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案)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矿泉水瓶”巧做物理实验
“矿泉水瓶”巧做物理实验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取材身边,操作简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欲望.1 做“气体膨胀做功”的实验器材带盖子的白色透明矿泉水瓶,内部盛一点水.做法尽可能挤压矿泉水瓶,然后迅速松开瓶盖.现象会听到“嘭”的一声响,同时看到瓶内产生了“白雾”.解释“嘭”的响声是瓶内的压缩空气膨胀推动瓶塞时振动发出的声音,“白雾”是瓶内空气对外做功后,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液化成的小水滴.为增大可见度,瓶内可以盛一点水.注意不要把瓶口朝向有人的方向,也不要把瓶口朝向有日光灯的方向,否则迅速飞起的瓶盖会伤着人或撞坏灯管.2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做法用力吸空的矿泉水瓶,瓶子会变扁.解释吸气时,瓶内气体变稀薄,瓶内气体对瓶子向外的压强变小,而瓶外空气对瓶子向里的压强不变,导致瓶子受到向里的气体压力差,瓶子变扁.3 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器材两个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另一个装满沙子.做法分别让装满水和装满沙子的矿泉瓶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去撞击水平面上放置的文具盒.(它们滚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一样,因为滚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相对于它们的自身的重力很小,二者可以忽略不计.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速度相等.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两者的速度相等,可以站在较高的楼上,让两个瓶子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将看到两者同时落到地面上.)现象装沙子的矿泉瓶将文具盒撞击的距离远,装水的矿泉瓶将文具盒撞击的距离近.解释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做法用力挤压空的矿泉水瓶,瓶的形状会改变.解释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5 摩擦起电实验做法把干燥的矿泉水瓶与头发摩擦后,矿泉水瓶可以吸起较大的纸屑.解释干燥的瓶子和头发摩擦后带上了电荷,带静电的塑料瓶子能吸引轻小物体.[HJ1.96mm]6 证明光的直线传播用点燃的蚊香和1个去掉底的大矿泉水瓶或可乐瓶制成烟雾室,再用学生激光笔发出激光照射,可看到一条笔直的光路.7 探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做法1 将瓶子中间部分剪掉,将乒乓球放入带底部的一端,在瓶口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乓乓球会在瓶内升起来,甚至跳到瓶外.做法2 去掉瓶盖,将瓶子带口的一端朝下,在瓶内放入乒乓球,对着瓶口向上吹气,无论用多大力气吹,乒乓球都不会被吹出去.解释1 在瓶口上方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时,球上方空气流速变快,空气对球向下的压强变小;而球下方的空气对球向上的压强几乎不变,所起空气对乒乓球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即升力),当升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时,球会上升甚至被吹到瓶外.解释2 对着瓶口向上吹气时,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变快,空气对球向上的压强变小,而球上方的空气流速较慢,空气对球向下的压强较大,即空气对乒乓球有一个向下的压强差,对着瓶口吹的力气越大,空气对乒乓球向下的压强差就越大.8 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做法将瓶子的底部剪掉,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瓶内,然后向瓶内加水,乒乓球不会浮起来.若用手堵住瓶口,则乒乓球会浮起来.解释向瓶内加水时,水从乒乓球的下方经瓶口流出,由于球下方的水很少,球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很小,小于球上方的水对球向下的压力,水对乒乓球的压力差方向向下,所以乒乓球不会浮起来.用手堵住瓶口时,乒乓球下方有水了,下方的水对球产生向上的压力大于上方的水对球向下的压力,水对球的压力差方向向上,水对球向上的压力差就是水对球的浮力,由于浮力大于球自身的重力,所以乒乓球在水中会向上浮.9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做法把瓶子浸没在水中,松手后瓶子上浮;在瓶内装入较多的沙子,浸没水中,松手后瓶子下沉.解释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瓶子上浮;当重力大于浮力时,瓶子下沉.。
饮料瓶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饮料瓶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妙用饮料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物品之一,但我们是否想过它们可以在中学物理实验中起到怎样的妙用呢?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在中学物理实验中使用饮料瓶的实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实验1:水压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利用饮料瓶来演示水压原理。
材料所需:饮料瓶、水和一些小石子。
操作步骤如下:1.将饮料瓶倒置。
2.将水倒入瓶内,直到水面高度接近于瓶口。
3.将小石子放入瓶内,大约放入1/4瓶容量。
4.轻轻抚摸瓶侧,观察水的高度变化。
当我们轻轻抚摸瓶壁时,会发现水的高度会明显上升,这是因为手的压力使得水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得水向瓶口处流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压力和流动的关系,同时也使得物理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实验2:浮力实验利用饮料瓶进行浮力实验,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一个饮料瓶、一些小石子和水。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实验:1.将饮料瓶直立放置。
2.将一些小石子放入瓶中,大约放入1/4瓶容量。
3.倒入适量水至瓶口处。
4.轻轻放入一张小纸片,观察它的状态。
我们会发现,小纸片不会立即沉到瓶底,而是在瓶中漂浮。
这是因为小纸片受到的浮力与其重量相等,使得它处于平衡状态。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小石子和水的量来改变浮力的大小,更好地理解浮力和体积的关系。
实验3:气压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利用一些饮料瓶来演示气压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多个饮料瓶、可爱的小气球、水和吸管。
操作步骤如下:1.将一个饮料瓶与水充满。
2.用手掌捂住瓶口,将瓶翻过来,用吸管将空气吹入。
3.用小气球将瓶口封住,注意不要将气球填满。
4.用吸管将另一个瓶子中的水吸出,再放在桌上。
当我们轻轻将气球上仰时,我们会发现瓶中的水出现了流动,这是因为气压的变化导致瓶内的水流动起来。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压和流动的关系,同时也提高我们对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总之,饮料瓶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拥有广泛的应用。
初中课外实验:巧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
初中课外实验:巧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初中课外实验:巧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一、演示“凸透镜”的相关实验①取一矿泉水瓶,能够在瓶中装满水,对着太阳光,能够在地面上得到“细细”的亮条,说明凸透镜能够汇聚太阳光(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
②取一矿泉水瓶,能够在瓶中装满水,然后隔着瓶子观看物体(注意瓶子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中),能够看到放大了的物体的虚像,演示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二、演示“失重现象”取一矿泉水瓶,给瓶内装半瓶水,在瓶底用铁钉钻一小圆孔,我们可看到水从孔中喷出,若这时让塑料瓶自由下落,可看到水不再向外喷出,这就验证了水的失重现象。
三、演示“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取一矿泉水瓶,在靠近瓶底部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
接着盖上瓶盖并拧紧,不久水便停止从小孔中射出,现在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那个实验说明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四、制作“水火箭”器材:矿泉水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
水火箭构造。
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
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利用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
五、演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取一矿泉水瓶,若在矿泉水瓶体的不同方向上,用小铁钉钻专门多小孔,然后向瓶内装满水,盖上瓶盖,两手用力挤压瓶体,可看到水从不同的小孔中向各个方向喷出,这能够证明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六、演示“浮力产生的缘故”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矿泉水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觉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缘故是“乒乓球只有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而下表面差不多没有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因而乒乓球不上浮;接着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看到乒乓球上浮起来,其缘故是现在“乒乓球上、下表面均受到水的压力,且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压力”。
矿泉水瓶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矿泉水瓶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妙用三、实验仪器及用品弹簧测力计;矿泉水瓶、细线、海绵、乒乓球、胶带、水、蚊香、激光手电筒、沙子。
四、实验方法步骤说明1.力学实验。
(1)固体压强实验:用瓶子装不同的水改变压力分别倒放在细沙上和装满水分别正立、倒立改变受力面积放到细沙上观察陷进去的深浅不同。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液体压强实验:用图钉在瓶身沿竖直方向每隔2-3厘米依此扎三个洞,然后装满水,观察水从这三个洞中流出的情况,比较三个洞中流出水射程的远近让同学们知道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3)大气压强实验:用图钉在瓶身(靠近瓶底或在瓶底)扎一个洞(开始不让同学们知道),然后装满纯净水,盖紧盖子,水不会流出,然后我假装口渴,旋开盖子喝水,此时同学发现瓶子漏水了(我假装不知)。
我赶忙盖上盖子,瓶子又不漏了。
这样一来,同学们就兴趣来了,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大气压强的存在。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把瓶子的颈部剪下,做成一漏斗,一手把乒乓球放入“漏斗”中的顶部,另一只手捉住瓶口,用嘴使劲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拿乒乓球的手,发现乒乓球没有掉下去,引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这个小实验可以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做一下,亲身体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浮力产生的原因:把瓶底剪去,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按到颈部不放手,然后往瓶中装水约2/3深,再放手,发现乒乓球没有浮起来。
如果用盖子往上旋进去,发现乒乓球会浮起来,再引导启发同学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6)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学习重力势能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先用一个空瓶子放到一个同学的手的上空(不能太高),放手后瓶子掉到这个同学手上,其次把瓶子装适量的水重复前面的动作,再次把瓶子举高一点放下,让这个同学说说前后三次的手的感觉,领会到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2.声学实验。
(1)两个瓶子,一根细线,制成土电话。
(固体可以传声)(2)装不同高的水,用嘴沿瓶口向里吹,感受音调的高低。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巧用废弃饮料瓶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几个小实验,既帮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又有助于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研究物理问题,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促进探究性学习。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大气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气体,大气压的存在令同学们怀疑,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是最好的办法。
而教材只是列举了生活中由大气压引起的几个现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P86页图14.3-1),进行想想议议,而学生没有亲自去体会,显然由此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是不够的。
教参介绍的瓶吞鸡蛋实验,也由于鸡蛋被吞进去后,取出来比较麻烦而不适宜在课堂上做,特别是在多个班做实验不够方便。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及弹力球可以代替瓶吸鸡蛋实验,而且可以反复做。
2、利用饮料瓶和乒乓球可以做覆杯实验。
3、利用饮料瓶和热水可以做铁桶压扁实验。
4、利用饮料瓶还可以引入托里拆利实验。
5、利用饮料瓶和水直接演示大气压的存在。
四、实验器材:饮料瓶、弹力球、水及水槽、乒乓球等。
五、实验过程及效果:1、稍微用力按下空饮料瓶的同时将弹力球放在瓶口上,再将瓶子倒过来,弹力球不会掉下,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这个实验可以反复做,而不必用鸡蛋做。
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乒乓球盖严瓶口,手按住乒乓球把瓶子倒过来,放开手后水不会流出来乒乓球也不会下落。
此实验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比用任何语言描述效果都要好。
3、向空饮料瓶里倒点热水并且把瓶子涮一涮,再把热水倒出来,迅速密封瓶盖,会明显发现瓶子变瘪了,从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4、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
既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又为介绍托里拆里实验作准备。
巧用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巧用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班级:12物教姓名:韩曼莉摘要: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也可以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因为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地发生碰撞.大量空气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体现为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从而形成大气压。
关键词:大气压强压力【实验一】覆杯实验实验器材:玻璃杯硬纸片水实验操作: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硬纸片立即下落.再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实验原理:水对纸片和杯壁都有压强,外大气压对纸片也有力的作用,外大气压大于水对制片的压强。
【实验二】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器材:马德堡半球抽气机橡皮管实验操作:将两个马德堡半球合上,通过橡皮管使用抽气机抽取球内空气。
让两位学生用力拉,试图将两个半球分开。
被抽取的空气越多,所需拉开两个半球的力越大。
实验原理: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
球内气压小于外气压,所以是大气的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的。
【实验三】易拉罐实验实验器材:易拉罐酒精灯橡皮泥水喷水器实验操作:向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出罐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罐口封闭,熄灭并移走酒精灯,用喷水器向罐身喷水让易拉罐冷却,可观察到易拉罐被压瘪,并发出剧烈的响声。
实验原理:加热过程中,罐中气体被排出,气体分子减少。
冷却时,气体遇冷,体积减小,罐内压强小于外气压【实验四】小孔流水实验器材:饮料瓶针水实验操作: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巧用饮料瓶探究的物理小实验
“瓶瓶罐罐”当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巧用饮料瓶探究的物理小实验上海建平实验学校 黄应兰在广泛吸收各地教材编写经验和上海市一期课改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注重贯彻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体现了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倡导以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结合为标志的新的教学方式。
故物理实验教材的编写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有利于学生人格的解放与发展。
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让学生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获得真切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与责任感、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等个性品质。
而教师通过实践活动,不仅传授知识、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生活世界进入课程领域,让学生走向社会,为学生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
与新教材配套的“活动卡”上的“做一做、试一试”、“小制作、小实验”等活动内容大部分可以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完成。
我们生活中能用来做物理实验的物品很多。
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渗透将“瓶瓶罐罐”当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思想,下面介绍几个巧用废饮料瓶来探究物理实验的例子。
1、 做大气压强实验大气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气体,大气压的存在令学生怀疑,通过实验观察是让学生明白大气压存在的最好办法。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以下实验器材:饮料瓶、抽气机、水槽、细针、漏斗等器材。
趣味实验揭示大气压强的存在
趣味实验揭示大气压强的存在除了之前提到的实验,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实验也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以下是一些补充的实验示例:1. 瓶吞鸡蛋实验(深入版)实验步骤:●准备一个广口瓶、一枚去壳的熟鸡蛋、一张纸和火柴。
●在瓶内铺一层纸,并点燃纸,然后迅速将鸡蛋放在瓶口上。
●等待片刻,让瓶内的火熄灭,并观察鸡蛋的变化。
实验现象:●随着瓶内火焰的熄灭和温度的降低,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此时,外界的大气压强将鸡蛋压入瓶内。
结论:●这个实验直观地展示了大气压强的作用,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 喷泉实验实验步骤(简化版,实际操作可能需更复杂的装置):●准备一个密封的容器,容器内装有水,并连接一根细长的管道。
●通过某种方式(如加热容器内气体或利用外部设备抽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
实验现象:●当容器内气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水会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通过管道喷涌而出,形成喷泉状。
结论:●喷泉实验通过水的喷射现象,展示了大气压强对液体流动的影响,从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3. 针管吸取药液实验实验步骤:●准备一支干净的医用针管和一瓶药液。
●将针管插入药液瓶中,然后向外拉动针管活塞。
实验现象:●拉动活塞时,针管内气压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和药液瓶内的大气压强。
因此,大气压强和药液瓶内的大气压强共同作用,将药液压入针管内。
结论:●这个实验通过针管吸取药液的过程,展示了大气压强在液体传输中的应用,从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4. 吸管吸饮料实验(扩展思考)虽然吸管吸饮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理,也可以作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一个实验。
当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和饮料上方的大气压强。
因此,大气压强将饮料压入吸管中,使我们能够喝到饮料。
这个实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巧妙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综上所述,这些实验都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大气压强的性质和特点。
能证实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口上覆上一张硬纸片,再将玻璃杯倒置,会发现纸片不掉落。 这是因为大气压对硬纸片向上的压力大于杯中的水对其向下的压力和纸片自身重力之和, 所以外界空气将硬纸片压在玻璃杯口使其不掉落。
2.将空塑料瓶中倒入少量热水,拧紧瓶盖用力摇晃几下,然后倒出热水,再迅速拧 紧瓶盖,可以观察到塑料瓶逐渐变瘪。这是因为往瓶内倒入热水后,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体积膨胀,打开瓶盖后气体跑出去一部分。盖上瓶盖后,瓶内气体的温度逐渐降低,气 体体积变小,导致外界气压比瓶内气压要大,故将塑料瓶压瘪。
3.鹌鹑蛋的尺寸比烧瓶的口径要大,把鹌鹑蛋放在烧瓶口,它是掉不进去的。但如 果入烧瓶中。 这是因为棉花在烧瓶里燃烧,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一部分气体跑出瓶外。用 鹌鹑蛋迅速堵住瓶口,棉花把瓶内氧气耗尽后停止燃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 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体压强,故而将鹌鹑蛋压入瓶中。
巧用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巧用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班级:12物教姓名:韩曼莉摘要: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也可以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因为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地发生碰撞.大量空气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体现为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从而形成大气压。
关键词:大气压强压力【实验一】覆杯实验实验器材:玻璃杯硬纸片水实验操作: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硬纸片立即下落.再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实验原理:水对纸片和杯壁都有压强,外大气压对纸片也有力的作用,外大气压大于水对制片的压强。
【实验二】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器材:马德堡半球抽气机橡皮管实验操作:将两个马德堡半球合上,通过橡皮管使用抽气机抽取球内空气。
让两位学生用力拉,试图将两个半球分开。
被抽取的空气越多,所需拉开两个半球的力越大。
实验原理: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
球内气压小于外气压,所以是大气的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的。
【实验三】易拉罐实验实验器材:易拉罐酒精灯橡皮泥水喷水器实验操作:向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出罐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罐口封闭,熄灭并移走酒精灯,用喷水器向罐身喷水让易拉罐冷却,可观察到易拉罐被压瘪,并发出剧烈的响声。
实验原理:加热过程中,罐中气体被排出,气体分子减少。
冷却时,气体遇冷,体积减小,罐内压强小于外气压【实验四】小孔流水实验器材:饮料瓶针水实验操作: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壱、视频、实验引入,设疑激趣1、视频“瓶吞鸡蛋”实验让同学们感受观看神奇的现象。
2、用一个普通的饮料瓶,在瓶上扎孔。
灌满水时水从孔中流出,但是当瓶盖拧紧时,竟然不出水了,又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作用在瓶上呢?教师:为什么出现如此神奇的现象?请同学们讨论。
学生:大气压强。
教师:这种神秘的力量就是大气压强,回想一下什么是液体压强?什么又是大气压强?弐、进行新课一、大气压强1、通过两幅图片让学生回忆液体压强,得出大气压强的定义。
2、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
通过视频展示实验,让学生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3、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利用现有的器材自己动手来试试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水槽、广口瓶、乒乓球、纸片、胶头滴管、塑料吸钩)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动手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生积极动手,通过设计、实践,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并且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边演示边讲解,大家既学会了知识,又加强了印象,学生还能获得一种成就感。
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呢?学生思考,可能的答案:(自己解释这些简单的现象)(1)用吸管吸饮料。
(2)塑料吸钩被大气压压在墙上。
(3)墨水被吸到钢笔里。
4、提出思考问题(1)大气压是怎样产生的?(2)大气压的方向?(3)为什么人感受不到大气压?学生通过积极讨论加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二、大气压有多大1、估测大气压教师介绍一种方法粗略测量大气压大小,利用公式P=F/S,知道面积和力,就可以得出大气压大小。
学生可以课后寻找其它方法测量大气压。
2、精确测量大气压强早在1644 年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就利用水银来做实验,精确地得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通过视频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测量方法,仔细分析,通过液体的压强和大气压强相等,得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讨论:(1)玻璃管倾斜有无影响?(2)玻璃管粗细有无影响?(3)上方进入空气会怎样?三、介绍: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矿泉水瓶做大气压强实验原理
矿泉水瓶做大气压强实验原理矿泉水瓶做大气压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大气压的作用。
下面将为你介绍这个实验的原理。
实验材料:-空瓶子-热水-冷水-弹力圈实验步骤:1.取一个空矿泉水瓶,将瓶子打开翻过来放在桌子上。
2.在一个容器中加热一些水,使其开水烫烫的,然后将热水倒入瓶子中,填满瓶子的大约1/3至1/2的高度。
3.然后迅速将瓶口紧紧地贴住桌子面,注意不要留下一丝空隙。
4.然后将冷水倒入一个容器中,将瓶子浸入冷水中,使水面深度刚好和瓶口持平。
5.此时你会发现,瓶底开始凹陷,向内翻。
过一会,瓶子恢复原形,瓶底翻回,甚至瓶身还会有震动。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的原理涉及到大气压力和温度的变化。
实验开始时,高温下的热水会使空气在瓶内膨胀,而矿泉水瓶的瓶口又被贴紧桌子,使得内外气压相等。
当将瓶子浸入冷水中时,热水的温度迅速下降,内部空气也会逐渐冷却,从而造成内部气压的下降。
但外部空气的温度和压强保持不变,导致外部气压大于内部气压。
在此时,由于外部压强大于内部压强,瓶底会受到外部大气压的作用而凹陷向内。
接着,由于内部空气持续冷却,内部气压继续下降。
而大气压力从上方却不断影响到瓶口。
这时,由于下方瓶底被凹陷而上方瓶口是贴着桌面的,无法有空气进入,上方瓶口的压力和气压相同,保持一致。
因此,上方的作用力会将瓶底推向上方,使得瓶底翻回,瓶身也会震动。
实验观察结果: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察到瓶底的凹陷和翻转,以及瓶身的震动。
这些观察结果都是由于大气压力和温度的变化造成的。
总结:矿泉水瓶做大气压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可以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大气压力的作用。
实验结果清晰地展示了大气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对瓶子造成的影响:瓶底凹陷和翻转,瓶身震动。
这个实验相对简单,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气压力的原理,并且增加科学知识的学习乐趣。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教学设计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及其大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学习大气压的基础知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介绍大气压的存在教师可通过介绍自己经历的事情例如:往压缩罐里装咖啡时,发现咖啡是轻易地流不进去的,并且会漫进罐周,即使用力把咖啡倒进罐中,发现罐子本身好像比装液体前要沉重一点。
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压缩罐中的气体压力导致的。
可以根据这些经历引起学生的兴趣,阐述大气压存在的原因。
2.学习大气压的基础知识了解大气压的形成,大气中含有大量气体,气体分子之间进行无规则运动,冲撞,碰撞,使得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产生,当气体分子弹到物体表面上时,就产生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是从上往下逐渐减小的,直到海平面上气压为101325Pa。
简单说,大气压就是地球重力作用下,由于气体分子的运动产生的气压。
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个重要的规律:越靠近地面,空气分子的数量越密集,造成的气压越大。
3.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工具和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大气压表和水银柱用于测压。
在实践中完成测量工作,根据测得的结果判断某个地区的天气状况。
4.实践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互动交流,了解大气压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1) 进行演示实验,用针管将水插到马达加斯加大扁叶豆里,然后盖上一个塑料薄膜,封口,让学生反推薄膜后,发现水几乎不会流出来。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及其对液体的影响。
(2) 以气压为主题设计小实验,拿一个生气的气球和一个未切开的小塑料瓶,让学生把气球压在瓶顶上,再放松气球。
然后让学生观察瓶内的气体体积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气压的压力影响,以及体现气体压力变量。
(3) 探究气压对天气的影响,设计实验,将红色液态物质与蓝色液态物质混合后置于压缩瓶内,由于气压变化,两种颜色的液体随着气压变化而不断在压缩瓶内上下移动,孩子可以通过观察颜色,预测天气的变化。
空气压力与气压实验
空气压力与气压实验为了保证文章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全文表达流畅,无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以下是一个关于空气压力与气压实验的1500字文章:空气压力与气压实验气压是指大气对于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它是大气压强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在学习物理实验时,我们经常会进行关于空气压力与气压的实验,以了解气压的产生及其对物体的压力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个简单的气压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空气压力的概念。
实验材料:- 一个空饮料瓶- 一根塑料吸管- 水- 一个小容器实验步骤:1. 将小容器里装满水,同时保持吸管为干燥状态。
2. 将干燥的吸管插入水中,确保吸管底部封闭,然后把大部分吸管侧面用手掌捂住。
3. 小心地将吸管快速倒立,让封闭端朝向地面,然后把另一端慢慢抬起,直到吸管底部浸入水中。
4. 观察会发生什么,并记录下你的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吸管内部的水不会倒出,而是保持在吸管内。
这是因为在吸管底部形成了一个负压区域,使得外部的大气压力将水阻止在吸管内。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清楚地展示了空气压力对物体的压力作用。
在第二步中,当我们封闭吸管并将其倒置后,由于吸管口径较小,我们的手掌会阻碍气体的进入,而吸管内的部分气体会稍微膨胀。
这导致了吸管内部的气压降低,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区域。
而在吸管另一端,水受到外部大气的压力,保持在吸管内,形成了平衡。
实际上,我们身体周围一直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因为气体在我们周围自然存在。
通常大气压强约为101325帕斯卡(Pa),相当于一个重物每平方米施加的压力。
在此实验中,由于我们成功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区域,外部大气就会施加压力将水阻塞在吸管内。
这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气压的产生,同时也揭示了大气对我们周围物体的压力作用。
通过这种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空气压力的概念,并了解其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总结:空气压力与气压实验是一种直观且简单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气压的产生原理。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引言大气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及的概念,它对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界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气压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了解它的具体表现和测量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巧妙的方法,使用常见的饮料瓶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材料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个空的饮料瓶•水•高度刻度尺或标志物•大碟子或容器(用来盛放水的溢出物)实验步骤1.首先,将饮料瓶口朝下放入大碟子或容器中,注意不要让瓶子底部接触到盛放溢出物的容器底部。
2.接下来,将水缓慢地倒入瓶子中,直到水的高度接近瓶口。
此时我们会观察到一些气泡从瓶底冒出,这是因为瓶子内部原本的空气被水取代。
3.继续倒水直到水位稍高于瓶口。
此时,我们会发现水不会溢出瓶口,而是停留在瓶内形成一个凸起的曲线。
4.使用高度刻度尺或标志物测量从容器底部到水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5.缓慢地将瓶口从容器中抽出,保持水的高度不变。
当瓶口完全抽出并没有水溢出时,我们可以确定已经成功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原理该实验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来使水保持在瓶子内部,而不发生溢出。
大气压是大气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所造成的压强,是由大气层对地球表面施加的压力产生的。
在该实验中,当我们把瓶子口放入盛放溢出物的容器中,将瓶子内的空气排出后,瓶子内部就处于真空状态。
当我们倒水到瓶子中时,因为瓶口封闭,排不出空气,瓶内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
此时,大气压对于瓶底施加的压力就使得水停留在瓶内,不会溢出。
结论通过完成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气压对于水在饮料瓶中的影响。
瓶内的水形成了一个凸起的曲线,并且当我们抽出瓶口时,水仍然保持在瓶内,不会溢出。
这是因为大气压对于瓶底施加的压力使得水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抵消了溢出的倾向。
因此,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巧妙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应用大气压的概念和认识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
在气象学中,通过测量大气压的变化可以预测天气变化的趋势;在工程学中,大气压的概念被用于计算和设计各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生物学中,大气压对于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呼吸和适应环境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九年级物理教案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若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研究物理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促进探究性学习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本文介绍几例巧用废弃饮料瓶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
●一、大气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气体,大气压的存在令同学们怀疑,通过学生亲
自动手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是最好的办法。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如下实验,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
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
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二、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
轻轻的
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
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
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
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
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
会流水。
且小孔位置越*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
又把同一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联系起来,有利于形成前后知识的结构体系。
●三、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
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
(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
)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
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这里又形成以前所学过的连通器。
●四、还可以选用易拉罐,拉盖不要全部拉开,开口尽量小一些。
倒净饮料后
用电吹风对罐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拉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确保不漏气。
再用冷水浇在易拉罐上,一会听到易拉罐被压变形的声音,同时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压瘪。
说明气体热胀冷缩、也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总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物品可为教学服务,争取做到不被实验室中的器材所限制。
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的利用身边的物品做更多生动简单的小实验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