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囊肿

合集下载

颌骨囊肿健康宣教PPT课件

颌骨囊肿健康宣教PPT课件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 物控制感染或炎症。
药物治疗通常是辅助治疗,不能替代手术。
如何治疗? 术后护理
术后需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 查。
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术后恢复。
何以改善生活质量?
何以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了解病情后,患者可寻求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 绪。
什么是颌骨囊肿?
分类
颌骨囊肿可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真性囊肿 多为发育性或炎症性,而假性囊肿通常由外伤或 肿瘤引起。
常见类型包括牙源性囊肿、根尖囊肿等。
什么是颌骨囊肿? 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颌骨囊肿无明显症状,但在某些 情况下可能出现疼痛、肿胀或牙齿松动。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囊肿。
为什么会发生颌骨囊肿?
预防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及时 处理牙齿问题,可以降低囊肿发生的风险。
合理饮食,避免过多糖分摄入,也是预防措施之 一。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警示症状
如果出现持续的面部肿胀、疼痛或牙齿松动,应 尽快就医。
任何异常的口腔症状都不应忽视,及时就医是关 键。
何时就医?
检查方式
医生通常会通过口腔检查、 X光片或 CT 扫描来诊 断颌骨囊肿。
加入患者支持小组,分享经验有助于心理健康。
何以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
增强对口腔健康的认知,了解与口腔相关的疾病 ,积极参与健康讲座。
知识的普及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
何以改善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减少压力,有 助于整体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免疫力也有积极作用。
影像学检查是确认囊肿性质的重要Βιβλιοθήκη 段。何时就医?治疗方案

疾病汇报--颌骨囊肿

疾病汇报--颌骨囊肿

06 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
(2)面部肿胀及切口情况。
(3)口腔卫生情况。
(4)心里状态。
(5)药物过敏史、患病史。
(6)器官功能、凝血功能。 (7)是否处于经期、妊娠期。 (8)有无活动性牙齿。 (9)感染情况。 (10)饮食、精神状况。病因、治疗、 预后相关知识。
02 焦虑
患者害怕手术及担心 预后。
03 自我形象紊乱
肿瘤影响患者容貌。
04 疼痛
病变部位伴发感染 疼痛、肿瘤压迫神 经及手术后伤口疼 痛。
05 皮肤完整性受损 06 语言沟通障碍
07 营养不良
08 潜在并发症
肿瘤并发感染致皮肤、黏 较大肿瘤影响患者语 低于机体需要量治疗 出血及血肿、疼
膜破损。
言功能。
04 辅助检查
1、颌面部临床检查:视诊(形态、体积、部
位)、触诊(边界、质地、临近关系)
2、全身检查:器官功能状况和营养状态
3、X线片检查:明确囊肿部位,便于手术治疗
4、穿刺及细胞学检查:淡黄色囊液、胆固醇
结晶
5、活体组织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以确
定病变性质、囊肿的类型。
05
01 保守治疗
经过长期观察囊肿的状况,没有 出现增大的情况,一般是不建议 手术的,可以通过面部肌肉锻炼, 或者是调整饮食的方法改善。
(8)告知患者术后可能有肿胀,疼痛等情况可及时告诉值班医护人员。 (9)嘱病人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颌骨较大囊肿者,不要咀嚼硬物,以免造成继发 性骨折。 (10)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指导漱口水的使用方法。用药宣教。
感谢各位的观看
下颌骨囊肿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x
目录
CONTENTS

颌骨囊肿 (2)

颌骨囊肿 (2)

*含

囊 肿
*残留牙
根囊肿
颌骨含牙囊肿
*右上颌骨牙源性囊肿 *右上颌骨牙源性囊肿
非牙源性囊肿
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 来,故亦称非牙源性外胚叶上皮囊肿
球上颌囊肿
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牙常被 排挤而移位。X线片上显示囊肿阴影在 牙根之间,而不在根尖部位。牙无龋坏 变色,牙髓均有活力。
临床表现
1.颌骨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进展缓慢, 多无自觉症状。
2.较大者扪诊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4.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镜下可见胆固
醇结晶。角化囊肿(颌骨囊肿的一种类 型)的囊液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脂样物 。
鉴别诊断
牙源性囊肿是临床较多见的囊肿,以滤 泡囊肿、含牙囊肿及根尖囊肿为主,滤 泡囊肿为单纯性囊腔,含牙囊肿特点为 囊肿内含有牙齿,囊肿可增大突入上颌 窦、面部或口腔内;根尖囊肿位于病牙 根处,通常较小。牙源性囊肿一般根据 临床和平片即可诊断,但有时还需和上 颌骨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鉴别诊断
*造釉细胞瘤 是最常见的颌骨牙源性肿瘤,好
发于下颌骨磨牙区,单房或多房,数目大小不一,边 缘分叶状,是与牙源性囊肿鉴别的主要依据,早期很 难发现,较大时可引起颌骨膨大畸形,病区牙齿松动 脱落。影像检查表现为颌骨类圆形分叶状囊状透光区, 可有颌骨膨大畸形,肿瘤附近正常牙齿推移或根尖切 削。
鉴别诊断
多见于20岁左右青年,性别差异不明显。
牙源性囊肿
主要症状:缓慢发展的颌骨膨隆变形,颜面 不对称。有的囊肿由于长期压迫骨质,可引 起颌骨皮质变薄,扪之有乒乓球样弹性感;若 皮质吸收,则囊肿可突向面部,触之柔软有 波动。当囊肿合并感染时,出现疼痛及面部 软组织肿胀,有的还可形成瘘口,向外流出 脓液。

医学知识之颌骨囊肿

医学知识之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病因】本病的病因需考虑以下的几个因素:(一)牙源性颌骨囊肿源性颌骨囊肿发生于颌骨而与成牙组织和牙有关。

根据其来源不同,分为以下几种:1、根尖囊肿是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参残余增生。

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逐渐形成囊肿,故亦可称根尖周囊肿。

2、始基囊肿始基囊肿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或损伤刺激后,成油器的星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其中而形成囊肿。

3、含牙囊肿含牙囊肿又称过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

可来自1个牙胚(含1个牙),也来自多个牙者。

含牙囊肿是最常见的牙源性颌骨囊肿之一,占18%,仅次于根尖囊肿。

4、牙源性角化囊肿角化囊肿系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有人认为即始基囊肿。

角化囊肿有典型的病理表现,囊壁的上皮肌纤维包膜均较薄,在囊壁的纤维包膜内有时含有子囊(或称卫星囊腔)或上皮岛。

囊内为白色或黄色的角化物或油脂样物。

占牙源性颌骨囊肿的9.2%。

(二)非牙源性囊肿非牙源性嫩中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故亦称非牙源性外胚叶上皮囊肿。

1、球上颌囊肿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牙常被排挤而移位。

X线片上显示囊肿阴影在牙根之间,而不在根尖部位。

牙无龋坏变色,牙髓均有活力。

2、本腭囊肿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来自切牙管残余上皮)。

X线片上可见到切牙管扩大的囊肿阴影。

3、正中囊肿位于切牙孔之后,腭中缝的任何部位。

X线片上可见缝间有圆形囊肿阴影。

亦可发生于下颌正中线处。

4、鼻唇囊肿位于上床底和鼻前庭内。

可能来自鼻泪管上皮残余。

囊肿在骨质的表面。

X线片上骨质无破坏现象。

在口腔前庭外侧可扪出囊肿的存在。

【症状】【临床表现】1.颌骨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2.较大者扪诊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颌骨囊肿刮除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全文)

颌骨囊肿刮除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全文)

颌骨囊肿刮除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颌骨囊肿是颌骨良性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

颌骨囊肿包括有上皮衬里的牙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以及无上皮衬里的血外渗性囊肿等。

牙源性颌骨囊肿最为常见,包括炎症导致的根尖囊肿、发育性的含牙囊肿、角化囊肿等。

非牙源性囊肿发病率不高,主要包括球上颌囊肿、鼻腭囊肿等,而血外渗性囊肿更为少见。

其中根尖囊肿发病率最高,占比高达57.3%,次之为含牙囊肿占14.5%,排在第三位的是角化囊肿(占8.2%)。

颌骨囊肿呈膨胀性生长,囊肿的持续增大可造成周围骨质吸收,骨皮质变薄或穿通;可引起牙松动、移位及面部畸形,继发感染时出现疼痛或感觉障碍。

极少数牙源性角化囊肿破坏周围骨壁后可累及软组织,如骨膜或肌肉。

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是囊肿刮除术。

而对于大型颌骨囊肿则适合袋形术(开窗减压术),或袋形术后二期行囊肿刮除术,该术式创伤较小,有利于保护术区的解剖结构。

颌骨囊肿刮除术是指沿病变与周围骨壁间剥离,彻底刮除囊肿及内容物,术中除了入路需要而去除部分骨组织外,应尽量保留患区骨质及周围结构。

囊肿刮除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囊肿复发、感觉障碍、病理性骨折等。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囊肿大小及位置有关,也和术式以及植入的骨或其他材料相关,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颌骨囊肿刮除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

1.术后感染颌骨囊肿术后感染在术后并发症中是排在首位的,表现为创口开裂、骨腔内血块液化、脓液形成。

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术后如感染,可导致创口开裂,出现口腔上颌窦瘘。

Zhao等报道的402例颌骨角化囊肿,刮治术后感染率为4.2%;Lee等报道262例颌骨囊肿术后感染发生率高达22.5%。

从囊肿发生部位上分析,位于下颌升支和下颌磨牙区的颌骨囊肿,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位于上颌骨和下颌前部的囊肿。

颌骨囊肿刮除术的术后感染原因很多,如术中无菌操作不规范、骨腔内血凝块不稳定、创口无法严密无张力的缝合、切口下方没有稳定的骨支持等。

颌骨囊肿与肿瘤鉴别

颌骨囊肿与肿瘤鉴别

颌骨囊肿与肿瘤鉴别*导读: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

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大类,牙源性者即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非牙源性囊肿则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

本病主要需与颌骨肿瘤进行鉴别,鉴别的手段主要依靠影象学的方法:1、X线平片颌骨囊肿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锐利,其内可以是单房或多房。

随着囊液积聚,囊肿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可引起临近牙移位,少数可见牙吸收。

周围骨质吸收,囊腔壁为致密白线(骨皮质线)。

颌骨良性肿瘤在X线片上表现为低密度病变,其内可见骨性间隔或纤维间隔,表现为“肥皂泡样”或“火焰状”改变。

有时在低密度内可见点状或斑点状钙化,呈混合密度。

少数在病变区内可见牙齿硬组织密度的影像表现,与正常的骨组织之间有清晰的低密度包膜相间隔。

病变侵入周围软组织内可使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良性非牙源性颌骨肿瘤与身体其他部部位骨肿瘤表现相同。

颌骨原发的恶性肿瘤十分少见,其边界不清呈不规则形或虫咬状。

其密度可以是低密度如原发性颌骨内癌、骨髓瘤;也可以是混合性密度如骨肉瘤和软骨肉瘤。

病灶内常见肿瘤组织的钙化,骨皮质中断。

年轻的恶性骨肿瘤患者可见日光放射状的骨膜反应。

2、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CT平扫时,囊肿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

囊肿的密度与囊内容物有关,一般有两种情况:多数表现为低密度,少数为等或高密度。

前者与囊肿内容物是液态脂类物质和胆固醇有关,后者与囊内容物是角化物、出血和钙化有关。

增强CT上,囊壁可有轻度强化,囊液无增强。

其内可见残留的牙根或牙齿,可见间隔,骨皮质连续性可有中断,周围软组织内可见膨胀。

颌骨良性肿瘤在CT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常伴有颊舌侧骨板的膨胀性中断。

颌骨囊肿的分类

颌骨囊肿的分类

颌骨囊肿的分类颌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病变,指的是由颌骨内的囊肿形成所引起的一类疾病。

颌骨囊肿的分类主要基于发生部位、组织来源以及病因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颌骨囊肿的各种分类。

一、发生部位根据颌骨囊肿发生的部位,可以将其分为下颌骨囊肿和上颌骨囊肿两大类。

1.下颌骨囊肿:主要发生在下颌骨(也称为下颌骨),包括下颌骨囊肿的炎症性囊肿、牙源性囊肿、裂隙囊肿等。

•炎症性囊肿:由于下颌骨的感染所导致的囊肿形成,常见的有急性化脓性囊肿和慢性化脓性囊肿。

•牙源性囊肿:由于下颌骨中的牙齿引起的囊肿,常见的有牙槽囊肿和颅内性囊肿。

•裂隙囊肿:由于下颌骨骨折或骨干裂隙形成的囊肿。

2.上颌骨囊肿:主要发生在上颌骨(也称为上颌骨),包括上颌窦囊肿、上颌骨囊肿等。

•上颌窦囊肿:是最常见的上颌骨囊肿,由于上颌窦炎症导致的囊肿形成。

•上颌骨囊肿:由于上颌骨内的囊性病变导致的囊肿,包括骨囊肿和沟管样囊肿等。

二、组织来源根据颌骨囊肿的组织来源,可以将其分为牙源性囊肿、非牙源性囊肿和混合性囊肿三类。

1.牙源性囊肿:主要是由于牙齿的发育异常或感染等原因所导致的颌骨囊肿,包括牙槽囊肿、颅内性囊肿、样瘤囊性病变等。

2.非牙源性囊肿:主要是由于颌骨内其他组织的发育异常或病理变化引起的颌骨囊肿,包括骨囊肿、沟管样囊肿等。

3.混合性囊肿:既有牙源性囊肿的特点,又有非牙源性囊肿的特点,如混合性囊肿。

三、病因根据颌骨囊肿的病因,可以将其分为先天性囊肿和后天性囊肿两类。

1.先天性囊肿:主要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颌面部组织的发育异常所导致的颌骨囊肿,如骨囊肿。

2.后天性囊肿:主要是由于颌骨内的病理变化所引起的囊肿,如感染、炎症、损伤等。

四、其他分类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分类方式,还有一些其他分类方法,如按囊肿液性质可分为黏稠液囊肿、浆液囊肿、脓液囊肿等;按囊肿生长速度可分为缓生性囊肿和快生性囊肿等。

总结颌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病变,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下颌骨囊肿和上颌骨囊肿;根据组织来源可分为牙源性囊肿、非牙源性囊肿和混合性囊肿;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囊肿和后天性囊肿。

颌骨囊肿的诊治与护理

颌骨囊肿的诊治与护理
根管治疗。 • 4、术前全口洁治,清洁口腔,以免术后伤口感染 • 5、饮食应注意流质为主,避免损伤囊肿
(二)术后护理
1、执行口腔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全麻6小时后进温凉流食或半流食。饮后注意漱口,口腔 护理,清理创面和牙齿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注意 引流条。 3、术后给予口外四角带加压包扎3天,以减少术后刀口出血 及局部肿胀。对此的不适感,要及时进行安抚和尽量联系大 夫处理。睡眠时尽量避免压迫患侧。 4、术后24小时内面部局部冷敷,减轻局部水肿出血,促进刀 口愈合。。
此处添加您的标题文本
切口 的选 择
功能
翻瓣及
修复
分离囊
考虑

及缝

手术过程
1. 牙龈切口、前庭沟切口 2 尽量完整刮除囊壁。
尽量保护骨组织;防
. 止损伤邻近组织 3. 考虑预后面容及功能
重建
• 颌骨囊肿的术后并发症
• 1 感染 • 2 出血 • 3 病理性骨折 • 4 移植物排出 • 5 伤口裂开 • 6 牙髓炎或者牙髓坏死
Part 3 颌骨囊肿的检查及治 疗
• 1.X线牙片、平片、CBCT片
• 颌骨囊肿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边 界清楚,边缘光滑锐利,其内可以是单房或多房。随着囊液 积聚,囊肿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可引起临近牙移位,少数可 见牙吸收。周围骨质吸收,囊腔壁为致密白线(骨皮质线)。
角化囊 肿X线:
颌骨囊肿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烟台业达医院 口腔科
Part 01
颌骨囊肿的定义及分类
颌骨囊肿的定义及分类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
逐步增大、因囊腔渗透压的原因导致颌骨膨胀破坏。
• 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大类:

一_颌骨囊肿摘除术

一_颌骨囊肿摘除术

一颌骨囊肿摘除术一、适应证含牙囊肿、根尖囊肿、球上颌囊肿、切牙管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和钙化囊肿等二、术前准备1.X线片:检查囊肿部位、大小、周围组织变化。

2.口腔洁治、消除牙周炎症。

3..如为根尖囊肿,应先作病牙根管治疗,然后尽快手术。

三、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或传导阻滞麻醉。

四、手术方法1.切口中小性囊肿,一般在口内作弧形或八字形切口(图1-1a),其宽度应大于囊肿直径。

巨大型囊肿位于下颌角、生支部时,宜作口外切口,一般在下颌角绕到下颌骨下缘,距其1.5cm-2cm处作弧形切口(图1-1b)。

2.翻瓣口内切口者,全程翻起粘骨膜瓣,充分暴露骨壁(图1-2a)。

口外切口者,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显露下颌骨边缘,切开骨膜后翻起组织瓣,充分暴露下颌骨升支部骨壁(图1-2b)。

3.开窗将囊肿表面的骨壁用咬骨钳咬除一部分骨壁形成窗口,并适当扩大以充分暴露囊肿壁(图1-3b)。

4.剥离囊肿沿囊壁与骨壁之间,用骨膜分离器钝剥离;直至全部剥出囊肿(图1-3a、图1-4b)。

5.牙齿处理含牙囊肿应摘除牙齿,根尖囊肿应作根管治疗和根尖切除术(3-4毫米),如牙齿不能保留应立即拔除。

6.清理伤口温盐水冲洗伤口,修整不整齐的骨腔边缘,注意保留牙颈部齿槽骨连续性支架,彻底刮净残余囊壁组织,放置青,链霉素(皮试阴性者)或其他抗菌药,让血液充盈骨腔。

7.缝合对合粘骨膜创缘,作间断缝合,一般不放置引流条,棉部用四尾带加压包扎。

(图1-4a,图1-5b,图1-6b)图1-1a (口内切口) 图1-2a(翻瓣去骨)图1-3a(剥离囊肿) 图1-4a(缝合)图1-1b(口外切口) 图1-2b(翻开软组织)图1-3b(去骨) 图1-4b(剜除囊肿)图1-5b(缝合骨膜) 图1-6b五、术后处理1.给予抗生素、漱口水、止痛药。

2.术后一周内流食,以后逐渐改软食和普食。

3.术后607天拆线。

六、术后并发症1.伤口愈合不良,可能与翻瓣太小、骨窗较大有关,切口悬于骨腔上,影响愈合。

颌骨囊肿的护理

颌骨囊肿的护理

颌骨囊肿的护理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大类,牙源性者即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非牙源性囊肿则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

早期无自觉症状,囊肿较大可有上颌面部肿胀、隆起,可伴有牙痛、鼻塞、眼胀痛、溢泪等症状。

临床表现:
1.颌骨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2 .较大者扪诊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3 .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4 .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

角化囊肿(颌骨囊肿的一种类型)的囊液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脂样物。

治疗:一般为手术治疗。

颌骨囊肿主要依靠手术治疗。

若不治疗,可导致颌骨破损严重。

上颌骨囊肿经积极治疗后多数可以治愈。

上颌囊肿手术后,应切除囊肿壁,伤口应冲洗、健合并加压包扎,否则会有空洞,伤口无法愈合。

加压包扎时间一般2—3天。

术后护理要点:
1、观察口腔内有无活动性出血及上唇部肿胀情况,
2、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及睡前使用漱口液漱口,防治口腔内滋生细菌,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
3、饮食为流质饮食或软食,避免食用过硬、粗糙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温度不宜过高,
4、指导患者听音乐、看电视等分散注意力。

遵医嘱给与颌面部冷敷、止痛剂,
5、指
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开窗负压吸引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

开窗负压吸引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

开窗负压吸引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摘要】颌骨囊肿是颌骨囊腔内充满液体或囊内容物的异常肿块,会引起颌面部肿块、局部压痛等症状。

开窗负压吸引术是一种治疗颌骨囊肿的手术方法,通过手术切开颌骨囊肿部位,利用负压吸引将囊内容物抽出,促进囊肿废物排出,有助于囊肿愈合。

该术式操作简便,不损伤周围组织,且创伤小、恢复快。

临床研究表明,开窗负压吸引术治疗颌骨囊肿的效果显著,症状缓解快,预后良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

开窗负压吸引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颌骨囊肿的方法,进一步完善术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预后。

【关键词】颌骨囊肿、开窗负压吸引术、临床效果、治疗原理、手术步骤、优势、并发症、有效方法、完善术式、治疗效果。

1. 引言1.1 颌骨囊肿的定义颌骨囊肿是一种颌骨内形成的囊性病变,主要由于骨内组织发生异常增生或畸形导致。

颌骨囊肿通常是慢性生长的,可能会导致颌骨扩张、骨质疏松和牙齿移位等临床症状。

颌骨囊肿的病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颌骨损伤、慢性感染、先天性畸形等。

根据其组织来源和生长速度不同,颌骨囊肿可分为囊肿、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1.2 开窗负压吸引术介绍开窗负压吸引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颌骨囊肿的微创手术方法,通过开窗术切开颌骨囊肿部位,并利用负压吸引装置将囊肿内容物吸引出来,达到清除囊肿并保留正常骨结构的效果。

这种手术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切除或穿刺治疗,具有较小的创伤、较快的恢复、较少的并发症等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开窗负压吸引术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确定手术部位、局部麻醉、切开窗口、吸引囊肿内容物、清理窗口、冲洗伤口等。

整个手术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

开窗负压吸引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颌骨囊肿的方法,对于患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性和治疗效果,但在术前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和术式选择,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概述1囊肿发生于颌骨内者称颌骨囊肿(cyst of jaw)。

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偶诉有疼痛或颌骨膨隆,不少病例是在作X线检查时发现的,也有很多是在拔牙时被发现正如前面提到,不全角化型的复发率在12%~60%,而正角化型及其他各型囊肿的复发率不及1%。

不全角化型角化囊肿复发率高的原因是由于囊壁薄而易碎、侵袭性生长穿入骨内或穿破骨质而累及软组织以及有卫星囊肿或多发表现而不能彻底刮除。

上皮性囊壁较其他囊肿囊壁增生活跃也是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1OKC在颌骨囊肿中所占的比例各家报告不同,为5%~20%。

患者年龄多在20岁左右,男女无大差别。

下颌较上颌多,为(2~3):1。

10%~15%的病例系多发。

下颌以下颌支或下颌支与下颌体交界部,上颌则以上颌后部为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可以多发。

相关疾病1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含牙囊肿、根尖周囊肿、面裂囊肿、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慢性脓肿、根尖周骨异常增生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11、牙源性角化囊肿(OKC)由Philipsen在1956年最先报道,是一种好发于下颌磨牙升支部的颌骨囊肿。

与其他类型的牙源性囊肿不同,OKC缺乏自限性,具有某些肿瘤的特征,术后有较高的复发倾向且其内衬上皮可发生瘤变甚至癌变,因此一直广受关注。

在2005年WHO对头颈部肿瘤的新分类中,已将其归属为牙源性良性肿瘤,并命名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然而,目前国际上对这一新的命名存在诸多争议,支持方与反对方各执一词,很难达成共识。

OKC的组织病理发生和原因尚未确定,大多认为发生自牙源上皮发育异常的早期阶段——牙板及其剩余,因此不少学者认为OKC就是始基囊肿根据其组织病理表现及生物学行为,OKC曾被分为两个亚型:不全角化型和正角化型。

典型的OKC为不全角化型,囊壁由薄层、均匀一致的复层鳞状上皮组成。

不全角化的上皮呈波纹状极少或没有钉突形成。

基底层界限很清楚,由立方状或柱状细胞排列成栅栏状。

不全角化型角化囊肿有潜在的侵袭生长特性,可以侵入邻近的骨和软组织,摘除以后易于复发,合并发生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比例较高。

颌骨囊肿 PPT课件

颌骨囊肿 PPT课件
1
一、 定义 二 、分类 三、 临床表现 四、 检查 五、 治疗 六、 护理常规 七、 健康教育
2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 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 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 大类,牙源性者即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演 变而来;非牙源性囊肿则可由胚胎发育过 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 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 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
16
(一)术前护理 1、执行口腔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拍X线片,以正确估计囊肿范围,囊肿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以及囊肿累计牙齿的情况,从而选择正确 的手术方案。 3、在囊肿并非感染时,应先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除 后再进行手术。 4、对于可以保留的牙齿,在手术前做根管治疗。 5、术前全口洁治,清洁口腔,以免术后伤口感染。 (二)术后护理
3
(一)牙源性颌骨囊肿
发生于颌骨而与成牙组织和牙有关。
1.根尖周囊肿和残余囊肿
2.始基囊肿
3.含牙囊肿
4.牙源性角化囊肿
(二)非牙源性囊肿

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故亦称非 牙源性外胚叶上皮囊肿。
1.球上颌囊肿
2.鼻腭囊肿
3.正中囊肿
4.鼻唇囊肿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一般囊肿大多向颊侧膨胀;但角化囊肿可有1/3病例向舌 侧膨胀,并穿破舌侧骨壁。当下颌骨囊肿发展过大,骨质 破坏过多时,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4.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角化囊
肿(颌骨囊肿的一种类型)的囊液为乳白色角化物或皮

颌骨囊肿治疗与护理

颌骨囊肿治疗与护理

颌骨囊肿治疗与护理【概念】颌骨囊肿多见于青少年,初期无自觉症状,若太多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

根据不同部位可出现相应的局部症状。

【临床特点】1、根端囊肿:是过去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不好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增生,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逐渐形成囊肿故亦可称根尖周囊肿,是最常见的颌骨牙源性囊肿。

2、始基囊肿: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或损伤刺激后成油器的星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其中而形成囊肿。

3、含牙囊肿:又称过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

可来自牙胚(含个牙)也可来自多个牙胚(含多个牙)。

含牙囊肿是最常见的牙源性颌骨囊肿之一仅次于根尖囊肿。

4、角化囊肿:系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角化囊肿囊壁的上皮及纤维包膜均在囊壁的纤维包膜内。

有时含有子囊。

5、舌下腺囊肿:是由于舌下腺导管阻塞,唾液潴留所引起。

【护理评估】X线检查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囊肿在X线片上显示为一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映线。

但角化囊肿中有时边缘可不整齐。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保持室内安静,保证患者休息,白天室内通风1-2次/日。

2、心理护理:多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安慰和情感支持,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手术的目的及相关事项,积极配合治疗。

3、术前6小时禁食水。

4、术前晚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口服镇静药。

5、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二)术后护理1、卧位:麻醉期过后给予床头抬高30°或半卧位,利于头颈部伤口引流,减轻头部水肿。

2、饮食:给予患者相应的饮食指导,口内手术患者术后1周内进流食,1周后改为半流质饮食,术后忌刺激性过热食物,2周后恢复正常饮食。

口外手术术后进半流质饮食,2天后改为普食。

口内手术创伤较大或手术后影响吞咽功能时给予鼻饲饮食。

颌骨囊肿护理常规

颌骨囊肿护理常规

颌骨囊肿护理常规
颌骨囊肿指在颌骨内出现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 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

根据组织来源和发病部位而分类, 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的, 称为牙源性颌骨囊肿, 由胚胎时期的残余上皮所致的囊肿和由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液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称为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牙源性颌骨囊肿多发生于青壮年, 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多发生于青少年, 可发生于面部任何部位, 表现为颌骨骨质的膨胀。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健康史、既往史、过敏史、遗传史等, 了解可能的病因。

2.评估患者的囊肿部位, 大小、性质等。

3.了解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果。

4.评估心理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并记录。

【护理措施】
按口腔颌面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1. 术前护理:
(1)完善各项检查, 做好心理护理, 避免不良刺激, 戒烟。

(2)指导保持口腔清洁。

2. 术后护理
(1)全麻清醒后, 取半坐卧位以减轻颌面部的充血、肿胀。

(2)术后1-2 天内进温流质饮食;2 天左右改进软食或半流质;给予清淡的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 以利伤口愈合,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3)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观察切口渗出及肿胀情况, 告知患者有少量渗血属正常现象。

(4)做好用药护理, 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讲究口腔卫生, 预防感染。

颌骨囊肿病人的护理

颌骨囊肿病人的护理

颌骨囊肿病人的护【颌骨囊肿分类】根据组织来源和发病部位分为:1. 牙源性颌骨囊肿2.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临床上以牙源性颌骨囊肿常见【牙源性颌骨囊肿概念】牙源性颌骨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的。

牙源性颌骨囊肿分类:1. 根尖周囊肿2. 始基囊肿3. 含牙囊肿4. 牙源性角化囊肿其中根尖周囊肿最常见。

【临床表现】牙源性颌骨囊肿多发于青壮年,根尖囊肿好发于前牙。

牙源性颌骨囊肿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

若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下颌骨囊肿发展过大,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

上颌骨囊肿可侵入鼻腔及上颌窦,将眶下缘上推,而使眼球受到压迫,影响视力,甚至产生复视。

颌骨囊肿应采取手术治疗。

【颌骨囊肿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要点:1. 观察患者面部有无畸形2. 检查患者视力情况。

3. 观察囊肿的大小,有无压痛及感染。

4. 评估患者心理情况。

【术前护理】1.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化验。

2. 保持口腔清洁,每次进食后漱口。

3. 全麻手术需交代患者术前 6 小时禁食禁饮,局麻手术术前可进食。

4.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5. 指导全麻手术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6. 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麻醉方法,减轻焦虑情绪。

【术后护理】1. 全麻术后患者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一侧,禁食禁水6 小时,6 小时后可进食少量的流质,给予半卧位。

2. 根据医嘱给予心电监测,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到通畅,并做好记录。

3. 观察患者口腔有无渗血,如有渗血及时吐出勿咽。

4. 交代患者家属,可协助患者床上活动四肢,有小便及时排出。

5. 保持口腔清洁,给予漱口液漱口。

6. 疼痛者进行疼痛评分,给予护理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7. 心理护理,并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健康教育】1.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餐后漱口。

2. 改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膳食,休息,戒烟戒酒3. 如有不适,即刻到医院复查,防止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组织来源、发病部位分类
牙源性颌骨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上皮剩余演变而来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由胚胎时期的残余上皮所致的囊肿、由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
一、牙源性颌骨囊肿(odontogenic cyst):
1、根尖周囊肿(periapical cyst):曾用名—根尖囊肿(radical cyst)
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增生
→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形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渐成囊肿
根尖肉芽肿在拔牙后未作适当处理仍残留在颌骨内发生囊肿—残余囊肿(residual cyst)
2、始基囊肿(primordial cyst):
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和损伤刺激后,成釉器的星形网状层发生变形,并有液体渗出,蓄积其中形成囊肿
一般无坏牙
3、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又称滤泡囊肿(follicular cyst)
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
可来自一个牙胚(含一个牙);多个牙胚(含多个牙)
一定把牙冠包在里面
4、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
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
角化囊肿典型病理表现:囊壁上皮及纤维包膜均较薄,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表面覆有完全或不完全的角化层,此层一般呈波浪状,上皮厚度常较一致
囊内为白色或黄色的角化物或油脂样物质
角化囊肿可以癌变,国内报道2.65%(6/266)
癌变特点—多40岁以上,反复感染史,均为多囊性,病理为典型鳞癌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显著增强
临床表现:颌骨牙源性囊肿多发生于青壮年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
根端囊肿—多发生于前牙;
始基囊肿、角化囊肿—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下颌支部;
含牙囊肿—下颌第三磨牙区、上颌尖牙区;
发展进程: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
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形成面部畸形
更大时,表面骨质变为极薄之骨板,扪诊时有乒乓球样感觉,并发出羊皮纸样脆裂声,
此层薄骨板也被吸收,发生波动感
颌骨颊侧骨板一般较舌侧薄,囊肿大多向颊侧膨胀,但角化囊肿有1/3病例向舌侧膨胀,并穿破舌侧骨壁
下颌囊肿发展过大,骨质损坏过多—引起病理性骨折
上颌骨的囊肿可侵入鼻腔及上颌窦,将眶下缘上推,使眼球受到压迫,影响视力,或产生复视
如邻近牙受压,根周骨质吸收,可使牙发生移位、松动与倾斜
根端囊肿可在口腔内发现深龋、残根或死髓牙
始基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可伴先天缺牙或有多余牙
囊内有草绿色或草黄色液体流出,如为角化囊肿,则可见似皮脂样物质
囊肿继发感染,则出现炎症现象,病员感觉胀痛、发热、全身不适
除根端囊肿外的牙源性囊肿均可转变为或同时伴有成釉细胞瘤存在
角化囊肿还有显著的复发性和癌变能力
临床上牙源性囊肿可为单发,亦可多发,一般以单发多见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multiple basal cell nevus sydrome):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或基底细胞癌),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等症状时,称为—。

仅多发性囊肿并无基底细胞痣(癌)等症状时—角化囊肿综合症(有时有阳性家族史)
诊断:病史+临床表现
穿刺—草黄色囊液,显微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始基囊肿、含牙/滤泡囊肿)
角化囊肿—多见黄、白色角蛋白样(皮脂样)物质混杂其中(抽出物可做角蛋白染色检查)X线—囊肿表现为一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继发感染时可不明显或不存在),但角化囊肿中有时边缘可不整齐,
治疗:外科手术摘除
如伴有感染须先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
术前应摄x线片—明确囊肿的范围与邻近组织关系
手术一般可局麻下进行,切口大小根据囊肿部位及波及大小而定,切口能充分显露手术野,便于彻底清除囊壁,一般囊肿可作弧形切口,黏-骨膜瓣底部应较宽,以保证充分的血供,并注意缝合处要有骨壁的支持,口内切口在口腔前庭处切开黏膜及骨膜,囊膜与骨膜粘连时,应仔细分离或将粘连的骨膜一并切除,以免残留复发。

如囊腔内有牙根尖暴露但牙仍能保留,则行根管治疗及根尖切除,尽量保留患牙。

如囊肿位于下颌骨体、下颌角或下颌支,应从口外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组织,结扎面动脉、面前静脉,翻起骨膜,将波及的牙拔除,去骨后将囊肿摘除,分层缝合,放置引流,加压包扎。

手术时勿伤及下牙槽神经血管及面神经的下颌缘支。

囊肿范围过大,骨质缺损较多,可能发生骨折者,术后须作颌间结扎暂时固定。

上颌囊肿如范围较广,手术时与上颌窦穿通,或上颌窦有炎症,均应同时进行上颌窦根治术,将囊壁与上颌窦整个黏膜同时刮除,严密缝合口内切口,同时在下鼻道开窗,骨腔内填塞碘仿纱条,并从下鼻道开口处引出,3-5d后逐步由此抽出纱条。

角化囊肿—易复发(文献报道3%-60%),也可发生恶变—手术刮除要求更彻底,刮除囊壁后用石炭酸或硝酸银等腐蚀剂涂抹骨创,或加用冷冻疗法,以消灭子囊,防止复发。

必要时可考虑在囊肿外围切除部分骨质。

如病变范围太大或多次复发的角化囊肿,应考虑将颌骨连同病变的组织一起切除,立即植骨。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生物学行为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提出其是一种良性囊性肿瘤
临床复发率最高达60%,单纯囊肿刮治术复发率17%—56%,只有颌骨切除后才不复发。

目前把牙源性角化囊肿归为一种与成釉细胞瘤相近,且具有侵袭能力的良性肿瘤,处理上应当积极。

颌骨囊肿摘除后所遗留的死腔常是创口延期愈合的主要原因—消灭死腔
消灭死腔的方法:1、蝶形手术—将遗留的骨腔边缘尽量用咬骨钳和骨凿去除,使圆形的骨腔变为浅碟状的骨腔,
这样外覆的肌和软组织可以压向腔底消灭死腔—特别适用于下颌囊肿摘除术后
2、血块充填法—任遗留的骨腔内充满血块待其自行机化—适于小的囊肿术后
3、囊腔植骨术—遗留的囊腔内植骨促使骨化—适于上颌大的囊腔的处理
骨源—自体碎骨(多髂骨)、异体脱矿骨(取自胎儿更好)、异体冷冻干燥骨
4、生物材料植入—羟基磷灰石颗粒
5、成形性囊肿切开加囊肿摘除术—成形性囊肿切开术又称袋形缝合术,即从口内打开囊肿切除部分囊壁及粘膜,并将粘膜与囊膜相互缝合,使囊腔与口腔想通,引流自如。

由于没有囊液聚集消除了压力,囊腔可逐渐自行缩小变浅。

以后可再手术将剩余囊膜摘除,由于死腔不大,封闭也就很容易。

优点—口内手术,不必从口外作切口,特别适用于大型或巨型囊肿
缺点—疗程长,对角化囊肿应慎用
二、非牙源性颌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
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又称非牙源性外胚叶上皮囊肿
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少年,症状类似牙源性囊肿—主表现为颌骨骨质膨胀
1、球上颌囊肿(globulomaxillary cyst)—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牙常被排挤而移位
X线—囊肿阴影在牙根之间,而不在根尖部位,牙无龋坏变色,牙髓均有活力2、鼻腭囊肿(nasopalatine cyst)—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来自切牙管残余上皮
X线—切牙管扩大的囊肿阴影
3、正中囊肿(median cyst)—切牙孔之后,腭中锋的任何部位
X线—缝间有圆形囊肿阴影,亦可发生于下颌正中线处
4、鼻唇囊肿(nasolabial cyst)—位于上唇底和鼻前庭内,可能来自鼻泪管上皮残余,囊肿在骨质表面
X线—无骨质破坏。

口腔前庭外侧可扪出囊肿的存在
诊断—凭借特定的部位及与牙的关系
治疗—确诊后及时早期手术治疗
三、血外渗性囊肿(extravasation cyst)—损伤性骨囊肿、孤立性囊肿
主要为损伤后引起骨髓内出血、机化、渗出后而形成,与牙组织本身无关。

临床表现:颌骨囊肿中最少见,多发于青壮年,病员有明显损伤史,但不为病员所注意的咬合创伤也可引起。

牙数目正常,无移位。

囊肿无明显上皮衬里,仅为一层纤维组织—X线片上边缘常不清楚
血友病也可引起颌面骨的血外渗性囊肿—血友病假瘤
治疗:宜采用手术治疗
血友病引起的外渗性囊肿须术前处理—球蛋白注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