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途径的回顾与发展
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综述
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标翻译在促进商品流通、塑造品牌形象、传播企业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回顾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从起步阶段到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贡献。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当前商标翻译研究的主要特点,包括翻译策略、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当前商标翻译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文化差异、语言特点、消费者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如何影响商标翻译的效果。
文章还将关注新技术、新媒体对商标翻译的影响,以及商标翻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未来商标翻译研究的方向和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本文旨在为商标翻译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国大陆商标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商标翻译的理论基础商标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其理论基础涉及语言学、翻译学、市场营销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
在语言学方面,商标翻译需要遵循语言的经济性、简洁性、象征性和创新性原则,以准确传达商标所代表的商品或服务信息。
翻译学则为商标翻译提供了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以适应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需求。
市场营销学对商标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标的品牌定位、目标市场接受度等方面。
成功的商标翻译应当能够凸显品牌特色,增强品牌吸引力,促进目标市场的认知和接受。
文化学在商标翻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对商标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差异,商标翻译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因素,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确保商标翻译的文化适宜性和可接受性。
商标翻译的理论基础是多元化的,需要综合运用语言学、翻译学、市场营销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在一百多年当中,翻译美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它以更加广泛的视野来看待和解读文学翻译,并把文学翻译带入研究的新领域。
本文将从对其历史发展与理论基础的回顾,到对现有研究的概述,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概括性地探讨翻译美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翻译美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那个时候,翻译研究也被称为“翻译美学”,它的出现横跨两个学科:文学翻译与翻译学。
文学翻译的研究重点是文学的本土化,而翻译学的研究则着眼于翻译规则和技巧的分析。
20世纪60年代之后,翻译美学凭借着新的理论和方法,从多种文化、语言和翻译风格出发,形成了翻译美学的新视野。
翻译美学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它更多的是一种能加强翻译的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方式。
首先,它可以帮助翻译者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考量他们的翻译工作。
其次,它也可以改善翻译者处理如翻译艺术性、语言和文化问题等复杂问题的能力。
再次,它可以让翻译者以新的视角来看待被翻译作品,并从不同角度来考虑文本翻译的质量。
目前,翻译美学研究可以从多种角度探究,但是,尚未有人能够把它们系统化。
其中有一些主题比较流行,包括解释翻译的文化学习视角、翻译的文化多样性、翻译创造性研究、翻译的评价框架以及翻译文本的识别和解释等等。
在未来,翻译美学研究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相对抽象的理论研究,另一个是具体的实践技术研究。
相对抽象的理论研究可以分析翻译文本的各种可能性,从而探索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推断翻译的历史和趋势。
而实践技术研究在发展翻译美学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提出新的翻译技巧、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翻译方法等等。
最后,本文阐述了从19世纪以来,翻译美学研究历史的发展,以及近年来翻译美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同时也阐述了今后翻译美学研究可能朝着的方向,以期帮助文学翻译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更多成果。
翻译美学研究的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它改变了翻译者原有的认识,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被翻译文本,同时也具有更好的中介和解释作用,从而提升文学翻译的质量。
商务英语翻译国内外研究综述
商务英语翻译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性评述,概括了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总结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定义和特点、重要性和意义、研究现状、问题与挑战、研究方法以及成果与不足。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成果,不足。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和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商务英语翻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方法、成果和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商务英语翻译是将商务领域的语言、文化、惯例等因素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以促进国际贸易和交流。
其特点主要包括专业性、跨文化性和交际性。
专业性指商务英语翻译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如经济、法律、医学等;跨文化性指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理解;交际性则指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准确、流畅地传递信息,以实现有效的交流。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和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流畅的商务英语翻译能够提高贸易谈判和合作的成功率,促进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商务英语翻译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和竞争对手,为其制定正确的商业策略提供有力支持;商务英语翻译可以推动文化的传播和理解,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近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得到了广泛。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包括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方面。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语言学和人工智能在商务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尽管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商务英语翻译涉及的专业领域众多,对译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和惯例习俗也给商务英语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还面临着口音、方言、技术术语等方面的挑战。
目前,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
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研究
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研究一、引言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方式和跨文化传播工具,文学翻译在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外国文学的汉译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研究进行探讨,从历史、实践和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历史回顾文学翻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了对印度佛经的翻译,虽然这并不是文学的范畴,但可以看出翻译对于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性。
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开始了对西方文学的翻译工作。
1902年,鲁迅翻译了《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作品,并在此后的创作中深受影响。
20世纪初,翻译界有许多热心的译者,包括林语堂、郭沫若、胡适等,他们为中国读者介绍了许多西方文学经典作品。
三、实践情况1. 翻译的难点外国文学翻译的难点在于语言、文化和文学背景的差异。
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及对目标语文化、文学的深入了解,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沉淀。
同时,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和内涵也需要恰当地传达给读者。
翻译方法包括直译和意译两种,在外国文学翻译中,意译普遍被采用。
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较为优美,难以直接翻译成中文,需要译者有创造性地转换语言和文化。
同时,意译也需要保持原作的思想内核和艺术形式。
3. 翻译的成果外国文学经过翻译后,能够帮助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化及思想,拓宽文学视野。
同时,文学翻译也可以推动中外作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学界的交流合作。
四、理论研究1. 文学翻译的目的文学翻译的目的是传达原作的艺术精神和思想内涵,同时也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
译者需要全面了解原作的文化信息和文学特色,同时通过良好的表达方式向目标文化传达这些信息和特色。
2. 文学翻译的价值外国文学翻译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价值。
通过翻译,可以让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互相了解、交流、学习。
同时,文学翻译还能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文学翻译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具体包括语言、词汇、形式等方面。
国内关联翻译理论研究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 联 翻 译 ” 为 关 键 词 的 检 索 结 果 是 : 4年 1 ,8年 1 . 关 9 篇 9 篇 20 0 0年 3篇 ,o 1年 3篇 ,0 2年 3篇 .o 3年 4篇 ,O 4年 2o 20 20 20 9篇 ,0 5年 1 20 6篇 ,0 6年 3 20 7篇 。0 7年 3 篇 ,共 计 1 8 20 1 0 篇。 “ 以 关联 理 论 ” 关 键 词 的检 索 结 果 是 :00年 4 篇 。0 1 为 20 6 2 0 年 8 篇 ,0 2年 16篇 ,0 3年 13篇 ,04 年 2 1篇 , 5 20 2 20 7 20 3
( e v n e C m nc t n a d C g io ) 书 中 提 出关 联 理 R l a c : o mu ia o n o nt n 一 e i i
家 何 自然 在 《 用 学 与 英 语 学 习 》 19 ) 书 中对 关 联 理 论 和 语 (9 7 一 翻 译专 门进 行 了研 究 介 绍 。此 后 国 内学 者 逐 渐 展 开 了对 关联 翻译 的 概念 解 析 、 论 建 构 、 用 实 践 的 研 究 。 理 应
沟 通 .是 因为 人 们 能 够 根 据 对 方 的 言语 或行 为进 行 有 效 的推 理. 它从 交 际 的 角 度 把 翻 译 看 作 是 一 个 言 者 明示 .读 者 认 知 推 理 的 过程 . 过 翻译 过 程 中 的 两 次 明示 一 理 行 为 ( 次 发 通 推 ~ 生 在 原 文 作 者 与 译 者 之 问 .一 次 发 生 在 译 者 与译 文 读 者 之
译 内 涵 、 导 翻译 过 程 做 出 了 突 出贡 献 。 指 或许 正是 源 于 关 联 理 论 强 大 的 的 解 释 力 与指 导 力 .它 前 后 吸 引 了众 多 国 内学 者 的
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回顾并展望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关联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自其诞生以来就在翻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该理论以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为基础,强调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语境关联,为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首先将对关联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进行介绍,梳理其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接着,将分析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势和局限。
本文还将对关联翻译理论在学术界的影响进行评价,指出其在推动翻译学研究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以期为未来翻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关联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关联翻译理论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从一种新兴的理论视角转变为翻译研究领域内的重要理论框架。
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阶段。
在初期阶段,关联理论主要借鉴了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特别是斯珀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
该理论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语境的重要性,认为翻译是一种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关联翻译理论主要关注翻译的本质和过程,试图通过关联理论来解释翻译现象。
随着研究的深入,关联翻译理论逐渐从对翻译本质和过程的探讨转向了对翻译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学者们开始关注如何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实现最佳关联。
这一阶段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关联翻译理论的内容,也为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关联翻译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开始关注翻译的文化、社会和心理等方面。
学者们开始探讨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关联翻译理论的理解,也为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望未来,关联翻译理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多元化,关联翻译理论需要进一步拓展其研究范围,探索更多的翻译现象和问题。
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回顾㊁反思与展望陈㊀雪(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㊀150080)摘㊀要:术语是一门学科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核心要素㊂近二十年来,中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呈现出理论多样化㊁视角个性化㊁方法多元化㊁范围扩大化以及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层阐释和传播的发展趋势㊂但从研究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㊂未来还应进一步提高翻译本体研究的系统性,注重翻译规范和翻译方法的整合性,突破翻译主体的局限性,从而促进我国传统学科对外传播㊂关键词:术语翻译;术语学;传统学科;展望中图分类号:H083;H15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21.01.005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Review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in China //CHEN XueAbstract :Terminology is the core and soul of a discipline theory and the core element of diplomatic commun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terms from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in China.Bo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show a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of theories,individualization of per-spectives,diversification of methods,enlargement of scope,and deep interpre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In the future,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aticness of translation ontology research,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translation norms and translation methods,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rans-lation subjects,and promote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in China.Keywords :terminology translation;terminology;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nslation;prospect收稿日期:2020-03-01基金项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十三五 科研规划2019年度科研项目 中国传统文化术语俄译研究(YB2019019)阶段性成果引言㊀㊀ 翻译行业的发展见证了国家的发展,2011年之前,我国的翻译以外译汉即译入为主;自2011年开始逐渐过渡到以汉译外即译出为主㊂这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 中国文化走出去 一带一路 倡议等国家战略的开启与推进密切相关 [1]㊂在我国加强对外国际传播能力和 一带一路 建设以来,我国传统学科典籍㊁著作和文学文化作品在对外传播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翻译则是这其中的关键环节㊂ 术语的翻译是文化传播中的关键工作 [2]㊂在这一背景下,汉语术语外译成为我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㊂术语外译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典籍外译等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㊂许多学者从多理论㊁多学科㊁多角度对我国汉语术语外译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和探讨㊂因此有必要对近二十年来我国术语外译研究的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总结取得的成绩㊁反思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㊂术语是一门学科的核心关键词,是知识的节点㊂一个学科的全部术语应能表达和体现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网络㊂术语表达和使用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专业知识交流和学科的传播与发展㊂本文所指的传统学科是指负载我国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的包括语言学㊁文学㊁史学㊁哲学等在内的相关学科知识体系㊂㊀㊀本研究选取2019 2020年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内语言学及扩展版期刊中外语类期刊①作为语料来源,剔除较少涉及本研究内容的期刊后剩下23种期刊,采用高级检索方式,设定文献来源为上述各期刊名,分别以术语翻译㊁外译㊁文化对外传播为关键词,检索了2000 2019年发表的论文,在检索结果中剔除术语外译汉文章及其他不相关论文后,共获得论文170篇㊂我们以这些论文为依据,从研究维度㊁研究方法㊁问题取向三个方面对检索结果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探讨术语外译的研究现状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㊂1㊀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的焦点问题㊀㊀中国翻译史上的翻译实践活动最早是以外译汉为主,标志性的三次翻译高潮为:佛经翻译㊁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和近代五四时期的翻译㊂近年来在我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 倡议㊁中国文化 走出去 战略和 建设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讲好中国故事㊁传播好中国声音 等政策导向下产生的中国人文学术国际化浪潮,掀起了我国汉语术语大规模外译,随之带来的就是中国传统学科的话语体系建设及翻译规范化研究,这被称为第四次翻译高潮㊂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大国,传统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和外译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㊂而术语翻译是学科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㊂ 据1987年的统计,用于翻译全部时间的75%是花在术语翻译上 [3]㊂中国知网上关于传统学科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典籍翻译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多㊂笔者以所收集论文为依据,归纳总结目前此类翻译研究所呈现出的几个研究路径㊂1.1㊀术语翻译标准及规范化研究㊀㊀关于学科术语翻译标准及规范化是术语对外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这类文章在本研究收集的论文中占比达三分之一㊂综合所收集文献,这类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从目前某一学科术语外译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并给出该学科术语翻译的建议以及原则标准;另一类是在大规模术语翻译实践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术语翻译的有效性原则及方法㊂曾剑平列举了人文社会科学中术语译名不规范的现象,并且以术语学理论为指导,从外来术语本土化和本土术语国际化两方面就人文社会科学术语译名规范化做了探讨,认为术语规范化的核心是统一专业术语译名和专有名称翻译[4];屈文生撰文分析法律术语英译译名统一与规范化面临的问题与成因,并试图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㊂他认为法律术语翻译应讲求专业性,避免解释性翻译㊂译者应遵守以术语译术语㊁约定俗成㊁相对的单名单译和系统性翻译原则[5];胡叶㊁魏向清从术语翻译的系统特征出发,探讨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复合标准及其构成[6];魏向清结合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 发布的英译实例,借鉴实践哲学研究的理论视角,对术语翻译实践理性及其有效性原则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推进文化术语翻译实践方法论的确立[7]㊂可见,对于术语翻译原则㊁方法及规范化的研究始终是术语翻译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㊂该研究在术语翻译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第一,原则及标准的确定是术语翻译工作的基础,也是术语译名规范化的保障;第二,翻译标准的制定也是术语翻译工作的体现,两者相互促进,才可使术语翻译工作有效进行㊂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学科术语翻译的规范化工作来说,术语翻译标准的探讨和确立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实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还需要进一步探索㊂1.2㊀某一学科术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㊀㊀具体学科术语的翻译策略及方法是术语外译研究的核心问题,这类研究成果在所收集论文中占比三分之二㊂从所收集文献来看,近年来对外术语翻译所涉及学科越来越广,从早期以科技术语翻译为主逐渐转向人文社科术语翻译㊂近年来在我国文化 走出去 战略导向下中国传统学科的术语翻译研究与日俱增,尤其是中国特色政治术语㊁外交术语㊁ 一带一路 术语翻译的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多㊂具体的研究路径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探讨某一高频术语的翻译及译文统一问题,如 科学发展观 中国梦 等,这类文章首先研究并明确该汉语术语的定义㊁概念㊁历史溯源,分析当前译文的优劣并给出建议[8-11]㊂②分析某一学科术语的构成㊁语义和功能等特点并探讨该学科术语的翻译技巧和方法[12-14]㊂③应用某一理论(或视角)探讨术语外译形式的使用和发展变化,以及文化 走出去 与翻译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15-16]㊂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翻译是第一步,之后的传播和接受即译语的可接受性也是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㊂这段时期学界在关于翻译策略方法的选择上不仅主要考虑汉语术语的历史溯源及其蕴含的中国文化信息的呈现问题,而且还考虑对象国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接受心理等问题㊂1.3㊀典籍文献中的术语翻译研究㊀㊀我国典籍文献外译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自党的十八大 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及话语体系建设 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典籍的外译与翻译研究才呈现深入和拓展的趋势,典籍翻译中的术语翻译是核心要素㊂典籍中术语的提取㊁确定和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典籍翻译的整体质量和效果㊂伴随着典籍外译研究的纵深发展,其中的术语翻译自然也成为研究热点,以 典籍外译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传统文化术语 国学术语 等为关键词的研究日益增多㊂赵彦春㊁吕丽荣通过对比分析‘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英译本,从语言形式㊁思想内容以及文化蕴含等方面论述国学经典英译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17]㊂陈海燕从翻译实践层面对体现中国价值观念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翻译难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解决方法[18]㊂孙凤兰以识解理论来分析‘黄帝内经“英译本中的医学术语翻译的差异,并深度剖析差异产生的原因[19]㊂近年来,中国典籍外译研究逐渐呈现多理论多视角多领域的态势,外译选材覆盖哲学㊁历史㊁文学㊁医学㊁农业等领域,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典籍外译的标准㊁原则㊁方法和文化负载词的意义呈现等㊂上述研究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交流工作提供了富有借鉴意义的建议和方案㊂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典籍外译本身,关于外译版本在对象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有较少涉及㊂然而翻译工作本身就非一家之言,从理论探讨到外译实践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再到对象国传播和接受情况的反馈需要一段相当长时间的积累㊂1.4㊀双语及多语术语库的建构研究㊀㊀统一术语是术语实践活动的优化功能和规范功能相结合的产物㊂目前统一术语的主要成果体现为具有严格规定性的术语词典,以及准辞书作品,即各个范畴的术语标准和推荐性术语汇编㊂术语数据库可以看作是术语词典向术语信息自动化搜索方向的发展,其本质可以说是电子词典或计算机网络词典㊂术语数据库能够提供每个术语相应的信息,包括术语的定义㊁术语的其他语言等值形式㊁术语的简短形式㊁术语的同义词㊁允用形式和禁用形式,术语是由什么文件规定(如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等)等㊂术语数据库依据创建目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保障科技文献的翻译工作,另一类是用于记录标准化术语和推荐术语信息㊂术语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要比纸质词典具有相当的优势㊂㊀㊀随着科学实际发展的需求,各学科领域各类型术语库的建设和研究日益增多㊂黄鑫宇㊁董晓娜提出建立 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 ,并阐述研制过程,以及该术语库学理基础与需求动因,以期为该库数据加工标准化实践以及今后同类术语库的内容开发建设提供借鉴性参考[20]㊂苗菊㊁宁海霖运用知识组织理论系统阐述了双语术语知识库的建库过程及其应用[21]㊂阳琼撰文指出术语库商品化这一翻译技术产业的新动向㊂他认为 标准化的翻译术语库必然会成为商品,以提高翻译项目的运转效率,也可以大大降低因术语不统一而造成的后果,真正实现省时提效 [22]㊂术语库的建设研究已成为当前大数据时代应用术语学领域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一个部分,它凭借对术语知识的有序组织㊁保存和更新以及高效操作等优势,突破术语词典编纂的局限,使相关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更加规范和高效㊂2㊀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的发展特征㊀㊀随着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视角的扩展和理论基础的深入,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演进㊂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在理论㊁方法㊁范围㊁主体四个方面不断拓展,呈现出以下特征㊂2.1㊀理论多样化,视角个性化㊀㊀依据所收集文献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对术语翻译研究的理论和视角向纵深发展,涉及理论包括传播学㊁社会学㊁人类学㊁识解理论㊁生态翻译学㊁认知术语学㊁框架语义学㊁目的论等,同时对理论的应用从最初引用西方翻译理论到开拓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呈现多学科㊁多理论㊁多视角的综合研究态势,在此基础上依然重视本体研究,即研究语言转换层面的翻译方法㊁翻译原则㊁翻译标准㊁翻译策略等,如王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维翻译视角来研究‘道德经“英译为例探讨译什么㊁怎么译㊁谁来译的问题[23]㊂②除关注本体研究外,关注重点从语言转换层面扩展到翻译主体性研究,如张西平关注并研究中国典籍外译的传教士汉学家这一翻译群体的特点和成果[24]㊂魏向清撰文探讨大众翻译时代术语翻译的特殊性以及译者应有的术语意识与素养,探索术语翻译中 译者主体性 的重要性及其运作模式[25]㊂ 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决策者㊁规范的最终执行者 [26]㊂因此译者主体性在术语翻译中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㊂③除关注学科术语翻译外,从传播学角度去研究外译版本在对象国的传播和接受问题,去发现读者群的现实需求和接受程度[27-29],这类研究成果对我国传统学科术语的外译与传播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从而催生了很多学科著作和文化典籍的翻译工作㊂今后的研究还应该在翻译选材及在对象国的传播和接受问题深入研究,以便发现两国人民的认知差异及对外传播交流的问题所在㊂2.2㊀研究方法多元化㊀㊀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仍然以规定性㊁描述性研究为主㊂在此基础上信息技术在术语翻译中广泛应用,其中基于语料库的术语外译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涉及语料库的研究成果在本研究所收集的文献中数量也是逐年上升㊂田传茂提出使用网上语料库或数据库的定量定性分析来获得准确㊁自然的译文,从而解决技术概念的翻译难题[30]㊂胡开宝使用语料库方法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术语英译在英美印等国的传播与接受进行研究[31]㊂李广伟㊁戈玲玲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探索‘论语“中本源概念的英译策略[32]㊂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实证性研究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机结合同时使用定量定性分析,采用大量真材实料保证研究的广泛性和可靠性,是对传统翻译研究的有力补充㊂此外,还提出一些新方法,如傅恒以公式化创译的方法来探讨银行业务术语英译名的规范化问题[33],刘润泽㊁魏向清借鉴德国史学的研究范式 概念史方法对政治概念进行深度解读来开展对重要政治术语的翻译和传播研究[8]㊂此外,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向就是术语翻译出现普遍性的文化转向㊂从跨文化传播视角研究文化术语翻译的成果逐渐增多,翻译题材覆盖哲学典籍㊁文学作品㊁传统曲艺㊁传统中医药典籍等㊂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㊂第一,中国文化 走出去 战略的实施使中国文化术语和文化典籍翻译在学界备受关注;第二,大部分研究认为,术语间的语言差异和认知差异归根结底在于文化的差异,如何在翻译中体现术语的文化内涵,或者说如何从文化翻译角度来更好地呈现术语概念是当前学界关注的核心问题㊂2.3㊀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领域不断拓宽㊀㊀近年来术语外译研究覆盖的传统学科逐渐扩大㊂笔者把所选取的170篇论文根据文章主题及关键词标明所属类型进行划分并统计(表1),结果显示,基于典籍翻译涉及的术语问题最多,涉及典籍包括‘诗经“‘道德经“‘论语“‘黄帝内经“‘文心雕龙“‘说文解字“等,相关论文共计32篇,侧重研究典籍翻译的现状㊁翻译策略㊁翻译视角㊁问题与对策㊁文化接收模式等㊂从术语学理论角度探讨一般层面的术语翻译㊁术语译名规范等方面的论文共计29篇㊂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术语研究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术语译名的规范化问题㊁中国知网学术翻译㊁中文音乐术语翻译㊁中国名园英译策略㊁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㊁中国品牌英译问题㊁中国传统武术术语英译研究等,共计24篇㊂翻译策略㊁方法和译名规范化问题是各学科领域的术语翻译研究的共通问题㊂从上述领域的分布情况看,典籍文献表1㊀术语翻译所属范畴分布表术语所属专业范畴文章数量/篇百分比/%政治1810.6法律127.1经济5 2.9医学8 4.7典籍文献3218.8语言学10 5.9译学2011.8术语学2917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2414.1其他工程与技术科学127.1总计170100的术语问题和人文社科术语翻译研究逐渐上升,这与我国当前文化对外传播的政策导向和需求相关㊂总体来看,各学科领域的术语翻译呈现从表层研究扩展到文化解读与传递的深层研究的总体趋势㊂2.4㊀研究队伍不断壮大㊀㊀在当今国家政策引导和实际需求带动下语言学界㊁各学科专业研究人员㊁技术公司相关人员都关注到术语外译这一研究领域㊂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 大中华文库 翻译出版工程㊁经典中国对外出版工程㊁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㊁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的建构㊁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很多相关的大型项目相继启动㊂近年来术语翻译㊁经典文化外译等字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前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议题中㊂南京大学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术语翻译为专题聚集了各个学科学者共同探讨术语翻译问题㊂上述因素带动了一大批相关学者来从事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的实践工作㊂3㊀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的问题与展望㊀㊀近二十年来,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呈现出理论多样化㊁视角个性化㊁方法多元化㊁范围扩大化以及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层阐释和传播的发展趋势㊂但从研究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㊂3.1㊀提高翻译本体研究的系统性㊀㊀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很多学科的术语翻译仍以个别术语为研究案例,未形成系统㊂术语是学科理论知识的节点,其形成㊁发展和变化与学科历史沿革密切相关,术语系统能够直接反映学科的发展水平,未来还应进一步由点及面,结合学科历史和发展特点纵深探讨其术语问题;二是术语外译的目标语语种极度不平衡,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鲜见㊂近年来外译涉及法语㊁俄语㊁德语㊁日语㊁意大利语等其他语种的成果有所增多,但总体来看,对象语种仍然以英语为主,依旧维持不平衡状态㊂不过从近年国家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来看,小语种外译研究逐渐受到重视㊂3.2㊀注重翻译规范和翻译方法的整合性㊀㊀当前国家政策导向下的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及其外译当之无愧成为继历史上三大翻译高潮之后的第四次高潮㊂中国文化译介与传播的课题每年在国家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都有立项㊂各个学科纷纷开展本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和典籍外译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众多关于翻译标准㊁规范和原则方法的研究成果㊂但问题是,因为学科融合和交叉的趋势导致有些术语同时是多个学科体系的概念,这些术语会因为不同的译者依据不同的学科角度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而产生不同的译文,造成一些术语翻译混乱㊂针对这种现象,作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术语学研究应当注重整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术语学理论来完成术语采集㊁概念分析㊁定名和规范化㊁术语翻译㊁术语建库和术语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从而探索一般意义上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的理想工作模式㊂3.3㊀突破翻译主体局限性问题㊀㊀从近二十年的研究来看,译者主体性㊁译者行为和习惯作为对翻译影响的重要因素进入学界研究的视野㊂随着术语外译研究的备受关注,目前从事典籍翻译㊁术语翻译研究及实践工作的主要为三类人:第一类是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㊂他们熟知本学科理论和术语体系及发展历史,但往往缺乏术语学㊁翻译学等理论积淀,对于术语的定名和规范㊁术语翻译的要求把握不准㊂第二类是外语专业的研究人员㊂这类人员是从事翻译研究的主力军,但其局限性在于对具体学科理论不够熟悉,在外译过程中对术语表达的概念内容及其发展历史的了解有些欠缺,容易纠缠于翻译标准不统一㊁归化异化之争等具体问题㊂第三类是外国译者㊂他们受自身文化影响太深,对我国传统文化㊁术语内涵理解会有不到位的地方㊂因此,最可行的方法是打通学科障碍,跨学科通力合作,但这一点往往很难实现㊂㊀㊀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未来我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在理论㊁方法㊁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异域文化中得到准确理解和传播㊂注释①2019 2020年CSSCI来源期刊索引的语言学核心期刊共24种,除去‘古汉语研究“‘方言“‘民族语文“和‘当代修辞学“以及与本研究内容不相符的8种期刊,本研究选取16种期刊作为本研究考察的文献来源,包括‘当代语言学“‘上海翻译“‘外国语“‘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中国翻译“‘中国外语“‘中国语文“㊂再加上扩展版来源期刊语言学相关刊物共7种,本文的文献选取来源共为23种优秀期刊㊂选取时间段为2000年1月至2019年4月㊂参考文献[1]屈哨兵.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304.[2]周有光.文化传播和术语翻译[J].外语教学,1992(3):62.[3]郑述谱.术语翻译及其对策[J].外语学刊,2012(5):103.[4]曾剑平.人文社会科学术语译名的规范化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51-57.[5]屈文生.中国法律术语对外翻译面临的问题与成因反思:兼谈近年来我国法律术语译名规范化问题[J].中国翻译,2012(6):68-75.[6]胡叶,魏向清.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新探:兼谈术语翻译的系统经济律[J].中国翻译,2014(4):16-20. [7]魏向清.从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英译看文化术语翻译的实践理性及其有效性原则[J].外语研究,2018(3): 66-71.[8]刘润泽,魏向清. 中国梦 英译研究再思考:兼论政治术语翻译的概念史研究方法[J].中国外语,2015(6): 99-106.[9]姜雅明.中央文献词语文化特色的俄译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2016(2):63-67.[10]冯志杰.科学发展观英译商榷兼论重大政治理论术语翻译的原则和标准[J].上海翻译,2012(2):70-72. [11]卿学民.政治文献重要术语外译的理论逻辑分析:以人民当家作主 的日译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8(2):8-14.[12]屈文生,丁沁晨.裁判类法律术语英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7(6):92-99.[13]黄樱.全球化背景下财经报道的翻译技巧与方法[J].上海翻译,2013(2):34-37.[14]戴卫平.语言学同一术语多种译名:成因与对策[J].语言与翻译,2011(2):41-46.[15]汪庆华.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红楼梦“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2015(3): 100-104.[16]张琳琳.从 青衣 等京剧术语的英译看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上海翻译,2013(4):41-43.[17]赵彦春,吕丽荣.国学经典英译的时代要求:基于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韵:三字经㊃弟子规㊃千字文“[J].外语教学,2016(4):96-99.[18]陈海燕.浅析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翻译中的难点[J].中国翻译,2015(5):13-17.[19]孙凤兰.识解理论视角下的‘黄帝内经“医学术语翻译[J].外语学刊,2016(3):107-111.[20]黄鑫宇,董晓娜. 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 数据加工标准研制[J].中国翻译,2019(1):98-103.[21]苗菊,宁海霖.翻译技术的知识体系化演进:以双语术语知识库建设与应用为例[J].中国翻译,2016(6):60-64.。
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1、关联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关联翻译理论源自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提出,该理论强调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
关联翻译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将翻译视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其核心概念是“关联”。
关联指的是信息接受者能够在认知环境中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理解,它涉及信息处理的两个关键要素:处理努力和语境效果。
在处理翻译时,译者需要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寻找最佳关联,即找到一种既能准确传达源语信息,又能让目标语读者轻松理解的翻译方法。
关联翻译理论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认知环境,对源语信息进行解码,并在目标语中寻找与源语信息最为匹配的表达式,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关联翻译理论也关注读者的认知环境和反应,认为翻译的质量取决于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行为,更是一种认知推理过程。
它要求译者在理解源语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判断,找到与目标语读者认知环境最为匹配的表达方式,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
因此,关联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过程。
2、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翻译活动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传统的翻译理论在处理不同语言、文化和语境间的转换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翻译需求。
关联翻译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试图为翻译活动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关联翻译理论源于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语境因素,主张通过寻找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来实现翻译的目的。
这一理论不仅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指导和启示。
回顾关联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教材]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走向
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走向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走向【作者简介】穆雷,翻译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cn;王斌华,翻译学博士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与近年国内口译实践和教学蓬勃兴起的现状形成对比的是,作为一门新兴子学科的口译研究尚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因此有必要对其发展历史和研究路向加以厘清。
本文以过去30年的期刊口译论文、著作以及历后全国口译大会上的提交论文等为数据,考察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概况,分析国内口译研究的研究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以此呈现口译研究在国内的发展态势,探讨存在的问题、研究的走向和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国内口译研究/考察/发展/研究走向导言随着近年翻译专业本科、翻译学硕士博士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中国内地的正式设立,翻译学已凸显其学科地位。
作为翻译学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译教学和口译实践在中国内地蓬勃兴起,口译研究亦呈旺盛的趋势。
继2000年口译在新修订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中成为必修课以后,近年来不少院校相继开办翻译学院或翻译系,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面开设翻译专业,其他有条件的院校也相继开设口译课程。
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15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NTI)试点培养单位中有9所院校开设口译方向;19所设置翻译本科专业的学校也都在其课程设置中突出了口译课的分量。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梳理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脉络,以便为口译教学和实践提供科学理据。
本文以近30年发表的口译期刊论文、著作和历届全国口译大会的提交论文等为主要研究数据,从研究数量、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中国内地口译研究的发展概况,探讨存在的问题、研究的走向和提升的路径。
一.国内紧缺人才的五大口译方向会议口译。
会议口译在各种口译中处于高端,包含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口译技能。
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研究十年探索回顾与展望
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研究十年探索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回顾与总结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在过去的十年中的探索历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学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指导下,对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未来翻译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阐述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接着,我们将回顾过去十年中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包括理论探索、实证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总结这些研究成果的特点和不足,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我们将对未来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进行展望,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我们相信,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中国学者将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国际翻译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自其诞生以来,就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使用语境,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达意义的工具,更是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媒介。
这一观点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使翻译不再仅仅是文字间的转换,而是跨越文化、语境和社会功能的复杂过程。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翻译被看作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原语和目标语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下的交流和互动。
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更要深入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
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更要注重在目标语中再现原语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还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
例如,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哈桑的篇章语言学等,都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一、概述功能派翻译理论,源自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核心理念在于将翻译视为一种有目的、有功能的社会行为,而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
这一理论视角在国内翻译研究领域逐渐受到重视,并对我国的翻译实践和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主要观点、发展历程及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国内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认为翻译应该根据特定的语境和需求进行,以实现原文在目标语言中的预期功能。
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对等和忠实的束缚,为翻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灵活性。
在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引入到深入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
本文首先回顾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在国内的引入和发展历程,梳理了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
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论,包括翻译的目的性原则、翻译行为的参与者角色、翻译策略的选择等。
本文还探讨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等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机器翻译等新兴技术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的综述,本文旨在为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论视角,以推动我国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向更高水平发展。
同时,本文也期待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关注和探讨,共同推动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的繁荣与进步。
1. 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翻译理论在语言学、文学、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原则,还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语言、文化和认知的复杂性。
翻译理论的研究不仅关注翻译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还探讨翻译中的各种问题,如翻译的准确性等值性、可接受性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翻译理论的研究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佛经翻译和近代的西学东渐。
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
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视角,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评述国内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生态翻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然后分析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成果,最后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
生态翻译学是在生态学视角下对翻译活动进行的研究,它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和和谐共生。
该理论框架融合了生态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翻译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者们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观点和方法。
同时,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跨学科的特点,涉及文学、语言学、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
然而,当前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理论研究成果未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翻译实践中;另一方面,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因此,未来生态翻译学研究需要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加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更加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述,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生态翻译学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基础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视角,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生态学和翻译学的交叉融合。
生态学,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为翻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
翻译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语言转换的规律和实践,而生态翻译学则致力于探索翻译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中,翻译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原文、译者、译文、读者以及翻译环境等多个要素。
近20年中国字幕翻译研究(2001—2020)
近20年中国字幕翻译研究(2001—2020)近20年中国字幕翻译研究(2001—2020)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外语电影和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日益普及。
而字幕翻译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不仅是观众理解外语影视作品的一种方式,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近20年来,中国字幕翻译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将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研究范围和方法近20年来,中国字幕翻译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从最早的语言层面扩展到深层次语义解读,并涉及了跨文化传播、文化适应和观众接受等方面。
研究方法上,多样化的方式被采用,包括文献回顾、对比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
这些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
二、字幕翻译策略在字幕翻译策略方面,研究者们提出了众多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直译和意译是两种常见的字幕翻译策略。
直译即以字面意义翻译,力求忠实于原文。
而意译则更加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度,适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字幕翻译策略,例如从音译到意译、拆句法、动态翻译等。
这些策略的使用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影视作品类型。
三、跨文化传播与文化适应在近20年的研究中,字幕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跨文化传播理论的运用,研究者们探讨了字幕翻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字幕翻译应该在保留原作情节和文化元素的同时,尽可能地适应目标文化观众的需求。
这种文化适应性的实现需要字幕翻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观众接受与用户体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观众对字幕翻译的接受程度和用户体验。
研究者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对观众群体进行调研,以了解他们对于字幕翻译的满意度和需求。
研究发现,优质的字幕翻译应当符合观众的口味和阅读习惯,同时尽可能地准确和精确,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五、研究成果与未来展望近20年来,中国字幕翻译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字幕翻译标准化、翻译软件应用和智能字幕翻译等。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
Origin 2
• 接下来是准备期。到了60 年代,捷克和斯洛 伐克的一些研究者,如列维(JǐvíLevy) 、米科 (FrantiÍek Miko) 和波波维奇(Anton Popovic) ,响应麦克法兰的号召,共同努力探 寻新的方法使翻译研究系统化。他们所提 出的理论构架与后来多元系统理论有很多 相似之处。
Disadvantages of Prescriptive
studies
• 它总认为自己的标准是唯一正确的,并想把它的应用范围 推广到天下所有的翻译上去(如奈达之于动态对等论), 或者总有别的什么人想这样去做(如后人之于严复的信达 雅论)。然而它却没有看到或是不愿意承认世界上实际存 在着各种各样的翻译,其中有符合这种规范性标准的,但 是,同时也有不少翻译是不符合这种标准或者不完全符合 这种标准的。规范性翻译标准的另一个不足是,它把自己 局限在语言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把翻译仅仅看作是一种语 言艺术。而不太考虑文化的大环境。即使涉及到了文化, 最终的目标还是落在了具体的翻译技巧上,过分专注于翻 译技巧的钻研。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规范性的翻译研 究总是脱离不开直译、意译之争。
Example 1
•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出 了两个中译本。我们的评论家,从规范的 角度出发,分析哪个是直译,哪个是意译, 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描写翻译学派却说, 出了两个译本是件大好事,充分反映出中 国真的开放了。
Achievement
• 描写学派的功劳在于给予各种各样的翻译以正确的定位。 避免了由于规范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概念上的困惑以及 无谓而又无止无休的争论。描写翻译学派对翻译有两个基 本的认识。一个是翻译的“不完整性” (partiality ), 就是说你不可能把原文百分之百统统翻到译文中去。在这 个基础上导出描写学派的另一个认识,即任何翻译都经过 了译者程度不等的摆布(manipulation),因此同一个原 文会在不同的译者手里,会在不同的的时代出现许多不同 的译文。这儿要特别强调的是,描写翻译学派并不想完全 推翻传统的规范性的翻译标准。他们是想解构 (deconstruct) 传统的翻译理论, 也就是对传统的翻译 理论当中的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提出批评,而不是想摧毁 (destroy)传统的翻译理论。
翻译研究途径的回顾与发展
翻译研究途径的回顾与发展作者:杨可伊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翻译学研究途径回顾、翻译学当代研究的发展和翻译学有待拓展的领域三方面对近几十年来翻译学的学科发展做了梳理和总结,从语言的对比研究、功能主义学派、描写翻译学及翻译的文化转向方面做了总结和回顾,肯定了翻译学理论研究取得的卓越成果,指出了翻译学学科在纯理论研究、专项研究及构建我国翻译体系理论等方面相对滞后,以期翻译学学者和专家为丰富翻译学理论做出专门研究。
关键词:翻译研究途径翻译学理论一、引言研究途径是指研究者用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翻译学处于跨学科的领域,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丰富本学科内涵,正所谓翻译的研究途径。
归纳起来,翻译研究的途径即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语言和对比文本阶段开始,经历了德国功能主义学派阶段、描写翻译研究阶段、文化转向研究阶段及当代社会学方向研究、实证性转向研究及全球化转向研究阶段。
二、翻译研究途径回顾1. 50年代末至70年代注重语言的对比研究相关理论霍姆斯、雅各布逊、卡特福德、奈达、纽马克、穆南及费道罗夫等。
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观,在第三阶段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指出翻译需要寻找以交际功能为目的的对等语,从而重新组织语言的结构和语义的形式,(Nida and Taber, 1969:12)奈达进一步指出翻译必须达意、传神、措辞通顺及考虑读者的接受。
几乎和奈达同一时期,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A.V. Fedorov)提出翻译学理论和语言学学科紧密相关,强调翻译要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才能体现出来,翻译要通过语言学学科才能表现出来。
(蔡毅、段京华,2000:5-6)此外,哈蒂姆(Basil Hatim),纽马克(Peter Newmark),贝尔(Roger Bell)格特(Ernst-August Gutt)等将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结合,丰富并促进了翻译语言的对比研究。
刘宓庆的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回顾和展望
刘宓庆的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回顾和展望第一篇范文刘宓庆的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回顾和展望刘宓庆是中国翻译界的泰斗,他的研究对汉英对比和翻译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刘宓庆的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回顾刘宓庆的汉英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结构、语义表达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他指出,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词汇使用和语法规则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汉语强调意合,而英语强调形合;汉语通过词语的位置和语气词来表达语法关系,而英语则依赖于明确的语法结构和时态。
这些差异对翻译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翻译研究方面,刘宓庆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
他认为,翻译首先要忠实于原文,传达出作者的原意;其次要通顺,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最后要美,达到艺术上的审美效果。
这一标准对后来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汉英对比和翻译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汉英翻译的需求日益增加,翻译工作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建立大规模的翻译数据库和开发智能翻译软件。
其次,随着神经机器翻译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有了显著提高。
然而,机器翻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文化差异的把握不足和语义理解的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将机器翻译与人类翻译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翻译的整体水平。
最后,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翻译工作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传递。
因此,翻译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素养,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情感。
第二篇范文探索刘宓庆的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领域,我们试图从3W1H(What、Who、When、How)和BROKE(Background、Relevance、Objectives、Knowledge、Examples)模型出发,以全新的视角深入解读这一议题。
翻译专业发展回顾
自然、流畅的译文表达。
翻译记忆技术
03
翻译记忆技术能够存储和重复利用已翻译的文本,提高翻译效
率,减少重复劳动。
翻译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跨学科领域翻译
随着各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跨学科领域的翻译 需求逐渐增加,如科技、医学、法律等。
本地化翻译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本地化 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本地化翻译的发展。
古代翻译的特点
当时的翻译主要是口译,注重的 是语言的直接交流,而非文字的 忠实传达。
中世纪翻译
中世纪翻译的背景
随着中世纪欧洲的兴起,不同语言和 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多,需要将外来文 化和技术知识翻译成当地语言。
中世纪翻译的特点
中世纪的翻译更注重文字的忠实传达 ,出现了许多专业的翻译人员和机构 。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
通过参与实际翻译项目和实践活 动,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翻译技 能和应对能力。
对翻译技术发展的思考
1 2 3
技术在翻译中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翻译技术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翻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和挑战。
技术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技术提高了翻译效率和准确性,但也给翻译 行业带来了变革和挑战,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和要求。
持续学习与更新
翻译专业人才需要不断学习新知 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行业发 展和技术进步。
04
翻译专业的未来展望
翻译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机器翻译
0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机器翻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能够更准确、高效地完成翻译任务。
神经网络翻译
02
神经网络翻译技术通过模拟人脑的神经元连接方式,实现更加
技术与人工的结合
国内阐释学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阐释学西方的阐释学研究源远流长,且不说古代,单说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方法论阐释学及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本体论阐释学,就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著作和充足的理论资源。
由于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的科学,而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又是翻译绕不开的话题,所以阐释学和翻译研究就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人们发现,从阐释学的视角切入翻译研究,就能够对翻译现象、翻译本质以及诸多纷繁芜杂的翻译问题得出全新而又深入的认识,因此阐释学的相关理论,尤其是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就成了从事翻译研究的一把利器。
2国内现有阐释学翻译研究思路国内阐释学翻译研究始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学者更是把它精确地定位为始自1987年,认为这一年正是“中国译界初识阐释学翻译观的起始年”(西风,2009:58)。
自此之后,国内的阐释学翻译研究新论频出,前后相继,在近三十年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中断过。
总结起来,国内阐释学翻译研究大体遵循以下几种研究思路:2.1翻译的本体性研究不管在什么领域,本体性研究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翻译研究内部,对于“翻译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从某个视角出发,必然会得出“翻译就是某某某”的结论。
从勒弗维尔(Lefevere)的理论视角出发,翻译就是改写,从巴斯奈特(Bassnett)的理论视角出发,翻译就是文化构建,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出发,翻译就是解释,翻译就是效果史,翻译就是视野融合。
许多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对翻译的本质展开了更深入的反思和探讨。
在杨武能看来,翻译就是“阐释、接受和再创造的循环”(杨武能,1987:3-6);在邵宏看来,翻译是“对异邦文化的阐释”(邵宏,1987:8);郑延国认为“所谓翻译,实乃一种解释或曰阐释”(郑延国,1996:63);朱献珑、屠国元则认为“翻译就是原作与译者的视域相遇、交流、碰撞,最终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朱献珑、屠国元,2009:108).事实上,不管是阐释也罢,解释也罢,诠释也罢,视野融合也罢,阐释学翻译研究对翻译本质的界定,对整个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之前的客观主义研究转向主观主义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对象为之拓展,研究视野为之开阔:从纯粹的语际翻译转向包括语内翻译、符际翻译甚至一切阐释性、理解性的活动在内的广义的翻译。
公示语翻译的回顾与展望
2、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转换与构建:这部分研究主要译者在翻译过程 中如何将源语篇的语义、文化等因素转换为目标语篇
1、拓展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对比 研究、跨文化研究等,以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2、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转换与构建:这部分研究主要译者在翻译过程 中如何将源语篇的语义、文化等因素转换为目标语篇
引言
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语篇分析途径日益受到,本次演示旨在回顾该途径的发展历程、 应用成果及研究方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语篇分析途径的翻译研究强调将 翻译视为一种交际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理解和构建语篇,以达到跨文化 交流的目的。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篇分析途径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逐渐丰富。学者们 主要从语篇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方面入手,探讨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认知、解 读和构建。在宏观结构方面,研究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如语言、习俗、价值观 等如何影响译者对源语篇的理解和目标语篇的构建。
1、语言差异
1、语言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差异是公示语翻译中最大的问题。由于语言习惯、语 法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原文和译文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读者难 以理解。
2、文化差异
2、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公示语翻译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 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原文和译文在表达方式、意义理 解上Hale Waihona Puke 在偏差。3、公示语翻译的现状
3、公示语翻译的现状
目前,公示语翻译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涵盖了语言学、文化学、 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各国学者纷纷投入到公示语翻译的研究中,了大量的学术论 文和专著。同时,各种国际性的公示语翻译会议和研讨会也纷纷召开,为公示语 翻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在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中,翻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艺术,更是文化传递的桥梁。
中西翻译简史这门课程,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探索了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分析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和理论框架,以及对我个人学习和认知的影响。
一、中西翻译历史的概述中西方翻译的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译经的传统。
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中西方翻译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轨迹。
中国的翻译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的佛经翻译,以及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翻译。
而西方的翻译历史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圣经》翻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翻译。
这些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推动了各自文明的进步。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随着翻译实践的不断深入,翻译理论也逐步成熟。
课程中介绍了多种翻译理论,如直译与意译、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功能对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等。
这些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使得翻译活动更加科学和规范。
同时,我也了解到翻译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更新。
三、中西翻译风格的比较中西翻译风格的差异是这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的翻译传统注重“信达雅”,强调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美感。
而西方的翻译传统则更注重“忠实原文”,追求形式上的对等。
通过比较这两种翻译风格,我深刻认识到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翻译风格的独特性。
四、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门课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翻译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通过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科技著作和哲学思想。
同时,翻译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和深入。
五、个人学习与认知的影响学习中西翻译简史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对翻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我个人的学习和认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研究途径的回顾与发展作者:杨可伊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翻译学研究途径回顾、翻译学当代研究的发展和翻译学有待拓展的领域三方面对近几十年来翻译学的学科发展做了梳理和总结,从语言的对比研究、功能主义学派、描写翻译学及翻译的文化转向方面做了总结和回顾,肯定了翻译学理论研究取得的卓越成果,指出了翻译学学科在纯理论研究、专项研究及构建我国翻译体系理论等方面相对滞后,以期翻译学学者和专家为丰富翻译学理论做出专门研究。
关键词:翻译研究途径翻译学理论一、引言研究途径是指研究者用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翻译学处于跨学科的领域,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丰富本学科内涵,正所谓翻译的研究途径。
归纳起来,翻译研究的途径即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语言和对比文本阶段开始,经历了德国功能主义学派阶段、描写翻译研究阶段、文化转向研究阶段及当代社会学方向研究、实证性转向研究及全球化转向研究阶段。
二、翻译研究途径回顾1. 50年代末至70年代注重语言的对比研究相关理论霍姆斯、雅各布逊、卡特福德、奈达、纽马克、穆南及费道罗夫等。
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观,在第三阶段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指出翻译需要寻找以交际功能为目的的对等语,从而重新组织语言的结构和语义的形式,(Nida and Taber, 1969:12)奈达进一步指出翻译必须达意、传神、措辞通顺及考虑读者的接受。
几乎和奈达同一时期,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A.V. Fedorov)提出翻译学理论和语言学学科紧密相关,强调翻译要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才能体现出来,翻译要通过语言学学科才能表现出来。
(蔡毅、段京华,2000:5-6)此外,哈蒂姆(Basil Hatim),纽马克(Peter Newmark),贝尔(Roger Bell)格特(Ernst-August Gutt)等将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结合,丰富并促进了翻译语言的对比研究。
2. 70年代末至80年代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研究德国的翻译功能学派针对翻译语言学派重形式的不足,提出重文化和交际功能,将翻译研究置于目的语文化和语境中。
赖斯通过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阐释不同文本类型的功能,指出文本的多义性和多功能性,他们运用语言功能和交际的特点分析和研究翻译。
弗米尔提出目的论(Skopostheorie),认为翻译文本要以达到目的语语境为目的,并指出译文要根据目的语读者和译入语习惯达到文内连贯和互文连贯的原则。
曼塔里阐发了翻译行为理论(translation action),指出信息传递最终会为交际服务。
翻译行为是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联合行动过程,是以功能取向的翻译理论。
诺德提出并强调了译者与译文的伦理道义规范,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的阅读体验,体现了他对翻译中发起人、接受者和原文作者之间关系的重视。
3. 70年代至80年代描写翻译研究描写翻译研究是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后期又发展成了文学翻译操纵派理论。
吉恩·图里(Gideon Toury)将佐哈的多元系统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认为描写翻译就是描写实际发生的翻译现象,从而探寻翻译选择中的文化制约规范。
图里在翻译与规范的阐释上有独特的见解,并注重译文在目的语中文化中的可接受度及其功能。
在他看来,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通常受到三类规范的制约(杨可伊,2017:103)。
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在图里规范的基础上,提出翻译是与意识形态有关、先决的操纵行为,将图里的规范范围扩大化了,将规范从社会系统角度做了进一步解释,并指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在方法论上强调描述,在个案分析上强调系统,最终获得目的语语境的共同认可。
因此,操纵派将翻译过程看作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强调制约翻译生产和接受的规范。
4. 90年代的文化转向翻译的文化转向超越了把翻译当作文本的范围,凸显了把翻译当作文化的范畴。
以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和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为代表的翻译研究文化学派重视翻译与文化的互动及将翻译研究置于语境、历史和社会规约等更大层面上,将文本选择、赞助人因素、译者策略的运用等因素纳入翻译研究的范围。
霍恩必(Mary Snell Hornby)将翻译由原文与译文语言层面之间对比的局限,扩大到语境、历史、社会等更大范围的文化层面。
(刘军平,2013:395)源语和目标与在文化上、功能上的对等,成为文化学派研究的重点。
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文化途径的研究者们引入了后殖民研究、性别与翻译研究。
后殖民翻译理论主要关注翻译在殖民化过程中涉及的权利关系,揭示译本生成的政治条件及翻译的混杂性、翻译的身份认同、文化霸权、他者、食人主义等内容。
代表人物有玛利亚·铁木志科(Maria Tymoczko),特贾斯维莉·尼兰贾纳(Tejaswini Niranjana)。
谢莉·西蒙(Sherry Simon)是当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最有影响的声音,她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对翻译做出重新思考,她提出女性译者在女性主义关照下会利用各种凸显女性话语权的翻译策略彰显女性语言,为女性说话,使人们关注女性译者的翻译过程和心理意识,从而提高女性主义作家和女性主义译者的地位,为宰制和臣服的殖民话语提供新的文化信息。
三、当代研究途径的发展1.翻译社会学研究国内外学者布迪厄、拉图尔、卢曼等社会学家将社会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其中场域(field),惯习(habitus)及资本(capital)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惯习考虑社会结构里人的行为表现。
场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社会关系网络。
布迪厄的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及象征资本。
将资本的概念引入翻译理论,指的是“译者带有惯习和各种资本,在权利场中斗争,从而形成翻译实践”(邢杰,2016:15)。
拉图尔又将社会学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应用到翻译中,认为翻译是由译者,著作代理人等和非人类行动者,包括翻译机构、平行文本等相互作用的过程。
赫曼斯(Theo Hermans)将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认为翻译是一个社会范畴,翻译的社会系统是在对翻译的理解中形成的普遍认同、共识和期待,翻译的本质就是人们对翻译的理解或定义形成的规范性期待。
2.实证性转向研究实证性翻译研究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方法的重又兴起和口译研究的空前活跃。
进入21世纪后,语言学研究方法等值论、原型语义学、翻译语料库、翻译普遍性等重新兴起,形成了所谓的U-型转向(方梦之,2011:44)。
此外,从语言学发展起来的语料库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理论方法被不断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张美芳,2017:22)。
另一方面的口译研究的发展。
口译研究范围涉及口译实践、口译培训与评估、口译研究方法论等,研究途径包括口译本体论模式,对话话语交际模式等(张美芳,2017:22)。
四川大学任文教授对中国口译研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做了详尽综述,她认为当今国际口译研究领域应该有所扩展,深入开展社会、文化、机构和职业维度的口译研究,重视口译研究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各种研究范式共生共荣,努力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任文,杨平,2011:32)3.全球化转向研究翻译全球化的转向主要体现在新技术的发展和翻译伦理观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等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翻译多模态理论在媒体技术的发展之下,把翻译研究的对象从文字拓展到图像、语音和其他模态(张美芳,2017:22)。
此外,以往的文本生产和意义交流发生了变化,霍姆斯应用翻译研究构想中的译者培训、翻译辅助和翻译批评有了新的研究和发展。
翻译辅助从单纯的双语词典、语法书等扩展到电子术语库、平行语料库、网上搜索及各种类型和功能的翻译软件或一定程度的机器翻译,机助翻译,本地化等。
翻译学的回归伦理观则是2001年皮姆提出的,认为翻译是作者、译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跨文化、跨语言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单方面行为。
四、翻译学有待拓展的领域澳门大学张美芳教授肯定了翻译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翻译学纯理论研究、通用理论方面研究的不足,也有不少学者在翻译学的学科定位和理论建设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川大学曹明伦教授将翻译学的学科范畴分为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批评。
创造性地将翻译理论分为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和外向型综合翻译理论,进而厘清了文本目的、隐性深度翻译、译介学和翻译学等翻译理论术语做出详尽的阐释与定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以理论翻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翻译学本质出发,分别从三方面阐明了理论翻译学学科的建构框架。
他将理论翻译学分为三个大的方向,即翻译学学科史、翻译学元理论、翻译学方法论。
其中翻译学科史分为翻译思想史、翻译理论史和翻译学科史;翻译学元理论分为主体论、客体论、受体论、行为论、工具论、目的论、性质论;翻译学方法论分为翻译思想研究方法论,翻译理论研究方法论和翻译学科研究方法论。
两位学者无疑从翻译学本身出发,以翻译本质为基础,反思翻译学学科构建的深度与广度,为翻译学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参考。
五、结语本文从翻译的语言学研究、功能主义研究、描写翻译学研究、翻译的文化转向及翻译社会学研究、翻译实证研究、翻译全球化研究对翻译学学科几十年的发展做了大致的回顾和梳理,肯定了翻译学近几十年来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和带来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指出了翻译学学科发展的不足,即纯理论研究、专门史研究尤其是中国自身系统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以期翻译学学者和专家为丰富翻译学理论做出专门研究。
参考文献:[1]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pplications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gde,2001.[2]Nida, Eugene A. and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J. Brill,1969.[3]蔡毅,段京华.苏联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4]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5]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6]黄忠廉,方仪力.基于翻译本质的理论翻译学构建[J].中国翻译,2017(04).[7]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8]任文,杨平.迈向国际化——中国口译研究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翻译,2011(01).[9]邢杰.翻译社会学研究二十年:溯源与展望[J].中国翻译,2016(04).[10]杨可伊.论金介甫英译《边城》[J].海外英语,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