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词》中黄庭坚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山谷词》中黄庭坚的形象

摘要:黄庭坚有《山谷词》一卷,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品读黄庭坚词,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他对待世态变迁和人生际遇的超然旷达的胸襟;不为利害得失而改变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的砥柱之姿;以及对亲人、友人至情至性的真挚感情。《山谷词》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具有高尚人格、旷放胸怀的士大夫形象。

关键词:黄庭坚山谷词人格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61-02

黄庭坚,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思想家。有《山谷词》一卷,现存一百八十多首,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目前学界对黄庭坚词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其词的雅与俗、创作方法和艺术特色等方面,从词中研究其人格形象方面的论文数量较少。

黄庭坚提出“文章本心术”,在《答秦少章帖》中说“文章虽末学,要须茂其根本,深其渊源,以身为度,以声为律,不加开凿之功自宏深矣。”强调人格修养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在《小山集序》中说晏几道为人“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其痴亦自绝人”,故“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通过论晏几道的词说明了他的词品出于人品的词学观。文学创作者往往会把自身的思想感情、价值追求潜移默化地贯注于其作品之中。于是,让读者能从作品中仿佛看见他们的神貌心态,

感受其满腔挚情,体悟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正如苏轼曾就黄庭坚诗文所说“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因此,我们可以透过《山谷词》来剖析黄庭坚的人品与人格,更为具体地认识黄庭坚其人。

1 超然旷达

黄庭坚有理想抱负、充满社会责任感,对国事民生有着深切的关怀和忧念,内心怀抱有美好高远的政治理想;但他从小秉性兀傲,步入仕途后面对官场的浑浊与艰难,理想与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巨大的冲突又让他感受到自身的薄弱与无助。于是,他本性中崇尚本真,追求自由的一面喷涌出来,表现出一种随缘自适的态度和超然旷达的胸襟,把对功名的淡泊情怀时时透露在词中。告诫自己“争名争利休休莫”(《醉落魄·陶陶兀兀》),“功名富贵久寒灰”(《玉楼春·少年得意从军乐》),想象着在贬所“卧龙智略,三诏佐昇平,烟塞事,玉堂心,频把菱花照”(《蓦山溪·山明水秀》)……我们具体看名篇《水调歌头·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雾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绛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黄庭坚被卷入党争的漩涡,招致了许多攻击。先是苏轼举荐黄庭坚为翰林学士遭到赵挺之的攻击,赵挺之称黄庭坚“轻薄无行,少有其比”。后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被称“轻翾浮艳,素无士行”。在哲宗亲政,新一轮的党同伐异中,朝廷又以“修神宗实录类多附

会奸言,诋熙宁以来政事”为由下诏,黄庭坚责授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现实中不能有所作为,便在词中幻想一个理想世界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我为灵芝仙草,不为绛唇丹脸”,绝不为功名富贵丢弃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是他所追求的境界。表现出潇洒超逸、不同流俗的性格与襟怀,如黄蓼园所言:“一往深秀,吐属隽雅绝伦。”

黄庭坚在《答王子厚书》中写道:“古之人不从流速之波,自放于深山穷谷,非为山川之美与不交世事、无忧患而已,盖欲深明己事,关百圣而不愧,质鬼神而无疑,故于彼有所不愿耳。”这些人生态度、思想人格投射到《山谷词》中就有了为数不少的淡泊名利、超然脱俗的词作。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近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白发上华颠。戏马台前追两谢,驰射,风情犹拍古人肩。(《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此词绍圣四年作于黔州,阴雨绵绵的恶劣天气后,恰逢重阳节的雨过天晴,让他喜出望外,与同僚一起饮酒赏菊,骑马射箭,英雄气概直追古代前辈。少年簪菊,方显风情;老翁插花,终属不易,词人豪情满怀、老当益壮的精神面貌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黄庭坚憧憬纵情于山水间,不受世俗牵绊的逍遥自由的生活,并把这些憧憬在词作中呼喊出来,“归去来,归去来,携手旧山归去来”(《拨棹子·归去来》),“平生本爱江湖住,鸥鹭无人处”(《虞美人·至当途呈郭功甫》)。他向往“与君钓、晚烟寒濑,蒸白鱼稻

饭,溪童供筍菜”(《拨棹子·归去来》)的清淡,向往“水风山影上修廊,不到晚来凉。相伴蝶穿花径,独飞鸥舞溪光”(《画堂春·摩围小隐枕蛮江》)的闲适,向往“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著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的逍遥……

2 独立不迁

苏轼称赞黄庭坚“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纵观黄庭坚的一生,虽几经磨难,但从不媚世求荣,一如既往坚持理性、正义和节操,保持着不为利害得失所动摇的独立人格。黄庭坚在《书缯卷后》中说“临大节而不可夺”,在诗文中也常以砥柱中流的意象来比拟这种不为世俗改变自己的品格:“万物并流,金石独止”(《张大中墓志铭》),称自己“老来枝叶皮肤枯朽剥落,惟有心如铁石。”(《与王子飞兄弟书》)他的独立不迁在贬谪时期的词作中表现最明显。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嫦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绿。

年少随我追凉,晚寻幽径,远张园森木。醉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念奴娇》作于元符元年(1098)戎州贬所,这年春天山谷以避亲嫌由黔州移戎州安置,黄庭坚在词序中说:“八月十八日同诸生

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一中记录说山谷写成此词过后很得意,“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豪放旷达之中含有一丝感叹人生短促、不能及时建功立业的沉郁。黄庭坚的《念奴娇·断虹霁雨》中“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却是一种豪迈潇洒的乐观的心灵写照。雨过天晴,秋空如洗,青山如黛,美好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个清新恬淡的意境。如今离家万里,难得这样相聚,黄庭坚举杯邀友人共饮,面对人生中的逆境,依旧潇洒自然、不改其乐。整首词充斥着一种乐观刚健的情绪,是其独立不迁人格的生动写照。

《鹧鸪天》是黄庭坚元符二年(1099)在戎州时与朋友史应之相唱和的作品: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情欢。黄花白发想牵挽,付与旁人冷眼看。

写作这首词时,黄庭坚五十四岁,在放逐中度过了六年的时光。重阳佳节,黄庭坚饮酒赏花、纵情欢乐,发出“人生莫放酒杯干”的人生感慨。风雨中横笛斜吹,人们已经酩酊大醉,山谷在其中倒戴头巾,翩翩醉舞,在白发间插满黄菊,开怀放任,不屑旁人的评价与冷眼。这傲岸不羁的狂人形象,正是他面对挫折坎坷的人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