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学生用卷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试题及答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44f357af45b307e87197a6.png)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樯橹..(qiáng) 酹.(lèi) 吟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萧瑟桅杆淘气永葆生机B已而凭吊纶巾繁冗拖沓C赤壁风姿樯橹绘声绘色D故垒酒樽罗网安份守己3.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B已而遂晴,故作此C故国神游D故人西辞黄鹤楼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都门帐.饮无绪5.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6.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虚写。
“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
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
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7.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附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3accf0029bd64783e2cfb.png)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全称是“曲子词”别名“诗余”“长短句”。
大部分词分两段,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
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词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文学形式,最早出现于隋唐,在宋朝达到了高峰。
分成了婉约、豪放两派。
C.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D.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樯橹(qiáng) 酹(lèi) 羽扇纶巾(guān) B.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 C.针砭(biǎn)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 D.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3.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 、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
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
D.都门..帐饮无绪。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故国神游”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血色罗裙翻酒污。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虚写。
“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
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传说留在人间。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念奴娇赤壁怀古》试题及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dc3f4e5022aaea998f0ffb.png)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樯橹..(qiáng) 酹.(lèi) 吟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萧瑟桅杆淘气永葆生机B已而凭吊纶巾繁冗拖沓C赤壁风姿樯橹绘声绘色D故垒酒樽罗网安份守己3.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B已而遂晴,故作此C故国神游D故人西辞黄鹤楼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都门帐.饮无绪5.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6.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虚写。
“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
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
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7.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附答案).pptx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附答案).pptx](https://img.taocdn.com/s3/m/d1a2da8b0b4c2e3f5627637f.png)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樯橹(qiáng) 酹(lèi) 羽扇纶巾(guān) B .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 C.针 砭(biǎn)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 D.战栗 (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
3.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 项是( )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 、 故国神游 。 D、故人西辞黄鹤楼。
1
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D. 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 侧 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 江 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 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 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 1.B 词最早出现与南朝 2.A B 项峭应读 qiào。C 项砭应读 biān。D 项称 应读 chèn。 3.B B 当“所以”讲,其它都当“旧”讲 4.C C 是词的比喻用法,其它都是名作状语 5.B 例句是宾前;A 是状后;C 是被动;D 是判 断 6. C 7.C “卷”并非拟人手法。 8.C 损害不了 9.D 本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 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错 误。“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 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 的仰慕。
8.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 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怀古词最 常用的手法是怀古伤今。 B.“江山如画”承上 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 应“千古风流人物” ,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 过渡到下阕。 C.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 郁勃,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人生 如梦”的感伤色彩却透露出一丝消极颓废思想、 损害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D.词人讲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 情、景、事的交融。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附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23a8d533687e21af45a9fb.png)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全称是“曲子词”别名“诗余”“长短句”。
大部分词分两段,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
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词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文学形式,最早出现于隋唐,在宋朝达到了高峰。
分成了婉约、豪放两派。
C.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D.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樯橹(qiáng) 酹(lèi) 羽扇纶巾(guān) B.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 C.针砭(biǎn)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 D.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3.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 、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
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
D.都门..帐饮无绪。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故国神游”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血色罗裙翻酒污。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虚写。
“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
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传说留在人间。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念奴娇 赤壁怀古》检测训练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念奴娇 赤壁怀古》检测训练卷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6b506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b.png)
9.1《念奴娇赤壁怀古》检测训练卷一、选择题1.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 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人物..萧瑟处B.千古风流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3.下列各句中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塞上长城空自许B.举酒欲饮无管弦C.足下蹑丝履D.君当作磐石4.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分析,最准确完整的一项是()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沙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怒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试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
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5.比较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④暮去朝来颜色故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苏轼梦中了了醉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注]陶渊明曾游斜川,喜爱曾城的独秀,作《游斜川》。
此处是说东坡雪堂之景似当日斜川之景。
6.试析“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句的妙处。
7.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c175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2.png)
1 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9.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单选题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樯橹(qiáng)酹(lèi)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B.笺注(qiān)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粗糙(cāo)差别(chā)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万箭攒心(cuán)2.下列各句中,书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B.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3.下面对于宋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
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
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
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
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
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C.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本首词的题目。
本首词共分上下两阕。
B.在首句中,作者由眼前浩荡的长江联想到历史长河,淘洗着千古的英雄豪杰。
C.“人道是"说明作者知晓此地并非三国古战场,但要借赤壁地名抒发内心情感。
D.“羽扇纶巾”句写出了赤壁之战中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指挥大破曹军。
(完整版)念奴娇赤壁怀古训练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念奴娇赤壁怀古训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fd1cd225c52cc58ad6be39.png)
念奴娇赤壁怀古训练试题及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纶(lú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B.纶(lǔ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催(cuí) C.纶(guā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D.纶(guā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2.《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我们应当怎样认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这首词里的写景,用词洗炼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气势雄伟的“江山如画”的景象,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3.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几项:()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E.“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宋文帝刘义隆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4.判断下面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
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
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阙、下阙,因为一曲便是一阙。
()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
一曲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曲调。
() D.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所规定的。
() 5.下边语句有不同理解。
你认为怎样理解更好,说说理由。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附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bdabf2fad6195f302ba63f.png)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之马矢奏春创作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全称是“曲子词”别名“诗余”“长短句”.年夜部份词分两段,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词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文学形式,最早呈现于隋唐,在宋朝到达了高峰.分成了婉约、豪放两派.C.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年夜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如,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年夜. D.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年夜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是( )A.樯橹(qiáng)酹(lèi)羽扇纶巾(gu B.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qiāo)C.针砭(biǎn) 分歧(chā) 创(chuāng)D.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chèng)3.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分歧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此.C 、故国神游 . D、故人西辞黄楼.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分歧的一句是()A.年夜江东去,浪淘尽. B.樯橹灰烟灭.C.卷起千堆雪 . D.毂下帐饮无绪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故国神游”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血色罗裙翻酒污.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虚写.“年夜江东去”比如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洗,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传说留在人间. C.从年夜处着笔,虚实结合,不单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笼统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如概括整个人类历史.7.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病的一项是(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天锷未残”的气势.B.“拍”不单给人年夜浪撞击年夜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卷动乱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出波涛给人的感觉.8.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妥的一项是( )A.《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怀古词最经常使用的手法是怀古伤今.B.“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几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C.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凄凉,年夜气澎湃,高昂郁勃,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人生如梦”的感伤色彩却透露出一丝消极颓废思想、损害了全词的豪迈气派.D.词人讲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融.9.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年夜了词的暗示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即是明证.B.苏轼素有理想,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抬高,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正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念奴娇赤壁怀古》谜底1.B 词最早呈现与南朝2.A B项峭应读qiào.C项砭应biān.D项称应读chèn.3.B B当“所以”讲,其它都当“旧讲4.C C是词的比如用法,其它都是名状语5.B 例句是宾前;A是状后;C是动;D是判断7.C “卷”其实不是拟人手法.8.C 损害不了9.D 本项的评价,缺乏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毛病.“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暗示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1f7d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7.png)
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
B.“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C.“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赞美周郎的少年得志。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樯橹灰飞烟灭樯橹:樯,挂帆的桅杆;橹,船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战船早生华发华:同“花”,花白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凭谁问凭:靠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英雄业绩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有功业、有文采D.怎敌他、晚来风急敌:对付、抵挡舞榭歌台榭:楼台二、小阅读-课内3.《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上阕“乱石穿空",有的版本写作“乱石崩云”。
“崩云"意为崩裂的云彩,形容波涛飞洒的样子。
你觉得这两个版本,哪个更切合词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4.《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豪气冲天,但最后却陡然一转,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似乎有点不太协调,你是如何理解的?5.《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惊涛拍岸”,有版本作“惊涛裂岸"。
你认为哪一版本好?写出理由。
6.明代王世贞说:“学士此词,亦自雄壮,感慨千古,果令铜将军于大江奏之,必能使江波鼎沸”,此语形象真切地道出本词豪放之风格特征。
你认为其“豪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7.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党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含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62b4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5.png)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古文人有登高怀远之俗,作者于超然台上登临远眺,抒发胸中情怀,词题由此而来。
B.上片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已春暮而未老。
C.下片写情,“休对”二句说明作者不再思念故乡,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
D.“诗酒趁年华”一句,表明作者超然物外的态度:忘却世俗,珍惜年华,借诗酒以自娱。
2.“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写景上都体现了豪放风格,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戴复古①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③,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
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
②貔虎,貔(pí)和虎。
亦泛指猛兽。
③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骑”“千艘”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表现出周瑜火攻曹军时的排山倒海之势,以及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词豪情壮采,结尾句词人将满腔的伤感之情融入道路旁杨柳的发问之中,以景结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D.本词开篇用“赤壁”“一番怀古”直接点题,非常醒目;起势不凡,气势雄伟,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附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717d3de53a580217fcfe2c.png)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练习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全称是“曲子词”别名“诗余”“长短句”。
大部分词分两段,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
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词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文学形式,最早出现于隋唐,在宋朝达到了高峰。
分成了婉约、豪放两派。
C.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D.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樯橹(qiáng) 酹(lèi) 羽扇纶巾(guān) B.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 C.针砭(biǎn)差别(chā)创伤(chuāng) D.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3.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 、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
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
D.都门帐饮无绪。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故国神游”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血色罗裙翻酒污。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虚写。
“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
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传说留在人间。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学生用卷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学生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55f7f46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5.png)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1)~(3)题。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这首词充满了情与情、情与理的矛盾。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这两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3)作者说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答谢民师书》)请你结合此词下阕的内容,分析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技巧表达这一艺术特色的。
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苏轼落日绣帘卷,亭①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②,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苏轼的友人在黄州的长江边建一亭台,苏轼为这个亭子起了一个颇为雅致的名字,叫“快哉亭”。
②兰台公子:这里指宋玉。
战国时代楚国的宋玉,把自然风分为雌风与雄风,含有对楚王的讽刺与嘲笑。
(1)词的上阕写景的方式新颖别致,请具体说明。
(2)结合这首词的具体内容谈谈它是如何表现苏轼的豪放风格的。
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4题。
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注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蛩(qióng):蟋蟀。
(1)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检测题及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检测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24e406f46527d3250ce039.png)
《念奴娇.赤壁怀古》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上册】班级:姓名:说明:最新部编版高一上册教材,精心整理了三个方面的题目----赏析辨析类选择题、理解性默写题、理解赏析类简答题。
【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B樯橹..(qiáng) 酹.(lèi) 吟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D笺.注(qiān) 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萧瑟桅杆淘气永葆生机B已而凭吊纶巾繁冗拖沓C赤壁风姿樯橹绘声绘色D故垒酒樽罗网安份守己3.下列选项中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一个“穿”字,表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字不仅给人以大浪撞击巨石的视觉形象,而且还给人以听觉形象。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了惊涛翻滚之貌,写出了浪花激溅之状。
D.“惊”字既写出了浪涛之气势,更写出了浪涛给人的心理感受。
4.下列选项中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善于以时世为词,丰富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营造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明证。
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
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它借咏史,抒写出了诗人郁积于胸中的块垒。
C.诗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融,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慨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1)~(3)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这首词充满了情与情、情与理的矛盾。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这两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3)作者说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答谢民师书》)请你结合此词下阕的内容,分析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技巧体现这一艺术特色的。
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①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②,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苏轼的友人在黄州的长江边建一亭台,苏轼为这个亭子起了一个颇为雅致的名字,叫“快哉亭”。
②兰台公子:这里指宋玉。
战国时代楚国的宋玉,把自然风分为雌风和雄风,含有对楚王的讽刺和嘲笑。
(1)词的上阕写景的方式新颖别致,请具体说明。
(2)结合这首词的具体内容谈谈它是如何表现苏轼的豪放风格的。
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4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注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
(1)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 )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词中说的“心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
”
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1)~(2)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这首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环境?
(2)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