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古诗赏析及诗意翻译

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古诗赏析及诗意翻译

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古诗赏析及诗意翻译春日忆李白作者: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释①庾开府: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②鲍参军:指鲍照。

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③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④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⑤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译文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俗话说的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作清新、俊逸,和南北朝时两位著名诗人庾信、鲍照的作品一样。

李白啊,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这无语的春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探讨一下我们的诗作呢?赏析: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746年(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

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

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

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清代杨伦评此诗说:“首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

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春日忆李白》意思-赏析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春日忆李白》意思-赏析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春日忆李白》意思|赏析李白的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作者:佚名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歌上结成的。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

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

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

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

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

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

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

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

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

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杜甫《春日忆李白》赏析

杜甫《春日忆李白》赏析

杜甫《春日忆李白》赏析《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诗名《春日忆李白》,李白生于701年,杜甫生于712年,李白大杜甫11岁。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

会见了诗人“高适”,这是第三次漫游。

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天宝四年(755年),杜甫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

两人还互赠了诗篇。

杜赠李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李赠杜的诗说:“秋波落泗si4水,海色明徂cu2徕lai2。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我们先来分别读一下两人的这两首互赠诗:《与李十二白同寻十隐居》杜甫“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波,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我们还是一句一句来解读:“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字词典故“李侯”:【“侯”是一种爵位。

“李侯”是杜甫对李白的尊称。

】“阴铿”:【阴铿,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

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

】“东蒙客”:【晋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老莱子者,楚人也。

当时世乱,逃世,耕於蒙山之阳。

饮水食菽,垦山播种。

”后泛指处士,隐士。

】赏析杜甫说,李侯常常有很多佳句,颇似梁陈的“阴铿”。

我也是逃世的东蒙客啊,我特别怜惜李白君如兄弟一般。

“醉眠秋共波,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字词典故“幽期”:【隐居的期约。

】“北郭生”:【隐居不仕的人。

《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

春日忆李白 古诗赏析

春日忆李白 古诗赏析

春日忆李白
杜甫
1.“无敌”:称赞。 2.“思不群”:解释, 说明诗无敌在于他思 想情趣,卓异不凡。• Nhomakorabea •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3.“庾开府”“鲍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参军”:比较,对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李”的诗风赞扬 渭北”“江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4.“ 东”:体现两人
江苏卷2011
春日忆李白
• • • •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 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 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 游南岸地区。 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46年(唐玄宗天宝五 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李白和杜甫 在洛阳相遇,二人十分投机,从此结下 了深厚的友谊。之后他们一起到宋州, 和诗人高适相逢。后来又一起到大梁城。 分别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奔赴长安。 到达长安后,杜甫写了好几首怀念李白 的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
译文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 远地超出一般人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他的诗作清新、俊逸,和南北朝时两位著名 诗人庾信、鲍照的作品一样。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李白啊,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这无语的春 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 方,只能遥相思念。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探讨一下 我们的诗作呢?
离别之恨 5.“何时”:诘问 语气 ,表达愿望 强烈 6.“论文”:正与 诗的开头呼应
赏析思路: 1“是什么”(准确指出运用何种表 达技巧)

《春日忆李白》杜甫唐诗鉴赏

《春日忆李白》杜甫唐诗鉴赏

《春日忆李白》杜甫唐诗鉴赏【作品介绍】《春日忆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抒发了作者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

全诗感情真挚,文笔直率,怀念之情倾杯而出,诗人在抒发怀念之情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的重要地位和突出风格,因而这篇怀友之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首诗歌鉴赏之作。

其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原文】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⑴。

清新庾开府⑵,俊逸鲍参军⑶。

渭北春天树⑷,江东日暮云⑸。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⑹。

【注释】⑴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

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⑵庾开府: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⑶俊逸:一作“豪迈”。

鲍参军:指鲍照。

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⑷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⑸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⑹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白话译文】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或天宝六载(747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

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二人十分投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之后他们一起到宋州,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诗人高适相逢。

后来又一起到大梁城。

分手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奔赴长安。

到达长安后,杜甫写了好几首怀念李白的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

【赏析】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春日忆诗歌赏析

春日忆诗歌赏析

春日忆诗歌赏析导读: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的名作,出名的原因是因为这首诗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其原文如下: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这首诗的开头两联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答: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春日忆李白翻译: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春日忆李白字词解释:⑴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

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⑵庾开府: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⑶俊逸:一作“豪迈”。

鲍参军:指鲍照。

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⑷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⑸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⑹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春日忆李白背景:这首诗是公元746年(唐玄宗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二人十分投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之后他们一起到宋州,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诗人高适相逢。

后来又一起到大梁城。

分手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奔赴长安。

到达长安后,杜甫写了好几首怀念李白的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

春日忆李白中心大意:此诗抒发了作者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

春日忆李白简析:全诗感情真挚,文笔直率,怀念之情倾杯而出,诗人在抒发怀念之情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的重要地位和突出风格,因而这篇怀有之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首诗歌鉴赏之作。

杜甫《春日忆李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春日忆李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春日忆李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1)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2)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3)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高度评价?(4分)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5分)3、这首诗的开头两联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4、“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参考答案】:(1)成就(高)、地位(无敌);气质、个性(卓然不群);风格(清新俊逸)(2)(1)长安的树木枝桠吐绿,春意盎然,诗人看着眼前春景,想象着此时江东也许正值日落时分暮云纷纷,而身处江东的李白,不知一切是否如意。

2分(2)表达出诗人对故人深切的担忧和真诚的牵挂。

2分(4)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1分)(3)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4)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问题】(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参考答案】:(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的风格,清新、俊逸。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问题】⑴杜甫在诗中高度评价李白诗歌风格的句子是,。

春日忆李白赏析

春日忆李白赏析

春日忆李白赏析一、原文呈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二、整体把握与主题思想1. 对李白诗歌才华的高度赞誉- 首联“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直接点明李白的诗天下无敌,他的诗思超凡脱俗,与众不同。

“无敌”一词尽显杜甫对李白诗歌艺术成就的推崇,这种推崇是建立在杜甫对李白诗歌深入理解和钦佩的基础之上的。

- 颔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通过将李白与庾信和鲍照作比,进一步具体地阐述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

庾信的诗以清新著称,鲍照的诗风格俊逸,李白的诗兼具二者之长,既清新又俊逸。

这一对比不仅让读者对李白诗歌风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从侧面反映出杜甫对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把握的精准性。

2. 表达思念之情- 颈联“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诗人杜甫在渭北(长安一带),而李白在江东。

这两句诗看似只是描写了两地的景色,渭北春天里的树和江东日暮时的云,但实际上是借景抒情。

杜甫通过描绘两地不同的景象,将自己与李白分隔两地的现实具象化,表达出对李白深深的思念。

这种思念之情如同这渭北的树和江东的云一样,虽然身处不同的空间,却有着一种无形的联系。

- 尾联“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与李白相聚,一起把酒言欢,细细讨论诗文。

这一愿望既包含了杜甫对与李白重逢的期待,也体现出他们之间在诗歌创作和文学追求上的共鸣。

三、艺术特色1. 用典巧妙- 在颔联中运用庾信和鲍照的典故,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鲍照的诗歌风格俊逸。

杜甫引用这两位诗人来形容李白,不仅准确地概括了李白诗歌的风格,而且使诗歌更具文化内涵。

通过用典,杜甫将李白的诗歌放在一个文学传承的脉络中进行考量,显示出李白诗歌对前代优秀诗歌风格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文学传统的尊重。

2. 情景交融- 颈联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诗人并没有直接说思念李白,而是描绘了渭北春天的树和江东日暮的云。

《春日忆李白》全诗注释及翻译和赏析

《春日忆李白》全诗注释及翻译和赏析

《春日忆李白》全诗注释及翻译和赏析《春日忆李白》全诗注释及翻译和赏析【题解】诗篇名。

唐代杜甫作。

天宝三载四月,李、杜初识于洛阳。

秋,相约同游梁宋。

天宝四载秋,二人相别于兖州,白去江东漫游,甫赴长安求仕。

天宝五载春,杜甫在长江怀念李白而作此诗。

诗中颈联“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以渭北借指长安一带,江东泛指苏南、浙北。

元代赵汸云:“此言彼我所寓所见,写相望之情,不明言忆而忆在其中矣。

”此联即写李、杜二人两地相望相忆之情。

此诗为五言律诗,上四句盛赞李白诗才,下四句抒写怀念李白之深情。

原诗如下:“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全诗】《春日忆李白》.[唐].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释】1.也: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或“呀”。

在这里表示提顿,兼与下句“飘然”的“然”对偶。

思(音si):指诗歌的思想情趣。

不群:不同于一般人,不平凡。

2.庾开府:庾信,字子山,南北朝诗人。

北周时曾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他早期的作品绮丽清新。

鲍参军:鲍照,字明远,南北朝诗人。

刘宋时曾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擅乐府歌行,风格俊逸豪放。

3.渭北:渭水之北。

泛指渭水之滨的长安、咸阳一带。

时杜甫在这里。

江东: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即今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

时李白正在这一带漫游。

4.樽(音zun):古代酒器。

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译】李白的诗没人可以并比,李白其人飘然若仙卓尔不群。

像诗风清新的北周庾信,像那俊逸豪迈的南朝鲍照参军。

渭北那春天的树呵,江东日暮时分的云!何时共饮一杯酒,我与你重在一起细细地品诗论文?【评】怀人之作,多易以物感兴。

此诗起首,直抒胸臆,却又有李白之形象飘逸其间。

“飘然思不群”五字,是堪为白画像写照。

再以古之大诗人庾信与鲍照比肩,以“清新”、“俊逸”两风格揭橥李白诗风之源流与诗之品格,从而深化坐实“白也诗无敌”的题旨。

何时一樽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审美赏析

何时一樽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审美赏析

何时一樽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审美赏析何时一樽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审美赏析《春日忆李白》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诗歌是杜甫于746年(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时在长安所作。

诗歌在对李白的赞誉同时抒发了怀念之情,同时也充满着对李白诗文的敬佩。

全诗如下: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诗歌首先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首联的意思是说,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诗人极力称赞李白的诗冠绝当代。

其中,“无敌”即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就表现了李白的诗歌是没有人能够超越的。

“飘然思不群”中的“飘然”,突出了李白诗歌的特点,是出尘拔俗,具有一种浪漫主义精神蕴涵其中的。

可以说,这一联中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是无人可比。

特别是这一联中的“也”这个语助词用得很妙,不但舒缓了语气,而且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情感分量,也加强了赞美的语气。

第二联紧承上联而来,诗人写道:“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庾开府”和“鲍参军”指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

南阳新野人。

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

)、鲍照(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两位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李白的诗作清新、俊逸,和南北朝时两位著名诗人庾信、鲍照的作品一样。

杜甫通过比较,不但突出了李白诗歌的“清新”、“俊逸”(即李白自己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说所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也表现出李白诗歌的笔力峻拔,热情洋溢,富于“飘逸”的风格。

接着第三联写道:“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这里,杜甫将诗意一转,写了各自所在之地的景色。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意思-赏析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意思-赏析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意思|赏析李白的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作者:佚名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歌上结成的。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

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

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

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

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

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

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

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

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

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杜甫《春日忆李白》原文赏析附练习题解析

杜甫《春日忆李白》原文赏析附练习题解析

杜甫《春日忆李白》原文赏析附练习题解析杜甫《春日忆李白》原文赏析附练习题解析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试题】(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参考答案】(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另一版本答案及解析⑴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答: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

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

解析:这道题出得让人琢磨不透、一头雾水,似非要顺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来答题不可,这便是强行赶鸭上架之为。

首先,“什么样的高度评价”本身就有问题,“高度”不就是“什么样的评价”吗?其次,从四句的关系上说,第一句为总括句,后三句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说明:第二句为“才思”,第三、四句为“诗风”,也不见有第三个方面呀?无奈之下,为迎合命题者,遂写上“诗品”二字,你敢说我答错?但这么答,还是有些忐忑,因为你不是迎合命题者的,于是思来想去,还是这样吧:“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

但是觉得这么答又不合题,题目要求答出三个方面,那一定是概括性的名词,这“比庾信”“比鲍熙”可不是名词!权且这么招吧,只要尽力去答了,至于结果如何,就不管那么多了。

⑵“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

春日忆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日忆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日忆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日忆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译文及注释「翻译」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注释」⑴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

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⑵庾开府: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⑶俊逸:一作“豪迈”。

鲍参军:指鲍照。

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⑷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⑸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⑹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赏析」诗歌上结成的。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

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

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

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

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

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春日忆李白》翻译赏析

《春日忆李白》翻译赏析

《春日忆李白》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春日忆李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古诗词全文如下: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前言】《春日忆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抒发了作者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

全诗感情真挚,文笔直率,怀念之情倾杯而出,诗人在抒发怀念之情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的重要地位和突出风格,因而这篇怀友之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首诗歌鉴赏之作。

其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注释】⑴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

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⑵庾开府: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⑶俊逸:一作“豪迈”。

鲍参军:指鲍照。

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⑷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⑸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⑹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翻译】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俗话说的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作清新、俊逸,和南北朝时两位著名诗人庾信、鲍照的作品一样。

李白啊,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这无语的春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探讨一下我们的诗作呢。

【鉴赏】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746年(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春日忆李白古诗赏析

春日忆李白古诗赏析
(考察是否能明辨表达技巧)
答:表达双方翘首以望的思念之情:杜 甫思念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他。用 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
第6页 情于景,情景交融, 情随景迁,景 为情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 抒怀,感悟伤怀等。
例:
借景抒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情景交融: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托物言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感悟伤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文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 远地超出一般人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他的诗作清新、俊逸,和南北朝时两位著名 诗人庾信、鲍照的作品一样。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李白啊,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这无语的春 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 方,只能遥相思念。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探讨一下 我们的诗作呢?
赏析思路:
离别之恨
1“是什么”(准确指出运用何种表 5.“何时”:诘问
达技巧)
语气 ,表达愿望
2.“为什么”(结合诗句阐释为什 么或怎样运用这种手法)
3.“怎么样”(此手法有效传递出
强烈
6.“论文”:正与 诗的开头呼应
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3页/共9页
思想感情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
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 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 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 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欣赏,也体现了 他们的诚挚友谊。
第7页/共9页
第8页/共9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9页/共9页
第4页/共9页
⑴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 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考察对诗歌的概括能力)

春日忆李白的诗意与鉴赏

春日忆李白的诗意与鉴赏

春日忆李白的诗意与鉴赏《春日忆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抒发了作者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

全诗感情真挚,文笔直率,怀念之情倾杯而出,诗人在抒发怀念之情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的重要地位和突出风格,因而这篇怀友之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首诗歌鉴赏之作。

其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春日忆李白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这首诗是公元746年(唐玄宗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之后他们一起到宋州,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诗人高适相逢。

后来又一起到大梁城。

分手后李白赶往江东,杜甫奔赴长安。

原文:《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释: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

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庾开府: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俊逸:一作“豪迈”。

鲍参军:指鲍照。

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诗意: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的诗思潇洒飘逸,豪放不拘,诗风超群,不同凡俗。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秀飘逸之风。

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喝酒,与你慢慢品论文章呢?鉴赏: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第一联是说,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的超出一般人。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日忆李白
唐代: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的诗思潇洒飘逸,豪放不拘,诗风超群,不同凡俗。

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

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清新庾(yǔ)开府,俊逸鲍(bào)参军。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秀飘逸之风。

庾开府: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俊逸:一作“豪迈”。

鲍参军:指鲍照。

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渭(wèi)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喝酒,与你慢慢品论文章呢?
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第一联是说,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的超出一般人。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它的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第二联是说,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的那种俊逸之风。

借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的著名诗人。

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鲍照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开头四句,一气贯注,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都是对李白的热烈赞美。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

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诗是何等的钦仰。

这不仅表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诚挚的友谊。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第三联是说,如今我在渭北独自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想思念。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

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自然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联系。

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未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唯见远处的树,又自然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有深重的离情。

这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

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的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该有多么丰富的内容。

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末联是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自然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

言“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再次会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

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读完全诗后,作者的无限思情仍在心中回荡。

整首诗杜甫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代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的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浓浓的思念之情,为此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

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

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

”(《读杜心解》)道出了这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

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

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