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验收规范 DB41_T 1944-2020 河南
地热采暖工程施工验收标准
![地热采暖工程施工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f5cc5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3.png)
地热采暖工程施工验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低温热水辐射供暖部分的相关规定,特制定升阳地热采暖施工验收标准如下:1总则:本标准适用于公民建室内地热采暖工程施工、改造.地热采暖的施工、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材料验收:按双方签定合同时共同确定使用的管件、材料进行验收.验收标准为相关生产厂商的质量标准.3施工验收:3. 1施工地面清洁、平整;厨房、卫生间防水处理检测 ,环境温度不低于5℃,施工过程严禁踩踏加热管.绝热层苯板的铺设应平整,苯板之间相互结合应严密,楼房首层应做防潮处理且应加厚绝热层.绝热层上方严禁铺设其他管路或线路.加热管的安装间距为200-220mm,管材应用地热采暖专用管,符合双方签定合同时确定的规格;若管间距加密应在施工合同中说明并加收管材成本费.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安装误差应小于15 mm,施工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部位应增加管卡固定,不得出现死折.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材直径的6倍.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PE-X严禁有任何形式的接头.在分集水器附近连接处的加热管应加装柔性套管,并高于装饰层150--200 mm.当管材排列较密且间距小于100 mm时应加设柔性套管.应预留墙角、地面热胀伸缩缝,以防因加热导致热胀后致使地面起拱,损坏其他设施.4质量验收: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加热管的材料,规格及铺设间距、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 加热管与分集水器的连接处应无渗漏.填充层内加热管PE—X严禁有接头,PE—RT除外.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倍,且不应小于.在试验压力稳定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其压力降幅不应大于 Mpa.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得渗漏,不得以气压试验替代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应有客户在场,合格后由客户签字验收.5附则:本标准未尽之处,均执行建设部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中所规定的国家行业标准.施工步骤1、清扫施工现场;2、铺设保温板和铝泊纸;3、铺设和加固钢丝网;4、布置和加固地热盘管;5、安装分水器和主管道连接;6、地热管系统打压测试.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施工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2. 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完成技术交底;3. 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4. 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内粉刷不含面层,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并已将地面清理干净;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5. 各种安装材料已经检验合格,所附带的说明书和合格证应齐全.加热管在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拖.避免爆晒雨淋,宜储存在温度不超过40℃,通风良好和干净的库房内;与热源距离至少应保持在1m以上.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它化学溶剂接触污染管线的表面.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不宜与其它工种进行交叉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严禁进人踩踏加热管.所有地面留洞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 绝热层的铺设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绝热层相互间的接缝应严密.直接与土壤接触的或有潮气侵入的地面,在铺放绝热层之前应先铺一层防潮层.加热管的安装加热管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加热管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加热管的选型、管径、壁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对加热管外观质量和管内部是否有杂质等进行认真检查,确认不存在任何问题后再进行安装.加热管安装间断或完毕的敞口处,应随时封堵.加热管切割,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口应平整,断口面应垂直管轴线.加热管安装时应禁止管道拧劲;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限制顶住,并用管卡进行固定,防止出现"死折";加热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施工验收后,发现加热管损坏,需要增设接头时,根据不同材质的塑料加热管采用热熔插接式连接或卡套式、卡压式铜制管接头.采用铜制管接头时应在外部增设防腐及其保护措施.铜管宜采用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无论采用何种接头,在装饰层上应设有明显标志.加热管应设固定装置,可采用以下的固定方法:1. 用固定卡子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绝热板或设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2. 用扎带将加热管固定在铺设于绝热层上的网栅上;3. 直接卡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4. 直接固定于绝热层表面凸起间形成的凹槽内.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部分固定间距宜为-,弯曲管段部分的固定点间距宜为-.在分、集水器附近以及其它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加热管外部应设置柔性套管等保温措施.加热管出地面至分、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加热管出地面至分、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套塑料套管.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200 mm.加热管与分、集水器装置及管件连接应采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夹紧连接连接;连接件材料宜为铜质;铜质连接件直接与PP-R或PP-B接触的表面必须镀镍.加热管的环路布置应尽可能少穿伸缩缝,穿越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100mm的两端均匀的柔性套管.分、集水器应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一般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应不小于300 mm.分、集水器安装视图参见附录H.伸缩缝的设置:1. 在与内外墙、柱及过门等交接处应敷设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连接处应采用搭接方式,搭接宽度不小于10mm;伸缩缝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方式,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伸缩缝宜采用聚苯乙烯或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2. 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3. 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到填充层的上边缘整个截面上隔开.填充层的施工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条件:1. 所有伸缩缝均已按设计要求敷设完毕;2. 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加热管处于有压状态下;混凝土填充层的施工,应由土建施工方承担;安装单位应密切配合,保证加热管内的水压不低于,养护过程中,系统应保持不小于.浇捣混凝土填充层时,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周期不应少于21天.养护期满后,对地面应妥加保护,严禁在地面上运行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和高温加热设备.面层的施工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装饰地面宜采用以下材料:1. 水泥砂浆、混凝土地面;2. 磁砖、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地面;3. 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及耐热实木地板.面层施工前应确定填充层是否达到面层需要的干燥度后才可施工.面层施工,除应符合土建施工设计图纸的各项要求外,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 施工面层时,不得剔、凿、割、钻和钉填充层,不得向填充层内楔入任何物件;2. 面层的施工,必须在填充层达到要求强度后才能进行;3. 面层石材、面砖在与内外墙、柱等交接处,应留8mm宽伸缩缝最后以踢脚遮挡;木地板铺设时,应留≥14mm伸缩缝.以木地板作为面层时,木材必须经过干燥处理,且应在填充层和找平层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地板粘贴.卫生间施工卫生间应做两层隔离层两层防水卫生间过门处应设置止水墙,在止水墙内侧应配合土建专业作防水,以防止卫生间积水渗入绝热层,并沿绝热层渗入其它区域.。
单井全回灌技术规范
![单井全回灌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aa32042941ea76e59fa0411.png)
河南省行业标准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坏换热采集井2014-05-26 发布2014-06-01 实施河南省空调冷冻节能协会为规范和推动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采集井(以下简称浅层地热能采集井)优质施工的标准,特编制本标准。
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采集井技术是一项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的浅层地热能采集技术,它以井底层的循环水为介质,与200米以上(根据钻井深度)土壤中的18C左右的恒定温度进行能量不消转换,通过调节装置它可以完全实现地下水就地全部同层回灌,耗水资源也不污染地下水,对地下水是安全的。
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井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逐步几倍上升,每年可实现浅层地热能替代传统供暖能源约20 万吨以上标煤。
我省有许多重要工程都采用了单井循环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采集技术供暖和制冷。
河南省空调冷冻节能协会提醒大家,应用本项技术时可能涉及到发明专利号201420035650.5和专利号201420035666.6地源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和单井全回灌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为了节能减排,大家共同蓝天白云,发明人愿意把本项节能环保技术贡献给全社会每一位热爱节能环保事业的人。
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井节能环保技术规范1.技术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井节能环保技术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要求。
2.技术规范引用文件:GB/T 13663-200供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50296 供水井技术规范3.技术术语:以下为本文件的技术术语3.1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节能采集井壁钻井时形成800mm~1000m直径的圆形井壁3.2 分水器调节浅层地热能地下土壤换热交换量的调节装置3.3 地热能交换提取颗粒当浅层地热能提取装置工作时通过地热能交换提取颗粒能把能量交换至直径约20米以内的岩土层或沙层中去。
3.4 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并联井系统本系统最小可为2000 平方以内的建筑物供热供冷,最大可通过多井并联为千万平方以上面积供热供冷,对食品、药物、冷链等低温供冷系统节能量更大。
河南省地方标准《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通过审查鉴定
![河南省地方标准《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通过审查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98f8f7e58fafab069dc02a4.png)
速” 和空气正循环的“ 孔底加压 、 悬垂钻进 ” 特点 , 使 钻孔的垂直度提高 , 钻孔垂直偏差≤1 %。
汪彦枢. 潜孑 L 锤跟 管钻进 方法 的开发 及应 用 [ J ] . 探 矿工程 ,
2 0 0 3. ( S 1 ): 2 0 1— 2 0 3 .
河南省地方标 准《 浅层地热能钻 探技术规范》 通过 审查鉴定
第4 2卷第 1 期
丁晓庆等 : 气动潜孔锤跟管钻进技术在 岩土工程勘察施工 中的应用
表 1 试验数据
2 1
( 4 ) 由于采用 了新型旋翼式偏心跟管钻头 , 潜 孔锤高效碎岩的同时同步跟进套 管, 降低 了劳动强
度, 减少 了钻 具损 坏 的概率 。 气动 潜孔 锤跟 管钻 进技 术为 破碎 覆盖层 钻进 提 供 了一种 新 的思路 , 在 保证 勘 探 孔 质 量达 到 技 术 要 求 的 同时 , 大 幅 度 提 高 了生 产 效 率 , 减 少 了 钻 具 损 耗, 降低 了 劳动强 度 , 必 将有 广 阔的市 场前景 。本 文 是 笔者在 有 限 的条 件 内进 行 的初 步研 究 , 以期 为 现 场施 工及 后续 的深 入研 究提 供参 考 。
布。
用有 限公 司 、 河南省 深部 探矿 工程技 术研究 中心 、 中国地质 科学 院勘 探技术研究所 等单位 负责起 草 。同 日, “ 科 学钻探
工程钻井 液与护壁堵漏技术 研究 ” 和“ 多工艺 钻井技 术在地 热钻探 中应用研 究 ” 项 目也 通过 了河南 省 科技 厅组 织 的鉴 定, 成果分别达 同类 研究 国内领先 、 部分 国际先 进及 国 内领 先水平 。 ( 申云飞 供稿 )
易振华 , 何龙飞. 大直径贯通式潜孔锤局部气举 反循环钻进工 艺 的试验研究 [ J ] . 岩土工程技术 , 2 0 1 3 , 2 7 ( 1 ) : 5— 8 . 刘 家荣 , 王建华 , 王文斌 , 等. 气 动潜孔锤 钻进技 术若 干问题
地采暖施工及验收标准
![地采暖施工及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ca4ea2aeff9aef8941e06ba.png)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关于低温热水辐射供暖部分的相关规定,特制定升阳地热采暖施工验收标准如下:1总则:1.1本标准适用于公民建室内地热采暖工程施工、改造。
1.2 地热采暖的施工、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材料验收:按双方签定合同时共同确定使用的管件、材料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为相关生产厂商的质量标准。
3施工验收:3. 1施工地面清洁、平整;厨房、卫生间防水处理检测,环境温度不低于5℃,施工过程严禁踩踏加热管。
3.2绝热层苯板的铺设应平整,苯板之间相互结合应严密,楼房首层应做防潮处理且应加厚绝热层。
绝热层上方严禁铺设其他管路或线路。
3.3加热管的安装间距为200-220mm,管材应用地热采暖专用管,符合双方签定合同时确定的规格;若管间距加密应在施工合同中说明并加收管材成本费。
3.4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安装误差应小于15 mm,施工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部位应增加管卡固定,不得出现死折。
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材直径的6倍。
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PE-X)严禁有任何形式的接头。
3.5在分集水器附近连接处的加热管应加装柔性套管,并高于装饰层150--200 mm。
当管材排列较密且间距小于100 mm时应加设柔性套管。
3.6应预留墙角、地面热胀伸缩缝,以防因加热导致热胀后致使地面起拱,损坏其他设施。
4质量验收:4.1 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4.2加热管的材料,规格及铺设间距、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
4.3加热管与分集水器的连接处应无渗漏。
4.4填充层内加热管(PE—X)严禁有接头,(PE—RT除外)。
4.5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
4.6在试验压力稳定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其压力降幅不应大于0.05 Mpa。
4.7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得渗漏,不得以气压试验替代水压试验。
河南省地方标准发布公告
![河南省地方标准发布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802fba51e79b896902261c.png)
河南省地方标准发布公告豫质监标备字〔2011〕2号───────────────────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河南省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如下: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1 DB41/ 684—2011 铅冶炼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 DB41/T 685—2011 淮阳泥泥狗3 DB41/T 686—2011 淮阳布老虎4 DB41/T 687—201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5 DB41/T 688—2011 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6 DB41/T 689—2011 汽车客运站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7 DB41/T 690—2011 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规范8 DB41/T 691—2011 医院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9 DB41/T 692—2011 文物建筑消防管理规范10 DB41/T 693—2011纺织品织物调温性能评价温度变化法11 DB41/T 694—2011 女裤12 DB41/T 695—2011 针织女裤13 DB41/T 696—2011 公路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支架法施工技术规范14 DB41/T 697—2011 夏玉米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5 DB41/T 698—2011 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规程16 DB41/T 699—2011 茄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17 DB41/T 700—2011 露地无公害西瓜生产技术规程18 DB41/T 701—2011 褐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范19 DB41/T 702—2011 洛阳牡丹种苗生产技术规程20 DB41/T 703—2011 洛阳牡丹盆花催花技术规程21 DB41/T 704—2011 阀门遥控系统22 DB41/T 705—2011 电液阀门驱动装置23 DB41/T 706—201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流行性腹泻病毒二重RT-PCR鉴别诊断试验方法24 DB41/T 707—2011 规模牛场口蹄疫免疫技术规范25 DB41/T 708—2011 规模牛场口蹄疫监测技术规范26 DB41/T 709—2011 规模牛场口蹄疫环境控制技术规范27 DB41/T 710—2011 规模牲畜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28 DB41/T 711—2011 河南省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和服务规范29 DB41/T 712—2011 高聚物防渗墙技术规范30 DB41/T 299—2011 洛阳牡丹盆花质量标准31 DB41/T 300—2011 洛阳牡丹种苗质量标准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地源热泵建筑应用项目实施质量及验收标准00
![地源热泵建筑应用项目实施质量及验收标准00](https://img.taocdn.com/s3/m/6f46df71a26925c52dc5bf00.png)
能耗监测系统方案
预留点是否合理,监测系统是否合理?
地源热泵系统施工过程中,按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数据监测系统技术导则》内容,根据设计方案预留的监测位置,制定能耗监测系统施工方案,完成能耗监测系统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应保存能耗监测系统实施方案及相关影像资料。
热计量
供热计量施工方案
能效测评
测评报告
结论是否满足申报要求?
能效测评报告和申报书中申报的内容
地源热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实施质量及验收标准
节点
需提供资料
主要检查验收内容
质量及验收标准
项目申报
各种证明材料
手续是否齐全
立项审批、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资金落实证明文件、取水许可证
建筑设计方案
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证书
是否为节能建筑
选用产品类型,产品是否合格?热表、温控装置安装情况
居住建筑必须实施分户计量,安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公共建筑必须安装室内温控装置及楼前计量装置,对于归属不同使用单位的各部分,应分别设置冷热量表。
系统整体运行调试
调试方案、记录
系统是否正常?调试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按照《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第8.0.2条规定,进行整体运转、调试和验收。地源热泵系统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和《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的相关规定。
热泵系统设计
设计方案及图纸
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管网布置是否合理,
系统设计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规定。其中,涉及生活热水或其他热水供应部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地源热泵机组及末端设备按照实际运行参数选型,机组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源热泵机组》(GB/T19409)相关规定,满足系统运行参数的要求;系统设计方案合理可行,机房、管路、末端布置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规定
河南2020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复审清单
![河南2020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复审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bf952724dd3383c4ba4cd287.png)
附件2020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复审清单5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道路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DBJ41/T131-2014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51《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DBJ41/T132-2014河南省有色工程勘察有限公司52《河南省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J41/T136-2014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53《河南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41/T138-2014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4《河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J41/T139-2014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5《石膏秸杆复合隔墙技术规程》DBJ41/T140-2014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56《河南省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管理标准》DBJ41/T141-2014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7《城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DBJ41/T143-2014河南省智能建筑协会58《浆料嵌缝敷面EPS板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DBJ41/T144-2014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DBJ41/T071-2006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59《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DBJ41/T072-2006河南省公安厅消防局60《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61《复合灌注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DBJ41/T073-2008郑大综合设计研究院62《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DBJ41/T075-2006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6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细则》(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DBJ41/T076-2006郑州市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办公室64《蒸压粉煤灰砖建筑技术规程》(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DBJ41/T077-2009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65《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DBJ41/T078-2007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66《复合保温钢筋焊接网架混凝土墙(CL建筑体系)技术规程)》DBJ41/T080-2008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67《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DJB41/T083-2008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68《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DJB41/T085-2008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69《集中空调计量收费装置及应用技术规程》(2014年复审继续有效)DJB41/T086-2008河南省建设科技协会节能专业委员会125《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复合防水技术标准》DBJ41/T214-2019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26《碳纤维发热线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标准》DBJ41/T215-2019郑州市正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27《河南省成品住宅评价标准》DBJ41/T216-2019河南省中原成品房研究中心128《悬挂式单轨交通技术标准》DBJ41/T217-2019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29《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标准》DBJ41/T218-2019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30《轨道交通基坑工程钢管支撑施工技术标准》DBJ41/T219-2019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13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技术标准》DBJ41/T220-2019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132《河南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J41/T222-2019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33《城市桥梁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标准》DBJ41/T223-2019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134《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技术标准》DBJ41/T227-2019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二水浅层地热能利用示范工程顺利验收
![河南二水浅层地热能利用示范工程顺利验收](https://img.taocdn.com/s3/m/1498183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3.png)
河南二水浅层地热能利用示范工程顺利验收
严珊珊
【期刊名称】《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年(卷),期】2009(36)6
【摘要】近日,河南省地矿局水文二队杜康大酒店浅层地热能(水源)开发工程顺利验收。
该工程合同额为145万元,采用节能环保的水源热泵技术对杜康大酒店传统老化的供暖制冷设备进行改造,利用地下200米以内的地下水源作为冷热源,地下水源流经热泵机组时进行热量交换,实现了夏季制冷、冬季供暖以及24h提供生活热水的功能。
【总页数】1页(P71-71)
【关键词】水源热泵技术;地热能利用;河南省;示范工程;浅层;制冷设备;地下水源;冬季供暖
【作者】严珊珊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矿局水文二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32.2;TK529
【相关文献】
1.河南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研究 [J], 赵静;闫振鹏;邵景力;崔亚莉;刘新号;田良河
2.《天津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顺利通过评审 [J], 苏民
3.天津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城建设 [J], 斯文
4.杨凌示范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J], 张亚鸽;王磊;高海峰;许泽润
5.河南省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J], 张越;孙洁;孙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41项河南省地方标准的公告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41项河南省地方标准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7739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e.png)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41项河南省地方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04.14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4.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
正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41项河南省地方标准的公告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41项河南省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
2021年4月14日。
行业标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的编制和应用
![行业标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的编制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aabba9dd3383c4bb4cd2d5.png)
试验 、 水 和 回灌 试 验 提 出 了 明 确 的 指 标 。 抽
讨 。 很 多 专 家 提 出 了很 中 肯 的 意 见 。 规 范 编 写 组 吸 纳 了各 方 面 专 家 的 建 议 , 出 了 送 审 稿 和 报 批 搞 。 经 国 提 土 资 源 标 准 化 委 员 会 水 工 环 地 质 分 技 术 委 员 会 的 审
强监测 , 握 开发 动态 。国土资 源行业 标 准《 ZT 掌 D /
进 地 了 地 下 水 换 热 系 统 和 地 埋 管 换 热 系 统 适 宜 性 分
浅层 地热能 开发 利 用评 价 内容包 括 : 境影 响 预 环 测、 经济成 本评估 和 开 发利 用 方 案制 定 。评 价 和预 测 浅 层地热 能开发可 能带来 的生态 环境效 应和 环境地 质 问题 , 论证 浅层地 热能不 同开发方 式 的建设 、 运行成 本 及 经济性 。开发利 用方案 要满足 区域浅 层地 热能利 用 规 划和地源 热泵工 程设计 的需求 。
0 2 -20 2 5 0 9浅层 地 热 能 勘 查 评 价规 范 》 的发 布 , 在 并 20 0 9年 7月 3 1日试 行 , 成 为 浅层 地 热 能勘 查 的 技 将
术 依据 。
查, 国土 资源部 于 2 0 0 9年 7月 发 布 了《 层 地 热 能 勘 浅 查评 价规 范》 。 浅层 地热 能勘查 分 为 区域浅 层地 热能 调查 和场 地
区, 计算 了南 昌市 区的浅层 地热容量 、 下水 循环利 用 地 量、 适宜 区 范 围 内换 热 功 率 、 供 暖 面 积 和 可 制冷 面 可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第二稿)》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第二稿)》](https://img.taocdn.com/s3/m/d2f84369a45177232f60a2d1.png)
国土资源行业标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征求意见第二稿)××××-××-××发布××××-××-××实施II目次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总则............................................................................. (1)4 术语............................................................................. (1)5 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 (3)6 地源热泵工程浅层地热能勘查 (5)7 浅层地热能资源计算评价 (7)8 浅层地热能利用环境评价 (12)9 浅层地热能利用经济评价 (13)附录A(资料性附录)空气、水和几种常见岩石的比热、密度、热导率和热扩散率..............15附录B(资料性附录)浅层地热能勘查设计书提纲 (16)附录C(资料性附录)浅层地热能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17)附录D(资料性附录)数值法 (18)附录E(资料性附录)大地热流值的确定方法 (19)附录F(规范性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21)1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技术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为规范浅层地热能的勘查与评价制订本规程。
规程规定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的目的任务、基本工作内容、勘查工程控制程度、勘查质量要求、浅层地热能资源计算与评价、浅层地热流体质量评价、浅层地热能利用的环境评价和经济评价,以及勘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等基本要求。
DB41_T 1948-2020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
![DB41_T 1948-2020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b6abf4184868762caaed5d8.png)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3)5 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及人员访谈 (4)6 调查范围 (6)7 监测单元 (6)8 监测点位 (7)9 监测项目 (8)10 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 (9)11 监测时段 (9)12 分析方法 (9)13 评价方法 (11)14 报告编制 (13)附录A(资料性附录)土壤污染重点行业分类及企业筛选原则 (14)附录B(资料性附录)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影响范围 (19)附录C(资料性附录)土壤环境背景值确定方法要点 (27)附录D(资料性附录)置信区间概念及计算方法 (28)附录E(资料性附录)调查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29)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管控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为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措施精准实施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大学、河南工程学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镜清、陈勇、张培、陈少华、梁亦欣、李婧、李林帅、孔德芳、孙燕、王宣、邢永强、赵雪、齐晓宇、宋来鹏。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调查范围、监测单元、监测点位、监测项目、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监测时段、分析方法、评价方法、报告编制。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或农产品点位超标区域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污染事故造成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铜的测定GB 5009.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锌的测定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5009.13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镍的测定GB 5009.2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GB/T 14550 土壤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7136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2105.1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 22105.2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 23200.1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491 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680 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 766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80 土壤和沉积物无机元素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DB41/T 1948—2020HJ 784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 803 土壤和沉积物 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805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34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35 土壤和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 921 土壤和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923 土壤和沉积物总汞的测定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962 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8 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NY/T 1121.2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 1121.3 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 1121.5 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 1121.6 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 1377 土壤pH的测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国家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环办土壤〔2019〕53号《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定(试行)》国家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环办土壤函〔2018〕147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验收规程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验收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324d8590066f5335b812177.png)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验收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一)政策依据2017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发布《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指出河南省“十三五”期间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5700万平方米。
将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作为重点任务,按照“因地制宜、集约开发、加强监管、注重环保”的方式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
通过技术进步、规范管理解决目前浅层地热能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2017年11月,《河南省推进能源业转型发展方案》(豫政办〔2017〕134号)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地热能供暖,到2020年累计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17亿平方米(包括浅层地热能和中深层水热型地热供暖)。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北方采暖地区燃煤减量替代的通知》(发改环资〔2017〕2278号),指出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推进北方采暖地居民供热等燃煤减量替代,提高区域供热(冷)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设计、施工、运行、环保等相关标准。
2018年8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河南省2018年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豫发改能源〔2018〕617号),指出因地制宜推进地热供暖。
2019年7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促进地热能供暖的指导意见》(豫发改能源〔2019〕451号),指出要探索地热能供暖市场化运营模式,初步建成地热供暖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地热能供暖政策体系和规模化地热能供暖市场。
(二)研究背景浅层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也是一种特殊矿产资源和能源。
浅层地热能是指在太阳能照射和地心热产生的大地热流综合作用下,存在于地球表层恒温带至200m埋深中土壤、岩石和地下水中的低温地热能(一般温度低于25℃)。
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
![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0275259700abb68a982fbce.png)
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作者:————————————————————————————————日期: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DB 41/ XXXXX—XXXX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4-11-13)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V)引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地下水源井设计 (2)4.1 一般要求 (2)4.2 井管选择 (2)4.2.1 井壁管选择 (3)4.2.2 过滤管选择 (3)4.2.3 沉淀管选择 (4)4.3 抽水井、回灌井布置及数量设计 (4)4.3.1 布置方式 (4)4.3.2 数量设计 (4)4.4 抽水井、回灌井结构设计 (4)4.4.1 井身结构设计 (4)4.4.2 抽水井、回灌井的封闭 (5)4.5 过滤器设计 (5)4.6 抽水量与回水量设计 (6)5 垂直地埋管钻孔设计 (6)5.1 一般规定 (7)5.1.1 设计内容 (7)5.1.2 设计原则 (7)5.2 U形管选择 (7)5.3 地埋管布置及数量设计 (7)5.3.1 地埋管布置原则 (7)5.3.2 地埋管钻孔数量 (8)5.4 地埋管钻孔结构设计 (8)5.5 回填材料选择 (8)6 地下水源井施工 (8)6.1 一般规定 (8)6.2 钻井技术方法 (8)6.3 钻井液选择与护壁堵漏 (9)6.4 成井工艺与抽水、回灌试验 (9)6.4.1 成井工艺 (9)6.4.2 抽水试验 (9)6.4.3 回灌试验 (10)7 垂直地埋管钻孔施工 (10)7.1 一般规定 (10)7.2 钻探技术方法 (10)7.3 钻孔冲洗液要求 (10)7.4 U形管下入及固定方式 (11)7.4.1 管材、管件运输和储存要求 (11)7.4.2 U形管下入前外观检查 (11)7.4.3 垂直地埋管安装规定 (11)7.5 回填材料投入方式 (11)8 工程验收方法 (12)8.1 地下水源抽水井、回灌井验收方法 (12)8.2 垂直地埋管地下系统验收方法 (12)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PVC-U塑料井管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和规格 (13)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地埋管管材外径及壁厚 (14)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埋管围填材料的热物性指标 (16)附录D(资料性附录)水源热泵水质要求 (17)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
![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0275259700abb68a982fbce.png)
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作者:————————————————————————————————日期: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DB 41/ XXXXX—XXXX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4-11-13)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V)引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地下水源井设计 (2)4.1 一般要求 (2)4.2 井管选择 (2)4.2.1 井壁管选择 (3)4.2.2 过滤管选择 (3)4.2.3 沉淀管选择 (4)4.3 抽水井、回灌井布置及数量设计 (4)4.3.1 布置方式 (4)4.3.2 数量设计 (4)4.4 抽水井、回灌井结构设计 (4)4.4.1 井身结构设计 (4)4.4.2 抽水井、回灌井的封闭 (5)4.5 过滤器设计 (5)4.6 抽水量与回水量设计 (6)5 垂直地埋管钻孔设计 (6)5.1 一般规定 (7)5.1.1 设计内容 (7)5.1.2 设计原则 (7)5.2 U形管选择 (7)5.3 地埋管布置及数量设计 (7)5.3.1 地埋管布置原则 (7)5.3.2 地埋管钻孔数量 (8)5.4 地埋管钻孔结构设计 (8)5.5 回填材料选择 (8)6 地下水源井施工 (8)6.1 一般规定 (8)6.2 钻井技术方法 (8)6.3 钻井液选择与护壁堵漏 (9)6.4 成井工艺与抽水、回灌试验 (9)6.4.1 成井工艺 (9)6.4.2 抽水试验 (9)6.4.3 回灌试验 (10)7 垂直地埋管钻孔施工 (10)7.1 一般规定 (10)7.2 钻探技术方法 (10)7.3 钻孔冲洗液要求 (10)7.4 U形管下入及固定方式 (11)7.4.1 管材、管件运输和储存要求 (11)7.4.2 U形管下入前外观检查 (11)7.4.3 垂直地埋管安装规定 (11)7.5 回填材料投入方式 (11)8 工程验收方法 (12)8.1 地下水源抽水井、回灌井验收方法 (12)8.2 垂直地埋管地下系统验收方法 (12)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PVC-U塑料井管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和规格 (13)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地埋管管材外径及壁厚 (14)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埋管围填材料的热物性指标 (16)附录D(资料性附录)水源热泵水质要求 (17)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规范
![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21f354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b.png)
DB41/T 2118—2021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分级、地下水和地埋管换热系统浅层地热能勘查、浅层地热能资源计算与评价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地下水、岩土体为低温热源,采用热泵技术进行供热、制冷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程的前期场地勘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Z/T 0148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 0181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 0225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CJJ/T 29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勘察标准JGJ/T 87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NB/T 10097 地热能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 50027、GB 50366、NB/T 1009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浅层地热能从地表至地下200 m深度范围内,储存于水体、土体、岩石中的温度低于25 ℃,采用热泵技术可提取用于建筑物供热或制冷等的地热能。
[来源:NB/T 10097—2018,2.1.6]3.2地源热泵系统以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浅层地热能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暖制冷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方式,可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来源:NB/T 10097—2018,2.5.6]1DB41/T 2118—20213.3地下水换热系统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来源:GB 50366—2009,2.0.10]3.4地埋管换热系统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地暖施工验收标准(企业管理)
![地暖施工验收标准(企业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9861174693daef5ff73d13.png)
施工验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 142—2004)中关于低温热水辐射供暖部分的相关规定,特制定地暖施工验收标准如下:1、总则1。
1 为规范地暖工程的施工、验收,做到施工先进、安全适用和保证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 1。
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以及居民的室内装修改造。
2、材料2.1 低温供暖系统的材料应包括加热管、分集水器及其连接件和绝热、辐射材料。
2。
2加热管必须采用地热专用管。
2.3分集水器必须采用地热管专用分集水器。
2.4绝热苯板表观密度为20kg/m3,厚度为20mm。
阻燃等级达到防火B2级.2.5铝箔,采用无纺布高光反射铝箔。
3、施工3。
1施工地面保持洁净、平整。
厨房、卫生间应做好防水检测。
施工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施工过程中严禁踩踏加热管.3.2绝热层苯板的铺设应平整,苯板之面相互接合应严密,楼房首层应做防潮处理且应加厚绝热层。
绝热层面上方严禁铺设其它管路及线路。
3.3加热管的安装。
地暖的加热管间距为阳面200mm,阴面150mm。
若管间距加密应在施工协议中说明并加收管材成本费。
3.4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安装误差不应大于lOmm,施工时应防止管道扭曲、管道弯曲部位应增加管卡固定,不得出现“死折"。
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管材直径的6倍.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严禁有任何形式的接头。
3.5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连接处的加热管应加装柔性套管,并高于装饰层150-200mm。
当管材排列较密且间距小于lOOmm时应加设柔性套管。
4、质量验收4.1地面供暖系统验收时,下列项目应达到相应技术要求.4。
2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4.3加热管的材料,规格及铺设间距、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可靠固定.4.4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连接处应无渗漏。
4。
5填充层内加热管严禁有接头。
4。
6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
采暖验收规范
![采暖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c4377b4f8c75fbfc77db2bc.png)
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功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1.0.3建筑采暖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1.0.4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5建筑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基本规定2.1质量管理2.1.1采暖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2.1.2建筑采暖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2.1.3采暖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1.4建筑采暖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见附录A。
2.1.5建筑采暖工程的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
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2.1.6建筑采暖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
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2.2材料设备管理2.2.1建筑采暖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2.2.2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
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2.2.3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
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2.2.4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
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27.010
F 1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944—2020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验收规范
2020-01-21发布2020-04-21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 1944—2020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的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和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的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Z/T 0148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
DZ/T 0225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36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 50366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过程中,与地下岩土体或地下水进行换热的各类直接设施及其相关附属设施的总称。
3.2
地源热泵系统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GB 50366—2005,定义2.0.1]
3.3
隐蔽工程验收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现场对影响地下换热工程施工质量的隐蔽性项目的检查过程。
3.4
整体工程验收
对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施工与设计符合程度的检查、确认的过程。
3.5
钻孔
1
DB41/T 1944—2020
2 利用钻探设备向地下钻成、用于放置地埋管换热器的柱状圆孔。
3.6
环路集管
连接各并联环路的集合管,通常用来保证各并联环路流量相等。
[GB 50366—2005,定义2.0.16]
3.7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换热管路埋置在竖直钻孔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竖直土壤热交换器。
[GB 50366—2005,定义2.0.9]
3.8
热源井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或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是抽水井和回灌井的统称。
[GB 50366—2005,定义2.0.21]
4 一般规定
4.1 验收主体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的验收主体应符合以下要求:
a)隐蔽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或合同甲方)组织完成;
b)整体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或合同甲方)组织完成,验收组成员应由具有浅层地热能开发利
用工程经验和从事地质工程、探矿工程、水工环地质、工程监理或项目管理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必要时可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
4.2 验收所需资料
项目整体验收前应准备的资料包括:
a)相关的合同、委托书等文件(如有约定);
b)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
c)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
d)现场施工日志或竣工报告等施工资料;
e)现场旁站记录、监理日志或监理报告等监理资料;
f)其他可证明工程质量的文件或资料。
5 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5.1 验收流程
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工程的验收流程包括:
a)隐蔽工程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管材管件、钻孔、U形管下入、回填料、环路集管;
b)整体工程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水压试验、钻孔抽检、场地恢复、埋管区域标志、验收遗留
问题及尾工处理(如有);
c)整体工程验收完成后应形成验收意见,并填写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整体验收表,参见附录
A。
DB41/T 1944—2020 5.2 隐蔽工程验收
5.2.1 管材管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现场使用的各批次管材管件的合格证和进场检验证明。
检查施工日志、旁站记录或监理日志。
合格标准:管材管件的规格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确认管材和管件下入前外观无破损、挤压、变形情况。
5.2.2 钻孔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使用测量仪器检查孔位,通过查阅现场施工日志、旁站记录或监理日志核查孔深和孔径。
合格标准:孔位、孔深和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5.2.3 U形管下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下入深度查阅现场施工日志、旁站记录或监理日志,水压试验检查试验记录。
合格标准:下入深度满足设计要求,下入前、后的水压试验无渗漏。
5.2.4 回填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阅现场施工日志、旁站记录或监理日志。
合格标准:回填料配比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5.2.5 环路集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阅现场施工日志、旁站记录或监理日志。
合格标准:供、回水环路集管的安装和回填符合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5.2.6 监测孔
监测孔的验收按5.2.1~5.2.4的要求执行。
5.3 整体工程验收
5.3.1 系统水压试验
检查方法:按照GB 50366的规定执行,检查水压试验记录。
合格标准:无渗漏。
5.3.2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抽检
检查数量: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抽检比例应不小于5%;经过地质勘察或既有地质资料表明项目位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不适宜区域的,抽检比例宜酌情增加。
检查方法:采用抽样检查,查阅现场施工日志、旁站记录、监理日志或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合格标准:抽检的钻孔深度、孔径、U形管下入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
DB41/T 1944—2020
5.3.3 场地恢复
检查内容:查看现场恢复情况。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合格标准:恢复至原状土地功能或满足后续工序场地要求,且应符合环保要求。
5.3.4 埋管区域标志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合格标准:应做出标志或标明管线的定位带,并采用2个现场的永久目标进行定位。
5.4 验收遗留问题及尾工处理(如有)
5.4.1 整体验收文件中应对验收遗留问题有明确的记载。
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不应作为验收遗留问题处理。
5.4.2 验收遗留问题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整改。
6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6.1 验收流程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工程的验收流程包括:
a)隐蔽工程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井管、热源井;
b)整体工程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总水量、场地恢复、井口装置、验收遗留问题及尾工处理(如有);
c)整体工程验收完成后应形成验收意见,并填写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整体验收表,参见附录
A。
6.2 隐蔽工程验收
6.2.1 井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现场使用的井管的合格证和进场检验证明。
检查施工日志、旁站记录或监理日志。
合格标准:管材的规格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确保井壁管和过滤管等井管下入前外观无破损、挤压、变形、局部磨损的情况。
6.2.2 热源井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井位使用测量仪器检查,井深、井径、井斜查阅测井记录,下管、填砾、洗井查阅现场施工日志、旁站记录或监理日志,单井出水量或回灌量查阅抽水试验或回灌试验记录。
合格标准:井位、井深、井径、井斜、单井出水量或回灌量符合设计要求,下管过程中井壁管与过滤管位置与测井记录地层应匹配,填砾数量和质量应符合DZ/T 0148的规定,洗井应达到水清沙净。
6.3 整体工程验收
6.3.1 总水量
4
DB41/T 1944—2020
检查数量:热源井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出水量和回灌量测试方法按DZ/T 0225的规定执行,经过地质勘察或既有地质资料表明项目位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不适宜区域的,宜酌情复检。
合格标准:出水量和回灌量符合设计要求。
6.3.2 场地恢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合格标准:恢复原状土地功能或满足后续工序场地要求,且应符合环保要求。
6.3.3 井口装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合格标准:设置井口装置,且有井号、用途等信息标识。
6.4 验收遗留问题及尾工处理(如有)
按5.4的规定执行。
5
DB41/T 1944—2020
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整体验收表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整体验收表样式见表A.1。
表A.1 浅层地热能地下换热工程整体验收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