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补结构综述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动补结构研究

《世说新语》动补结构研究

《世说新语》动补结构研究
动补结构是汉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结构,对汉语的构词法、句法结构的发展以及实词的虚化和语义表达方式的多样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动补结构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具体运用进行研究,不仅能使我们了解其发展演变情况,了解其在整个汉语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能深入地发现其实际应用的现象特点和规律。

魏晋南北朝是汉语由上古向中古转变的过渡时期,其语言带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特点,现代汉语中已不使用了的一些语法现象还残存在这一时期的语言中;同时,现代汉语常见的许多语法现象已萌芽于此时的语言运用之中。

《世说新语》作为南朝一部笔记体小说,是我国文言小说的典范之作,且书中记录了当时大量的口语,堪称保存这一时期语言材料的一块“化石”。

因此,对《世说新语》中动补结构的分析,我们能够探得当时语言的特点,窥探语言发展的概况。

在对《世说新语》中的动补结构进行界定时,本文根据现代汉语中动补结构的界定方法,并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的发展概况以及《世说新语》中动补结构的特点,从结构形式和语法意义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界定。

在此基础上,将动补结构与其他相似结构,补语与其他相似句法成分进行区分,然后从形式和语义上分别对补语及动补结构进行分类。

鉴于此,我们将《世说新语》中的动补结构分为6类,分别是:动结式(动词+结果补语)、动趋式(动词+趋向补语)、动程式(动词+程度补语)、动状式(动词+情状补语)、动量式(动词+数量补语)和动处式(动词+处所补语)。

文章共分为7章,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为结语。

论文主体部分我们对每一类动补结构的形式特征(述语动词、宾语、补语)、
语义特征以及语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综述前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语言来进行人际交往和表达意见,而语言也是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语言学研究中,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方向,其中语式则更注重语言的使用效果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综述现代汉语兼语式研究的相关成果和现状。

兼语式的概念和分类兼语式是一种语法结构,指同一个句子中由两个或多个动词共同构成谓语成分。

在现代汉语中,兼语式可以分为动合结构、动补结构、动补宾结构、动宾补结构、动宾补宾结构五类。

动合结构:指一个句子中两个动词构成一个谓语,是兼语式中最常见的一种。

如“走过来看看”、“吃完饭去散步”等。

动补结构:指一个句子中,动词加上其所需的动词补足语构成的谓语,如“我想跳舞”、“他学习写汉字”等。

动补宾结构:指一个句子中,动词加上其所需的动词补足语和宾语共同构成的谓语,如“他看见邻居走了进来”、“我又买了一件衣服”等。

动宾补结构:指一个句子中,动词和宾语通过宾语补足语共同构成谓语,如“他让我去做作业”、“我听到她唱歌”等。

动宾补宾结构:指一个句子中,动词和宾语通过宾语补足语和宾语共同构成谓语,如“他将问题解决了”、“我认为这首歌唱得好听”。

兼语式在汉语中的应用在现代汉语中,兼语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修辞效果。

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都充满了兼语式的运用,如《红楼梦》中的“宝玉满面愁云,翠缕黄衫,投闲处、对晚照,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句子,就有多种不同的兼语式结构。

除了文学作品,兼语式在日常交流、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气氛热烈的宴会上,人们可能会使用“喝个彩,祝福永远”等兼语式的祝福语;在商业广告中,兼语式的使用可以增强商品的吸引力和描述效果,如“一条龙服务,尊贵享受”等。

兼语式的语义特征和认知机制兼语式的语义特征是将两个或多个动作或事件整合在同一个语句中,从而可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时间关系。

现代汉语_动补结构_的类型学考察

现代汉语_动补结构_的类型学考察

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沈家煊提要 按照T almy(2000)“核心语构架语言”和“附加语构架语言”的类型区分,论证汉语的动补结构基本上属于“附加语构架语言”类型,且在某些方面较强地表现出这种类型特征。

但是汉语核心语和附加语的区分不明显,因此汉语不是典型的“附加语构架语言”0。

关键词 动补结构 类型学 核心语构架 附加语构架一 运动事件先看一个英语例子: The bottle floated out of the cave.这个句子表达一个“运动事件”:瓶子漂出岩洞。

按照T almy(2000)的分析,一个运动事件(m otion event)由四个概念要素组成:凸像(Figure):指一个运动物体,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背衬)而运动,如the bottle背衬(G round):指一个参照物体,另一个物体(凸像)相对它而运动,如the cave运动(M otion):指运动本身MOVE路径(Path):指凸像相对背衬而运动的路径,如out of至于句子中的谓语动词float,它代表运动(M ove)和运动的方式(Manner)。

实际上,上面句子代表的是一个宏事件,它由一个主事件和一个副事件复合而成:宏事件(Macro2event)=主事件(M otion event)+副事件(C o2event)[凸像 运动 路径 背衬]主事件 ←联系[运动事件]副事件[the bottle m oved out of the cave]主事件 ←方式[the bottle floated]副事件副事件本身也是一个运动事件,它和主事件之间的联系,除了表示主事件运动的方式外,还经常表示主事件运动的原因,例如:The napkin blew off the table.[the napkin m oved off the table]主事件 ←原因[the wind blew]副事件物体的静止存在可视为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例如:The pencil lay on the table.[the pencil be located on the table]主事件 ←方式[the pencil lay]副事件这里“运动”要素是BE Loc(存在)而不是MOVE(移动),“路径”(on)是占据空间。

动补结构综述

动补结构综述

动补结构综述内容摘要:动补结构是汉语中比较特殊而且非常重要的结构。

通过对不同教材有关动补结构的论述的认真分析与比较,整理关于动补结构的一些定位,初步发现其中的某些不同并进行了浅层的探讨。

本文主要就动补结构的界定、动补结构的形式特征、汉语动补结构的起源时间、动补与动宾结构的区别及其分类情况等方面做以综述。

关键词:动补结构综述形式特征区别语义分类正文:关于动补结构,很多教材都有相关论述,但因其论述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本篇综述基于以下教材: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刑公畹《现代汉语教程》(1992)年;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1995年);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2000年);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2001年);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册》(2002年)。

同时参考引用了杨晶《〈金匮要略〉的动补结构》(2008年)一文的相关内容。

以上教材中,赵元任本在讲述复合词和句法类型两部分时分别提到动补结构;朱德熙本,刑公畹本,邵敬敏本是在短语类型或词组部分论述;而范晓本,陈昌来本及黄廖本均是在句式或句法成分部分讲到动补结构以及补语。

虽然以上教材是从词,词组,句子三个不同层面对动补结构做了不同的研究,但基于词,词组,句子三者构造原则的基本一致性,故此其对动补结构的分析,其内部应该是一致的。

下面,将各本的观点做以下综述,意在找出其共同之处,对比其不同之处,并对相关内容做以简要分析:一.动补结构的界定:现代汉语多从意义上对动补结构进行界定。

例如: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认为:动补短语:由中心动词和补语两个成分组成,补语附加在中心语的后头,期间是补充关系。

有的补语之前有“得”。

胡裕树《现代汉语》中认为,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

二.动补结构的形式特征:赵元任本在对动补复合词进行形式特征的分析时,主要涉及到其语音特征,可扩展性,补语后带“了”等方面的论述。

动补谓语句例子

动补谓语句例子

动补谓语句例子动补谓语句,即“动词+补语”的句子。

由动词补充构成的谓语叫做动补谓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所谓“动补”句,是指以动词“使、让、令、给、劝、叫、奔、叫、等”充当补语而组成的谓语。

动补谓语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及物动词加补语,另一类是不及物动词加补语。

下面对这两类分别作些说明: 1.及物动词加补语如:①他不怕危险,勇救落水儿童②他们不辞劳苦,终于完成了调查任务③妈妈叫我好好学习,我很听话④这座桥建在江心,为了防止洪水的冲击⑤她坚决要求跟同志们一起去内蒙古⑥老师讲课时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我们受益非浅。

他们他们由于(注意词的顺序)。

那个(注意谓语中心语的位置)。

我们由于(注意谓语中心语的位置)。

2.不及物动词加补语例如:①为了(实现梦想),他努力奋斗②为了(实现理想),他付出了百倍的努力③小李为了(学好本领),虚心向同学请教④老师的(真情),感动着每个同学⑤为了(振兴中华),他努力奋斗⑥小丽(帮助)爸爸走出困境。

他的(言行)(让人们惊讶、佩服)。

他的(言行)(使人们敬重、喜爱)。

不及物动词加补语的特点是动作发出者不一定就是行为的承受者。

上述六个句子中的“为了”,都属于不及物动词加补语,它们与表示处所的名词或表示时间的状语连用,表示某种动作的目的。

我们在读句子时,应把它们作为独立成分来理解,不能把“为了”理解为表示处所或时间的状语。

由于补语的特点,在翻译时,有时须加上适当的语调,使句子显得委婉含蓄,语气生动活泼。

如果不加适当的语调,则会损害句子原有的韵味。

比较:当我看到(他的)优秀成绩单时,我多么高兴啊!(将:动作的执行者,看:表示事物性质的状语。

如果翻译成:“我看到他的优秀成绩单,我多么高兴啊!”就显得平淡无味。

因此,译成“我看到他的优秀成绩单时,我高兴极了”。

就更富有感染力)。

再比如:他的优秀(作品),不但赢得了群众,也博得了艺术界的好评。

不及物动词加补语的特点是动作的发出者和承受者同在一个句子里。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生成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生成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生成研究综述汉语动补结构,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结构,是汉语中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句子成分。

和其他语言不同,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动补结构。

因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补语历来受到语法学界的关注,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Chomsky生成语法中前沿理论“最简方案”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受到语法学界的重视。

学者们广泛运用最简方案对汉语各种句法结构进行研究,给汉语语法研究和最简方案本身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简化语言学的理论;第二,探究人类语言如何以简单的操作方式运作。

这是最简方案的两个主要研究目标。

这两个目标都共同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语言学的“经济”问题。

最简方案就是要定下一个试验性的框架,作为语法理论研究的准绳,简化现存语言学理论中复杂的部分,摒弃无端和不合理的主张。

(邓思颖)近年来,从生成语法角度对动补结构进行的研究很多,如黄正德、程工、杨寿勋、陈虎、王玲玲、何元建、张璐、熊仲儒、顾阳、Sybesma、沈阳等。

有的研究动结式,有的研究“得”字式,各家所做的研究彼此差别很大。

一、补语和动补结构的定义动补结构复杂,类型多样,吕文华(2001)就曾提出简化对外汉语教学补语系统的构想。

下面了解补语后,我们再来看看动补结构。

什么是补语?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认为:“补足语是后附于动词或形容词的副词性附加语。

”他所说的补足语就是把不完全自动词后面的名词性成分叫做补语。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认为:“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可以另外加上动词形容词之类,来表示前一个成分的结果、趋向等等,这一类成分叫做补语。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用成分分析法来对补语作了明确的规定:“补语是动词、形容词的补充成分,它的作用是回答‘怎么样、多少、多久’之类的问题,指出动作的结果、动作的延续的时间、性状的程度等等。

作补语的主要是用形容词、动词、数量词、一些代词(有些补语是介词结构作的),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边。

近代汉语动补结构

近代汉语动补结构

一、动结式双音词
动补结构的普遍使用在唐代以后,关于这类结构 的产生年代,学者们有不同意见:
一)先秦时期: 1、譬若观火,不于荧荧之时而扑灭之,遂至延 蔓而不可救。(商书·盘庚上) 2、扰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左传·成公十 三年) 3、项王东击破之,走彭城。(史记·项羽本记)
二)汉代
《汉语史稿》认为“使成式(即动结式)产生 于汉代,逐渐扩展于南北朝,普遍应用于唐 代。”
易《答谢家最小偏怜女》)
2、病来才十日,养得已三年。(白居易《病中 哭金銮子》)
3、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王建 《戴胜词》)
4、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 《雪中偶题》)
三)“动+得+补语”,“得”作补语的标志
1、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白居易《与沈 杨二舍人阁老同食》)
动补结构
朱德熙《语法讲义》将补语分为四类: 1、结果补语,看见,长大; 2、趋向补语,进来,出去; 3、状态补语,写得好,写得不好; 4、可能补语:写得好,写不好。
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按补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将其分为结果 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 处所补语、时间补语、数量补语、人事 补语、原因补语共九类。
以上各句中的“得”都是动词,动词后面的 “得”作前一动词的补语。
唐代:动+得+宾的结构大量出现: 一) “得”仍是动词的补语
1、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白居 易《母别子》)
2、郑适曰:“某适思得诗一首以赠。”(《太 平广记》卷四○二)
二)“得”在下面例句中,相当“了”或“着” 1、稼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白居
(卷二)
3、大碗盛得多,小碗盛得少。(卷九十八) 4、若是看得有精神,自是活动有意思。(卷一一

动补结构的语义分析和句法分析 (1)

动补结构的语义分析和句法分析 (1)

动补结构的语义指向分析和句法分析本文要讨论的例句是:a.他洗干净了衣服;b.这盆脏衣服洗累了他。

两个例句都是动补结构作谓语,即V-R式。

由于补语表示谓语动词的结果,因而又称动结式。

动结式中补语的语义指向是复杂的,补语可以指向施事,受事,方式,工具等。

我们将在文中具体分析上面例句中动补结构的语义指向及其句法生成。

一.动补结构V-R中R的语义指向a.他洗干净了衣服b.这盆脏衣服洗累了他我们看看两个句子在相关句式转换中的差异性分布。

(施春宏2003)A B他把衣服洗干净了※他把衣服洗累了脏衣服被他洗干净了※脏衣服被他洗累了?他洗衣服洗干净了他洗衣服洗累了※这盆脏衣服把他洗干净了这盆脏衣服把他洗累了两组句式差异明显,我们需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组句式有如此大的差别。

这两组句式都用动补结构作谓语,我们将问题的焦点放在两个句子的动补结构上:“洗干净了”和“洗累了”。

我们可以运用语义指向分析分别对其进行区别。

a.他洗干净了衣服(施事主语句)他洗衣服+衣服干净了(“干净”指向“衣服”)补语谓词指向动作的受事。

b.这盆脏衣服洗累了他。

(受事主语句)他洗这盆脏衣服+他累了(“累”指向“他”)补语谓词指向动作的施事。

语义指向分析告诉我们两个句子中动补结构的补语语义指向不同,从而造成它们与相关句式转换中的差异分布。

二.从认知语义学和小句分析法的角度进行分析1动结式表述的致使事件是由使因事件和致果事件组成,分别对应于活动与状态,它们之间具有致使关系。

句法槽位可以设置成:( )V-R( ),活动的激发者可能在认知上显著于活动的承受者,前者优先转喻活动作致事。

a.他洗干净了衣服( )干净了衣服“他”是“他洗衣服”这一活动的激发者,由于活动的激发者可能在认知上显著于活动的承受者,“他”作为致事b.这盆脏衣服洗累了他()洗累了他由于一个论元“他”不能实现两次,则活动的承受者“这盆脏衣服”转喻作致事。

2.小句分析法认为补语谓词的论元投射成小句,作主动词的补足语,主动词原有的内部论元被贬抑。

汉语_动补结构_的类型学特征[1]

汉语_动补结构_的类型学特征[1]
句中,语义核心(事件构架)由int。来表达,而结构核心是谓语动
词floated。
在形态发达的语言里,哪个是核心语哪个是附加语可以用形
态来判别。汉语由于缺乏形态标记,判别起来就比较困难。
按照Talmy(2000)的观点,核心语和附加语的区分是从结构
着眼的,核心是指结构核心而不是语义核心。从结构上区分核心
词在现代汉语里仍然有致使的用法。
247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
柯理思(2002)认为汉语动补结构的补语自身也能充当谓语的
主要动词,如“漂进”的“进”,跟英语的int。纯粹是虚词不一样,因
此汉语是混合类型的语言。
用缩减法或扩展法究竟能不能检侧出动补结构的核心来?袁
统林(2000)认为马希文只是拿受事做主语的句式来检测核心语,
从语义上讲,主事件中的路径概念代表运动事件的抽象框架
(frame),如int。就代表一个抽象的运动框架:一个物体进人到另
一个物体里,具体的凸体、衬体、运动等项目可以填充到这个框架
中去,主事件因此也叫做构架事件(framingevent)。从结构上讲,
英语的float和西班牙语的sali6是谓语动词,是句子的核心语
〔thekegmovedintothestoreroom〕主事件+[1rolledthekeg〕副事件
表示运动原因的副事件“我滚动小桶”含有一个有意愿的施事
“我”。下面的事件可以看做空间运动事件的引申:
1shookhimawake.
我将他摇醒。
[Hemovedintoastateofbeingawake〕主事件+〔1shookhim〕副事件
“Thebottleexitedfromtheeave,floating."

使成式

使成式

“使成式”的起源之文献综述文学院08级汉语言班邓博2008012223“使成式”一词最早由王力先生提出。

“使成式”或又叫做动结式,动补结构,述补结构。

在这篇综述里,笔者主要叙述的是“使成式”的定义及其范围、起源及其判定标准。

一、定义及其范围(一)王力先生(1944)在《中国现代语法》中为“使成式”定义:“凡叙述词和它的末品补语成因果关系者,叫做使成式。

”从书中的讲解中,我们可以知道:文中的叙述词包括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末品补语包括形容词和动词,其中动词必须是不及物动词。

因此王力先生将“使成式”分为两大类:(1)形容词做末品补语,是表示某一种行为所使成的情况。

使受事者成为某种情况是正例,如:“再算清..了来领”“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使主事者的行为成为某种情况则是变例,如:“低头见是袭人哭了,方知踢错..了”并注明:“错”是踢的行为错了,不是被踢的人错了。

(2)动词做末品补语,表示某一种行为所使成的情况。

又细分为两类:A、主要动词是及物动词,和动词末品连接后,成为及物性仂语,这样,此行为所使成的情形即受事者所遭受的。

如:“是怕这气儿大了,吹到..了薛姑娘”..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B、主要动词是不及物动词者,和动词末品连接后,成为不及物性仂语,这样,此行为所使成的情形即主事者所遭受的。

如:“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没有看老子娘饿死..的理”(二)针对王力先生对“使成式”下的定义,祝敏彻先生(1963)在《使成式的起源和发展》中提出了异议。

他认为王力先生对“使成式”中叙述词所涉及的范围过于广泛,并举了两组句子进行辩证:我推倒了油瓶他爬上去=我使(推)油瓶倒了≠使(爬)他上去我弄坏了它黛玉赶到门前=我使(弄)它壤了≠使(赶)黛玉到门前“我们用‘使’字去代替左右两粗句子中叙述词中心成分时,就发现了‘油瓶倒’,‘.它坏’,是有外力使其如此的;‘他上去’、‘黛玉到门前’是没有外力的影响,而是自动的结果。

近代汉语动补结构

近代汉语动补结构
以上各句中的“得”都是动词,动词后面的 “得”作前一动词的补语。
唐代:动+得+宾的结构大量出现: 一) “得”仍是动词的补语
1、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白居 易《母别子》)
2、郑适曰:“某适思得诗一首以赠。”(《太 平广记》卷四○二)
二)“得”在下面例句中,相当“了”或“着” 1、稼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白居
动补结构
朱德熙《语法讲义》将补语分为四类: 1、结果补语,看见,长大; 2、趋向补语,进来,出去; 3、状态补语,写得好,写得不好; 4、可能补语:写得好,写不好。
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按补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将其分为结果 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 处所补语、时间补语、数量补语、人事 补语、原因补语共九类。
易《答谢家最小偏怜女》)
2、病来才十日,养得已三年。(白居易《病中 哭金銮子》)
3、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王建 《戴胜词》)
4、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 《雪中偶题》)
三)“动+得+补语”,“得”作补语的标志
1、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白居易《与沈 杨二舍人阁老同食》)
三)六朝或唐代
志村良志、梅祖麟认为使成式产生于魏晋南 北朝时期,太田辰夫认为使成式产生于唐代。
1、见巨鱼,射杀一鱼。(史记·秦始皇本记) 2、项梁已击杀之。(史记·李斯列传) 3、减食主父,百日而饿死。(战国策·秦三) 4、推堕驸马河中溺死。(汉书·苏武传) 5、独坐堂中,夜被刺死。(朝野佥载) 6、主人欲打死之。(《太平广记》91)
二、带“得”的动补结构
《汉语史稿》将动补结构中的“得”看成词尾, 认为来自表“获得”义的动词“得”。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现代汉语中,动补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它由动词和补语组成,表达动作或行为的结果、方式、程度等。

本文将从类型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动补结构进行考察,通过探讨其语法功能和在不同句子中的使用情况,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结构。

动补结构根据其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基本的是动词+形容词补语,例如“他唱得很好听”。

还有动词+名词补语、动词+动词补语、动词+副词补语等。

这些类型的动补结构在现代汉语中都非常常见,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补结构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表达动作或行为的结果、方式、程度等。

例如,“他唱得很好听”中,“很好听”是对“唱”这个动作的补充说明,表达了唱歌的效果非常好。

再比如,“他跑得很快”中,“很快”是对“跑”这个动作的补充说明,表达了跑步的速度非常快。

在不同的句子中,动补结构的运用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进行分析。

在“他哭红了眼睛”这个句子中,动词“哭”后面接的是形容词“红”作为补语,表达了哭泣导致眼睛变红的结果。

而在“他画了一个美丽的画”中,动词“画”后面接的是形容词“美丽”作为补语,表达了画的美丽程度。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动补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它具有丰富的类型和广泛的运用。

不同种类的动补结构在不同的句子中都能够有效地补充和说明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行为的结果、方式、程度等。

对于未来的研究,我们建议语法学家可以从更微观的角度对动补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比如,可以探究不同类型动补结构的认知基础、语义特征、语用功能等方面,以便更全面地揭示其本质特征。

还可以从跨语言的角度出发,对比其他语言中的类似结构,探讨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通过对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语法现象。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激发他们对相关话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概述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概述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概述作者:田永焕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9期摘要:动补结构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学和语义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对长期以来争论比较大的几个问题摆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认为动补结构的产生是汉语词汇化的结果,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动补结构的分类体系,同时文章着重指出句法核心与语义核心是不平衡的,就动补结构而言,它的句法核心是动词,语义核心是补语。

关键词:动补结构性质与类型句法核心与语义核心不平衡性一、动补结构的性质1.动补结构的界定动补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动词加上一个补充说明的词类。

张志公等《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用成分分析法对动补结构作了明确的规定:“补语是动词形容词的补充成分,它的作用是回答…怎么样、多少、多久‟之类问题,指出动作的结果、动作延续的时间、性状的程度等等。

作补语的主要是用形容词、动词、数量词、一些代词(有些补语是介词结构的),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边。

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从动补结构的构成成分来看,其中的动词可以是及物的,也可以是不及物的,补语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

值得注意的是,动补结构中的补语成分只能是谓词性的,这与动宾结构中宾语既可以是谓词性的也可以是体词性的有所不同。

动补结构是现代汉语五种基本结构之一,无论是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短语还是短语组合成句子,都有动补结构这种基本的构成方式。

比如:提高(词)、洗干净(短语)、他把苹果吃完了(句子)。

2.动补结构的性质对于动补结构的产生到底是汉语词汇化的结果还是句法方面的变化造成的这一问题,学界存在分歧。

在汉语研究的共时领域,朱德熙(1982)认为现代汉语中既有述补式复合词,如“革新”、“改良”、“证明”、“扩大”等,又有短语性质的述补结构,如“长大”、“变小”、“听懂”、“学会”等[1]。

赵元任(1979)虽也承认有两种结构,但认为朱德熙所举的两音节的例子都是动补式复合词,所谓的述补结构是黏着的短语补语结构或谓词性补语结构,前者指一般所谓的介词结构做补语,后者指带“得”的补语[2]。

基于加的夫语法的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

基于加的夫语法的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
基于加的夫语法的现代汉语 “动补结构”研究
何 伟 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francesweihe@
1
内容提要
• 1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研究回顾 1.1 “动补结构”的定义、产生和发展 1.2 “动补结构”与“动宾结构”的不同 1.3 “动补结构”中“补语”的分类


2 加的夫模式句法理论
3
1.1 “动补结构”的定义、产生和发展
从传统语法的角度, 通常是指由动词(包括形容词)加上一个补充说明的成分构成的。
“动补结构”
“殷代”说 “六朝”说
“汉代”说
“连动说” “兼语说”
“唐代”说
4
1.2 “动补结构”与“动宾结构”的不同
• • • 补语:只能由谓词性的成分充当 作用:说明动作的结果或状态 标志:有时可插入助词“得”
b.这本书我看了 <三天>。
(4)我高兴 <极> 了。 (5) a. 和尚动 <得>,我动 <不得>? b. 写得 <好>;写不 <好> c. 进得 <来>;进不 <来> (6)鲁迅生 <于1881年>,死 <于1936年>。 (7)a.我看得 <很认真>。
b.这姑娘生得 <皮肤很黑>。
c.好得 <很>。 d.那花儿红得 <让我心动>。

13
补语 • Halliday在介绍补语时指出,“补语是在剩余部分中有潜势成为主语而实际上 不是主语的一个成分,它通常由名词词组来体现”。 Fawcett在1997年的著作中阐述了对补语的测试标准,“不是主语的任何参 与者角色都是补语。” 补语在句法结构中就是补足主要动词(有时,和主要 动词延长成分一起)意义的对应及物性系统内情形中的一个参与者角色的成 分。根据这种描述,我们对小句中哪一部分是补语的界定应该比较明确。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概述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概述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概述作者:田永焕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9期摘要:动补结构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学和语义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对长期以来争论比较大的几个问题摆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认为动补结构的产生是汉语词汇化的结果,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动补结构的分类体系,同时文章着重指出句法核心与语义核心是不平衡的,就动补结构而言,它的句法核心是动词,语义核心是补语。

关键词:动补结构性质与类型句法核心与语义核心不平衡性一、动补结构的性质1.动补结构的界定动补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动词加上一个补充说明的词类。

张志公等《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用成分分析法对动补结构作了明确的规定:“补语是动词形容词的补充成分,它的作用是回答…怎么样、多少、多久‟之类问题,指出动作的结果、动作延续的时间、性状的程度等等。

作补语的主要是用形容词、动词、数量词、一些代词(有些补语是介词结构的),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边。

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从动补结构的构成成分来看,其中的动词可以是及物的,也可以是不及物的,补语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

值得注意的是,动补结构中的补语成分只能是谓词性的,这与动宾结构中宾语既可以是谓词性的也可以是体词性的有所不同。

动补结构是现代汉语五种基本结构之一,无论是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短语还是短语组合成句子,都有动补结构这种基本的构成方式。

比如:提高(词)、洗干净(短语)、他把苹果吃完了(句子)。

2.动补结构的性质对于动补结构的产生到底是汉语词汇化的结果还是句法方面的变化造成的这一问题,学界存在分歧。

在汉语研究的共时领域,朱德熙(1982)认为现代汉语中既有述补式复合词,如“革新”、“改良”、“证明”、“扩大”等,又有短语性质的述补结构,如“长大”、“变小”、“听懂”、“学会”等[1]。

赵元任(1979)虽也承认有两种结构,但认为朱德熙所举的两音节的例子都是动补式复合词,所谓的述补结构是黏着的短语补语结构或谓词性补语结构,前者指一般所谓的介词结构做补语,后者指带“得”的补语[2]。

那些结构作谓语

那些结构作谓语

那些结构作谓语1. 介绍在语言学中,谓语是一个句子的核心部分,它可以表达动作、状态、计划等,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语中,谓语通常由动词充当,但也有一些其他的结构可以作为谓语。

本文将探讨那些结构作为谓语的情况,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2. 动词作谓语动词是汉语中最常见的谓语成分。

它可以表示动作、状态、趋势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词作谓语的例子: - “吃饭”:他正在吃饭。

- “跑步”:他喜欢每天跑步锻炼身体。

- “看书”:她正在看一本小说。

3. 动补结构作谓语动补结构是一种特殊的结构,由动词和补语组成。

动补结构作为谓语时,补语通常是一个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如动词的不定式、动词的动名词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补结构作谓语的例子: - “喜欢吃水果”:孩子们都喜欢吃水果。

- “开始学习”:明天我们要开始学习新的课程。

4. 形容词作谓语形容词可以用作谓语,用来描述主语的状态或性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形容词作谓语的例子: - “漂亮”:这朵花真漂亮。

- “高兴”:他对考试成绩感到很高兴。

5. 名词作谓语名词作为谓语时,通常表示状态或身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名词作谓语的例子: - “医生”:他是一名医生。

- “学生”:她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6. 倒装结构作谓语倒装结构是指在句子中将谓语成分提前,主语放在谓语之后。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倒装结构作谓语的例子: - “来了”:这里来了一辆车。

- “出去”:大家都出去了。

7. 句型作谓语句型可以作为谓语,用来表示特定的说话方式或特殊的语言结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型作谓语的例子: - “当然了”:他当然了解这个问题。

8. 总结谓语是一个句子的核心部分,常常由动词作为主要成分。

但在汉语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结构可以作为谓语,如动补结构、形容词、名词、倒装结构和句型等。

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以上是关于那些结构作谓语的讨论,通过多个角度的分析,我们对这些结构的用法和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使成式

使成式

“使成式”的起源之文献综述文学院08级汉语言班邓博2008012223“使成式”一词最早由王力先生提出。

“使成式”或又叫做动结式,动补结构,述补结构。

在这篇综述里,笔者主要叙述的是“使成式”的定义及其范围、起源及其判定标准。

一、定义及其范围(一)王力先生(1944)在《中国现代语法》中为“使成式”定义:“凡叙述词和它的末品补语成因果关系者,叫做使成式。

”从书中的讲解中,我们可以知道:文中的叙述词包括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末品补语包括形容词和动词,其中动词必须是不及物动词。

因此王力先生将“使成式”分为两大类:(1)形容词做末品补语,是表示某一种行为所使成的情况。

使受事者成为某种情况是正例,如:“再算清..了来领”“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使主事者的行为成为某种情况则是变例,如:“低头见是袭人哭了,方知踢错..了”并注明:“错”是踢的行为错了,不是被踢的人错了。

(2)动词做末品补语,表示某一种行为所使成的情况。

又细分为两类:A、主要动词是及物动词,和动词末品连接后,成为及物性仂语,这样,此行为所使成的情形即受事者所遭受的。

如:“是怕这气儿大了,吹到..了薛姑娘”..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B、主要动词是不及物动词者,和动词末品连接后,成为不及物性仂语,这样,此行为所使成的情形即主事者所遭受的。

如:“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没有看老子娘饿死..的理”(二)针对王力先生对“使成式”下的定义,祝敏彻先生(1963)在《使成式的起源和发展》中提出了异议。

他认为王力先生对“使成式”中叙述词所涉及的范围过于广泛,并举了两组句子进行辩证:我推倒了油瓶他爬上去=我使(推)油瓶倒了≠使(爬)他上去我弄坏了它黛玉赶到门前=我使(弄)它壤了≠使(赶)黛玉到门前“我们用‘使’字去代替左右两粗句子中叙述词中心成分时,就发现了‘油瓶倒’,‘.它坏’,是有外力使其如此的;‘他上去’、‘黛玉到门前’是没有外力的影响,而是自动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补结构综述内容摘要:动补结构是汉语中比较特殊而且非常重要的结构。

通过对不同教材有关动补结构的论述的认真分析与比较,整理关于动补结构的一些定位,初步发现其中的某些不同并进行了浅层的探讨。

本文主要就动补结构的界定、动补结构的形式特征、汉语动补结构的起源时间、动补与动宾结构的区别及其分类情况等方面做以综述。

关键词:动补结构综述形式特征区别语义分类正文:关于动补结构,很多教材都有相关论述,但因其论述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本篇综述基于以下教材: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刑公畹《现代汉语教程》(1992)年;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1995年);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2000年);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2001年);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册》(2002年)。

同时参考引用了杨晶《〈金匮要略〉的动补结构》(2008年)一文的相关内容。

以上教材中,赵元任本在讲述复合词和句法类型两部分时分别提到动补结构;朱德熙本,刑公畹本,邵敬敏本是在短语类型或词组部分论述;而范晓本,陈昌来本及黄廖本均是在句式或句法成分部分讲到动补结构以及补语。

虽然以上教材是从词,词组,句子三个不同层面对动补结构做了不同的研究,但基于词,词组,句子三者构造原则的基本一致性,故此其对动补结构的分析,其内部应该是一致的。

下面,将各本的观点做以下综述,意在找出其共同之处,对比其不同之处,并对相关内容做以简要分析:一.动补结构的界定:现代汉语多从意义上对动补结构进行界定。

例如: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认为:动补短语:由中心动词和补语两个成分组成,补语附加在中心语的后头,期间是补充关系。

有的补语之前有“得”。

胡裕树《现代汉语》中认为,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

二.动补结构的形式特征:赵元任本在对动补复合词进行形式特征的分析时,主要涉及到其语音特征,可扩展性,补语后带“了”等方面的论述。

赵元任本认为,动补结构体现在语音方面,一般是重音在补语部分,例如:“变坏”,“延长”。

如果补语是双音节而第二个音节是轻声,重音在第一音节,否则在第二音节,例如:扫干净,变回头。

根据是否具备可扩展性,动补复合词表现在形式上有凝固的复合词,如:改良,说破等;可带中缀的复合词,即能在中间插入得和不的,例如:完成,超过等;可扩展的复合词,例如:吃饱(吃得太饱,吃得不很饱)。

在谈到补语后边带“了”时,他认为,动补复合词之后一般可以带后缀“了”,但在其否定式,进行式,无定过去式,命令式,趋向补语,可能式补语,引语形式以及作修饰语的动补复合词中不能带了。

对于动补结构中动词和补语的特征,赵元任本认为:动补结构里的动词几乎可以是任何动词,而常用的结果补语,大概形容词多于动作动词。

同时特别强调:名词不做动补复合词的补语。

刑公畹本在论述“述补词组和述语,补语”时认为:述语和补语之间结构上,意义上联系紧密,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不出现逗号。

对于补语的组成材料,他认为,各类谓词和副词,介词,以及各类谓词性词组都可以充当补语。

例如:惊跑了(动词),收拾干净(形容词),长得怎样(代词),好得很(副词),生于1881年(介词0,气得直跺脚(动词短语),改变得非常大(形容词短语),快活得好像雪天的小狗(动宾短语),痛得昏迷过去(动补短语),气得脸色煞白(主谓短语)。

范晓本在“动补谓语句的形式特点”中提到:动补谓语句中的谓语动词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如:他走累了,张大爷笑得特别开心;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如:我说了他几次,机器磨坏了。

动补谓语句中的补语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1.形容词性词语长作补语。

例如:饭已经煮熟了腿都站酸了2.动词性词语也长作补语。

例如:他跌伤了。

他的文章写得缺少激情。

3.动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也常作补语。

例如:老师对他看了一眼她急急忙忙地说了一遍。

4.主谓短语也可以做补语。

例如:小孩闹得人无法睡觉。

太阳晒得泊油路发软。

5.某些副词有时也可作补语。

例如:她对动画片喜欢得很。

好久没见女儿了,我心里想极了。

6.介宾短语也可作补语。

例如:汽车停在马路上了。

小李出生于1980年。

这里与刑公畹本不一致之处在于:刑公畹本在论述动词后的介词短语时说“中学教学语法体现视为动补词组,本书不采用这种分析方法,主要考虑到这个结构体中,“动词+介词”有较强的整体性,语音停顿在动+介之后,而不在动+介之间”【1】对此,黄廖本则概而言之:“补语可以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2】这与范晓本应该是保持了一致。

三.动补结构的起源时间:对此,以上各本均未提及,但在整个语言研究领域,这并非空白。

杨晶《〈金匮要略〉的动补结构》一文中认为,汉语动补式起源的时间,主要有“先秦说”、“两汉说”和“魏晋说”等,汉语史界尚难定论。

文中通过对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动补结构的研究分析,进一步论证动补结构这一重要的语法形式至少在汉代已出现并趋成熟。

四.动补结构与动宾结构的区别: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都在动词之后。

对于动补结构与动宾结构的区别,赵元任本,朱德熙本,刑公畹本和黄廖本等均有所论述,但其中也表现出了不同。

赵元任本只略提一句“有一类特殊的宾语曾被认为补语(例如黎锦熙国语文法)就是等号性动词之后的和兼语式里边的”。

【3】如:那是我,娶她为妻等。

并没有具体分析补语和宾语的不同。

朱德熙本则从补语与宾语的不同词性及作用做了简要限定,具体描述如下:宾语可以是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补语只能是谓词性成分,不能是体词性成分。

从意念上说,宾语的作用在于提出与动作相关的事物(受事,与事,工具等),补语的作用在于说明动作的结果或状态。

刑公畹本则在此基础上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补充而使之更趋明确,全面:1.词组充当宾语,动宾之间不能出现得字;而词组在充当补语时,动补之间必须出现得字。

(表否定的可能补语除外)。

比较:我听说他心脏病又犯了。

他忙得心脏病又犯了。

2.动宾结构中的动词一般可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出疑问,而动补结构的动词不具备这种性质。

例如:看电视(看不看电视)看清楚(·看不看清楚)4.宾语有时可移至动词前,构成把字句。

例如:我写完论文了→我把论文写完了。

而补语的位置则不能移动,只能出现在动词后面。

黄廖本则认为,对于补语和宾语的划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看关系。

例如:“喜欢安静”和“考虑清楚”都是动词+形容词,但前者的“安静”可回答“喜欢什么”的问题,是宾语;后者的“清楚”只能回答“考虑得怎样”的问题,是“考虑”结果补语。

2.看成分的词性。

就量词而言,量词短语里如用物量词,一般是宾语;如果用动量词,就是补语。

例如“看几本”和“看几遍”就是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的区别。

3.某些表示时间的成分既可能作补语,也可能作宾语,而作宾语的往往可以变换成“把”字句。

这一点与刑公畹本的观点是一致的。

综而观之,在补语与宾语的区别这一问题上,各本基本上是在已有观点的基础上或作以深入分析,或作以补充完善而使之更为明确,更具可操作性。

五.动补结构的分类。

对动补结构的分类基于对补语的不同分类。

赵元任本分为自由的补语和粘着的补语。

朱德熙本、刑公畹本则称之为组合式动补结构和粘合式动补结构。

此外,根据补语与动词的意义关系,讲补语分为结果,状态,程度,趋向,可能五种类型。

范晓本则从句子的角度,以同样的分类标准将动补谓语句分为七类,比朱本与刑本多了数量补语和时地补语两种类型。

陈昌来本则要而言之,从形式上分为带得和不带得得;从语义上沿用了范晓本的分类方法。

邵敬敏本则将两种分类标准合而用之,根据带不带标志得的情况,将补语分为数量,情态,结果,趋向,可能和程度六种。

删去了范本,陈本中所列的时地补语。

黄廖本侧重语义类别论述了补语的七种类型,肯定了时地补语在补语中的位置。

下面对各教材中有关动补结构或补语的分类所述内容做以综合论述。

(1)根据补语与前面动词之间的连结形式,可分为粘合式(粘着的补语)和组合式(自由的补语)。

这一点,赵元任本与后来的朱德熙本,刑公畹本虽然命名不同,但其实质应该是一致的。

关于这两种格式的区别,刑公畹本分析如下:1.粘合式的直接成分联系紧密(有的语法书称之为短语词),补语结构简单,一般是一个词,不能随意扩展,也不能用结构比较复杂的词组替换。

组合式中的补语比较自由,活跃,可以随意扩展。

比较:粘合式组合式累病了累得病了·累病又重了累得病又重了·累得了一场病累得得了一场病·累心脏病发作了累得心脏病发作了2.粘合式的动补词组后可带宾语,组合式则不能。

比较:粘合式组合式哭肿了眼睛·哭得肿了眼睛排好了队伍·排得好了队伍来晚十分钟·来得晚十分钟3.粘合式的否定形式是在动词前加否定词“没”“别”;组合式的否定形式是在补语前加否定词“不”。

比较:粘合式组合式肯定式否定式肯定式否定式摆整齐没摆整齐摆得整齐摆得不整齐长高了没长高长得高了长得不高来晚了别来晚了来得晚了来得不晚朱德熙本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分析。

(二)以语义类别为补语的分类依据,这是在除赵任远本之外的其他教材中所共同采用的。

不同之处在于各教材最终得出的结果不同。

朱德熙本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五类。

这也是其后各教材分类中毫无争议的五种最基本的补语类型。

综合各教材的讲述,整理如下:1.结果补语这种补语意在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与中心语动词有因果关系。

含结果补语的动补结构一般称为“动结式”。

充当结果补语的词语,大多数是形容词,其中又以单音节的居多,双音节的只有“清楚”、“明白”、“干净”、“整齐”等为数不多的几个。

少数用动词,常见的有:走、跑、动、掉、断、吹、翻、成、倒、死、病、哭、疯、笑、崩、见、懂、通、穿等。

带结果补语的动补结构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后头可以带动词后缀“了”或“过’,同时有及物与不及物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动补结构之为及物的或不及物的跟动词的及物不及物并无必然联系。

例如:“哭”是不及物动词,可动补结构“哭哑”却是及物的,因为可以说“哭哑了嗓子”。

反之,“买”是及物动词,可是动补结构“买贵了”却是不及物的,因为只能说“这件衣服买贵了”,而不能说成“买贵了这件衣服”。

2.趋向补语由趋向动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者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变化情况。

如:登上(山顶)、拿出来(一本书)、吵起来了、明白过来了。

这类有动词和趋向补语构成的结构可称为“动趋式”。

趋向补语的特点:(1)正常情况下读轻声。

(2)不需要后缀“了”。

动趋式结构中的动词大部分都是动作动词,充当趋向补语的词语,都是表示趋向的动词,这些动词包括单音节的如: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开以及由它们复合而成的双音节趋向动词如:上来、下去、进来、上去、过去、开去、回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