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

合集下载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的《受戒》是一篇以佛教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通过叙述一位小和尚受戒的过程和他与禅师的对话,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思考。

本文将从描写细腻、寓意深刻和情感真挚三个方面对《受戒》的审美追求进行分析。

汪曾祺在《受戒》中展现了高超的描写技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小和尚受戒过程中的内心变化。

文章以细微的动作和细节入手,如小和尚坐在禅师前,双手合十,一声不响地等待,这一动作凝聚了小和尚对受戒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作者还描绘了禅师牵起小和尚的手,慢慢地走向受戒地点的场景,通过这个动作,读者能够感受到小和尚内心的紧张和充满期待的情绪。

通过细腻的描写,汪曾祺将小和尚受戒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在《受戒》中,汪曾祺通过小和尚和禅师的对话,传递了深刻的寓意。

禅师告诉小和尚:“寺中金宝,外边狗屎”,这句话表达了禅师对世俗名利的鄙视和对内心追求的鼓励。

小和尚通过禅师的教诲,逐渐认识到自己修行的目的不在于寻求外在的名利,而在于内心的净化和升华。

通过这个寓意,汪曾祺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虚荣和功利的批判,呼吁读者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汪曾祺在《受戒》中展现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小和尚被受戒后的兴奋和喜悦所感染,他紧紧地握住禅师的手,热泪盈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而禅师则温和地拍了拍小和尚的肩膀,表示对他的鼓励和祝福。

通过这些情感的表达,汪曾祺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小和尚的关怀和对美善事物的推崇。

这种真挚的情感与美的追求相结合,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汪曾祺的《受戒》通过精心的描写、寓意深刻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

通过对小和尚受戒的过程和他与禅师的对话的叙述,汪曾祺传递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呼唤,唤醒了读者的内心共鸣和对美的感悟。

这种审美追求,不仅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启示。

从《受戒》看汪曾棋的审美理想

从《受戒》看汪曾棋的审美理想

从《受戒》看汪曾棋的审美理想
汪曾棋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化学者,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在
其著作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在《受戒》一书中,汪曾棋通过对古代佛教
文化的研究和对佛教艺术的阐释,对自己的审美理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首先,汪曾棋提出了“至真至美”的审美理念。

他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的合一,只有真正的美才能打动人心。

而这种真正的美,必然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美。

汪曾棋认为,只有在内心深处有真正的善与美,才能在艺术上达到
至真至美的境界。

其次,汪曾棋对佛教艺术的审美理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他认为,佛教艺术不仅是一
种审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佛法信息。

佛教艺术的审美中,包含了对佛教教义
和佛教修行的理解和阐释。

汪曾棋认为,佛教艺术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创造,是佛教信仰和
文化的结合,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

同时,汪曾棋还对佛教艺术中的“无”、“空”、“涅槃”等观念进行了解读。

他认为,这些观念不仅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也是佛教艺术中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在佛教艺
术中,“无”、“空”、“涅槃”所表现出的是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同时也表现出佛教艺术所追求的至真至美的审美理念。

最后,汪曾棋在《受戒》中对佛教经文、偈语、佛教绘画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解读,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综上所述,汪曾棋的审美理想是以至真至美为核心,以佛教艺术为主要阐释对象,通
过对佛教经文、佛教绘画等的阐释和解读,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悟和独特见解。

略论汪曾祺小说文化内涵的两重性

略论汪曾祺小说文化内涵的两重性
无穷。
力和权势的排挤 ,始终保持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 清高方正的品格 ,甚至为了给恩师刻印诗文遗稿 , 不惜牺牲 爱女的前途 ,反映出了儒家的 “ r 义以为 上” 的价值观念和由此形成的令人感佩的人格气节 , 表达出了八与人之间亲爱友善的美好理想。岁寒三 《
友 》更是 感人 至深 ,王瘦 吾 、陶虎 臣 、靳彝 甫三个

】 一 4
维普资讯
李舒 杨 :略论 汪 曾祺 小说 文化 内涵的 两重性
统一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 中的 故乡人 》 《 中的医生 王淡人 ,以行医为生,过着每天钓鱼 ,“ 一庭春雨, 满架秋风” 的清苦 丽又安闲的 日子 ,但在家 乡发大水时,却冒着生命危险救治乡亲 ,置个人安 危r 度外 ,“ 拿一条命换一块 匾”1 ” 2 ] ,甚至免费 为穷人治病 , 真可谓 “ 急公好义”的典范, 在道家甲 和虚静的生活态度里又熔铸着深割的儒家思想的精 神理念。 鸡鸭名家 》 《 中的余老五集辛劳勤恳与 自 在 趟遥 丁一身 , 炕篮期间 , 他聚精会神 , 专注于工作 , 废寝忘食 ;炕蛋之后 ,使提了他那把其大无比、细 润发 光 的紫砂 茶壶 ,在 街 上闲逛 ,喝酒 .吃茶 ,聊 天 此外还有 《 人淖记事 》 中的挑夫们 . 故人往事 》 《 中的戴车匠 、老白等 .无 如此.人世与出世就这 样 和谐 地统 一在 他们 的人生 中 。可 以 说 ,汪 曾祺笔 下的人物,热爱生活却不为功名利禄所累 , 淡泊超 脱却又坚守责任道 义.返朴归真的同时又遵循着人 问的是非美丑的准则 他们渴望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 值 ,同时又乐天安命 ,儒家给予他们信念和勇气 . 道家 又给予他们 自由和超脱,由此呈现为一种和谐 的美 。 不 仅 如此 ,汪 曾棋小 说 还渗透 着佛 教思 想 的因 素 。 复仇 》 《 表现的是 一位隐姓埋名的青年人为父复 仇却最终放弃复仇的故事,他力 干 辛万苦,终于 找到了仇人.{ 仇人 经皈依了佛 门.这个年轻人 H 精神上受到震撼 , 弃了复仇计划 ,也遁人空门。 放 小说 结尾 写道 :两滴 眼泪 闪在庙 里 白发 的和 尚的眼 “ 睛 里。 】 意味深 长地表现 r ” c 佛家的慈悲思想 。 《 幽冥钟 》则通过承天寺中普渡众生的菩萨 、 相貌 清癯 的和尚和夜半柔和悠远 的钟声等意象 ,表现了 佛 门救苦救难 的思想。小说特别写到 了地藏菩萨 ,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受戒》是中国现代作家汪曾祺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佛教徒接受戒律的过程,展现了作者的审美追求。

本文将从题材、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浅析。

从题材上看,《受戒》描写了一个佛教徒接受戒律的过程。

整个故事基本上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小智准备受戒的内心世界以及接受戒律的仪式,展现了他对佛教的虔诚和浓厚的信仰。

作者还通过主人公与大师的对话,展示了佛教的智慧和教益。

这一题材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信仰事物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在叙事手法上,《受戒》采用了以主人公内心活动为主线,穿插对话和描述的叙事方式。

整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小智的思考和回忆,展现了他对接受戒律的内心挣扎和思考。

而在他与大师的对话中,通过互相追问和换位思考,大师对小智的引导和启示,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佛教智慧和教导的积极态度。

这种叙事方式既通过个人经历和思考展示了主题,又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过程,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

在语言风格上,《受戒》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力图达到“言简意赅”的审美追求。

作者运用大量的对话,使作品具有了生动的场景和自然的流动感。

作者还用大量的象征手法,如小智翻开《本愿经》,被书中的“墨脱”所迷惑,象征着他对戒律的迷惑和困惑,而后大师的指点使他茅塞顿开,洞悉了佛理佛义。

这种简约明快的语言风格不仅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也使读者更能深入领会到作者的审美追求。

汪曾祺的《受戒》通过佛教徒接受戒律的过程,展现了作者的审美追求。

从题材上看,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对待佛教的态度,呈现出他对信仰事物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在叙事手法上,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和与大师的对话,展示了他的成长与领悟。

在语言风格上,作者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使作品具有了深度和感染力。

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受戒》中作者的审美追求,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的鉴赏方式。

汪曾祺《和尚》主旨

汪曾祺《和尚》主旨

汪曾祺《和尚》主旨【实用版】目录1.汪曾祺的《和尚》概述2.文章主旨的探讨3.文章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正文一、汪曾祺的《和尚》概述《和尚》是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一篇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和尚在修行过程中,通过与世俗生活的碰撞,最终领悟到佛教真谛的故事。

文章以和尚的视角展示了一个追求真理、超越世俗的僧人形象,同时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二、文章主旨的探讨《和尚》一文通过讲述和尚追求真理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人性的思考。

文章主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了佛教思想的真谛。

作者通过和尚的修行经历,传达了佛教追求解脱、超越世俗的真谛。

在这个过程中,和尚不断地反思和领悟,逐渐认识到人生的真谛,达到了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2.探讨了人性的复杂。

在故事中,和尚面临着各种诱惑和困扰,如金钱、地位、名誉等。

这些世俗的诱惑让和尚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挣扎。

通过这些挣扎,文章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3.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文章中,汪曾祺通过对和尚的刻画,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价值观的思考。

他倡导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摒弃世俗的虚妄,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文章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和尚》一文通过对和尚的刻画,传递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哲学思考:1.对真实与虚幻的探讨。

文章中,和尚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反思真实与虚幻的关系。

作者认为,世俗生活中的种种诱惑都是虚幻的,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2.对人性的探讨。

文章通过和尚的修行经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作者认为,人性是复杂的,人们需要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挣扎,才能实现人性的升华。

3.对人生的探讨。

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和尚的刻画,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他认为,人们应该摒弃世俗的虚妄,追求内心的真实,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综上所述,《和尚》一文通过对和尚修行经历的讲述,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二 )佛 教 习俗 荸荠庵里 的和尚拥有一 项用来谋 生的本领 ,那就 是受邀去附近 的农户 家里做 法事 。一般来说 ,他们做法 事采用 的形式就是放焰 口。这一带 的村子里 ,哪一 家如 果有人 故去 ,便 会 去荸荠 庵里请 和 尚来 家 中做 法事 。
收 稿 日期 :2018-03—09 作者简介 :赵 文阁(1979一),女 ,河 南西平人 ,讲 师,硕士 ,研 究方向 :汉语 言文学。
一 、 《受戒》中描 写的佛教文化
(一 )和尚的称谓 《受戒》这部小说主要描写 了明子 出家前后 发生 的 故 事。明子 当和 尚是他小时候家里决定 了的事情 。因为 家里 田少 ,几个哥哥就能把地里 的活儿干 完 ,而明子恰 巧又有 一个 当和 尚的舅舅 ,明子的母亲便 和明子舅舅 商议 ,要让 明子去当和 尚。舅舅先给 明子相 面 ,确定 明 子符 合条件后 ,约定 了接明子 出家 的 日期 。 关于明子要当和 尚这件事 ,《受戒》是这样描 述 的 : “当和 尚也不容易 ,一要面如 朗月 ,二要声如钟 磬 ,三要 聪明 ,记性好 。”[1_ 这说 明当和 尚也是 需要很 多条件 的 ,比如 ,和 尚要学习经文 ,就必须认字 ,认字 就成 了一 个 重要条件 ,所 以明子 的父母就让 明子去 读了几年 书 . 读 书期间取了个学名 叫“明海 ”。 明子要出家 ,先要取个法名 。所谓法名 ,便是 一个 僧人 准备出家修行时取的名字 。一般来说 ,同一 个人 . 出家和在家的名字是有差别 的 ,《受戒》 中也 提到 了这 一 点。明子刚准备入 荸荠庵 当和尚的时候 ,因为舅舅说 “明海 ”这个 名字无需 再改 .所 以 明子 就直 接用 “明海 ” 这个 名字当了法名 。在荸荠庵里 ,除了明子之外 ,其他 和 尚都另取 了 自己的法名 :最年长 的那位 是一个六 十 几岁的老和 尚,法号普照 .明子 的舅舅一 般称他 为师 叔 ;明海 的舅 舅法号仁 山 ,人称 大师父或 者 山师父 ;另

汪曾祺的哲学及宗教思想初探——以小说《受戒》为例

汪曾祺的哲学及宗教思想初探——以小说《受戒》为例

汪曾祺的哲学及宗教思想初探——以小说《受戒》为例第四届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论坛汪曾祺的哲学及宗教思想初探以小说《受戒》为例侯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摘要】汪曾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一名重要作家,著作颇丰,行文极具个人特色.他的短篇小说《受戒》被认为是真正带新时期文学跨入新的厉史门槛的作品.本文以此文为例试从哲学及宗教的视角解读汪曾祺的思想,说明儒、道、佛的种种哲学及宗教思想对于他的重要影响。

阐述该作品中对于哲学及宗教主题的关注与描绘,说明种种哲学与宗教思想在汪曾祺思想中兼容与并存的状况,从而全面把握汪曾祺思想中的哲学及宗教意识,及其具有中国色彩的宗教情怀.【关键词】汪曾祺;哲学;宗教;儒;道;佛汪曾祺是一名有着典型中国传统文人性格的当代作家。

他行文含蓄而无火气,平淡而有节制,表达的思想意蕴充满对于人生对于生活的眷爱。

他的作品每一篇都透着中国哲学的智慧。

从汪曾祺的生平看来,他从小便受着道家与佛家的熏陶。

他的父亲汪菊生多才多艺,在绘画方面亦有一定的造诣,在他的画友中过从较密的是一个名叫铁桥的和尚,是家乡善因寺的方丈,后来在《受戒》中出现的石桥和尚便是以此为原型加工而成的。

汪曾祺甚至是有法名的,在他出生后,家人希望他健康长大,无祸无灾,便在和尚庙、道士观里记名,叫“海憋”。

稍长大后,汪曾祺开始读幼稚园,“幼稚园设在县立第五小学里,这所简称‘五小’的学校,在高邮城北承天寺旁边”叫,可想而知,佛家环境的熏陶从此时便开始了。

后来,汪曾祺读的县立初中,其原址竟是一个叫做赞化宫的道观,道观的遗物留下的虽只有不多的几样,但是因为这个缘故,初中的环境多了一股道家氛围。

汪曾祺在四十年代教书时,还熟读了庄子》。

这~份关于道佛的渊源与中国文人天生的儒家气质形成了一股合力,这股力量温柔而不乏力道。

所以儒道佛三家庞杂的哲学及宗教思想对于汪曾祺来说虽然并不是系统的,虽然他也从来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但是这些思想对于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汪曾祺对于中国这些思想的接受与吸收,对于人生,生活,命运的关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因为这些思想在汪曾祺的精神内核中同时并存、彼此兼容,从而形成了一种儒中有道,道中有佛的独特情怀。

汪曾祺小说的人性内涵

汪曾祺小说的人性内涵

学年论文题目:汪曾祺小说的人性内涵姓名:覃思霖学号: P100711042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 2010级2班指导老师:张向东2013 年 10 月 22 日汪曾祺小说的人性内涵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覃思霖指导老师:张向东摘要汪曾祺小说是一幅自然清新而高雅隽永的风俗画,他以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给读者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内涵。

在他的小说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意识,儒道佛思想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小说中的和谐。

在对乡土风俗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传统哲学意识和审美的思考。

他所描述的人物是真、善、美的化身,渗透出一种美的人性,给人美的情感体验。

本文以汪曾祺小说为载体,将从民间善恶观、人物的仁爱、抗争精神和对生活的态度等角度来阐述作者对人性美的追求。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人性美,风俗汪曾祺是我国当代作家中最具有独特风格和美学追求的作家,他对风俗、友情、爱情、自然的独特描写都表现出自己对人生的热爱,对健康人性的向往。

其笔下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大英雄,更多的是对旧社会中普通小人物、小市民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比如商人、工匠、医生、农民、学生、和尚、挑夫等。

他力图通过小人物的平凡命运挖掘人类内心深处蕴藏的美。

其《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①,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弟子,写作风格与师相近。

与前辈抒情小说作家不同的是,他更注重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他的小说创作中,这使得他的小说富有一种浓郁的文化韵味。

有评论家认为:“真正使新时期小说步入新的历史门槛的,应该是手里擎着《受戒》的汪曾祺。

”②他在小说中将人性美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更值得我们去品味和研究。

一.儒家色彩的民间善恶观汪曾祺继承了传统小说对道德民间化的书写。

在他所写的人物里,大多是重义轻利、乐于助人和具有强烈家庭观念意识的传统人文主义思想,人们各自在自己的生活圈里过着安分的日子,因此,活得很快乐很知足,人与人之间很少有激烈的斗争,他描绘的世界很少有悲伤。

四十年前的旧梦——漫谈汪曾祺小说《受戒》(续2)

四十年前的旧梦——漫谈汪曾祺小说《受戒》(续2)

四⼗年前的旧梦——漫谈汪曾祺⼩说《受戒》(续2)真善美的⼈性⼈情四,真善美的⼈性⼈情四,所谓⼈性, 包括两个⽅⾯, ⼀指⼈的⾃然属性, ⼆指⼈的社会属性。

⼈来源于动物, 但⼈的这种动物性是社会化了的, 与动物的动物性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受戒》的世界是⼀个充满着真善美的⼈性世界, 这⾥没有虚伪, 没有狡诈, 没有欺骗, 没有丑恶,⼈们都是⾃然的, 纯真的,善良的, ⼈和⼈之间的关系都是友善的, 和谐的。

在汪曾祺的笔下, 明海是聪明、淳朴的, ⼩英⼦是天真、美丽、多情的。

他们之间朦胧的异性情感呈现出浪漫的、纯真的⾊彩, 在⼈⽣的旅程中奏出了⼀曲美的旋律。

这种情感发⾃还没有受到世俗污染的童⼼,它是⼀种⾃由⼈格的闪烁, ⼀种极为真挚淳朴的爱, ⼀种充满热情的⽣命⼒的骚动,⼀种超乎于⽣活之上的⾃觉的责任感。

⽽这种内涵恰恰⼜是与未来⾼度⽂明的社会⾥的⼈的内涵相⼀致, 相吻合的。

似乎预⽰着这便是寻根⼩说的真正涵义。

譬如明海受戒后, ⼩英⼦接他回来时问: “我给你当⽼婆, 你要不要? ” 明⼦先⿎⼤眼睛, 然后说:“要———”在此表现了⽆邪的情感。

接下来结尾处写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串丝线。

有的地⽅结了蒲棒,通红的,像⼀枝⼀枝⼩蜡烛。

青浮萍,紫浮萍。

长脚蚊⼦,⽔蜘蛛。

野菱⾓开着四瓣的⼩⽩花。

惊起⼀只青桩(⼀种⽔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这种充满诗意画意的芦花荡来暗⽰象征着明海和⼩英⼦爱情的清新美好,令⼈回味⽆穷。

在这个理想的⽥园野趣的民间⽣活⾥, 不只是爱情, ⼈和⼈之间的交往更充满了⼀种⼈情美, 没有尔虞我诈, 没有庸俗势利,有的是真情的流淌,温暖的⼈⼼。

明⼦和英⼦⼀家的和睦相处, 英⼦妈妈热情招待, 特别是明⼦的⼀声“⼲娘”叫出了⼈性的⾄亲⾄善,充满着浓浓的⼈性之光。

五、贯穿其中的儒道佛思想汪曾祺⼩说中蕴含的传统⽂化意识———儒道佛的相互渗透贯穿在整个⼩说创作中。

汪曾祺创作的原儒取向

汪曾祺创作的原儒取向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和文化成了中国封建统治者赖以治国安邦的核心思想文化,同时也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文人知识分子藉以安身立命的价值理想和用世之道。

余英时指出:“无可争辩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

”譹訛而中国传统士大夫传承的思想和文化自始至终都是以儒家的思想文化为核心内容的。

虽然封建士大夫总是在历朝历代由不同姓氏、种族所建立的“势统”(即政统)的强权和凌辱下生存和游荡着,但他们所遵循的“道统”倒是几乎未曾有过大的变化,从“士志于道”“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负载着士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理想。

然而,儒家思想文化在其两千余年的传承过程中,后人根据各自的理解和需要不断演绎与创新,加之其他异质思想文化的碰撞、衍入,其原始教义已经难以辨明。

李泽厚曾言:“关于孔子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意见分歧也许更大。

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当时社会变革不很清楚,从而对孔子思想的性质和意义也就众说纷纭。

”譺訛那么,在这段漫长的对儒家教义的阐说历史中,出现碰撞甚至对儒家思想文化的批判和挑战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有过几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大时代。

……在这些大时代中,整个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不仅与政治环境发生激烈的冲突,而且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矛盾。

”譻訛而这种“冲突”和“矛盾”都是针对儒家思想文化或与之有密切关系。

自汉至今,士人、知识分子都企图还原原始儒家教义,他们都标榜自己是最忠实于儒家原始教义的,是儒学代言人。

但事实上,“儒教在中国史的不同阶段中曾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譼訛即使距先秦儒家学说创立之际相去不远的汉朝,儒者也只能是大体上对原始儒教的基本方向有比较亲切的了解而已譽訛,遑论后来者!但“原儒”一道,却实实在在成为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矢志不渝的传统了。

而汪曾祺则是这个传统链条中极具个性也极有意味的一环。

汪曾祺小说中的儒家知识分子形象特质探析

汪曾祺小说中的儒家知识分子形象特质探析

第34卷第10期 2021年05月Vol.34 No.10May 2021艺术科技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曾经指出:“一切严肃的作品说到底必然是自传性质的,而且一个人如果想要创造出任何一件具有真实价值的东西,他便必须用他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经历。

”[1]因此,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叙述一定是极具切身性的。

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与作者本身往往有着切身的关联,很多时候甚至是作者本人的镜像。

汪曾祺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达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精神追求而被读者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而汪曾祺小说中就有很多与作者本人非常相像的“现代士大夫形象”。

虽然“士大夫”一词在古代往往指代身份地位高贵的儒家文人,但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士大夫”的政治意味需要被消解,应该被突出的是其精神层面的内涵。

汪曾祺小说中的“现代士大夫们”并不是身居高位的政客,而是拥有儒家士大夫优秀品格的文人。

这些人物并没有踏入仕途,也没有古代士大夫的地位,但他们的精神内涵与古代儒家士大夫是一致的。

从整体来看,这些儒家知识分子有着以儒为本、富有世俗精神和充满理想主义光辉的典型特质。

1…以儒为本汪曾祺精通传统儒家文化,也乐于书写隐匿于现代社会之中的儒家文人形象。

这些知识分子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儒家思想道德的浸润,颇具君子之风。

《徙》中的主角高北溟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

在学问上,他一丝不苟,即使只能将满腔才华用来教小学生,他也会认真准备好每一节课;在品德上,他尊师敬道,一直致力于报答师傅谈甓渔的教导之情,努力攒钱想为老师出版文集;在生活中,他安贫乐道,虽然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极少抱怨世道艰难。

汪曾祺书写了这样一位颇具古风的老先生,并通过叙述高北溟的老师和女儿的故事,表现出儒家文人的精神在三代人之间的传承。

然而,随着老先生谈甓渔,和高家两代人相继离世,这样的文人品格也再难延续。

汪曾祺用闪烁着诗意的回忆的笔触记录了一段消散在历史风烟中的平凡故事,表达了自己无尽的慨叹。

汪曾祺小说的风格特色

汪曾祺小说的风格特色

谈谈汪曾祺小说的风格与特色——以《受戒》为例暑假在家读了《汪曾祺文集》,感受颇深,尤喜欢他的小说,在此谈谈我对其小说的看法。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

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

儒、道、佛三家,“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不过,“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

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

这是他艺术追求的方向,也是他小说的灵魂。

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我们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

他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

而美与健康的人性,不论在多么古老的民族传统中,永远是清新得如同荷风露珠一般。

为此他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在风格特色上,汪曾祺的小说比较接近散文,是散文化了的小说。

汪曾祺的创作开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

他历来主张短篇小说应有散文的成份,并曾想打破小说、散文和诗歌的界限。

他有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的修养,尤重《世说新语》、宋人笔记、桐城散文,又师承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这就使他的小说确实难同散文相区别。

在新时期的小说中,他的作品可说是独具一格的。

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点首先在于重气氛。

他认为在短篇小说中只要写出了气氛,即使不写故事,没有情节,不直接写人物性格、心理,也可以在字里行间浸透人物,因为气氛即人物。

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的生动描绘。

但汪曾祺尤其看重风俗描绘,他“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风俗自然地流露出一个民族的天性,作者总是从这里去寻找人物性格的源头活水。

凡与人物有关的风俗,作者从来不吝笔墨,大笔挥洒;与人无关的风俗,尽管很美,也毅然割舍,惜墨如金。

他自己说;“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象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

论汪曾祺小说的传统文化意蕴

论汪曾祺小说的传统文化意蕴

论汪曾祺小说的传统文化意蕴李惠芳【摘要】汪曾祺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汪曾祺从其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故乡的民风习俗中发掘素材,传达自己对悠久的中国文化和自由人生境界的理解.在汪曾祺的小说世界中,深深浸润着儒道文化精神,这使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超然而又实在的和谐美.【期刊名称】《晋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7)005【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汪曾祺;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和谐【作者】李惠芳【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在当代文坛上,汪曾祺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

他的作品大都写童年和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原始古朴的自然描绘中,在普通人平凡的际遇里,抒写生活内在的诗意,塑造积淀着传统文化的性格,表现恬淡和谐的意趣。

汪曾祺作品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蕴藉于作品中的人格魅力。

有人曾称汪曾祺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士大夫”,这称谓实际上揭示了汪曾祺依傍着传统文化的心灵与人格特征。

汪曾祺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的“温柔敦厚”与道家的“清静无为”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形成了内儒外道的士大夫传统倾向,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无论是儒家精神,还是道家风韵,在他的作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相比较而言,儒家思想对汪曾祺的创作影响更为深远。

汪曾祺自己就曾经说过,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思想。

他在《自报家门》一文中写道:“我自己想想,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

我觉得孔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并且是个诗人……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因此我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1]281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一个士大夫世家,他身为儒生的父亲,精通琴棋书画,父亲的言行举止、精神气质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从小就浸润在儒家文化的氛围中。

在汪曾祺的成长道路上,另一个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人是沈从文。

1939年夏,汪曾祺进入西南联大读书,成为沈从文的弟子。

《受戒》:探索汪曾祺的宗教情怀

《受戒》:探索汪曾祺的宗教情怀

《受戒》:探索汪曾祺的宗教情怀受戒:探索汪曾祺的宗教情怀宗教情怀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作家们对人生、信仰、价值观等主题进行思考的途径。

汪曾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作品中也透露着独特的宗教情怀。

本文将探索汪曾祺作品中的宗教元素,并分析其对作品的意义和影响。

一、佛教的智慧与人性探索汪曾祺的作品中,佛教的智慧和人性探索经常出现。

他对佛教思想的借鉴和融合,为他的作品注入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哲学思考。

例如,在他的短篇小说《受戒》中,主人公在临终前受戒成为僧人,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仪式,更是对人性的一种审视。

通过受戒的过程,主人公拥抱了佛教的智慧,不断深化对人性的理解,并最终超越了尘世的束缚。

二、对生死与轮回的思考汪曾祺的作品中常常探索生死与轮回这一宗教主题。

这种思考源于他对佛教的学习和思考,但在作品中并不局限于宗教的范畴,而是通过借用佛教的观念,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例如,在《受戒》中,主人公在面临死亡时,他对生命的回望与思考成为了整个故事的核心,而宗教的元素则为他提供了一种超越生死的视角。

三、修行与人性的关系在汪曾祺的作品中,修行与人性常常成为一种对立和交织的关系。

修行代表着超越个体欲望、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精神追求;而人性则是婆娑世界中存在的欲望、矛盾和纷争。

在《受戒》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修行经历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揭示了修行与人性的辩证关系。

汪曾祺通过这种辩证的呈现方式,展示了宗教与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在追求超越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挑战。

四、宗教情怀与文学意义汪曾祺作品中的宗教情怀赋予了他的作品一种深刻的内涵和思想寓意。

通过对佛教智慧的运用和对生死、修行的思考,他使作品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

同时,宗教情怀也帮助他在作品中探索和呈现人性的深层次。

宗教元素的融入,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和情感共鸣。

总结:在汪曾祺的作品中,宗教情怀是他思考人生和存在意义的一种表达方式。

最新整理论汪曾祺小说的佛教色彩.docx

最新整理论汪曾祺小说的佛教色彩.docx

最新整理论汪曾祺小说的佛教色彩论汪曾祺小说的佛教色彩一、汪曾祺对佛教思想的接受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必然会有特定的原因,并且这种接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着人生的成长,来自于家庭、社会、周围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才会使一个人慢慢接受某些思想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首先,汪曾祺的家乡对于他佛教思想的接受有重要的影响。

汪曾祺的故乡在xxxx省的高邮市,而在汪曾祺的笔下,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作品中,高邮成为了汪曾祺先生魂牵梦绕的地方,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关于故乡的风土人情的。

其次,长辈对汪曾祺佛教思想的接受也有重要影响。

我们知道,孩童的人生经验和知识的获得都是于自己的家长传授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这一点上,汪曾祺小时候思想的接收是深受家庭影响的。

汪曾祺的家庭在旧时代的高邮是一个大户,是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最后,汪曾祺的经历养成他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

汪曾祺在家乡度过了他的青少年生活,他在这里读了小学、初中和高中。

读高中时正逢抗日战争的爆发,到处辗转躲避战乱因而导致学业时断时续。

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和家人到乡下的一个小庵住了几个月躲避战乱,这几个月对汪曾祺来说是全然不同于他日常的生活,这是他近距离接触佛门生活。

这段生活经历给汪曾祺提供了丰富的佛教的养料,《受戒》里的菩提庵、僧人和英子一家的原型都源自于此。

汪曾祺的思想中是切实存在着有关佛教思想的,这些思想是于他在家乡寺庙中的见闻感受,源于他家庭生活的影响,源于他的长辈的言传身教,源自于他复杂多难的人生经历的历练。

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促使佛教思想在汪曾祺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占据一定的地位。

作为一个作家,汪曾祺必然要通过作品来展现他的思想,对社会和人生进行关照,这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富含佛教思想、禅宗意蕴的独特样态。

二、佛教思想在文本中的流露汪曾祺的小说通过童年、青年的眼光来描写自己故乡的风情和人物,呈现出一种清淡委婉、平淡自然的状态,隐含着他对于生命形式和生活样式的独特追求,流露着自己独有的思想,其中包含有一些佛教的思想。

从汪曾祺的两篇

从汪曾祺的两篇

从汪曾祺的两篇《复仇》中浅析佛教思想刘彬(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摘要:汪曾祺的两篇《复仇》真切表达了佛教的基本思想,那就是超脱轮回、投身净土。

小说的主人公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了他们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让人们感悟到他们真心向佛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复仇》;佛教思想汪曾祺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写了两篇有关复仇的小说,题目都叫《复仇》,表现的主题却基本一致,讲述了复仇者和敌人共同开路的故事。

小说很明显地具有佛教的基本思想,复仇者与被复仇者之间都觉悟了,理解了宇宙人生的真谛。

他们“以佛为最高教主,以超脱轮回、投身净土为最高目的。

”【1】主张清静无为,息心去欲,寻求真正的自我。

一、超脱轮回在这里,超脱是指超出或者脱离;轮回是说在佛教中,有生命的东西永远像车轮运转一样在天堂、地狱、人间等六个范围内循环转化。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超脱尘世间的烦恼,不再受外物所累。

“人是时间的存在物,没有人能够忘却和规避历史对个人的侵袭。

”【2】在封建社会里,甚至可以说自从远古以来,父仇子报似乎就在人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汪曾祺的两篇小说《复仇》也是讲述父仇子报的故事,不同的是,复仇者和被复仇者都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走上了共同的道路,为人们开辟山路。

第一篇《复仇》刊载于1941年3月2日的《大公报》上,副标题是“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

”在这篇小说里,我们并不知道复仇者姓甚名谁,也不知道他来自何方,将要去向何方,他只是一个奔波于旅途的剑客,他最终的目的是替他的父亲报仇雪恨。

但是在他与一个和尚的言语交谈中,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面对庙里的花草树木,复仇者的心情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切全是熟悉的了,倒是有时故乡的事物会勾起他一点无可奈何的思念,苦竹的篱笆,络着许多藤萝的;晨汲的井,封在滑足的青苔里的,……“人是非常脆弱的,不过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风大一点就折了。

”【3】复仇者通过与和尚的交谈,逐步认识到事物的变化的规律,冤冤相报何时了,想不受到外界的干扰。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受戒》。

《受戒》是一篇以佛教僧人为题材的小说,通过对僧人受戒仪式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

汪曾祺在《受戒》中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独特的叙事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受戒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文章以主人公不舍离别的心情开篇,通过描写寺庙、僧人禅堂的布置、佛殿里泛黄的壁画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受戒仪式的庄严和神秘。

通过对僧人袒露心声、短短十八字的受戒誓言以及嗓音沙哑的僧人的描写,使读者对受戒仪式的神圣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分析,《受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汪曾祺在《受戒》中注重对细节的描绘。

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如“香烛腾腾,檐口初现云彩,层层圣象似乎隐现”,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庄重的佛教世界。

作者对佛殿内的壁画的描写,如“泛黄的壁画早已剥落”,让读者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长久流传。

这些细节的描写使整个受戒仪式更加真实,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感受到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汪曾祺在《受戒》中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手法。

整篇小说围绕着僧人受戒的经历展开,通过主人公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通过主人公在仪式中的心情变化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起伏和变化。

叙事手法的灵活运用使整个受戒过程更加丰满,使读者能够在欣赏小说的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佛教的思想和文化。

汪曾祺在《受戒》中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赞美。

通过对佛教僧人的描写,如“高大而结实的僧人”、“他们斗志昂扬地唱,直到喉咙发哑”,作者赞美了佛教僧人的虔诚和奉献精神。

通过对仪式的描写,如“受戒誓言结结实实被我说下”,作者赞美了受戒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作者对佛教文化的赞美以及对仪式的庄重性的描写使得整个受戒过程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读者也因此更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美。

汪曾祺的《受戒》通过细节描写、独特叙事和对佛教文化的赞美,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

解构《受戒》:汪曾祺佛教文化的文学表现

解构《受戒》:汪曾祺佛教文化的文学表现

解构《受戒》:汪曾祺佛教文化的文学表现《受戒》是中国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一篇短篇小说,该作品通过描写一个普通人在佛教寺庙中受戒的经历,展现了佛教文化在汪曾祺笔下的独特表达。

本文将从汪曾祺作品中体现的佛教思想、文化符号以及文学技巧等方面进行解构与分析。

一、佛教思想的呈现在《受戒》中,汪曾祺通过主人公受戒的经历,展现了佛教思想对个体心灵的启迪和救赎。

故事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个修行有成的尼姑。

虽然有了修行的成果,她却依然感受到生活的痛苦和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在寺庙中受戒后,主人公重获新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汪曾祺传递了佛教思想中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强调个体通过修行和觉悟可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二、文化符号的运用《受戒》中大量运用了佛教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以丰富作品的意象与深度。

在故事中,寺庙被描绘成充满佛教气息的圣地,如香烟、经书、佛像等形象的描绘都暗示着佛教的存在。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主人公心理的描写,展现了佛教文化对于人们心灵的影响,如主人公在佛像前面痛哭流涕的场景,表达了内心的无助和对佛教的虔诚。

三、文学技巧的运用汪曾祺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叙事手法,使得《受戒》中佛教文化得以深入人心。

首先,他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将寺庙的环境描绘得令人身临其境。

其次,通过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此外,作者还运用意象的方式,如通过寺庙中的钟声、香烟的销毁等,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

四、佛教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呼应《受戒》中,汪曾祺将佛教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呼应了人们追求内心平静与解脱的心理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扰,渴望通过信仰和修行找到一种心灵的寄托。

《受戒》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又以佛教文化为支撑,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汪曾祺的《受戒》通过佛教文化的表达与描写,展现了佛教思想对个体心灵的影响和启迪,运用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巧妙的文学技巧,将佛教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向读者传递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解脱的情感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摘要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一,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思想的体现。

二,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汪曾祺小说中和谐之美。

三,汪曾祺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笔者试就儒道佛思想在其小说中的表现、意义及其成因作系统的论述。

一儒道佛思想对汪曾祺小说的影响,作家自己认为,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思想。

他在《我是一个中国人》一文中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人必然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我接受了什么影响?道家?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都很少。

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

”〔1〕儒家思想在其小说中表现如下。

(一)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

突出表现在《落魄》和《故人往事•如意楼和得意楼》。

这两篇写的是生意场上的事情。

前者写抗战时期内地一家小饭馆里一位精明能干的南京人和一位自甘报弃的扬州人;后者写胡老板的自信自强和吴老板的萎靡不振。

通过对两类人物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南京人和胡老板的赞同,对扬州人和吴老板的鄙视,表现了儒家“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念和由此形成的崇高的人格气节。

《徙》中写小学教员高北溟身处恶境,却不苟合于世。

他面对世俗的压力和权势的排挤,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清高方正的品格。

为了恩师的遗稿能被刻印,他省吃俭用,甚至不惜牺牲爱女的前途。

在《故乡人》中,写王淡人以行医为生,却免费为穷苦的乡人看病治病;家乡发大水,他冒着生命危险救治乡人,全然不顾个人安危。

《故里三陈•陈泥鳅》中,写陈泥鳅“也好义,也好利。

”她救死尸讨价还价,救活人则不计报酬,救上来的人一无所有了,他连姓名也不问,还把自己的积蓄无偿地周济孤寡老人。

这种尚义精神是儒家义以为上思想的表现。

在《鸡毛》、《捡金子》以及《故里杂记》中的《李三》和《鱼》等篇,则斥责了见利忘义的卑劣行为,从反面表现了“以义为上”的主题思想。

(三)对仁爱思想的表现。

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充分体现构成了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

《岁寒三友》表现的是朋友间的艰苦与共。

王瘦吾、陶虎臣和靳彝甫为人善良,热心公益,从不做伤天害理的事。

王瘦吾和陶虎臣在靳彝甫要资助的时候,慷慨解囊,为其凑足出门求生的路费;靳彝甫在王瘦吾和陶虎臣濒临绝境时,毅然变卖了三块爱如性命的田黄石章。

这种相濡以沫之情,真是感人至深。

《故乡人》中的“钓鱼先生”王淡人更具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

他不但以一技之长扶危济困,且主动为一破落的无赖子弟免费治疽,还供他饭食大烟。

他心里想的只是“不给他治,他会死的”。

这种友爱亲仁精神在汪曾祺小说中有着多方面的表现,父母子女之爱,兄弟姐妹间的爱,夫妻之爱,未婚男女之爱,师徒之爱,朋友之爱,同事之爱。

这种仁爱精神充溢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汇成为作品的主旋律。

道家思想对汪曾祺小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小说人物生活态度的旷达超脱,适性得意。

《徙》中的谈甓渔和《鉴赏家》中的季匋民都有浓厚的出世思想。

他们都是地方名士,却不谙世故,一个闭门读书,一个在家作画;一个连钱都不会数,一个最讨厌世俗的应酬。

谈甓渔为人“无贫贵贱,三教九流,贩夫走卒,都谈得来”;季匋民与果贩叶三结为至交,同室论画,视为知己。

这种率性而为,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不仅见于谈、季这样的地方名士,也体现在众多下层人物身上。

《岁寒三友》中的穷画师靳彝甫虽然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却“活得有滋有味。

”他种竹,养花,放风筝,斗蟋蟀,赏田黄石章。

《鸡鸭名家》中的余老五在辛勤劳作之余,总是提了那把其大无比细润发光的紫砂茶壶,在街上闲逛,聊天。

还有《安乐居》中的酒客们。

《大淖记事》中的挑夫们,以及《职业》中的小学徒等,在艰苦的生活面前都保持着通达乐观,不为物累,怡然自适的开阔胸襟。

至于《故乡人》中的王淡人的面河垂钓,“一庭春雨,满架秋风”般的闲适淡泊和《打鱼的》里的打鱼人的平平静静,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家的致虚守静,返朴归真。

还有《云致秋行状》,写云致秋顺境、逆境能处,能进退。

遇强力能迂回而进,遇挫折能委曲求安。

这是老子谦下不争,以柔弱胜刚强思想的体现。

汪曾祺小说也反映了一些佛教思想。

《复仇》、《幽冥钟》两篇,其题材或直接取自佛门,或与佛门紧密相连。

前者写一个复仇者由立志复仇到放弃复仇的故事。

作品虽以《庄子•达生》中的“复仇者不折镆干。

虽有忮心,不怨飘瓦”为题记,实则表现了佛家的慈悲思想。

后者写承天寺夜半的钟声。

作品通过寺中救度众生的菩萨、相貌清癯的和尚和柔和悠远的钟声等意象,表现了佛门救苦救难的思想。

《螺蛳姑娘》则通过一个种田人的遭遇,表现了佛家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的现世报应观念。

汪曾祺小说还表现出一种禅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

《受戒》写荸荠庵这一佛门圣地,“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

”和尚们可以唱情歌,可以有相好的,可以娶妻生子。

他们经常打牌,玩铜蜻蜒套鸡,从不知道有什么束缚,更不知道有什么规矩。

他们只是按照清净无染的心性做着各自想做的事情,从中感受着生命的欢乐。

这种恬淡自如的生活方式正体现了中晚唐以后禅家的“不生思虑,直指本心”的“见性”之法。

综上所述,可见汪曾祺小说深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其中既有儒家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刚健自强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又有佛道的随心任性,清净无染的思想和佛门的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博爱之心。

构成了一个和谐人生。

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儒道佛思想共同影响着汪曾祺小说,其中有对立因素的统一,也有非对立因素的协调,共同构成为和谐的人生。

对立因素的统一主要体现在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之间。

汪曾祺小说中人物多具儒家的入世思想。

他们对沉重的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经世济民。

一旦理想破灭,便往往由入世转为出世。

《岁寒三友》中的王瘦吾和陶虎臣,精明强干,各自经商,期望发财。

然而,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们的理想:王瘦吾的草帽厂被挤垮了,陶虎臣的炮仗店被迫关了门。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靳、王、陶相约来到了酒楼上,要在一醉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徙》中的地方名士谈甓渔,累考不进,便无意仁途,每日只是闲散街头,抽烟喝酒,傍花随柳,言谈举止,全无约束,大有魏晋狂士的味道。

这类人物是在理想破灭后由入世转为出世的,这种转换有较明显的变化。

体现在更多的人物身上,这种入世与出世的相互对立的人生态度则似乎本来就是统一和谐的。

《鸡鸭名家》中的余老五也勤劳,也闲散。

炕蛋期间,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使出了浑身解数;炕蛋之后,便提了茶壶,在街上逛来逛去,闲聊,喝酒,吃茶,自在得惬意。

《故乡人》中的王淡人一面治病救人,仗义疏财,一面面河垂钓,淡泊得超脱。

《打鱼的》里的打鱼人每日在风浪中张帆捕鱼,内心却平平淡淡,既无兴奋也无忧愁。

还有《安乐居》里老酒友们,《故人往事》中的戴车匠、老白,无不集辛劳勤恳与恬淡逍遥于一身,入世与出世就这样和谐地统一在他们的生活中。

达成这种和谐的原因,除了创作主体的因素之外,与儒道思想各自的特质相关。

儒家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经世济民的伟大抱负,“仁者爱人”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观念以及其它种种对人生的规范都过于强调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作用,却往往掩盖了生命本身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于是,当人的理想与现实世界发生冲突的时候,人生的痛苦和个体生命的渺小便自然地凸现出来,此时,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在理想和修养的支撑下以身抗衡显然是不现实的,而道家却以超然自适、清净无为的生存方式承认了生命本体的内在价值。

这样,人便由积极的入世济世转为消极的出世避世,这就是谈甓渔王瘦吾们由儒而道的原因。

毫无疑问,道家的出世避世成了理想失落后的人的心灵的一种价值补偿,但是,它在汪曾祺笔下的人生世界中并没有作为一种完美无缺的生存方式而出现,否则,出世必将代替入世,这显然不是汪曾祺笔下的人生。

这是由道家自身特质决定的。

我们知道,道家将“道”推至宇宙本源的地位,而道创生万物依循的是自然而然的法则。

因此,“自然”便作为一种规则在道家思想中占有至高的地位,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那么,道家的人生哲学也只能是自然无为了。

这种人生追求的极境,是超越人世的孤独与泯灭情感的冷漠,即《庄子•大宗师》所谓:“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己乎”的境界。

这种孤寂清虚的人生很难为一般人视为幸福。

显然,在汪曾祺笔下,入世与出世都没有被作为一种理想的人生方式而占有独尊的艺术地位,他寻找的是一种更理想的人生。

克尔凯戈尔说:“要是一个人想使自己的生活多少有点意思,而不是象动物那样,压根就不曾仰望过什么,要是一个人想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不是把自己交给有若浮云一般东西,不是急不可待地让自己为过眼烟云的幻象所惑,也就是说,既不使自己的生活百无聊赖,又不无谓奔忙,那么,就必得要有某种更高的东西存在。

”〔4〕在汪曾祺小说的人生建构中,这更高的东西就是入世与出世构成的和谐。

他笔下的人物,热爱生活却不执着于功名利禄,淡泊超脱却又没有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慨叹,潇洒通达却不对着人生谈空说无,返朴归真却不忘人间的是非美丑。

一方面,他们有热情,有活力,渴望实现一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又达观安命,“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5〕儒家给他们以信念和努力,道家又给他们以自由和解脱,人生由此呈现为一种美,和谐的美。

非对立因素构成的和谐主要见于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

儒道佛各自的思想体系中都具有强烈的仁爱精神。

孔子讲“仁者爱人”,“泛爱众”,孟子讲“亲亲,仁民,爱物”;道家虽然没有正面提出友爱精神,但其绝巧弃智,柔弱无己,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却正可以形成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而以涅槃为最高境界的佛教,实质是以救人离苦为目的。

其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慈悲喜舍,普度众生的救苦救难精神,正显示了一颗博大的爱心。

三者的影响形成了汪曾祺小说中的爱的和谐。

在这个“小民百姓”的世界里,人们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平静地生活着,他们没有过多的奢望,也没有过多的悲伤,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温厚、友善、热情、真诚。

朋友间的相濡以沫,夫妻间的同甘共苦,父子间的慈爱孝顺,乡邻间的同舟共济。

就连那位代父复仇的负剑者,心里也盛满了爱的温馨。

也爱秋天的山花,爱井边打水的小姑娘,爱她的白发的母亲,也爱庙里敲磬的和尚。

这种爱终于化解了他内心的仇恨,心灵由此获得了自由与和谐。

汪曾祺小说的人物对现实生活的超脱而形成了和谐是可以理解的。

道家以为理想的人生应该是清静无为的。

佛教主“空”,认为执则为妄,万物是空。

《中论》偈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既然世界为空为无,那么人的努力也是虚幻不实的,是“妄念”,是“错用心”,于是,消极避世,忍辱无诤,清净寂灭便成了佛家最高生活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