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十大专题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2ae07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3.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一、细胞与遗传变异一)生物的特征及细胞的结构功能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特征。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而动物细胞则没有。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相同种类的生物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这就是相对性状。
XXX是遗传学的创始人,他的实验证明了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生物体性状的遗传是通过生殖细胞(和卵细胞)把基因传给了子代。
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而不是性状本身。
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是使生物体由小长大的过程。
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染色体复制加倍、均分、细胞核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分裂成两份、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最终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染色体复制均分的意义是保证了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的相同。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细胞的遗传变异是指在基因遗传的基础上,由于自然选择、突变等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状的变异。
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促进生物的多样性。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而变异则推动了生物的进化。
变异的形成既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有关,也与环境因素有关。
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和不可遗传两种类型。
可遗传变异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诱导染色体畸变。
不可遗传变异则是由外界环境的变化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能传给后代。
在生物体内,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D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它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呈螺旋形的结构。
基因是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或小单位。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而一个DNA分子上有若干个基因。
初中生物专题知识点最新大全
![初中生物专题知识点最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e3c9b0804a1b0717ed5ddc2.png)
初中生物专题知识点最新大全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
初中生物专题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初中生物专题知识点最新,欢迎查阅!初中生物专题知识点1.显微镜的使用: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在视野看到物象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象才能移到中央;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③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④展:所取材料放于载玻片的清水滴中,展开使其形成薄层;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气泡产生;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3.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取: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④涂:将附着在牙签上的碎屑涂于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气泡产生;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4.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①细胞壁(仅植物细胞有):保护和支持细胞;②细胞膜: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④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⑤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⑥叶绿体(仅植物细胞有):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于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⑦液泡(仅植物细胞有):溶解着多种物质。
初中生物复习十大专题
![初中生物复习十大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9945f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4.png)
初中生物复习十大专题初中生物复十大专题专题一: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基本要求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在假设中,需要考虑影响研究对象的因素,即变量。
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数量和重复组数,以避免偶然性。
同时,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专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在生物学研究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显微镜的结构包括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和镜筒等部分。
为了使用显微镜,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调焦等。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注意调节光线的强弱和光圈大小。
同时,需要掌握显微镜结构的识记口诀,以便更好地进行观察。
观察样本时,需要将样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固定,确保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同时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使物像更加清晰。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和装片,而装片制作可以通过“擦”、“滴”、“取”、“展”、“盖”(“染”、“吸”)的步骤完成。
观察时需要注意物像的倒像,以及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和挪动方向。
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放大倍数。
在高、低倍镜下观察的物象特点不同,而污点的位置可以通过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来判断。
动物和植物细胞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的存在与否。
细胞核在遗传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其中的染色体含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即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的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够呼吸、排出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够生长和繁殖,并且除了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而生物部分则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大汇总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8d23b5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a.png)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大汇总在八年级的生物学课程中,学生将深入学习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生态系统的互动。
以下是八年级生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是生命的组成单位。
所有生物都由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只有一个细胞膜,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则有一个包裹着DNA的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它需要光能和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
呼吸作用则是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它需要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3. 变异和适应变异是指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适应则是指生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适应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4. 遗传和基因遗传是指生物个体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基因则是遗传信息的单元,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
基因由DNA分子编码,每个生物体细胞中都包含有相同的基因信息。
5. 基因突变和遗传病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了意外的改变,这可能导致突变的个体出现生理缺陷或遗传病。
常见的遗传病包括苯丙酮尿症、地中海贫血症、囊性纤维化等。
6. 生态系统和生态位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整个生态群落。
生态位则是指一个生物在这个系统中所占的独特位置。
生物的生态位包括它的饮食、栖息地和与其他生物的竞争。
7.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关系,从植物到食草动物、再到食肉动物。
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组成的复杂网络。
食物链和食物网显示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8. 生命的连续性生命的连续性指生物的后代保持了与父代相同的基因和遗传信息。
性生殖是生命的连续性的一种方式,它包括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胚胎的形成和发育,以及出生之后的群体生存和繁殖。
总结以上是八年级生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进化,更有助于我们对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的更深刻认识。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99923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0.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1.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的物质交换、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细胞核的遗传物质DNA等。
2.遗传学:遗传是指生物个体的性状和基因等遗传物质的传递。
主要包括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特征的遗传规律、基因工程等。
3.生命过程与调节: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免疫、呼吸、运动等生命过程,以及内分泌、神经调节等调节机制。
4.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包括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等在生物体内循环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能量转化过程。
5.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的多样性和多样性的保护。
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生物进化:地球上的生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化,形成了现代生物的多样性。
包括自然选择、适应性辐射、人工选择等。
7.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8.人类生殖与遗传:人类的生殖与遗传特点,包括生殖器官、生殖和妊娠过程、性别决定、遗传病等。
9.疾病与健康:常见的传染病、非传染病、免疫和预防接种等。
10.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等应用。
11.植物: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植物器官的特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的分类等。
12.动物:动物的结构和生活特性,包括动物的种类、形态特征、行为和生活习性、动物的分类等。
以上是初中生物知识点的全面归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初中生物课程主要是学习以上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知识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初中生物全册知识重点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汇总
![初中生物全册知识重点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569bb366f1aff00bfd51e6d.png)
初中生物全册知识重点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汇总第一章、生命的世界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
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11千米。
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生长和繁殖: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新陈代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代谢现象。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等;蚯蚓还可松土;蝗虫啃食庄稼等。
第二章、探索生命1、科学活动的内容: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2、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如:林奈与生物分类;(2)进化性生物学阶段:如: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3)实验生物学阶段:如: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4)分子生物学阶段:美国的沃森与英国的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2023初中生物10大专题专项练习
![2023初中生物10大专题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a774a7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4.png)
初中生物十大专题专项练习学生用卷1、下列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做法或措施,属于促进呼吸作用的是()①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贮存②大雨过后及时进行农田排涝③玉米、水稻等在入仓前要晒干④将萝卜放入地窖贮存,防止空心⑤田间松土⑥发豆芽时不断淋水A. ①②⑤B. ③④⑤C. ①③④D. ②⑤⑥2、下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A中的②发育为茎和叶B. 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 C在茎、叶生长时,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有机物,从而保证养料的充足D. E是由D中的子房发育而来,A中的④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3、西双版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36—1513毫米。
与此气候特征相关的植物生理过程主要是()A. 蒸腾作用B. 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D. 输导作用4、农业生产中,优良的条件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温室大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产量的是()A. 夜间降温B. 降低二氧化碳浓度C. 合理密植D. 适当提高光照强度5、土壤浸出液和植物培养液都可用来栽培植物。
用于无土栽培的植物培养液中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的是()A. 水和无机盐B. 水和有机物C. 水和含磷无机盐D. 含钾的无机盐6、小陈同学周末到农业合作社做劳动志愿者时做了部分记录。
下列哪项操作与抑制蒸腾作用有关()A. 早春时节,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播种后覆盖地膜B. 选择阴天或者傍晚移栽幼苗,必要时剪掉部分枝叶C. 适当给农作物松土,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D. 按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7、为探究光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学生选择优质绿豆种子进行实验,测量幼苗根和茎的长度,结果如下表,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有光无光绿豆种子都可萌发,光影响幼苗的生长B. 光照组幼苗的茎相对较粗,幼苗不易倒伏C. 黑暗组幼苗叶片呈黄白色是由于缺乏光照无法形成叶绿素D. 相同实验条件下茎的伸长速度大于根的伸长速度8、下列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植株、雌蕊和果实示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 豆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B. 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的②发育形成的C. 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图乙中的③会发育成图丙中的①D. 图丁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②9、下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c156194b0717fd5370cdc24.png)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主题一:科学探究1、假设哪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有影响,该条件就是所需确定的变量,如假设光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那么光就是变量,假设几个条件,就要确定几个变量,而对于每个变量,都要设置对照实验。
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该实验有3个变量,要设计三组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除了所研究的变量因素不同外,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实验。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7分)1、显微镜内生物像特点:倒像,放大倍数计算:目镜倍数×物镜倍数2、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的细胞个体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的细胞个体越小但细胞数目越多。
3、除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寄主细胞内)外,任何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结构,动植物细胞的共有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4、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人体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属于上皮组织、血液、骨组织、皮下脂肪属于结缔组织,植物的根尖、芽尖属于分生组织,果肉属于营养组织、导管、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15分)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2、生态系统的组成(1)非生物部分:光、水、空气、温度等。
(2)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3、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起点是绿色植物,能量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2)物质循环:分解者起重要作用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类的生产活动应生态规律,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
主题四:生物中的绿色植物(17分)1、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胚乳。
大豆种子(或花生)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玉米或水稻种子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主要成分为淀粉,遇碘变蓝)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
60个必知初中生物知识点
![60个必知初中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c4863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4.png)
60个必知初中生物知识点初中生物涉及到各种生物现象和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等内容,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基本认识和理解的重要学科。
以下是60个必知的初中生物知识点,以供参考。
1. 细胞:生物的基本单位,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2. 基因: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遗传物质。
3. 遗传:生物将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4. 进化:生物种类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5. 繁殖:生物产生新生命的过程,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6. 生殖器官:用于繁殖的特殊器官,如雄性的睾丸和雌性的卵巢。
7. 生命的特征:包括生长、发育、代谢、反应、运动和繁殖等。
8. 呼吸:生物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9. 消化:生物将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
10. 循环系统:用于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的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
11. 呼吸系统:用于呼吸的器官,包括鼻腔、气管和肺等。
12. 消化系统:用于消化食物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和胃等。
13. 神经系统:控制生物感觉和运动的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等。
14. 感觉器官:用于感觉的器官,如眼睛、耳朵和皮肤等。
15. 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性联合遗传规律等。
16. 自然选择:生物根据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存活下来的过程。
17. 动物界: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18. 植物界:包括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等。
19. 昆虫:属于动物界,包括蝴蝶、蚂蚁和苍蝇等。
20. 蜘蛛:属于动物界,具有八条腿和分节的身体。
21. 细菌: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可以是有益的或有害的。
22. 病毒:不属于生物界的微小有机物质,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上才能生存。
23. 气候变化:地球上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
24. 食物链:描述食物关系的链状结构。
25.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它们所在的环境组成的互动系统。
26. 开花植物:属于种子植物,包括花朵和果实。
27. 水生生物: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如鱼类和水生植物。
初中生物复习十大专题
![初中生物复习十大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fa5a4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7.png)
初中生物复习十大专题专题一·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过程及基本要求: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研究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
收集数据。
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变量:在“假设”中,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就是变量;再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对照实验:是指实验中除这个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实验资料达肯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制止偶然性;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
专题二·生物体的布局层次1.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重点在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布局和感化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显微镜布局识记口诀:目镜物镜反光镜,镜座镜柱和镜臂,镜筒下连转换器,准焦螺旋分粗细,载物台上压片夹,通光孔下遮光器。
(2)显微镜的使用的图要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取镜和XXX: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 1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边向目镜内观察,一边转动反光镜,看到白色光亮的圆形视野,表示对光成功。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十大专题知识要点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十大专题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1adf1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0.png)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十大专题知识要点初中生物的十大专题核心知识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科学探究方法。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遗传与变异、应激性和适应并影响环境。
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和调查法。
对照实验中变量唯一。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显微镜的最重要部件是目镜和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对光、安放装片、观察(先低后高倍)和整理和存放。
低倍物镜变为高倍物镜时,物像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亮度变暗。
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污点的位置判断包括目镜、物镜和装片。
模拟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取、展(涂)、盖和染色。
细胞的结构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各部分功能,以及细胞内的两种能量转化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共有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结构包括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包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均分,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以及形成组织(细胞分化,遗传物质不变)。
常见的植物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常见的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癌细胞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进行异花传粉的花可以借助风力或昆虫进行传粉。
例如玉米依靠风力进行异花传粉,但为了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可以采用人工授粉。
受精是和卵细胞融合的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为双受精,即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与中央细胞融合。
果实和种子是受精后的产物。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而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完整且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运输。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020年中考生物10大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2020年中考生物10大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61b1b91050876323012120e.png)
2020年中考生物10大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中考生物考察的知识点通常都是以课本知识为主,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生物这一科的时候,要学会对知识点梳理归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考生物常考的50个知识点汇总,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中考生物常考的50个知识点1。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物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
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
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
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1。
在视野看到的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
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其实朝左下方移动。
12。
载玻片上着‘p’,视野里看到的其实是‘d’。
判断方法:把纸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度。
13。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
14。
细胞的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轻刮口腔内侧、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
16.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6。
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初中生物的课本知识八大专题(重要)
![初中生物的课本知识八大专题(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366f83d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e.png)
初中生物的课本知识主要分为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各有其侧重点,将这些专题中的重点知识掌握好,是同学们备战初中生地会考的关键。
专题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2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产生孢子,合称为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更适应陆地环境。
22. 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气中9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
23. 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
24. 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导管的功能: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
28. 一朵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当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
其中子房自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里的胚。
29.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作传粉。
双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10份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10份](https://img.taocdn.com/s3/m/1c0e51af5727a5e9856a61d7.png)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会判断)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6、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能举例)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能举例且能判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能举例)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能举例)8、理解“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过程,并能够举一反三。
(P14-15)9、科学探究(即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学会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10、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实验变量是指对照实验中的不同的条件。
11、每组对照实验中只能设计一个变量。
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必须相同。
(即单一变量原则)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实验组,不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对照组。
12、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是为了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实验结果求平均值或求和的方法,是为了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13、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4、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P20)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初中生物十大专题知识要点
![初中生物十大专题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b25ebc58fafab068dc027a.png)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初中生物十大专题核心知识★生物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生长发育3.繁殖4.遗传与变异5.应激性6.适应并影响环境一、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对照实验,变量唯一!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1)最重要部件:目镜和物镜★判断目镜、物镜放大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与物镜相反)(2)升降镜筒:粗、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3)调节光线强弱:反光镜和遮光器(使光线强:大光圈、凹面镜)(4)放大倍数=物镜×目镜2.显微镜的使用(1)步骤:对光→安放装片→观察(先低后高倍)→整理和存放★对光: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转换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遮光器,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反光镜,明亮视野★观察:注视物镜,下降镜筒,防止镜头压碎装片;注视目镜,上升镜筒,找到物像(2)低倍物镜→高倍物镜:物像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亮度变暗。
(3)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
物像在视野左下方,则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可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4)污点的位置判断:目镜、物镜、装片3.模拟制作临时装片:擦→滴→取→展(涂)→盖→染(1)滴:口腔上皮细胞——生理盐水;洋葱表皮细胞——清水(2)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3)染色的方法: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细胞:生物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各部分功能)※细胞内的两种能量转化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2)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共有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3)细胞的分裂(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均分,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初中生物世纪十大环境灾难专题辅导
![初中生物世纪十大环境灾难专题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6bab4e6d3b3567ec112d8a16.png)
初中生物世纪十大环境灾难(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比利时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的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
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
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
人们称这种污染称为光化学烟雾。
1955年,洛杉矶又一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1970年又一次光化学烟雾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因此患病。
(3)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
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
17人死亡。
(4)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形成的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
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
(5)1953~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含有汞的废水,进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
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
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6)1955~1972年日本骨痛病事件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题目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e23f357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1.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题目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特殊结构。
3. 动物细胞缺少细胞壁和叶绿体,但含有线粒体。
4.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
5. 细胞质是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
6.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二、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多样性体现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植物界包括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 动物界按照进化程度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5.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体的性状和特征通过生殖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和转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3. 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决定生物的性状。
4. 进化是生物种类和基因频率在长时间内的变化过程。
5.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有利基因的个体更易生存和繁殖。
四、生态系统与环境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
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
3. 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4. 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和生物因素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
5.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等。
五、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4.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肺,负责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5.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全!](https://img.taocdn.com/s3/m/6b9fa8c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b.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全!一、细胞1.细胞的组成和型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的功能:营养吸收、呼吸排泄、生长繁殖。
3.细胞的生长过程:分裂和增长。
4.细胞的运动方式:原生动物的鞭毛、纤毛、假足;细菌的游动等。
二、遗传与进化1.遗传物质:DNA,基因。
2.遗传现象:性状的传递、分离、再组合。
3.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
4.进化观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5.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三、生物分类1.生物的分类学:动植物的分类特征、分类方法。
2.五界划分: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原生界、古生界。
3.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4.植物的分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四、人体生长发育与保健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生殖细胞的形成、第二次性征。
2.人体脏器的功能:呼吸、循环、消化、排泄、运动、感觉等系统的功能。
3.人体卫生与健康:预防疾病、良好饮食、适当锻炼。
五、生态系统1.生态学基本概念:生物、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态位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
3.生物的相互关系:食物链、食物网。
4.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措施。
六、疾病与健康1.常见传染病: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抵御疾病的入侵。
3.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
七、植物的生殖与发育1.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2.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3.植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发育。
八、动物的生殖与发育1.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动物的发育方式:卵生、胎生。
3.动物的器官:感觉器官、呼吸器官、运动器官等。
4.动物的行为:捕食、逃避、繁殖等。
九、病毒、细菌和真菌1.病毒的特点:非细胞结构、寄生生长。
2.细菌的特点:单细胞结构、可自由生长。
3.真菌的特点:多细胞结构、寄生、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