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茶馆》的艺术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浅论《茶馆》的艺术特征

摘要 (1)

引言 (2)

一侧面透露的表现手法 (2)

二总体风貌的喜剧样式 (3)

三人像展览式的结构 (4)

四荒诞与启发相结合的情节艺术 (5)

五地道的京味语言 (7)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9)

总结与体会 (10)

致谢辞 (10)

摘要

《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7年写的一部三幕话剧。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在三幕戏中分别截取了三个时代的横断面,深刻地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本质。《茶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话剧史上赢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曾被誉为“东方来的奇迹”。[1]《茶馆》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侧面透露的表现手法,总体风貌的喜剧样式,人像展览式结构,荒诞与启发相结合的情节艺术,地道的京味语言。

【关键词】老舍《茶馆》艺术特征

Abstract

The Teahouse is a three-act modern drama written by Laoshe in 1957. With skillful artistic tactics and with the teahouse as a window, Laoshe deeply shows the nature of social life in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from which the three-act play were extracted from respectively. Due to its unique artistic style, the Teahouse, honored as “the oriental miracle”, enjo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drama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t has the following artistic features: the side-revealing technique, comedy pattern of the overall features, image- exhibiting structure, the art of plot combining fantasy with inspiration, genuine Beijing dialect.

Keywords: Laoshe;The Teahouse;artistic feature

引言

在星汉灿烂的戏剧文学中,老舍先生的《茶馆》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光耀使老舍的文学业绩大放异彩。然而,《茶馆》的命运却是多灾多难的:在它诞生的上世纪50年代,即受到众多非议;十年浩劫中,更是“大批判”的对象,以致于连它的作者——一位可敬可爱可贵的文学巨人,也葬身碧波。法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说过:“当戏剧,当所有艺术能够反映真实世界的时候,也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益处,一种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的艺术,将能干预社会的发展。”[2]一个戏剧家要突破根深蒂固的戏剧陈规,创立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戏剧,是极其艰难的事业。布莱希特和老舍都曾几遭冷遇,但是只要他的创造深入地干预了社会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无可估量的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茶馆》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观众的检验。今天,这个剧本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话剧运动史上的突出地位已经没有人怀疑了,它像一株巨松挺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今天我想谈的是,老舍《茶馆》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一侧面透露的表现手法

《茶馆》要把旧中国的社会变迁演给观众看,但是作者不太熟悉政治,于是就避生就熟,

用他了如指掌的社会文化变迁,来折射社会的政治的变迁,这就是所谓侧面透露的表现手法。诚如老舍先生所说:“我不太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3] 老舍先生真是大手笔,他仅仅用了三万余字的一部三幕剧,就给我们描绘出了旧中国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他刻画了:戊戌政变失败后的晚清末年,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反动政治时期,那三个可诅咒的时代。作者用形象化的历史图卷表达了这样一个意念:旧中国已经病入膏肓,腐败已极,不仅下层贫民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就连民族资本家、中小企业主们也无法生活,中国是非进行彻底革命不可了。作家不仅揭露批判了黑暗的旧时代,也在作品中透露出了光明的信息,虽然含蓄但也切实地指明了中国应走的道路。

作者没有正面描写代表社会斗争诸方面的大人物,而是让人们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去窥视整个社会,通过茶馆所可能容纳的各色人物的生活变迁,带出整个社会的风云变幻,反映时代的本质。用老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4]

请看:出入“茶馆”的70多个人物,既有西太后的宠奴太监,说媒拉线的人口贩子,吃洋教的恶霸,特务打手和兵痞流氓,也有茶馆掌柜,实业救国的资本家,失去“铁杆庄稼的旗人,破产的农民,失业的艺人……等等。真是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杂然纷呈。作者既写了鹰犬走狗的心狠手辣、反动无耻;也写了善良人们的穷愁潦倒、命途多怪;还写了正直人民的投身革命、奔向光明。虽然没有正面描写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但是这许许多多小人物的生活,却从侧面透露出了50年间旧中国的政治消息,使我们看到一部由封建的老大帝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象的历史,得出了旧中国必然灭亡,新中国必然诞生的结论。这种“侧面透露”的写法,很有创造性。因为这样写对作者来说,可以扬长避短,写他最熟悉的人和事,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感情诚挚真切。这一避生就熟的选材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