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纹样研究——谷纹共47页文档
《中国传统纹样》课件
历史背景
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纹样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 的理解与追求。
中国传统纹样源于商周时期,历经秦 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 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课程目标和意义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件,使学生了解中 国传统纹样的基本概念、历史演 变、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掌握 纹样的识别、分析和应用能力。
《中国传统纹样》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与发展 • 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与特点 • 中国传统纹样的应用场景与文化内涵 • 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创新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中国传统纹样定义
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指在各种工艺品上所 雕刻或绘制的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的图案。
03
融合现代元素
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理 念、材料和技术相结合, 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 具有现代感的作品。
拓展应用领域
将传统纹样应用于服装、 家居、建筑等领域,提升 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 值。
创新表现形式
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等 手段,以更加生动、立体 的方式呈现传统纹样。
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中国传统纹样
达人的品格。
器物与几何纹样
如意纹样
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形 状像云彩,寓意万事如意、吉
祥安康。
八宝纹样
八宝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由 八种不同的器物组成,代表不 同的吉祥意义。
云纹样
云在中国传统纹样中代表天空 和神仙,常用于神话传说和建 筑装饰上。
回形纹样
回形纹样是中国传统的几何纹 样,形状像“回”字,寓意吉
春秋战国几何形纹饰大全
春秋战国几何形纹饰大全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
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玉器发展的繁荣阶段,这一时期的玉器最显著的艺术特征便是其纹饰的复杂与神秘。
比如谷纹、涡纹、云纹、雷纹和勾连纹等几何形纹饰。
直至西汉早期仍延续战国玉器器形和纹饰的风格。
谷纹谷纹龙形玉佩战国中期谷纹是战国至汉代常见纹饰,形似谷粒,饱满凸出,抚之有扎手感。
由于谷纹制作难度较大,所以它装饰的玉器往往比较精致,观赏价值很高。
制作时先以管钻钻出圆形外形,再打蒲格,再以小铊具修成谷粒形象。
南越王墓曾出一未完成的玉璧,上面还保留了这种纹饰的制作工艺。
所见谷纹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以阴线勾勒谷粒轮廓,一种铊成谷粒旋涡状,无阴线装饰,后一种谷粒自然饱满,制作难度更大,立体感更强。
常见于玉璧、璜、管、玉龙佩上等。
蝌蚪纹是由谷粒纹派生出来的一种纹饰,就是在谷粒边缘上琢出一道弧线,形似蝌蚪的尾巴,所以称“蝌蚪纹”。
所琢刻的“尾巴”,方向并不固定,似乎是玉工随意雕刻出来的,但装饰效果较好,它常饰于玉龙上,增强了龙的动感。
涡纹涡纹玉璧战国早期是以阴刻手法雕刻出的水漩涡形纹饰,形似“蝌蚪纹”。
这种纹饰最早见于西周时期,但数量很少。
春秋时期,涡纹的尾端拖得较长,形似弯钩;战国时期,涡纹成为千篇一律的漩涡状。
由于涡纹雕刻简单,又能达到谷纹美观的效果,所以它在战国时被大量采用。
云纹状如云头形,以阴刻或浅浮雕方法雕出,每组云纹是由两个单体相对的谷纹或涡纹尾部相连构成。
这种纹饰既有玉工有意刻成的,也有随意刻成的。
前者往往排列整齐,后者则常与谷纹、涡纹相杂,显得富丽美观。
卷云纹鸟首玉佩战国早期云纹是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一种纹饰,由它派生出的有一种变体云纹,纹道长而细,富有飘逸感。
云雷纹是一种线条方折的纹饰,以阴刻手法制成。
单体雷纹呈S纹,在装饰上,每三个雷纹构成一组图案,构图对称,纹饰显得较细密。
这种纹饰是春秋早期特有的一种纹饰,具有断代的意义。
它显然是受当时青铜器上所盛行的云雷纹的影响而出现的,但装饰在玉器上则显得较呆板,缺乏生气,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它便演变成了最富变化的勾连纹。
涨姿势丨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说说战汉玉器上的谷纹
涨姿势丨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说说战汉玉器上的谷纹艺术品研究会艺研会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说说战汉玉器上的谷纹古人云:“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
”《周礼》中记载了玉之六瑞,其中的谷璧就是指带有谷物纹饰的玉璧。
汉双龙玉璧河北博物院藏(艺研会摄)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是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
它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
谷纹常见于玉器,形如豆芽、逗号。
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到战国时期发展为逗号字样,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称蝌蚪纹。
接下来,本文尝试浅析下谷纹的起源发展和种类特征。
一、谷纹的起源发展谷纹的逗号型外观,看上去抽象概括,和春秋时期玉器上繁复具像的龙首纹(蟠虺纹)有承上启下的渊源关系。
春秋兽面龙首纹玉佩春秋末-战国早龙纹玉璧春秋晚期玉器上的龙首纹,保留具象外观,开始逐步呈简化,甚至产生分解的现象,分解后的龙纹变现形式为谷纹、卷云纹、长尾蝌蚪纹。
形制上越来越简化抽象。
发展至战国时期,龙纹分解现象极为普遍。
春秋末晚期龙形玉佩战国龙形墨玉佩河北博物院藏(艺研会摄)还有一点值得讨论的是,青铜器上的乳钉纹早在商晚期就已经出现,但玉器上的乳钉纹直到战国晚期甚至西汉才大量出现,这之间几百年的断代传承关系是怎样的,看来还要今后慢慢讨论。
商乳丁纹青铜方鼎国家博物馆藏二、种类特征本文根据从春秋晚期谷纹始现起,至此汉代发展完成,按照逐步演变、并行影响的形制不同,可分为以下5种:1.连线谷纹(亦可称,简化龙首纹或云谷纹)战国出廓兽形玉璧宜昌博物馆藏此时的龙首纹已经逐步演变成蟠虺线条短粗、龙首眼睛消失、谷云紧致、排列规整的简化形态:战国卧蚕纹璜国家博物馆藏(艺研会摄)战国卧蚕纹璜国家博物馆藏(艺研会摄)战国谷纹韘国家博物馆藏(艺研会摄)2.平铺谷纹(亦可称旋涡纹)战国玉璧与龙形玉佩湖北省博物馆藏战国龙形佩国家博物馆藏(艺研会摄)战国龙耳谷纹黄玉系璧河北博物院藏(艺研会摄)此纹饰应该说是所有谷纹里面最简化的,不用浮雕,微减地或只采用阴线刻画出一圈涡纹,如水中漩涡一样顺时或逆时针旋转:战国龙首纹璜国家博物馆藏(艺研会摄)战国谷纹壁国家博物馆藏(艺研会摄)战国谷纹璜国家博物馆藏(艺研会摄)汉玉璧河北博物院藏(艺研会摄)3.圆润谷纹战国谷纹玉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战国谷纹壁国家博物馆藏 (艺研会摄)战国谷纹管饰国家博物馆藏(艺研会摄)此时谷纹已达到成熟期,变得圆滑有弧度,四周打磨精细,用微减地技法搓起一小凸玉点,如一个个小豆芽:4.蒲席谷纹战国乳丁纹玉璧汉玉璧河北博物院藏 (艺研会摄)顾名思义,就是仿照蒲席间的交叉纹样,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菱形的纹样,六菱形上平面有时还琢有平铺谷纹。
中国传统纹样研究——谷纹
商(前1600年--前1046年)
商早期·饕餮乳钉纹铜方鼎
高83厘米 口径51.5×51.2厘米 重52.9千克 1996年河南省郑州市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出土 现藏郑州博物馆
鼎腹表面饰有成组的饕餮纹,组成八个饕餮面。每个 腹面还有三组带状乳钉纹,两侧近四角的乳钉纹,竖 向排列,横列三排圆形乳钉纹,近地步为四行横列乳 钉纹。鼎足上部表面装饰饕餮纹。
商(前1600年--前1046年)
商·饕餮纹铜方鼎
高81厘米 口长55厘米 口宽53厘米 重75公斤 现藏郑州博物馆 直口,平折沿,方唇,深腹,口沿上对称矗立 两圆拱形双耳;腹呈方斗状,向下微收;底近 平,唯中部略微下鼓,下承四柱足,上粗下细, 外部素面,其内中空,且直通腹部;鼎腹四外 壁纹饰相同,每面四隅、两侧及下部,均饰有 排列整齐的乳钉纹;腹上部饰饕餮纹,共八组, 呈带状贯穿两侧乳钉纹而绕鼎腹一周,饕餮纹 饰由宽线条勾曲回环组成,每组均以浅扉棱或 鼎腹棱为轴,左右对称,双目圆凸;腹壁和底、 柱足表面部分有烟炱痕。此件青铜方鼎1982年 出土于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商代青铜器窖藏 坑,整器铸造精湛,纹饰严谨,形制雄浑大气, 古朴凝重,极具神秘威严之感。
唐(618年--907年)
唐(618年--907年)
唐(618年--907年)
宋(618年--907年)
宋·鼓点花棋子
直径16.5毫米,厚度5.5毫米,重1.9克 现藏洛阳围棋博物馆藏 宋代文物。陶制,子形,圆边,两面平。 特点圆点花,颜色黑白和砖红,共5枚。
宋·瓦当(民间收藏)
清(1636年-1921年)
民间吉祥纹样
五谷丰登刺绣
民间吉祥纹样
三羊开泰
剪纸
民间吉祥纹样
五谷丰登
玉器谷纹的初步研究
玉器谷纹的初步研究作者:丁哲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8期摘要:谷纹,是中国古代玉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
通常所谓的谷纹,是指纹样单元形态作萌芽谷粒状的一种纹饰。
古人大多将玉器上的谷纹当作谷粟的象征,视装饰有谷纹的玉器为保佑五谷丰登的祥瑞之物。
本文根据年代较为明确的墓葬中出土玉器,对谷纹的来源、种类和演变进行了考察,认为谷纹来源自商代晚期肖生玉器上的羽毛纹谷纹,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作萌芽谷粒状清一色排列的标准形态。
它的出现与谷粒没有任何关联,谷纹的称谓实则为后人望文生义所致。
关键词:谷纹;玉器;战国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011-05谷纹,是中国古代玉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
通常所谓的谷纹,是指纹样单元形态作萌芽谷粒状的一种纹饰。
学界对谷纹亦有一定关注:1975年,罗越先生根据传世玉器以及少量出土玉器,以风格分析为主,以考古学研究为辅的方法,对典型纹样(即谷纹)的风格来源和演变序列进行了颇为细致地探讨,他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1世纪之间(约为春秋至西汉),谷纹呈现出了12个有序的风格变化[1]。
1983年,夏鼐先生曾指出谷纹和卷云纹可能是由虺龙纹的进一步图案化而离析形成的[2]。
1991年,杨建芳先生通过对一些出土玉器颇为细致地考察,归纳出东周玉器上龙纹的演变过程,从而证明了谷纹、云纹系龙纹简化、分解而就,并对先前罗越先生的部分研究结论进行了修正[3]。
但是,迄今为止,尚缺乏建立在考古资料上的专门研究,加之20多年来诸多考古新资料的积累,都使我们有必要对谷纹进行总结和归纳。
本文拟根据所搜集到的年代较为明确的墓葬中出土玉器,对谷纹的来源、种类和嬗变略陈管见。
一、谷纹的起源商代晚期墓葬中出土的肖生形玉器上普遍装饰有一种作圆形收尾的长条勾卷状纹样,其以双钩阴刻技法琢就,纹饰由两条较为匀细的平行阴刻线组成,为鸟兽的羽毛纹。
中国传统纹样研究——谷纹
(七)孚尹旁达,信也。(孚即浮,尹音略同筠是指竹子的青皮即玉采,旁达意为由里及表这就是要
求人们内外一致。由表及里、做到内美和外美相结合)
(八)气如白虹,天也。(气即气质,气质如白虹有通天之灵气,这就是要求人们气质好、风度好)
(九)精神贯于山川,地也。(精神即神采,神采能通地,这就是要求人们精神面貌要充实自信如山
三 门 峡 虢 国 墓 出 土 玉 器
玉·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 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从栗,知也。廉而不刿,义 也。垂之如坠,礼也。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 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贯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 ——孔子( 西汉 戴圣《礼记聘义》载) 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显著的特色是玉佩的盛行,这标志着古代玉器重心从神到 人的转变,将玉器人格化标志着儒家用于思想的正式确立。
出安 土阳 玉殷 器墟 妇 好 墓
玉·商(前1600年--前1046年)
三( 星前 堆 遗世 址纪 出 土前 世 纪 ) 16 -- 14
金 沙世 遗纪 址 出前 土世
纪 )
( 前 12 -- 7
玉·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 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天子佩白玉而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缁组绶,世子 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玫而缊组绶。 ——《周礼·春官·大宗伯》 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作乐,严格等级制度。古者君子必佩玉,中华玉文化进
好友不伤义气)
(四)垂之如坠,礼也。(礼仪谦让别人的精神而且要自尊自爱) (五)其终诎然,乐也。(终即终点,诎即屈,意为玉器碰撞有声,要求人们不怕困难保持乐观)
(完整word版)中国传统纹样在各个时代的特征
1。
在夏商西周的基础变化上,更加程式化和抽象化。
这一时期的纹样由最初的祭司和礼器作用转向实用,摒弃了前代的怪兽纹,由原来的以鸟兽纹,几何纹为主转向了以表现现实生活的纹样为主。
2.由商代的“祭”和周代的“礼”渐渐转向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越来越多。
如宴饮、狩猎、舞乐、攻战等.3.流行纹样。
主要有:蟠螭纹、蟠虺纹、攻战纹、渔猎纹、小几何纹饰中的锦勾连纹、锦塔形纹等等。
四.秦汉时代的纹样特征该时期的纹样多构图紧凑,既写实又夸张,注重气势的描绘,纹样质朴但具有动感.汉代的纹样风格细腻、色彩丰富,常用数个动物合体穿插、盘叠,或植物体共生,构成了龙飞凤舞的形式美。
代表纹样。
龙凤纹、流云纹、各种动物纹及四神纹、铭文、几何纹、汉锦茱萸纹。
五.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纹样特征这一时期的纹样种类与前代答题相同,但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变化。
圆形或方形对称图形中填充动物或植物的纹样图案十分普遍。
传统纹样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较深,纹样的题材很多,内容大都与佛经有关。
代表纹。
狮子纹、忍冬纹、八宝纹、莲花纹、玉鸟纹、鹿纹、飞天纹及禽兽、经络、树纹等。
六.隋唐时代的纹样特征隋唐时代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发展。
图案纹样前代亦有大的发展,花鸟题材不断增多。
隋代岁采用朵花,卷叶纹样,并将之巧妙地穿插,交替排列,组成不通图案。
唐代纹样整体造型体现出丰满圆润、奔放流畅的风格特点,以生活类居多,并且花卉纹样取代了动物纹样的主流地位.1.丰富多样的装饰题材(一)在瓷器方面。
其装饰纹样有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之分,手法多采用印花等。
(二)在染织和丝织方面.色彩斑斓,纹饰多样,明快大方,别具一格。
花鸟、联珠团花和缠枝www。
纹样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两汉以来的装饰传统。
多以羊、马及龙、凤为题,纹饰设计,新颖别致一富有生气.(三)在佛教植物装饰纹样方面。
(卷草纹):卷草纹又称蔓草纹,它吸收了宝相花和缠枝花的特点,因其卷曲状的花草纹样而得名,是传统装饰纹样之(宝相纹):宝相花本为佛教中的一种代表性装饰纹样,佛教中用“宝相庄严”一词称谓佛相,因此得名宝相花。
解密谷纹玉璧内涵及制作
解密谷纹玉璧内涵及制作作者:王文来源:《收藏/拍卖》 2020年第3期王文谷纹玉璧,主要流行于战国与两汉,是东周王朝“分崩离析”下的“君命天授”的产物。
是诸侯们维持统治自圆其说的权力象征。
谷纹玉璧不仅蕴含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制作工艺的精巧程度更昭示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技术工艺上的巨大进步。
“君命天授”的统治合法性谷纹,是指整齐排列的蝌蚪状纹饰,像谷牙。
是战国至两汉时期玉璧上的常见纹饰。
战国时期,各自称大的诸侯之间为了昭示自己的合法地位,急需一种支撑理论来自圆其说,这时黄老与儒家的思想被各诸侯国之间所认定,这其中黄老学说中关于“天圆地方”的阴阳观念,更是为以后的各诸侯自圆其说的“君命天授”理论奠定了基础,各诸侯之间也借此把自己包装成了“天之骄子”的形象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当然有了理论的支撑还不够具象,还需找一种能够代表这种神权的物化象征物,显然玉璧的形态正符合了这种条件的需求,自然也就被选中为“天”的象征,那么它的持有者当然也就成了“天”的代言人,其身份也就成了“君命天授”。
黄老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一个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统一的。
只要个人的“内证”修为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能超越普通大众的感知能力,从而达到与上天的沟通能力。
这其实是古人掌握的宇宙能量运行规律,当天地间能量发生变化时,就会逐渐表现在人们可以看到的相对宏观世界中。
比如当春天以东方七宿为代表的“木”属性的能量到来时,大地就会解冻,种子开始发芽,一切生命都被这种能量唤醒,进入新一轮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因此古代掌握这种宇宙运行规律的人,也就成为“君命天授”人物。
由于这种能量60 年一轮回,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因此古人用“天圆”来描述这种时间的周期,同时古人讲方位时,会用“四面八方”来描述,所以才叫“地方”。
以农业为本的封建社会,粮食的生产直接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显然被赋予“君命天授”的统治阶层,如何能与“上天”沟通保证粮食的产量,是一个政权稳定的基础,这时“社稷”的活动也就成了第一位的工作。
浅析布依族谷绣纹样在装饰景墙中的应用
浅析布依族谷绣纹样在装饰景墙中的应用【摘要】布依族的谷绣纹样在装饰景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源自于布依族悠久的文化传统。
谷绣纹样在装饰中的选择与运用体现了布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展现了谷绣纹样所蕴含的象征和意义。
设计师们如何将传统的谷绣纹样与现代装饰元素相融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创新精神。
布依族谷绣纹样在装饰景墙中的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通过对布依族谷绣纹样的运用,设计师们在装饰景墙中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带来了新颖的艺术效果,为景墙增添了更多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布依族、谷绣纹样、装饰景墙、传承、发展、选择、运用、意义、象征、现代装饰元素、艺术价值、独特魅力、设计师、传统文化、创新精神1. 引言1.1 布依族谷绣纹样在装饰景墙中的重要性布依族谷绣纹样在装饰景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手法,更是对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谷绣纹样的独特美感和丰富象征意义,使其成为装饰景墙的理想选择。
通过精心设计和运用,谷绣纹样可以为景墙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韵味,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布依族文化的魅力。
1.2 谷绣纹样的起源和特点谷绣纹样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谷绣纹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布依族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装饰元素。
这种装饰元素以简洁、流畅、富有变化的线条和图案为主要特点,表达了布依族人民对自然界、人生命和宇宙秩序的理解和感悟。
谷绣纹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图案简洁明了,色彩鲜艳而不失稳重,线条流畅而有力量感;二是图案造型多样,有动植物、几何图案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布依族人民对世界多样性的认知和理解;三是图案富有象征意义,能够表达布依族人民对生活、希望、爱情等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四是谷绣纹样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艺术性,能够为景墙装饰增添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气息。
谷绣纹样作为布依族文化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浅析布依族谷绣纹样在装饰景墙中的应用
浅析布依族谷绣纹样在装饰景墙中的应用【摘要】布依族谷绣纹样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在布依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装饰景墙中,谷绣纹样的传承技艺、设计原则、图案选择、色彩搭配以及应用效果都至关重要。
布依族谷绣纹样不仅在装饰中起到装饰作用,更为景墙增添独特魅力,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美感和价值。
在当代装饰中,谷绣纹样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技艺,还追求创新,成为装饰领域的亮点。
布依族谷绣纹样在装饰景墙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承载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布依族, 谷绣纹样, 装饰景墙, 技艺传承, 设计原则, 图案选择, 色彩搭配, 应用效果, 重要性, 独特魅力, 传承与创新1. 引言1.1 布依族谷绣纹样的特点布依族谷绣纹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细腻的线条、独特的图案和丰富的色彩。
布依族谷绣纹样是布依族传统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经验丰富的手工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布依族传统文化中,谷绣被视为象征着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象征,因此在各种庆祝活动和节日中都能看到谷绣的身影。
布依族谷绣纹样不仅在图案上具有独特性,而且在色彩搭配上也十分考究。
绣工们在选择线线、纹样和色彩时都非常讲究,力求做到完美无瑕。
布依族谷绣纹样所展现出来的线条流畅优美,图案错落有致,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谷绣纹样还融合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民间传说,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
布依族谷绣纹样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文化传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具体表现。
1.2 谷绣纹样在布依族文化中的地位布依族谷绣纹样在布依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谷绣纹样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性的图案,更是布依族文化的载体和传承。
在布依族的日常生活中,谷绣纹样随处可见,无论是在服饰、饰品还是建筑装饰中,都能看到谷绣的身影。
在布依族文化中,谷绣纹样被视为一种传统的符号和象征,代表着布依族人民的智慧、勤劳和美丽。
细说中国古纹样
细说中国古纹样文·图/翟有恒从出土资料来判断,大致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1400年之间,我认为从神州大地上最早出现国家组织算起,一直到历史记载比较明确的商代晚期之前为止的那么一段时间是比较合适的。
比如,植物有纹路、动物有羽毛纹饰,大地有山川与河流为其纹理,江海也会旋转成涡形纹样,而浩瀚的天空有日月星辰为其点缀。
文身是人体装饰艺术的形式之一,其原因之一为宗教信仰。
文身是与图腾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作为神灵象征的文身图案,也有避邪的作用。
故早期中国的“纹”样令我神往,但在这区区几千字的撰文里,恐怕很难说透,可参考资料相对也较少,林巳奈夫先生都说过殷周时期的纹样研究也非易事,更别提早期了。
但我还是想拿来谈谈,不知能不能讲的清楚。
接下来便从我最熟悉的“纹”样谈起。
商代殷墟的发掘者李济先生说:“殷商时代已有成熟的立体雕刻与塑像。
”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几件玉人雕像。
商代殷墟出土玉人两尊为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的。
这种属于跽坐式玉人雕像,其尺寸较小,高度均不超过10厘米。
且从外部看这两件玉人造型单纯,整体浑整,好似一块整玉一般,造型结构几乎用大块面完整的形切成。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完整的造型上以阴刻的方式刻画有精细的纹饰,通过线描图可清晰了解。
通过以上的线描图,就可清晰地了解到在这两尊虽然只有7至8厘米大小的雕塑造型上,竟浅刻着有规律的纹饰,几乎是布满全身,这表现的是服饰纹,但也可能是文身。
玉人雕塑上的纹饰虽然精细繁复,但却十分规则,几乎呈对称性地分布于玉人的手臂、背部、臀部与腿部,其纹饰为勾云纹。
除了云纹,在人物的腰间绘有一条比较不同的纹饰,其为雷纹,同样作勾曲状,但呈方形“回”字回旋,故为雷纹。
在线描图一中,人物侧面显示其腰左侧佩一宽柄器,可能是礼仪性用器。
器的一侧刻有蛇纹,另一侧为勾云纹,据专家分析,这件玉人神态倨傲,衣着上乘,可能是妇好本人的雕像。
同样的处理出现于线描图二中的四条蛇纹,分别呈对称状分布于人物的手臂与腿部,而人物的背部则对称地刻有“勾云纹饰”。
中国传统纹样研究——谷纹73412 共46页共48页
谢谢!
48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中国传统纹样研究——谷纹73412 共46 页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中国传统纹样惊艳世界的美
中国传统纹样惊艳世界的美走进博物馆,我们总能看到许多文物都有自己的小小装饰。
从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到建筑构件、服装、各类饰物摆件,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装饰图案。
如果你够仔细,就会发现这些图案其实经常重复出现,它们有一种隐秘的、独属于古老中国的审美趣味,历经上千年似乎也不会过时,美到令人惊叹。
这些传统纹样里,既有来源于上古先民们对大自然的崇拜,也有来源于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对身边环境的细致观察、宗教文化的渗透影响。
所有因素综合起来,就有了几何纹样、字体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气象纹样……等许多不同的种类。
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水波云气、如意方胜,各种各样的图纹,从初步发展的新石器时代而来、从青铜灿烂的商周时代而来、从四神纹大行其道的战国秦汉时代而来、从佛教兴起的魏晋南北朝而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丰姿。
云纹云纹算是最常见的传统纹样之一的。
不过,你知道云纹也分很多种吗?根据形态特征,云纹可以分为单岐云、双岐云、三岐云、勾云纹、卷云纹、朵云纹、云头纹、云水纹、流云纹、云气纹、三叉云等。
看来先人们对云的观察是相当细致。
玉螭凤云纹璧勾云纹云气纹曲水纹雷纹连珠纹北齐绿釉贴花连珠纹盖罐回纹如意纹万字纹方胜纹清乾隆松绿地粉彩莲幅纹方胜式盖盒谷纹汉代谷纹玉壁乳钉纹龙纹夔龙纹玉兽纽夔龙纹樽商晚期夔龙纹提梁卣凤纹青铜凤纹菱花镜饕餮纹西周早期青铜饕餮纹凤鸟耳簋汉代白玉双龙双凤饕餮纹铺手莲花纹牡丹纹明雕漆牡丹纹园盘忍冬纹青花忍冬纹杯除了以上列举的纹样,当然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清点到的。
在逛博物馆的时候,或者在欣赏瓷器、香炉、中式设计的服饰时,不妨仔细去辨认学习,你会发现中国传统纹样的繁丽细致,有那么多让人细细品味的空间。
这种美,不但在中国本土延续,也打动了外国人的心。
英国十九世纪末先锋艺术家及建筑师欧文·琼斯的经典著作《中国纹样》,就精选了一百幅取样于中国瓷器及珐琅器表面的装饰为灵感进行再次创作,让世界都领略到了独特的东方美。
中国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和椭圆的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
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
连珠纹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
至隋代,连珠纹发展为连珠圈纹,并成为各种器物的主题纹样。
波斯锦传入后,约7、8世纪时我国也曾模仿织造。
不论其产于何地,凡属此类萨珊波斯风格的织锦,皆称为“萨珊式”织锦(Sasannian’figured silks)。
明和阗青玉连珠纹转心佩清初,白玉连珠纹西汉连珠纹昭明镜2、云雷纹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
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青铜器、陶瓷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
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
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
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
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
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云雷纹织物春秋战国云雷纹玉璧战国云雷纹镜3、回纹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因纹样如“回”字,故名“回纹”。
有单体,一正一反,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线条作方折形卷曲。
作一正一反相连成对的,俗称“对对回纹”;织锦纹样中有把回纹以四方连续组合的,俗称为“回回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