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字理解析与信息传承

合集下载

“管理”的字理解析与信息传承

“管理”的字理解析与信息传承

“管理”的字理解析与信息传承内容摘要:本文用“六书”之法,对管理一词二字的字理进行了深入地解析,运用现代管理学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提炼,反证了管理知识在汉语世界中的自动自发传承之道。

从而明示了一条更适合于汉语世界的管理提升的无师自通之路。

关键词:管理字理解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更是博大精深。

从盘古的一画开天,到仓颉的《六书》造字。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不仅留给了后人许多无师自通的本能,也让每一位炎黄子孙,自觉自动的代代传承。

仓颉发明的以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假借、转注等《六书》造字法,使汉语世界里从“一撇一捺”到“字词句”;从“字里行间、”到“段章篇”的识字读书过程,都成为了一个“师承先贤、传承传统”的过程。

只要是认识一些汉字、读过几篇经典,加上一些生活的历练和感悟,就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杰出的龙的传人。

就管理而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许多学历层次很低的民营企业家能够把企业管理好的根本原因。

就是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较深,对“管理”二字所承载的信息解析较为完整,从而能在管理实践中,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那管理是什么?它有那些特质和内涵呢?凡此种种,我们中华民族的圣哲先贤们,已经通过“管理”这一词二字,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

一、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什么?管理作为一个词,简单地说,管理管理就是管辖治理。

“辖”即辖区,指的是范围。

“治”是指作为。

要系统完整地解读管理的特质与内涵,那得先从“管”和“理”的字理结构说起。

二、“管”字的字理解析与信息传承1、“管”字的字理解析:管字为上下结构,竹字在上,官字在下。

以竹形会意,以官字形声。

其字理之绝就在于古人以竹为书,使管字能以形转意,赋予了管字在管理学上以完整、准确、甚至是天衣无缝的经典之义。

2、“管”字的字理告诉我们管字的字形字理告诉我们:1)管的主体是干部。

管字下面是官字,很显然,管的主体是官、是干部、是主管。

2、管必须依规章制度办事。

管字的上面是竹字,我们在这里先理解为竹简。

从“管”、“理”的释义谈管理

从“管”、“理”的释义谈管理

从“管”、“理”的释义谈管理从“管”、“理”的释义谈管理信息来源:大唐集团公司不同的人对于管理有着不同的理解: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它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进行有效的合作”;张瑞敏曾说,“管理就是树立榜样”。

那么,究竟什么是管理?如果我们试着从古代汉语对“管”和“理”二字的释义进行再度解读,将带给我们对“管理”更为原始和朴素的理解。

在《说文解字》中,“管”的本意是“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即“管”是一种长约一尺,有六孔,形似笛子状的乐器。

演奏者将气流吹入细管之中,通过控制六孔来奏出和谐之音。

如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有“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孟子?梁惠王下》中又有“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随着文字的演化,“管”这一名词转化为动词的意义则更为丰富,“管”把对于这种气流的控制逐渐引申到对于另一些事物的约束和控制上,于是,就有了“管辖”、“管制”之意,如司马迁的《史记?范雎列传》中“李兑管赵,囚主父于沙丘”,《晋书?凉武昭王传》中“又敦煌郡大众殷,制御西域,管辖万里,为军国之本。

”但是无论如何演变,“管”始终倾向于对于事物的消极约束与控制,强调通过强制力量规范受动者的行为。

“理”的本义是“加工雕琢玉石”,《说文解字》中说,“理,治玉也。

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未经雕琢的玉石只能叫做璞,算不得是宝贝,而一块玉石,经过巧手工匠的精心雕琢,就可以变成令众人钦慕的希世之宝。

固有“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后“理”逐渐被引申出“整理”、“治理”等多个含义,也就是发现事物的规律,帮助事物顺应客观规律的发展,使其更加完美。

如《乐府诗集?木兰诗》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及《吕氏春秋?劝学》中“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 因此,“理”是通过发现事物本身的规律,采取积极的行动去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

从五个方面正确理解“管理”的含义

从五个方面正确理解“管理”的含义

从五个方面正确理解“管理”的含义从五个方面正确理解“管理”的含义管理是我们使用最为频繁的一个词汇,但是对于管理的理解实际上非常混乱,甚至存在着令人很无奈的误解。

一样的人和一样的事结合,交给不同的人去管理,结果会得出不同的事来,我们谈管理,就是确保人与物结合透过管理得到最有效的事。

管理的通用定义是:通过人员及其他机构内的资源而达到共同目标的工作过程。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管理是决策制定者管理是决策的制定者这样一个说法,真正涵义在于我们是要确认管理到底要决策什么?在很多管理者的认知中,一直认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决定一切,管理所作的一切决定都是最重要的。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理解管理,就是大错特错了。

管理所作的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重要的。

除了这件事,管理不需要做任何决策。

我们常常看到企业的管理者每日忙于决定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但是对于下属应该做什么,对于每一个岗位应该做什么却从来不做分析,不做安排,所以我们感受到的事实是,每一个员工都只是凭着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理解,凭着自己对于企业的热情和责任在工作,工作结果就很难符合要求。

管理是一门学问管理是一门学问,就意味着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符合管理的规律。

对于管理科学中的所有构成部分都是规律的总结,比如营销管理中的“4P”,财务管理中的“现金流”,战略管理中的“高差异、低成本、专门化”等。

在管理的规律中,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第二,在管理体系中人与人并不是平等的;第三,管理不谈对错,管理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项目经理博客我们在管理中常常犯错误,就是忘记了管理这三条基本的规律。

我们经常满足于管理,但是没有关心管理是否产生了绩效,我们常常强调人在组织和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忘了每一个人在组织中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所处的岗位不同,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因为人与人是不平等的。

管理更加不能够用对错来评价。

如果管理需要评价对错,就会导致人们关心管理本身,而忽略了管理所要实现的目标,我们评价管理的惟一标准只是绩效,只是看管理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因此我坚持管理不谈对错,管理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现代管理思想的演变与传承云课程心得体会

现代管理思想的演变与传承云课程心得体会

现代管理思想的演变与传承云课程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现代管理思想的演变与传承云课程,让我了解到管理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知识,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工作的支持,而且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在某一特定组织进行并为该组织服务的。

法约尔说管理可以分为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

它的研究对象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完善生产关系,维护上层建筑。

管理有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具有科学性和管理共性,社会属性具有阶级性和管理个性。

自然属性就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的相适应。

社会属性就是管理建立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管理为所有者服务。

管理学的来源有这么三种类型:技术型、制度型、魅力。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借用许多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是一套管理理论体系,它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

人们掌握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就有可能对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

在学习了现代管理学的思想后,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企业或是团队的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这是我学习管理学的心得体会,我也将会应用于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希望能够取得更多的收获。

萧启宏、梁冬解析“管理”这两个字

萧启宏、梁冬解析“管理”这两个字

萧启宏、梁冬解析“管理”这两个字梁冬:所以呢,在我们今天这个节目,讲怎么赚钱、怎么做企业里面呢,最后还有一个词,我想和萧老师一起探讨一下,也是非常热门的词,几乎现在所有的最畅销的书都和这个词有关,这个词是什么呢?就是“管理”。

萧启宏:嗯。

梁冬:大家都想说:我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

啊,“管理”这个词在中国造字的时候,他们如何在这两个简单的字里面就把管理的本质说清楚?萧启宏:对,它那个“管”字吧,它是两个部分嘛。

第一部分就是一个“竹”字,竹子是一种材料嘛,就是因为我们……它的管乐,是一种乐器。

管乐呢它就有声音,我要怎么把这个乐器奏响,那么它就是,是一门科学的。

是一门科学。

那么比如说,这个谁去掌握呢?当然是当官的,它就从“官”。

这个,当官,为什么要有人当官呢,当官的责任就是去管理社会,要他去做这个。

那么他去的时候,就是说,首先是要听取我这个地方有多少声音,就像吹“哆来咪发索”那个管乐、笛子、萧一样,有多少声音,那他首先要去倾听,听取群众的声音,反应人民的愿望,然后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解决社会急需的社会呼声,急需解决的问题。

它这叫做“管”,管人民的冷暖,是吧。

梁冬:这个字在做……刚开始造字的时候,这个“管”,就是这个意思吗?萧启宏:诶,就是这个意思啊。

梁冬:就是要去听声音,然后要去唱……也不是要唱赞歌吧,就是说你……萧启宏:要按照它的情况去解决问题啊,就是儒学的思想。

梁冬:管。

萧启宏:诶,管,我这个“管”是要根据这个声音来管的,不是我……这个主观的去做。

梁冬:所以,管理的首先要务,是要做调查。

萧启宏:对,调查研究。

梁冬:要做调查研究,所以“管”不是凭空的,凭着你的理论,凭着你的这个聪明。

管的首先的要务,是要像这个管道一样,像竹子听声音一样,去听取民间的声音。

萧启宏:声音,对。

梁冬:那“理”呢?萧启宏:“理”呢,就是说,那我现在到这个地方来了,这个“理”,它是两部分嘛,第一部分就是……就是“王”字。

梁冬:啊,是个“王”。

管理之简释

管理之简释

管理之简释关于管理,现在全世界恐怕有成千上万部专著了。

对于管理也有好多种见解和定义。

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复杂了。

其实,管理的意思很简单。

从字面上来理解,管理这个词是并列式结构,是由管与理两个字的意思加合而成的。

就像学习是由学与习两个字的意思加合而成一样。

管,最初是名词,从竹。

是一种长而中空两端开口的器物。

在古代,人们把竹子内部竹节处的隔板打通了就成了这样的器物,人们称之为管子。

所以管字从竹。

管子主要用来输导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当然,也可以输导一些固体,如粮食、沙子等等。

管子的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支派功能,即管子指向哪里,那些要被输导的物质就得流向哪里。

二是约束功能,即要被输导的物质只能在管子里面流动运行。

后来,管字动词化,人们把对人、物、事的支派与约束叫做管。

无论是支派还是约束,都是要被管者按照管者的意志运行,都是必须使然,我们简称之为必使行为。

理,最初也是名词,是指某些物体上的相对细小的纹饰。

相对比较粗大的纹饰叫做条,相对比较细小的纹饰叫做理。

所谓条理清晰,就是由此而来。

理的主要特征有三点,一是美观,二是谐调,三是顺畅。

后来,理字也动词化,人们把一些杂乱无章的事物弄得美观、谐调、顺畅,被叫做理,比如理发、理通思路、理顺关系等等。

无论是弄美观,还是弄谐调,弄顺畅,都是整饰,我们将其简称之为整饰行为。

把管与理的意思结合起来,就是管理的意思。

管理就是对人、物、事的必使与整饰行为。

从词性上讲,作为动词,管理是个及物动词,在语法上要求主、谓、宾兼备,缺一不可。

在实际上,管理必定有主体,有客体。

有管理者,有被管理者。

无主体无管理,无客体无所管理。

有的人或教科书上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就是管理。

事实上是怎么回事呢?所谓策,就是政策、对策、策略等。

决策就是决定政策、对策、策略。

有重大事项的程序性决策,有按照制度与法律法规的规范性决策,有随机应变的随机性决策,有依据科学的科学决策,有依据经验的经验决策,有依据主观意志拍脑门的随意决策,也有依据算命卜卦的随命决策等等。

字解管理

字解管理

字解管理“管理”一词因为文化的不同,造成对管理一词的理解也不同,甚至是偏解,在国人心目中“管理”更多的理解为管理者人为的控制、监督、呵斥、严管下属,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属下听从自己的命令和权威,是十足的人治;而西方的"管理" (administration,management),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他们理解的管理更多体现在规则、制度、流程等,即怎样高效地执行以完成目标和使命,是相对的法治。

其实我们国人对管理的理解偏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管和理两个字的真正含义的理解上出现偏差,一味地理解管理就是管人,对人的控制,是讲求权谋和艺术的,甚至现在好多学者、管理专家也认为管理中的“管”就是控制和监督,是人治,“理”是规则和制度,是法治。

东方人注重“管”字,而西方管理学注重“理”字,咋看好像非常正确和深刻,但如果我们真正从古汉语中来对管和理进行一番梳理和分析,你就会觉得可能正是因为我们国人对汉语的简单理解和认识,甚至是误读误解,才造成了我们现今企业管理和管理学的落后。

“管”字本义是指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说文》。

“理”字本义是加工雕琢玉石。

理,治玉也。

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

从以上管和理字的解读可以看出,“管”是有六孔和一定的形状而成的可以发出音乐的管乐器,这就可以理解为“管”是表示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规范、通过一定程序和控制手段,来达到产生音乐的功效和目的,它才是规则和制度,它才应该是科学性的;而“理”是顺玉之文路而剖析之,很明显意思就是根据不同的物质和事务,采取不同的方法而达治理、理顺之效果,没有一定之道,是艺术性的,我归之为人性化管理之要。

另外“管”之乐器是直的,而“理”之玉文是曲的,从这点上更反映了管字之科学精神,而理字之艺术和人性。

管理的概念及其理解要点

管理的概念及其理解要点

管理的概念及其理解要点管理是指组织、指导和控制组织、团队或个人实现目标的过程。

它涉及制定和实施计划、组织人力和资源、领导和激励员工、协调和监控工作,以求达到组织的目标和使命。

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领导力、组织行为、决策、沟通等。

在本文中,我将重点讨论管理的概念及其理解要点。

首先,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使命。

一个有效的管理应该能够通过合理的策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使组织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管理者需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并通过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目标来实现它们。

其次,管理涉及人力资源的组织和激励。

管理者负责组织团队,为组织招聘和选拔合适的人员,分配工作任务并制定激励机制,以确保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和才华。

管理者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促进员工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第三,管理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

管理者应该能够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他们需要展现出积极的领导风格,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动力,带领团队一起实现组织的目标。

此外,管理需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

管理者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做出重要的决策,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他们应该能够收集和分析信息,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

同时,他们还应该能够迅速适应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决策。

沟通也是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管理者需要与员工、上级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确保信息的传递和理解的准确性。

良好的沟通可以提高团队合作和协作的效果,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组织的发展与进步。

此外,管理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方面,如组织行为、项目管理、企业文化等。

理解和应用这些管理原则和概念对于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内外部的挑战和变化。

总结起来,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目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和决策等。

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力、决策能力和沟通能力,以便有效地组织和激励团队,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二字的说文解字

管理二字的说文解字
管理的“管”字,按《说文》的正确解释,本义是指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白话点讲,“管”是有六孔和一定的形状而成的可以发出音乐的管乐器,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管”是表示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规范来达到产生音乐的功效和目的。它可以指企业的制度、规范、流程,是科学性的东西。而笔者的“歪解”是从“管”字的字形和造字上,进行“歪曲”地解读。大家可以注意到,“管”字的最上面是竹字头,竹代表什么,笔者认为,竹代表惩罚,就像古代先生惩罚学生要用竹尺一样,笔者在上小学时,由于调皮捣蛋,也“享受”过老师的竹尺“礼遇”,钻心的疼痛,至今记忆犹新。 “管”字的中间是个宝盖头,笔者可以形象地把它想象成一个天平,是啊,猛一看,宝盖头不正像一个两边有各有一个重物,中间有个把手提起的天平吗?这个宝盖头,就代表着平衡,均衡的意思。那“管”字的最下面是什么呢?笔者把它幻想成两个形似山楂的“口”字,被形似竹签的“一竖”串起来,妈呀,那不是老百姓喜爱的糖葫芦吗?糖葫芦代表什么?糖葫芦在笔者的眼里,代表奖励。很多孩子不是缠着父母给自己买糖葫芦吗?笔者也有此爱好,虽然已工作多年,有时也禁不住犒劳自己一两串糖葫芦来解馋。这样,“管”字的说文解字就有点“真相大白”了:上边代表惩罚,中间是平衡,下边是奖励。噢!这不是企业管理里常说的,奖罚分明,既有奖,也有罚,奖罚要均衡处理,不能光有奖,也不能光有罚,两者要缺一不可,两者又要均衡处理。再延伸一点,就是企业管理里的激励机制,既要有正向的激励——奖励员工;又要有负向的激励——惩罚员工。即不能以罚代管,也不能只奖不罚。笔者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也认识到激励机制对管理者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管理手段和工具。任何管理良好的企业,都是善用激励机制——奖惩手段的企业。有些企业偏奖,有些企业偏罚,但两者都不能偏废,否则,都会出现管理问题。以罚代

管理制度的理念传承与制度执行完备

管理制度的理念传承与制度执行完备

管理制度的理念传承与制度执行完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制度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完备的管理制度能够规范组织运作,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公平公正,并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管理制度的理念传承和制度执行的完备性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其重要性和影响。

一、管理制度的理念传承管理制度的理念传承是指将管理知识和经验传承给后代,使其继承和发展原有的管理理念。

理念传承的首要任务是传递优秀的管理智慧和文化,使其成为组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传承管理制度的理念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凝聚力。

一个优秀的管理制度通常包含了组织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承这些理念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中保持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团队合作效率,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其次,传承管理制度的理念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管理制度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传承理念,可以防止知识的流失,使得组织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传承管理制度的理念可以保持组织的特色和竞争优势。

每个组织都有其独特的管理制度和文化,传承这些理念可以使组织保持独特的特色,有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二、制度执行的完备性制度执行的完备性是指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首先,完备的制度执行需要健全的组织架构。

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责权利清晰,从而保证制度的执行能够得到落实。

其次,完备的制度执行需要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通过建立和完善各个流程和规范,可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

第三,完备的制度执行需要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监督和检查是确保制度执行效果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检查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制度的落地执行。

四、完备的制度执行需要培养良好的组织文化。

管理知识的传承与应用

管理知识的传承与应用

管理知识的传承与应用管理知识的传承与应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不断变,管理知识的传承和应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管理知识的传承,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持管理水平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升组织的管理效能和竞争力。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企业运营环境。

管理知识的传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传承,二是学习外部先进管理理念和实践。

对于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传承,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内部培训、组织员工间的经验分享会议、建立内部专家团队等形式,实现知识的传承和积累。

同时,外部管理知识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可以邀请外部专家讲座、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参加行业研讨会等途径,获取最新的管理思想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管理知识的应用是管理知识传承的必然要求。

管理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完善,只有将管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管理知识的应用需要管理者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管理知识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中。

同时,管理者还需注重团队建设和员工激励,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共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管理知识的传承和应用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知识管理机制,确保管理知识的传承和应用能够顺利开展。

知识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知识库、开展知识共享、建立知识管理团队等方面,通过这些机制可以有效地整合和传递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同时,企业还需要注重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形成持续学习的氛围,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总的来说,管理知识的传承与应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只有不断传承和应用管理知识,不断学习和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注重管理知识的传承和应用,才能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管理一词的解释

管理一词的解释

管理一词的解释
嘿,你知道吗,管理啊,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比如说吧,
一个公司就像一个大舞台,管理者就是那个神奇的魔术师。

他要让舞
台上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个人都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

就好像大卫·科波菲尔能神奇地让各种物体消失又出现一样,管理者要让员工们
有序地工作,让资源合理地分配。

管理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啊!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

这就
好比开车,你得掌控好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问题。

管理者要时刻关注着团队的动态,就像船长关注着大海的风浪。

管理也意味着要做出决策,哎呀呀,这可太重要啦!这就像你在岔
路口选择走哪条路一样,一旦选错了,那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你想想看,要是管理者在关键时候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那不就像下棋走错了
关键一步,满盘皆输嘛!
管理还得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可真不容易啊!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要让每个人都开心和睦。

得协调好大家的矛盾,让大家劲儿往一
处使。

我觉得啊,管理就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的艺术!。

对管理的简析认识

对管理的简析认识

对“管理”的简析认识“管理”具有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内涵,这两个字包括很多东西,收集部分相关资料概况了以下几点:1、管理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有管理的意识,要想管理,去管理。

只要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意识,家庭需要管理和撮合、个人学习和发展需要管理和规划等等;尤其是企业人(主管、员工),管理的意识更强。

在一个大型企业中,员工来自祖国各地,为了一个共同的企业宏伟目标和展示自身价值的信念聚集在这里,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些人凝聚起来,把公司的各项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不断谋划发展和壮大。

这其中,管理是基础、管理是保障。

2、管理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经验总结,是通过文字表述的方式。

在企业中,从上至下,大家都在讲管理、论管理。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具备了和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理论和知识。

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尤其是高层主管确能够把“管理”说的头头是道,为什么?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大都是从风雨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具备的管理知识更多地是经验判断,然后才会由现有的经验知识转化为文字和语言,这样才能传授给大家。

但是,在转化的过程中,有一个转化的比例问题和被传授之人的接受问题。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主管的管理理论与知识要强于基层员工的原因。

为此,公司需要给与更多的员工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3、管理方式方式在企业管理中可以说是技巧、工具、标准。

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所用到的所有管理技巧、工具、标准等。

由此可以看出,管理方式与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方式需要不断地进行摸索;技巧需要在实践管理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管理工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工资的规章制度与福利待遇;企业管理中需要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一个度量,这就是标准,是对于所有的员工一致的,统一的。

但在有些时候,标准很难严格地执行到位。

总之,管理方式实际就是一种途径,一种载体,只有通过这种途径和载体才能把“被管理”管理好。

可见,管理的方法是多么的重要。

4、管理能力能力就是修养、是素质、是品德、是思想。

管理字义

管理字义

管理:从字义来看,主其事叫管,治其序叫理。

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管理对象)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使用,以实现目标的过程。

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按照管理职能划分为四项:
1、计划职能:决定目标,规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时间和管理过程。

2、组织职能: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合理的配置资源,合理的使用资源,正确处理相互关系的活动。

3、领导职能:利用权力和能力,指挥和影响下属。

4、控制职能:接受信息,按目标和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为达目标,适当调整。

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一个有机整体。

资源,即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

管理制度的知识管理与传承方法

管理制度的知识管理与传承方法

管理制度的知识管理与传承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管理制度的知识管理和传承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行为规范的集合,它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战略目标和组织文化。

对于企业而言,管理制度的知识管理和传承不仅是一种保障,更是一种发展的动力。

本文将探讨管理制度的知识管理与传承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管理制度的知识管理方法1. 文档化管理管理制度的知识管理首先需要进行文档化管理,将各项制度、规章、操作流程等逐一进行规范的记录。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知识进行集中存储,并便于查阅和更新。

同时,通过规范文档的编写和修订流程,确保了管理制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知识库建设建立企业内部的知识库是管理制度的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

知识库可以包括各个部门的工作经验、行业动态、技术文档等内容。

通过建立知识库,可以方便员工随时获取相关知识,并共享彼此的经验和学习成果。

3. 培训与教育管理制度的知识管理还需要通过培训与教育来传递。

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讲座,将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

同时,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参加外部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二、管理制度的传承方法1. 传统方式传统方式是指通过口头、书面等方式将管理制度的知识传承给下一代。

这种方式通常由资深员工担任传承人,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示范来传递经验和技巧。

这种传承方法可以保证知识的连续性和深入性,但也存在信息传递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2. 培训与辅导为了更好地实现管理制度的传承,企业可以开展培训与辅导活动。

培训与辅导可以通过内部讲师、外部专家等途径进行,以提供系统的学习和指导。

通过培训与辅导,新员工可以更快地熟悉和掌握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技术手段辅助随着科技的发展,管理制度的传承也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来实现。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管理制度的在线平台,通过视频、互动等方式进行知识传递和学习。

这样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更多员工能够参与到管理制度的传承中来。

解读古人对管理的道、术、势的理解与阐释

解读古人对管理的道、术、势的理解与阐释

解读古人对管理的道、术、势的理解与阐释有俗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而道、术、势却总领全局,不但能体现谋事在人,还能体现成事也在人。

上下五千年,能谋事而成功者,都是把道、术、势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结果。

汉朝司马迁所着《报任安书》,道是指方向、志向。

《广雅》,术是指方法、策略。

宋朝苏洵所着《六国论》,势是指力量、威力、势力。

古人早就对治理与管理的道、术、势就有一定深度的理解与阐释。

任何事情都要与时俱进。

管理理念与管理哲学也一样。

道、术、势蕴含着管理学与成功学的哲理与精髓。

学以致用,才能提高知识、技能与管理水平,才能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

学而无用,学而不用,还不如不读书。

事情的成功,在于道、术、势的统一,这三者离开任一个,都会使事情不完整,出现漏洞,从而导致失败。

道是根本,术是技术,势是环境。

企业能成为长寿企业,是因为把道、术、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个人成为名人,也是因为把道、术、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每个人的事业成功,都离不开道、术、势的综合作用。

而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道、术、势,有如下内涵。

道包括道德、遵守自然规律、遵守法律、愿景与使命、理想与志向。

道德。

要求企业组织担负社会责任,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促进社会福利的增长。

要求企业个人,生产的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改善民众生活。

并且个人行为符合社会公共道德标准,不做破坏与损害社会公共道德的人。

企业组织服务社会,关怀爱护员工。

企业个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遵守自然规律。

企业不做违背自然科学与常理相悖的事情。

遵守自然规律,促进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

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技术,来管理企业。

使人与自然和谐、企业与社会和谐,以达到高层次精神境界。

遵守法律。

法律是调节人、企业、社会、国家关系的调节器。

只有人人都遵守法律,国家才会大治。

不遵守法律,社会就会依潜规则做法,社会就会混乱,无序。

都遵守法律,就能体现公平、正义、平等。

不遵守法律,就没有公正、正义、平等存在。

企业遵守法律,能使员工们也会遵守法律,在法治社会,就没有祸患与危险。

管理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管理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管理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管理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企业和组织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对于管理者而言,掌握如何有效传承管理知识、实现知识创新,不仅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组织持续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管理知识的传承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到知识的识别、共享、应用和创新。

在管理实践中,不同层级的管理者、不同学科背景的员工都可能在知识传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传承体系,对于提升整体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知识的识别是传承的第一步。

企业需要识别出哪些是核心的管理知识,这包括公司的管理理念、战略计划、工作流程、绩效评估标准等。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借助组织内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他们能够为新员工或年轻管理者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许多情况下,组织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这些隐性知识的有效传承。

在知识共享阶段,鼓励开放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举办定期的分享会议,或通过内部社交平台促进员工间的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打破信息孤岛,使得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员工都能便利地访问和分享重要信息。

通过跨部门的合作,不同专业领域的员工可以在各自的知识基础上互相学习,推动知识的跨界融合。

知识应用是知识传承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设定实际工作项目,让员工在真实的环境内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成立项目小组,解决特定的业务问题,既能提升员工的实际能力,也能为组织创造实际价值。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教练制或导师制度,帮助员工在职场中获得更好的指导和支持,将管理知识融入日常工作中。

知识的创新是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管理知识的创新并不意味着抛弃已有的知识,而是需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

鼓励创新文化是推动知识创新的重要方式。

企业应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管理知识的传递与传承

管理知识的传递与传承

管理知识的传递与传承管理知识的传递与传承是组织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当今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管理知识的传承和传递对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功的管理知识传承可以确保组织中的核心竞争力得以保留,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使他们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

首先,要实现管理知识的传递与传承,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和培训体系。

通过培训、研讨会、辅导等形式,可以帮助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管理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挑战,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管理水平。

此外,组织还可以建立知识库或数据库,将公司的管理经验和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员工随时获取和学习。

另外,通过 mentorship(师徒制)的方式也可以促进管理知识的传递与传承。

在这种制度下,资深管理人员可以与新人或年轻员工建立起师生关系,传授自己的管理智慧和经验,引导他们成长为优秀的管理者。

这种一对一的亲密关系可以有效地加速管理知识的传递和吸收,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的管理人才。

此外,组织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来促进管理知识的传承。

通过建立内部社交网络、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团队协作工具等,可以实现管理知识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员工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管理知识和信息,加快学习的速度和效果。

同时,组织也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挖掘和利用管理知识的宝藏,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管理知识。

管理知识的传递与传承不仅要在组织内部进行,也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和合作伙伴的力量。

与其他组织、行业协会、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促进管理知识的交流和分享,拓展员工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参加行业论坛、研讨会、实习交流等活动,员工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管理实践和理论知识,促进管理知识的传递和传承。

总的来说,管理知识的传递与传承是组织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组织和员工共同努力。

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培训体系、 mentorship 制度,借助技术手段和外部资源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管理知识的传递与传承,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谈谈对管理的理解

谈谈对管理的理解

谈谈对管理的理解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管理问题.管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就是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约束,二是理,就是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使各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1、管,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约束.管有两种理解,一是狭义的理解,就是人治,是权力的体现,往往体现决策者的意志,体现当权者的武断,有人甚至把管与官联系在一起,官能管人,当官就是要当管人的官,当官就要讲话算数,也不问“管"的是否有道理,“管”的方法是否得当。

二是广义的理解,管是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约束,这种约束可以是纪律的,法律的、规章的,还可以是道德的,当然也可以是人本位或官本位的。

古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方圆就是一种良好的秩序状态,所谓“管”,其实就是用规矩去管,通过管达到形成一种良好的秩序。

管,能否起效果,能否为被管的人接受,关键看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管一方面的,管的出发点、目的性、价值性意义等,二是来自被管一方面的,就是自觉性、主动性和定向性的服从意识。

除了人本位或官本位的管,在管上可能带有主观性或功利性或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但无论是法律、法规、纪律,包括道德方面的约束,往往是全社会或一定人群范围内认可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人文化的,大众化的,民俗化的,即使是带有政治色彩,也是在一定政治背景下为政治服务的。

另外,管还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体现以制治校的原则,学校为了维护学校及更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制定了一些具有约束力的制度与规章,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社会为了促进人类文明健康,人们还共同形成了一定时期一定背景下的伦理与道德,这些都是“管”的依据,都是约束人们操行的软硬件,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对全社会或全校教职工都有约束力的。

另一方面,针对这些客观约束的存在,管理对象首先应该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应该清楚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拿国家奉禄的职工,其言行应该受到哪些约束,应该时刻主动地意识到这些有形或无形的约束力的存在。

管理二字的拆解想到的

管理二字的拆解想到的

管理二字的拆解想到的作为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来说,管理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也非常熟悉这两个字。

今天,我想通过对管和理这两个字的有趣拆解来表达我所认为的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的要求。

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管,上下结构,竹字头下一个官字。

我认为这首先就体现出对管理者的基本品质的要求。

那就是管理者要有竹子一样的品质:高风亮节,谦虚自持,柔中带刚,翩翩君子。

然后,我们还是从上向下看,我将竹看成竹篱,竹篱是圈定范围的,因此它是一种规范,管理者要将规范置于高位,要有规范意识,管理者不仅是规范的继承者和制定者,更重要的是遵守规范制度的模范。

竹字头之下的官字是宝盖头,它原意指官帽,我将其比喻为管理者为整个团队工作设立的愿景,愿景是管理者以规范为基础,为整个团队设立的方向,是整个团队的灵魂。

管理者要有方向和目标意识,要知道将团队带往何处。

然后,宝盖头下是一竖加两个口,我将它看成管理者应有身先士卒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竖表示管理者敢于担当责任,率领团队向即定目标即愿景出发。

两个口,要求他要善于团结同志,允许大家有不同意见,允许大家各抒己见,而且更重要的是最终能将团队成员拧在一起,奋勇向前。

理,说文解字中意为治玉,即打磨玉器的过程。

如果刚才说的管更多寓意为对管理者的基本素质的要求,那么理则更多寓意为方法与策略,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也就是要求管理者通过理将团队由璞打造成玉。

那么,我对理字所拆解的含义有三个,首先,理字,左王右里。

我将王喻为管理者,则意为管理者敢于将自己从团队的具体事务里解放出去,专心做好决策,指导等高屋建瓴的工作;同时,管理者又需将具体工作时刻放在身边,经常过问,不当甩手掌柜。

第二,理,言之有理。

管理者的每个言行都应站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工作耐心细致,要以理服人,不可以势压人,这样,工作起来才让人心阅诚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理,做事条理。

管理者的工作往往纷繁琐碎,头绪众多,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分清主次,抽丝拨茧,将有限的精力合理地分配到各项工作中,达成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的字理解析与信息传承
刘屯缘1刘光伟21.中石化湖南省怀化分公司中方油库2.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用“六书”之法,对管理一词二字的字理进行了深入地解析,运用现代管理学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提炼,反证了管理知识在汉语世界中的自动自发传承之道。

从而明示了一条更适合于汉语世界的管理提升的无师自通之路。

【关键词】管理字理解析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更是博大精深。

从盘古的一画开天,到仓颉的《六书》造字。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不仅留给了后人许多无师自通的本能,也让每一位炎黄子孙,自觉自动的代代传承。

仓颉发明的以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假借、转注等《六书》造字法。

使汉语世界里从“一撇一捺”到“字词句”;从“字里行间、”到“段章篇”的识字读书过程,都成为了一个“师承先贤、传承传统”的过程。

只要是认识一些汉字、读过几篇经典,加上一些生活的历练和感悟,就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杰出的龙的传人。

就管理而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许多学历层次很低的民营企业家能够把企业管理好的根本原因。

就是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较深,对“管理”二字所承载的信息解析较为完整,从而能在管理实践中,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那管理是什么?它有那些特质和内涵呢?凡此种种,我们中华民
族的圣哲先贤们,已经通过“管理”这一词二字,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

一、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什么?管理作为一个词,简单地说,管理管理就是管辖治理。

“辖”即辖区,指的是范围。

“治”是指作为。

要系统完整地解读管理的特质与内涵,那得先从“管”和“理”的字理结构说起。

二、“管”字的字理解析与信息传承1.“管”字的字理解析:管字为上下结构,竹字在上,官字在下。

以竹形会意,以官字形声。

其字理之绝就在于古人以竹为书,使管字能以形转意,赋予了管字在管理学上以完整、准确、甚至是天衣无缝的经典之义。

2.“管”字的字理告诉我们。

管字的字形字理告诉我们:2.1管的主体是干部。

管字下面是官字,很显然,管的主体是官、是干部、是主管。

2.2管必须依规章制度办事。

管字的上面是竹字,我们在这里先理解为竹简。

古人用竹简作书记事,法律法规法式该记于上。

竹在官之上,就是要求我们的管理干部在开展管的工作中,要依规办事,不可凌驾于法律法规法式之上。

干部履行管的职责,必须按照制度来开展管的工作。

没有制度的约束,干部在管的工作中,会让被管者无所适从。

也可能会有个别人员无法无天,借机打击报复、谋取私利。

2.3选择合格的官是管的基础。

没有干部队伍的建设,再多再好的制度也是空谈(只剩下竹)。

不负责任或负不起责任的官,等于
没有官。

甚至比没有官更坏事。

因此选拔、培养和使用干部,是管的重要基础。

选官(人才)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用人不当,管理必乱。

而且官有上下级。

在大官与小官之间,管理跨度要合理,结构互相衔接。

因此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指挥的权限责任的分配,以岗找人、适人适岗是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的重点。

2.4制度建设是管的根本大法。

没有上面的竹字,管就只剩下一个官字。

其结果,要么是官员的无法无天,甚至是官逼民反。

要么是管则无章可循、朝令夕改,随意性很大,甚至是一片混乱。

因此,制度建设是“当好官、管好事”的必要条件。

3.“管”字的象形解析。

管者,管子也。

两端有孔,中间封闭,可用于输送流体。

管子既有硬管也有软管。

管子的功用可以以水为例来表述:要把水放到那里,就得把水管就要铺设到那里,这就是目标问题。

铺设的路线有障碍,可以弯一下,这就是引导。

水要从一端流到另一端,水与管壁之间的摩擦(粘滞阴力)。

必须要有足够的压力(位差)。

在管子口径一定的情况下,压力决定流速。

流速决定流量,也就决定了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时间。

水管只有入口与出口,中间都是密封的,管子在其所能承受的压力下,防止输送过程中泄漏(或断裂),这就是约束。

“管”字的象形可以归纳为:目标、引导;压力、约束。

4.“管”字的象形引论:4.1目标是决定方向、方式,速度、强度,路径、过程最重要的因素。

(实现目标总得先有个计划)4.2目标的确定要与组织所能运用的资源及结构与程序相匹配。

4.3最高管理者持续的推动是中基层管理者开展管理工作的动力。

是管理工作全面、系统、规范、持续推动的基础。

4.4管与理要相辅相成,在约束中必须予以引导。

约束力与压力要相匹配。

三、理字的字理解析与信息传承1.“理”字的字理解析。

理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个王字,右边是个里字。

王是称王称霸的王,既有最高统治者虎虎生威的大一统、也含有社会上中下(王字三横)各阶层的公认或臣服(王字一竖)。

作为度量单位,二里等于一公里。

里字也有范围的意思。

在秦朝管制中,里长相当于现在村长。

十里一为亭。

因此,理字可以理解为:社会公认的评判标准或准则。

我们也注意到:与丈、尺、寸相比,里作为度量单位是比较大的一个单位。

2.“理”字字理解析的引论:2.1所有政策、制度、规范,对外而说,不仅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最高统治者的意志),也需要符合公认的社会道德标准(公众的期望)。

对内来讲,在体现最高管理者的个人风格的同时,也需要被管理者普遍认同。

(如职代会讨论通过等)2.2目标、制度、规范、考核等政策措施的制定,要清晰明确,具有可度量的指标。

2.3坚持原则,抓大放小。

考核是必要的,但不能只盯在细枝末节上。

要把握大的原则和方向。

只有战略上的胜利,才可能有全局上的成功。

3.“理”字的外延:用组词法可知理字的外延有:道理、整理、清理、修理、处理等。

4.“理”字外延的引论:4.1道理要讲。

从层次上讲,道理可以分三个层次:即讲道理、明事理、长能力。

所谓讲道理,即是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思想、作风、态度。

是企业文化建设建设的主体核心内容。

明事理是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属于思维方式方法方面的内容。

而长能力主要是技能的培训。

讲道理不仅可以提高被管理自觉接受管理自觉性,还能够把被管理者的被动接受管理,提升到主动积极工作的境界。

讲道理的要求一是要讲。

二是要讲清楚。

三是要让听道理的人明白。

明白了为什么?就知道一定要!(为什么下级没做好是上一级的责任?)即事前要培训、事中要纠偏。

4.2讲道理是事前培训,整理整顿就是事中预防与纠偏。

4.3清理要求在管理方法上注意运用梳理、沟通等方式,清除障碍。

减少阻力。

(如:大禹治水)4.4修理是对已出现偏差的补救措施。

(检查才知道偏差)4.5补救以后再按结果进行处理(个别问题与系统防范)。

4.6由此可见,理字中蕴藏着。

DCA、ABC工作法、80/20法则的影子。

四、“管理”一词的内涵与信息传承从上述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管理”一词二字给了我们与现代管理学内容基本一致的内涵。

除了上述“管”和“理”二字给我们的启示之外,管理一词还告诉我们:1.管理是组织为实现特定目标,进行的决策策划、资源配置、组织实施、检查修正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2.管和理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既要管,又要理。

管中有理,理中有管。

管要以理为据,理本身也是管。

理既是管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

3.管理的核心是协调。

管理虽然规定了管辖之内,各负其责,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以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

要素(人、财、物、信)、过程(供、产、销、服)、环节(部门、工序、工种、岗位)之间的协调良性互动,是整体绩效关键。

4.管理与组织生命同在,并决定着组织寿命的长短。

“全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暨不重叠、又无空白)、系统(上下直通、左右相连、前后相接、整体互动)、规范(有理有据、照章办事;控制过程、保证结果)、持续(常压常态、不断检查;监督考核、循环改善)”,是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的八字方针。

358文化与传播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