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王夫之《水龙吟莲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20211110041807)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20211110041807)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尽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下边小题。

湖上即事陈起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量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1)请赏析颔联与颈联的表达成效。

(2)请联合整首诗剖析诗人形象。

【答案】(1 )选用初春湖畔的典型光景;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尔后又到远;视听联合,白鹭水草、柳树黄莺,色彩鲜亮,宴饮之歌与孤客笛鸣遥相响应;表现出初春独有的湖上风光;作者寓情于景,在对湖光山色的描摹中表达自己醉心山川的欢乐之情。

(2)热爱自然、随性自由、任情洒脱的诗人形象。

穿青鞋、携短杖,写出诗人的沉着随性自由;“吟莫尽”,“酩酊”“乐浮生”写出其任情纵性畅游自然的旷达洒脱。

【分析】【剖析】( 1)本题诗的颔联选用初春湖畔的典型光景,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而后又到远。

从视觉角度描绘了“草”、“鹭”、“柳条”、“莺”等动物和植物。

颈联则从听觉角度写,描绘了作者在湖畔听到的初歇的歌声和刚才奏起的笛声。

视听联合,白鹭水草、柳树黄莺,色彩鲜亮,宴饮之歌与孤客笛鸣遥相响应。

这两联主要采纳了拟人的表现手法,使事物更为生动形象,自然开朗,富裕情味。

(2)“波光山色两盈盈”面对漂亮的春季风景,“短策青鞋信意行”诗人穿青鞋、携短杖,随意行走,写出诗人的沉着随性与自由。

“风景无量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面对无量的美景,诗人尽兴放歌,尽兴饮酒,享受余生。

写出其任情纵性畅游自然的旷达洒脱。

故答案为:⑴选用初春湖畔的典型光景;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尔后又到远;视听联合,白鹭水草、柳树黄莺,色彩鲜亮,宴饮之歌与孤客笛鸣遥相响应;表现出初春独有的湖上风光;作者寓情于景,在对湖光山色的描摹中表达自己醉心山川的欢乐之情。

⑵热爱自然、随性自由、任情洒脱的诗人形象。

穿青鞋、携短杖,写出诗人的沉着随性自由;“吟莫尽”,“酩酊”“乐浮生”写出其任情纵性畅游自然的旷达洒脱。

《水龙吟白莲》原文及赏析

《水龙吟白莲》原文及赏析

《水龙吟白莲》原文及赏析《水龙吟白莲》原文及赏析1水龙吟·白莲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

轻装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

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

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应是浣纱人妒。

褪红衣、被谁轻误?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

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

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古诗简介《水龙吟·白莲》是南宋词人张炎的作品。

词布局巧妙,章法奇特,匠心独运,整首词,有总写,有分写,有远写,有近写,有正写,有侧写,章法颇可玩味。

赏析/鉴赏这是一首以白莲为题的词。

此词布局巧妙,章法奇特,匠心独运,可堪与蒋捷同题材的词相比翼。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

轻装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

”是对白莲作总体的概括描写。

把莲花比作仙人掌上的芙蓉,它还滴着金盘的玉露,借用的是汉武帝承露盘事。

落笔把莲花的整体精神摄起的,跟着具体勾画:“轻装”、“纤裳”,为形质;“照水”、“玉立”,为姿态。

配似“飘飘似舞”,使莲花的形象突现眼前。

“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随即换了角度,自身落笔。

“销凝”意为徘徊凝望。

几度排徊在满湖烟月和一汀鸥鹭之中,为的是要领略这诗的环境中那白莲的雅韵。

“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悄然静夜之中,驾一叶扁舟,在湖上飘摇。

淡白的湖光,远送的香气,皆进目鼻之中,那莲花却混在波明月白之中了不可见。

这几句莲花被置身于若有若无之间。

湖光、烟月、小舟、鸥鹭物光人色皆有。

如果能够用丹青画出,当是一幅绝品。

“应是浣纱人妒。

褪红衣、被谁轻误。

”大抵是浣纱人妒忌美丽,换红衣裳,穿一件素白的罗衫,以便消减您那动人的魅力。

这里写白莲仍是一片迷离之色,轻轻把题目的“白”字反挑出来。

“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

”白莲的姿态陡然呈现。

“闲情淡雅”一串特写镜头,“淡雅”是写神魂,“清润”是说姿态:“凭娇待语”是拟人化手法,写出它“若讽若惜,如怨如慕”之情态。

山东泗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诗歌鉴赏试题专题(有答案)

山东泗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诗歌鉴赏试题专题(有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中寡妇杜荀鹤①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②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③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释】①杜荀鹤: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

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②柘:树木名,叶子可以喂蚕。

③旋斫:现砍。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抓住“衣衫”“鬓发”等最能揭示人物本质的细节特征,简洁而生动的刻画出寡妇贫困痛苦的形象。

B. 颔联“犹”“尚”二字与尾联“任是”“也应”前后呼应,不管百姓如何困苦,横征暴敛依旧无处不在。

C. 此诗虚实结合:前三联虚处着笔,具体形象的写出寡妇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生活,尾联谊感慨升华主题。

D. 颈联“野菜和根煮”“生柴带叶烧”,采用加倍强调的艺术手法,极力渲染了寡妇难以想象的困苦状况。

(2)此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同情——农妇的不幸遭遇及悲惨生活。

②揭露控诉——统治者的残酷剥削、横征暴敛无处不在。

【解析】【分析】(1)C项,错在“前三联虚处着笔”,前三联是对山中寡妇的形象和困苦的生活做了描写和叙述,应该是实处着笔。

故选C。

(2)本题中,此诗的“夫因兵死守蓬茅”,写出了这位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麻苎衣衫鬓发焦”刻画出寡妇那贫困痛苦的形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强调了山中寡妇那难以想象的困苦状况,寄寓了诗人对山中寡妇的同情。

然而,对这样一个孤苦可怜的寡妇,统治阶级也并不放过对她的榨取,而且手段是那样残忍:“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 最后,诗人面对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发出深沉的感慨:“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表达了对不顾人民死活、横征暴敛的统治者的控诉。

故答案为:⑴C;⑵①同情——农妇的不幸遭遇及悲惨生活。

②揭露控诉——统治者的残酷剥削、横征暴敛无处不在。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同,完成各题。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张惠言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倩浮搓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①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②立马,看风帆稳。

【注释】①成连:春秋时代的著名琴师。

传说伯牙从成连学琴,成连带伯牙至东海蓬莱山。

使伯牙闻海水激荡、林鸟悲鸣,最终令伯牙琴艺大进,成为天下妙手。

②冲融:从容。

(1)词中“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表达了词人内心的________之情。

“省”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2)请分析说明下阕中词人情感变化的情况。

【答案】(1)孤寂;体验或领会(2)①词作下阕“愁深梦浅”点出词人无端的心事、难抒的积郁;②接着想明朝“雪昏云醒”的光景,营造沉寂、凝重的氛围;③结尾峰回路转,“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以超旷的胸襟,表达对美好前景的期待与肯定。

【解析】【分析】(1)从“琼楼寂历”中的“寂”可知,是“孤寂”之情;结合“省”的占义可知,是“体验或领会”。

(2)题干已经表明本词的下阕,词人情感是有变化的,答案需要表现这种变化。

抓住关键词“愁深梦浅”“雪昏云醒”“看风帆稳”作答即可。

下阕继续写涛声,以呼应开篇。

其中,“愁深梦浅”点出词人无端的心事、难抒的积郁,而其具体意蕴究属怀知音还是伤逝者、悲时局还是感身世,抑或兼而有之,已无从实指。

云情雪意,通力营造沉寂、凝重的氛围,折射出人的心态。

但是读下去却又不是一味清愁不断,词的最后出现了对未来的壮美憧憬,对光明的热切期待。

路转峰回,词人也已自行解开了连环情结。

故答案为:⑴孤寂;体验或领会⑵①词作下阕“愁深梦浅”点出词人无端的心事、难抒的积郁;②接着想明朝“雪昏云醒”的光景,营造沉寂、凝重的氛围;③结尾峰回路转,“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以超旷的胸襟,表达对美好前景的期待与肯定。

新部编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解析

新部编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解析

新部编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入洞庭宋湘客自长江入洞庭,长江回首已冥冥。

湖中之水大何许,湖上君山终古青。

深夜有神觞正则①,孤舟无酒酹湘灵。

灯前欲读悲秋赋②,又怕鱼龙跋浪听。

【注】①正则:屈原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②悲秋赋:此处指宋玉的《九辩》,该作揭露了君王的昏庸,政治的黑暗,小人的险恶抒发了“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愁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一二句重复使用“长江”,三四句重复使用“湖”,这样就把作者离长江、入洞庭、后中顾长江、前瞻洞庭这一过程写得一气贯穿。

B.“何许”“终古”,一虚一实,不定语气和肯定语气相交织,造成了空间上的纵深感和时间上的开阔感;“终古”又能自然地引出下文。

C.“深夜”渲染环境的神秘气氛,表示诗人夜深时犹在追想屈原和湘水之神,突出了屈原的可敬,也为下文“孤舟”上的活动点出时间。

D.“深夜有神觞正则”一句言屈原灵魂不灭,夜间的湖上不时传来神秘的声音,像是神灵也在为这位忠直之士鸣不平,至今犹在祭奠他。

(2)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周参军吴均①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

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

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注】①吴均,南朝梁文学家,素有才名,然位仅下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的“起”,是在烦恼滋扰下的举动;次句中的“倚户”,更见其无聊与无奈。

B.“水传”二句借水的远阔、风的凄寒营造出高旷肃杀之境,凸显了诗人寥落的心绪。

C.“沈云”二句互文见义,以乔树隐、层峦灭暗喻自己不为世所知,深深寄寓不平之气。

D.全诗以忧怀开端,以饮酒抚琴收结,又兼寓情于景,语言古朴刚劲,情致清拔高远。

(2)同为酬答诗,吴均的“且当对树酒”与刘禹锡的“暂凭杯酒长精神”所含的情感、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水龙吟 白莲》阅读答案

《水龙吟  白莲》阅读答案

水龙吟·白莲
[宋]张炎
仙人掌①上芙蓉,涓涓犹湿金盘露。

轻妆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

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

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应是浣纱人妒。

褪红衣、被谁轻误?闲情淡雅,冶姿清润,凭娇待语。

隔浦相逢,偶然倾盖②, 似传心素。

怕湘皋佩解③,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注】①仙人掌:陕西华山之中峰曰莲花峰,其东峰曰仙人掌。

②倾盖:指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起倾斜。

③湘皋佩解:郑交甫遇见江水女神得赠玉佩。

19. 上阕中“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句,从_______和______两角度来描摹白莲花。

20. 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本词虚实相生,请赏析本词创生虚境的技巧。

【答案】19. (1). 视觉 (2). 嗅觉
20. ①借助回忆,词中“记小舟夜悄……”句借助回忆来创设舟游赏莲的虚境。

②运用想象,词中“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句借助想象来创设未来西风中花瓣凋零的虚境(如分析到“应是浣纱人妒。

褪红衣、被谁轻误”句言之成理也可)③借助比喻、拟人等手法,词作借“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湿金盘”的比喻、“凭娇待语”的拟人手法创设展现白莲的形态、情态的虚境。

(写出一种修辞,能作相应分析即可)④用典。

运用“倾盖”“湘皋佩解”的典故,创设白莲“似传心素”“怕佩解”的虚境。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20211110041829)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20211110041829)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尽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下边小题。

燕居即事①韦应物冷清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② 阅。

【说明】①本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 (785 年 )夏时诗人罢任滁州刺史,闲居于滁州西涧。

燕居 :闲居。

②北窗 :语出陶潜《与子俨等疏》 : “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冷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联紧扣”燕居”睁开描绘,竹、兰既是两种客观光景,也寄寓诗人的主观感情。

B.颔联上句以动写静,下句直接描绘静景,突出了居处环境的幽静安静,无人来访。

C.颈联感触光阴易逝,闲居之长,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下山,夏木忧如也为之郁结。

D. 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在写景中奇妙达成了感情的变换,正堪称“妙在漠然不著印迹”。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答案】( 1) C(2)橱架上堆满了书本,诗人常来坐在北窗边翻看。

诗人经过描绘闲居的平时生活,并化用陶潜的典故,表达了虽罢官闲居而念书自娱、泰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

【分析】【剖析】( 1) C 项,“太阳已经下山,夏木忧如也为之郁结”赏析不正确。

颈联意为闲居的日子已经好久,不知不觉已经是夏季,树木已经结果。

应选C。

(2)“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燕居之地人迹罕至,但是诗人并无感觉孤独、丧气。

桌上、楼阁上堆满了书本,没有世务的搅扰,他正能够不时到达书斋,享受阅读的乐趣。

表达了虽罢官闲居而念书自娱、泰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

故答案为:⑴ C;⑵ 橱架上堆满了书本,诗人常来坐在北窗边翻看。

诗人经过描绘闲居的平时生活,并化用陶潜的典故,表达了虽罢官闲居而念书自娱、泰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

【评论】(1)本题考察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感情和艺术手法的剖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掌握诗歌内容要旨和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找寻答题点;最后精读有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能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照,或许能否能依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测出来或许能否正确。

《水龙吟》阅读练习及答案

《水龙吟》阅读练习及答案

《水龙吟》阅读练习及答案《水龙吟》阅读练习及答案水龙吟【宋】朱敦儒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容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①。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②,泪流如雨。

【注】本诗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

①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

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

②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好为梁甫吟。

(1)分析“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所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感情。

(2分)答案:描绘了天地高远,云垂欲雨;江面空阔,波滚浪翻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的郁闷和茫然之感。

(2)本词下阕有两处用典,请具体分析。

(4分)答案:“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说诸葛亮奇谋报国,仍然不免,隐喻自己虽有才干却难有施展的机会。

写东吴败亡的历史教训:虽然凭借长江天险,铁锁横江。

但是未能挡住王濬的战舰,隐约表现出对南宋小朝廷的`担忧。

(3)“泪”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简析上述两词中“泪”的意象与本词“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有何不同?(4分)答案:本词是对国家不幸的痛苦和回天无力的无奈;《雨铃霖》是不忍别又不能不别的深情;《水龙吟》是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无知己得不到同情、慰藉的孤独寂寞悲怆愤慨。

北京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

北京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1】。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2】,决策尚悠悠。

此事费分说【3】,来日且扶头【4】。

注释:【1】物华幽,物华,美好的景物。

幽,清幽。

【2】蕞尔,微小的样子。

【3】费分说,一时难以说清。

【4】扶头,扶头酒,一种易醉人的酒。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子”句说朋友久未来登楼远眺,此刻楼外秋景仍值得观赏。

B.“西楼”句是对马叔度说尽可专心吟诗赏景,不用管时间早晚。

C.“唤起”句说明月之下我寒彻心扉,报国之念如百川付诸东流。

D.“英雄老矣”让人联想到作者《永遇乐》中“廉颇老矣”一句。

2.“剑气已横秋”句中,以“剑气”喻指建功立业的豪迈志向。

下列诗句中“剑气”不含..这种志向的一项是()A.囊锥脱颖久峥嵘,剑气干霄恨莫平。

(杨冠卿《次韵王宣干秋怀》)B.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C.拂牛剑气洗兵威,定乱归功更是谁。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其六十八》)D.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

(王令《寄洪与权》)3.“借景抒情”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

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作者对这一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C2.B3.上阕中作者与友人吟诗赏景,流露出一种惬意。

作者登楼远眺,看到普照九州的明月,锦绣山河的美景,激发起满腔的英雄豪迈之气。

“鲸饮、剑气”道出了作者的壮怀和豪气。

天空高远,月下景物清幽。

让作者联想到此刻沦陷的中原,但是朝廷无人想到抗战的英雄已老,还没有建功立业。

且朝廷尚没有出师北伐的计划。

作者失望至极,由壮而悲,只好借酒消愁,抒发出北伐理想无法实现的满腔悲愤。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作内容的能力。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寒风凛冽的严冬,生活在北京的鸟类多是麻雀、喜鹊等留鸟。

到了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京城的鸟会多起来,因为夏候鸟来了。

在众多的夏候鸟中,最著名的要数北京雨燕。

1870年,英国著名鸟类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了这种鸟的标本,并将其命名为“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翅膀呈细长而尖的镰刀形,尾羽有分叉,体重只有31-41克,体长169-184毫米。

成鸟的体羽多为黑褐色,喉部呈灰白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

喙呈短三角形,口裂非常宽大,能够使它们在飞行中兜捕到大量农林害虫,包括蚊、蝇、虻等。

北京雨燕是典型的夏候鸟。

每年4月底,它们飞抵北京,繁殖、育雏,再于当年8月离开,飞往远方过冬。

它们具有超强的导航定向能力,常多年返回同一地点,有延用旧巢的习性。

北京雨燕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10-200公里。

在风雨到来之前,它们常常作超低空飞行表演,流矢一般掠地而过,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标志。

雨燕身形小巧,在高空飞行时很少扇翅,尖长的翅膀能提供强大的升力。

展开双翅时,雨燕能够长距离地滑翔;向内收起翅膀时,又能够高速冲刺追捕飞虫。

它们飞行技术高超,可是脚爪却很细弱,四趾向前,无法握住树枝,也就无法借此腾跃,要想飞起来,就只能在从高处向下落的过程中展翅飞翔。

这种生理结构特性决定了其迁徙到京城之后,会选择在高耸的城楼、高大的皇城建筑和古塔筑巢。

这些建筑飞檐翘角,梁、標、椽纵横交错,形成一个个“人造洞穴”,为雨燕提供了理想的集群繁殖之所和起飞滑翔的平台。

北京雨燕,是极少数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动物之一。

春夏季节的黄昏,从太庙到雍和宫,从天安门到内外城的城门楼、箭楼,从天坛到十三陵,从通州的燃灯塔到海淀的慈寿寺塔,以及景山、颐和园等处的楼台亭阁,雨燕倾巢而出,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尖锐叫声,一道道黑色的剪影划过天空,成为古都北京引人注目的景观。

古代诗歌赏析王夫之《水龙吟莲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王夫之《水龙吟莲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

(共12分)水龙吟·莲子王夫之平湖渺渺波无际。

难认旧时青盖。

荻絮横飞,蓼红斜炫,秋光无赖。

拚不含愁,韫香密裹,泠泠珠佩。

伴江妃、泪颗盈盈怕谁,厮恼幽房里深。

深缀十斛明珠,谁买空、望眼悬愁碧海。

露冷昆明霜凋,玉井兰舟罢采。

自抱冰魂,海枮石烂,千年不坏。

莫抛掷、一点孤心,苦留得秋容在。

注释:【1】王夫之:明末清初人,曾在衡山举兵反清,明亡后隐居石船山。

【2】拚:同“拼”。

【3】江妃:指唐玄宗妃子江采萍,她失宠后曾拒绝玄宗赏赐的珍珠。

【4】昆明:指汉武帝所建的昆明池。

[5]玉井:井的美称。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硕的一项是(3分)A.上阕前五句描写了波光浩渺、残阳冷照、万物凋残、萧瑟凄清的景象。

B.“十斛明珠谁买"承上启下,一个“谁”字表达了作者悲愤无奈的情感。

C.作者借莲子形象、江妃典故寄托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表达含蓄蕴藉。

D.本词运用“渺渺”“泠泠”“盈盈”等叠词,生动形象,读来音韵和谐。

13.“空望眼、悬愁碧海” 一句中“悬”字化无形为有形,下列诗句的“悬”字也具有这一表达效果的是(3分)A.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B.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C.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D.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14.屈原的《离骚》状写香草寄托忠贞,后人评价王夫之这首词“神契.《离骚》”,请结合本词和下面《离骚》的相关诗句,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6分)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芙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8分)古代文人常借助不同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通过描写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表达自己的高洁之志;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 ,”的春日景象,表达回归田园的喜悦;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周瑜“,谈笑间,”的儒将形象,对比出自己的落寞无奈;诗人们还常借用芳草的形象表达愁情,如诗句“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练习题解析(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练习题解析(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练习题解析(8)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宋)张先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

宿绣屏、画船风定。

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

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

重听。

尽汉妃一曲【注】,江空月静。

【注释】汉妃一曲: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一曲”指以昭君出塞故事谱写的琴曲《昭君怨》。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前三句是环境描写,作者通过仰观俯视多角度多层次地描绘了一幅江上美景。

B.词人直接写岸边柳荫路上“无人”也“无影”,只有柳絮飘舞,暗写自己的孤寂。

C.作者在船上望去,见远处有人归之影,与落日斜晖相映衬,描绘出飘飘欲仙之姿。

D.优美的乐声饱含着今古幽思,又用“谁省”一词,用以突出此时自己才是其知音。

(2)词中“彩绦朱索”是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是女子的装饰物,这里是借代手法。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这首词在写法上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甚大,如本词结尾句“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就与白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异曲同工,请从描写对象、表达技巧和所寓情感三方面赏析二者的“同工”之妙。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醉落魄①范成大栖鸟飞绝,绛河②绿雾星明灭。

烧香曳簟眠清樾③。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④三弄临风咽。

鬓丝撩乱纶巾折。

凉满北窗,休共软红⑤说。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

②绛河:天河。

③樾:交相掩映的树木。

④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

⑤软红: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1)下列对本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王夫之《玉楼春白莲》阅读附答案

王夫之《玉楼春白莲》阅读附答案

王夫之《玉楼春白莲》阅读附答案玉楼春·白莲王夫之①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②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注】①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

年轻时参加抗清复明斗争,失败后隐居山林,潜心著述。

②檀:红色。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一、二句描写莲塘秋夜的清幽景色:弯月当空,低照池塘,波光闪动,把读者带入一个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境界。

B.三、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莲叶茂盛,恰如冉冉绿云;莲花初绽,好似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散发出阵阵馨香。

C.五、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荻花纷飞,秋水生寒,白莲独自抱着红蕊映照湖画,仿佛在对着镜子窥视自己的晨妆。

D.七、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将来白莲的芳魂会归向何处?末句营造出一种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

E.这首词由虚到实,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章法谨严,写景细致人微,感情含蓄蕴藉,体现出十分高超的艺术技巧。

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参考答案1.(5分)D、E(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答不给分。

D项,“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不恰当。

应为一种凄迷渺茫的境界,暗示白莲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难觅芳魂。

E项“由虚到实”不恰当,应为由实到虚。

)2.(6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分)词人以莲自况,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白莲身上,抒发了自己在明亡之后孤忠自守、洁身自好,保持民族气节,不与异族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4分)(意思答对即可)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唐]皇甫松《采莲子》阅读答案

[唐]皇甫松《采莲子》阅读答案

[唐]皇甫松《采莲子》阅读答案
[唐]皇甫松《采莲子》阅读答案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

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

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

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

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

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着飘荡。

镜头三:
镜头四:
参考答案:
21.
答案示例:
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嘻笑声。

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

水龙吟莲子阅读答案

水龙吟莲子阅读答案

水龙吟莲子阅读答案水龙吟莲子阅读答案「篇一」语文阅读理解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水龙吟秋兴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

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

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

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

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

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

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①贳:读shì,赊欠。

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③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

D.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⑵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

下面诗句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诗经·卫风·氓》)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E.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过黄河许有壬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

神浪狂飙,奔跑触裂,轰雷沃日。

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

宏伟势、隆今昔。

鼓枻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

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

我欲乘槎①,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② 。

【注】① 槎:竹、木複。

② 传说汉代张赛乘槎寻河源,见妇人浣纱,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

”(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词的开头两句从大处着笔,从时空角度写黄河魄力之大、存在之久,确定全词基调。

B.黄河浪涛激越飞奔,气吞河山,声响如震天之雷,让游赏者心生慌张,徘徊不前。

C.“歌声、响凝空碧”描述手法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纤歌凝而白云遏”相似。

D.下片中“鼓枻”“乘槎”为实写,“直穷银汉”为虚写,虚实结合,风采无量。

(2)先人以为本词风格豪迈,请结合“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作简要解析。

【答案】( 1) B(2)①从境地角度,用词宏伟,境地广阔。

“壮”有力量感,“汗漫”“绵邈”等词有广阔感,“飘飘”有洒脱感,创立出雄浑辽阔的境地。

② 从诗人形象角度,诗人形象豪迈狂放,洒脱不羁。

诗人胸襟壮志,旅游祖国壮丽河山,并希望能够咏唱吟颂。

③ 从感情角度,表达了作者壮游天下的壮心和吟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

【解析】【解析】( 1) B 项,“让游赏者心生慌张,徘徊不前”招惹是非,结合诗歌“神浪狂飙,奔跑触裂,轰雷沃日”可是写出黄河波浪气吞河山。

应选B。

( 2)从取境角度,“壮游”指怀抱壮志而远游,“绵邈”指辽远,这里指山川绵远辽阔,“飘飘”表现人物的洒脱自在,因此说用词宏伟,取境广阔,境地深远;从创作主体角度,这几句写诗人壮游天下的壮心,由黄河之壮美联想到祖国河山之壮丽,激发了词人想要历尽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胜境,随处吟咏的梦想,展现了一个豪迈俊逸,狂放不羁,洒脱自由的诗人形象;从抒发感情的角度,这几句写了诗人壮游天下的壮心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同,完成各题。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张惠言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倩浮搓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①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②立马,看风帆稳。

【注释】①成连:春秋时代的著名琴师。

传说伯牙从成连学琴,成连带伯牙至东海蓬莱山。

使伯牙闻海水激荡、林鸟悲鸣,最终令伯牙琴艺大进,成为天下妙手。

②冲融:从容。

(1)词中“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表达了词人内心的________之情。

“省”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2)请分析说明下阕中词人情感变化的情况。

【答案】(1)孤寂;体验或领会(2)①词作下阕“愁深梦浅”点出词人无端的心事、难抒的积郁;②接着想明朝“雪昏云醒”的光景,营造沉寂、凝重的氛围;③结尾峰回路转,“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以超旷的胸襟,表达对美好前景的期待与肯定。

【解析】【分析】(1)从“琼楼寂历”中的“寂”可知,是“孤寂”之情;结合“省”的占义可知,是“体验或领会”。

(2)题干已经表明本词的下阕,词人情感是有变化的,答案需要表现这种变化。

抓住关键词“愁深梦浅”“雪昏云醒”“看风帆稳”作答即可。

下阕继续写涛声,以呼应开篇。

其中,“愁深梦浅”点出词人无端的心事、难抒的积郁,而其具体意蕴究属怀知音还是伤逝者、悲时局还是感身世,抑或兼而有之,已无从实指。

云情雪意,通力营造沉寂、凝重的氛围,折射出人的心态。

但是读下去却又不是一味清愁不断,词的最后出现了对未来的壮美憧憬,对光明的热切期待。

路转峰回,词人也已自行解开了连环情结。

故答案为:⑴孤寂;体验或领会⑵①词作下阕“愁深梦浅”点出词人无端的心事、难抒的积郁;②接着想明朝“雪昏云醒”的光景,营造沉寂、凝重的氛围;③结尾峰回路转,“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以超旷的胸襟,表达对美好前景的期待与肯定。

古诗赏析王夫之《雨余小步》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赏析王夫之《雨余小步》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雨余小步王夫之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①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②恰恰向人啼。

【注】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②鹁鸠:即斑鸠。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

B. 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

C. 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D. 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

15. 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14. C 15. ①语言清爽。

用语不事雕琢,明白晓畅,如“莲花莲叶”“疏雨疏风”“垂虹疑饮双溪水”等。

②景物清新。

柳塘莲叶、砌草柔美、彩虹饮水等描绘出雨后风景的清新自然。

③情感轻松。

雨余散步,见美好春景,落寞中暂得轻松愉悦。

【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理解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

(共12分)
水龙吟·莲子
王夫之
平湖渺渺波无际。

难认旧时青盖。

荻絮横飞,蓼红斜炫,秋光无赖。

拚不含愁,韫香密裹,泠泠珠佩。

伴江妃、泪颗盈盈怕谁,厮恼幽房里深。

深缀十斛明珠,谁买空、望眼悬愁碧海。

露冷昆明霜凋,玉井兰舟罢采。

自抱冰魂,海枮石烂,千年不坏。

莫抛掷、一点孤心,苦留得秋容在。

注释:【1】王夫之:明末清初人,曾在衡山举兵反清,明亡后隐居石船山。

【2】拚:同“拼”。

【3】江妃:指唐玄宗妃子江采萍,她失宠后曾拒绝玄宗赏赐的珍珠。

【4】昆明:指汉武帝所建的昆明池。

[5]玉井:井的美称。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硕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前五句描写了波光浩渺、残阳冷照、万物凋残、萧瑟凄清的景象。

B.“十斛明珠谁买"承上启下,一个“谁”字表达了作者悲愤无奈的情感。

C.作者借莲子形象、江妃典故寄托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表达含蓄蕴藉。

D.本词运用“渺渺”“泠泠”“盈盈”等叠词,生动形象,读来音韵和谐。

13.“空望眼、悬愁碧海” 一句中“悬”字化无形为有形,下列诗句的“悬”字也具有这一表达效果的是(3分)
A.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B.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C.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D.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14.屈原的《离骚》状写香草寄托忠贞,后人评价王夫之这首词“神契.《离骚》”,请结合本词和下面《离骚》的相关诗句,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6分)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芙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8分)
古代文人常借助不同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通过描写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表达自己的高洁之志;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 ,”的春日景象,表达回归田园的喜悦;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周瑜“,谈笑间,”的儒将形象,对比出自己的落寞无奈;诗人们还常借用芳草的形象表达愁情,如诗句“ ,”。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6题。

(共5分)
16.《红楼梦》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讲述了贾府上下在上元节制灯谜、猜谜语的故事。

其中“更香”(古代用于计时的一种香)的谜面有这样四句诗: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在曹雪芹的构思里,每个谜语都象征着制谜人的性格,暗示了其命运。

“更香”这个谜语在小说中是谁出的,不同版本存在争议,一说是薛宝钗,一说是林黛玉。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12.(3分)A
13.(3分)C
14.(6分)答案要点:
王词托物言志,状写莲子寄托忠贞,在这一点上与《离骚》的创作手法与情感相同。

《离骚》诗中,作者写用江离、辟芷、秋兰、芰荷、芙蓉打扮自己,表现诗人的美好外形与内质,突出其高尚忠贞的爱国情怀。

王词描绘莲子质地晶莹、芬芳馥郁,赞美莲子“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的特质,并借莲子相关的典故,表现作者亡国的悲苦、不改初衷的人生追求和对故国的一腔忠贞。

【评分标准】整体解说,1分;结合《离骚》相关诗句分析,2分;结合王词内容分析,3分。

言之成理即可。

15.(8分)参考答案: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羽扇纶
巾樯橹灰飞烟灭
示例: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评分标准】8分,每句1分。

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处,除示例外,填写符合题意的其它诗句亦可。

16.(5分)略
【评分标准】结合诗句分析制谜人性格特点,结合小说情节印证(3分);结合诗句分析制谜人命运特征(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