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治疗和管理
哮喘病常见用药及用药原则
![哮喘病常见用药及用药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d85a5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8.png)
哮喘病常见用药及用药原则哮喘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类型,通常是由于患者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的特征,在过敏源或者是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使得患者支气管阻塞,出现呼吸困难等疾病问题。
很多患者属于急性哮喘发作,一旦接触到过敏源之后,突然就会发作,会累及到患者的气管、支气管以及肺脏,不具备传染性。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会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展开治疗活动,合理用药格外的关键,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于哮喘病常见的药物以及具体的用药原则。
一、哮喘病常见用药临床上,哮喘治疗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和控制状态有所不同而所选择药物也不同。
选择合适药物对于控制病情十分重要。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糖皮质激素(ICS)简称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分为吸入、口服、静脉用药。
吸入用激素:具有很强的局部抗炎作用,全身不良反应少,目前治疗哮喘长期治疗首选药物。
临床上雾化常用的布地奈德,倍氯米松属于此类药物;倍氯米松为地塞米松的衍生物,其局部抗炎作用较前者强数百倍。
气雾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气道而发挥抗炎平喘作用,能取得满意疗效,长期应用可减少或终止发作,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但不能缓解急性症状。
口服使用激素:常用醋酸泼尼松,甲泼尼龙片(美卓乐)。
因两者剂量,代谢途径等不同,不能等量置换,使用时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静脉使用激素:重度或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早静脉给予激素,常用的有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2. 短效β受体激动剂(SABA)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临床上常用的有万托林(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剂。
此类药物起效快,哮喘急性发作期首选药物,但是应间歇使用,持续使用可导致疗效下降,主要有心悸,肌肉震颤,低钾血症,乏力等不适。
这类药物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通常在数分钟内起效,疗效可维持数小时,是缓解轻、中度急性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也用于运动性哮喘的预防。
如沙丁胺醇每次收入100一200ug或特布他林250一500ug,必要时每20分钟重复一次,1小时后疗效不满意者,应向医生报告。
儿童哮喘能自愈吗?长期规范化治疗与科学管理很重要
![儿童哮喘能自愈吗?长期规范化治疗与科学管理很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c666a7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b.png)
儿童哮喘能自愈吗?长期规范化治疗与科学管理很重要小儿哮喘也被称为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在儿童期最为常见,该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多与儿童自身体质有关,如果儿童属于过敏体质,有过敏性鼻炎或者湿疹问题,该类儿童更容易出现哮喘疾病。
除此之外,室外空气污染和呼吸道感染等,也会诱发小儿哮喘疾病,那么儿童哮喘能自愈吗,如何进行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科学管理呢,接下来就带你来看看。
一、儿童哮喘的发病原因(一)遗传是儿童哮喘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据临床治疗数据显示,约有30~40%的哮喘患者家族中存在哮喘病人,50~60%哮喘患者家族中有人存在过敏病史,尤其是父母一方有哮喘疾病,那他们的孩子有30%的概率会出现哮喘性疾病,如果父母双方均有哮喘疾病,那他们孩子出现哮喘性疾病的可能性高达50%。
(二)大气污染和烟雾等因素都会损害人体气道,这些均属于外部环境刺激,同样也是引起患者出现哮喘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哮喘疾病发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感冒或扁桃体发炎等感染性疾病。
(四)肉、牛奶、花生和鱼虾海鲜等过敏物质也会诱发哮喘问题。
二、儿童哮喘疾病不治疗会自愈吗部分哮喘儿童会随着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其哮喘症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且少数儿童甚至可真的不治自愈,但是大多数患儿在成年后仍可复发哮喘疾病,所以小儿哮喘疾病应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只要能够将疾病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那么患儿在成年后的自愈率也会更高。
如果小儿哮喘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患儿的气道结构壁或可出现气道重塑等不可逆转的损害,会对患儿的肺功能产生终生影响。
三、儿童哮喘的治疗(一)急性发作期:胸闷、气促、咳嗽和喘息是小儿哮喘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症状,部分患儿的原有症状会加重,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是需要即刻缓解的,这时可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来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二)慢性持续期:患儿在发病后,会在近三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气促、胸闷、咳嗽或喘息等症状,不仅症状的程度不同,患儿的发作频率也不同。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最全版)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d45bd10912a2161579299a.png)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最全版)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临床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的管理,对于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2003、2008和2016年三次修订了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作为指导性文件对于推动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是在我国既往哮喘防治指南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由我国哮喘学组数十位专家集体讨论而重新修订。
本指南旨在为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哮喘规范化诊治的认识和水平,提供指导性文件。
一、哮喘的定义哮喘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同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变的气流受限,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
二、流行病学(一)哮喘的患病率根据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Study]结果显示,采用标准哮喘问卷(哮喘定义为受调查者自报曾被医生诊断为哮喘,或调查前12个月有喘息症状)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哮喘患者达 3.58亿,患病率较1990年增加了12.6%。
亚洲的成人哮喘患病率为0.7%~11.9%(平均不超过5%),近年来哮喘平均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在中国,由于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的抽样方法以及对哮喘的定义差异,不同的调查得出的结果差异较大。
例如,2010—2011年在我国7个行政区8个省市进行的“全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China Asthma and Risk factors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study,CARE研究),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入户问卷调查,共调查了164 215名14岁以上人群。
中国哮喘诊疗指南(2024修订版第四版)
![中国哮喘诊疗指南(2024修订版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6c5d5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6.png)
中国哮喘诊疗指南(2024修订版第四版)中国哮喘诊疗指南(2024修订版第四版)前言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了提高我国哮喘的诊疗水平,我们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中国哮喘诊疗指南》进行了第四次修订。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哮喘诊断、评估、治疗和管理的全面指导,以促进我国哮喘防治工作的规范化。
1. 哮喘的定义与分类1.1 定义哮喘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可逆性痉挛、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特点,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
1.2 分类哮喘可分为外源性哮喘、内源性哮喘和混合性哮喘。
其中,外源性哮喘主要由过敏原引起,内源性哮喘由感染等非过敏原因素引起,混合性哮喘则同时具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哮喘的特点。
2. 哮喘的诊断2.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关注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的发作特点、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诱发因素等。
2.2 体格检查重点关注肺功能检查、心率、血压、呼吸音等指标。
2.3 实验室检查1. 血清IgE检测:外源性哮喘患者血清IgE水平通常升高。
2. 肺功能检查:评估气道痉挛程度和气道炎症水平。
3. 呼气道炎症指标:如诱导痰细胞分类和炎症介质检测。
4. 过敏原检测:针对外源性哮喘患者,可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IgE检测。
2.4 确诊标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以下标准者可诊断为哮喘:1.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症状。
2. 发作时肺部闻及哮鸣音。
3. 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呼气峰流速(PEF)降低。
4. 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心源性哮喘、支气管炎等。
3. 哮喘的评估与分级3.1 评估工具采用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联合制定的哮喘控制评估工具(CAT)进行评估。
3.2 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肺功能指标和炎症水平,将哮喘分为五个等级: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及危重度。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4ca037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09.png)
诊 断 标 准
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两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神经机制 神经因素也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支气管受复杂的自主神经支配.
发 病 机 制
病理
支气管壁增厚,黏膜肿胀充血形成皱襞,黏液栓塞局部可发现肺不张.镜下可见气道上皮下有肥大细胞,肺泡巨嗜细胞,噬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气道粘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内分泌物贮留.哮喘长期反复发作,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基层肥厚,气道上皮细胞下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等,导致气道重构和周围肺组织对气道的支持作用消失.
支气管肺癌 血痰,痰中可找到癌细胞,x线,ct,mri检查或纤支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胸部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阴影,肺组织活检也有助鉴别.
01
03
02
鉴别诊断
控制症状
1
保持肺功能正常
2
避免治疗副作用
3
治疗
哮喘的治疗历史
肾上腺萃取物 1900 髓质 皮质 肾上腺素 1904年 氢化可的松 异丙肾上腺素 1940年 倍氯米松 沙丁胺醇 1970年 布地奈德 1980年 沙美特罗 1990年 氟替卡松 1990年 1999 奥克斯都保 普米克都保 舒利迭
概述
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
![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bfb07d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8.png)
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
而当哮喘得到控制后,多数患者很少出现哮喘发作,严重哮喘发作则更少见。
来自全球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治疗费用将会更高。
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
为此,世界各国的哮喘防治专家共同起草,并不断更新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
GINA 目前已成为防治哮喘的重要指南。
【临床表现】(一)症状1.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
2.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药或自行缓解。
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
3.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4.有些青少年,其哮喘症状表现为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运动性哮喘)。
(二)体征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哮鸣音可不出现。
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常出现在严重哮喘患者中。
非发作期体检可无异常。
(三)辅助检查1.痰液检查:如患者无痰咳出时可通过诱导痰方法进行检查。
涂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2.呼吸功能检查:(1)通气功能检测:在哮喘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改变,呼气流速指标均显著下降,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以及最高呼气流量(PEF)均减少。
支气管哮喘处理原则
![支气管哮喘处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d1c25d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2.png)
支气管哮喘处理原则一、控制发作症状1.1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恢复肺功能,消除气道炎症,防止并发症发生。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以及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
1.2 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以及白三烯调节剂等其他药物的应用。
二、抗炎治疗2.1 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可以作用于炎症细胞的各个阶段,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高反应性。
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吸入型、口服型和静脉注射型。
2.2 白三烯调节剂治疗白三烯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白三烯代谢的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肺功能。
常用的药物包括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
三、避免触发因素3.1 避免接触过敏原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
对于已知过敏原的患者,应采取避免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等。
3.2 避免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刺激性气体等。
此外,还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
四、自我管理教育4.1 哮喘知识教育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接受全面的哮喘知识教育,包括哮喘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自我管理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管理方法。
4.2 自我管理技能培训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包括正确使用吸入药物的方法、如何避免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如何进行呼吸锻炼等。
通过培训,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减少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五、定期随访评估5.1 病情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定期接受病情评估,包括肺功能检查、哮喘控制测试等。
通过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国儿科学会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解读(全文)
![中国儿科学会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解读(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e1cd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13.png)
中国儿科学会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解读(全文)中国儿科学会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解读(全文)前言为了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儿科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版)。
本指南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儿童哮喘的诊断、评估、治疗和随访进行了详细阐述。
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哮喘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指南概述诊断标准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1.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2. 发作时具有以下至少一项:- 呼吸困难- 口唇及指(趾)端发绀- 哮喘症状导致夜间醒来- 哮喘症状影响正常活动3.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评估方法儿童哮喘的评估分为:1. 初始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肺功能测试等。
2. 定期评估: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急性发作评估:针对哮喘急性发作,进行紧急处理。
治疗原则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包括:1. 急性发作期治疗:缓解症状,纠正低氧血症,预防进一步恶化。
2. 慢性持续期治疗:降低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
3. 康复治疗:提高患儿体质,减少复发。
治疗方案儿童哮喘治疗方案分为四个级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相应治疗措施:1. 轻度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
2. 中度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必要时添加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OCS)。
3. 重度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OCS),以及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和(或)长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吸入治疗。
4. 危重症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OCS),以及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和(或)长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吸入治疗,必要时进行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和辅助通气。
哮喘在社区医疗中规范化治疗与管理分析
![哮喘在社区医疗中规范化治疗与管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a284a25acfa1c7ab00cccf.png)
哮喘在社区医疗中规范化治疗与管理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哮喘在社区医疗中规范化治疗与管理的效果与经验。
方法:对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87例哮喘患者长期建立病历档案、规范化治疗、全程跟踪管理和健康教育;再回顾性分析总结建档12个月以上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
治疗与管理依据GINA标准分级进行。
结果:52例间歇发作者发作次数下降,发作症状减轻,发作持续时间缩短;19例轻度持续者完全缓解;10例中度持续者中,7例基本缓解,3例转为轻度持续;6例重度持续者经规范化治疗管理,4例转为轻度持续,2例转为中度持续,目前控制良好,无需住院。
结论:社区医疗可以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使广大哮喘患者就近得到有效、持久、规范的医疗服务,值得推广。
关键词哮喘规范化治疗与管理社区医疗资料与方法入选诊断标:全部患者均依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纳入。
选取2004年10月~2006年12月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87例哮喘病人,其中男49例、女38例;年龄4~71岁。
平均23.56±18.33岁。
9岁以下21例,10~19岁30例,20~49岁24例,50岁以上12例。
总体上,学龄前期儿童及学龄期青少年居多(58.8%)。
依据GINA分级标准,52例间歇发作(1级),19例轻度持续(2级),10例中度持续(3级),6例重度持续(4级)。
治疗:依据GINA及目前哮喘诊疗常规进行,根据哮喘状态分为两种治疗方法。
①发作状态治疗(急性发作期治疗、缓解治疗):按发作时轻、中、重度,首选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200μg/ 次,急性加重难以控制者则雾化吸入每次2.5~10mg,或联合吸入异丙托溴胺,两者合用药效明显持久,效果更佳。
②持续状态治疗(控制治疗):根据哮喘持续状态分级规范化治疗(即价梯式治疗方案)。
首选吸入激素(ICS),适合轻、中、重度持续者。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的指南(基层版)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的指南(基层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9a1dafff00bed5b9f31df3.png)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市中日友好医院作者:林江涛文章号:W092094 2013-9-20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临床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规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的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2003年和2008年两次修订了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指导性文件对推动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哮喘防治的主要力量,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缺乏检测设备、哮喘治疗药物不全、医师教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指南”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实行。
因此,制定切合实际的,适应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基层版指南”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哮喘规化诊治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从而改善我国哮喘的总体防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充分听取基层医务人员意见的基础上,首次制定了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供基层医务人员应用。
一、定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到控制。
二、诊断(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可根据条件做以下检查,如任一结果阳性,可辅助诊断为支气管哮喘:(1)简易峰流速仪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变异率≥20%),见附件1。
《健脾化痰平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兼痰阻证)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
![《健脾化痰平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兼痰阻证)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30e94b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a.png)
《健脾化痰平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兼痰阻证)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健脾化痰平喘方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兼痰阻证)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
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我们发现该方剂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清VEGF水平,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引言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等多个方面。
慢性持续期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阶段,患者常表现为肺脾气虚兼痰阻证。
目前,西医治疗多以控制症状、预防急性加重为主,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
因此,寻求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健脾化痰平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
该方剂以健脾益气、化痰平喘为治疗原则,通过中药材的组合达到调和气血、改善症状的目的。
临床观察包括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血清VEGF水平等指标的评估。
同时,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
三、结果1.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 血清VEGF水平变化: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表明该方剂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改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
3. 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四、讨论健脾化痰平喘方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该方剂通过调和气血、改善肺脾气虚,达到化痰平喘的目的。
同时,降低血清VEGF水平可能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此外,该方剂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
五、结论本研究表明,健脾化痰平喘方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兼痰阻证)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该方剂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血清VEGF水平。
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3042b28dd3383c4bb4cd2e8.png)
病例资料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7.5 X 10^9/L、HGB 125g/L、PLT:256X10^9/L、淋巴细胞比值: 12%、单核细胞比例:15%、中性粒细胞比例:75%。 CRP:0.5mg/L。
应完善的其他检查:痰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 查、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
病例资料
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 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病 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 轻中度发作 • 中重度发作 • 危重发作
轻中度急性发作治疗
在家自我处理
①按需使用SABA: 2-4喷/次,直至缓解
临床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 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1年)以上。
慢性持续期的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多用于临床学术研究)
哮喘慢性持续期控制水平分级(实用性更强)
评估危险因素:提示未来急性发作
① 哮喘评估未控制
② 接触变应原 ③ 有合并症 ④ 用药不规范
合并症包括: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肥 胖、抑郁和焦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
雾化器(Nebulizer)
哮喘的社区管理 病情自我评估及管理表模板
哮喘的社区管理
加强社区哮喘健康宣教
➢ 设立哮喘健康教育宣传栏 ➢ 开展哮喘知识讲座 ➢ 举办哮喘学校、哮喘俱乐部等 ➢ 发放哮喘防治手册等
作业:
1.请书写一份完整的SOAP病历。 2.列举哮喘的药物治疗及方案。
谢谢
停药原则: 若患者使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症状不再发作,可考虑停用哮喘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10ab35af45b307e8719788.png)
33
(二)病情观察
夜间清晨加强巡视和观察,及时发现前驱症状。 重症患者,每隔10-20min监测生命体征一次,监 测血气分析和肺功能
34
(三)对症护理
1.氧疗护理: 遵医嘱吸氧
氧流量1~3L/min
氧浓度 ≤40%
监测动脉血气
2.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蒸汽吸入、有效咳嗽、体位引流、吸痰 每日饮水2500~3000ml
典型表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
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伴有哮鸣音
特征之一: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
24
(二)身体状况
1.症状 特殊表现:
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作为唯一症状 运动性哮喘:运动时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
多见于青少年
25
重症哮喘(哮喘持续状态):
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一般
18
二、药物治疗
2、控制哮喘发作 此类药物主要治疗哮喘的气 道炎症,即抗炎药。 A 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 药物。主要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 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 常用的吸入倍氯米松、氟替卡松、莫米松等。 其它:抗炎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常用 药物:孟鲁司特。
19
35
(四)用药护理
1.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β2受体激动剂
按医嘱用药,不宜长期规律、单一、大量使用
宜与吸入激素等抗炎药配伍使用
注意心悸、骨骼肌震颤等不
正确掌握药物吸入方法
血气分析
基本正常
PaO2 60-80mmHg PaCO2 <45mmHg
PaO2 <60mmHg , PaCO2 >45mmHg PaO2 <60mmHg , PaCO2 >45mmHg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f229ae86529647d2728528e.png)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阅读提示:1.哮喘控制药物:推荐首选ICS-福莫特罗,不再推荐单独使用沙丁胺醇等SABA。
(见阶梯治疗方案)2.阿司匹林及药物诱发性哮喘的定义更新为:应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哮喘发作。
诱发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药、抗生素或某些生物制剂。
3.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通常使用大剂量ICS;LABA、LTRA、LAMA 以及茶碱都需要与ICS联合使用。
哮喘流行病学01 哮喘患病率逐年上升2014年亚洲哮喘研究荟萃分析显示:亚洲成人哮喘患病率在0.7%-11.9%,平均不超过5%。
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哮喘患者达 3.58亿,较1990年增加了12.6%。
2019年中国肺健康研究显示:20岁以上哮喘患者4570万,患病率为4.2%。
02 哮喘的控制现状2017年我国30个省市城区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区哮喘患者总体控制率为28.5%。
其中参与2008年哮喘控制调查的10个城市在2017年调查中哮喘控制率为39.2%,较2008年哮喘控制率28.7%明显改善。
图1:2008年和2017年我国10个城市哮喘控制情况03 2020版哮喘分期(根据临床表现)急性发作期: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加重,并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慢性持续期:每周均不同频度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临床控制期:患者无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4周以上,1年内无急性发作,肺功能正常。
哮喘诊断与评估01 哮喘诊断标准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反复发作喘息、气促、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及部分未控制的慢性持续性哮喘双飞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王灿晖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常用药对的经验总结
![王灿晖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常用药对的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fb024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b.png)
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殷立平,E -m a i l :Y i n l i p i n g 003@a l i yu n .c o m 第一作者:陈凌昊,E -m a i l :843319340@q q.c o m 王灿晖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常用药对的经验总结陈凌昊1刘玉滢2,殷立平2(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17)ʌ摘要ɔ 王灿晖教授从医60余载,在诊治肺系疾病方面具有独到的经验,尤擅于运用传统中药药对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㊂该文主要介绍生黄芪-太子参㊁菟丝子-五味子㊁金银花-酒黄芩㊁枇杷叶-款冬花㊁鱼腥草-金荞麦㊁炙地龙-蝉蜕6组药对在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中的应用㊂ʌ关键词ɔ 哮喘慢性持续期;王灿晖;中药药对中图分类号:R 2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814 王灿晖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温病及中医内科专家,投身中医药事业60余载,对中医理论有精辟独到的见解,临证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式,在遵循传统配伍的基础上灵活参考现代药学理论,圆法施治,在治疗肺系疾病方面收效显著,经验颇丰㊂1 哮喘慢性持续期概述哮喘慢性持续期是哮喘急性发作期常见的转归,是评估哮喘预后的关键时期,具体表现为患者虽没有哮喘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频次和不同程度的喘息㊁气急㊁胸闷㊁咳嗽等症状,并伴有通气功能下降[1]㊂王灿晖教授认为哮喘慢性持续期可归于中医 哮病 喘证 咳嗽 等范畴㊂哮喘发病是由外邪犯肺㊁引动伏痰㊁肺气郁闭㊁肺失宣肃所致㊂哮喘慢性持续期病因为肺脾肾虚损,宿痰内伏,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㊁喘息㊁气急㊁胸闷,劳累㊁饮食不当㊁气候变化㊁情绪波动等因素均可诱发㊂对于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王灿晖教授遵循未发当以扶正气为主㊁治本不离标的原则,以益气清肺㊁化痰祛风为治法,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结合药物的传统功效和现代药理作用,两两配伍,协同增效,疗效显著,兹将王灿晖教授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常用药对介绍如下,以窥一斑㊂2 药对举隅2.1 益气(1)生黄芪-太子参 生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㊁肺经,能补脾益肺,固表止汗,‘药性赋“曰: (黄芪)温分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 外固表虚之盗汗㊂ 太子参,味甘㊁微苦,性平,归脾㊁肺经,功擅补气健脾,生津润肺,‘饮片新参“谓其能 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㊂王灿晖教授指出,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虽仍以咳嗽㊁喘息㊁胸闷等肺脏虚损表现为主,但发病与脾肾密切相关, 脾为生痰之源 ,脾脏虚损,水液停滞,化为痰湿,肾摄纳失常,则气无所主,肺失宣肃㊂多数医家认为黄芪主补肺脾之气,太子参养肺脾之阴㊂与人参不同,黄芪补气力道绵柔而稳健,得土之正味,在补中之余能兼顾余下四脏,‘药性论“提及黄芪 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 ,可见其补益元气之效㊂‘本草从新“言: 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㊂ 两药合用,调补肺脾肾三脏,补肺气,固肌表,健脾胃,益肾元,为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经典药对㊂药理研究结果显示,黄芪皂苷Ⅱ能够减少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减少肺组织病理损伤[2]㊂实验研究表明太子参参须提取物包含多糖㊁皂苷等活性成分,不仅可以改善体液免疫功能,还能增强小鼠抗氧化功能[3]㊂临床上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多有肺脾肾虚损表现,凡此类气虚证候者均可使用生黄芪及太子参,常用剂量为生黄芪15~20g ,太子参20g ㊂(2)菟丝子-五味子 菟丝子,味辛㊁甘,性平,归肝㊁肾㊁脾经,能补益肝肾,固精缩尿,‘本草蒙筌“言其 气平,无毒,益气强力,补髓添精 ㊂五味子,味酸㊁甘,性温,归心㊁肺㊁肾经,具收敛固涩㊁益气生津㊁补肾宁心54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4,V o l.32N o.8之效,‘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言其 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㊂王灿晖教授强调,宿痰内伏为哮喘发病之本,但其根源在于肾气亏虚,肾阳不足㊂因此,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的肾虚体质㊂菟丝子主入肾经,于滋补之中,又有温运阳和之意㊂五味子主收耗散之气,哮病者,本虚而标实,肾气亏虚,不足以固摄一身之气,而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本草备要“言其 敛肺气而滋肾水 ㊂此药对取自五子衍宗丸,王灿晖教授在临床运用时将两药配伍,肺肾同治,涩中寓补,以补助涩,适用于虚咳虚喘患者,常用剂量为菟丝子10~ 15g,五味子6g㊂2.2清肺金银花-酒黄芩㊂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㊁心㊁胃经,具有清热解毒㊁疏散风热的作用,‘本草正“言其 善于化毒,故治痈疽㊁肿毒㊁疮癣㊁杨梅㊁风湿诸毒,诚为要药 ㊂黄芩,味苦,性寒,归肺㊁胆㊁脾㊁大肠㊁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㊁泻火解毒之效,‘药类法象“言其 治肺中湿热,疗上热㊁目中赤肿㊁瘀肉壅盛必用之药 ㊂王灿晖教授指出,哮喘临床多为阳热表现,且伏痰日久,易趋化热,故清肺之法当贯穿哮喘治疗始终㊂金银花,质轻上浮,性寒而润,被誉为 清热解毒第一花 ,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甘润清凉而不伤正㊂黄芩苦寒,能解诸多热毒,‘本草蒙筌“言: 枯飘者名宿芩,入手太阴,上膈酒炒为宜 ,酒黄芩借酒力上行,主入肺经㊂两药合用,协同清肺,泻上焦伏火㊂药理研究结果显示,金银花乙醇提取物能降低哮喘模型小鼠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能使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4]㊂黄芩提取物黄芩苷作为一种苦味受体激动剂,可激活苦味信号传导系统,促进呼吸道炎性细胞凋亡,减轻肺部炎症和损伤,缓解哮喘发作[5]㊂临床上凡见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复感风热之邪或热郁于肺,均可使用金银花-酒黄芩,常用剂量为金银花10~15g,酒黄芩10g㊂2.3化痰(1)枇杷叶-款冬花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归肺㊁胃经,能够清肺止咳,降逆止呕㊂‘滇南本草“言其 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 ㊂款冬花,味辛㊁微苦,性温,归肺经,长于润肺下气,止咳化痰,‘本草蒙筌“用之以 润肺泻火邪,下气定喘促 ㊂王灿晖教授认为,治肺宜润,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 ,同时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表虚而易受风邪侵袭,风为阳邪,易化热化燥㊂枇杷叶与款冬花同为凉润之品,擅清肺润肺,‘本草纲目“记载枇杷叶 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 ,同时兼具降气之效,能够顺应肺脏宣发肃降的特性㊂款冬花化痰止咳,润而不寒,药性平和,顺应肺脏多种特性㊂叶广亿等[6]研究发现枇杷叶水提物能够延长咳嗽潜伏期和引喘潜伏期,从而发挥镇咳和平喘作用,同时其通过酚红实验验证枇杷叶具有祛痰的功效㊂款冬花有效成分总倍半萜能够阻断促炎因子信号向胞内的传递,减少炎症细胞的过度激活,从而抑制炎症因子分泌,使哮喘炎症进一步缓解[7]㊂哮喘慢性持续期或咳或喘者,均可酌情加用,常用剂量为枇杷叶10g,款冬花10g㊂(2)鱼腥草-金荞麦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㊁消痈排脓的作用,‘滇南本草“言其 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 ㊂金荞麦,味微辛㊁涩,性凉,归肺经,功专清热解毒,排脓祛瘀,‘本草拾遗“称其 主痈疽恶疮毒肿 ㊂王灿晖教授指出,除了肺脾肾三脏虚损,痰邪上犯也是哮喘发病机制之一,若调护不当,常可复发,如‘诸病源候论“言: 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机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㊂ 故化痰为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另一重要的原则㊂鱼腥草与金荞麦均为治肺痈要药,擅清热排痰,两药相须为用,协同增效㊂药理研究结果显示,鲜鱼腥草挥发油能降低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气道慢性炎症,能抑制白细胞三烯D4,推测其可能通过缓解呼吸道平滑肌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呼吸道黏液分泌和抑制呼吸道平滑肌增殖等作用,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8]㊂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金荞麦能发挥镇咳㊁祛痰作用[9]㊂临床上见咳喘兼痰热未清者,可予适当加减,常用剂量为鱼腥草20g,金荞麦20~25g㊂2.4祛风炙地龙-蝉蜕㊂地龙,味咸,性寒,归肝㊁脾㊁膀胱经,长于清热定惊,平喘,‘本草纲目“谓之 上食槁壤,下饮黄泉,故其性寒而下行㊂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 ㊂蝉蜕,味甘,性寒,归肺㊁肝经,具有疏散风热㊁利咽开音之功效,‘本草备要“言其 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露而不食㊂其气清虚而味甘寒,64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故除风热㊂王灿晖教授认为,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体虚而伏痰未清,外风时而袭肺,引内风,聚痰饮,‘证治汇补“记载 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 ,内有风邪与肝关系密切,故在补益肺脾肾的同时,适当兼顾肝气升散的特性,使补中有散㊂虫类药物是中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辛散走窜㊁搜风通络等特点,常被用于治疗慢性病证㊂地龙性寒下行,利尿泻肺平喘,蝉蜕质轻,其气上浮,又为土木余气所化,能散肝经风热㊂两药合用,平肝疏肝,祛风化痰平喘,能有效防止哮喘再发㊂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地龙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对抗组胺及毛果芸香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地龙提取液能有效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阻碍气道重塑发生[10-11]㊂蝉蜕水提物具有明显的镇咳㊁祛痰作用,同时推测其平喘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来发挥效应[12]㊂临床上凡见气急而喘㊁痰多色黄,无论处于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均可使用,常用剂量为炙地龙10g ,蝉蜕10g㊂3 验案举隅患者,女,39岁,2022年6月20日初诊㊂主诉:咳嗽气喘间歇发作2年余㊂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㊁咳痰㊁胸闷㊁气喘,伴有喉间哮鸣音,于外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特布他林扩张支气管,甲泼尼龙抗炎平喘,配合化痰㊁抗感染等治疗好转后出院,其间规律使用孟鲁司特钠片和糖皮质吸入制剂,2年来咳嗽气喘间歇发作㊂刻诊:咳嗽,咳痰,痰少色黄,质黏,偶有胸闷气喘,夜间无憋醒,咽痒,怕热,平素易感冒,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细㊂既往体健㊂查胸部X 线片:双肺纹理增多㊂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㊂中医诊断:哮病(缓解期),证属表虚内热㊂治则:益气清肺定喘㊂方药组成:太子参20g,五味子6g ,鱼腥草20g ,金荞麦20g ,矮地茶20g ,枇杷叶10g ,款冬花10g ,炙百部10g ,炙地龙10g ,蝉蜕10g ,酒黄芩10g,木蝴蝶6g ㊂14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㊂2022年7月5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咳嗽㊁气喘等症较前明显好转,咳痰量少质黏,痰液黄白相间,平素汗多,易感冒,倦怠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细,在初诊方基础上稍做调整㊂方药组成:生黄芪15g ,太子参20g ,五味子6g ,麦冬10g ,荆芥10g ,防风10g,炙地龙10g ,蝉蜕10g ,金银花15g ,酒黄芩10g,款冬花10g ,生百部10g ,金荞麦20g ㊂21剂,煎服法同前㊂门诊随访3个月,患者经服药后,咳嗽㊁咳痰㊁气喘等症不显,哮喘控制良好,效不更方,守方继进,另嘱患者清淡饮食,忌鱼虾,避风寒,慎起居,畅情志㊂按语:哮喘反复发作,日久则正虚与邪实互为因果,相互为病,虚中有实,实中夹虚,痰邪内阻,郁而生热,热邪炼液成痰,痰热胶着,且哮喘患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或因上呼吸道反复感染而致哮喘反复㊂本案患者系体虚易感,哮病反复发作,日久可由实转虚,肺虚则腠理不实,表邪乘虚而入,脾虚则积湿生痰,上贮于肺,中焦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则气喘,且又值夏日,外邪入里,湿困久蕴化热,郁热征象明显,故治疗时以生黄芪㊁太子参补脾益肺,五味子㊁防风固护肌表,鱼腥草㊁金荞麦㊁枇杷叶㊁款冬花清肺润肺,化痰平喘,酒黄芩㊁金银花肃清郁热,同时慢性持续期内咳嗽气喘间歇发作,有哮喘发作之征,故以炙地龙㊁蝉蜕平肝疏肝,祛风化痰利咽㊂诸药合用,标本兼治㊂4 小结哮喘慢性持续期,虚实夹杂,虚多实少㊂王灿晖教授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首重肺脾,兼顾肝肾㊂ 五脏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肺脏娇嫩,易受侵袭,余脏不安,肺气亦难顺畅㊂王灿晖教授指出,以上6组药对遵循益气清肺㊁化痰祛风治疗原则,不仅能够顺应肺脏特性,还能健脾㊁益肾㊁柔肝,为调畅肺气奠定基础,在补益正气的基础上辅以化痰祛风,标本同治,提高哮喘控制水平㊂笔者有幸跟随王灿晖教授学习,根据其临床治病用药特点,将其药对分类梳理,但临证还需系统辨证论治,由于各证表现及患者体质不同,强调一人一方,不可拘泥于药对模板,还需整体审查,对证遣方用药,加减化裁㊂参考文献[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 ].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1.[2]伍爽,李微,黎达,等.黄芪皂苷Ⅱ对哮喘幼年大鼠I L -21/S T A T 3通路及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1,31(12):53-59.[3]杜蓥蓥,乔石,甘思言,等.太子参参须提取物对小鼠血清74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 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21,40(1):18-21.[4]吴娇,王聪,于海川.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4):225-234.[5]郭雪冬,仪慧兰.黄芩苷通过苦味受体促进哮喘小鼠呼吸道炎性细胞凋亡[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38(5):680-688.[6]叶广亿,李书渊,陈艳芬,等.枇杷叶不同提取物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比较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2):100-102.[7]段亚辉,秦雪梅,李震宇.款冬花总倍半萜对O V A 致敏哮喘大鼠干预作用的代谢组学[J ].药学学报,2020,55(10):2414-2420.[8]陈婧,方建国,吴方建,等.鱼腥草抗炎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4,45(2):284-289.[9]包鹏,张向荣,周晓棉,等.金荞麦提取物的药效学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7):36-37,41.[10]张晓晨.地龙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11,33(9):1574-1578.[11]张胜碧,刘燕玲,李岚.地龙提取液对卵清蛋白诱导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肺组织MM P 2㊁MM P 9㊁T I M P -1表达的影响[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1,40(7):523-530.[12]徐树楠,张美玉,王永梅,等.蝉蜕镇咳㊁祛痰㊁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12):1678-1679.(收稿日期:2023-01-27)[编辑:周荣荣张思思]җ基金项目:山西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S X S M Z Y G Z S 021)通信作者:任顺平,E -m a i l :r s ps h a n x i @126.c o m 第一作者:李阳,E -m a i l :1535219067@q q.c o m 任顺平应用 五位一体 理论治疗泄泻经验总结җ李阳1,任顺平2,侯雪玥1(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024;2.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太原030024)ʌ摘要ɔ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医家治疗该病多从脾虚湿盛论治,但疗效不甚理想㊂任顺平教授在临床基于 五位一体 理论治疗泄泻,认为泄泻主要由脾虚湿困㊁肠腑传导失司㊁肺气不固㊁肝脾不调㊁肾阳虚损等单一病因作用或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治疗当分别应用健脾化湿㊁涩肠止泻㊁益气固表㊁疏肝理脾㊁温补肾阳等法或合而用之,以达到缓解病情乃至治愈的目的㊂该文分享任顺平教授应用 五位一体 理论治疗泄泻的经验㊂ʌ关键词ɔ 泄泻;五位一体;参苓白术散;真人养脏汤;玉屏风散;痛泻要方;桃花汤;任顺平中图分类号:R 256.34;R 24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815 泄泻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完谷不化,甚则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外感泄泻与内伤泄泻,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因消化器官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变所致的腹泻,如胃肠功能紊乱㊁慢性肠炎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㊁功能性腹泻㊁急性肠炎㊁炎症性肠病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疾病[1]㊂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抗生素㊁补液㊁微生态制剂㊁止泻药或调节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药物等,但存在毒副作用,且难以根治,停药后易复发㊂任顺平教授为山西省名中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7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1批山西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㊂任顺平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专攻消化系统疾病,应用 五位一体 理论治疗泄泻,临床疗效较好㊂本文主要介绍任顺平教授应用 五位一体 理论治疗泄泻的经验㊂1 泄泻与五位一体 理论‘黄帝内经“中有 鹜溏 飧泄 溏泄 等病名记载㊂‘素问㊃脏气法时论“曰: 脾病者 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㊂ 古代医家根据大便的性状及便势缓急对泄泻进行了区分,大便溏薄㊁势缓称为泄,清稀如水㊁势急称为泻,宋代之后则统称为泄泻㊂历代医家多将本病发病之本归于脾胃,如‘奉时旨要“所言: 按泄泻无不本于脾胃 若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84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243f64afe04a1b071de2c.png)
主堡结擅塑哩咝苤查!Q!!生!旦筮!!鲞箜!期垡!i!』旦b!堡垦!!也旦堡:坠婴堕!!Q!:y!!:!!:堂:!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许多研究表明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
本“指南”是在我国2003年修订的“哮喘防治指南”的基础上,参照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重新修订,为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性文件。
一、定义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Ⅱular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二、诊断(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诊疗方案.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l增加≥12%,且FEVl增加绝对值≥200ml;(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acuteexacerbation)、慢性持续期(chmnicpersistent)和临床缓解期(clinicalremiss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写在课前的话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没有地域和种族局限性,也没有年龄和性别的明显差异。
哮喘的控制必须长期而规化,但是由于病人知识的缺乏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病人往往在急性发作期时能够很好地服从治疗,症状缓解后往往不能按医生的要求规用药。
因此,需对哮喘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跟踪管理,提高患者的防治依从性,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经费开支。
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就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治疗和管理的相关容进行介绍。
一、哮喘控制概述
(一)支气管哮喘的分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组分参与的慢性持续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
慢性持续期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由于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因此对慢性持续期的管理和治疗是治疗哮喘的关键环节。
(二)管理目标
1.达到并维持哮喘症状的控制
2.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
3.尽可能使肺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
4.保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的能力
5.避免哮喘药物的不良反应
6.防止哮喘导致的死亡
上述管理目标中,达到并维持哮喘症状的控制是根本环节,是达到其他管理目标的基础。
(三)哮喘临床控制
(六)基于哮喘临床控制的管理策略
从临床控制出发,以临床控制为基础,对患者进行规律的治疗、监测,辅以一定的教育,来达到临床控制的目标。
二、治疗
(一)长期治疗方案的制定
长期治疗方案的制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根据其控制水平类别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第二,考虑药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第三,考虑患者的实际状况,如经济收入和当地的医疗资源等。
综合各种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长期治疗方案。
(二)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可分为5步
第1级第2级第3级第4级第5级
哮喘教育、环境因素控制
按需使用β
2 激动剂
按需使用速效β2激动剂
控制治疗方案选择1种选择1种增加1种或
1种以上
增加1种或
1种以上
低剂量ICS 低剂量ICS+
长效β2激动剂
中高剂量
ICS+
口服糖皮质
激素(最低剂
长效β2
激
动剂
量)
白三烯调节剂中高剂量ICS 白三烯调节
剂
抗IgE治疗低剂量ICS+
白三烯调节剂
缓释茶碱
低剂量ICS+
缓释茶碱
五级治疗方案中,哮喘教育及环境控制均为必须。
对于任何一级治疗方案,患者都可按需使用速效β2 激动剂,辅以控制性的药物,除第1级方案不包括控制药物以外,2至5级都是以控制性药物为基础的。
初始治疗方案的确定,对于未经过治疗的持续性哮喘患者,治疗应从第2级开始。
若初始症状提示哮喘未控制,治疗则从第3步开始。
即初始治疗方案的选择不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来确定。
对于我国贫困地区或低经济收入的哮喘患者,视其病情严重度不同,长期控制哮喘的药物推荐使用:吸入低剂量激素;口服缓释茶碱;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口服激素和缓释茶碱。
(三)基于哮喘临床控制的管理模式
推荐的减量方案:
1.单独吸入中-高剂量吸入激素的患者,将吸入激素剂量减少50%;
2.单独吸入低剂量吸入激素的患者,可改为每日1次用药;
3.吸入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用药的患者,将吸入激素剂量减少50%,仍继
续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当达到低剂量联合治疗时,可选择改为每日1次联合
用药或停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单用吸入激素治疗。
若患者使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症状不再发作,可考虑停
用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减量或停药方案缺乏大规模的询证医学证据,仅停留在专家建议水平,
因此临床上需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降级治疗阶段,应多久对患者进行评估?(参考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五)随访
起初,对于重度患者,应每周随访一次;对于稳定期患者应每月随访一次。
随访容应包括,用药情况,吸入技术,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病情控制水平,PEF。
(六)评估哮喘临床控制的工具
哮喘控制测试 (ACT) 、哮喘控制问卷 (ACQ) 、哮喘治疗评估问卷(ATAQ)是经证实
的、用于评估哮喘控制的工具,通过提供具体数值区分哮喘控制的不同水平。
这些工具不仅
被推广用于研究,也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患者的监测。
这些工具可改善对哮喘控制的评估,并提供可反复使用的客观指标,有助于改善医生和患者间的交流。
图为哮喘控制测试 (ACT),评分标准为25分:完全控制;20~24分:部分控制;<20分:未得到控制。
(七)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
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实现有效的哮喘管理的首要措施。
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的目的是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对治疗目标达成共识,制定个体化的书面管理计划,包括自我监测、对治疗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周期性评估、在症状和(或)PEF提示哮喘控制水平变化的情况下,针对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八)哮喘教育
患者教育是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最基本的环节。
哮喘教育可以通过可开办联谊会、哮喘学校、俱乐部等集中行系统的哮喘教育和经验交流;
组织患者观看电视专题或哮喘教育录像;建立哮喘知识相关,扩大宣传力度;发放有关哮喘防治的科普丛书及科普短文给患者阅读等方式进行。
哮喘教育容主要包括:第一,了解哮喘的本质及发病机制;第二,熟悉哮喘发作先兆
及应对措施;第三,认识到通过长期、规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第四,了解诱发哮喘各种因素,帮助每位患者,找出具体诱发因素,以及避免诱因的方法;
第五,学会在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办法,知道什么情况下应去医院就诊或看
急诊;第六,初步了解常用治疗哮喘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用法,并了解各种药物的不良反
应及避免这些不良发应的方法;第七,正确掌握使用各种定量雾化吸入装置的技术;第八,
认识哮喘加重恶化的征象以及知道此时应采取的相应行动;第九,根据每位患者病情程度的
不同,医患双方联合制定出初步治疗方案;第十了解峰流速的使用,记录方法,学会根据
PEF判断病情轻重。
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哮喘的治疗和管理是非常关键的,除了
上文中提到的方式之外,思考在你所处的环境中还有什么合适合理的进行哮喘教
育的方式方法?
三、哮喘预防控制与预防
(一)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1.尽力脱离过敏源:不养宠物、防螨;
2.预防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3.忌用可诱发哮喘药物;
4.适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
5.治疗胃食道反流、过敏性鼻炎;
6.维持最低剂量的药物(ICS或白三烯调节剂);
7.相信科学,不要轻信虚假广告宣传。
(二)心理预防
对未来充满信心;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紧劳累;多与人沟通,交流。
对慢性持续期的管理和治疗是治疗哮喘的关键环节。
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正确及时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提高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积极进行哮喘教育,提高对哮喘患者的管理,最终达到完全控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