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的长期管理
儿童哮喘能自愈吗?长期规范化治疗与科学管理很重要
![儿童哮喘能自愈吗?长期规范化治疗与科学管理很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c666a7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b.png)
儿童哮喘能自愈吗?长期规范化治疗与科学管理很重要小儿哮喘也被称为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在儿童期最为常见,该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多与儿童自身体质有关,如果儿童属于过敏体质,有过敏性鼻炎或者湿疹问题,该类儿童更容易出现哮喘疾病。
除此之外,室外空气污染和呼吸道感染等,也会诱发小儿哮喘疾病,那么儿童哮喘能自愈吗,如何进行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科学管理呢,接下来就带你来看看。
一、儿童哮喘的发病原因(一)遗传是儿童哮喘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据临床治疗数据显示,约有30~40%的哮喘患者家族中存在哮喘病人,50~60%哮喘患者家族中有人存在过敏病史,尤其是父母一方有哮喘疾病,那他们的孩子有30%的概率会出现哮喘性疾病,如果父母双方均有哮喘疾病,那他们孩子出现哮喘性疾病的可能性高达50%。
(二)大气污染和烟雾等因素都会损害人体气道,这些均属于外部环境刺激,同样也是引起患者出现哮喘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哮喘疾病发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感冒或扁桃体发炎等感染性疾病。
(四)肉、牛奶、花生和鱼虾海鲜等过敏物质也会诱发哮喘问题。
二、儿童哮喘疾病不治疗会自愈吗部分哮喘儿童会随着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其哮喘症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且少数儿童甚至可真的不治自愈,但是大多数患儿在成年后仍可复发哮喘疾病,所以小儿哮喘疾病应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只要能够将疾病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那么患儿在成年后的自愈率也会更高。
如果小儿哮喘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患儿的气道结构壁或可出现气道重塑等不可逆转的损害,会对患儿的肺功能产生终生影响。
三、儿童哮喘的治疗(一)急性发作期:胸闷、气促、咳嗽和喘息是小儿哮喘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症状,部分患儿的原有症状会加重,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是需要即刻缓解的,这时可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来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二)慢性持续期:患儿在发病后,会在近三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气促、胸闷、咳嗽或喘息等症状,不仅症状的程度不同,患儿的发作频率也不同。
最新2023年支气管哮喘管理指南
![最新2023年支气管哮喘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257e8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8.png)
最新2023年支气管哮喘管理指南1. 引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气道。
本指南旨在提供最新的治疗和管理方法,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哮喘。
2. 诊断哮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检和肺功能测试。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间歇或持续的呼吸困难、哮鸣、胸闷等症状。
- 症状与遗传因素、环境暴露、感染、运动等因素的关联。
-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症状的改善。
3. 分型哮喘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因此,对哮喘进行分型是十分重要的。
常用的分型方法包括:- 哮喘的严重程度:轻度、中度或重度。
- 哮喘的控制程度:良好控制、部分控制或未控制。
- 哮喘的表型:过敏性哮喘、非过敏性哮喘、运动诱发性哮喘等。
4. 治疗4.1 药物治疗哮喘的药物治疗是以控制症状和防止急性发作为主。
主要药物包括:- 吸入性皮质激素(ICS):是哮喘长期管理的基础。
-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通常与ICS合用。
-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用于缓解急性症状。
4.2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 哮喘教育:提高患者对哮喘的认识,学会自我管理。
- 避免触发因素:如烟草烟雾、宠物毛发、尘螨等。
- 呼吸康复训练:增强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 哮喘危重症处理对于哮喘危重症,医疗专业人士需要:- 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
- 高剂量吸入或全身应用皮质激素。
- 给予SABA以缓解痉挛。
6. 结语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实用的治疗和管理建议,以改善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我们鼓励医生、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哮喘的管理,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哮喘长期管理方案
![哮喘长期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d2a9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e.png)
哮喘长期管理方案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和胸闷等。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正确的长期管理方案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症状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哮喘长期管理方案。
1. 演练哮喘自我管理技巧哮喘患者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己的病情。
首先,他们应该了解哮喘的基本知识,如哮喘的病因、症状和触发因素等。
其次,患者需要学会正确使用雾化器和吸入器等呼吸设备。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监测和记录自己的呼吸功能,例如使用峰流速计测量最大呼气流量。
最后,哮喘患者需要规划好自己的用药计划,包括按时使用控制性药物和应急救治药物。
2. 避免哮喘触发因素哮喘症状的发作通常与某些触发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减少症状的发作,哮喘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这些触发因素。
常见的哮喘触发因素包括空气污染物、花粉、尘螨、宠物皮毛、霉菌、冷空气等。
患者可以通过定期打扫卧室、保持家居通风、佩戴合适的口罩以及避免接触过敏原来减少触发因素的影响。
3. 进行规律的运动规律的运动对于哮喘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然而,哮喘患者在选择运动时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寒冷的环境。
适宜的运动包括散步、游泳和瑜伽等,这些运动有助于锻炼呼吸肌肉和提高肺活量。
4.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于哮喘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净化对于减少哮喘症状的发作非常重要。
首先,患者应该勤打扫家居,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
其次,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减轻症状的发作。
此外,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也对减少哮喘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5. 定期复诊和咨询专业医生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因此,患者应该定期复诊并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并提供其他的治疗建议。
此外,在用药期间,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避免自行减少或停止药物的使用。
综上所述,哮喘长期管理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成人哮喘患者的综合管理和长期防治效果的评价
![成人哮喘患者的综合管理和长期防治效果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b2f0c2dccbff121dd368396.png)
临 床肺科杂志 2 0 年 3月 第 1 卷第 3 09 4 期
成 人 哮喘 患者 的综 合 管理 和 长期 防治 效 果 的评价
王卫青
【 摘要】 目的
制哮喘发作。方法
杨敬 平
采用 WH O全球哮喘防治策 略方案 , 对哮喘患者持续使 用吸入治疗 , 峰流速仪 肺功能监测 等综合疗法 , 控
及治疗 6个月后 , 因哮喘急诊就诊 和因哮喘住院的患者比治疗前 明显降低。结论 喘患者对哮喘防治有 了新认识 , 病情长期缓解相对稳定 , 生活质量得 以提高。 通过对哮喘基本知识、 自我管理教育学习 , 哮
支气管哮喘是成 人时期最 常见 的慢性呼吸 道疾 病 , 严重
度 ;2 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是哮 喘发 病和发作 的主要诱 因 , () 医 生应帮助患者摸清哮喘发作 的诱 发因素 , 尽量避免诱 发因素。
就诊患者 26例 , 4 均符合 全国哮喘诊断及分 级标准 … ,4 2 6例
患者中 , 10例 , 9 男 5 女 6例 , 龄 1 年 6~7 8岁 , 均 4 .0± 平 18
31 , .5岁 病程 2~ 3年 , 症 14例 , 2 轻 2 中症 8 5例 , 症 3 重 7例 ,
影响哮喘患者的身心健康 , 因缺乏 长期综合 有效 的管 理治疗
是导致其患病率 、 死亡率 在全球 范围 内逐年上 升 的重要 因素 之一 , 皮质类 固醇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已逐渐得到公认 。但 是 , 患者 、 医务人员对哮喘基 本知识和 吸人皮质类 固醇作 为长期
() 3 指导患者正确掌握用 药技术 , 教吸入剂 的使用方法 , 示 要
一
家” 活动 , 举办哮 喘知识 讲 座、 哮喘 自控 的学 习, 患者进 入 使
儿童哮喘慢病管理制度
![儿童哮喘慢病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78047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6.png)
儿童哮喘慢病管理制度儿童哮喘的管理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管理哮喘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控制发作,包括识别和避免引起哮喘的诱因、规律服用控制性药物以及及时处理发作症状。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具体的儿童哮喘慢病管理制度非常必要。
一、儿童哮喘管理团队的建立儿童哮喘管理团队包括专科医生、护士、药剂师和患儿家长。
专科医生负责对儿童哮喘进行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护士负责指导患儿及家长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和管理症状,药剂师负责提供相关药物的信息和指导,患儿家长负责监督和协助儿童哮喘的日常管理。
二、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儿童哮喘的症状和诱因是多样化的,因此每个患儿的管理方案都应该是个性化的。
管理团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哮喘管理方案,包括哮喘日记、哮喘行为计划、药物使用计划等。
而这些方案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执行。
三、充分的教育和指导儿童哮喘的管理不仅仅是医生和护士的责任,家长和患儿本人也需要充分的教育和指导。
儿童哮喘管理团队需要向家长和患儿提供哮喘的相关知识,包括哮喘的基本知识、诱因的识别和避免、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呼吸训练等。
只有在家长和患儿也理解哮喘的本质和管理原则,才能更好地进行日常管理。
四、定期随访和复查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
管理团队应该定期对患儿进行随访和复查,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定期的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复查可以评估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以及药物的剂量是否需要调整。
五、急性发作的处理哮喘发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管理团队应给予患儿家长相关药物的紧急处理指导,如何正确使用雾化器、紧急抢救药物的使用和呼吸训练的方法。
以便于家长和患儿在发作时迅速给予合适的处理,减少发作的严重程度。
六、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哮喘的管理也至关重要。
管理团队应该向患儿及其家长提供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科学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作息时间等。
FeNO用于哮喘患者的长期管理
![FeNO用于哮喘患者的长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f0001d20b4e767f5bcfce14.png)
• FeNO21 ppb与 3% 痰嗜酸性粒细胞密切相 关
• 在没有用激素患者敏感性97%;特异性58%; 阳性预测值86%,阴性预测值88%
• 在使用激素患者敏感性81%; 特异性25%;阳 性预测值74%;阴性预测值22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15;25(2):107-11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86, :1102–1108, 2012
病人自知FeNO水平对配合改善依从性的研究
高FeNO水平的患者依从性明显低于低、 中FeNO水平组的患者
明确自己是处于高FeNO水平的患者配合改善依从 性百分比明显高于低、中FeNO水平的患者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Allergy 2013, 3:37
健康人和未经治疗的哮喘患者FeNO值范围
“Healthy”
Untreated asthma
部分哮喘病人为非EOS的 气道炎症, 用FeNO来诊 断哮喘其敏感性及特异 性不可能是100%
2 16 18
52
86
200 ppb
Figures in white = median and 95% C.I. Figures in orange = mean and S.D.
Olin et al., Chest, 2006 Smith et al., AJRCCM, 2004
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 含量显著升高,并与气道炎症严重程度呈高度正相关
哮喘与非哮喘患者FeNO测定结果 哮喘组FeNO高于非哮喘组,P<0.05
任旭斌,刘春涛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8(4),322-326
哮喘的管理目标
![哮喘的管理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a471b0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e.png)
哮喘的管理目标
一、控制症状发作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控制症状发作是哮喘管理的首要目标。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的症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控制症状发作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二、预防并发症
哮喘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
因此,预防并发症也是哮喘管理的重要目标。
通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
三、提高生活质量
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疾病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生活质量是哮喘管理的又一重要目标。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可以减少哮喘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
患者可以通过学习自我管理技能、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改善生活质量。
四、长期稳定控制
哮喘需要长期稳定控制,以避免症状反复发作和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制定长期治疗计划,患者可以逐步控制哮喘症状,降低发作频率,实现长期稳定控制的目标。
长期稳定控制需要患者持续进行治疗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减少医疗负担
哮喘的治疗和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减少医疗负担也是哮喘管理的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培养,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医疗资源的依赖,降低医疗负担。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加大对哮喘防治的投入,提高哮喘患者的管理水平和治疗效果。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的指南(基层版)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的指南(基层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9a1dafff00bed5b9f31df3.png)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市中日友好医院作者:林江涛文章号:W092094 2013-9-20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临床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规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的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2003年和2008年两次修订了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指导性文件对推动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哮喘防治的主要力量,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缺乏检测设备、哮喘治疗药物不全、医师教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指南”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实行。
因此,制定切合实际的,适应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基层版指南”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哮喘规化诊治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从而改善我国哮喘的总体防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充分听取基层医务人员意见的基础上,首次制定了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供基层医务人员应用。
一、定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
二、诊断(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可根据条件做以下检查,如任一结果阳性,可辅助诊断为支气管哮喘:(1)简易峰流速仪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变异率≥20%),见附件1。
哮喘药物治疗和长期管理
![哮喘药物治疗和长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0fdecc360cba1aa811da9d.png)
面的日 : 受体的 兴奋, 舒张 气道平滑肌、 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
粒细胞脱颗粒和介质的释放、 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 、 增加气 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来缓解哮喘症状。此类药物较多, 可分
为短效( 作用维持4 一 6 ) 和长效( h 维持 1 2h ) 日 : 受体激动 剂。后者又可分为速效( 数分钟起效) 和缓慢起效( 0 . s h 起 效) 2 种, 见表2 。 短效 日 2 受体激动剂( 简称 S A B A ) : 常用的药物如沙丁
>3 2 0  ̄1 2 8 0
吸人型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国际上 推荐每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剂量, 见表2 。我国哮喘患者所
需吸人型糖皮质激素剂量比表 2中推荐的剂量要小一些。
表2 p 2 受体激动剂的分类
起效时间 速效 维持时间 短效 沙丁胺醇吸人剂 长效 福莫特罗吸人剂
释茶碱、 色昔酸钠、 抗I g E 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性糖
皮质激素剂量的药物等; ( ) 缓解药物: 2 指按需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气道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其中包 括速效吸人 p : 受体激动剂、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吸人性抗胆
型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不良反应的大小与药物剂量、 药物的生 物利用度、 在肠道的吸收、 肝脏首过代谢率及全身吸收药物 的半衰期等因素有关。成人哮喘患者每天吸入低至中剂量 的糖皮质激素, 不会出现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长期高剂量 吸人糖皮质激素后可能出现的全身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痕斑、 肾上腺功能的抑制和骨密度降低等。已有研究表明吸人糖 皮质激素可能与白内障和青光眼的发生有关。目前没有证 据表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肺结核的发生率, 因此伴 有活动性肺结核的哮喘患者可以在抗结核的同时给予吸人 型糖皮质激素治疗。( )气雾剂: 1 临床上常用的吸人型糖皮 质激素有4 种, 见表 1 ; ( )干粉吸人剂: 2 包括二丙酸倍氯米 松碟剂、 布地奈德都保、 丙酸氟替卡松碟剂等。使用干粉吸 入装置比普通定量气雾剂方便, 吸人下呼吸道的药量较多; ( ) 溶液: 3 布地奈德溶液是经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射流装置 雾化吸入, 对患者吸气配合的要求不高, 起效较快, 适用于哮 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df271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b.png)
演讲人:
目录
1. 哮喘持续状态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哮喘持续状态的原因与风险因素 3. 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措施 4. 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5. 哮喘持续状态护理的挑战与展望
哮喘持续状态的定义与重要性
哮喘持续状态的定义与重要性 什么是哮喘持续状态
哮喘持续状态是指严重且持续的哮喘发作,患者 的症状不能通过常规治疗缓解。
哮喘持续状态的原因与风险因 素
哮喘持续状态的原因与风险因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致哮喘持续状态的原因
常见原因包括感染、过敏原暴露、药物依从 性差等。
了解原因有助于预防和管理哮喘持续状态。
哮喘持续状态的原因与风险因素 高风险人群
包括有哮喘病史、过敏体质、吸烟者等。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监测肺功能。
哮喘持续状态的原因与风险因素 如何降低风险
监测血氧饱和度以评估疗效。
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护理计划应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
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护理措施的实施
通过避免诱因、按时服药、定期随访等措施 。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是关键。
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措施
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措施 药物管理
使用快速缓解药物如吸入型β2-激动剂,并根据情 况调整长期控制药物。
应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措施 呼吸支持
必要时使用氧疗或机械通气,以改善患者的氧合 状态。
这种状态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的医疗干预。
中国哮喘诊治指南(2023)推荐要点(全文)
![中国哮喘诊治指南(2023)推荐要点(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aa9f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6.png)
中国哮喘诊治指南(2023)推荐要点(全文)该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中国哮喘诊治的最新推荐要点,以帮助医生、患者和其他相关人员更好地管理哮喘疾病。
以下是该指南的核心推荐要点:1. 哮喘的诊断- 在哮喘的诊断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测试结果。
- 注意排除其他潜在的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 哮喘的分级与治疗- 根据哮喘严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 尽量使用短效β2-激动剂(SABA)或快速作用型β2-激动剂(LABA)进行急性哮喘发作的缓解治疗。
- 对于轻度持续性哮喘,推荐使用低剂量吸入性类固醇(ICS)。
- 对于中度和重度持续性哮喘,推荐使用吸入性类固醇与长效β2-激动剂(ICS/LABA)的固定联合治疗。
3. 哮喘的控制评估- 通过评估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和哮喘控制水平,确定治疗的有效性。
- 推荐使用哮喘控制测试(ACT)或儿童版哮喘控制测试(C-ACT)进行哮喘控制的评估。
4. 哮喘的急性发作管理- 快速缓解急性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是SABA。
- 对于重度急性哮喘发作,应考虑短期使用口服类固醇。
5. 哮喘的长期管理- 长期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哮喘症状的控制和呼吸功能的正常化。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ICS、LABA、LTRA等。
6. 哮喘的特殊人群管理- 哮喘患者在妊娠期、儿童期和老年期的管理需根据其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 为哮喘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支持。
请注意,以上仅为部分指南要点的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参考完整的中国哮喘诊治指南(2023)。
改善支气管哮喘控制现状,需要重视患者的长期管理
![改善支气管哮喘控制现状,需要重视患者的长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5bf3af0029bd64783e2c93.png)
王 长征 , 主任 医师 、 教授、 博 士研 究 生导 师 。现 任 第 三 军 医大 学新 桥 医院 呼吸 内科 主任 、 全 军 呼 吸 内科 专 业 委 员
会 主任 委 员, 重 庆 医学 会 呼 吸 专 业 委 员 会 主 任 委 员 、 中国
医师协会 呼吸分会 常委、 中华 医学会呼吸分会委 员、 哮喘
解释哮喘发病率升高的“ 卫生学说” 观点。可以预测 在我国未来哮喘的发病率仍会持续升高。
控制 现状仍很 不理想 。欧洲 5国分 别通过 2 0 0 6 、 2 0 0 8和 2 0 1 0年三 次横 断 面 的哮 喘 控制 现 状调 查 研 究显示 , 未 达 到 哮 喘部 分 控 制 及 哮 喘 控 制 测 试 ( a s t h ma c o n t r o l t e s t , A C T< 2 0 ) 的患者 超过 5 0 %L 2 J 。 而且 , 三次 调查显示哮 喘症 状的控制率增加 甚微。
二 等功 等 多项 荣誉 。 从事 呼 吸 内科 的临床及 基 础研 究工 作 2 O余年 , 特 别擅 长支 气管 哮 喘与慢 性 阻塞性 肺 疾病 的诊 断 与治 疗。 先后 承担 并 完成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资助 项 目, 科技 部 、 卫 生部 专项 科
研课题 、 全军“ 十二五” 重点科研项 目1 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 、 重庆市科技 进步一等奖 2项等奖项。发表论文 2 0 0余篇 , 其中S C I 论文 1 O余篇, 单篇最高影响因子 达2 8 . 4 , 主编和参编专著 4部。 已培养博士、 硕士研究生2 1 入, 博士后 1 入。
D O I :1 0 . 3 8 7 7 / c ma . j , i s s n 。 1 6 7 4 - 6 9 0 2 . 2 0 1 3 . 0 4 . 0 0 1
3、儿童哮喘的长期管理
![3、儿童哮喘的长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22e897daef5ef7ba0d3cd0.png)
(四)哮喘长期规范化治疗管理原则①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②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平喘抗炎;③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触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
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决定开始剂量,如治疗初期选择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在 1 – 3 个月内较快减量到能控制哮喘发作的本级别中最适有效剂量。
在各级治疗中,每1-3 个月审核一次治疗方案,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巩固至少 3 个月,然后降级治疗,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
如果哮喘没有得到控制,要立即升级治疗,但首先要检查患儿吸药技术、遵循用药方案的情况(避免变应原和其它促发因素)等,此即哮喘的阶梯式治疗方案。
1. 降级治疗当患者达到哮喘临床控制并至少维持 3 个月以上,可在确保维持哮喘控制状态下,考虑进行减量治疗。
当使用 ICS 联用 LABA 达到哮喘控制状态并维持 3 个月以上,首选的减量治疗方案是减少联合治疗中 50% 的 ICS 剂量,同时继续使用 LABA 。
若哮喘控制状态仍能持续维持,可尝试将 ICS 的剂量继续减少直至最低有效维持剂量,此后停用LABA ;或将联合治疗的剂量减少到每日一吸,达 1 年可考虑停药。
2. 升级治疗如果控制没有达到,要考虑升级治疗,但最先应该:① 审核病人用药技术及遵循用药计划的情况和环境控制情况;② 避免变应原和其他触发因素。
3. 临床缓解期的处理为了巩固疗效,维持患儿病情长期稳定,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加强临床缓解期的处理。
① 鼓励患儿坚持每日定时测量 PEF 、监测病情变化、记录哮喘日记;② 注意有无哮喘发作先兆,如咳嗽、气促、胸闷等,一旦出现应及时用药以减轻哮喘发作症状。
(五)哮喘的教育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通过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哮喘基本防治知识的教育,调动其对哮喘防治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依从性,避免各种触发因素,巩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并更新其哮喘防治知识,也是哮喘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节。
关于哮喘病患者管理和预防知识讲解通知
![关于哮喘病患者管理和预防知识讲解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c7cd1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7.png)
关于哮喘病患者管理和预防知识讲解通知尊敬的患者及家属:为了更好地帮助哮喘病患者掌握自身的健康管理知识,提高生活质量,我们特此提供一份详细的哮喘病患者管理和预防知识讲解通知。
一、哮喘病的定义与症状哮喘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可逆性的气道阻塞。
哮喘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喘息、气促、咳嗽和胸闷,这些症状可能会在夜间或凌晨加重。
二、哮喘病的管理与治疗1. 药物治疗:哮喘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药物包括吸入性皮质激素、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主要用于长期控制哮喘病情。
缓解药物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短效抗胆碱能药物等,主要用于缓解急性发作时的症状。
2. 环境控制:避免或减少接触哮喘病诱发因素,如烟草烟雾、空气污染、过敏原等。
3. 健康教育: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哮喘病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了解如何应对哮喘发作。
4.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三、哮喘病的预防1. 避免诱发因素:避免接触烟草烟雾、空气污染、过敏原等诱发因素。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4. 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四、哮喘病患者自我管理1. 正确使用药物: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得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2. 监测病情:了解自己的哮喘症状,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 应对哮喘发作:掌握正确的哮喘发作自救方法,如使用缓解药物,保持冷静,寻求紧急帮助等。
4. 定期随访: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
我们衷心希望这份哮喘病患者管理和预防知识讲解通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哮喘病,提高生活质量。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的医护人员联系。
祝您身体健康!此致敬礼![日期]。
2023年版:最新支气管哮喘管理与防治指南
![2023年版:最新支气管哮喘管理与防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f7659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6.png)
2023年版:最新支气管哮喘管理与防治指南前言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2.3%,我国哮喘患者已超过1亿。
为了提高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们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编写了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药师、护士及患者提供关于哮喘管理与防治的专业指导。
1. 哮喘的诊断与评估1.1 诊断标准根据我国哮喘诊断与治疗指南,哮喘的诊断标准如下:1. 典型哮喘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发作时可在呼气相听到哮鸣音。
2. 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
3. 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1.2 评估方法哮喘评估主要包括症状控制、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
使用哮喘控制测试(ACT)和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进行评估。
2. 哮喘的治疗2.1 治疗原则哮喘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律、个体化。
2.2 治疗方案根据我国哮喘防治指南,哮喘治疗分为四个级别,具体如下:1. 轻度哮喘:使用吸入性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治疗。
2. 中度哮喘:在轻度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性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或长效茶碱制剂。
3. 重度哮喘:在轻度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
4. 危重症哮喘:需住院治疗,给予静脉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
3. 哮喘的预防与自我管理3.1 预防措施1. 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如烟草烟雾、尘螨、宠物毛发等。
2. 控制环境湿度: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
3. 增强体质:进行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3.2 自我管理1. 了解哮喘知识,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
2. 定期监测肺功能,评估哮喘控制情况。
3. 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4. 总结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多数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生活质量。
哮喘患者长期管理的关键点
![哮喘患者长期管理的关键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fef03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0.png)
哮喘患者长期管理的关键点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长期管理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哮喘患者长期管理的关键点有哪些呢?首先,正确的诊断是长期管理的基础。
哮喘的症状可能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
因此,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测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明确诊断哮喘,并确定其类型和严重程度。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是哮喘管理的核心环节。
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包括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等,需要长期规律使用,以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
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主要用于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掌握正确的吸入技巧,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地到达气道。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吸入后漱口。
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触发因素是哮喘管理的重要措施。
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触发因素如冷空气、烟雾、运动等,都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患者应通过过敏原检测,了解自己的致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
例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减少尘螨滋生;戒烟,避免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在寒冷天气注意保暖,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等。
规律的生活方式对于哮喘患者的长期管理也非常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轻气道炎症。
合理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和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哮喘发作。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有助于控制哮喘症状。
哮喘病管理
![哮喘病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364acaa58da0116c17492f.png)
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实现有效的哮喘管理 的首要措施。 其目的是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对治疗目标达成共 识,制定个体化的书面管理计划,包括自我监测、 对治疗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周期性评估、在症状 和(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提示哮喘控制水平 变化的情况下,针对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以达 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其中对患者进行哮喘教育是 最基本的环节。
哮喘管理
尽管哮喘尚不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的哮喘管 理,通常可以实现哮喘控制。 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1)达到并维持症 状的控制;(2)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 力;(3)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 (4)预防哮喘急性加重;(5)避免因哮喘 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6)预防哮喘导 致的死亡。
教育内容:
(1)通过长期规范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哮喘; (2)避免触发、诱发因素方法; (3)哮喘的本质、发病机制; (4)哮喘长期治疗方法; (5)药物吸入装置及使用方法; (6)自我监测:如何测定、记录、解释哮喘日记内容:症 状评分、应用药物、PEF,哮喘控制测试(ACT)变化; (7)哮喘先兆、哮喘发作征象和相应自我处理方法,如何、 何时就医; (8)哮喘防治药物知识; (9)如何根据自我监测结果判定控制水平,选择治疗; (10)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6)互助学习:举办患者防治哮喘经验交流会;
(7)定点教育:与社区卫生单位合作,有计划开展社区、患者、公众教育; (8)调动全社会各阶层力量宣传普及哮喘防治知识。
2.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
尽管对已确诊的哮喘患者应用药物干预,对控制症 状和改善生活质量非常有效,但仍应尽可能避免或 减少接触危险因素,以预防哮喘发病和症状加重。 许多危险因素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被称为“触发 因素”,包括变应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 雾、药物。减少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接触,可改善哮 喘控制并减少治疗药物需求量。早期确定职业性致 敏因素,并防止患者进一步接触,是职业性哮喘管 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达到并维持 哮喘控制 哮喘的评估 哮喘控制测试(ACT、CACT) 简易峰流速(PEF)仪监测 哮喘日记
哮喘患者的管理与教育
患者随访时间的建议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初诊后2~4周回访 以后每1 ~ 3个月随访一次 出现哮喘发作时应及时就诊 哮喘发作后2周 ~ 1个月内进行回访
• PEF为个人最佳值的60~80%, 日间变异率为20~30%,警告病人可 能有哮喘发作 • PEF为个人最佳值的60%以下,需 立即加强治疗或就诊
警告(黄区)
危险(红区)
峰流速仪的正确使用
1、确保指针指向零位(即L/MIN) 2、握住峰流速仪时,手指不要遮 住刻度及指针槽,不要挡住峰 流速仪末端的孔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
2009GINA指南指出
对于大多数控制性药物而言,初始治疗后数日内即可出现 症状的改善,但在3~4个月才能完全发挥效果 对于严重的或长期未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总 结
应使用完整的六条复合定义来评估哮喘控制状况 长期维持治疗中,应有效监测哮喘的控制状况 ACT是经验证的哮喘管理工具 哮喘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需要经常教育,反复强化
治疗哮喘
达到哮喘控制 一定时间 3个月
维 持 治 疗 1年 3年
对临床医生的 意义
对哮喘患者的 意义
ACT是经验证的哮喘管理工具
GINA 2009指出,ACT是一种经验证的、用于评估患者哮 喘控制水平的、含有多项控制指标的哮喘管理工具 ACT通过提供具体数值区分哮喘控制的不同水平 不仅被推广用于研究,也用于基层医疗单位中患者哮喘控 制评估 可改善对哮喘控制的评估,并提供可反复使用的客观指标, 有助于改善医生和患者间的交流
哮喘控制测试™ (ACT)
ACT分值意义
© 2002, by QualityMetric Incorporated.Asthma Control Test is a trademark of QualityMetric Incorporated."US English version modified for use in UK"
4. 你会因为哮喘而在夜里醒来吗?
会,所有时间
会,大部分时间
会,有些时间
从来不会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 家长评估部分
5. 在过去的4周里, 您的孩子有多少天有哮喘日间症状?
6.在过去的4周里,您的还在有多少天因为哮喘在白天出现喘息声?
7.在过去4周里,您的还在有多少天因为哮喘而在夜里醒来?
哮喘先兆、哮喘发作征象和相应自我处理方法,如何及何时就医
哮喘防治药物知识 如何根据自我监测结果判定控制水平,选择治疗 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哮喘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 需要经常教育,反复强化, 不断更新,持之以恒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Chin J Tuberc Respir Dis, March 2008,Vol.31,No.3
哮喘患者的长期管理
内 容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达到并维持 哮喘控制 哮喘的评估 哮喘控制测试(ACT、CACT) 简易峰流速(PEF)仪监测 哮喘日记
哮喘患者的管理与教育
GINA 2009:哮喘治疗目标是 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真正的哮喘控制意味着满足哮喘控制所有的指标 无(或≤2次/周)白天症状 无日常活动(包括运动)受限 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憋醒 无(或≤2次/周)需接受缓解药物治疗 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无哮喘急性加重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 儿童评估部分
1. 今天你的哮喘怎么样?
很差 差 好 很好
得分
2. 当你在跑步、锻炼或运动时,哮喘是个多大的问题?
这是个大问题,我不能做我想做的事 这是个问题,我不喜欢它 这是个小问题,但我能应付 没问题
3. 你会因哮喘而咳嗽吗?
会,一直都会 会,大部分时候会 会,有些时候会 从来不会
内 容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达到并维持 哮喘控制 哮喘的评估 哮喘控制测试(ACT、CACT) 简易峰流速(PEF)仪监测 哮喘日记
哮喘患者的管理与教育
理想的哮喘评估工具——ACT
ACT: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
由Nathan等人于2004年总结的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哮喘控 制水平的问卷1 经过多项可行性评估研究验证1,2 是一种含有多项控制指标的哮喘管理工具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
GINA2009:哮喘的长期管理
评估
哮喘控制
水平
治疗以达到
哮喘控制
监测以维持
哮喘控制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
1, Nathan RA,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4; 113:59-65 2, Schatz M,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
ACT评分与不同哮喘控制水平有良好一致性
25 F=34.5, p<0.0001 平均ACT 分值 20
总分
C-ACT评分的使用
评分范围为 0-27 ,分数越高提示哮喘控制程度越好
ACT的意义
• 有助于医患双方对哮喘治疗目 标,即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 制,达成共识 • 有助于及时发现哮喘未控制患 者,避免低估病情 • 患者在家中自测并记录的ACT评分 可作为病情监测资料,使医生及时 了解其哮喘控制状况的动态变化 • 若ACT得分低于20分,提示哮喘未 控制,可警示其哮喘病情变化,促 使其及时就诊 • ACT是患者坚持长期治疗,提高治 疗依从性的主要工具
15 20.8 16.9 10 7.5 5 未控制 (n=2) 控制较差 (n=28) 部分控制 (n=103) 良好控制 (n=224) 15.5
21.5
完全控制 (n=79)
专家对哮喘控制水平评分
Nathan RA,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关性最好 -中国ACT可行性研究
与专家哮喘控制评估的相关系数 0.74 0.72 0.695 0.7 0.68 0.729 0.722
0.657
0.66 0.64 0.62 ACT ACQ ACQ (不计算肺功能) FEV1占预计值 百分比
周新等,简易哮喘控制测试在中国的可行性评估研究. 中华医学会第5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1次大会论文汇编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
简易峰流速(PEF)仪监测
峰流速值的具体评价
正常(绿区)
• PEF为个人最佳值的80~100% 日间变异率<20 %,此为安全区
3、起立,深吸气,把峰流速仪放入口中,并保 持呈水平状。将嘴唇含住峰流速仪的咬嘴。 然后,尽您所能快速用力呼气
4、记下指针所指的刻度上的数字 5、将指针回复到位(即L/MIN),并 将此过程再重复做两次,共得到三个 读数,将这三个读数中最高的一个数 值记录在表格中
使用哮喘日记-自我监测病情
内 容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Chin J Tuberc Respir Dis, March 2008,Vol.31,No.3
患者教育内容
通过长期规范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哮喘 避免触发、诱发因素方法 哮喘的本质、发病机制 药物吸入装置及使用方法 自我监测:如何测定、记录、解释哮喘日记内容,症状评分,应用药 物,PEF,哮喘控制测试(ACT),哮喘控制问卷(ACQ)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