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典诗词中的动与静解读
古文诗中如何分辨动景与静景,求举例,非常感谢
古文诗中如何分辨动景与静景,求举例,非常感谢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道家的飘渺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场景。
古诗静动结合的知识点总结
古诗静动结合的知识点总结静动结合的古诗体现了古人对世界的深刻感悟,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思考和领悟,在表达形式上追求意境的优美和情感的深沉,充分展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理。
了解静动结合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古诗的艺术意蕴和审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围绕静动结合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静动结合的概念静动结合,又称静动交融,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美学概念。
在古代文人看来,万物之间都存在着静与动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包括静物和动物的关联,更体现了情感的静定和动态的表达。
因此,静动结合在古诗艺术中,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审美追求和人生态度的体现。
在古代文人的诗歌创作实践中,静动结合成为一种创作理论和审美追求,贯穿于古诗的整个创作过程,使诗歌具有了更加深远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二、静动结合的特点静动结合的古诗在形式、内容和意蕴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上的特点古诗的形式主要包括诗的格律、韵律和句法等方面。
在形式上,静动结合的古诗往往注重节奏的把握和声律的运用,通过对诗句的安排和韵脚的搭配,形成动静相间的音韵美感。
同时,在古诗的句法结构上,静动结合的古诗追求在形式上的静态和动态相互衬托,以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2.内容上的特点静动结合的古诗在内容上往往以自然、人生、情感为主题,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挖掘和表达,构建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意境和情感。
静态的意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山水花木,也可以是人物的静默姿态,而动态的表现往往体现在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物的情感之中,通过对静态与动态的相互交融,使诗歌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3.意蕴上的特点静动结合的古诗在意蕴上往往追求意境的深远和情感的真挚。
古诗通过对静态和动态的有机结合,使诗歌的意蕴更富张力和张力,通过诗歌的意蕴来体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三、静动结合的表现形式静动结合的古诗在表现形式上有多种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典诗词中动静结合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中动静结合艺术手法古典诗词中动静结合艺术手法在古典诗词中,经常通过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并把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互相映衬,从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化动为静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
“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二、化静为动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此诗前两句写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两山排阔送青来”,意思是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它不只青翠欲滴,竟似扑向庭院而来,兴奋热烈地送上礼物。
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
三、动静结合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的一首七绝,写夜泊江边之景,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12)动静结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12)动静结合古诗表达技巧讲析(12)|动静结合原创:王珏珏哥讲语文 2017-07-03动静结合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的写景方法。
动静结合既是写景抒情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也是高考古诗鉴赏题常考的知识点之一。
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按照动态写景与静态写景的关系,动静结合可分为以下六种写法。
1.以静写动以静写动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中第二句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好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中间,李白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来写,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2.以动写静以动写静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最后两句诗运用拟人修辞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化静为动,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护”加以“绕”字,写出小溪像母亲双手呵护着小孩一样环绕绿油油的农田的美景,“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写出深翠欲滴的山犹如刚从远道而来的朋友兴冲冲闯向庭院来的情景。
3.以动衬静以动衬静是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突出静态,营造出清幽意境的写景手法。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全诗紧扣一“静”字描绘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景物突出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以动衬静是古诗出现频率较高的写景方法之一,运用此种手法而形成的名句很多。
4.以静衬动以静衬动是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突出动态的写景手法。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段落: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鸟鸣涧》——古典诗词中的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以声显静 以动衬静, 以声显静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
化静为动
化静为动
思考题
古典诗词中“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通常有 哪几种类型?试例举作品分析说明。
感谢观看!
《鸟鸣涧》 ——古典诗词中的动静结合
古典诗词中动静结合的三种形式
一、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二、化静为动,静中显动 三、有动有静,动静相衬
(李白《独坐敬亭山》) 突出静态
(李白《望庐山瀑布》) 突出动态
(刘攽《雨后池上》) 动静相宜
鸟鸣涧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动静分明 动静结合 动静相宜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动静结合 动静突出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 维《山居秋暝》)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村行:《王禹偁》)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 以动衬静 ➢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情理相生
鸟鸣涧
视觉
人闲
静 夜静
春山
动 花落
夜人 静闲 春桂 山花 空落 。,
以动衬静 静中有动 以静为主
鸟鸣涧
听觉
动
时月 鸣出 春惊 涧山 中鸟 。,
以动衬静 以声显静 以动为主
鸟鸣涧
王维诗歌的“动”“静”艺术
古代文学王维诗歌的“动”“静”艺术肖尊烨检察风云杂志社湖南办事处王维诗中的“动”,主要在他前期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的“劲健”之美。
此时,诗人已开始注意到以静衬动的艺术辩证法的运用。
王维诗中的“静”,则主要表现在其山水田园诗中。
这时,诗人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老道熟成,炉火纯青。
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王维诗中的“动”与“静”,有着其特定的审美价值。
一长期以来,对王维诗歌艺术的探讨,人们大多只注意到他的田园山水诗,而对他早期的诗歌,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王维的早期诗中,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表现人物的主体的行为动作。
但它绝不是人物行为的一般交代和动作过程的简单陈叙,而是采取一种写意的笔法,对外在化,具体化动作做逼真传神的描写。
这是王维诗“动”的特点,也是他早期诗歌的一个艺术特色。
例如:《少年行•其三》: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杀射五单于。
千重虏骑气势汹汹,卷土重来。
雄姿英发的游侠少年“长缨在手”,镇定自若。
前两句只是概写,尚未落于实处。
英雄少年高强的武艺和非凡的胆量,在“偏坐”和“调白羽”这两个动作的具体描写中,得到了体现。
“偏坐于飞骑之上”,说明主人公艺高胆大,骑术超人;“调白羽”与前面的“偏坐”联系起来,更是一个高难度的特技动作。
“纷纷杀射五单于”,则是一系列的连续动作,空间和时间都有了。
这样的动态描写,富有一种飞流直下,锐不可当的气势。
因此,使读者获得一种壮美的感受。
又如《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头两句动作跨度大,给人以飞动的视觉感受,既显示出边陲大敌当前的紧急气氛,又表现了军使豪迈风度和矫健身姿。
《观猎》一诗也有类似的描写。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忽过”、“还归”的动态,使人联想到那流星般的迅疾。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动与静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动与静王霞(原创作品)近几年高考试题中,诗歌鉴赏题的分数由6分到8分,比重越来越大,除了对作品的形象、语言、思想情感等考点进行考查外,对艺术手法的判断与赏析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其中,对表达技巧中的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考查,也成为诗歌鉴赏中的重要内容。
所谓“动与静”,是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
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下面我们可结合具体诗歌略做分析。
一、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在诗歌中既有对动态的描绘,又有对静态的刻画,这两者结合,往往是作者笔下的景物显得丰富多彩,而且对比辉映,相得益彰。
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考查了《雨后池上》一诗: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诗中要求考生从动与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诗歌前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静迷人的静态;后两句用“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又如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的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第三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宁静。
二、以动衬静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里显出静态。
如王维的《鸟鸣涧》一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使人联想到春山的空旷,桂花的清新,月光的明朗,鸟鸣的悦耳,从而体会大自然的静美。
又如05年高考全国卷Ⅰ考查的唐诗《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诗歌鉴赏之动静结合解析
请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参考: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 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 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 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 转溪桥忽见。
课堂演练:
漫成一绝(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请赏析第三、四两句。 参考: 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 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 (静)意境安宁祥 和。 第四句以动衬静,用动态的跳鱼衬托 静态的江月、凤灯、宿鹭。描绘了一种江 面上安谧平和的景象。
• 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 有动,而偏重于静景的描绘,鹊惊、蝉鸣, 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 融,而着重于动景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 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 喜庆气氛。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 句写动。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 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 等典型的农村景物,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动静相映,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 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 的江南乡村月夜图。
【鉴赏示例】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此诗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此诗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 檐幢槛”,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起”、“垂杨舞”及杨叶上的雨 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 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抒发了作者愉悦欢欣的心情。
诗歌鉴赏中的动静手法解析
诗歌鉴赏中的动静手法解析作者:吴正兵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年第25期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①以动衬静,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句中的“喧”和“动”二字,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以便更好地表现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②化静为动,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③以动写静的词,如张先《天仙子》,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
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
“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
“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
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
“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④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常见的问题如:1.本诗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本诗用何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请简要分析诗歌在描写景物动、静上的特点?那么答题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先总写,写出诗歌使用的动静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再分析动态景物、静态景物的特点;最后,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试题解读:如刘攽的《雨后池上》,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解析:这一题告诉我们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动静结合。
古代诗歌中的动态与静态描写
古代诗歌中的动态与静态描写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古代的诗人们通过诗歌来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感受。
在古代诗歌中,动态与静态描写是常见的手法,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诗人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
动态描写是指通过诗歌来表达物体或景物的运动、变化等特征。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依山尽”、“入海流”等词语描绘了白日和黄河的流动,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另外,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画屏”、“扑流萤”等词语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给人以活泼的感受。
静态描写则是通过诗歌来表达物体或景物的静止、稳定等特征。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里的“润物细无声”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情景,给人以安静的感觉。
另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依山尽”、“入海流”等词语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宏伟和壮观,给人以静谧的感悟。
动态与静态描写在古代诗歌中常常相互交织,通过对比和衬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先以动态的描写展示了白日和黄河的流动,然后通过静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叹和思考。
这种交织的手法使诗歌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动态与静态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可以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宁静夜晚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种通过动态与静态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总之,古代诗歌中的动态与静态描写是丰富多样的,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
动态描写通过表达物体或景物的运动、变化等特征,给人以生动的感觉;静态描写则通过表达物体或景物的静止、稳定等特征,给人以安静的感悟。
诗歌鉴赏-动静结合
动与静关系类诗歌的答题模式:
动静结合: 1. 指出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2. 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什么是动和静, 动和静分别写什么; 3. 手法效果:本诗动和静的关系及表达作 用。
的请 夜兰 中凉பைடு நூலகம்兰
角从 鲤溪 山月 溪
度“ 鱼三 色如 棹
来动 来日 镜眉 歌
解” 析和
上桃 滩花
[诗文注释]平:指水涨与地面平。 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做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淡, 轻。磨,拭。 檐楹:指塘边房屋的瓦檐、楹柱。 荷心:荷叶。
一试、从二“两静句”与以““动水”面的平角”度对、这“首明诗镜进”行、赏析“照檐楹” 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 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 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 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 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 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表现手法 ——动静结
合
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01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请从“动”和“静”的角度
来赏析颔联和颈联。
02
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 是静景, 是所见,写的是月光 透过松枝洒遍大地; 而“清泉 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 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 可爱的风景画。 第三联是诗人 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 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 见闻 交错,“喧”幽互衬,颇 具艺术感染力。
中挂 看柳
唐
这“ 首静 诗” 。
。雨 , 半
。湾 , 越
戴 叔 伦
古代诗歌的“动”与“静”
古代诗歌的“动”与“静”古代诗歌的“动”与“静”一、“化静为动”所谓“化静为动”,就是赋予无生命的静态之物以生命,把静态写成动态。
譬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这里“孤云”可以来去闲游,“山”可以与人脉脉含情地相对而视,其中隐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独寂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再如宋人王禹偁的《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山峰本来就不会说话,但诗人却说它“无语立斜阳,”仿佛它原先能语、有语、欲语,使人感到这里的山峰有生命、有活力、有性格,顿使全诗充满了生趣。
再如: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永《八声甘州》)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龚自珍《己亥杂诗》)这里写江山“无语”“不语”,都是化静为动的透过一层的特殊笔法。
诗人借用这种笔法含蓄地昭示出内在情感的百端纠结,读者诸君切不应以闲笔忽之。
辛弃疾《贺新郎》写道:问何物、能命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这是拟人化的“化静为动”:妩媚的青山与倜傥的词人情貌相似,互为知己,倾心相娱,何等令人神往!再如清代高僧雪峤,隐居深山,曾有诗云: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
青山个个探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把“青山”写成比邻好友,写成动态的有情之物,使诗中描绘的寂寥孤独的生活充溢着盎然的生气。
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常伴随着比拟、夸张等修辞方式相融相生的。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我自只知常日醉,满川风雨替人愁。
(黄庭坚)稚子推窗窥过雁,数峰乘隙入西轩。
(萧德藻)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黄仲则)五里东风三里雪,一齐排着等行人。
(严冬友)通过动态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来感染读者。
另外,还有把无情之动化为有情之动。
如中唐李德裕被贬至海南岛崖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其《登崖州城作》:青山欲共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将群山环绕郡城的自然形状写成殷勤挽留迁客的动作。
这种化静为动的“移情”手法,即在描摹自然形象时,将诗人的感情楔入客体对象之中。
中国古诗词描写动和静的绝佳手法
中国古诗词描写动和静的绝佳手法展开全文来源:网络动与静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诗人描景状物,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交错辉映,意趣横生。
一从哲学角度来讲,动与静互相依赖,互为前提。
因此,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就是一幅动静交错的风景画。
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前句静中有愁怅,后句动中蕴凄凉,实为妙对。
范仲淹《苏幕遮》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之句。
“碧云天”,写在碧蓝清澈的天空,白云飘飞,如纱如絮;“黄叶地”,写秋风送爽,黄叶离枝,飘落满地。
天、地本是静景,然而漫游的浮云、飘飞的黄叶,一经点缀在天地之间,画面就由静而动了。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的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
在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动静交错的画面。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边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山寺中的桂花和一轮明月都是静景,诗人用一“寻”字,就勾画出桂花飘香、山月随人,由静而动的境界;“潮头”本是动景,诗人却在枕边卧看,显得动中有静。
两句境界转换,构成一幅春夜漫游图。
杜牧《秋夕》诗意杜牧《秋夕》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全诗是一种凄凉境界,但却静中有动,特别是末句,静“卧”动“看”,把宫女思绵绵恨悠悠的眼神描画得栩栩如生。
蘅塘退士赞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
只‘坐看’(应为‘卧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宋代曹豳《春暮》写: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诗。
花儿落了,大地上已万木葱茏;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
两两相对,把暮春时节的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诗中色彩鲜明,动静交错,暮春之趣跃然纸上。
二以动写静,则愈加其静。
如钱锺书先生所说:“寂静之幽深者,每得以声音衬托则愈加其静。
诗歌鉴赏--动静、虚实结合
诗歌鉴赏--动静、虚实结合课本回顾:简述本诗颔联和颈联描景时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考点解读:表现手法之动与静、考点解读:表现手法之动与静、虚与实动与静:诗歌描景常用的一种手段,动静是相对的,分三种情况。
动与静:诗歌描景常用的一种手段,动静是相对的,分三种情况。
1、景物运动与否,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景物运动与否,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绝句》)。
其中佛寺楼台”是静的,烟雨”是动的。
其中“ 牧《江南春绝句》)。
其中“佛寺楼台”是静的,“烟雨”是动的。
烟雨的飘忽空蒙,衬托出佛寺楼台的岑寂。
烟雨的飘忽空蒙,衬托出佛寺楼台的岑寂。
2、景物发声与否,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景物发声与否,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耶溪》)。
这是以蝉与鸟鸣叫的喧闹来映衬山林的幽静这是以蝉与鸟鸣叫的喧闹来映衬山林的幽静,耶溪》)。
这是以蝉与鸟鸣叫的喧闹来映衬山林的幽静,给人以悠远寂静的恬淡空灵之感,山水田园风情跃然纸上。
远寂静的恬淡空灵之感,山水田园风情跃然纸上。
3、景物氛围的舒缓与激烈,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景物氛围的舒缓与激烈,绿杨烟外晓寒轻,宋祁《木兰花》字而境界全出,闹”(宋祁《木兰花》)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赋予了静态舒缓的春意以激烈和蓬勃的特征,化静为动,写尽了春的热烈与生机。
的春意以激烈和蓬勃的特征,化静为动,写尽了春的热烈与生机。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深刻的印象。
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动衬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营造出生动真切的意境。
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营造出生动真切的意境。
论王维诗中的动与静
王维是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中经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物心理,并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在他的诗歌中,动与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王维喜欢描写自然界中的动静变化,他经常描写江河流动、山川景色、云彩流动等情景。在《山居秋暝》中,王维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万类霜天立,冬雪飘飘荣。”这首诗中,王维描写了秋天的山林风光,雨后的山间清新、月光下的松林幽静、清澈的泉水流动等动态的场景。
同时,王维在诗歌中也经常描写静态的景象,比如《终南别业》中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句诗描写了春天花开之后的凋零,表现了自然界中的消逝和变迁。王维还在诗歌中描写人物心理,如《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使臣在别之际感到的思乡之情,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去过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想起了那些美好的楼台烟雨之中的美景。这首诗中的“莺啼绿映红”、“酒旗风”等描写的是动态的自然景观,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则描写了静态的人造建筑。
总的来说,王维在诗歌中善于运用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界中的变化与不变,人物心理中的流动与定格。他的诗歌既有动感的描写,也有内心深处的静谧。
古诗中的动与静
古诗中的动与静
古诗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世界!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有动
有静,美不胜收!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瞧,黄鹂在枝头欢唱,那是多么生动活泼的场景啊!这不就是动态之美嘛。
再看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一片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安
静下来了,这就是静态的魅力呀!
古诗中的动与静,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一样。
有时候我们
像那欢快的鸟儿,叽叽喳喳充满活力;有时候又像那宁静的山谷,默
默不语却有着深深的内涵。
比如我们去爬山,爬到山顶时看着辽阔的
景色,内心宁静,这像不像古诗里的静呢?而当我们在山间奔跑嬉戏时,又像极了古诗中的动呀!
古诗里的动与静相互映衬,相互成就。
没有动,静就显得过于沉闷;没有静,动就会显得过于浮躁。
就像白天和黑夜,缺一不可。
动是那
跳跃的音符,让古诗充满了活力;静是那深沉的底色,让古诗更具韵味。
我觉得古诗中的动与静就是文学世界里的两颗璀璨明珠,它们让古
诗变得更加迷人,更加让人陶醉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中的动与静陈友冰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的动态感特别强,有的诗人或读者也特别欣赏这种动态感,例如杜甫,就常用动态感来称赞他所喜爱的诗篇,如称赞岑参的诗作是“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夜听许十一诵诗是“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称赞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至于自己追求的诗歌境界也是“毫毛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赠郑谏议》)。
老子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既然有动态,也就有静态;既然有人喜欢动态美,也就有人喜欢静态美。
王籍笔下的若耶溪,王维诗中的鸟鸣涧,孟浩然吟哦中的鹿门渡口,那隐没的斜阳、栖息的夜鸟、睡去的青山、闪烁的渔火,都给人一种静谧、安详的美感。
但是,中国古典诗人在向人们展示这种美感时,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以动写动、以静写静,而是化静为动,或是以动衬静。
一、以动衬静所谓以动衬静即是在诗词中以富有动感的表情动作或声响,来反衬周围环境的静谧或心情的寂寞。
动静的相衬和相承,这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人们悲伤到极点,往往会大笑;高兴到极点,往往会哭泣,杜甫的“剑外或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如此。
同样的,午夜传来“嘀嗒、嘀嗒”单调的钟摆声,或是一阵阵鼾声,会使午夜显得更为寂静;炮击声突然停息,阵地上死一般的寂静,意味着一场人仰马翻的大搏杀即将开始。
中国古代诗人很懂得这个原理,并把它运用到诗词创作中去,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云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王籍,字文海,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出生在山阴(今浙江绍兴)。
他广学博涉,富有才气。
初仕齐,后仕梁。
王籍颇有六朝名士风度,喜欢游山玩水,据《梁书·文学传》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
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
至若耶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
史称王籍有文集10卷,但存留下来的只有两首诗,其中就有这首《入若耶溪》,可见此诗的知名度。
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东南,发源于距城约40里的若耶山,向北流入鉴湖。
沿途有支溪36条,两岸丰林茂竹,峰峦叠翠,秀美而幽深,是风景绝佳之处。
王籍的这首诗就是描绘在若耶溪上游览的感受,由于山水之美而动归隐之念。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其手法就是“以动衬静”。
诗人为了表现密林的静谧和山体的幽深,用了两个极富动感的音响效果:蝉噪和鸟鸣。
一遍蝉噪再加上鸟儿不停鸣叫,似乎是个喧闹的世界。
但如细加揣摩,这正说明若耶溪周围的幽深和静谧。
凡是有点生活常识的都知道,蝉若叫个不停(噪叫),有两个前提:一是天气燥热,而是无人经过。
前者不仅点明季节,也暗示其幽深是避暑的好去处;后者更是点明静谧,无人经过故蝉噪不停。
至于突出鸟鸣,除进一步强调此处寂静无人,鸟儿不受惊扰,自在鸣叫外,也突出了山体幽深,人迹罕至。
因为只有林“静”、山“幽”,才会只有“蝉噪”、“鸟鸣”。
除此之外,从整个诗境来看,这两句也很好地表达了诗人融入大自然的身心感受,为结句“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做好了铺垫。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诗一直受到后人的追捧,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王世贞《艺苑卮言》、《梁书·王籍传》对这两句皆大加称赞,称为“文外独绝”。
当然,也有人对这种动与静的辩证法不甚理解,将此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究竟是“鸟鸣山更幽”还是“一鸟不鸣山更幽”,我想这个结论是不难得出的。
王维《辋川集》中有一名篇《鹿砦》,描绘他隐居之地空山深林幽寂的景色,反映他此时空无寂灭的心态,亦是采取“以动衬静”的手法: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人着意表现空山的寂静,但并非一味地去写死寂,也没有像王籍《入若耶溪》那样用蝉噪鸟鸣来反衬,而是用“人语响”来反衬,这确实不同凡响。
因为从常识来说,有“人语响”的地方就不会是死寂,怎么会用此来表现寂灭呢?这正大家与常人的区别。
因为“人语响”似乎是破“寂”,但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来反衬出整体的长久的空寂。
空谷足音,愈显出空谷之空。
试想一下:等这阵“人语”过后,空山不是要陷入更加空旷寂灭之中吗?更何况,我们并没有看到人影,只是听到偶尔传来的人声,这更给人一种空无之感。
这就同他在另一名篇《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句采取的手法相似。
诗人意在表现一个山村秋日傍晚的清幽寂静,偏偏用浣女的喧哗和渔舟的归来这些声响和动态来反衬。
但是,又不让我们直接听到姑娘们的笑闹声,而是隔着竹林,让声音透过秘密的竹林传过来;也不让我们看到划过来的渔船,而是让我们通过莲叶的摇动感觉到,这不但减弱了声音的强度和动作的幅度,而且透过竹林和莲叶,画面更为清幽淡雅。
王维是南宗画派的大师,苏轼也曾称赞王维“诗中有画”,这幅《山居秋暝》图可作见证。
同样的,如果说《鹿砦》的前两句是以动衬静的话,后两句“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也是运用绘画原理的杰作,这个原理就是“以明衬暗”。
写一处幽暗,通常是强调不见阳光,甚至夸张为“伸手不见五指”。
王维毕竟不同于常人,他凭着画家对色彩和光线的特有敏感着意在画面上安排了阳光,让它透过树林照到地上。
乍看起来,这一缕阳光给幽暗的密林带来了亮色,给阴冷的青苔带来一丝暖意,甚至给幽寂的鹿砦带来一线生机。
但如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是作者的主观意图,或是作品的客观效果都与此相反。
因为一味的幽暗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有一丝光线作为反衬,倒更能显出周边的幽暗。
设想一下,当一抹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微弱的光影与周围的幽暗会形成更为强烈的对比,使深林的幽暗更加明显。
更何况,这是“返影”——即将落山的太阳,光线不仅微弱而且短暂。
再推想一下,一旦这个“返影”从天空消逝后,整个深林不将陷入更加漫长的幽暗之中了吗!必须指出,王维作为一位绘画和音乐大师,他对动静和明暗高妙的处理手法在其诗作中比比皆是。
同为辋川集中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籍无人,纷纷开且落”;《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等,皆是采取类似的手法。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篇颇富诗意的散文,在突出作者被贬之地小石潭的清幽时,同样采用了这种手法,如描写游鱼这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皆若空游无所依”是突出小石潭的洁净,连潭中的鱼皆可数出“百许头”,更见潭水的清澈。
作者是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的,作者一片为国热情落得个被贬荒州的下场,心中充满悲愤是可以理解的。
诗人在《小石潭记》中,就是要通过潭水的洁净来暗示自己高洁的人品,用小石潭周围的幽寂来衬托自己身处荒州的悲愤。
作者在突显小石潭周围的幽寂时,用的同样是以动衬静的手法:作者着意描绘游鱼在潭中种种形态,一会儿是“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一会儿是“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无论是“怡然不动”或是“往来翕忽”都有一个前提:此处寂然无人,游鱼不受打扰,所以这个“动”正是反衬“静”,从而突出身处荒州无所作为的悲愤之情。
二、化静为动与“以动衬静”相反,化静为动是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或将无生命的物件生命化、动态化,刻意将静态的形象化为生动的场景,让人留下人物性格、形象或客观景物方面深刻的印象。
在表述方式上,多采用描写和夸张而尽量避免叙述性或说明性的文字,如杜甫的《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街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氏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为了表现一位少年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诗人采用三个动态感异常强烈的语言动作:一是“下马坐人床”。
翻身下马,这是个矫健的动作,也不与主人打招呼就到人家中大模大样地坐下,这就显得粗豪不懂礼仪了,(这里的“床”指“胡床”,低矮宽大,类似今日的沙发),二是写语言——“不通姓氏”,既是补充交代上句的动作,也是诗人对此举的评论;第三句“指点银瓶索酒尝”又是个动态描绘,是对“粗豪甚”的进一步补充形容。
描写人物,可以静态的叙述,也可以动态的描绘。
杜甫在此完全采用动态手法来完成静态写生,通过动态感极强的语言和动作,将一个大大咧咧、不懂礼仪的少年粗豪性格特征刻画的活灵活现。
杜甫还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被杜诗研究者称为“生平第一首快诗”的诗作,写于唐德宗广德元年(763)春天。
在此之前,郭子仪等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个大胜仗,安史叛军的头目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杀,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安史叛军的老巢蓟北(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被唐军收复。
其时,杜甫率全家正漂流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因战乱离开故乡已经八年多了。
这个消息给爱国的诗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也带来返回故乡的希望,兴奋之中写下这首生平第一快诗。
诗中从表情——“涕泪满衣裳”到动作:“漫卷诗书”、“放歌”、“纵酒”;从现实到遐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无不充满喜悦之情,无不呈现动态感。
所以诗论家感叹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留注而曲折尽情”(王嗣爽《杜臆》)说到化动为静,运用得最出色的还是中唐诗人李贺,这位仅活了25岁的天才诗人,不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化静为动,甚至连诗歌的节奏意象都呈跳跃式,如这首《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关于此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敌兵压境,雁门太守坚守危城;有人说是雁门太守率兵平定藩镇;有人说是官军围城,有人说是驰援奇袭;有人说是描述战斗过程,有人说是描绘激战情状。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歧义,主要就是由于它才采用跳跃式结构:几乎每句就是一个片段、一个场面,而且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也无叙述类的过度。
有的批评家将此解释为西方印象派的写法,有的批评家则为此取了个中国特色名字——“印象连缀方式”。
无论何种名称,其主要特色就是画面之间的跳跃,结构上极富动态感,强调片段的视觉印象。
再加上画面色彩极为浓重——“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这就给读者留下更深的视觉印象。
李贺不愧为一个“鬼才”,他不但写人能化静为动,极富动态感,就是写鬼、写神也是如此,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一定会知道他的那首《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