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
050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新闻传播学(代码:0503 )二级学科名称:新闻学(代码: 050301 )二级学科名称:传播学(代码: 050302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专业领域带头人及梯队人员情况:本一级学科现拥有教授9名,副教授10名;拥有博士学位者6名,另有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专业方向分为:舆情研究;影视与新媒体传播;媒介文化与批评;新闻生产和发展传播学。
各专业方向带头人分别为:王首程教授、戴剑平教授、纪德君教授、田秋生教授和徐晖明博士。
专业领域研究的特色优势:1、舆情研究主要关注党和政府的舆论应对以及大众舆论发展走势与规律。
目前已形成一支由3名教授领军的团队,先后承担了中宣部等多项委托课题,撰写分析报告逾800篇,带头人王首程教授是广东省委宣传部特聘舆情研究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公开表彰的优秀审读专家。
2、影视与新媒体传播主要研究全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媒介融合及其网络媒体的实践价值。
近年来,该方向启动了“影视传播系统研究”项目,重点研究流动性背景下各类媒介之间的交叉性、联动性和媒介发展的整体性。
带头人戴剑平教授是国内较早提出“整合影视”并倡议建立影视新学科的代表人物,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香港回归以来粤港两地电视剧的比较研究》在华语传媒研究领域内已引起高度关注。
3、媒介文化与批评侧重从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及其社会影响展开研究。
带头人纪德君教授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省级)、第二、三届广州市思想战线优秀人才,第十二届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是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州市人文历史研究基地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我国古代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丰厚。
4、新闻生产以跨学科方法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市场化媒体的新闻生产。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3)适用学科:050301新闻学、050302传播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精通外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位持有者可以在传播媒体、新闻机构和宣传出版部门从事特定的新闻传播工作,可以在高校从事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研究,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和公共关系工作。
二、研究方向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2.网络传播3.媒体与舆论4.平面媒体(出版)传播5.新闻传播史三、多年的学习基本学制为2年。
四、授予毕业学分和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当修满至少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7学分,包括学校开设的公共学位必修课7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三门课)、专业主干课不少于6学分(三门课)、发展方向课不少于8学分,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3学分。
修满上述学分、学位论文进行的各个环节符合要求、学位论文取得合格成绩,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五、培训模式1.以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单位,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
新生入学第一个月内完成师生互选。
2.课程学习以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二级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及发展方向课程为基础习为主,辅之以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经典文献阅读。
根据本专业确定的经典文献阅读书目、按照考核要求提交至少2份读书报告。
3.学术活动。
答辩前,硕士研究生应当在省级以上出版物(含省级出版物)上发表至少一篇(含一篇)本专业的学术论文,并作为第一作者署名;或者作为主旨发言人在学院的硕士演讲厅做学术报告。
在书博演讲厅参加10场以上的学术讲座(一位主旨演讲人相当于5场讲座)。
六、课程学习1.课程和学分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课程类别公共100020001001基础课100020001002-x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一学期学时学分备注603804需从4门课程中选择2门第二学期104020212001104020802001语言文化哲学新闻理论研究西方传播学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论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402402402402402402需至少选择3门共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学科基础课104020802002104020802021104020802021104020802021(二)专业课程和发展方向课程课程类别专业104020803001新闻传播与舆论研究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学时分备注第一学期402需选择3门共6学第一学期402分的课程第二学期402第二学期402需选择2门共4学或第三学主干课104020803002中外报纸编辑比较研究104020803003大众文化传播研究104020804001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专业方104020804003平面媒体传播研究104020804002网络传播研究期分的本专业方向课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程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发向展课方向课104020804004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播研究104020804005文学传播研究104020804006新闻传播业务研究公选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课、跨专业课补修课程如果学生是具有相同学术水平或跨学科的硕士生,则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本学科的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和两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本科专业基础课作为补充课程。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和基本要求
一、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和媒体的学科,是以新闻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规律、传播理论、传播政策和传播效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新闻传播学涉及新闻业的实践与理论、技术与管理、市场与文化,其研究范围涉及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传媒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网络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新闻传播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效果,探究传媒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规律、传播理论和传播效果等,为媒体从业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准则。
新闻传播学还需要关注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提倡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和大众利益。
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基本要求1.研究生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掌握新闻传播核心技术、传播规律和传播效果的高级专门人才,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新闻传播行业、传媒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新闻采编、新闻传播、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策划、网络运营、传媒管理和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工作,也能在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传播教育与教育管理方面开展工作。
2.学科培养目标(1)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学科知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传媒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网络传播学等相关知识;(2)具有较强的媒体素养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具有熟练的新闻采编和传播技能;(3)具备新闻传播学的较强研究能力和教育能力,可以从事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4)了解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展前沿学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5)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可以承担新闻传播领域的技术、管理和研究任务,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
3.培养要求(1)具有较强的新闻采编和传播技能,掌握新闻传播业务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工具,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了解媒体行业和传媒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3)具备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展前沿学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4)具有较强的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新闻传播行业、传媒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编、新闻传播、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策划、网络运营、传媒管理和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工作;(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能够承担新闻传播领域的技术、管理和研究任务,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
新闻传播学(0503)硕士培养计划
新闻传播学(0503)硕士培养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
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院系或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
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注重理论学习。
聘请学界及业界精英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
识的能力。
•注重实践,强化应用技能训练。
研究生要有一定的媒体实习经历,有一定的实践成果。
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加强研
究生的自学能力、调研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的训练和培养。
•严格考核,建立必要的竞争和淘汰机制。
每门课程均需学习考试、中期考核,毕业论文要严格把关,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
量。
学科门类
学科门类:05 文学一级学科:0503 新闻传播学专业名称:050301 新闻学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11)北京工商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0033)中国传媒大学 (10052)中央民族大学 (10053)中国政法大学(1162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 (11832)河北经贸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7)渤海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 (10212)黑龙江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1)上海外国语大学(10277)上海体育学院 (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 (10272)上海财经大学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90021)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10319)南京师范大学浙江: (10335)浙江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江西: (10403)南昌大学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 (10530)湘潭大学 (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59)暨南大学 (10560)汕头大学 (11078)广州大学广西: (10593)广西大学 (10603)广西师范学院重庆: (10611)重庆大学 (10652)西南政法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53)成都体育学院 (8910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10657)贵州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81)云南师范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 (10726)西北政法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新疆: (10755)新疆大学新闻学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中国人民学A+ 5 华中科技大学 A 9 清华大学 A2 中国传媒学A+ 6 四川大学 A 10 暨南大学 A3 复旦大学A+ 7 南京大学 A 11 南京师范大学 A4 武汉大学 A 8 北京师范大学 A 12 湖南大学 AB+等(19个):郑州大学、厦门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大学、新疆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内蒙古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南大学B等(18个):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湘潭大学、湖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汕头大学、黑龙江大学、渤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广州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编辑出版理论与实务,图书出版产业,新闻理论与实务,新闻史(新闻与传播理论,新闻与传播实务)郑州大学: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中西新闻比较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理论与业务湘潭大学: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媒介经营管理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暨南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新闻业务广播电视新闻媒介经营管理新闻传播法广州大学:新闻业务广播电视新闻汕头大学:国际新闻新媒体传媒法新闻实务吉林大学: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大众媒介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报道理论与方法报刊研究广播电视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业务)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史论新闻传播业务陕西师范大学: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新闻采编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西北政法大学: 法制新闻媒介经营新闻传播理论广播电视新闻兰州大学: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媒介经营管理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理论与实务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理论国际新闻与文化传播英语新闻业务中传: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网络新闻与新媒体报刊理论与实践南开: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传播学基础,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传播学基础:《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0503新闻传播学基本要求
0503新闻传播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新闻学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德国和美国。
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开始于1918年10月,其标志性事件是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大体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
新闻学与传播学结盟,最早开始于美国,并进而影响到中国。
1997年新闻学和传播学在中国被整合为“新闻传播学”。
我国进入了网络传播普及的时代,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变得模糊,开始实现整合。
我国设置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为国巨大的传媒业从业市场服务。
传播学引入和运用到中国30多年,如今运用传播学理论来说明各种新闻与传播现象、问题已经变成现实,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话题已经融合。
中国的学者们从科学技术的宏观角度,考察陪伴人类的各种传播媒介形态。
目前的共识是: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透明的和无价值标准的渠道,它的功能不仅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某一种媒介形态往往与特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
理解媒介形态所代表的科学技术,不能局限于科技本身。
在新媒体发展、媒介形态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获得了超越单一媒介形态的研究视野。
现在,新闻传播学的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在原来划分的围得到回答,打破学科不同领域的界限,甚至打破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新的思考方式。
新传播科技给新闻传播实务的教学和研究也带来了整合的要求。
不仅过去的“新闻实务”得转变为“新闻与传播实务”(包含各种非新闻类信息的传播实务),而且以传统媒体实务为背景的采、写(制作)、编、评等,必须适应数字媒体的新环境,整合为能够适用于各种媒介形态的新闻与非新闻类信息传播的实务。
未来的传播学领域将聚合起更多的学科背景,面对人类与大千世界的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借助多学科知识,使用多科学工具与方法,深入探讨信息传播和系统控制的特点与规律,建造更具说服力和适应度的理论体系。
新闻传播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整合方向,除了实证研究的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的结合外,更为长远的整合,是人文-历史-哲学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论”的思维方式的结合。
中南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概况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传播工作规律的科学。
它是在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产生的,新闻传播学虽然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但它和社会及大众生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学科发展十分迅猛。
新闻传播学是指导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与新闻传播工作实践的重要依据,新闻传播学专业在理论研究、新闻改革研究、新闻传播实践、新闻传播管理等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新闻传播学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成果,具有多元庞博的特性,在当今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新闻传播学以其多元的特性显示出极为强大的生命力。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学院设立了新闻传播研究所、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是该学科的特色科研,学院培养出了全国第一个文化产业方向博士,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每年出版一部文化产业品牌报告、举行一次全国文化产业品牌高峰论坛等,同时学院网络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研究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是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建设基地,网络传播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国情,能够独立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位获得者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到党政机关、新闻单位、文化事业管理部门、企业单位等,从事宣传、广告经营、文化创意、管理和专业性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身心健康,遵守法律,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2、掌握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3、掌握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学习年限本学科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分制,在校年限最长为5年。
新闻传播学 一级学科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
新闻传播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级学科之一,是研究新闻传播现象和媒介对社会和文化影响的学科。
它涉及新闻和媒介、公共关系、广告、传媒创意、传播理论等多个方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和理论,也包括新闻传播的经验和实践。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媒介的构成和功能,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新闻传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同时,新闻传播学也研究媒介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新闻传播对公众的态度、信仰和行为的影响。
在新闻传播学中,还涉及到广告、公共关系和传媒创意等方面的研究。
广告是一种商业传播方式,它通过各种媒介向受众传递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从而促进销售。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护关系的活动,它旨在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传媒创意则是指通过创意的方式来传达信息,使信息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新闻传播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对于我们了解媒介、认识社会、提高文化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1 -。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3)一、学科简介1.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端于1964年设立的新闻专业,1995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1996获准设立新闻学硕士点,2000年获准设立传播学硕士点,2006年获准设立新闻学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1年、2006年新闻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11年新闻传播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
2.学科方向简介: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对新闻理论、新闻历史以及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业务进行全方位研究。
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主要对传播理论、媒介文化和传播史进行研究。
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传播的一般规律与独特性。
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以传播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学科基础,对广告传播理论、广告运作与管理、品牌传播以及传媒经济理论、传媒经济实务等进行研究。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培养具有独立开展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从事新闻传播领域实践活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要求掌握新闻传播领域基本知识,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掌握新闻传播实践基本规律,具有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掌握新闻传播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开展专业研究的能力。
大学专业解读系列:新闻传播学
学科名称:文学一级学科代码:0503一级学科称:新闻传播学学科解读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简介: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新闻理论研究: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等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第二,新闻业务研究: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而且信息搜集、分析、整合、呈现等综合创造能力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第三,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都面临着新的任务。
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作为文化的传播技术、跨文化传播等;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
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科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第一,广播电视研究:主要包括节目和频道(率)的构架、类型、制作和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和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受众、收视(听)率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体研究:强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传播理论为依据,内容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产制研究、产业模式研究以及传播与技术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时,研究新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
2017考研新闻与传播硕士院校排名
2017考研新闻与传播硕士院校排名与经济、管理类专业一样,新闻传播专业也一直是考研大热门。
特别是中传、武大等名校考研竞争非常激烈。
实现梦想是人生一大快事,但是再做决定之前一定要对有关院校和专业情况做深入了解。
跨专业考生更要下功夫深入调查研究。
今天,考试点考研专家就与大家分享最新的新闻传播学考情分析。
学科划分0503新闻传播学是一级学科,与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同属13个学科门类中的文学大类。
下面又分为050301新闻学和050302传播学两个专业。
当然还有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此外,不少高校在这个一级学科下面还自主设置了一些专业。
在专业代码中含有字母的都是高校自主设置专业。
这些自设专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校的专业特色,同时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例如,中国传媒大学的0503J2新媒体和0503Z6舆论学等专业就是应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工作发展特点设置的。
相对传统专业,自设专业更有特色更接近时代潮流发展趋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专业硕士发展态势越来越好,报考热度赶超学硕,但考生选报也要理性,院校目标的确定还是要做好分析。
每年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排行榜是比较权威的参考数据,2017考生不妨看看了解,下面是新闻与传播硕士专硕一级学科目前最新的排行榜单。
(0503)新闻传播学
是否自划
线是否有博
士点
是是是是是是否是否否否是否否是是是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否否是否是是是否是否是否否否是否是否是是是否否是是否是否是是是是是是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是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
是是否是否是否是是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是是否是否是否是是是是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是是是是否是是是否是否是是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否否否是是否是否是否否是是否是是是否是否否否否
否是否是否是是是否是否否是是否是否否。
新闻传播学有哪些专业
新闻传播学有哪些专业新闻传播学有哪些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属于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类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
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能够掌握相关技能、知识的,可输出从事相关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的人才。
新闻学新闻学是一种包含搜集、撰写及报道新闻的学科。
多数的传媒机构皆希望“先发制人”,争先发布资讯,而处于这种压力下,传媒机构通常会先对新闻进行编辑和校对,以使其内容符合该机构在准确性、素质和式样等方面的标准。
有很多传媒机构均声称他们是政府机关和官员的监察者,由此监督政府对人民负责,并为这传统感到自豪。
但同时,批评者则对传媒本身能否向大众负责而提出质疑。
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选考要求设置首选科目要求高校本科专业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
“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物理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仅历史”表示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物理或历史均可”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均可报考,高校将在物理、历史类别下统筹安排相关专业招生计划。
设置再选科目要求高校本科专业再选科目要求包括:选择1科、选择2科或选择“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选择1科的,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
选择2科的,再选科目要求分为两种:一种为考生选考其中1科即可报考;另一种为考生2科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选择“不提再选科目要求”的,表示考生符合高校提出的首选科目要求即可报考。
新高考选科如何选符合自身职业规划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能够为学生指明未来的道路,如果家长和孩子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那么在选科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与该专业有关的学科,因为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很多大学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比较严格。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外招)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外招)Developing Plan for Master of Journalism andCommunication(0503)一、学科专业1. 050301 新闻学 Journalism2. 050302 传播学 Communication3. 0503Z1 广告学 Advertising4. 0503Z2 广播电视学 Broadcasting二、培养目标(一)港澳台生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爱国爱港爱澳,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华文化,熟练掌握新闻理论与业务、传播技能与方法,善于批判性思考,具备较高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新闻传播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正确认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爱国意识。
2.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比较系统地阅读和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和新闻传播学核心书目,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对西方新闻观有一定反思能力。
3.熟练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全媒体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创造性地从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实践工作。
4.掌握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能够根据具体研究问题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掌握中文和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文献,具有较强的中外文交流能力。
16.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7.恪守社会公德、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8.身心健康。
(二)华侨华人及外国留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制度、文化特点,熟练掌握新闻理论与业务、传播技能与方法,善于批判性思考,具备较高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新闻传播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对中华文化和文明有充分了解。
2.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比较系统地阅读和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和新闻传播学核心书目,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
3.熟练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全媒体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创造性地从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实践工作。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
2.个人学习计划 导师必须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指导研究生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学习计划;应根据培养 方案要求并在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发展需要基础上列出拟修读的课程、时间安排及要达到的 目标;结合本专业必读经典文献列出硕士研究生应文献书目、进度安排及达到的目标。个人 学习计划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并提交学院备案。 补修课程要求: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 2 门本 学科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硕士研究生个 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提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实行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相 结合的教学方式,充 分发挥研讨在促 进学生的 自主性学习 和研究性学 习中的作用 ,增强对 研究生创新 能力的培 养。
40 2 Ⅰ
178000MX302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研究
40 2 Ⅰ
课程组 课程组 课程组 课程组 课程组 课程组
178000MX303
178000MX304
178000MX305
178000MX306
164000MX301
专业 主干课
164000MX302 164000MX003
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 新媒体研究 视听媒体产业与文化研究 新闻传播史动态与方法 平面媒体传播研究 大众文化传播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研究
二、研究方向
(一)新闻学 1.新闻传播史论研究 2.视听新闻实务研究 3.视听媒体传播研究 4.广告文化与营销研究 5.东北亚新闻媒介研究 (二)传播学 1.传播理论研究 2.平面媒体(出版)传播研究 3.新媒体传播研究 4.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播研究 5. 新闻传播业务研究 6.文学传播研究
三、学制与学分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提倡以撰 写读书报告、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考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 考核。除学科基础课《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采用闭卷考试方式之 外,其他课程由任课教师 自主选择考核方式。
050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
050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新闻传播学(英文)名称: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一、学科概况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学、传播学及其它新闻传播现象的学科。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闻学分别在德国和美国的大学作为一门学科讲授。
传播学作为一个学科,则首先出现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后被世界各地普遍接受。
我国新闻学科创建的起点,是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传播学则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
1997年,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组合成一个一级学科,称为“新闻传播学”。
在信息全球化和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传播交流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构建社会现实,交流公共话题,影响人们的现实感知,改变人际交往和关系。
传播既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本学科的重要性因而愈加凸显。
本学科目前所呈现的状况是:1.培养具有思考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2.随着大量新问题、新现象的出现,新闻传播学原有的内涵外延及其学科建制,面临新的调整和规划;3.学术基础逐渐厚实,研究水平大为提高,一批训练有素且具备国际对话能力的中青年学者已成为中坚力量。
本学科未来的发展将呈以下主要趋势:1.重新理解和认识新闻、传播、媒介等等概念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由此将导致整个学科发生新的多方面的变化;2.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将不再是以媒介本身作为划分的唯一依据,而以传播内容或其他新的尺度为依据重新规划专业类别,以适应媒体融合或多媒体传播的需要;3.以全球传播的视野,深入全面研究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实践、体制与观念,提出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努力建立既有中国本土特点,又有普遍意义的传播理论话语,这将是未来五到十年学术研究的主要目标。
二、学科内涵1.研究对象本学科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为对象,从功用、关系和人类生存三个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社会信息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代码:05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与方向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学、传播学及其他新闻和传播现象的学科。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闻学分别在德国和美国的大学作为一门学科讲授。
传播学作为一个学科,则首先出现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后被世界各地普遍接受。
我国新闻学科创建的起点,是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传播学则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
1997年,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组合成一个一级学科,称为“新闻传播学”。
学科按照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新闻的采、写、编、评的理论研究和技能培养。
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与人类社会变迁、民族文化、媒体融合发展等领域。
传媒经济与广告学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以及广告传播理论与历史、广告运作与管理、品牌策划与创意等。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向包括:(1)新闻学;(2)传播学;(3)传媒经济与广告学。
二、培养目标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宽阔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经过规范的学术训练,熟悉新闻传播实践,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和独立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人才。
具体包括:(1)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著作,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有比较系统的阅读和掌握;(2)对于新闻传播的知识有系统掌握和透彻理解,能创造性地从事新闻实践工作;(3)对于本专业的研究及其成果,有全面和深入掌握;(4)掌握基本研究方法,能够根据选题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5)对于学术有深刻理解,恪守学术道德;(6)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学习年限与学习方式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2-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硕士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其中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能少于1年。
对于少数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经学院全面考核、申请批准后可提前申请学位(毕业),但学习时间不能少于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0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新闻传播学
(英文)名称: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一、学科概况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学、传播学及其它新闻传播现象的学科。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闻学分别在德国和美国的大学作为一门学科讲授。
传播学作为一个学科,则首先出现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后被世界各地普遍接受。
我国新闻学科创建的起点,是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传播学则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
1997年,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组合成一个一级学科,称为“新闻传播学”。
在信息全球化和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传播交流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构建社会现实,交流公共话题,影响人们的现实感知,改变人际交往和关系。
传播既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本学科的重要性因而愈加凸显。
本学科目前所呈现的状况是:1.培养具有思考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2.随着大量新问题、新现象的出现,新闻传播学原有的内涵外延及其学科建制,面临新的调整和规划;3.学术基础逐渐厚实,研究水平大为提高,一批训练有素且具备国际对话能力的中青年学者已成为中坚力量。
本学科未来的发展将呈以下主要趋势:1.重新理解和认识新闻、传播、媒介等等概念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由此将导致整个学科发生新的多方面的变化;2.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将不再是以媒介本身作为划分的唯一依据,而以传播内容或其他新的尺度为依据重新规划专业类别,以适应媒体融合或多媒体传播的需要;3.以全球传播的视野,深入全面研究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实践、体制与观念,提出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努力建立既有中国本土特点,又有普遍意义的传播理论话语,
这将是未来五到十年学术研究的主要目标。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为对象,从功用、关系和人类生存三个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社会信息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从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本学科的研究以往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范围和视野大大扩展,社会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也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2.理论
本学科的理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传播与交往,包括交往与人的本性,交往沟通与人的主体性,传播、交往与人的日常存在等等;二是作为关系的交往和传播,比如传播手段变迁与社会关系的呈现,传播和交往政治及其关系,人们的生存空间与传播,传播与经济、贸易关系等等;三是侧重于传播对于社会的功能,或者侧重于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包括内容、手段、制作、生产机制、政策制度以及受众、效果等;或者视新闻传播为社会文化现象,着力于叙述结构、符号及其表达,揭示其意义价值、现实建构与权力关系。
3. 知识基础与研究方法
本学科的知识基础包含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个部分。
人文-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蓄兼包。
三、学科范围
本学科下设四个研究方向:1.新闻学;2.传播学;3.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4.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
1.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profession)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
本学科理论基础是基于新闻选择、采访、写作、编辑的长期工作经验而升华的新闻理论、新闻历史研究。
传播数字化时代,新传播技术穿透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开始了全传媒传播,除了职业新闻传
播外,大众自我传播已经成为可能。
因而,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而且信息搜集、分析、整合、呈现等综合创造能力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
除了不断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外,新闻理论研究在探究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方面;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都面临着新的任务。
2.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
作为一个学科,首先出现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后被世界各地普遍接受。
传播学既是人文学科又是社会学科。
从前者的脉络,传播学科的特点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层面来透视传播与人类的关系;后者则是侧重于社会层面,就其传统而言,主要关注传播,尤其是传统的大众媒介对于现代社会的作用及其效果,其意在于协调和整合社会。
大略而言,本学科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作为文化的传播技术、跨文化传播等;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
3.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本学科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随着多年的发展,广播电视不仅成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作为媒介融合中主体之一正在与数字媒体合流发展。
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是随着新闻传播业的不断发展成型的,既体现新闻传播业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因此,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新闻观、中国特色的媒介经济理论、数字音视频技术与艺术理论等均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
本学科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第一,广播电视研究,以节目和频道(率)的构架、制作、运营等传播内容的研究为主,辅之对受
众及经营管理等内容的研究,内容涵盖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实务研究和交叉研究;第二,数字媒体与音视频传播研究,强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传播理论为依据,内容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产制研究、产业模式研究以及传播与技术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时,研究数字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
4.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本学科由广告学和传媒经济学两个相关联的部分构成。
本学科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大众传播的形成时期。
数字化时代,为广告学提出了广告的全媒体和社会全时空传播研究的新话题,也为这一背景下传统媒体和各种新媒体的经营产制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基础是传播学理论、社会心理学和传媒经济理论。
本学科主要分四个方向:第一,广告传播理论:研究广告的传播特性、功能、类别、程序,广告发展的历史与变化趋势;第二,广告运作与管理:研究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的广告运作与广告经营机制;研究社会对广告传播的管理与控制;第三,广告策划与创意、设计与制作:研究广告产品的生产呈现方式及其规律;第四,传媒经济:研究媒介生产与消费、媒介市场竞争与运行等问题,媒介产业集团化及媒介经营、管理问题等。
四、培养目标
学士学位:有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胜任新闻传播职业工作的专门优秀人才。
具体包括:1.有职业道德和理想,讲原则重责任,热爱新闻传播工作;2.关心和贴近现实,善于交往,能发现和捕捉问题,有自己独立见解;3.熟悉新闻传播流程和业务,了解不同媒介的特性并能根据需要进行整合,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图像拍摄、编辑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4.视野宽阔,思维灵活,善于吸取新知识,不拘一格,具有创造性。
硕士学位:具有宽阔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规范的学术训练,熟悉新闻传播实践,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和独立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创造型人才。
具体包括:1.对于人文和社会科
学的经典著作,有比较系统的阅读和掌握;2.对于新闻传播的知识有系统掌握和透彻理解,能创造性从事新闻实践工作;3.对于本专业、本领域的研究及其成果,有全面和深入掌握;4.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及方法论基础,并能够合理运用;5.对于学术、学术研究、学术规范有深刻理解,恪守学术道德;6.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博士学位:具有厚实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熟悉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在某一领域或者方向有深入研究,具备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
具体包括:1.在已有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上,对于与自己研究相关的重要理论、核心概念及其历史脉络,有透彻了解和把握;2.有敏锐的思辨和分析能力,能够判断问题的价值,跟踪学术前沿,进行理论和知识创新;3.对某一领域或方向,有深入研究和独特理解,并做出自己的创新性贡献,成为该领域或者方向的高水平专家;4.有学术研究的感悟力,理解学术研究的真谛,掌握其门径,不断开拓新的领域;4.忠诚学术,淡薄名利,认真治学,努力进取,回报国家、社会和人类。
五、相关学科
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法学,应用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