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茶词
黄庭坚的经典诗句大全
![黄庭坚的经典诗句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7949af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5.png)
【导语】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了⼀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祖三宗”)的诗歌流派。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黄庭坚的经典诗句⼤全,欢迎阅读! 【篇⼀】 万⾥投荒,⼀⾝吊影,成何欢意。
——黄庭坚《醉蓬莱》 为扶起灯前,醉⽟颓⼭。
——黄庭坚《满庭芳·茶》 飞骑轧,鸣珂碎。
——黄庭坚《千秋岁·苑边花外》 尊酒公堂,有中朝佳⼠。
——黄庭坚《醉蓬莱》 ⽆奈⼀帆烟⾬、画船轻。
——黄庭坚《南歌⼦·槐绿低窗暗》 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川都会。
——黄庭坚《醉蓬莱》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黄庭坚《送舅⽒野夫之宣城》 今夜⽉明江上、酒初醒。
——黄庭坚《南歌⼦·槐绿低窗暗》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
——黄庭坚《秋怀⼆⾸》 北苑春风,⽅圭圆璧,万⾥名动京关。
——黄庭坚《满庭芳·茶》 别时不似见时情。
——黄庭坚《南歌⼦·槐绿低窗暗》 望蔚然深秀,琅琊⼭也。
——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也》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黄庭坚《千秋岁·苑边花外》 平⽣端有活国计,百不⼀试薶九京。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 【篇⼆】 妙年出补⽗兄处,公⾃才⼒应时须。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清辉不⾜。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 汤响松风,早减了⼆分酒病。
——黄庭坚《品令·茶词》 因以⾦荷酌众客。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 爱酒醉魂在,能⾔机事疏。
——黄庭坚《和答钱穆⽗咏猩猩⽑笔》 潭潭⼤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诗书⼥丝⿇,公但读书煮春茶。
——黄庭坚《送王郎》 拔⽑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黄庭坚《和答钱穆⽗咏猩猩⽑笔》 ⾬晴风暖烟淡,天⽓正醺酣。
——黄庭坚《诉衷情·⼩桃灼灼柳鬖鬖》 脊令各有思归恨,⽇⽉相催雪满颠。
双井茶送子瞻全文解析
![双井茶送子瞻全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5924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a.png)
《双井茶送子瞻》的全文解析如下:双井茶,为天下之佳品,出自于江淮之间双井巷内。
诗人黄庭坚将此佳茗赠与远行的友人苏东坡,并赋诗以寄情思。
诗中,诗人运用朴素清新的语言,赞美了双井茶的色、香、味。
同时,诗中也寄予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对双井茶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今年双井送春浓,一点旗枪色未红。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井茶的色、香、味。
诗人形容其色“浓”,而旗枪则是形容其形似枪条。
而旗枪“色未红”,表达出茶的青绿之色并不艳丽。
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将双井茶的清雅更显出来。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佳茗的喜爱和珍视:“何似研膏剪春雪,乳香浅浮枝上红。
”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双井茶比作研膏剪春雪,既表现了茶的质地,又突出了茶的洁白和鲜嫩。
同时,“乳香浅浮枝上红”一句描绘了茶叶上带着的乳白色液体,宛如浅浅的春水,更显得诗意盎然。
这里运用了形象描绘和色彩点缀的手法,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杯清醇的佳茗。
诗中诗人将友人苏东坡比作自己的知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邂逅江南昔相忆,寄君双井绿团枝。
”诗人以双井茶相赠,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思念之情。
诗中“邂逅”一词,表达了诗人与苏东坡的相识相知之缘;“昔相忆”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的相遇相识和往事,将情感表达得真挚感人。
最后一句“寄君双井绿团枝”,将双井茶赠予友人,让友人也体验到这份深情厚谊。
这里运用了寓情于物的手法,将情感寄托在双井茶这一载体之上,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总的来说,《双井茶送子瞻》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诗意的佳作。
诗人通过描绘双井茶的色、香、味,表达了对佳茗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中也运用了反衬、比喻、形象描绘等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双井茶的美味,也展现了诗人黄庭坚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喝茶意境的古诗
![喝茶意境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cfb905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7.png)
喝茶意境的古诗《山泉煎茶有怀》作者:白居易(唐)诗文: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品令·茶词》作者:黄庭坚(宋)诗文: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临安春雨初霁》作者:陆游(宋)诗文: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寒夜》作者:杜耒(宋)诗文: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人月圆·山中书事》作者:张可久(元)诗文: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望江南·超然台作》作者:苏轼(宋)诗文: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作者:李清照(宋)诗文: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1. ◦ ◦2. ◦ ◦3. ◦ ◦4. ◦ ◦5. ◦ ◦6. ◦ ◦7. ◦ ◦《幽居初夏》作者:陆游(宋)诗文: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作者:皎然(唐)诗文: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与赵莒茶宴》作者:钱起(唐)诗文: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8. ◦ ◦ 9. ◦ ◦ 10. ◦ ◦。
高雅的品茶诗句
![高雅的品茶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ed0b18f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5.png)
高雅的品茶诗句1、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寒夜》2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李涛《春昼回文》3、儿小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煎春茶。
黄庭坚《送来王郎》4 、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吴文英《无闷催雪》5 、等待羔儿、酒辞又要烧,扬州鹤。
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6、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7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低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下枣花》8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9、风流再莫追思会,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怒甚燕子莺儿!张可久《大梁州篷窗风着急雨丝丝》1、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2、寒夜客去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白。
杜耒《寒夜》3、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张继《山家》4、感叹旧去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陆游《幽居初夏》5、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黄庭坚《送王郎》6、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可供他疲惫。
蜀妓《鹊桥仙说道盟说道誓》7、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8、晒太阳药竹斋冷,捣茶松院浅。
皇甫冉《寻戴处士》9、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
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10、井放辘轳闲红皮,笼开鹦鹉报煎茶。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11、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12、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李清照《改调满庭芳芳草池塘》13、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李涛《春昼回文》14、狼纸下接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16、竹下忘言对青色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钱起至《与赵莒茶宴》17、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18、无由抱持一碗,递与快乐茶人。
黄庭坚《品令·茶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黄庭坚《品令·茶词》原文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f4119d04a1b0717fd5dd79.png)
品令·茶词黄庭坚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
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
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
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
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注释】品令:词牌名,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凤舞团团饼:指龙凤团茶中的凤饼茶。
团饼印有凤舞图案,北苑御焙产。
宋徽宗赵佶皇帝《大观茶论》赞:“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龙团凤饼为宋代御贡名品,茶中之尊,名冠天下。
分破:碾破磨碎。
孤令:令同零,即孤零。
金渠:指茶碾,金属所制;体静:静通净,整个碾具干净。
汤响松风:烹茶汤沸发的响声如松林风过。
醉:说明茶也能醉人;一个醉字带出下面浪漫主义的想象。
省:知觉,觉悟。
【创作背景】黄庭坚所处的宋代有尚茶、爱茶的历史背景,这为黄庭坚的词作提供了创作素材。
黄庭坚一生辗转沉浮,流浪多地,与家乡渐行渐远,茶的气息中蕴染着作者一腔念旧怀远的沧桑之感。
作者为了表现对品茶的喜爱之情与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写下这首咏茶词。
【赏析一】该词上片写碾茶煮茶。
开首写茶之名贵。
宋初进贡茶,先制成茶饼,然后以蜡封之,盖上龙凤图案。
这种龙凤团茶,皇帝也往往以少许分赐从臣,足见其珍。
下二句“分破”即指此。
接着描述碾茶,唐宋人品茶,十分讲究,须先将茶饼碾碎成末,方能入水。
“金渠”三句无非形容加工之精细,成色之纯净。
如此碾成琼粉玉屑,加好水煎之,一时水沸如松涛之声。
煎成的茶,清香袭人。
不须品饮,先已清神醒酒了。
茶道的优美诗句
![茶道的优美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b224b4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9.png)
茶道的优美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茶道的美丽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茶文化的诗句1、无由持1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译:手端着1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译: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3、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黄庭坚《品令·茶词》译: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飘舞。
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黄庭坚《满庭芳·茶》译: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致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奇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6、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奇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译:神色安静,似乎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8、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译:酒后更喜爱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殊相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译: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从前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1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寒夜》译: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叮嘱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头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2.描写茶道的诗句待到春风23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宋代茶诗茶词
![宋代茶诗茶词](https://img.taocdn.com/s3/m/885b2e7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a.png)
宋代茶诗茶词汲江煎茶【作者】苏轼【朝代】宋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品令(茶词)【作者】黄庭坚【朝代】宋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作者】李清照【朝代】宋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作者】苏轼【朝代】宋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行香子·茶词【作者】苏轼【朝代】宋绮席才终。
欢意犹浓。
酒阑时、高兴无穷。
共夸君赐,初拆臣封。
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
觉凉生、两腋清风。
暂留红袖,少却纱笼。
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望江南·超然台作【作者】苏轼【朝代】宋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茶【作者】吴文英【朝代】宋松风远,莺燕静幽坊。
妆褪宫梅人倦绣,梦回春草日初长。
瓷碗试新汤。
笙歌断,情与絮悠扬。
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
人去月侵廊。
醉太平【作者】米芾【朝代】宋风炉煮茶。
霜刀剖瓜。
暗香微透窗纱。
是池中藕花。
高梳髻鸦。
浓妆脸霞。
玉尖弹动琵琶。
问香醪饮么。
减字木兰花·宿僧房有作【作者】辛弃疾【朝代】宋僧窗夜雨。
茶鼎熏炉宜小住。
却恨春风。
勾引诗来恼杀翁。
狂歌未可。
且把一尊料理我。
我到亡何。
却听侬家陌上歌。
鹧鸪天·自古高人最可嗟【作者】辛弃疾【朝代】宋自古高人最可嗟。
《茶赋》赏析
![《茶赋》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65a31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8.png)
《茶赋》赏析《茶赋》赏析佚名中华辞赋家联合会文库编审中心赋帝辑茶叶作为一种寓意清新的题材,除了在诗词中有大量表现外,在辞赋和散文中也屡见不鲜,辞赋和散文具有表现手法灵活,语言优美的特点,在表现茶的品性上,似乎更为合适。
茶叶种种特征,在辞赋和散文的铺陈、描述下,显得格外动人。
比较典型的有晋代杜育的《荈赋》:灵山惟岳,奇产所钟。
厥生荈草,弥谷被岗。
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
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
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
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赋中所涉及到的范围已包括茶叶的自生长至饮用的全部过程。
由"灵山惟岳"到"受甘霖之霄降"是写茶叶的生长环境、态势以及条件,自"月惟初秋"至"是采是求"描写了尽管在初秋季节,茶农也不辞辛劳地结伴采茶的情景,接着写到烹茶所用之水当为"清流",所用茶具,无论精粗,都采用"东隅"(东南地带)所产的陶瓷。
当一切准备停当,烹出的茶汤就有"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艺术美感了。
《荈赋》是第一次写到"弥谷被岗"的植茶规模,第一次写到秋茶的采掇,第一次写到陶瓷的宜茶,第一次写到"沫沉华浮"的茶汤特点。
这四个第一,足以使《荈赋》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令人刮目相看了。
至唐代后诗人顾况也作有《茶赋》一首,赞茶之功用:稽天地之不平兮。
兰何为兮早秀。
菊何为兮迟荣。
皇天既孕此灵物兮。
厚地复糅之而萌。
惜下国之偏多。
嗟上林之不至。
如罗玳筵。
展瑶席。
凝藻思。
间灵液。
赐名臣。
留上客。
谷转。
宫女。
泛浓华。
漱芳津。
出恒品。
先众珍。
君门九重。
圣寿万春。
此茶上达于天子也。
滋饭蔬之精素。
攻肉食之膻腻。
发当暑之清吟。
涤通宵之昏寐。
杏树桃花之深洞。
竹林草堂之古寺。
黄庭坚《品令·茶词》阅读训练及答案
![黄庭坚《品令·茶词》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082b930722192e4536f6d1.png)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品令•茶词黄庭坚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注】孤令:孤零。
金渠:茶碾,金属所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茶饼上印着团团起舞的凤凰,将茶饼分开,凤凰好像各自分飞,让人遗憾。
B.词人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C.词人在松林喝茶,听着茶水的沸腾声和掠过松林的风声,心中感到十分惬意。
D.这首词上阕主要写品茶过程,下阕着重写品茶的感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15.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表现对茶的喜爱之情的。
(6分)【参考答案】14.C项,“在松林喝茶”,听“掠过松林的风声”理解错误,因为“汤响松风”是比喻写法。
汤响,是煮茶的沸腾声。
“汤响松风”,煮茶的沸腾声如掠过松林的风声。
(3分)15.①细节描写,对碾茶、煮茶的具体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品茶过程中词人的愉悦享受。
②衬托,以酒意衬托茶的味浓香永,渐成佳境,表达了词人对茶的喜爱、赞美之情。
③比喻,用孤灯之下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的感受来比喻喝茶后的感受,惬意而满足。
④多感官描写,通过分茶、碾茶的视觉描写,煮茶的听觉描写,品茶的味觉描写,表达对茶的无比喜爱。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每点必须包含“手法+解析+情感(效果)”三要素,缺一个要素扣1分。
)。
黄庭坚《品令·茶词》诗词赏析
![黄庭坚《品令·茶词》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40e2b18762caaedc33d405.png)
黄庭坚《品令·茶词》诗词赏析品令·茶词宋代:黄庭坚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
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
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但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
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
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注释①品令:词牌名,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②凤舞团团饼:指龙凤团茶中的凤饼茶。
团饼印有凤舞图案,北苑御焙产。
宋徽宗赵佶皇帝《大观茶论》赞:“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龙团凤饼为宋代御贡名品,茶中之尊,名冠天下。
③分破:碾破磨碎。
④孤令:令同零,即孤零。
⑤金渠:指茶碾,金属所制;体静:静通净,整个碾具干净。
⑥汤响松风:烹茶汤沸发的响声如松林风过。
⑦醉:说明茶也能醉人;一个醉字带出下面浪漫主义的想象。
⑧省:知觉,觉悟。
赏析该词上片写碾茶煮茶。
开首写茶之名贵。
宋初进贡茶,先制成茶饼,然后以蜡封之,盖上龙凤图案。
这种龙凤团茶,皇帝也往往以少许分赐从臣,足见其珍。
下二句“分破”即指此。
接着描述碾茶,唐宋人品茶,十分讲究,须先将茶饼碾碎成末,方能入水。
“金渠”三句无非形容加工之精细,成色之纯净。
如此碾成琼粉玉屑,加好水煎之,一时水沸如松涛之声。
煎成的茶,清香袭人。
不须品饮,先已清神醒酒了。
换头处以“味浓香永”承接前后。
正待写茶味之美,作者忽然翻空出奇:“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以如饮醇醪、如对故人来比拟,可见其惬心之极。
作者在《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一词中也提到“醉乡”:“三径虽鉏客自稀,醉乡安稳更何之。
【茶诗100首】历代咏茶古诗词100首大全
![【茶诗100首】历代咏茶古诗词100首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de2802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c.png)
【茶诗100⾸】历代咏茶古诗词100⾸⼤全中国是世界茶⽂化的发源地,在华夏五千年的⽂明史中,历代的⽂⼈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两万余⾸精美茶诗、茶词和茶曲,真是咏之不尽,赋之不绝,唱之不断,但⾄今⽆任何个⼈或组织整理这些华夏⽂化瑰宝。
茶诗⽹将本着真实客观的⽴场,为⽤户对这些品茶的诗句进⾏搜集、注释、翻译、赏析等,来弥补茶⽂化知识中的这⽚空⽩。
以下是历代茶诗茶词100⾸精选,供您鉴赏与参考。
最美茶诗100⾸之⼀(⼀)《夜宿天⼼》明·胡滢云浮⼭际掩禅院,⽉涌天⼼透客居。
幽径⽯寒⽵影下,红袍味⾥夜可⽆?-(⼆)《满庭芳·茶》北宋·黄庭坚北苑春风,⽅圭圆璧,万⾥名动京关。
碎⾝粉⾻,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觞⼀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颓⼭。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君未寐,相对⼩窗前。
-(三)《⽔调歌头·咏茶》南宋·⽩⽟蟾⼆⽉⼀番⾬,昨夜⼀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云堆。
碾破⾹⽆限,飞起绿尘埃。
井汲新泉,烹活⽔、试将来,放下兔毫瓯⼦,滋味⾆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四)《试院煎茶》宋·苏轼蟹眼已过鱼眼⽣,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未识古⼈煎⽔意。
君不见昔时李⽣好客⼿⾃煎,贵从活⽕发新泉。
⼜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碗捧峨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铫情相随。
不⽤撑肠挂腹⽂字五千卷,但愿⼀瓯常及睡⾜⽇⾼时。
-(六)《饮茶歌诮崔⽯使君》唐·皎然越⼈遗我剡溪茗,采得⾦⽛爨⾦⿍。
素瓷雪⾊缥沫⾹,何似诸仙琼蕊浆。
⼀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破烦恼。
此物清⾼世莫知,世⼈饮酒多⾃欺。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的意思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283b9ff27d3240c8547ef94.png)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的意思“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双井茶送子瞻》,其古诗全文如下: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注释】⑹云腴:即指茶叶。
高山云雾生长的茶叶肥美鲜嫩,称云腴。
腴是肥美的意思,⑺硙:亦作“碨”,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
落硙:把茶叶放在石磨里磨碎。
霏霏:这里指茶的粉末纷飞。
雪不如:说茶的粉末极为洁白,雪也比不上它。
⑻黄州:北宋元丰年间被贬之地。
⑼“独载”句:用范蠡事。
相传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国语·越语》)。
五湖:太湖的别名。
【翻译】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
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
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
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赏析】从第三联起,方转入赠茶的事情。
云腴,即指茶叶。
腴是肥美的意思,茶树在高处接触云气而生长的叶子特别丰茂,所以用云腴称茶叶。
硙,亦作“碨”,小石磨。
宋人喝茶的习惯,是先将茶叶磨碎,再放到水里煮沸,不像现代的用开水泡茶。
这两句说:从我老家江南摘下上好的茶叶,放到茶磨里精心研磨,细洁的叶片连雪花也比不上它。
把茶叶形容得这样美,是为了显示他送茶的一番诚意,其中含有真挚的友情。
但这还并不是该篇主旨所在,它只是诗中衬笔,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朋友的规劝。
结末一联才点出了题意。
作者语重心长地对朋友说:喝了我家乡的茶以后,也许会让您唤起黄州时的旧梦,独自驾着一叶扁舟,浮游于太湖之上了。
五湖,太湖的别名。
最后一句用了春秋时的典故。
相传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国语·越语》)。
苏轼贬谪在黄州时,由于政治上失意,也曾萌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退隐思想。
茶 令 诗词
![茶 令 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2aacf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e.png)
茶令诗词茶令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茶文化现象,它结合了诗词、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以下是一些有关茶令的诗词:1. 唐·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2. 宋·黄庭坚《品令·茶词》“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3. 宋·杜耒《寒食》“寒食今年客汝南,余樽倾泻下青天。
不知一炬归来梦,尚想三题入耳篇。
忘却营营忘却老,可怜扰扰几经年。
乘流兴尽余何事,分付杯铛作茗煎。
”4. 宋·唐庚《斗茶歌》“黄金碾畔香尘细,碧玉瓯中水面霜。
蒸水老禅弄泉洗,绝爱此君双眼碧。
曾向钱塘供御茶,至今山鸟咒煎茶。
”5. 宋·刘过《四块玉·茶》“汤怕老,缓煮条须早。
叶爱嫩,巧收香伴诰。
恰过秋分天气好。
不将酸酒醉冲销。
只有茶堪慰寂寥。
”6. 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茶》“莫分茶。
采桑子·以七言下六言以上的杂句咏花”7.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8. 宋·苏轼《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
黄庭坚经典诗词20首
![黄庭坚经典诗词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b639e40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2.png)
黄庭坚经典诗词20首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黄庭坚〔宋代〕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
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品令·茶词黄庭坚〔宋代〕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黄庭坚〔宋代〕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别时不似见时情。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黄庭坚〔宋代〕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病起荆江亭即事黄庭坚〔宋代〕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呈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戏呈孔毅父黄庭坚〔宋代〕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寄贺方回黄庭坚〔宋代〕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黄庭坚〔宋代〕环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
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黄庭坚〔宋代〕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古人品茶的诗句
![古人品茶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a2d168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7.png)
古人品茶的诗句
以下是古人品茶的诗句:
1.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唐·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2.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唐·韦应物《喜园中茶生》
3.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宋·黄庭坚《品令·茶词》
4.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唐·钱起《与赵莒茶宴》
5.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宋·杜耒《寒夜》
6.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7. 汲江煎茶。
——宋·苏轼《汲江煎茶》
8. 听雪为客置茶果。
——宋·陆游《听雪为客置茶果》
9.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以上是古人品茶的诗句,供您参考。
黄庭坚《满庭芳·茶》文学赏析
![黄庭坚《满庭芳·茶》文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bcca4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6.png)
黄庭坚《满庭芳·茶》文学赏析黄庭坚《满庭芳·茶》文学赏析《满庭芳·茶》是北宋词人黄庭坚与文彦博品茶有感所作的咏茶词。
下文是黄庭坚《满庭芳·茶》赏析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满庭芳·茶作者:黄庭坚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满庭芳·茶》赏析该词先从茶的名贵说起,由于是贡品,故采择十分讲究。
如此讲究产地节令,且“日费数千工”,制成的方圆茶饼,故无怪要声传万里名动汴京了。
“碎身粉骨”二句写得刻至,以研磨制茶之法攀合将相报国之事,以贡茶之贵比之开业之功,着意联想生发,避实就虚。
接着写茶之用,茶能解酒驱睡、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战胜”、“开边”,字面切合凌烟功臣。
以下说:更有红巾翠袖,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侍奉身前,堪称一时雅事。
好茶叶之外,还要有好水,好茶具,好的捧盏人,这才是品茶之道。
词的下片写邀朋呼侣集茶盛会。
这里写自己雅集品茶,却翻出司马相如的风流情事。
茶可解渴,故以“相如病渴”引起。
紧接着带出他的宴宾豪兴,又暗暗折入茶会行令的本题。
“为扶起灯前”下四句,是承接字面,明写司马相如的酒兴文才,实暗指茶客们酣饮集诗、比才斗学的雅兴。
“一觞一咏”两句,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之文典“醉玉颓山”,用《世说新语。
容止》中嵇康之事典。
“搜搅胸中万卷”,用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还倾动三峡词源”,用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
以上连用四个典故,真是“无一字无来处”。
最后带出卓文君,呼应相如,为他们的风流茶会作结,全词亦至此归结为一。
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
黄庭坚《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翻译及赏析优选篇
![黄庭坚《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翻译及赏析优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fa312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a.png)
黄庭坚《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翻译及赏析优选篇黄庭坚《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翻译及赏析 1 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烹茶留客驻金鞍。
月斜窗外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
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注释:金博山:铜制香炉,以其形如叠山而得名。
玉山:嵇康身材魁梧,风神俊爽,人言其醉,“傀俄若玉山之将倾”。
赏析《黄庭坚全集》正集卷十三所录此词题下有“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十字。
福唐,县名,即今福建省福清县。
蔡襄,福唐人,又曾出任福唐。
他能诗文,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
其人对茶颇有研究,著有《茶录》。
这里的“福唐”疑指蔡襄,却不能确知“独木桥体”之意。
这首词咏茶,却写了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多情的女子,长于烹茶。
首句即从“烹茶”说起。
想是女子的茶煮得好,留住了路过的客人,成就了一段爱情的佳话。
“月斜窗外山”,虽是暗示留宿之事,描绘的却是窗外山岭上的一弯斜月,写得清丽动人。
于是在接下来的述说中,“客”就变成了“郎”。
问题在于,既然是这样的姻缘,自然是“别郎容易见郎难”了。
可是煮茶的女子放不下,情丝萦怀,所思念的人在远山之外,而远山又遮挡了女子眺望的目光。
上片叙述二人的相遇相爱,而其间的因缘正是茶。
下片接着“远山”而从郎去后说起。
郎去后,留下的只有回忆。
“画屏金博山”,其中暗用北朝民歌《杨叛儿》的诗句:“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暗示两情相谐的欢娱。
又点出博山炉之“金”,加以画屏的修饰,彩光金色,烘托出一片氤氲温馨,将二人的爱情写得热烈而缠绵。
“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茶是二人的定情之物,女子再度捧出春茶劝饮,“莫留残”,口吻亲切而温柔。
茶好也醉人,虽醉又何妨,玉山倾倒轻轻扶,深情一片女儿心。
下片写二人相爱的一个片断,全从女子的回忆中呈现,正补足上片从相爱到离别之间的情事,构成一个结局未知而情节完整的爱情故事。
词由茶而起,又以茶而终,虽是故事,并不离题。
双井茶与黄庭坚的咏茶诗
![双井茶与黄庭坚的咏茶诗](https://img.taocdn.com/s3/m/f6a5f6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b.png)
双井茶与黄庭坚的咏茶诗
双井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之一,产于江西省修水县。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茶文化爱好者,他曾写过许多咏茶诗,其中一首名为《双井茶》,对双井茶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赞扬。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山谷家乡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日夸。
味醇回甘香满颊,汤色澄澈碧如霞。
盏转曲尘花不落,叶飞杯底水常斜。
南山石上清泉水,雨后烹来味更佳。
诗中,黄庭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双井茶的品质和口感。
他称赞双井茶味道醇厚、回甘香甜,茶汤清澈碧绿如霞。
他还描述了双井茶在茶盏中旋转、茶叶在杯底飞舞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品茶的乐趣。
最后,黄庭坚提到了南山石上的清泉水,认为用这种水烹茶,味道会更加美妙。
这也反映了他对水质的重视,以及对茶文化的深入理解。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双井茶》是一首优美的咏茶诗,对双井茶的品质、口感和烹茶用水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赞扬,体现了他对茶文化的热爱和深入理解。
与茶有关的古诗20首
![与茶有关的古诗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b54ca83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b.png)
与茶有关的古诗20首嘿呀!说起与茶有关的古诗,那可真是不少呢!1. 卢仝的《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哎呀呀,这写得多生动形象呀,喝茶的感受简直跃然纸上!2. 白居易的《 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哇,这是不是让您也感受到了那份对茶的喜爱和思念呢?3. 元稹的《 一字至七字诗·茶》:“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哎呀,这形式多独特呀!4. 苏轼的《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哇哦,这场景,想想都美妙!5. 陆游的《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哎呀呀,这分茶的情景是不是很有意境呢?6. 杜耒的《 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嘿,以茶代酒,多有情调!7. 李清照的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哇,这茶里似乎藏着许多情绪呢!8. 皎然的《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哎呀,这茶道,多深刻!9. 郑燮的《 题画》:“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庭坚的茶词陈永娟(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学院07级研究生)摘要:饮茶风俗始于唐而盛于宋,饮茶之风带动了茶词的创作。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中坚人物,本文以茶词为例浅谈其创作的动力,以及茶词中体现的茶艺﹑茶道思想﹑文人雅趣。
茶词的创作是一种词学现象,同时也成了宋代多姿多态的茶礼茶俗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
关键词:多产的茶词;茶艺茶功;文人雅趣一﹑山谷茶词蕴含的茶功﹑茶礼﹙一﹚茶功﹙1﹚茶能破睡释滞消烦陆羽的茶经:“茶之为用,味致寒,为饮,最益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
甘露抗衡也。
”茶圣陆羽,作为第一个写出茶专著的唐人,就发现了茶具有这方面的功能。
黄庭坚的《阮归朗·茶词》:“消滞思,解尘烦,金瓯雪浪翻,只愁啜罢水流天,馀清搅夜眠。
”可见茶具有提神消烦的作用。
受到皇宫贵族的喜爱。
直到今天茶一直发挥着这方面的作用。
﹙2﹚茶能解酒中唐以后的文人士大夫聚宴。
一般都是酒茶具备,宴饮的程序就是酒后饮茶。
茶能解酒,饮茶饮茶为茶词的创作提供了契机。
《词苑丛谈》卷一:“韩文公《遣兴诗》:‘断送一生惟有酒。
’又《赠郑兵曹》诗:‘破除万事无过酒。
’山谷各去各去一字。
作《劝酒》词云;‘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这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以上可以看出酒和茶当时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饮酒之后,为了尽余欢,表达了对客人的挽留之情,往往有歌妓献茶,解酒。
黄庭坚作为官员,出席不少这样的场合,也就促进了其茶词的创作。
如《满庭芳》:“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惊鹭涛翻。
为扶起尊前,醉玉颓山。
饮罢风生两袖,醒魂到、明月轮边。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又如《阮归朗·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二﹚茶礼﹙1﹚献茶与茶词创作以茶迎客从歌酒词到唱茶词往往代表着宋人在茶词兴起以后从设筵开席到散筵收席的全过程。
酒宴结束后,酒兴已尽,但余欢未尽,于是主人便以献茶、歌茶词挽留宾客,以表达主人留客再欢之意。
黄庭坚和歌妓有密切的交往,所以用茶词来馈赠歌妓是难免的事。
杨湜[宋]《古今词话》中记载:“涪翁﹙黄庭坚﹚过泸南,泸帅留府。
会有官妓盻盻性颇聪慧,帅常宠之。
涪翁赠《浣溪沙》曰:‘脚上鞋四寸罗,唇也朱麝一樱多。
见人无语但回波。
聊得有心怜宋玉,只应无奈楚襄何。
今生有分向伊公。
”记载了妓女献茶,黄庭坚为其写茶词,后来歌妓有乞词的情形。
表现了主客之间的互动,增进友谊和情感。
陆羽的《茶经》“七之事”引《桐君录》:“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
”写出茶在礼仪方面的作用。
为了表达客人的热情,往往客人到之前就先准备好茶进行款待。
《惜馀欢·茶词》云“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
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
杯觞飞劝酬囗献,正酣饮、醉主公陈揭。
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寻巫峡。
歌阑旋烧绛蜡,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
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
相将扶上,金鞍马要,碾春醅、愿少延欢洽。
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
”《看花回·茶词》:“夜永兰堂醺饮,半倚颓玉。
烂熳墜钿堕履,是醉时风景,花暗残烛,欢意未阑,舞燕歌珠成断续。
催茗饮﹑旋煮寒泉,露井瓶窦响飞瀑。
纤指缓﹑连环动触。
渐泛起﹑满瓯银粟。
香饮春风在手,似粤岭闽溪,初采盈掬。
暗想当时,探春连云询篁竹。
怎归得,鬓将老,付与杯中绿。
”歌妓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
美人手捧香茶,唱着茶词,以“催茗饮”。
﹙2﹚妓乐歌妓是贯串余欢活动的主要因素。
碾茶、分茶、送茶,在宴会上都是由妓女来操办的。
“纤指缓,连环动触”,这是写妓女分茶。
“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黄庭坚《惜余欢·茶》),这主要这种对歌妓在宴饮中的外貌特征以及动作的描绘。
黄庭坚的《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就类似于一首爱情离别曲。
歌妓曼妙的歌喉,纤细的身姿,不仅给客人带来美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活跃了宴饮的气氛,达到愉宾的目的。
﹙三﹚饮茶法:饮茶重乳花乳花,即茶乳花。
词中常以云脚、云露、雪花等名之。
重茶乳亦不自宋人始。
陆羽《茶经》卷下:“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
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清者曰花,如枣花飘飘然与环池上,有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若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有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
饽者以滓煮之。
及沸则重华雷沫,磻磻然若积雪耳。
《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敷’,有之。
”宋人茶词往往着意描152浅释《葬花吟》戴莹(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的宗教信仰实在有些奇特。
他们既不像西方人那样虔诚地崇拜耶稣,也并不是纯粹的无神论者。
古代的中国人信天、信命、信有超乎于尘世之外的主宰,文人尤甚。
他们在遭遇逆境时最可能想到的就是“命数天定,在劫难逃”,很明显的例子:假如某个精通音律的人正在弹琴时琴弦忽然折断,他会把这视为祸事的先兆,于是接下来一连串的不幸似乎顺理成章。
诗人词人写诗填词的时候也要心存敬畏,不可亵渎,遣词造句无不分外小心,生怕应了某种某些谶语或天机。
在被视为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巅峰的《红楼梦》里,这种精神贯穿全书。
书中人物所填的诗词曲赋,无不与其命运紧密相连。
我想这除了情节上的连贯、艺术上的需要,也是这种思想对作者产生重大影响所导致的后果。
《葬花吟》是林黛玉的代表作,自然更是暗合了其红颜薄命的命运。
清代人明义有首《题红楼梦》,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说的就是《葬花吟》印证了林黛玉一生悲惨的命运。
可惜《红楼梦》后四十回已然散佚,在高鹗的叙书中,林妹妹死得不仅全无落花飘零之唯美,连最起码的淑女仪态也不要了,甚是令人惋惜。
不过就算如此,即便单独作为一首诗篇,《葬花吟》依旧以其感人至深的凄楚哀叹使脂砚斋“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
《红楼梦》本是有情之作,林黛玉本是多情之人,《葬花吟》何不作为一个多病多才的女子自怜自伤之作?《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黛玉葬花,源于在怡红院中的碰壁。
宝玉的丫头晴雯因不满夜深困倦之时还有人访,所以不问来者是谁,将黛玉拒之门外。
黛玉以为宝玉无情,便引出了这伤情的葬花一幕。
头四句写春暮景色,风物并不萧索,但繁华已见衰败。
游丝之飘是无所依傍,落絮之扑是身轻命薄。
整四句笼罩着巨大的无力感,虽说是“红销香断有谁怜”是可悯可叹,但纵使有惜春护花的使者,面对这势之必然的败落,他又可以做些绘茶乳,营造如诗如画的境界。
文人雅士饮茶很有讲究,饮茶一定要有茶乳。
《阮归郎》:“金瓯雪浪翻,只愁啜罢水流天流天。
余清搅夜眠。
”《西江月·茶》:“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
以醺浮蚁嫩鹅黄。
想见翻成雪浪。
”山谷词喜爱用雪浪来比喻茶乳,茶乳是白色的,像雪一样,它是一类比较复杂的甙类化合物,因其水溶液震荡时能产生持久性的﹑似肥皂溶液样的泡沫,黄庭坚用了贴切的比喻,把“乳花”比喻成“雪浪”。
二﹑以茶性入词表达淡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操宋代理学正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体,大量吸收了佛教成分而形成的,江西朱熹是其集大成者,于是,儒、道、佛三家在江西产茶胜地集结,为宋代江西茶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佛教禅宗以茶明心见性,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其中。
都和茶性相符,黄庭坚则把佛道两种思想贯穿于茶词中。
如《品令·咏茶》:“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零,金渠体重,只轮慢碾,玉尘光荧。
汤响松风,早减了、两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山谷注重内心的休养,从茶的神韵中体会到人生自适,饮茶能使人神清气爽,和自然山水融会到一起。
忘记世俗的烦恼,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始终保持一颗清净﹑淡泊的心态。
不管外界风云变化,总是能随缘自适,以平常心看待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宋代由于理性精神的高扬,情感逐渐从诗中消退,人的真情实感无从宣泄发露,茶词正好为文人宣泄个人情感提供了一种特殊的途径。
饮茶过程中往往有歌妓相陪,歌妓不受世俗的约束,歌妓唱词,向文人乞词,对文人有崇拜之情,文和文人最易产生感情。
歌妓往往是才貌双全,文人对她们又有爱慕之情。
又如黄庭坚的《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烹茶留客驻金鞍。
月斜窗外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宋代是一个尚雅的时代,“内倾性”文化占主流地位的时代,对柳永那种写妓女和男女情爱的词持鄙薄的态度。
黄庭坚则冲破了这种限制,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献茶的过程中对妓女产生了喜爱之情,离去之后,则是对妓女深深的思念。
虽然黄庭坚写了大量的情词,但就其茶词本身而论,亦异于纤艳、理俗的风格,而“有清气往来”(清代黄氏《蓼园词评》)。
清之美.就其美质而言,是一种既非高稚而又不绝俗的中性雅美。
茶词的创作不仅给人们带纯艺术的审美体验,同时还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交际功能,和其他酒词﹑节序词﹑寿词等共同交织了社会文化之网,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黄庭坚茶词创作推动了茶词的发展,其创作来源于生活,和当时社交﹑娱乐活动分不开的。
若离开了生活,茶词创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机和活力。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