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妈妈小羊羔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2e9292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e.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详细内容为歌曲《袋鼠妈妈》。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袋鼠的特点,感受音乐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用轻快的节奏演唱歌曲《袋鼠妈妈》,并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2. 了解袋鼠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对袋鼠特点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节奏把握,以及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图片袋鼠、挂图、卡片等。
2.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等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袋鼠的外形特点,了解袋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袋鼠妈妈》,幼儿认真聆听。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分小组进行演唱练习,鼓励幼儿大胆开口,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实践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2)配合乐器,让幼儿体验不同节奏的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4. 随堂练习:(1)教师弹奏钢琴,幼儿跟随演唱歌曲。
(2)教师挑选几名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歌曲《袋鼠妈妈》的歌词。
2. 用卡片展示袋鼠的特点,引导幼儿观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袋鼠妈妈》,并分享袋鼠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袋鼠妈妈》的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音准和节奏上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特点,尝试创编新的动物歌曲。
(2)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音乐教学,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2)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2)](https://img.taocdn.com/s3/m/3e84d87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f.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二章《可爱的动物》,具体内容为歌曲《袋鼠妈妈》。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袋鼠妈妈》。
2. 通过学习歌曲,了解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了解袋鼠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袋鼠玩偶、卡片。
2.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着袋鼠玩偶进入教室,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袋鼠的特点。
引导幼儿关注袋鼠的育儿袋,了解袋鼠妈妈照顾小袋鼠的情景。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袋鼠妈妈》,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教师钢琴伴奏,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歌曲中较为难唱的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组带领幼儿进行节奏练习,让幼儿用小鼓、沙锤、手摇铃等学具为歌曲伴奏。
5. 歌曲表演(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分组演唱,注意指导幼儿的表演动作和表情。
(2)每组表演结束后,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其他动物,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袋鼠妈妈》2. 歌曲歌词及旋律3. 袋鼠特点:有育儿袋、跳得高、尾巴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袋鼠的特点,并演唱歌曲《袋鼠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学习、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歌曲《袋鼠妈妈》的歌词和旋律,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妈妈》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5c0b72b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f.png)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妈妈》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的韵律美,理解歌词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增进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关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袋鼠妈妈》,理解歌词内容。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袋鼠妈妈》音频、视频、歌词卡片。
2.教学道具:袋鼠玩偶、画纸、画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袋鼠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袋鼠的特点。
2.教师简要介绍袋鼠的生活环境,引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关注。
(二)学习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袋鼠妈妈》音频,让幼儿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三)歌词解析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引导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
2.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四)音乐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2.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画纸创作袋鼠妈妈的画作,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我通过出示袋鼠玩偶和介绍袋鼠的特点,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为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2.在学习歌曲环节,我注重了教唱的节奏和发音,使幼儿能够顺利掌握歌曲。
同时,我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3.歌词解析环节,我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歌曲中。
4.音乐活动环节,我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和画作创作,既锻炼了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然而,本次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1.在教唱环节,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在音乐活动环节,部分幼儿对画笔和画纸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他们多进行创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歌曲《袋鼠妈妈》,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角色。
《袋鼠妈妈》教案设计(小班
![《袋鼠妈妈》教案设计(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208828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04.png)
《袋鼠妈妈》教案设计(小班一、教学内容《袋鼠妈妈》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课程,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动物大家庭”。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袋鼠妈妈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了解袋鼠妈妈育儿的方式;学习关爱动物,保护自然。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袋鼠妈妈的基本特征,知道袋鼠妈妈的育儿方式,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
2.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袋鼠妈妈的育儿方式,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袋鼠妈妈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袋鼠妈妈图片、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袋鼠妈妈的图片,让幼儿猜测这是哪种动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向幼儿介绍袋鼠妈妈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袋鼠妈妈育儿的方式。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育儿方式,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例题讲解: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袋鼠妈妈的育儿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关爱动物。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泥模仿袋鼠妈妈育儿的方式,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袋鼠妈妈》2. 板书内容:外形特征:毛茸茸、有长尾巴、强壮的后腿等。
生活习性:生活在草原、树丛中,以植物为食。
育儿方式:育儿袋、喂奶、照顾宝宝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袋鼠妈妈。
2. 答案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袋鼠妈妈的外形特征和育儿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袋鼠妈妈,加深幼儿对袋鼠妈妈的了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怀。
同时,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将关爱动物的理念传递给家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袋鼠妈妈的育儿方式,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d69835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3.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二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歌曲《袋鼠妈妈》。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袋鼠的特点,感受音乐旋律的优美,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袋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袋鼠妈妈育儿的方式。
2. 技能目标:学会演唱歌曲《袋鼠妈妈》,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袋鼠跳跃的样子。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协调。
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袋鼠妈妈》,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袋鼠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录音机、歌词卡片、袋鼠玩偶。
2.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袋鼠玩偶,引导他们说出袋鼠的特点,如长耳朵、大脚丫、育儿袋等。
2. 新课呈现:教师播放歌曲《袋鼠妈妈》,让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引导他们关注歌词内容。
3. 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发音和节奏。
(2)教师示范动作,让幼儿跟随学习,用动作表现袋鼠跳跃的样子。
(3)分组练习,互相观摩,教师巡回指导。
4.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为歌曲《袋鼠妈妈》伴奏。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袋鼠妈妈》2. 歌词卡片:悬挂在黑板上,方便幼儿观看。
3. 袋鼠图片:贴在黑板上,形象直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袋鼠妈妈》,并讲述袋鼠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袋鼠玩偶、学唱歌曲、动作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但在节奏教学方面,部分幼儿仍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节奏训练,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袋鼠妈妈》。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特点,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协调。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d16f1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2.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主要内容为歌曲《袋鼠妈妈》。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袋鼠的特点,感受音乐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袋鼠妈妈》,并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增进幼儿对动物世界的了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如跳跃感、连贯性等。
重点:引导幼儿正确演唱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卡片(袋鼠、妈妈等图片)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等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模仿袋鼠跳跃,让幼儿感受袋鼠的特点。
(2)邀请几名幼儿扮演袋鼠妈妈,教师扮演小袋鼠,进行亲子互动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幼儿跟唱歌曲《袋鼠妈妈》。
(2)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音高,进行逐一讲解和示范。
(3)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表现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卡片,让幼儿识别袋鼠和妈妈。
(2)通过卡片,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 随堂练习(5分钟)(1)分组进行打击乐器练习,让幼儿用小鼓、沙锤等乐器为歌曲《袋鼠妈妈》伴奏。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演奏错误,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1)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唱歌曲《袋鼠妈妈》,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贴上袋鼠和妈妈的图片,标注歌曲名《袋鼠妈妈》。
2.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出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如跳跃感、连贯性等。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歌曲《袋鼠妈妈》,并将演唱视频发送给教师。
幼儿园幼儿中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中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125eda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6.png)
幼儿园幼儿中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详细内容为歌曲《袋鼠妈妈》。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和理解歌曲《袋鼠妈妈》的旋律、节奏,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
2. 了解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以及对动物的了解和关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卡片、图片、头饰等。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袋鼠妈妈,邀请幼儿一起参加袋鼠宝宝的音乐会,激发幼儿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注意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3)分组练习,让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歌曲。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卡片,讲解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扮演袋鼠妈妈,教师扮演袋鼠宝宝,一起演唱歌曲。
(2)幼儿分组,用小鼓、沙锤、手摇铃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评选最佳表演奖,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袋鼠妈妈》2. 歌曲节奏:强弱强弱强弱,强弱强弱弱3. 袋鼠特点:有袋子、跳跃、长尾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袋鼠妈妈》歌曲,并分享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袋鼠头饰,下节课带来展示。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观察袋鼠,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悟力和表现力。
《袋鼠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7篇】
![《袋鼠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a23e1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a.png)
《袋鼠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7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本文范文为您带来的7篇《《袋鼠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本文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袋鼠妈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袋鼠的形态、习性特征。
2.能想象画出有关袋鼠妈妈口袋的趣事。
3.在创作和欣赏中体验学习美术的愉悦。
教学重点:学习袋鼠的形态特征并引导想象。
教学难点:能抓住袋鼠的形态特征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过程:激趣感知一、导入课题了解袋鼠1、听赏音乐。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播放袋鼠之歌)。
老师看出,你们都很喜欢喜欢这首歌,小朋友,你们从歌曲中了解到了什么呢?板书:袋鼠妈妈的口袋2、分享讨论。
老师在上周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袋鼠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前后四人一组说说你了解的有关袋鼠的知识。
3、代表反馈。
刚才同学们与了自己的资料,那你们都了解到袋鼠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反馈,老师引导归类:袋鼠的种类、运动特征、生活习性。
二、观察发现技巧暗示1、亲近袋鼠:刚才同学们说到袋鼠的许多特点,有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袋鼠就是不会走,一起表演一下袋鼠是怎样运动的!2、观察分析谁能说说袋鼠的长相有什么特征?点击袋鼠身体不同部位出现闪动色块提示学生观察。
你们知道怎样才能画出一只活泼可爱的袋鼠吗?板书:特点4、小小训练。
老师演示:用不同模块拼出各种动态的袋鼠。
学生试一试:抓住袋鼠形体特征画一到两只不同动态的。
袋鼠。
三、赏析拓展引导创作1、看一看。
刚才我们还了解到袋鼠妈妈还有个口袋,是小袋鼠的房子,有趣极了。
瞧,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呢!板书:想象2、编一编。
你也来编一个关于袋鼠妈妈口袋的故事吧,请闭上眼睛,伴着轻的音乐,走进了想象的世界。
板书:袋鼠妈妈口袋布置作业提出要求3.学生作业老师指导四、说说故事欣赏1、说一说:你画的袋鼠妈妈的口袋发生了什么事?2、评一评:你(他)的画美在哪?小班户外体育游戏:《袋鼠妈妈》篇二小班节奏练习《袋鼠妈妈》教案设计活动目标:一、让幼儿在掌握儿歌的基础上变换多种形式练习2/4拍的节奏,如朗诵与默诵相结合、声势练习等。
《袋鼠妈妈》教案(通用10篇)
![《袋鼠妈妈》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4d932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9.png)
《袋鼠妈妈》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袋鼠妈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袋鼠妈妈》教案篇1活动名称:袋鼠妈妈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模仿怀孕时的妈妈,发展幼儿跳的动作;2、喜欢参与游戏,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3、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材料准备:4 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动物模仿动作2、游戏:《袋鼠妈妈》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3、分散活动:提供大口袋,指导幼儿带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妈妈的动作,扮演角色进行袋鼠妈妈跳跳跳的游戏。
活动反思: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都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尤其在竞赛过程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进行,秩序较好。
但在动作讲解过程中有点乱,有点急于求成。
整个活动的运动量较少,应该多给孩子运动,增加锻炼身体的热情。
《袋鼠妈妈》教案篇2活动目标:一、让幼儿在掌握儿歌的基础上变换多种形式练习2/4拍的节奏,如朗诵与默诵相结合、声势练习等。
二、训练幼儿对肢体的控制能力。
三、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让幼儿熟悉儿歌,对2/4拍的节奏有所了解。
2、准备猎人的道具、狼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谣《十个娃娃哈哈笑》。
2、听力训练: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3、对答游戏:《五只小袋鼠》。
4、请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念儿歌《袋鼠妈妈》。
5、引导幼儿用朗诵与默诵相结合的方式,练习2/4拍的节奏。
例:(朗诵)袋鼠妈妈,(默诵)有个袋袋,或(默诵)袋鼠妈妈,(朗诵)有个袋袋。
6、声势练习。
袋鼠妈妈小羊羔读后感
![袋鼠妈妈小羊羔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2c80a8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31.png)
袋鼠妈妈小羊羔读后感
你看啊,小羊羔多可怜呀,它失去了自己的妈妈。
就像我们人类如果没有了妈妈的爱和照顾,那得多无助啊。
可幸运的是,它遇到了袋鼠妈妈。
袋鼠妈妈那可是相当的善良,一般来说,袋鼠妈妈照顾自己的小袋鼠就够忙乎的了,可她却毫不犹豫地把小羊羔装进自己的育儿袋里。
这就好比一个人自己家里已经有好几个孩子要照顾,还去领养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这得是多大的心啊!
我觉得这个故事特别神奇的地方就是小羊羔和袋鼠妈妈的组合。
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就像来自两个不同星球的生物,居然能凑到一块儿,还成了这么有爱的一对“母子”。
小羊羔在袋鼠妈妈的育儿袋里,肯定觉得特别安全、特别温暖。
就像我们在自己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一样,那是全世界最舒服的地方。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其实爱这个东西是没有界限的。
不管是同类还是不同类,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能给予别人爱和温暖。
而且,我们生活中也应该像袋鼠妈妈学习,当看到别人有困难,特别是那些弱小无助的人,就应该伸出援手。
不要因为和自己不一样就不管不顾,要是大家都这么冷漠,那这个世界得多无趣、多冰冷啊。
总之呢,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就像一杯热巧克力,喝下去之后,暖乎乎的感觉能在心里停留好久好久。
袋鼠妈妈的简单介绍
![袋鼠妈妈的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ac65c9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1.png)
袋鼠妈妈的简单介绍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袋鼠妈妈呀!
你说这袋鼠妈妈,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呢!就像咱人类妈妈一样,对宝宝那叫一个疼爱有加。
袋鼠妈妈有个特别厉害的袋子,就好像是宝宝的专属小窝。
你想想看,那袋子多方便呀!小袋鼠宝宝从一出生,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里面,被妈妈带着到处跑。
这就好比是人类宝宝被妈妈抱在怀里一样,温暖又安全。
这袋子不就是袋鼠妈妈给宝宝准备的最温暖的怀抱嘛!
袋鼠妈妈带着小袋鼠跳来跳去的,那画面可有意思啦!它们在草原上、树林里穿梭,小袋鼠在袋子里跟着一颠一颠的,多好玩呀!这要是换成人,那不就像是坐在晃晃悠悠的小推车里嘛,哈哈!
而且呀,袋鼠妈妈可细心啦!她时刻关注着袋子里的小袋鼠,照顾得无微不至。
不管遇到啥危险,袋鼠妈妈总是第一时间保护好自己的宝宝。
这是不是和咱人类妈妈一样呀,为了孩子啥都愿意做,啥都不怕!
你说这袋鼠妈妈也挺辛苦的吧,整天带着个小家伙在身上。
但她肯定觉得特别幸福呀,就像咱的妈妈,虽然照顾我们很累,但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
袋鼠妈妈的袋子还特别神奇呢,能随着小袋鼠的长大而变大。
这多厉害呀!要是咱人类也有这样一个能变大变小的“袋子”该多好,哈哈!那出门就方便多啦,孩子往袋子里一放,想去哪就去哪。
咱还真得向袋鼠妈妈学习学习呢,学习她对宝宝的那份爱和责任。
人家袋鼠妈妈都能做到,咱人类更应该做得好呀!对吧?
总之呢,袋鼠妈妈就是一个充满爱和神奇的存在。
她的袋子是小袋鼠最温暖的家,她的爱让小袋鼠茁壮成长。
咱也要好好珍惜妈妈对我们的爱,就像袋鼠妈妈爱小袋鼠一样,好好爱咱的妈妈哟!。
宝宝小羊羔绘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宝宝小羊羔绘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704df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1.png)
宝宝小羊羔绘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在这本绘本里我读到了母爱!也更感受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情感。
在成长中总是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故事里的袋鼠妈妈,虽然小羊羔不是袋鼠妈妈的亲宝宝,可是她却付出了所有的爱,最伟大的母爱。
母亲始终包容着我们,甚至有时候还会为我们做出牺牲,就像袋鼠妈妈,她为了让小羊羔开心,披上了那件破旧的羊皮来改变自己。
母爱是无私的,它可以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可以让我们战胜许多的困难,就像故事里的小羊羔有了袋鼠妈妈的爱,可以很快乐的接受周围陌生的一切。
尽管袋鼠妈妈和小羊羔彼此之间会有不同,但是袋鼠母亲给予小羊羔的爱拥有超越一切的力量。
故事里的小羊羔,虽然他与袋鼠妈妈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可是有了袋鼠妈妈那无私和伟大的爱,他依然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袋鼠宝宝小羊羔!。
《袋鼠妈妈》幼儿园音乐教案-幼儿园节日教案
![《袋鼠妈妈》幼儿园音乐教案-幼儿园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60fdd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a.png)
《袋鼠妈妈》幼儿园音乐教案幼儿园节日教案袋鼠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教材《袋鼠妈妈》,主要内容为学习歌曲《袋鼠妈妈》,通过歌曲学唱,让幼儿了解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学会歌曲《袋鼠妈妈》,并能用正确的音调演唱。
2. 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了解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袋鼠妈妈》,并能用正确的音调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音的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音乐播放设备、图画纸、彩笔。
学具:图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课件展示袋鼠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袋鼠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袋鼠妈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让幼儿熟悉歌曲。
3. 唱歌游戏:分组进行唱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歌曲。
4.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画出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5. 歌曲表演:让幼儿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简单明了为主,主要包括歌曲《袋鼠妈妈》的歌词和一些关键的音乐符号。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歌曲《袋鼠妈妈》的演唱和绘画作品。
答案:幼儿能正确演唱歌曲《袋鼠妈妈》,并完成一幅关于袋鼠妈妈的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袋鼠妈妈》,让幼儿了解了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同时在唱歌游戏和绘画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以及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歌曲中一些音高较高的音的演唱,幼儿掌握起来有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音的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和家长一起观看关于袋鼠的纪录片,加深对袋鼠的了解,也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袋鼠的歌曲,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教材《袋鼠妈妈》,主要内容为学习歌曲《袋鼠妈妈》,通过歌曲学唱,让幼儿了解袋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袋鼠妈妈》教案设计(小班
![《袋鼠妈妈》教案设计(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2a82623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d.png)
《袋鼠妈妈》教案设计(小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可爱的动物》第四章《动物妈妈》,详细内容为《袋鼠妈妈》一节。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袋鼠的生活习性,认识袋鼠妈妈育儿的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世界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掌握袋鼠的基本特征,了解袋鼠妈妈的育儿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动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袋鼠的基本特征,袋鼠妈妈的育儿方式。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袋鼠的特点,理解袋鼠妈妈的育儿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的图片、视频、模型。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色黏土。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邀请幼儿模仿袋鼠跳跃,体验袋鼠的运动方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袋鼠的基本特征,如长长的尾巴、强壮的后腿等。
(2)介绍袋鼠妈妈的育儿方式,如育儿袋、喂奶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袋鼠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袋鼠的特点。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袋鼠妈妈育儿方式。
4. 创作环节(15分钟)(1)分发画纸、水彩笔和彩色黏土,让幼儿创作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的形象。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善作品。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袋鼠妈妈》2. 板书内容:(1)袋鼠的基本特征:长尾巴、强壮后腿、育儿袋等。
(2)袋鼠妈妈的育儿方式:喂奶、育儿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的形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袋鼠妈妈的认识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绘本故事《袋鼠宝宝小羊羔》原文全文
![绘本故事《袋鼠宝宝小羊羔》原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217e2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f.png)
《袋鼠宝宝小羊羔》在荒野当中有一只羊羔。
他非常小,非常伤心,孤零零的一只在这荒野上。
“妈妈”小羊羔说,“我要妈妈。
”离荒野当中不远有一只袋鼠。
她有许多朋友,有许多亲戚,吃的东西有的是。
可是她不快活。
她没有一个小宝宝。
她觉得非常伤心。
有一天,她一蹦一跳地离开她的亲戚朋友,一路来到荒野当中,在这里她找到了……那小羊羔!“妈妈,妈妈。
”小羊羔说。
袋鼠一看到他,就爱上了他。
她把小羊羔放进她的袋袋,紧接着一蹦一跳地回去,给大家看她这个了不起的新宝宝。
小羊羔在她的袋袋里觉得很安全,他不再是孤零零的了,他很快活。
他爱他的新妈妈,爱他所有的新亲戚朋友。
只是有一件事让他发愁,他和谁都不一样。
大伙儿的毛是棕色的,很光滑,可他是厚厚的一身白色羊毛。
大伙儿个个蹦得又高又远,可他,只能小跳跳。
小羊羔于是每天练习跳。
他用前脚跳。
他用后脚跳。
用四只脚一起跳。
可是练来练去,跳起来还是那么一点儿高。
也许因为我的后脚太短小了,小羊羔这么想,于是想把它们弄长。
他把两条后腿又是拉又是扯。
他甚至钩着树枝,把自己倒挂着,想把两条后腿给抻长。
可是它们还是老样子。
有一天,在离荒野当中不远处,小羊羔他们发现了一间旧屋。
它空空的。
人都走了,屋里没人住。
小羊羔就去打探。
他看到大屋旁边还有一间小屋。
在小屋里,小羊羔找到了一个床垫。
在床垫里,小羊羔找到了一些…………弹簧!小羊羔有了一个主意。
他用一只脚套上一个弹簧,试试看跳起来。
“好啊!”他大叫。
他想的办法成功了!他可以蹦得老高。
他从小屋蹦跳着出来。
他一跳就跳过了围墙。
他一蹦一跳地跳过了院子。
他只顾着跳,没注意到他的妈妈在看他。
“你看我,你看我!”他叫道,“我能够和你一样跳了。
”他的妈妈从大屋里跳着出来,身上披着一条旧羊毛毯子。
“你看我,你看我!”妈妈叫道,“我一身羊毛,和你一模一样。
”小羊羔不跳了,停下来看着他的妈妈。
他觉得很难过。
他看不到妈妈的双臂。
他看不到妈妈棕色的毛。
最糟糕是,他看不到妈妈那温暖舒适、让他觉得安全的袋袋。
袋鼠妈妈小羊羔教案
![袋鼠妈妈小羊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bf8b0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8.png)
袋鼠妈妈小羊羔教案教案标题:袋鼠妈妈小羊羔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故事《袋鼠妈妈小羊羔》的阅读,培养学生对亲子关系的理解和关注。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一些动物的亲子关系,例如狗妈妈和小狗、猫妈妈和小猫等。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亲子关系的观察和理解。
阅读活动:2.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本《袋鼠妈妈小羊羔》的故事书。
让学生自己阅读并理解故事内容。
3. 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4. 整个班级一起讨论故事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待和照顾弱小的生物。
创作活动:5.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的亲子关系来创作一个小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选择现实中的动物或是虚构的动物。
6.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小故事进行表演或演讲,展示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和如何照顾弱小的生物。
总结活动:7.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你学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觉得亲子关系很重要?你如何对待和照顾弱小的生物?8.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写成小结或心得体会,可以画图或写成短文。
教案评估:9.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10. 学生的小组创作和表演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的方式。
教案扩展:- 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动物亲子关系的故事书,让他们扩展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农场,让他们亲身感受动物亲子关系的真实情况。
- 给学生提供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亲子关系的理解和想法。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
代鼠宝宝小羊羔绘本教案反思
![代鼠宝宝小羊羔绘本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b02973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1.png)
代鼠宝宝小羊羔绘本教案反思
小朋友们阅读积极性都很高,通过绘本,了解了小羊羔跟他的袋鼠亲戚不一样。
期间,我让幼儿们观察袋鼠妈妈和小羊羔形象的差异,结果很好,大部分的幼儿都能理解故事内容。
通过让幼儿们自主阅读,尝试想象更多的办法让小羊羔改变自己的形象。
小朋友们都很积极,讲述了很多办法。
但是,这堂课有一些弊端,就是我错误的运用了分组的方法,表现在时间和节奏的把握上。
前期的组织过程有点疲沓,小组代表人数偏多,有部分资料重复的现象未加以调控。
因而最后教学用时不够,没有进行活动评价和小结,巩固练习的部分处理也太快。
在活动课结束时,为了巩固活动的成果,我让幼儿每人回家向父母叙述今天学到的东西。
但我在指导的时候,太过粗糙,以至于幼儿回到家可能无法形成具体话语。
我的袋鼠妈妈作文
![我的袋鼠妈妈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b9a49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1.png)
我的袋鼠妈妈作文“妈妈,妈妈,你快来看!”我一边兴奋地喊着,一边朝着妈妈跑去。
我的妈妈,就像一只袋鼠,总是把我装在她温暖的“袋子”里。
妈妈的怀抱是我最温暖的港湾。
每次我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遇到了什么困难,只要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所有的烦恼都会瞬间消失。
这不就像袋鼠宝宝在袋鼠妈妈的袋子里找到了最安全的庇护所吗?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和同学闹了别扭,心里特别难受。
回到家,我一句话也不说,就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发呆。
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一下子就猜到我可能遇到了不开心的事。
她轻轻地走过来,坐在我旁边,温柔地问:“宝贝,怎么啦?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什么烦心事啦?”我抬起头,看着妈妈那充满关切的眼神,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妈妈,我和同学吵架了,他说我坏话!”妈妈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轻轻拍着我的后背说:“宝贝,别难过啦。
同学之间偶尔有矛盾是很正常的呀,也许他不是故意的呢?就像天上的云彩,有时候会遮住太阳,但太阳总会出来的,不是吗?”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舒服多了。
还有一次,我生病发烧了,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一会儿给我喂药,一会儿又用湿毛巾给我擦身子。
我迷迷糊糊地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心里想: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我呀。
我一定要快点好起来,不让妈妈担心。
妈妈不停地在我耳边说:“宝贝,别怕,妈妈在呢,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这时候的妈妈,不就像袋鼠妈妈一样,时刻守护着自己的宝宝,不离不弃吗?妈妈不仅在我伤心、生病的时候照顾我,在我开心的时候,也会陪着我一起欢笑。
那次我考了全班第一名,拿着成绩单兴高采烈地跑回家。
一进门,我就大喊:“妈妈,妈妈,我考了第一名!”妈妈从厨房走出来,脸上洋溢着笑容说:“哎呀,我的宝贝真棒!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呀。
”然后,妈妈还特意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来庆祝。
妈妈每天都会送我上学,接我放学。
在路上,我们会一起聊天,分享学校里的趣事。
妈妈总是认真地听我讲,还会给我出主意。
小班优秀游戏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
![小班优秀游戏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bbd456cfd0a79563d1e7253.png)
小班优秀游戏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
小班优秀游戏教案《袋鼠妈妈》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锻炼幼儿跳的技能,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袋鼠妈妈》含反思教案吧。
游戏名称:
《袋鼠妈妈》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跳的技能。
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四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
游戏规则:
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
设计教案时,紧紧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
小百科: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
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
利亚独有。
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
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老师、叔叔阿姨、小朋友们大家好。
妈妈告诉我,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他有缺点,也绝不会嫌弃他,我爱你,因为你就是我珍爱的宝贝。
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一个亲情故事《袋鼠宝宝小羊羔》。
在荒野当中有一只羊羔。
他非常小,非常伤心,孤零零的一只在这荒野上。
“妈妈”小羊羔说,“我要妈妈。
”
离荒野不远有一只袋鼠。
她有许多的朋友,有许多的亲威,吃的东西有的是。
可是她不快活。
她没有一个小宝宝,她觉得非常伤心。
有一天,她一蹦一跳地离开她的亲戚朋友,一路来到荒野当中,在这时她找到了......
......那小羊羔!(1’04)
“妈妈,妈妈”小羊羔说。
袋鼠一看到他,就爱上他了。
她把小羊羔放进她的袋袋,紧接着一蹦一跳地回去,给大家看她这了不起的新宝宝。
小羊羔在她的袋袋里觉得很安全,他不再是孤零零的了,他很快活。
他爱他的新妈妈,爱他所有的亲戚朋友。
只有一件事让他发愁,他和谁都不一样。
大伙的毛是棕色的,很光滑,可他是厚厚的一身羊毛。
小羊羔回到家,对着身子左看又看,这一身厚羊毛就是别扭!它无奈地拿起剪刀,却发现无论怎么剪也没法让自己长得像妈妈一样。
大伙儿个个蹦得又高又远,可是他只能小跳跳。
小羊羔于是每天练习跳。
他用前脚跳。
他用后脚跳。
他用四只脚一起跳。
可是练来练去,跳起来还是那么一点儿高。
也许因为我的后脚太短小了,小羊羔这么想,于是想把它们弄长。
他把两条后腿又是拉又是扯。
他甚至钩着树枝,把自己倒挂着,想把两条后腿给抻长。
可是它们还是老样子。
有一天,在离荒野当中不远处,小羊羔他们发现了一间旧屋。
它空空的。
人都走了,屋里没人住。
小羊羔就去打探。
他看到大屋旁边还有一间小屋。
在小屋里,小羊羔找到了一个床垫。
在床垫里,小羊羔找到了一些...... ......弹簧!小羊羔有了一个主意。
他用一只脚套上一个弹簧,试试看跳起来。
“好啊!”他大叫。
他的办法成功了!
蹦!他从小屋跳着出来。
但是袋鼠们不理解他的做法,他伤心地哭了。
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
树林的小动物看到他的奇怪造型都被吓跑了。
他难过极了。
泪光中,他看到了袋鼠妈妈身上披着一条旧羊毛毯子站在自己面前。
“你看我,你看我!”妈妈叫道,“我一身羊毛,和你一模一样。
”
小羊羔不跳了,停下来看着他的妈妈。
他觉得很难过。
他看不到妈妈的双臂。
他看不到妈妈棕色的毛。
最糟糕是,他看不到妈妈那温暖舒适让他觉得安全的袋袋。
“你不再像我的妈妈了。
”
“你也不像我的小羊羔了。
”
小羊羔低下头看,看到妈妈说得不错。
弹簧又大又弯,头上是尖尖的。
脚上套着它们,他根本没有办法进妈妈那个袋袋。
小羊羔马上脱掉他脚上的弹簧!他妈妈也马上扔掉身上的羊毛毯子!于是,他们又恢复了他们原来的样子。
小羊羔快快活活地跳回他妈妈的袋袋里。
他第一次根本不在乎自己和大家不一样。
他不再在乎自己有一身厚厚的羊毛。
他不再在乎自己还跳不高也跳不远。
只有一件事情让他无比快活,那就是——他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袋鼠宝宝小羊羔!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