛、发热等全 身症状。实验室检查中,尿常规检查可 见白细胞升高,尿培养可发现病原体。 影像学检查可能显示尿路结石、梗阻等 病变。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导尿 管相关无症状菌尿、导尿管相关 症状性尿路感染和导尿管相关复 杂性尿路感染。
发病机制
01
导尿管作为异物置入尿 道,破坏了尿道的正常 生理环境,增加了细菌 入侵的机会。
02
导尿管的留置还可能导 致尿道黏膜损伤,降低 尿道黏膜的屏障功能。
03
细菌可经尿道腔外途径 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 和尿道炎。
导尿管插管引起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5月份)doc

导尿管插管引起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导尿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也是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有导尿或有尿路器械操作的病人中,约有20%~60%的病人有尿路感染,其中80%与导尿有关,20%与尿路器械有关,分析2012年5月神二科患者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一例原因,预防对策至关重要。
现综述如下:一、原因分析1.1 导尿操作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粘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导尿管的插入,常导致尿道粘膜损伤,破坏了尿道粘膜的天然屏障。
且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也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致使细菌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1.2 留置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留置导尿管不仅损伤尿道粘膜,破坏机体防御屏障,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对尿路上皮细胞造成机械性损伤,促进病原菌的定植,加上长期留置导尿管,管腔内细菌定居及各接头的污染,致使细菌容易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引发感染。
随着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
神二科患者长期卧床处于植物状态留置导尿插管时间2012年2月14日长期留置尿管>30天,以上表明,医院泌尿系感染与插管及尿管留置时间有直接关系,且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1.3 性别、年龄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性别、年龄的差异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
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而且尿道括约肌薄弱,细菌很容易从尿道侵入膀胱,其次是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肛门较靠近,易受肠道正常寄生的大肠杆菌的污染,所以,尿路感染女性患者高于男性,随年龄的增长,泌尿系统的解剖屏障和生理功能随之下降,男性常有前列腺肥大,女性常因骨盆底肌肉松弛而出现膀胱膨出,尿失禁、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冲刷膀胱、利于引流的作用,减少细菌进入尿道的机会,有效预防医院尿路感染的发生。
鱼骨图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鱼骨图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作者:刘雅丹张凤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8期【摘要】:目的利用鱼骨图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因,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
方法对2018年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3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进行鱼骨图式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
与2018年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3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整改后护理效果比较。
结果 2018年3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平均感染率较2017年尿路感染平均率下降至4‰,护理效果满意。
结论鱼骨圖分析法清晰剖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从而更有效提出护理措施,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
【关键词】:鱼骨图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鱼骨图”源于上世纪50年代,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提出,“鱼骨图”将特性与影响特性的相关因子有效关联起来,从而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剖视,是一种典型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解决方法[1]。
泌尿道感染(UTI)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其中70%~80% 由留置导尿管引起。
成人医院的住院患者中有12%~16% 在入院后的某些时间段需要使用导尿管。
在留置导尿管期间,每日发生菌尿症的风险为3%~7%,由任意1次泌尿道插管所致的疾病发生率并不高,但住院期间导尿管的高使用率意味着CAUTI的累积风险较高[2]。
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7年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3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进行鱼骨图式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
1.2 方法1.2.1 鱼骨图的制作人员:首先由科室院感负责人召集科内骨干,要求科室骨干成员必须对院感由全面的认知。
科室院感负责人成为分析组长,其余人成为组员。
1.2.2 鱼骨图制作过程院感负责人从院所感控科提取2017年每月尿培养检查结果并分析其相关原因,组成“鱼脊”,再有小组成员标出引发问题主要因素,构成“大骨”,全组成员对问题进一步细化,将可能影响因素均标记出来,构成“中骨”和“小骨”,最后结合科室特色着重分析几大重点问题。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ppt课件

导尿管相关尿路 06 感染的预防和控
制措施
医务人员培训和知识更新
医务人员培训
医务人员需要定期参加培训,了 解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最新预
防和控制措施。
知识更新
医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 识,掌握最新的预防和治疗技术,
减少感染的发生。
持续教育
通过举办研讨会、进修班等形式, 加强医务人员的持续教育,提高 他们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
02 药物选择
选择对尿路常见感染菌有较好杀 灭作用的药物,如喹诺酮类、头
孢类等。
03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以免导 致菌群失调和药物耐药性增加。
03
导尿管相关尿路 感染的诊断
尿液检查
01
检查方法
尿液检查通常采用尿液常 规检查和尿液培养等方法。
02
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包括尿液的颜色、 透明度、白细胞计数、红 细胞计数、细菌培养等。
并发症的处理
01
02
03
疼痛管理
对于尿路感染引发的疼痛,可给 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确保患
者舒适度过治疗期。
肾功能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肾功能,确保肾 脏未受到进一步损伤,及时处理
任何肾功能下降的情况。
血尿处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血尿,采取适当 的止血措施,确保患者的尿液清
澈,防止进一步感染。
05
导尿管相关尿路 感染的护理
识和处理能力。
改进置管操作流程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识和操 作技能,确保正确、规范的置管操作。
优化置管操作过程
通过改进置管操作流程,减少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和损伤,降低感染风险。
建立质量监控机制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ppt课件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
向患者介绍导尿管的正确插入、 固定、更换和清洁方法,以减少
感染风险。
鼓励患者参与清洁
教育患者定期清洁尿道口和导尿 管周围区域,保持清洁,减少细
菌滋生。
增强自我监测意识
教育患者了解尿路感染的症状, 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出现症
状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导尿管相关尿路 06 感染的未来研究
方向
新型导尿管材料的相容性、抗菌 性能的新型导尿管材料,以降低 感染风险。
临床应用
探讨新型导尿管材料在临床实践 中的应用效果,为广泛应用提供 科学依据。
成本效益分析
分析新型导尿管材料的研发和应 用成本与其在预防尿路感染方面 的经济效益。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01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
针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原体,研究新 型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02
抗菌药物的改进和优化
对现有抗菌药物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药 物对病原体的杀灭能力,减少副作用。
03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研究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机制,为 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感染控制和预防技术的创新研究
感染控制的策略和效果评估
感染控制策略
采用抗菌药物预防、更换导尿管频率等措施来控 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
感染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对尿液样本 进行细菌学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 制措施。
效果评估
定期对感染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观察 感染率是否有所下降,并对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定期更换导尿管
导尿管长期留置易导致感染,应根据患者情况定期 更换导尿管,减少感染机会。
保持尿液引流系 统通畅
鱼骨图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鱼骨图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鱼骨图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在首先阐述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严重性,接着介绍了鱼骨图技术的基本知识。
在探讨了鱼骨图在导尿管放置中的应用、在预防尿路感染中的作用、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结合临床实践案例,突出了鱼骨图技术在防控尿路感染中的关键作用。
总结指出鱼骨图技术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鱼骨图技术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防控措施,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鱼骨图技术、导尿管放置、预防、优势、局限性、进一步发展、临床实践、应用案例、重要性、前景展望。
1. 引言1.1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严重性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医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风险。
导尿管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尿液排泄或引流,但与之相关的尿路感染却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尿路感染是导尿管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20%-40%。
尿路感染会导致患者发热、排尿困难、尿液变浑浊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造成败血症等严重疾病,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和费用。
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至关重要。
1.2 鱼骨图技术介绍鱼骨图技术是一种用于辅助导尿管放置和预防尿路感染的新型技术。
它通过在导尿管周围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类似鱼骨状的图案,来增强导尿管在尿路内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鱼骨图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导管表面的微纳米结构,通过独特的形态设计和生物材料的特殊处理,使得导尿管在尿路内不易移位和滑脱,从而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
与传统的导尿管相比,采用鱼骨图技术的导尿管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相互作用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尿路内环境的变化并减少感染的发生。
鱼骨图技术还能够减少导尿管与尿道、膀胱等组织的摩擦和损伤,降低尿路感染的概率。
尿路感染2015

常发尿路感染:疗程半年
无症状性菌尿治疗
需要治疗者:孕妇、儿童、复杂性尿路状况
妊娠期尿路感染治疗
预后
非复杂性尿感90%以上可治愈,但易复发。 复杂性尿感治愈率低,除非纠正易感因素。
思考题
1.为什么不同的人尿路感染几率不同? 2.什么叫真性菌尿?
3、什么叫复杂性尿路感染?什么叫尿路感染 复发?他们如何治疗?
机体易感因素
2、膀胱输尿管反流
3、肾发育不良
4、机体抵抗力下降
5、肾实质病变:
6、其它易感因素: 尿道内、尿道口周围炎症
医源性因素 导尿、留置导尿管
膀胱镜检查
尿路畸形示意图
尿路畸形示意图
易 感 因 素
细菌致病力
细菌特殊菌毛对尿路上皮的吸附能力
二 临床表现
(一). 膀胱炎、尿道炎临床表现
膀胱炎:主要为膀胱刺激征和耻骨弓上不适,
继续用药3-5天。
病情迁延的原因:易感,耐药,变异,肾周脓肿
肾盂肾炎
轻型急性肾盂肾炎
2周疗法
2周疗法 2周疗法
首选喹诺酮, 复方新诺明(SMZCO)
较严重的急性肾盂肾炎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3代头孢、宜im或iv用药
重症急性肾盂肾炎
联合用药:半合成广谱PG,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代 头孢。在病情允许时尽快做尿路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有无尿路 梗阻
2.全身症状:不规则低热,全身乏力,食欲减 退. 3.泌尿系症状:腰部酸痛,轻度膀胱刺激征,有时 尿混浊,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肾小 管性酸中毒,后期发展尿毒症。
(四)无症状细菌尿
三、实验室检查和其它检查
(1)尿常规检查 WBC 增多、脓尿、血尿、管型。 (2)尿菌检查 ∆ 尿沉渣涂片≥1个/HP ∆ 中段尿培养≥105/ml (3)亚硝酸盐试验 : 敏感性70.4%,特异性99.5%
导尿管插管引起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导尿管插管引起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导尿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也是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有导尿或有尿路器械操作的病人中,约有20%~ 60%的病人有尿路感染,其中80%与导尿有关,20%与尿路器械有关,分析2012 年5 月神二科患者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一例原因,预防对策至关重要。
现综述如下:一、原因分析1.1导尿操作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粘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导尿管的插入,常导致尿道粘膜损伤,破坏了尿道粘膜的天然屏障。
且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也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致使细菌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1.2留置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留置导尿管不仅损伤尿道粘膜,破坏机体防御屏障,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对尿路上皮细胞造成机械性损伤,促进病原菌的定植,加上长期留置导尿管,管腔内细菌定居及各接头的污染,致使细菌容易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引发感染。
随着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
神二科患者长期卧床处于植物状态留置导尿插管时间2012年2 月14日长期留置尿管>30天,以上表明,医院泌尿系感染与插管及尿管留置时间有直接关系,且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1.3性别、年龄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性别、年龄的差异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
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而且尿道括约肌薄弱,细菌很容易从尿道侵入膀胱,其次是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肛门较靠近,易受肠道正常寄生的大肠杆菌的污染,所以,尿路感染女性患者高于男性,随年龄的增长,泌尿系统的解剖屏障和生理功能随之下降,男性常有前列腺肥大,女性常因骨盆底肌肉松弛而出现膀胱膨出,尿失禁、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冲刷膀胱、利于引流的作用,减少细菌进入尿道的机会,有效预防医院尿路感染的发生。
导尿管感染预防与控制p

√
•.
•21
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
置 管 后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氯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 行膀胱冲洗或灌注
1、对膀胱产生机械性 损伤
2、经尿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入膀胱,
引起尿液逆流。
3、灌洗液抗菌药物 的应用,促使耐药菌
株的产生。
•.
•22
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三)
置 管 后
6、保持尿道口清洁,留置导尿期间每日做尿道口护 理,大便失禁患者清洁后再消毒。
导尿管的护理
集尿系统性能
抗菌药物的使用 患者的基础疾病
•.
1、大小便失禁 2、尿道梗阻,尿液排出困 难; 3、尿液外渗影响尿道口周 围生理环境。 4、脱水剂的应用,残余尿 量的增多。
•6
五、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一)
置 管 前
1、严格掌握置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尿管 2、仔细检查导尿包,有无过期、破损及潮湿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选择合适导尿管 4、对于留置导尿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 5、告知患者留置尿管的目的及配合事项
11、长期置管患者,拔除尿管前,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
•24
六、拔管时机的选择
为预防拔管后患者出现尿潴留,对留置导尿患者拔 管时机进行研究,结果提示膀胱充盈时拔管比空虚时 拔管有利于患者自行排尿尽早恢复,可减少尿管的复 插率,对预防院内泌尿系感染有积极作用。
置
导
术后无禁忌症应尽早拔管,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拔管
尿
•.
•9
五、尿路感染预防措施(一)
置 管 前
1、严格掌握置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尿管 2、仔细检查导尿包,有无过期、破损及潮湿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选择合适导尿管 4、对于留置导尿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 5、告知患者留置尿管的目的及配合事项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分析课件

危险因素
留置尿管时间
留置尿管时间越长,尿路感染的风险越高。尿管作为异物 进入尿道,破坏了尿道的自然防御机制,增加了细菌粘附 和繁殖的机会。
基础疾病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患者,由 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尿道结构异常,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年龄
老年人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较弱,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此 外,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防御能力降 低,也增加了感染风险。
抗生素使用
长期或不当使用抗生素可导致菌群失调,增加耐药菌株的 出现和尿路感染的风险。
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控制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 努力。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尿路感染的认识 和预防意识;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预防尿路感染的知识,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
指导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洁,定 期清洁会阴部,及时更换尿垫
和内裤。
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尿管, 避免过度牵拉尿管和保持排尿 通畅的方法。
提醒患者多饮水,增加排尿量 ,以冲刷尿道,减少感染的风 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分析 课件
目录
•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概述 •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 •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病原学 •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
和诊断
目录
•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治疗 •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
制
01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概述
尿路感染的定义
01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 长繁殖,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 而引起的炎症,通常伴随尿频、 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 2015年第一季度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
一、基本资料:
我院ICU自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共78人留置尿管,共发生院内尿路感染1例。
二、原因分析:
三、整改措施:
1.置管前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置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
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置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四、持续改进:
1、P—计划:组织科内护士进行尿路感染的预防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责任心;使全年ICU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0;对患者做好尿道口护理剂会阴护理,勤擦洗。
2、D —实施:对护士进行尿路感染的计划培训,及时了解患者尿道及尿液培养情况,制度相应护理计划并实施落实。
3、C—检查:检查科内对护士尿路感染的的培训记录;以及其对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士对患者的尿道口护理落实情况。
4、A—处理:科内对该患者的尿路感染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其护理流程是否合理;以及其后续治疗和护理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